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重慶大禮堂英國的是什麼刊物

重慶大禮堂英國的是什麼刊物

發布時間:2023-01-10 17:44:29

㈠ 重慶人民大會堂建於幾幾年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於人民路學田灣,於1951年6月破土興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築群,也是重慶獨具特色的標志建築物之一。 整座建築由大禮堂和東、南、北樓四大部分組成。佔地總面積為6.6萬平方米,其中禮堂佔地1.85萬平方米。禮堂建築高65米,大廳凈空高55米,內徑46.33米,圓形大廳四周環繞五層挑樓,可容納4200餘人。 人民大禮堂採用中軸線對稱的傳統建築形式,以柱廊和雙翼相配,塔樓收尾,立面比例勻稱。人民大禮堂外觀像放大的北京天壇,碧綠的琉璃瓦大屋頂,大紅廊柱,白色欄桿,重檐斗拱,畫棟雕梁,色彩金碧輝煌,氣勢宏偉壯觀。建築仿天壇有禱祝「國泰民安」之意。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是一精美奇巧的東方式建築。1987年,英國出版的世界建築經典著作《比較建築史》收錄我國當代43項建築工程,將該建築排列為第二位。 人民大禮堂每日8:00~18:00向遊客開放。乘103、104、105、111、112、122、215路公共汽車和181、503路小公共汽車可達。

㈡ 重慶旅遊必去的景點

重慶是一座令人嚮往的城市,那兒不僅風景秀麗,更是凝結了紅色精神與無數歷史塵霧的城市。那麼去重慶旅遊有哪些景點是必須要去玩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重慶旅遊必去的景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重慶解放碑

解放碑之於重慶,就像王府井之於北京,北京路之於廣州,南京路之於上海,春熙路之於成都一樣。這里是重慶的CBD,更是這座城市的時尚高地,最讓人目不暇接的是出沒在重慶時尚風口浪尖上的重慶美女。於是在解放碑打望重慶美女成為很多外地人的幻想,自然更不虛此行。就憑這一點,就足以將其推上重慶十大目的地前三的寶座。

解放碑展示重慶獨有的都市形象,集逛街購物、娛樂、小吃、打望於一體。

武隆

美麗的武隆讓人置身事外,芙蓉洞的鍾乳石漂亮,天坑景觀不錯,而且空氣很好,值得來看一看啊。景點有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橋、水峽地縫、芙蓉江等。

朝天門泰坦尼克廣場

朝天門廣場就修建在碼頭的上面,遠看朝天門廣場就象一艘揚帆遠航的巨輪,氣勢磅礴,因此朝天門廣場也被稱為重慶的泰坦尼克號。站在廣場上,可以看到兩江交匯,黃色的長江水與碧綠的嘉陵江水在交匯處涇渭分明,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磁器口古鎮

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崖場,始於宋真宗咸平年間(998-1003年),因為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據說: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從地道倉皇逃出皇宮後削發為僧,狼藉天涯。當他流落到巴蜀一帶時,曾在白岩山上的寶輪寺隱匿長達四五年。後來,世人知道事件真想,就以皇帝真龍天子曾經隱居在此的事實而將寶輪寺改名為龍隱寺。如此這般,白岩場也被改稱為龍隱鎮。這個龍隱寺的香火從此更加旺盛,成為川東遠近聞名的古剎。

長江三峽

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四百里的險峻通道和三個動聽的名字,容納了無盡的旖旎風光。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擁有沿途神奇美景。

重慶人民大禮堂

1987年,一部由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和倫敦大學著名專家教授共同主編增訂出版的經典著作《比較建築史》一書,首次向世界介紹了新中國建立後國內著名建築,重慶人民大禮堂位列第二。

重慶人民大禮堂實屬重慶市的官方名片,重慶正面形象的傑出代表。為了全面了解重慶,人民大禮堂是必須看的。除了恢宏的建築,人民大禮堂更多的是展示重慶人民剛硬不屈的城市性格。人民大禮堂外的人民廣場,夜景也是十分了得,加之燈光音樂噴泉助興,實在是美不勝收。人民大禮堂旁是著名的長江三峽博物館,其等比例濃縮長江三峽的全貌及歷史由來,值得一看。

洪崖洞

洪崖洞位於重慶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滄白路、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是新興的集娛樂、休閑、觀光、餐飲於一體的大型功能區域,也是時下重慶最火爆、最時尚、最具風情的都市休閑區。大贊特贊洪崖洞,體驗古重慶山城的魅力。很有特色的地方,看看江景也不錯。燈光很漂亮,氣勢壯觀。建築風格很古樸,典型的山城建築。夜色很美,美麗的吊腳樓。

重慶山城夜景

"不覽夜景,未到重慶",沒有領略過重慶的夜景絕對是一大遺憾。獨特的城市風貌,讓人無論站在哪個位置,都能欣賞到層層疊疊的燈光。重慶的夜晚,被萬家燈火和閃爍的霓虹點綴得夢幻又璀璨,倒映在波光盪漾的江水裡,錯落有致。

南濱路

南濱路的建設初衷是為緩解重慶五大商業圈之一---南坪商圈的交通壓力,提升主城的'通行速度,但由於其地理位置處渝中半島正對岸,整個渝中半島剛好完盡收眼底,尤其是解放碑朝天門等重要地標都通覽無遺。精明的重慶商人立刻意識到它的商業價值,同時區政府非常重視,再經歷了幾年毀滅性的升級翻新之後,南濱路突然發力異軍突起,在很短的時間內上百家名牌餐館拔地而起,現已成為南岸區的GDP支柱。逐漸地,南濱路已經成為了重慶高檔接待,請客吃飯燈紅酒綠的代名詞,酒吧、洗浴、KTV等配套產業迅速跟進,加上七星級國際酒店「喜來登大酒店」及長江實業的高調進入。南濱路現今已經成為重慶名符其實的全民"腐BA I"路。

江北觀音橋步行街

觀音橋步行街,一個崛起的新生CBD,不是重慶人不知道她的地位。解放碑從未衰落,但異軍突起的她似乎迸發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多數重慶人認為雖然這里沒有美美百貨這樣的奢侈品百貨,但她卻是重慶第一強,西部第一強。緣由頗多,但最為主要的應該是,觀音橋步行街的爆炸式成長與江北區的迅速崛起是分不開。現在的江北幾乎就是重慶富人的生活區。對高雅的生活方式的追求,為觀音橋步行街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確立觀音橋步行街今日地位的另一關鍵指標就是,北城天街出現美女的幾率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大都會。

㈢ 大禮堂是幹嘛的

重慶大禮堂是舉行盛大典禮或大型集會用的。

1987年,一部由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和倫敦大學著名專家教授共同主編增訂出版的經典著作<<比較建築史>>一書,首次向世界介紹了新中國建立後國內著名建築共43項,其中重慶人民大禮堂排列第二位。

大禮堂1951年6月動工,1954年4月落成,佔地面積25000平方米,建築總高度為65米,其中禮堂高55米,內有五層,現用四層,可容觀眾4206人。

大禮堂採用了明清兩代的建築特色,其主要特點就是採用中軸線對稱的傳統辦法,配以柱廊式的雙翼,並以塔樓收尾,立面比例勻稱。這類建築華麗、庄嚴,雖不完全實用,但它給人一種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威懾力,是建築結構中最高等級的代表,是繼北京和沈陽故宮後的精美奇巧的東方建築。

大禮堂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三個特點:第一,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由於受木材長度、粗細、易燃易腐等局限,建築體不可能很大,除了利用高其的地勢和巨大的台基烘托外,還藉助於群體的有機組合,以取得宏偉壯觀的藝術效果,人民大禮堂不僅地勢高,而且台基寬闊堅實。第二,中國古建築主要以建築圍成的院落為單元,通過明顯的軸線關系,串聯和並聯成千變萬化的建築群組。第三,古建築要比例勻稱。大禮堂屋頂各部份曲線優美、柔和,向上微翹的飛檐,使本應下壓的大帽子屋頂反而隨著線條的曲折,顯現出向上托舉之感,寬厚的正身和寬闊的台基,使整個建築安定、踏實,體現出莊重的美。

㈣ 直轄市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簡介,關於TA的資料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相關信息歷時九個月、耗資七千萬元人民幣的重慶大禮堂整修近日正式竣工。室內「金頂」共用了26萬張金片,每張金片價值十元人民幣。重慶還希望將大禮堂列入國家級文物。 據《重慶商報》報道,重慶16日舉行大禮堂修復竣工新聞發布會,整修後的大禮堂預計6月1日正式對民眾開放,門票價格暫不作調整,仍為5元/人。大禮堂將作為重慶市第三屆黨代會的會場。重慶官方一點都不認為如此裝修會太奢華。大禮堂管理處表示,26萬張金片讓大禮堂更加金碧輝煌,包括南樓、北樓以及金頂等處,均有金片點綴。 綠色瓦面成孔雀藍 琉璃瓦的顏色變了:原來的綠色瓦面變成了孔雀藍。為了調配出這種色調,經過組委會數次考察,選中了山東曲阜一家已有七百多年歷史的琉璃瓦廠。為了調出這種色調,作為配方的金屬必須達到合適的比例,以致於用天平來為每種金屬調配量稱重。據悉,在孔雀藍中添加了1.5%的綠,讓大禮堂的瓦面外觀更加接近此前的色彩,整個工程用琉璃瓦達到17萬件。 金頂瘦身:11噸重量減少三噸 大禮堂是重慶市的象徵、標志性建築,而金頂則是大禮堂的標志。修復後的大禮堂瘦身達到三噸,但外觀、尺寸沒有絲毫變化。據悉,由於此前的金頂重達11噸,穹頂承受的重量太大。此次修復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替金頂「減肥」。修復時將支撐金頂的木材、混凝土和瓷磚大量拆下,以減輕穹頂的壓力。據悉,被拆下的木材、混凝土被一種輕質鋼材代替,金頂重量隨即下降三噸,但金頂的外觀和尺寸沒有絲毫變化。 彩繪:椽子葵花重回「萬」字形 此次修復的另一大變化就是讓「萬」字重新回到了椽子的彩繪中,而以前的葵花樣式被放棄。彩繪設計為金龍和璽彩畫紋飾,此種彩畫屬於古建彩畫的最高等級。據悉,天壇、太和殿都是採用此種彩繪。此種彩繪最大特點便是用金色和青綠底色強烈反差作用,在一片凝色的底色上面,遍繪耀眼的金色紋飾,把建築點綴得金碧輝煌。 重慶市文物局、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秘書長吳濤在大禮堂研討會上說,大修後的大禮堂具備了申報國家級文物單位的基礎條件,預計今年七月將啟動申報工作。其實這一大禮堂建於1949年左右,在中國比它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比比皆是。 [2]

㈤ 重慶為什麼會建個大禮堂

您好,重慶修建大禮堂是因為建國之初,為了表達新生的人民政權有信心帶領人民走向輝煌未來的決心,掀起「建設大西南」的高潮,同時解決會議和接待的實際問題,西南軍政委員會主要領導人鄧小平、賀龍和劉伯承毅然決定在西南軍政委員會辦公大樓對面的馬鞍山上新建一座能夠容納四五千人的大禮堂並附設一個招待所。謝謝採納。

㈥ 『重慶人民大禮堂』這七個字的牌坊是誰題寫的

原重慶《新華日報》、《川東報》、編輯、總編輯後《四川日報》副總編輯:李半黎 題寫。

㈦ 說走就走黔、渝、川(七)重慶大禮堂、夜遊兩江

重慶人民大禮堂位於人民路學田灣,是 重慶 市最大的劇場。1950年動工興建,1953年竣工。初名"中蘇大樓",後改名為"西南行政委員會大禮堂",1955年改為現名。大禮堂佔地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分禮堂、南樓和北樓三部分。其中禮堂佔地1.85萬平方米,禮堂高65米。大廳高55米,內徑46.33米。

23年前坐車從大禮堂旁邊經過沒有進去,富麗堂皇的外觀當年就留下很深的印象。這次要不是船上那位小老鄉建議,我們准備放棄了。從解放碑這邊過去很容易,地鐵2號線曾家岩站下車,出地鐵口就看到了,跟重慶市人民政府毗鄰。經過地鐵站時被地鐵過道的景象震住了,只見整個過道的大部分都被納涼的 重慶人佔領,絕大多數都是老人,居然政府還提供牌桌椅子,還有圖書架,免費供應開水涼茶(我們也在這里續了幾次水呢),小販可以在此賣點小吃,更有甚者還安排了保安負責維持秩序。開始有點不相信,問了一位打牌的老人確定後才嘖嘖稱贊。對於沒有經受高溫洗禮的 昆明人,這般景象著實既感動又理解,我跟老伴連忙拿出手機相機,拍下這難得一見的場景。

正對著大禮堂還有一個 三峽博物館,她的前身是 重慶博物館, 重慶成直轄市以後重建的。參觀這個博物館最大的願望是想看看當年看到的 三峽,1992年的人 大通過了修築 三峽大壩的決議,93年10月份我們告別 三峽游時中堡島上已經開始動工拉石頭。環形電影院果然有播放影像資料,不過有時間分場次,進去時剛剛完了一場,下一場要3點半開映,如是先去別的館看看。

這里展出的實物不是很多,有的大石刻也從庫區搬來了很不簡單。看著電影資料心情有些激動,這些當年熟悉的場景一一呈現,甚至我在哪個地方拍了照片都還歷歷在目,最讓我激動不已的是遊船經過神女峰時,因為早就占據了船上唯一最佳位置,而搶拍到了神女峰的英姿。當年曾經想過日後大壩建成再來游一次,後來看到很多資料說是 三峽已經早就沒有當年的「峽」,高峽出 平湖是現在的景象,也就不再有興趣了,慶幸在此前看到了原始的 三峽風貌。可惜那時的照片都是膠卷拍的,加之後來保管不當很多都毀壞了。

離開博物館時老伴忽然發現帽子不見了,估計是抬頭拍照脫下帽子沒注意丟在什麼地方。他經常丟帽子,特意去批發市場買了好幾頂,可都在家裡,我說算了一會出去再買一頂。因為進博物館兜里的打火機也被上繳了,老伴出來時去拿打火機,我突然問了工作人員有人撿到帽子嗎?沒想到居然被人撿到交給他們了,他們一看帽子顏色正好跟老伴的相機包一個色系,有點像一套裝,馬上說肯定是你的了。呵呵,沒想到丟過很多次帽子,這次居然找回來了,謝謝哪位好人。

站在博物館拍攝對面的大禮堂是最佳位置,走出博物館已經快5點了,因為不知道大禮堂關門的時間,我催促老伴快點過去。當看到有人從大禮堂內出來我確信還沒關門,可是那一大段台階爬起來也很費事的。以為免費參觀,不料這里也收10元門票,不過我們都可以半價。

重慶人民大禮堂位於人民路學田灣,是 重慶市最大的劇場。1950年動工興建,1953年竣工。初名"中蘇大樓",後改名為"西南行政委員會大禮堂",1955年改為現名。

1987年,一部由 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和 倫敦大學著名專家教授共同主編增訂出版的經典著作一書,首次向世界介紹了新 中國建立後國內著名建築共43項,其中 重慶人民大禮堂排列第二位。

大禮堂的外觀給人感覺像 北京的天壇祈年殿,當年沒能進去曾經非常遺憾,今天有了一睹芳容的機會怎能再放棄。這是個多功能的劇院,現有4層能同時容納4000多人開會觀看演出。離開舞台後這么多年很少再近距離的觀看舞台,比起那些現代化的舞台這個舞台讓我更加親切,站在樂池旁有些浮想聯翩走神了。歷經數年,雖然後來經過大規模的修整,但其外觀始終沒變,在我心目中,眼中,她還是23年前看到的那個樣子,甚至顏色都沒有改變,大禮堂是 重慶的象徵,也是 重慶人民的見證物。博物館、大禮堂、人民廣場三體相連,使這里成為了重慶 中心的中心。

今天已經超過預期,重遊了本來沒有打算再游的老重慶市區,原路返回解放碑搭乘公交去碼頭。剛一到碼頭就發現遊客蜂擁朝碼頭去,江岸邊喇叭不停滴喊叫兜售夜遊船票,各種小販也開始出售水果、小吃、冰鎮飲料。江邊停靠了7-8艘遊船,朝 天門正碼頭停靠的船都是網友們有介紹的,像「江上明月」、「滿江紅」、「金碧皇宮」等等,很多都是網上購買套票。問了去過的朋友說是夜遊票價大約80元左右吧,索性直接上船去買票,因網友介紹說船上不按座位,先上先坐,只好6點鍾就去船上「佔領」座位。

最後還是選擇了「滿江紅」號遊船,60元/人,一樓二樓隨便坐,裡面有空調,三樓的露台早已被團隊購買。比我們更早上船的大有人在,靠窗的座位已經全部佔領,只剩下中間部分的圓桌。先還以為晚上江上風吹著有點涼,特意帶了長袖衣防寒,此刻要不是船艙有空調還熱的受不了呢,就連船艙外也沒有一絲風,火爐一樣的 重慶這回真的領教了。

7點半開船,夜遊肯定要天黑才開始游。船還在不停滴上來遊客,早就沒有可以坐的位子了,船艙准備了塑料凳子,一看就知道今天的乘船遊客還沒達到飽和。7點過10分,沿江兩岸的燈幾乎都亮了,就連白天看到的朝 天門碼頭建築工地的長臂塔吊「胳膊」上都做了亮化處理。

7點半沒到最先開船的是緊靠著我們的「江上明月」,船上沒有幾個遊客,還以為他今晚不開船,為何所有遊客都擠到我們這條船?船一開動,艙內的遊客就都湧向艙外船的兩邊。老伴從一上船就沒落座,到處上躥下跳不停尋找拍照位置,我沒動一是因為外邊太熱,二是擔心一走座位被人佔了。不過這會誰也不願留在座位上,都願意出去賞景,所以也不必擔心座位沒了。

夜遊兩江是到 重慶旅遊的重頭戲,其實不坐遊船也可以欣賞兩岸風光。遊船開得很慢,往返於兩座跨江大橋之間,橋底橋面都裝飾了燈光,兩岸的高樓燈光璀璨。 重慶歌劇院更是光彩奪目,燈光不斷變換顏色,老伴想去的洪崖洞就在岸邊,白天來肯定看不到這樣的效果。遙想當年為了觀看 重慶的夜景,我倆徒步登上最高的鵝嶺公園,也沒有看到如今這樣壯觀的夜景。 重慶變化實在太大了, 中國經過20多年的飛速發展,哪裡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游覽全程耗時剛好一個小時,船靠岸後外面還有好多的人,還有下一班船呢。上岸後有乘客陸續趕來碼頭,我們還是回到9號碼頭乘坐公交去解放碑的地鐵站。碼頭上被來往的各種車輛堵死了,這個時候施工工程車還在碼頭附近施工,這些大傢伙根本被堵著出不去。路口原本就很窄,晚上沒人監管交通秩序,亂成一團糟,私家車多得很,不少也是參加夜遊才上岸的。

公交站的停車位被私家車佔領,車子進不了站,發傳單的人不停滴穿行在車輛中,都這時候了還有拉客上遊船的,說是今天最後一班遊船馬上開船了。好不容易等來一輛公交,但是人太多根本擠不上,只好乖乖滴等候下一班。可這一等差不多過了20多分鍾,還是有很多乘客,不能再等了,只得硬著頭皮擠上車。這一路公交還是一輛小中巴車,如此密集的客流量怎麼不能調度一輛大車接送夜遊的乘客呢?這還不是最高峰流量啊!遇上長假會更多。

不知是哪裡的遊客一大幫中老年人,先上幾個到車上,然後將各種包包占著座位,即使我們先上車也沒有座位可以坐了  。好在不是很遠,20多分鍾到了解放碑,地 鐵原路返回北站。 重慶地鐵最後一班發車時間10點半,現在10點了地鐵內還是人滿為患,沒有座位,站著的人無論老少嘰嘰喳喳,嘴不停滴大聲說話,誰也不甘示弱。空調根本沒用,一直還流著汗呢。而且 重慶地鐵幾乎沒見到有為老年人讓座的年輕人,也許人家看我們太「年輕」不會讓,可是還有真正的老年人也站著的啊!呵呵,也許我看到的不全面,不能一概而論吧。

我們需要地鐵轉線,我也不知道怎麼買票,結果多花了錢最後還不知道怎麼出站。工作人員告訴說下次人工買票,所以回 昆明後就辦了一卡通,省得以後換線時搞不清買票。回到旅館已經11點多了,明天上午9點多的火車,今晚還要將行李都收拾好。洗了澡衣服也懶得洗就睡下。

晚上路過解放碑時又拍了幾張夜景圖

㈧ 重慶著名景點介紹

重慶著名景點介紹

重慶是「山城」,重慶是「霧都」,重慶是「火爐」,重慶有「小香港」之稱的夜景,細長腿又皮膚好的美女,濃濃的市井與江湖味……不過最叫人難忘的,是這里十個不能錯過的旅遊景點。下面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重慶著名景點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重慶山城夜景

推薦星級:★★★★★★★

"不覽夜景,未到重慶",沒有領略過重慶的夜景絕對是一大遺憾。獨特的城市風貌,讓人無論站在哪個位置,都能欣賞到層層疊疊的燈光。重慶的夜晚,被萬家燈火和閃爍的霓虹點綴得夢幻又璀璨,倒映在波光盪漾的江水裡,錯落有致。

如果說北京,上海的夜景是一種「大氣「,那麼重慶的夜景側是種「感動」!「兩江游」是一個巧妙地將重慶的山水與聞名天下的重慶夜景相結合而成為城市名片;是一個讓外界直觀、立體、動態、全方位、近距離、了解認識重慶、展示魅力重慶的最佳窗口,乘遊船夜遊兩江,猶如在星河中暢游,兩岸燈火通明,星月華燈倒影水中,江水悠悠,江風輕拂,清茶淡酒,一洗世間煩惱。

重慶解放碑

推薦星級:★★★★★★

重慶是一座凝結了紅色精神與無數歷史塵霧的城市,而今在鱗次櫛比,密不透風的高樓中聳立著的解放碑顯得有些矮小了,但卻是對歷史的一個交代。

解放碑之於重慶,就像王府井之於北京,北京路之於廣州,南京路之於上海,春熙路之於成都一樣。這里是重慶的CBD,更是這座城市的時尚高地,最讓人目不暇接的是出沒在重慶時尚風口浪尖上的重慶美女。於是在解放碑打望重慶美女成為很多外地人的幻想,自然更不虛此行。就憑這一點,就足以將其推上重慶十大目的地前三的寶座。

解放碑展示重慶獨有的都市形象,集逛街購物、娛樂、小吃、打望於一體。

朝天門泰坦尼克廣場

推薦星級:★★★★★★

朝天門廣場就修建在碼頭的上面,遠看朝天門廣場就象一艘揚帆遠航的巨輪,氣勢磅礴,因此朝天門廣場也被稱為重慶的泰坦尼克號。站在廣場上,可以看到兩江交匯,黃色的長江水與碧綠的嘉陵江水在交匯處涇渭分明,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伴隨西部大開發,重慶大發展的力度加大,以朝天門為中心的區域正在經歷一場華麗的巨變。為了搶占兩江匯合的絕佳景色,緊挨著朝天門而建的地標性建築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首先是南濱路,然後是重慶大劇院,再後是洪崖洞,現在是喜來登大酒店。在經歷了這場巨變之後,朝天門廣場漸漸成為了配角。孰知,這絲毫沒有減緩朝天門的人潮湧動,反而加劇了這一現象。過去人們來重慶看朝天門,現在人們來朝天門看山城。所以江吹風看山城是其最大特色。

磁器口古鎮

推薦星級:★★★★★★

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崖場,始於宋真宗咸平年間(998-1003年),因為這里曾有一座白岩寺而得名。據說: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從地道倉皇逃出皇宮後削發為僧,狼藉天涯。當他流落到巴蜀一帶時,曾在白岩山上的'寶輪寺隱匿長達四五年。後來,世人知道事件真想,就以皇帝真龍天子曾經隱居在此的事實而將寶輪寺改名為龍隱寺。如此這般,白岩場也被改稱為龍隱鎮。這個龍隱寺的香火從此更加旺盛,成為川東遠近聞名的古剎。

南濱路

推薦星級:★★★★★★

南濱路的建設初衷是為緩解重慶五大商業圈之一---南坪商圈的交通壓力,提升主城的通行速度,但由於其地理位置處渝中半島正對岸,整個渝中半島剛好完盡收眼底,尤其是解放碑朝天門等重要地標都通覽無遺。精明的重慶商人立刻意識到它的商業價值,同時區政府非常重視,再經歷了幾年毀滅性的升級翻新之後,南濱路突然發力異軍突起,在很短的時間內上百家名牌餐館拔地而起,現已成為南岸區的GDP支柱。

逐漸地,南濱路已經成為了重慶高檔接待,請客吃飯燈紅酒綠的代名詞,酒吧、洗浴、KTV等配套產業迅速跟進,加上七星級國際酒店「喜來登大酒店」及長江實業的高調進入。南濱路現今已經成為重慶名符其實的全民"腐BAI"路。

南山一棵樹觀景台

推薦星級:★★★★★★

受重慶獨特地質條件影響,如果說南濱路是觀賞渝中半島的最佳地點,那麼也就是說南濱路就是觀賞山城夜景的最佳地點,這樣的邏輯是顯然站不住腳的。難道燈火輝煌,繁華至極的南濱路就不需要觀賞了嗎?其實在南濱路背後,有一座巍峨的高山,在高山之顛有一個視野寬廣的祭台。它就是一棵樹觀景台。

在南山一棵樹觀景台賞山城夜景,最大的特點是可以俯瞰整個渝中半島、長江及重慶石板坡長江大橋、南濱路等,視野開闊,居高臨下,特別是燈光中錯落有致的渝中半島象一塊五彩的寶石鑲嵌在長江和嘉陵江之間,恍若天上的街市。

渣滓洞白公館

推薦星級:★★★★★

渣滓洞原為一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其後,軍統逼死礦主,霸佔煤窯設立看守所,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關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何雪松等,最多時達三百餘人。1949年11月27日國民特務在潰逃前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僅15人脫險。有文藝作品《烈火中永生》《紅岩》《江姐》等以此為原型。

江北觀音橋步行街

推薦星級:★★★★★★

觀音橋步行街,一個崛起的新生CBD,不是重慶人不知道她的地位。解放碑從未衰落,但異軍突起的她似乎迸發出了更加耀眼的光芒。多數重慶人認為雖然這里沒有美美百貨這樣的奢侈品百貨,但她卻是重慶第一強,西部第一強。

緣由頗多,但最為主要的應該是,觀音橋步行街的爆炸式成長與江北區的迅速崛起是分不開。現在的江北幾乎就是重慶富人的生活區。對高雅的生活方式的追求,為觀音橋步行街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確立觀音橋步行街今日地位的另一關鍵指標就是,北城天街出現美女的幾率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大都會。

重慶人民大禮堂

推薦星級:★★★★★★

1987年,一部由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和倫敦大學著名專家教授共同主編增訂出版的經典著作《比較建築史》一書,首次向世界介紹了新中國建立後國內著名建築,重慶人民大禮堂位列第二。

十八梯

推薦星級:★★★★★★

重慶渝中半島的一條街,象徵著真正的山城老重慶。盡管如今十八梯也逃不過城市建設的腳步,還未知其命運,但依然無法將其忽略,因為若想要領略真山城、老重慶,十八梯是最好的教科書。

重慶城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是從上半城(山頂)通到下半城(山腳)的一條老街道。這條老街道全部由石階鋪成,把山頂的繁華商業區和山下江邊的老城區連起來。十八梯兩邊居住著普通老百姓,街上散發著濃濃的市井氣息。

;

㈨ 重慶人民大禮堂英文名稱

Chongqing People's Auditorium

㈩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社會影響

大禮堂作為重慶市的標志性建築和中國最宏偉禮堂建築之一,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被評為「亞洲二十世紀十大經典建築」。我國建築界泰斗梁思成先生評價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古典建築劃時代的最典型的作品」。1987年,英國皇家建築學會和倫敦大學編寫的《世界建築史》中,首次收錄了新中國建國後的43項工程,其中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列第二位。大禮堂是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正在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大禮堂及人民廣場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每年接待中外遊客數百萬人次。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飽含了深厚悠遠的中華文明,體現了一代偉人鄧小平、劉伯承和賀龍的宏大氣概,它代表著重慶人民建設美好未來的堅定決心,它是重慶人民艱苦奮斗創造奇跡的象徵,它在重慶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重慶大禮堂英國的是什麼刊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好聲音在哪裡看不用會員 瀏覽:565
越南芒街都開什麼車 瀏覽:906
為什麼要去印尼旅遊 瀏覽:652
銀河號是中國什麼公司船舶 瀏覽:946
義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瀏覽:369
伊朗核計劃遭受什麼病毒侵襲 瀏覽:582
印尼地震海嘯28樓有多少米 瀏覽:619
印度9億人參加哪些大選 瀏覽:211
怎麼加入英國外賣 瀏覽:583
印尼巴談島哪裡好玩 瀏覽:671
印度拉達是什麼車 瀏覽:647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8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11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9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5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11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6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11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8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