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網友拍到的輪船懸浮奇景,是怎麼形成的
英國網友拍到的輪船懸浮奇景,這是如何形成的?
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地球上,經常會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大家所說的「不明飛行物」,雖然大部分「不明飛行物」不是真的事件,而是一些自然現象、人造物體等帶來的現象,所以不管有沒有辦法去解決,實際上大部分都屬於科學的范疇,只不過很多時候,人們把它描繪成一種「惡意」,然後聯想出一些非常不同尋常的現象,擴散開來,那麼奇奇怪怪的事情也就不復存在了。
與此同時,這一現象已被科學解釋,我們再也不提了,大自然如此奇特,許多事物也許從未見過,其實我們都可以解釋。包括大家所說的 UFO,個人還是偏愛人造物體,自然現象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⑵ "懸浮議會"是什麼意思
所謂「懸浮議會」,是指在議會制國家中,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在議會取得絕對多數。而一旦出現懸浮議會,通常會由籌組聯合政府、組建少數派政府或重新選舉等三種方式來解決。
⑶ 荷蘭魔術師在白宮前表演空中懸浮特技 真假什麼原理
荷蘭魔術師在白宮前表演空中懸浮特技只是個利用道具的魔術。這種把戲印度人用得最多。
表演者身下的毯子和拐杖是特製的,毯子下有配重,拐杖上有機關,可以讓人坐在上面。
⑷ 英國大選中要贏多少席位才能執政
英國大選程序表
保守黨黨首:卡梅倫(43歲)
工黨黨首:布朗(59歲)
自民黨黨首:克萊格(43歲)
有望改寫英國歷史的一場大選將於今日舉行。選前破天荒地舉行了三場電視辯論,大大提升了民眾對選舉的關注度。電視辯論也讓原本默默無聞的第三大黨自民黨領袖克萊格一鳴驚人。
分析稱,此次英國大選是自1992年以來最激烈的一次選舉。不過英國主流媒體普遍認為,已經連續執政13年的工黨料定要輸。
三種最可能結果
保守黨贏得過半數議席,順利組建政府;
保守黨和工黨均不過半數,且旗鼓相當,自民黨左右大局;
保守黨贏工黨,並取得接近半數議席,可與小政黨合組政府,免受自民黨掣肘。
保守黨
保守黨是英國最古老政黨,也是目前主要反對黨,領袖是戴維·卡梅倫。該黨在1979年至1997年間連續執政18年。
保守黨支持者多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保守黨主張自由市場經濟。近年來,該黨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問題。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及英國加入歐元區。
工黨
工黨為英國現執政黨,領袖是英國現任首相戈登·布朗。工黨於1900年成立,自1997年以來已連續執政13年。
近年來,工黨更多傾向於關注中產階級利益,與工會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疏遠。2003年因布萊爾政府與美國布希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導致大量黨員退黨。
自民黨
自由民主黨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多數派組成,領袖是尼克·克萊格。
自由民主黨主張維持與工黨的合作關系。在公共服務、社會公正、環境保護等問題上的主張比工黨更「進取」。對外政策方面,該黨反對英國參加伊拉克戰爭,支持歐洲制憲,主張英國加入歐元區。該黨現有黨員7萬名。
最新選情
大選將於當地時間6日早上7時(北京時間6日下午2時)展開投票,於當晚10時(北京時間7日凌晨5日)結束,隨即展開點票。
英國三家電視台(BBC、ITV和SkyNews)都會播出「大選之夜」特別節目,全程報道這次選舉進展。
7日凌晨完成點票
據悉,第一個出結果的選區自1992年以來一直是英格蘭東北的桑德蘭南區。由於該選區今年被分割成兩個選區,計票工作在1小時內就能完成。但在許多其他選區,估計要到當地時間7日凌晨才能完成。
工黨可能「玩完」
英國歷史性地舉行了選前三場電視辯論,大大提升了民眾對選舉的關注度。據民調顯示,這次大選的投票率將高於2001年與2005年(2005年投票率僅為61%),達到1992年以來的最高,當年投票率約為78%。
經過三場電視辯論後,工黨、 保守黨、自民黨三大黨的政策主張,卡梅倫、布朗、克萊格的個人風格,基本都為選民知曉。
卡梅倫繼續領先
目前看,卡梅倫領先優勢不減,但也陷入苦戰——他要想勝出,就需要率保守黨爭取到117個「游離席位」,這將是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沒有一個政黨能取得的壯舉。
克萊格因電視辯論表現不凡而躥紅;只有現任首相布朗前景不妙,備受4月28日「麥克風事件」中辱罵選民的困擾,使工黨支持率發生動搖。
[1]
議會將無多數黨?
最新民調顯示,約有近25%的選民表示,該事件影響他們投票給工黨的決定。
最近的一系列民調顯示,三大政黨民意支持率的差距為4%~9%之間,選情呈膠著態勢。
最新民調顯示,反對黨保守黨在幾個重要選區已「站穩腳跟」,所獲支持率在三大政黨中領先,有望在議會選舉中勝出,但難贏絕對多數席位。
一些分析人認為,英國大選後很可能出現「無多數議會」,即沒有一個政黨成為議會多數黨的狀況。
媒體立場
《金融時報》改撐保守黨
時至今日,英國媒體似乎聞到了什麼味,紛紛將「支持聲音」投向反對黨保守黨。《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先後明確支持保守黨。
23年首次改變立場
最引人矚目的是英國《金融時報》。5月4日,《金融時報》改變自1987年以來的立場,發表社論明確為保守黨造勢。
《金融時報》社論指出,英國需要一個穩定的政府,度過當前的金融危機,社論強調雖然保守黨「不是完美選擇,但他們更可靠」,並認為工黨需要成為反對黨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英國議會選舉中,贏得媒體支持是各政黨的重要任務。《金融時報》公開支持保守黨之前,英國一些重要媒體已「拋棄」工黨,轉向保守黨。這些媒體包括《太陽報》、《泰晤士報》和《經濟學家》周刊等。
選情內幕
布朗:「經濟能手」光環消退
受金融危機和政壇丑聞的雙重打擊,以布朗為首的執政黨工黨大選前景不妙。
工黨席位逐步下滑的幕後,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英國一味追隨美國反恐,奔波於世界各地,使得工黨執政形象大受損害。
二是以「經濟能手」著稱的布朗,未能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大顯身手」,失去了吸引選民的「王牌」。
2005年工黨贏得英國大選,主要得益於布朗治理下的英國經濟成就。但步入2008年以來,英國經濟的糟糕表現,使得布朗的昔日光環開始消退。
卡梅倫:難獲草根階層認同
盡管保守黨黨魁卡梅倫民調中一直領先,但他也有隱憂,這就是他的上流社會背景,可能得不到草根和勞工階層認同。
身為白人的卡梅倫,在精英學校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接受教育,妻子家族顯赫。在下層選民眼裡,卡梅倫卻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的政客。倫敦北部的一名加油站店員說:「卡梅倫的皮膚像嬰兒,我覺得這個傢伙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對解決問題束手無策」。
在英國這個「南北分化」的國度,保守黨以南部富裕地區為腹地,要打破階級隔膜,爭取北部勞工選票相當難。
克萊格:被指「獅子大開口」
英國媒體披露,為了贏得執政,自由民主黨早於10多年前就開始制訂機密策略,准備奪取更大管治權力。一旦出現「懸浮議會」格局,便向大黨開出苛刻的合作條件。
條件包括由該黨領袖擔任外相和副首相、獲分配不少於6個內閣部長職位和12個其他部長職位,以及可全面取得軍情五處、軍情六處和軍方保安機密。
大選特寫
8名華人參選歷來最多
或產生首位華裔議員
本報訊英國大選6日舉行,今年有8名華人參選,是歷來最多。如果有候選人勝選,將成為英國史上首位華裔議員,改寫歷史新頁,其中保守黨的香港移民李澤文,獲保守黨領袖卡梅倫支持,成為熱門人選。
英國下院至今無華人
自上世紀初第一批中國海員移居英國,華人移居在英國的歷史已經有一個多世紀。英國現有華僑華人60多萬。但時至今日,英下院600多名議員中卻沒有一個華人面孔。
布朗4月宣布大選日期後的第二天,這8名華裔候選人就發出呼籲,希望華人選民在大選中積極投票,爭取融入主流社會。
英國選舉問題專家鄧利維說,華裔候選人對於英國各個政黨來說都是一個新鮮事物,「我預期他們會有良好的表現,因為在很多人眼裡華人工作勤奮,而這也是選民期望議會議員所具有的品質」。
⑸ 英國大選投票結束特蕾莎·梅面臨下台壓力是怎麼回事
倫敦時間8日晚10點,英國大選投票結束。英國首相特蕾莎·梅領導的保守黨暫時領先,但並未贏得議會過半數席位。外媒指出,特蕾莎·梅面臨下台壓力。
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在提前議會選舉民調結果出爐後呼籲特蕾莎·梅辭職。科爾賓說,現在是特蕾莎·梅"讓路"給一個能夠"真正代表這個國家人民"政府的時候了。科爾賓表示,他對迄今為止的投票結果"感到驕傲",說這是"對未來希望的投票",並稱人們這是"對緊縮政策說不"。
保守黨說,如果出現"懸浮議會"的情況,特蕾莎·梅有機會首先組成政府。不過,根據《固定任期議會法案》條款,英國可能在今年夏天稍後再次舉行選舉。
⑹ 英國網友拍到輪船懸浮空中奇景,這種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最近,英國阿伯丁郡班夫市一位網友在海邊拍到一幅奇景,只見遠方浩瀚的海洋上,有一艘大型輪船正懸浮行駛在海面空中,懸浮的輪船距離海面估計有好幾十米。但這種現象卻並非許多人熱議的“海市蜃樓”,而是自然界對人類的一種視覺欺騙,其原因就是岸邊水汽上升,在特定視角下改變了我們眼中的海水顏色,加上遠處海天一色,遠方海水本就與天空顏色相近,才造成了這種輪船漂浮空中的錯覺。
生活中的視覺幻象這種類似的視覺“錯覺”在生活中經常出現,許多商業活動也抓住了人類這一視覺特點,設計出能夠影響人類心理的商業廣告和產品。比如可樂2升的家庭裝產品,瓶子那麼大瓶嘴卻設計很小,其目的就是在瓶嘴的對比下顯得瓶子很大,讓人感覺是滿滿一大瓶可樂,不少人就覺得買回家很劃算。還有一種是人類的視覺殘留錯覺,比如把一個點燃的蚊香頭快速移動,人眼裡就會留下一道紅色的火線影子,正是有了這種視覺殘留,科學家才能發明電影膠片這種東西。
⑺ 英國海面出現巨大懸浮郵輪,是海市蜃樓嗎
英國網友拍到了奇幻的畫面:一艘大型輪船沒有行駛在水面上,而是“漂浮”在空中。 這並不是真正的海市蜃樓,而是我們的視覺欺騙了我們。
什麼是海市蜃樓?
海市蜃樓是一種能使遠處物體變形的海市蜃樓,在陸地或海洋上都能看到。這是由於太陽加熱了陸地或海洋上方的大氣,從而產生了溫度梯度。靠近地表的空氣相對較冷,其上方是暖空氣層。當光線照射到兩層大氣之間的邊界時,這兩層大氣的溫度不同,密度也不同,光線就會以不同的角度彎曲和傳播。我們的大腦假設光是直線傳播的,所以當它彎曲時,我們認為物體在光的路徑是直線的地方。
科學能夠對我們不能理解的東西做出很好的解釋,相信知識點額力量,相信科學。
⑻ 英國大選保守黨失去了絕對多數的席位
報道稱,截至當地時間9日凌晨6時,英國大選650個席位公布了其中631個席位的結果,其中保守黨獲得306席,工黨獲得258席, 蘇格蘭民族黨34席,自由民主黨12席,英國保守黨失去絕對多數席位。
根據英國法律規定,如果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夠取得絕對多數席位,將由各黨派以協商籌組聯合政府、組建少數派政府或重新選舉的方式來解決。這將意味著下屆政府組成將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⑼ 英國現任政府是聯合執政嗎
是聯合執政。
2010年5月英國大選後,出現「無多數議會」,議會第一大黨保守黨甩開了第二大黨-工黨,轉而與第三大黨-自民黨組成英二戰後首個聯合政府,保守黨領袖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擔任首相,自民黨領袖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擔任副首相,主要負責憲政改革
⑽ 下議院選舉之後 英國首相怎麼產生
1,議會選舉結束後,國王(或女王)召見多數黨領袖,邀請他出任首相並著手組閣。照例,內閣名單早已擬好,議會表決通過後,新政府即告成立。最大的在野黨依法成為正式的反對黨,組成「影子內閣」。
2,出現一個「懸浮議會」。 接下來,自民黨將成為組閣的關鍵。最新消息顯示,工黨黨魁,現任首相可能會邀請自民黨共同組閣,形成一個工黨-自民黨的聯合政府。但另一種可能即是保守黨-自民黨聯盟。不過,保守黨黨魁卡梅隆可能會先與小黨派北愛民主統一黨商討組建聯合政府一事,如果不成功,再考慮與自民黨組閣。
英國歷史上上一次的「懸浮議會」出現在1974年,當時的保守黨首相愛德華·希思(Edward Heath)在獲得少於工黨議席的情況下,試圖用四天時間組建一個政府,但結果以失敗告終。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成立了少數黨政府。新政府持續了七個月時間,直到他再次召集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