㈠ 英國19世紀七個半便士能,買些什麼
據《霧都孤兒》描寫,收留一個孩子每周可以獲得六便士的補貼,而實際喂養一個像Oliver這樣的孤兒根本用不了六便士,也就是說,一周一個貧民窟的孩子,生活費大約只需要4~5便士。19世紀英國人的平均收入,結果如下:In 1860, the average income per head of the population is 44 a year. In 1880, the average income of a skilled worker is 62 per year. 考慮到倫敦是個大城市,這個數值可能會更高一些,推測在1880s前後大約是80英鎊每年。這個結論基本和福爾摩斯書中敘述一致。
240便士是一英鎊。7個半便士夠普通人一天收入的7分之一多些,應該買不了太多東西。
㈡ 六便士能買到什麼
便士是英國貨幣,六便士約等於0.4元人民幣。
便士是英國貨幣輔幣單位,每個硬幣面值可能不同。類似於中國的「分」。
自1971年起實行,1英鎊=100新便士。因為1英鎊=100便士,1英鎊=8.7584元人民幣,所以1便士=8.7584÷100=0.087584元人民幣,六便士約等於0.4元人民幣。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對一般人來說,月亮高不可求。
但這正好反映了主人公執著的追求和高潔的人格,相比周圍的配角,他們沒有也不想脫離現實的慾望,因此用便士來形容他們所在的世界是在合適不過了。
㈢ 1英鎊=先令=便士。一便士能買什麼
英鎊 Pound Sovereign,1英鎊=20先令 最初一英鎊等於一磅白銀,因此得名,但是只是征稅用的貨幣單位,老百姓日常交易用不到如此大額的支付手段,因此沒有具體貨幣。後來才鑄造金幣。
半鎊 Half Sovereign,等於0.5英鎊或10先令
兩克郎 Double Crown,等於0.5英鎊或10先令,又名Angel
克郎 Crown,1克郎=5先令
弗羅林 Florin,1弗羅林=2先令
先令 Shilling,1先令=20便士
四便士 Groat 等於4便士
侏儒 Dandyprat 等於2便士
另有說法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英格蘭銀行發行。輔市單位原為先令(Shiling)和便士(Penny),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New Penny),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目前,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 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㈣ 英國1便士能買到什麼
1便士也叫1P 相當於人民幣1角錢 是英國最小的貨幣,什麼都買不到
㈤ 英國5便士等於多少人民幣
現在1英鎊基本等於10塊錢。 100便士等於1英鎊。 大概5毛錢吧。 英國東西基本都在1鎊以上,所以才會有1鎊店或99P(即99便士)這種店。 一瓶可樂1.25鎊。一桶2.2升的牛奶1.5到1.7鎊。 一顆圓白菜基本90p-1鎊一個
㈥ 1英鎊=先令=便士。一便士能買什麼
一英鎊等於20先令,但是自1961年起,英國棄用先令這個單位,改用便士。
一英鎊等於100便士
能買到也就是一小塊麵包或是一盒火柴
㈦ 在英國幾便士可以買到什麼東西
樓上說的根本不對,坐地鐵單程最多大概兩鎊(看你跨越了多少個區),如果你使用Oyster card的話一天最多5.80鎊,不管你拿這張卡再怎麼坐地鐵,巴士還是火車(倫敦室內某些線路)都不再扣錢了。
普通物品的物價差別很大,比如倫敦不同的超市的價格就差不少,Lidl超市的東西最便宜,全都是德國貨。通常一個冷凍的披薩大概1鎊到3鎊,一聽可樂小賣店裡50p一聽,1鎊一瓶,超市裡30p一聽,70p一瓶。麥當勞一個套餐兩三鎊錢。肉很便宜,但蔬菜和肉一個價甚至更貴(具體價格因種類而不同)。電子產品,比如說手機,電視,電腦和中國一個價。
㈧ 在英國一個乳酪多少便士
2點5便士。在英國比如樂芝牛乳酪不打折的情況下只需要2點5便士就可以買到,乳酪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最受歡迎的,也是有著最大消費量的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