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跟法國歷史上也是互相打仗的國家,為什麼一戰二戰的時候英國要幫助法國
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敵人!如果對這個回答滿意,請點回答內容下面的「…」,再點擊「採納」,謝謝了!
Ⅱ 話說法國跟英國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麼關系
目前英國和法國是合作關系,在經濟和政治領域它們都是歐盟成員,在軍事領域它們都加入了北約。
但是英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奉行大陸均衡政策,即挑撥法德之間的關系防止出現稱霸歐洲大陸的國家,因為英國畢竟是一個島國,對歐洲大陸的控制有著天然的缺陷。
Ⅲ 英國被法國聯合統治是怎麼回事
1066年9月28日,諾曼第公爵威廉傳檄全法蘭克個封建諸侯招募遠征軍,另一方面上書羅馬教宗亞歷山大二世控告哈羅德違背白骨誓約,教宗亞歷山大二世裁定威廉勝訴宣布英王哈羅德二世為教敵,威廉在軍事、外交布局完成,就率領6萬大軍乘坐一千多艘戰艦橫渡英吉利海峽,於9月27日在佩文西登陸。但哈羅德二世才剛率領英軍於斯坦福橋戰役中擊敗哈拉爾三世帶領的挪威維京人入侵,隨後接到威廉在英格蘭海岸登陸,立刻急行軍南下防禦諾曼第大軍。10月14日雙方交戰於黑斯廷斯 (Hastings)西北方6.1哩的森勒克山丘 (Senlac Hill)。但連日交戰行軍而疲憊不堪的二萬英軍不敵諾曼第六萬大軍,英軍多位將領奮戰而死。英國盎格魯-撒克遜王室末代國王哈羅德二世及其兩位弟弟也戰死沙場,史稱黑斯廷斯戰役。威廉稍事整頓之後,帶領大軍北上進入倫敦城,在1066年的聖誕節於西敏寺加冕為王是為『征服者威廉一世』。
英國再次融入歐洲大陸,在政治上依附法國,經濟上雖然獨立,但與低地國家(今荷蘭、比利時)的貿易量逐年遞增——這是後來英國復興、覬覦法國領土,並引發英法百年戰爭的主要因素。
名義上諾曼底公爵是法蘭克人國王的封臣,由於身兼英格蘭國王,使得諾曼國王的實力大過法蘭克人的國王。而且,英格蘭既非法蘭克人國王的省,也不是諾曼底的省份。
正因為政治上依附法國,英國才與法國一起參與了十字軍東征。之後,兼任阿基坦公爵的英格蘭國王一直問鼎法蘭西王位,這也成為英法百年戰爭的導火索之一。
Ⅳ 矛盾糾纏千年的英法兩國,為何能在鴉片戰爭中組成聯軍
這是因為這兩個國家有相同的利益,所以這就讓他們統一了戰線。還有就是當時印度正在鬧獨立,英國要去鎮壓印度的反抗者,但是這樣的話在中國這邊的兵力就會減少許多,對他在華抽取利益是非常不妥的,所以和法國組成聯軍可以彌補自己在華的兵力損失。
英法兩國雖然有世仇,但是只要有共同的利益還是會選擇站在一起,這就說明了沒有絕對的敵人,只有絕對的利益。
Ⅳ 英法兩國並不屬於一個民族,歷史上法國為何主動提出與英國合並呢
因為法國當時看到了英國的厲害,當時的英國是日不落帝國,而法國還正被葡萄牙所統治者。
Ⅵ 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為什麼英王與勃艮第結盟而法王與蘇格蘭結盟
首先,這個同盟關系是在戰爭中形成的,其中勃艮第和英國結盟導致一度占優的法國快速陷入巨大劣勢之中(幾乎崩盤);
其次,這個同盟關系主要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這里介紹一下歷史原因:
1、法國和勃艮第——兩者之間矛盾很深,關系是統一戰爭性質:
A)勃艮第一直是半獨立狀態,而且與法國當時多數派不合;
B)勃艮第人當時擁有相當強的力量,軍力確實不及法軍,但強到足以影響雙方實力對比;
C)勃艮第和法國正統之間也是矛盾不斷,沖突不斷;
2、英國和蘇格蘭——兩者之間矛盾很深,關系也是統一戰爭性質:
A)這得從「英倫三島」說起:其實就是一個不列顛島分成三塊,英格蘭是主體沒錯,但是蘇格蘭和威爾士是兩個超級強勢的少數民族;
B)蘇格蘭和威爾士,歷史上獨立和叛亂次數相當多,換言之,英國光統一戰爭就打了無數次,其中的民族矛盾和民族仇恨可想而知;
Ⅶ 英國和法國為什麼關系那麼好
實話實說,英國和法國的關系其實並沒有那麼好,因為英國和法國他們其實各自的利益是不同的,雖然說現在看起來英國和法國的關系比較好,主要還是因為在二戰的時候,英國和法國一起聯手對抗了德國。但實際上在二戰之後的話,英國和法國他們存在很大的矛盾。就拿現在英國脫歐來講的話,它的出發點就和法國不同法國的話是想和歐洲各國建立一個強大的歐洲共同體,但是英國的話,他們還是希望光榮孤立保持他們自身的獨立性。英國和法國的話,在歷史上也打了很多年的仗,特別好英法的百年戰爭可以說是非常殘酷。兩個國家關系好,主要還是有共同利益。英國和法國也不例外。
Ⅷ 有人說英國與法國是世仇而且戰爭不斷,是這樣嗎為什麼
國際關系錯綜復雜,每個國家在外交時都努力爭取自己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一句話,成為了英國外交的立國之本。
法國一直認為自己是老大,英國就是一個島國,看不起英國,而英國同樣也看不起法國,兩者雖相看兩厭,但在國際大勢下該合作還是會合作。
Ⅸ 歷史上英國和法國不是互相不爽嗎為什麼還要結盟
正常
英國在歐洲做的政策叫——離岸平衡手!
即在歐洲實現各大國度的均勢,歐洲不能有任何一個能威脅到英國在歐洲霸權的國家,誰強,英國就帶著小兄弟打誰!
法國拿破崙橫掃歐洲大陸的時候,英國要打法國,因為那時候,英法矛盾是主要矛盾
等德國強大了,要挑戰英國霸權的時候,英德矛盾就占據主要矛盾的位置;英法矛盾讓位與英德矛盾!
等蘇聯坦克海,能三天內打到大西洋的時候,其他矛盾都讓位於北約和華約的矛盾了!所以要全力對抗蘇聯!
Ⅹ 為什麼法國當時想和英國合並
我今天找個資料給你 2007-01-19 16:05:42 環球時報 人民網 法國和英國會合並嗎?這個問題在今天看來不免可笑,但據英國《泰晤士報》16日披露,法國曾在上世紀50年代考慮同英國合並,共同生活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統治之下。
1956年7月,時任埃及總統的納賽爾宣布了蘇伊士運河國有化的命令,這使英法的石油運輸受到嚴重影響。在表示強烈反對的同時,兩國都在瘋狂爭取重新獲得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據報道,當時的法國總理摩勒提議,法英可以通過合並來鞏固同盟關系,聯手應對威脅。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台在報道中援引英國國家檔案局的秘密文件說,時任英國首相艾登拒絕了合並的提議,但非常希望推動法國加入英聯邦。英國內閣的備忘錄記載,一位內閣官員回憶說,接到法國的提議後,艾登特別興奮,馬上和內閣大臣諾曼·布魯克一起商量。「布魯克回憶,首相對他說,『我們應好好考慮吸收法國成為英聯邦的一員』,並表示他認為法國接受(英國)女王陛下為國家元首問題不大,而且法國人歡迎英國根據對愛爾蘭做出的安排來賦予他們公民權利。」
然而,這項提議遭到了英國政府的反對。據倫敦大學歷史學家詹姆士·艾利森介紹,除了法國,當年英國也在考慮吸收其他國家加入英聯邦,比利時、荷蘭和挪威都在候選范圍內。但英國政府一個也沒有吸納,「主要是因為財政部提出,歐洲經濟體不穩定,吸納更多國家沒什麼好處」。後來,當英國政府拿出了與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加強關系的方案後,英國外交部也對英法合並的提議表示反對。
據報道,早在1940年6月,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就曾宣布英法兩國將臨時建立戰時聯盟,但該聯盟後來遲遲未能產生。相反,英國後來拋開了與法國聯合的計劃。因此,法國總理1956年提出的這項建議實際上是法國為使難產的英法聯盟計劃重新復甦而做的努力。
多年來,法國歷史學家一直沒有認真看待過摩勒的這項提案。一位給摩勒寫自傳的作者表示,「人們無法斷定英法合並的機制是否可行。這個無果而終的提案並不能證明摩勒當年屈服於英國,而是他藉此同艾登綁在一起,向艾登施加壓力的一種手段。」雖然學者持這樣的觀點,但人們卻不禁要問:如果當年法國並入英聯邦,今天會是怎樣一番情景?《泰晤士報》認為,那樣的話,英國現在仍然擁有繁榮的汽車工業;英吉利海峽隧道至少會提前20年通車;英國隊贏得世界盃的次數又多了一次;兩國之間的「香檳大戰」也將就此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