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為什麼君主制能在英國生存

為什麼君主制能在英國生存

發布時間:2023-01-12 02:10:33

① 英國為什麼能夠延續君主立憲制呢英國國王的權益有多大

我認為英國能夠延續君主立憲制,主要是因為君主立憲制在英國歷史上存續時間比較長,人們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英國是資本主義社會,國家法律高於一切。即使是國家國王,她也必須遵守國家法律辦事,如果發生越軌的行為,國家法律和議會會出面指正。英國國王沒有實際的權力,她享受不納稅和不被起訴的權力。

三、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什麼?

國王、議會、內閣之間雖有基本分工,但分權界限不是很清晰,權力交叉情況突出;英國法律賦予議會至高無上的地位。但20世紀中期以來,權力重心逐步向內閣和首相傾斜,首相成為英國最有權勢的人。

② 為什麼在民主共和早已成為世界潮流之後,英國君主立憲制仍能存在,國王和貴族仍能存在

1.英國是採用君主立憲制政體的國家。君主立憲制又稱有限君主制,就是君主作為國家元首,但他(她)的權力要受憲法的限制。英國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和貴族妥協的產物。
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把國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台,建立了共和國,後來又經歷了克倫威爾軍事獨裁統治、司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和1688年的光榮革命,英國革命最終以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的妥協而結束,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斗爭和妥協,通過斗爭和妥協又制定了一些憲法性文件,確立了只有法院具有審判和提審權的制度。1688年光榮革命後,為擴大議會權力,限制王權,議會於1689年制定了"權力法案",1701年王位繼承法的制定又進一步擴大議會權力,限制了王權。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還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英國大量的慣例,如國王的權力和法律地位;英國內閣的建立和職權;內閣與議會的關系;首相的地位等,這些慣例使英國議會內閣製得以建立和完善,從而使君主立憲制最後鞏固下來。
2.英王的權力及其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
英王的權力在法律上和實際之間差別很大。按照英國憲法規定,國王是世襲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立法機關的成員,法院首領,聯合國武裝部隊總司令,英國國教世俗領袖。從法律上英王是國教最高統治者。
按照慣例,英王在政治生活中要根據下述原則進行活動:
第一,國王執行職務時必須依照內閣和議會的決定,大臣的建議而行動,不能自行其是;
第二,國王不能直接捲入政治的紛爭之中;
第三,國王在各政黨間保持中立立場;
第四,國王對整個國家政策沒有答復責任,其言行對國民不負責任;
第五,國王對大臣提出的建議和勉勵對大臣無任何約束力。
以上原則概括起來就是"統而不治","國王不為非","國王中立",這些原則的貫徹目的正如英國憲法學家白傑浩特所說的是為了"使國王成為萬眾一心的一個光輝象徵"。同時也使英王的實際權力已經名存實亡,正如恩格斯所講:"王權實際上已等於零"。(馬恩全集1卷,第682頁)
雖然如此國王仍然是整個國家機器的不可缺少的組成環節,沒有這個環節,國家機器就運轉不靈,在"王權"的行使中仍有一些形式上的職權需要英王來行使。
第一,在立法權方面形式上的權力。招集停止和解散議會需要經過英王的命令進行。平民院議長選出後需取得英王的同意。兩院通過的法案,最後需經英王批准公布後才能生效。
第二,在行政方面形式上的權力。在形式上英王有任免官吏、指揮軍隊、對外宣戰、主持外交活動、加封貴族等權力。
第三,在司法方面形式上的權力。形式上一切法院的判決,一切刑事追訴都以國王的名義進行,一切犯罪都認為是對國王的犯罪,法官以國王的名義任命,殖民地法庭上訴到樞密院司法委員會審理的案件,以國王的名義作最後裁定。
第四,當英國兩大政黨勢均力敵或發生嚴重矛盾時,國王以不偏不倚的中立態度進行調解,作出決定,正如工黨一理論家珍妮.李說:"君主制是個有價值的緩沖器"。
第五,英王是英聯邦團結的象徵。自從大英帝國沒落後,英國及其自治領、殖民地和其他成員國組織了一個鬆散的集合體--英聯邦英王在法律上是英聯邦的元首,英國駐各自治領和殖民地的總督都由女王委派,英國資產階級利用英王的威望把英聯邦成員國聯合起來,並通過她和王室的活動起著紐帶作用。
除此以外,英國憲法學家白傑浩特認為英王還有三種殘余權力,即知會權,警告權和鼓勵權。所以英王有權獲得有關內閣會議和所屬各委員會的詳細報告和記錄。歷任首相每周有一次要向她匯報國情,重大的國家事務首相也要與英王磋商,國王如認為內閣的決策有問題可以向首相提出警告,在遇困難時可鼓勵首相剋服困難。由於英王在任時間長,了解情況多,政治經驗豐富,因而她的建議往往得到首相的重視,從而對內閣決議產生實際的影響,這就是英王的"潛在大權"。
恩格斯曾指出:「英國憲法沒有君主政體淡化不可能存在的,在……去掉王權整個這一座人造的建築物便會倒塌。英國憲法是一座顛倒過來的金字塔,塔頂同時又是底座。所以君主這一要素在實際上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它在英國人的眼光中意義就會越重大。大家知道,沒有一個地方比英國更崇拜統而不治的人物。」(

③ 英國君主立憲制為何長期存在

首先你要先了解什麼是君主立憲制。君主立憲制是指在憲政體制下由一個世襲或選出的君主作為元首的政體。而英國的君主是世襲的,從「光榮革命」開始就一直存活至今。只不過是權力漸漸架空了。英國是一個注重傳統的國家,重視經驗,在他們的體制下,君主沒有實權,只是一個國家的象徵,這樣的君主對現行的制度完全沒有任何的妨害,因此得以長期存在。其實在我們當今的社會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還是有不少的,如日本也是一個典型的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君主立憲制只是一種國家政體,即像美國的共和政體一般,是資本主義社會兩種重要的國家政體。

④ 為什麼君主立憲制會在英國存在如此長的時間

一、新航路開辟後,英國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促進資產階級和具有資產階級傾向的新貴族形成和壯大,他們要求分享政治權利,建立能夠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和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政權.另外,17世紀以來,國王詹姆士一世和其繼承者查理一世厲行君主專制,經常觸犯資產階級的利益.導致資產階級與王權的矛盾日益尖銳.

二、斯圖亞特王朝的皇帝詹姆士一世說:"國王是法律的創造者,而非法律創造國王.假如臣民認為國王濫用權力,他們只能祈求上帝開導國王,把他引到正確的道路上去.正像爭論上帝能做什麼是無神論和瀆神一樣,作為一具臣民去爭論國王能做什麼,或者國王不能做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三、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洛克說:"人們參加社會的理由在於保護他們的財產,他們選擇一個立法機關並賦予其權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樹立准則,以保衛一切社會成員的財產.當立法者圖謀破壞人民的財產時,人民只能尋求上帝給予人們的抵抗強暴的共同庇護.

四、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幾經反復,封建的斯圖亞特王朝多次復辟,直到1688年,議會中的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輝格黨"(自由黨)聯合一部分代表封建地主利益的"托利黨"(保守黨)發動宮廷政變.這就是英國歷史上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光榮革命".它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因為它實現了資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的願望.

五、光榮革命後,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在議會中的優勢,通過了一系列法案來限制國王的權力,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

六、《權利法案》通過後,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

⑤ 英國為什麼還保留君主制

因為君主制是妥協的產物,當時的社會資產階級和舊的君主封建階級雙方的實力差不多,誰也沒能壓倒誰,為了不造成大的動盪,君主立憲制就是很好的解決辦法,這對於一個國家由封建制度轉向資本社會是一種超低成本的做法,非常的聰明,因為戰爭永遠是成本最高的,會造成社會撕裂,會大量消耗社會財富(包括人口、資產、糧食等),這對於一個國家是十分不利的。日本為什麼能夠快速進入發達國家,就是學習了英國,這種做法對於一個國家的轉型改革,是非常睿智的。

⑥ 英國君主立憲制為何能維持至今

首先:英國人真的已經習慣了有國王。
第二:英王室在某些場合也有積極作用,在申辦2012年奧運會時,就是安妮公主的陳詞打動了評審員,使英國打敗法國。
第三:在王室中,其實也寄託著民眾的期望,幾個世紀一來,民眾一直將王室成員看作「道德模範」,並認為,王室的興旺影響著國家命運。
不過,步入當代,王室的負面新聞也越來越多,「道德模範」的地位有很大動搖。對王室的命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深表憂慮,她曾不無悲傷地說:「什麼時候人們不再需要我們了,我們就得離開。」

⑦ 為什麼英國還保持君主制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國皇室的商業價值。

皇室作為一種旅遊品牌,每年會吸引了兩三百萬遊客,為帶來數億英鎊的收入。其次,英國皇室也可以作為一種廣告商標,其認證的「御用產品」會增加消費者好感,對於推動本國商品的銷售也大有好處。

介紹

英國君主立憲制,是1688年政變(見光榮革命)後在英國建立起來的國家政體,也稱議會君主制,屬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這一制度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⑧ 英國君主制為什麼能長期存在呢

現代英國君主制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當時大不列顛島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不同王國的集合。隨著這些王國合並為一個單一的君主制,這種情況隨著時間而改變。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君主是「國家元首」,但不指揮政府。這意味著議會進行實際的執政工作,並且長期以來一直在檢查君主的權力。當其他王國推翻他們的國王時,英國君主制服從法律的意願以及它的適應性使其重新煥發了生機。君主制的金錢問題,無論好壞,也影響了它的壽命,即使王室繼續在荒謬的事情上花錢。為什麼英國君主制仍然存在?盡管君主制已經發展,但一個主題仍然存在:君主、政府和人民之間微妙的、不斷變化的關系。筆者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⑨ 為什麼君主立憲制能夠在英國生存

英國的情況是歷史發展的結果,即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說偶然是指在社會發展到近現代後,大多數必然都要發展到共和制政體,英國也曾經發展到共和政體卻後來又回到的君主立憲制所以算是一種偶然;說必然則是因為,對於一種制度而言,其生存能力的強弱主要看倆個方面的生存能力,一是對內的生存能力,主要是說這個政府對民眾而言是否壓迫嚴重,是否激起民眾的反感和抗爭;另一個是對外的生存能力,是說這個政府是否能夠在國際競爭中不落伍,不會讓國家在國際沖突與戰爭中飽受凌辱。這雖然是倆個方面卻往往同時作用互相交織。比如法國大革命的產生,那既是啟蒙思想的啟迪民眾不再願意受集權專制政府的壓迫,另一方面也是在與英國等的國際沖突競爭中法國政府力所不及,無法使得經濟發展勝於英國,因此在屢次對外戰爭中法國不得不用更專制的手段強行從民眾那裡榨取財富來支持其國家實力,因而最終使得國內第三等級一方面在政治上沒有地位,另一方面卻要承受巨大的稅收支持國家,與其他階層以及國王的政府產生激烈沖突,最終出現大革命推翻了君主政府。由於之前這個君主政府已經證明它既沒有實力在國際競爭中不落後,又在國內政治中對民眾壓迫嚴重,法國國內已經產生很廣泛的共和思想,所以民眾已經失去了對君主制政府的信任,不會再支持這樣的君主政府,所以之後,波旁王朝的復辟一失去其他國家的支持就顯得那麼無力,拿破崙三世的帝國一旦失去他的軍隊也瞬間土崩瓦解。
而英國的情形就不一樣了,英國作為一個島國,一直以來安全方面的需要不是特別急切,因而沒有建立大規模常備陸軍的傳統,沒有太重的軍費負擔,另一方面,英國早期的島上的居民屬於部落民主階段,其後歷經眾多種群(比如北歐人諾曼底人等等)的入侵,但是大多是最終妥協融合進去而非建立強勢的統治,又因為英國一直沒有建立常備軍的傳統,所以英國的地方貴族實力非常巨大,王室往往在很多方面需要得到貴族的支持和幫助才可以有效行事,最明顯的是1215年大憲章的制訂,國王的權力受到巨大的限制,必須遵照議會制訂通過的憲章的規定行事,這也是英國長期憲政傳統的開端,貴族權力巨大和憲政傳統使得在地方形成了議會自治制度。因此,英國始終沒有形成類似法國和其他東方國家那樣的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17世紀的英國革命時候,英國國內的政治思想中,共和思想僅僅是比較少的一部分,並沒有佔有絕對的優勢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之後克倫威爾建立了獨裁的共和國,雖然在對外方面上比較強勢,但是相信在對內特別是地方權力等方面不一定比之前的君主制時期更得民眾的支持,所以隨後貴族們支持的光榮革命讓新教資產階級的荷蘭的威廉親王執政也就可以滿足英國民眾和貴族的政治需要。之後的英國既然能夠對外在海外競爭上從不吃虧,對內仍然保持過去的地方自治傳統和小政府小陸軍的傳統沒有太多的負擔和壓迫,那麼當然這樣的君主立憲制能夠在英國生存。

⑩ 為什麼君主立憲制能夠在英國生存

這是光榮革命的緣故。

光榮革命的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皇權受到了議會(貴族議政群體)的大力制約,皇權被架空。

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未有流血,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憲政基礎,國家權力由君主逐漸轉移到議會。君主立憲制政體即起源於這次光榮革命。

當君主成為國家象徵,不再行使皇權,則國家只是象徵性的有君主卻不受君主的統治,人民和國家機關都感覺不受影響了,也就順其自然的發展下去,也就生存了

與為什麼君主制能在英國生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核計劃遭受什麼病毒侵襲 瀏覽:580
印尼地震海嘯28樓有多少米 瀏覽:619
印度9億人參加哪些大選 瀏覽:209
怎麼加入英國外賣 瀏覽:581
印尼巴談島哪裡好玩 瀏覽:669
印度拉達是什麼車 瀏覽:645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6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09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7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5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09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4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09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6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1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48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08
哪個明星去了中國好聲音 瀏覽:981
信奉印度教有哪些國家 瀏覽:162
中國庚子年年都有什麼事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