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式漢堡(肉夾饃)可否海外暢銷
肉夾饃店美國年賺110萬美元 排隊30分才吃上
西安晚報-西安新聞網2013-08-06 09:34
我要分享
0
昨日,一則有關「肉夾饃」的報道走紅微博。報道介紹,每天曼哈頓的「西安名吃」店鋪外都排著長長的隊伍,很多人經常要排上30分鍾的隊才能吃到肉夾饃。肉夾饃只要3美元,一大碗面不到8美元,給店主艾森帶來110萬美元的年收入。傑森稱「西安名吃」開設了4家新的分店,未來還會更多。這一報道被@央視新聞 @環球時報等諸多媒體官微發布後,迅速點燃了網友對「肉夾饃」的熱情,數千網友轉發,一些網友提出疑問:「肉夾饃怎麼翻譯呢?」西安網友則果斷表示:「組團去賣饃!」
李日麗:我家附近有一家新開的西安小吃,天天去吃。
虛實之間:組團去賣肉夾饃!
趙彬:陝西網友頂起,期待臊子面也走出國門!
蘑菇:生活在西安是一個吃貨最幸福的事,除了肉夾饃,還可以吃到好多美食。歡迎來西安!
左邊:四川的冷盤餅子估計去了也會火。
長安月下:貌似古文是肉夾於饃中,所以後來叫肉夾饃。我覺得可以翻譯成「中式漢堡」。
東籬下:希望有更多的中國小吃能走出國門,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分享中國美食。
第一條款:我想去賣擀麵皮。
蟲蟲:在西安,天天吃美食不重樣。各種面,各種饃。
海外成功創業的
中國小吃
肉夾饃、涼皮、煎餅果子……這些在國人看來稀鬆平常的小吃,卻在海外火得一塌糊塗。
●「洛陽哥」曼哈頓賣肉夾饃
6月15日,身在美國紐約的網友「排長衛華」發了條微博:來自河南洛陽的謝雲峰只能聽懂one、two、three,連four都聽不懂,但是這不妨礙他在哥倫比亞大學(位於紐約曼哈頓)門前做攤車小販,賣肉夾饃、涼皮之類。
●將煎餅果子發展為國際連鎖品牌
今年1月,美國人布萊恩·戈德堡在香港中環開了一家煎餅果子店。這個老外野心不小,想把中國的煎餅果子賣到世界各地,做成像麥當勞一樣的國際連鎖品牌。
●倫敦姑娘改良中國煎餅
不久前有網友去倫敦的Camden lock market吃到煎餅!但這個攤子的關鍵是——做煎餅的是個英國姑娘!
姑娘叫Mellisa。說到做煎餅的這個靈感,因為Mellisa的姐姐曾去過北京,回英國後就把它介紹給了Mellisa。Mellisa把自己的煎餅果子改良了一下,除了傳統的味道以外,還開發了鴨肉和叉燒口味!
② 倫敦中餐怎麼樣,倫敦中餐推薦,倫敦中餐美食攻
倫敦中餐館推薦,以及特色美食攻略。
湖南(Hunan)
住在巴特西的居民們也是很有口福的,英國《金融時報》最近推薦了五家附近的熱門餐廳,其中一家中餐館就是湖南! 湖南可不是一家典型的中餐館,這家餐廳可是沒有菜單的喲。來湖南吃飯,你只需要告訴服務員你的忌口,能吃多辣,其它的就由廚師為你製作了。湖南可不只有湖南菜,餐廳還擅長廣東和台灣料理,每天都會帶給顧客獨一無二的中餐體驗。這家餐廳位於Pimlico Road, 離巴特西電站只有一條河的距離。
皇朝會(Royal China Club)
皇朝會隸屬於皇朝集團,位於倫敦市中心Baker Street, 是一家裝修豪華的高級中餐廳。以粵菜為主,有一般英國中餐館沒有的高檔食材製作的茶點,比如鮑魚龍蝦鹿肉鴕鳥肉什麼的,因為食材的緣故所以賬單會稍高一些,但是絕對值得一試。皇朝會不僅深受當地中國人的喜愛,而且還經常看到許多老外在門口排隊。網路上傳說的桂花釀凍好吃的不得了。建議提前訂位哦。
老常家面館(Chang』s Noodle)
老常家面館是一家藏匿於倫敦市中心的正宗中國餐館,位於大英博物館附近,從地鐵站Tottenham Court Road或者Holborn下車幾步之遙。被倫敦大學學院(UCL)的中國同學們戲稱為「食堂」的老常家菜品偏北方口味,河南燴面,肉夾饃,羊肉串等極為北方特色的麵食小吃都是必點菜品,許多來自中國北方的同學想家的時候,都會到老常家面館來回味一下家鄉的味道。
鳳凰閣(Phoenix Palace Chinese Restaurant )
另外一家中國城外著名的中餐館,位於市中心Baker Street的鳳凰閣也是在倫敦數一數二的。自開業以來, 已經吸引諸多名人政要的光顧,比如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外交大臣米利班德,中國明星周傑倫,成龍等,一進門,就能看到牆上貼滿了名人的合照。餐廳里的裝潢十分豪華,有著濃郁的中國風,菜品偏粵菜,但價格還是比較合理的。
岷江(Min Jiang)
坐落在Kensington High Street,岷江是一家在五星級酒店Royal Garden Hotel里的高檔中餐廳。這里的就餐環境是極好的,向窗外望去,肯辛頓花園的景色盡收眼底,餐廳裝潢既現代又融合了東方色彩。盡管在倫敦各種中餐廳里都能吃到北京烤鴨,但是要說最正宗的還是要來岷江,提示:要吃烤鴨要提前預約哦。除了北京烤鴨以外,蟹肉小籠包和避風塘軟殼蟹也都是岷江的招牌菜。
唐茶苑(Yauatcha)
唐茶苑 (Yauatcha) 又名丘記茶苑,位於倫敦Soho區域,開業後一年就獲得了米其林一星稱號,深受當地華人留學生的喜愛,也是張曼玉很愛去的一家店,許多明星也都曾光顧這里呢。雖說是米其林在倫敦,但是看看菜單,價格還是比較公平合理的。環境雅緻,但是因為已經有些年頭,不免有點舊意,不過還是很值的一去的。
③ 肉夾饃哪家好吃,哪裡的肉夾饃最為正宗
1.陝西有個白吉鎮,這個地方的餅很好吃,很有特色,所以把這種饃叫白吉饃。
2.白吉饃據稱源自咸陽。
3.是用上好麵粉揉制後做成餅形,置鐵鐺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爐膛側立,上下隔著鐵鐺板的炭火烘烤,稍頃翻面,雙面焦黃即可。
4.我一直以為烹制食物,外焦里嫩是難得的境界。
5.上品白吉饃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處。
6.制好的白吉饃形似"鐵圈虎背菊花心",皮薄鬆脆,內心軟綿。
7.可單獨食用,配臘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8.臘汁肉在戰國時稱"寒肉"。
9."寒"是"韓"謬音,指韓國。
10.當時韓國位於現在秦晉豫交界地帶,所制臘汁肉聞名遐邇。
11.秦滅韓後,"韓肉"製法傳進長安。
12.做臘汁肉要選用豬上等後臀肉,加鹽,姜,桂皮,丁香,蔻仁,大香等38多種調料煮成。
13.陳湯煨制,較少加水。
14.現在西安最有名的臘汁肉當屬袁師傅記臘汁肉,但是最古老的還是百年老朱家肉夾饃。
15.選肉考究,調料齊全,火候獨到,故色澤紅潤,酥軟香醇。
16.食者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美稱。
④ 2.5元的肉夾饃是什麼品牌
拼夕夕肉夾饃。
經查,2.5元的肉夾饃是拼夕夕肉夾饃。
⑤ 地攤便是人間煙火氣的最佳寫照,各國的「地攤文化」是怎樣的
還記得在國內逛過的那些夜市嗎?暮色初下,各種各樣貨攤臨街架起,一眼望不絕。炙燒食材滋滋的油聲,炒勺撞擊炒鍋的叮當聲,小商販的宣傳,行人的歡歌笑語,伴著令人垂涎的美食香味,繁華的場景該是許多國外小夥伴們對於國內的獨特記憶。
不得不承認,地攤就是人間煙火氣的最佳真實寫照,但在過去的十多年中,這種貨攤伴隨著城市發展漸漸消失。現如今,在「地攤經濟」被全力鼓勵的時下,一度曾近乎消失的地攤,現在正在以史上最牛速率重返城市街頭。
「全民擺地攤」也迅速變成互聯網新梗,大家紛紛大開腦洞,思考自己去擺攤應該干什麼實際上不僅僅在中國,在許多國家,「地攤」全是廣泛普遍的眾生百態,有些甚至轉化為受人歡迎消遣主題活動,變成許多人重要的固定收入。下邊,一起來看看一些國家豐富多彩的「地攤文化」吧。
荷蘭有一個歐洲最大的跳蚤市場「IJ-Hallen」,坐落於北京首都阿姆斯特丹。經營規模特別大,有750個貨攤,分成室外區跟房間內區。必須進場費5歐,小孩子2歐。
室外區的部分物品較為多元化,有各式各樣的裝飾物、傢俱、自行車、工藝品、cd唱片、音箱、家用電器、公仔、廚房用具。房間內區產品雖然也是五花八門,但是服裝攤是大宗商品,也有生活小玩意或皮革製品攤,由於室外很多都是立即駕車開啟擺攤,而房間內僅有貨攤,因此商品類型會有點不一樣。
在泰國地攤商人經常可以看到,這類市集文化藝術古已有之,發展到今天,各種各樣大小不一、形式各異的市集滿地長根,也成了泰國的一道特點景色。通過這些市集,你可以看到泰國市井生活的一面。泰國的貨攤,說擺就擺,做為地攤文化盛行的我國,還真的很難找到能和她們媲美的對手。
東南亞最大的禮拜天市集「ChatuchakWeekendMarket(恰圖恰禮拜天集市)」,佔地面積35平方英尺,一共有超出15000個貨攤。集市上的店鋪五花八門,從衣服褲子襪子、家居日用品、廚具擺放、古董古玩手工工藝品到零食小吃、綠色植物小寵物,是應有盡有。
「MercatodiPortaPortese(波特塞門跳蚤市場)」是羅馬最著名、深受群眾喜愛的跳蚤市場,跳蚤市場從波特塞門一直延伸至伊波里托尼維爾廣場。這一二戰期間的著名黑市如今已經成了一個地標性銷售市場。因而,每一個星期日早晨7點至在下午1點,羅馬群眾和一日遊人愉快地來往穿梭在五彩紛呈的商鋪中。
小商販們會各出奇招吸引遊客。衣服、時尚潮流零配件、cd唱片、舊式列印機、書本、碗盤、腕錶——這里的產品一應俱全!在充滿本地氣場的環境中遊逛,早點來才能買到實惠的物件,雖然討價還價~
在中國,「地攤經濟」其實一直都存在,進到當代城市後,地攤一度挫敗,可是,做為「煙火人間」的地攤模式是疫情下短期內暴發,又或是成為常態,目前仍屬不明。且不管未來,地攤的存在就是有效,僅有城市煙火氣息,最撫慰人心。
城市是人們安身立命之所,不能一味追求高端化。而「地攤」的再次出現,可能恰恰是城市正常化的體現。你最喜歡哪個國家的地攤文化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