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汶萊是個什麼國家,具體說說
汶萊達魯薩蘭國(Negro Brunei Darussalam),簡稱汶萊。位於東南亞加里曼丹島北部,瀕臨南中國海。面積5765平方公里。人口近25萬。馬來語為國語。伊斯蘭教為國教。汶萊,意為「和平的土地」。首都斯里巴加灣市(汶萊城)。 1984年1月1日,汶萊結束了英國保護領地的地位,獲得獨立,並隨即加入了東南亞國家聯盟。 汶萊以出產石油、天然氣、椰子和橡膠為主。20年代汶萊發現了石油,目前已成為東南亞重要能源出口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 757萬美元,已躍居世界前列。1985年石油收入達25.9億汶萊元。石油貯量為14億桶,天然氣2000億立方米。出口為石油、天然氣。進口為大米、工業品、交通設備、機電產品。貨幣汶萊元Brunei Dollar。 汶萊是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化程度更高,尤其在社會生括方面,伊斯蘭數規幾乎成了生活的准則。比如,按照「古蘭教」的訓誡,馬來人禁酒,不吃豬肉、死物和血液,這在汶萊、在馬來西亞都一樣。對不要浪費、不要偷懶,要遵守社會公德等,汶萊的新聞媒介也多強調這是伊斯蘭教的要求,每天禮拜5次,每星期五必須到教堂參加聚禮和祈禱。開齋節是文茉馬來人最隆重的宗教節目。齋月期間,成年穆判,在齋月的最後一天到月亮升起時,家家戶戶連夜煎制糕點。翌日,他們互相拜賀,並向貧窮的穆斯林送禮,到麥加朝聖是每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的最大的心願,汶萊虔城的伊斯蘭教徒多,按信教人口比例,到麥加朝聖的人數,比東南亞其他國家都多。 汶萊不僅以盛產石油、天然氣聞名於世,而且有被稱為"東方威尼斯」的阿耶水鄉。它座落在汶萊河上,歷史悠久,在中國及阿拉伯一些古代名著中就有記載,水鄉現有人口近3萬。阿耶水鄉的房子最初漂浮在水面上,後來逐漸演變成固定在水中的高腳木屋。 汶萊的馬來人把辦喪事當作人人都要學會的一門學問,並要求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習俗來進行。 汶萊人家裡來了人,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對方向自己請安問好,就要給以接待,笑臉相迎。在他們看來,給對方以好臉色就是對客人的施捨,向對方問候就是個祈禱。如果自己的身份高於對方,他們很注意表現出謙遜的樣子。說話總是心平氣和,注意不說對方不愛聽的話。來了客人,盡量不讓對方看到自己正忙著,在他們看來,讓對方看到忙就是想趕對方走。客人來了,有吃的盡管拿出來就是,對方不吃則不勉強,吃了也不問好吃不好吃之類的話,這樣問人被視為不懂禮貌。客人告辭,要向客人表示感謝,並邀客人下放再來。
② 汶萊到底屬於哪個國家
汶萊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
汶萊達魯薩蘭國(馬來語:Negara Brunei Darussalam,又稱為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Negara意為「國家」,而Darussalam意為「和平之邦」,寓意警惕,並求安定),簡稱汶萊(Brunei),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
汶萊位於亞洲東南部,加里曼丹島西北部,北瀕中國南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海岸線長約162公里,有33個島嶼,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
汶萊是個以原油和天然氣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國家,占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50%。在東南亞,石油儲量和產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居第2位。2016年人均GDP為26939美元,位居世界第26。
汶萊的歷史沿革:
14世紀,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從爪哇的控制下擺脫出來之後,在14世紀至16世紀一度強盛,國土包括菲律賓南部以及砂拉越和沙巴。
1888年,汶萊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根據1888年9月17日簽訂的《英國汶萊條約》。
1941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汶萊被日本侵略者佔領,並與近鄰沙撈越和沙巴合並為一個行政區。
1945年9月,英國人卷土重來,汶萊又被置於英國的軍事管制之下。1946年7月,英軍將政權移交給民政當局。
1971年,汶萊與英國重新簽約,規定除外交事務和部分國防事務外,汶萊恢復行使其他所有內部自治權。
1984年1月1日,蘇丹宣布,汶萊已成為一個完全獨立國家,並宣布新內閣組成名單。1984年1月7日,汶萊正式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9月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59個會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