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盟終止中歐投資協議的影響
本次中國和歐盟簽訂了中歐貿易協定,主要是關於投資進出口方面有關的事物。中國是歐盟的第一大出口國,按中國對歐盟的出口貨物是歐盟進口貨物的主要來源,所以這一次暫停可能會導致中國和歐盟之間的進出口業務增長放緩。減少中國對歐盟的出口額可能會讓歐盟對其他國家的進口增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第五十三條准許進出口的貨物、進出境物品,由海關依法徵收關稅。
第六十二條進出口貨物、進出境物品放行後,海關發現少征或者漏征稅款,應當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物品放行之日起一年內,向納稅義務人補征。因納稅義務人違反規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海關在三年以內可以追征。
2. 中歐投資協定,是中歐與世界共贏嗎
歷經7年、35輪談判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終於如期落幕。12月30日,中國、德國、法國、歐盟領導人舉行視頻會晤,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酷魚看到這個消息覺得是這是2020年世界送給中國最好的禮物。中歐投資協定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著眼於制度型開放,是一項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協定。
對於中國來說,在歐盟國家的市場准入進一步擴大。理論上,除少數另有約定的領域外,中國將受歐盟最惠國待遇,中國在歐盟的投資將不受歧視,將被同等對待。 對歐盟來說,在英國脫歐、美國打壓的情況下,歐盟需要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和機會,而中國可以給其提供所需的市場機會。中歐投資協定將這些機會鎖住,將合作機會轉化為歐洲發展的紅利,歐盟也是樂見其成的。
3. 歐盟暫停批准中歐投資協定,中歐協定對中國來說有何意義
2021年中國和歐盟簽訂了中歐投資貿易協定,但是近日歐盟暫停批准中歐投資貿易協定歐盟這次暫停行為是因為之前美國和歐盟共同商量對付中國,並且部門進行了一定的制裁措施,而中國也對歐盟進行了呀同樣的反制行為,所以被中國制裁的歐盟,決定暫停中歐投資貿易協定。這對中國是一些影響的,但其實對歐盟的影響更大,對於中國將會有以下幾點影響
一、減少對歐盟的出口額本次中國和歐盟簽訂了中歐貿易協定,主要是關於投資進出口方面有關的事物。中國是歐盟的第一大出口國,按中國對歐盟的出口貨物是歐盟進口貨物的主要來源,所以這一次暫停可能會導致中國和歐盟之間的進出口業務增長放緩。減少中國對歐盟的出口額可能會讓歐盟對其他國家的進口增加。
4. 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 英國脫歐的三個原因
英國脫歐看似意料之外,如果從經濟角度來分析卻在情理之中,首先從歷史上看,英國在經濟上總愛孤立於歐洲之外,搞自己的小圈子。反對把建設聯邦歐洲作為歐洲聯合的目標,1951年4月,歐洲經濟共同體誕生。1959年11月,英國卻與奧地利等國形成7國「小自由貿易區」,對抗歐洲一體化。上世紀60年代,英國曾先後三度申請加入歐共體,兩度遭遇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否決。直到1973年1月1日,英國才正式加入歐共體。但英國疑歐主義的影響力依舊存在。迄今為止,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
第二個是現實原因是,英國勞工擔心外來移民搶飯碗。英國的勞工歐洲區域一體化的進程中,本來分到的一杯羹就不多,現在隨著世界經濟下行,因為工資高,工作機會反而會被歐洲其他地區低工資的勞動力搶去,於是出現了 反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思潮,英國脫歐現實原因就在於此。
如果這兩槍還不行,第三槍是擊倒留歐的關鍵,這個理由叫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雖然英國財政部專門發表悲觀分析報告顯示,如果英國投票脫離歐盟,將使英國陷入長期經濟衰退,但英國中小公司都支持脫離歐洲。它們認為,現在世界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方興未艾的大國是印度、發達國家中最具活力的國家是美國。歐盟都沒有和最重要的經濟體建立自由貿易關系, 歐洲怕開放,怕競爭,總想搞自己的小圈子。上不能趕上美國,下擋不住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追趕,反而在討論是否救希臘,歐盟經濟必然停滯不前,長痛不如短痛。早脫,英國早振興。
英國內部因為脫歐而撕裂,而這個傷口也同樣撕裂了歐洲。首先從歐洲方面來看,在歐盟援助希臘等問題上,強國和弱國矛盾不斷,英國走了,要法、德繼續扛下去,除了英國,有接近一半歐洲人希望有公投「脫歐」的權利。「脫歐」最踴躍的是義大利和法國:48%的義大利受訪者希望「脫歐」,41%的法國人想投票給「脫歐」。現在歐盟的經濟融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成了雞肋。甚至歐盟二十年的一體化可能開倒車。
從世界更廣的角度說,現在隨著世界經濟的下行,發達國家反全球化浪潮上升,出現孤立主義,美國也出現了特朗普現象。發達國家的中下層因為工資高,擔心工作機會被其他地區低工資的勞動力搶去,於是出現了反對全球化的,反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思潮,英國退歐公投就象一把利刃正好插中世界經濟的軟肋。
再從歷史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個公投反映出歐洲經濟的致命弱點, 就是歐洲的經濟無法有效地整合,美國高科技公司雲集加州築就矽谷, 中國新興公司奔赴深圳把當年小縣城建設成一線城市,但這種景象不會在歐洲出現,希臘房價低, 不會有德國人和法國人去那裡創業, 柏林經濟好也不能吸引義大利人來工作。
曾幾何時,歐洲的精英們也在規劃著歐洲經濟統一的藍圖,希望能整合歐洲, 通過信息、貿易、人才的自由流動來振興歐洲,但如今人們發現,歐洲各國卻是一個再練習也無法合奏的交響樂團,各唱各調,現在甚至連經濟弱國義大利都想著索性不要歐元,用自己的貨幣自己過,歐盟是全球區域經濟一體化最深入的地區,如果歐洲不能抱團,全球其他區域經濟整合就不知路向何方,世界貿易從區與區談判變成國與國之間談判,這樣大國如中國、美國會占據有利地位。所以歐洲的衰退,對經濟的大國比如中國和美國來說,反而是相對有利的結果。
5. 經過了7年多磋商,中歐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有何意義
我們都知道,我國真的是一個十分負責任的大國,並且我們也能夠勇於承擔起發展經濟的大任,而且也能夠致力於去維護世界和平,而且也能夠去努力和外國人有一個比較好的交流,而且也能更努力去和那些國家有一個比較好的合作,因為我們是十分認同那些國家和我們的合作的,而且我們也認為合作才能夠讓世界經濟變得更好,而且也能夠讓世界發展的更好,而且也能夠讓世界更加和平,也能夠讓我們有一個更加好的發展。這是我們始終倡導的命運共同體,而且也是我們在不斷發展的理念。我國是十分想要和其他國家合作的,而且也想要發展世界經濟。經過了7年多磋商,中歐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有何意義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意義:
首先,我認為這能夠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其實我們和其他國家簽訂一些協議,去發展經濟是能夠讓世界經濟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的,因為這樣的話就能夠讓其他國家都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發展,並且也能夠去較好的發展世界經濟,讓世界經濟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是有比較重大的意義的。
6. 關於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一事,你有何看法
12月30日,中國和歐盟如期完成了投資協定談判,這是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取得的另一個重大成功,中國歐盟都會放低對方的市場准入標准,協定涉及領域遠遠超越傳統雙邊投資協定,雙方都拿出了高水平和互惠的市場准入承諾,所有的規則也都是雙向適用的,這樣做,對中國和歐洲的經濟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促進,尤其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經濟受到毀滅性打擊的歐洲。
在中國和歐洲投資協定達成之前,美國方面就一直要求歐洲堅持所謂的“公共價值觀”。然而,歐洲可以說是狠狠的打了美國的臉。
最後,這樣的貿易協定對於中國和歐洲來說,是非常有利的,有利就要去做,不要因為一些跳樑小丑而猶豫。
7. 英國與歐盟貿易協定談判進展甚微,主要有哪些矛盾
首先,雙方矛盾的焦點是貿易和公平競爭環境。雙方都希望簽署一份零關稅零限額的自由貿易協定,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英國政府長期給英國公司提供大量的補貼,這樣一來,就使得英國產品面對歐盟出口時更有優勢,這正是歐盟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歐盟希望英國政府以法律的形式限制英國政府對企業的扶持,雙方就這個問題爭論不休,談判陷入僵持狀態。
最後雙方在科學研究,外交國防戰略也有一些分歧。目前英國科學研究經費在整個歐盟所佔的份額是很大的,英國脫歐後歐盟的科研經費很可能陷入緊張,希望英國方面予以支持,英國則強調雙方只能是合作關系。在外交國防方面也遇到了與科研方面類似的問題。
8. 英國為什麼拒絕歐元
英國為什麼拒絕歐元?
歐元的前身是德國馬克,領導國是德國。根據歐盟的規定,歐元現鈔於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歐元區的各成員國原貨幣從2002年3月1日起停止流通。
如今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已有超過半數的國家加入了歐元區。歐元區共有17個成員國和超過3億8千萬人口。歐元的17會員國是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臘、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它們都是歐洲聯盟的會員國。
歐盟之所以要實行統一貨幣,主要是提升歐洲國家政治和經濟地位。二戰前,歐洲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後盾,曾長期稱雄於世界。二戰後,歐洲國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隨著歐洲復興計劃的實施,歐洲各國越來越希望在政治、經濟上聯合起來,以達到與美國、日本等經濟強國相抗衡的目的。從經濟利益的角度講,實行統一貨幣會給歐盟各國帶來好處。
但是,歐洲第二大經濟體英國、丹麥等國家因考慮自身利益等原因仍未進入歐元區。比如,瑞典在2003年舉行了一次全民公決,根據公決的結果,拒絕讓歐元成為瑞典的貨幣。英國雖然是歐盟的成員國,但尚未加入歐元區,英鎊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國仍然使用英鎊。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英鎊是英國官方貨幣。英鎊在歐元被採用後,成為歷史最悠久的仍然被使用的貨幣。目前佔全球外匯儲備的第三名,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英鎊是第四大外匯交易幣種,在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後。雖然英鎊和歐元沒有固定匯率,然而,英鎊和歐元之間經常存在長期的同步走勢,雖然2006年中期以來這種趨勢已經減弱。對通脹的擔心導致英國央行自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早些時候調整利率,英鎊兌歐元也達到2003年1月以來最高價格。由於英鎊的國家象徵意義,使得用歐元取代英鎊的主意一直受到部分英國公共部門的爭議。蘇格蘭保守黨宣稱,歐元的採用意味著本地特色鈔票的終結,因為歐洲央行不允許成員國或是下一級別政府設計鈔票。蘇格蘭國民黨也不認同採取單一歐洲貨幣,因為他們認為一個獨立的蘇格蘭應該有本國的特色貨幣,它的政黨政策中包括進入單一貨幣體系。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一統於一個中央政府和國家元首。由於歷史和民族等原因,由英格蘭、北愛爾蘭、威爾士、蘇格蘭四國組成聯合王國,首都仍在英格蘭首都倫敦,主體還是英格蘭,所以習慣上稱英國(本來英國專指英格蘭England)。
英鎊與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的關系。前期,由於布萊爾(Tony Blair)關於可能加入歐洲單一貨幣-歐元的言論,英鎊經常受到打壓。英國如果想加入歐元區,則英國的利率水平必須降低到歐元利率水平。如果公眾投票同意加入歐元區,則英鎊必須為了本國工業貿易的發展而兌歐元貶值。因此,任何關於英國有可能加入歐元區的言論都會打壓英鎊匯價。
http://ke..com/view/6832.htm
http://ke..com/view/42906.htm?func=retitle#6
9. 西班牙警告:若繼續凍結中歐投資協定,聯合德法與中國單獨簽訂,你怎麼看
緊緊圍繞著中歐投資協定,歐盟國家內部發生了瓦解。據有關新聞媒體近日的報道,西班牙總統羅馬尼奧利號召歐盟國家盡快根據中歐投資協定,沒理由以趾高氣昂的姿勢來斥責中國,終究中國從沒有干預過歐盟國家的政令,羅馬尼奧利威協稱,假如歐盟國家堅持要鎖定中歐投資協定,他將協同德國、荷蘭與西班牙等國,「避開歐盟國家」,首先促進中歐投資協定在中南歐落地式。
5月20日,歐洲議會以決定性投票數根據了鎖定中歐投資協定的決定,這一份協定經歷七年艱難交涉,才於上年12月30日進行交涉,但只是大半年時間不上,就被歐盟國家置若罔聞。歐盟國家往往會鎖定該協定,關鍵是由於英國的干預,拜登在貿易難題及其「北溪-2」新項目上對歐盟國家作出了妥協,歐盟國家決策中美通吃,挾美來驅使中國作出更高的妥協
中國商務部長才與荷蘭貿易部長語音通話,那時候我國就強調,中俄兩國之間均贊成自由貿易區,期待法國巴黎層面為推動中歐投資協定的簽定負荷率。但必須強調的是,「繞開歐盟國家」非常容易導致歐盟國家的瓦解,讓歐盟國家的一體化損傷,作為歐盟國家的引領者,法德兩國之間「避開歐盟國家」的概率較為小,但有可能由於西班牙、西班牙乃至葡萄牙等國給予的工作壓力,在歐盟國家內部促進中歐投資協定的簽定。
對於亞美尼亞、瑞典那樣的弱國,很有可能會由於英國的心態而抵制,但她們在歐洲議會的投票數非常少,沒法和法德、西班牙、西班牙等國匹敵,因而將來中歐投資協定根據的概率或是很高的。
10. 歐洲議會凍結中歐投資協定,這向中國傳遞了一個什麼信號
當地時間20日,歐洲議會表決通過一項動議,要求在歐洲議會批准中歐投資協定前,中國先解除對歐盟方面的反制裁。雖然該動議並不具備法律效力,但因為中歐投資協定須經歐洲議會批准,該動向被認為是歐洲議會“凍結了”歷經7年談判達成的中歐投資協定。
如何看待歐洲議會凍結中歐投資。
歐洲議會的這個決議啊,雖然他傷害性不大,一會我們來講,其實他對我們中國的傷害性真的不大,但是卻侮辱性極強,我們想想看當初中國為什麼要制裁那些部分反華的歐洲政客啊,因為這些人罔顧事實,甚至是捏造事實來誣陷中國的一些新疆的一些問題,直接粗暴的干涉了中國的內政,不僅如此,在這些人的這個鼓動下,歐洲的個別的政治組織甚至還出台了一些制裁我們中國官員的一個決議,那麼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中國當然要堅決的反擊啊,那麼現在歐洲人在我們的這個制裁上顯得有些惱羞成怒了,於是開始拿著中國投資協定來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