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嘉誠海外大撤退,甩賣英國資產套現60億,這對海外投資者有何影響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認識很多人,也會經歷很多事情,有的人,有的事都會慢慢教會我們成長。李嘉誠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商人,並且也具有非常高的商業能力。我們得知李嘉誠海外大撤退,甩賣英國資產套現60億,這對海外的投資者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可能因為李嘉誠的海外大撤退,那麼,與李嘉誠有商業來往的商人也會擔心,並且也會讓他們的投資產產生一定的變化。
每個人在投資領域或許都會有自己的個人想法,同時也會有自己的選擇權利。李嘉誠海外大撤退,甩賣英國資產套現60億元,這對海外投資者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或許會相應的減少他們的投資機遇,並且也會讓他們的資產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貳』 李嘉誠擬出售英國的千億資產,李嘉誠現在的身家如何
據外界估算,李嘉誠的身家最少在2,000億人民幣以上,但是也有很多經濟學家認為李嘉誠的身家不止2,000億人民幣這么多。
總結:我認為李嘉誠之所以會套現英國的千億資產,肯定跟他的商業規劃有很大的關系。
至於他的身家如何,據一些經濟學家的推測,他的身價至少在2,000億以上,但是也有人認為他的身家已經遠不止2,000億人民幣。
『叄』 李嘉誠擬出售英國千億資產,李嘉誠為何這么做
說到李嘉誠,在商界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地位甚至比馬雲還高。李嘉誠的商業圈非常龐大,不僅在國內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在國際上也有很多他有實力的領域。李嘉誠早前花重金在英國布局基站,但據知情人士透露,李嘉誠開始瘋狂拋售房產。試圖從英國取錢。李嘉誠在英國還有很多基建項目。
另外現在國外的疫情和情況都不太穩定,我們留在國外其實也不安全,甚至還會賠錢,還不如早點取錢。早在2014年,就有經濟學家對李嘉誠的資產進行了估算。當時有人說他的資產已經達到2000多億人了。但有人認為李嘉誠肯定不會公開他的全部財產,所以他的2000億財富,也有人說他現在的2000億財富只是他全部財富的60%,其實他的真實資產遠不止這些。但無論李嘉誠還是其他富豪,他們肯定都不想把自己的全部資產暴露在公眾面前。
『肆』 李嘉誠被曝出售英國千億資產,李嘉誠是要回國投資嗎
李嘉誠被爆出將要出售英國千億資產,也就是全英國最大的配電公司,估值約1300億人民幣。於是外界紛紛猜測,這是不是意味著李嘉誠要回國投資了。其實業內人士的看法是,對於李嘉誠這樣的超級富豪來說,他考慮的最多的是這么多的資產轉移到哪裡最安全,並不意味著他要回國投資了。
長期以來,李嘉誠家族一直秉承著如何壟斷財富的宗旨,他們確實也是這樣做的。所以有人斷言,根本不需要想的那麼復雜,他們只是覺得持有的已經夠久了,如今價格很好,為什麼不賣掉。畢竟不可否認的是,李嘉誠的確在投資方面造詣深厚。
『伍』 當初李嘉誠買下半個英國,馬雲更是買下了半個印度,如今怎樣了
一直以來,關於李嘉誠買下「半個」英國的說法,一直深受大家的關注。據內部人士稱,李嘉誠家族在英國的投資已達4000億美元。這難以置信。他在英國的投資涉及英國各行各業,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安全行業,這些行業基本上是李嘉誠的資產。當年李嘉誠買下半個英國,馬雲更是買下了半個印度,現狀如何?
『陸』 李嘉誠有多少個億
李嘉誠有360億美元左右。
華人首富李嘉誠那麼資產可以說是上百億,非常的有錢,自己的公司可以說是一個接著一個,那麼非常的有那種成就感,讓人覺得很佩服。
據福布斯雜志社統計的數據,李嘉誠的身價是33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200億元左右,但是根據2014年2月份李嘉誠先生在長江集團業績發布會現場親口所說,過去十多年他的身價被外國的這些雜志起碼低估了50%以上,那麼李嘉誠先生實際身價應該在600億美元以上。
李嘉誠簡介
李嘉誠,漢族,出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
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
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在8個月中已套現超過710億港元。
2015年3月下旬,李嘉誠旗下公司和記黃埔與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達成最終協議,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將斥資約102.5億英鎊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
『柒』 李嘉誠要出售在英國千億資產,他為什麼要這么做
近日有報導,由澳大利亞投行麥格理集團和全球私募巨頭KKR牽頭的財團正在與李嘉誠家族洽談關於收購其旗下資產UK Power Networks的事宜。UK Power Networks是英國最大的配電公司,估值高達15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260億元)。這將是今年該行業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可能在未來數周達成。
公司僅僅是李嘉誠家族在英國龐大基礎設施資產規模的冰山一角。據《金融時報》此前報導,李嘉誠家族控制著英國約1/4的電力分銷市場、近30%的天然氣供應市場、近7%的供水市場、超40%的電信市場、近三分之一的英國碼頭、超50萬平方米的土地資源。被稱為「買下半個英國」的李嘉誠,賣出一個公司資產無論如何都談不上撤離英國之說!
『捌』 李嘉誠資產有哪些
、房地產。
房地產一直以來都是李嘉誠的主要業務,李嘉誠也是靠房地產起家的。
李嘉誠在剛創業的時候主要做的是塑料製品,但是真正讓他積累大量財富的是房地產,1958年他在香港建一棟12層高的工業大廈,此後正式進軍房地產,1967年他趁著香港地價暴跌的時候大量買入土地,然後在市場回暖之後大量開發房地產,從而大賺一筆。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李嘉誠開始把房地產業務延伸到大陸,當時大陸的土地價格相對比較低,所以李嘉誠就趁機購入了大量的土地,隨後也採取蝸牛式的開發,有些土地開發成樓盤賣出去,有的建成物業對外出租,有的則囤積土地代價而沽,通過房地產業務,李嘉誠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沒錢的時候他就把一些物業賣出去變現,比如從2013年到2017年這段時間,累計拋售的物業就超過1,700億港元。
2、基礎設施。
李嘉誠非常偏愛基礎設施這些業務,因為基礎設施這些業務現金流非常充裕而且穩定,所以不論是在香港還是在歐洲等多個地方,李嘉誠都投入大量的資金布局基礎設施領域。
這些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水電,燃氣,鐵路,港口,電信等行業,目前基礎設施已經成為李嘉誠旗下最主要的業務之一。
比如在大陸,李嘉誠參與投資的項目就包括深汕高速,汕頭海灣大橋,深圳鹽田港,寧波北侖港等等。
而在英國目前李嘉誠旗下的企業已經控制英國超過30%的通訊,30%的電網,28%的客運鐵路,25%的天然氣,7%的水。
3、零售。
零售也是李嘉誠主要的業務之一,其零售業務主要以有幾個比較知名的品牌。
(1)屈臣氏
目前屈臣氏在全球的門店數量就超過1.5萬家,全球一年的銷售額達到1692億港元(2019年數據),單是在大陸門店數量就接近4000家,2019年營業額達到248億。
(2)百佳超市。
雖然百佳超市規模沒有屈臣氏那麼大,門店數量也沒有那麼多,但也是一個重要的企業。
(3)豐澤電器。
豐澤電器目前是屈臣氏集團旗下的一個成員,這個主要經營一些電子產品,目前香港的數碼家電行業基本上被豐澤電器主導,
4、能源。
李嘉誠對於能源也是情有獨鍾,過去幾十年曾經投資過很多國家的基礎能源設施,比如1986獲得加拿大赫斯基石油52%的股權,1999年投資30億澳元獲得南澳洲ETSA的電網的權益,2010年李嘉誠以700億收購英國電網100%的股權,2012年以77.53億港元收購英國電量及供應商WWU,2016年又投資加拿大最大的鈾礦,2017年以424.5億港元收購澳洲能源公司DUET集團等等。
5、投資板塊。
除了傳統的業務之外,李嘉誠還有一個投資業務,他的投資業務主要由維港投資負責。
維港投資從成立至今已經投資上百個項目,其中有很多項目都給李嘉誠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比如在2017年,李嘉誠投資了Facebook1.2億美元,在Facebook上市之後就獲得非常豐厚的回報;再比如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先後兩次投Zoom,累計投入的金額是850萬美元,在Zoom上市的時候,李嘉誠持有的股份是8.6%,隨後隨著Zoom市值的不斷飆升,李嘉誠所持有市值曾經達到110億美元;而截止2019年末,李嘉誠所持有的Zoom股權比例是5.25%,股權市值為62.74億美元,相當於這一筆投資,李嘉誠至少賺60億美元以上。
上面所提到的這些業務板塊有的是上市的有的則沒有上市,所以李嘉誠有很多財富,其實都是隱藏沒人知道的。
比如單單是在歐洲,李嘉誠累計投資的金額就超過4000億港元,截至2018年底,李嘉誠在歐洲擁有的資產總和已經達到6736.9億港元。
當然除了我們所提到的這業務之外,李嘉誠應該還有大量的現金,比如前幾年李嘉誠在分家的時候,他將旗下的企業交給了長子李澤鉅,這份家產市值大約2,900億港元,而次子李澤楷則得到了部分現金,至於這個現金是多少,沒有具體的數據,但這個現金應該不會比李澤鉅所持有的市值低太多。
當然除了這部分家產之外,李嘉誠還有一個慈善基金,這個慈善基金至少佔李嘉誠資產的1/3左右。
把李嘉誠擁有的固定資產、持有的上市公司市值、物業、現金、以及所投資企業的股份計算在內,李嘉誠家族真實的財富至少達到8,000億港元以上。
正如在2013年長和記者會上,李嘉誠曾對在場的記者朋友說,過去至少有10年外界的富豪榜對他的財富估計少估了一半,而且他還表示有雜志和媒體問他有多少錢,他只會說現在有三間上市公司的股份,別的私人財產不會透露。
『玖』 李嘉誠擬出售英國千億資產,李嘉誠這么做的原因是什麼
李嘉誠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合理規劃自己的資產,他不想把所有的資產都留在英國。
對於李嘉誠這樣的企業家來說,李嘉誠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商人,同時也曾經是我們的華人首富。在李嘉誠把大量資產轉移到英國之後,很多人以為李嘉誠會專心經營英國的資產。然而事實上,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爆發沖突以後,李嘉誠似乎在考慮出售英國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了1,200億元左右,這個交易非常誇張。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個事情是關於李嘉誠的一個交易新聞,李嘉誠計劃出售自己在英國的一處資產,這處資產的名字叫英國配電公司。英國配電公司的市值是150億英鎊,約等於人民幣1,200億元。如果這筆交易能夠順利達成的話,這將成為2022年最大的一筆交易,李嘉誠也會直接套現1,200億元。
『拾』 李嘉誠在大陸撤出大部分資產,轉投英國,為什麼他後悔了嗎
李嘉誠就是個精明的商人。
李嘉誠是全球布局的一個精明商人,現在李嘉誠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全球布局。李嘉誠家族資產一部分給大兒子李澤鉅,還有一部分給了二兒子李澤楷,還有一部分是李嘉誠基金會的投資。
現在李嘉誠已經慢慢淡出了,但是李嘉誠在英國布局了幾千億資產,主要可能還是李澤鉅進行操盤,而李澤鉅掌管著長江實業等公司,而李澤楷在分家時獲得了不菲的現金資產,現在在投資方面也是很有頭腦,而李嘉誠親自掌控著李嘉誠基金會的資產。
那麼李嘉誠為什麼當初投資英國呢?
主要原因就是李嘉誠想獲得更穩定的現金流收益。李嘉誠當初賣出大陸不少的房產項目,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點吃虧,但是李嘉誠可能想獲得更穩定一些的收益。對於商業房產項目來說,一般都是升值賣出賺錢,而想通過出租賺錢是比較困難的。當初李嘉誠賣出大陸資產獲得了不菲的收益,而當時英國的水電燃氣,港口,通訊等基礎資產項目價格不算高,而且這些都是關繫到民生的公用產業項目,雖然這些項目每年盈利率可能不算太高,但是好處是長久穩定,也能夠讓李嘉誠家族每年都能夠賺到一筆穩定收入。因此,當初李嘉誠賣出大陸資產,投資英國可能是想每年都獲得穩定的收益。
現在李嘉誠也不見得後悔。
李嘉誠就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李嘉誠整個家族的財富總數現在可能已經達到了五六千億甚至更多,而且產業遍布全球,李嘉誠的格局眼界也是非常長遠,不僅投資了英國,而且在大陸還有資產,還持有加拿大等國家企業的股權等等,而且還擁有美國很多高 科技 公司的股權,這樣的資產分布之下,李嘉誠可能也不見得後悔的。
他在大陸曾被大爺一樣供著,賺了盆滿缽滿為什麼要後悔!應該反問的是:他為什麼能拿到別人拿不到的繁華地段的土地和享受別人享受不到的優惠?交易的背後有沒有利益交換?
還是有預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