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英國的石油主要來自什麼地方
西亞的波斯灣沿岸國家。謝謝!
⑵ 英國石油的主要來源地是哪裡,日本石油的主要來源地呢
日本的石油資源主要來源地是中東地區,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故選:c.
⑶ 裏海的油氣狀況怎麼樣
裏海含油氣盆地是繼中東、西西伯利亞後的世界第三大油氣資源富集區,被稱為「第二個中東」「第二個波斯灣」。但是對於它的確切的油氣資源含量,說法不一。根據美國能源部門的估計,裏海地區的石油地質儲量大概在2000億桶。英國的BP公司2005年的年度報告中,認為裏海的可開采儲量為200億~350億桶。這個儲量是非常大的。如果按2000億桶計算,就佔到世界整個地質儲量的18%左右。除了石油資源,裏海的天然氣資源大概有1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4%~5%。儲量是非常大的。
裏海地區南部為盛產石油的海灣地區,北部有俄羅斯西西伯利亞油田,東側也是中亞著名的產油區。海灣地區、西西伯利亞油田是位於世界上前兩名的巨大能源區,裏海地區的地質條件與周圍產油地區的相似性顯現出該地區油氣資源巨大的開發潛力。
裏海地區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而且隨著地質勘探的不斷深入、儲量不斷擴大,世界級新油田不斷被發現,正逐漸成為可能僅次於中東和西西伯利亞的世界第三大油藏區,世界主要的能源供應基地之一。就質量而言,裏海石油具有埋藏淺、品位高、雜質少、易開發等特點,屬於輕質原油。
裏海地區大多數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尚未開發,甚至許多地段尚未勘查。亞塞拜然石油資源(探明儲量加可能儲量)絕大部分在海上,哈薩克和土庫曼石油資源總量中也有30%~40%在海上。整個裏海地區目前的探明石油儲量估計為180億~350億桶,高於美國(220億桶)或北海(170億桶)的探明儲量。裏海天然氣儲量更大,在裏海油氣儲量(探明儲量加可能儲量)中,天然氣約佔2/3。按探明儲量計,哈薩克、土庫曼及烏茲別克均能排位於世界前20大天然氣資源國之列。裏海地區的探明天然氣儲量估計為9.5萬億立方米,可與北美(8.5萬億立方米)相比。
石油和天然氣是這一地區最重要的資源。開發始於20世紀20年代,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得到相當發展,主要是依靠亞塞拜然的巴庫附近的裏海沿岸油井。現在採用鑽井平台和人工島開采海底石油。2004年裡海擁有剩餘石油可采儲量約13.64億噸,其中哈薩克為7.5億噸,土庫曼為0.8億噸,亞塞拜然為1.6億噸,伊朗為0.014億噸,俄羅斯為3.68億噸。另外,裏海天然氣資源豐富,剩餘可采儲量約4.8萬億立方米。其中哈薩克為1.84萬億立方米,土庫曼為2.86萬億立方米,亞塞拜然為0.13萬億立方米。在環保的壓力之下,作為綠色能源的天然氣具有如此巨大的可采儲量,更加凸顯了裏海的能源意義。具體儲量和產量見表10-1和表10-2。
表10-2裏海地區石油產量及出口量單位:百萬噸
從以上兩表可知,在裏海地區,哈薩克具有較強的石油優勢,而土庫曼具有較強的天然氣優勢,伊朗和俄羅斯在裏海地區開發較少,尤其是伊朗一直未開發。
裏海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程度相對較低,絕大部分尚未進行三維地震勘探,因而隨著勘探的深入,石油可采儲量仍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縱觀國際石油資源的地質勘探史,隨著科技的進步,世界重要油藏、儲層的石油資源總量、可采儲量總是不斷被刷新,處於逐年增加的趨勢。裏海地區未來潛力巨大。裏海地區地廣人稀,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較低,能源需求小,因而裏海石油出口潛力巨大。其中,哈薩克石油生產的90%,土庫曼油氣生產的75%都可供出口。
⑷ 波斯灣的油氣開采歷史是怎樣的
波斯灣地區的石油開發歷史比裏海地區晚得多,但發展很快。
1891年,英國石油公司在伊朗鑽了第一口井。
1908年在伊朗的馬斯傑德蘇來曼地區發現石油後,首先供給英國海軍使用,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取得了勝利。英國在伊朗開採石油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國家把目光集中到這里來。特別是美國,於1932年在巴林打出了第一口油井,1938年又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達曼地區開始採油,1946年第一般滿載原油的輪船從科威特駛出。
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加緊開采阿曼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石油資源,逐步替代以英法為首的歐洲霸主地位,成為波斯灣新的石油霸主。
1951年發現沙烏地阿拉伯的薩法尼亞油田是世界最大的海底油田,之後隨著技術進步及勘探強度增大,預測油氣資源量佔中東地區的1/4;海底探明石油儲量為120億噸,探明天然氣儲量7.1萬億立方米,分別佔中東整個地區的12%和10%。目前已發現約80個海底油田,其產量亦扶搖直上,自1971年超過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後,即一直居世界首位。1989年全區產海洋石油1.3億噸,占總產量17%,在世界海洋石油總產量中佔20%。
1960年9月14日,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5國家在巴格達開會,宣布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1983年成員國增至13個,新成員包括阿爾及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厄瓜多、加彭、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和印度尼西亞。2003年該組織成員石油總儲量為1191.125億噸,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69%,開采量的50%,出口量的85%以上。
「誰控制了波斯灣石油的流量,誰就擁有了對世界其他大多數國家經濟的鉗制力。」波斯灣雖是石油寶庫,但它給該地區帶來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戰亂和苦難,如兩伊戰爭、伊拉克吞並科威特、伊拉克戰爭、巴以戰爭、伊朗核問題等。外來勢力的滲透和爭奪,加上波斯灣內部由歷史和現實原因造成的諸多矛盾交織在一起,使波斯灣局勢長期動盪,並多次燃起戰火,不僅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對整個國際形勢也有著重大影響。
⑸ 裏海的油氣開采歷史有多久
在發現中東石油之前,裏海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石油市場的支柱。
13世紀馬可·波羅就在其書中提到,聽說巴庫附近有一個石油泉,可用來燒火。巴庫是拜火教徒崇拜的「永恆火柱」的所在地,那些火柱實際上是從石灰岩裂縫中噴出的可燃氣體形成的,而這同石油蘊藏有著莫大的關聯,在巴庫郊區,現在仍保存著完整的古老的拜火教神廟。
1901年,裏海的原油產量達到1100萬噸,占當時世界原油總產量的50%;在當時的世界石油貿易中,裏海佔30%。1940年,僅亞塞拜然一地的石油產量就達2200萬噸,占當時的蘇聯全國產量的70%。伊朗在裏海基本沒有進行油氣勘探開發。2004年伊朗進行了第一次招標,並在2005年開始對裏海深水部分進行鑽井,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就產量分成協議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進行了磋商。
一、亞塞拜然
位於阿普歇倫半島上的巴庫的石油,早在中世紀就已經形成規模開采。1875年的開采量為8.3萬噸,10年以後達到187.5萬噸。石油開採在前蘇聯時期僅次於俄羅斯居第二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里開採的石油佔世界石油產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08年,巴庫的石油產量失去了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優勢。1923年,為了開發比比艾巴特油田伸向海中的部分,於是向海里填土,在人工小「半島」上鑽了一口井,在井深460米處噴出了石油。這是開發裏海石油的開端。1925年,在淺海區堆築了一座人工島,用來打井。建人工島造價太高,這里採取了建造木頭棧橋的辦法,開采水深1米的淺水區的石油。
當亞塞拜然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後,巴庫的石油不再出口,國內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少。由於俄羅斯境內的烏拉爾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亞塞拜然的石油逐漸被冷落,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巴庫的石油開采量不足全蘇聯石油產量的10%,亞塞拜然再也不是世界十大產油國之一了。
自1994年以來到2001年底,亞塞拜然先後與外國石油公司簽署了15個勘探開發合同,合同區面積10590平方千米,其中海上面積6860平方千米。主要的外國石油公司包括埃克森美孚、Salyan、阿吉普、中國石油和Moncrief等。
在海上對外合作方面,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亞塞拜然通過亞塞拜然國家石油公司(SOCAR)同外國石油公司談判簽署了一些石油合同。1994年9月,與亞塞拜然國際營業公司(AIOC)簽署了第一個大型海上投資項目。以後,1998年末和1999年初,CIPCO 和NAOC集團由於打了一批乾井而停止作業,這些銀行集團勘探Apsheron sill以北的構造,這些構造即使在前蘇聯時期也被認為沒有前景。但是,由於油價回升和原油外輸問題的解決,仍然不斷有公司前來談判項目。
陸上石油主要分布在阿普歇倫半島北部的希阿贊地區、半島西南方向的古布斯坦和希爾萬地區,以及薩良平原。20世紀90年代以後,陸上石油在阿原油年產量中的比重已下降至1/4以下。亞塞拜然最大外國石油開發商——英國石油公司(BP)曾稱,阿裏海大陸架探明石油儲量約10億噸,天然氣儲量1.37萬億立方米。最新的預測稱,阿裏海大陸架石油遠景儲量35億~40億噸,探明剩餘可采儲量30億噸。天然氣遠景儲量18萬億~20萬億立方米,探明剩餘可采儲量8500億立方米。
二、土庫曼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土庫曼的石油年產量為600萬~700萬噸,但從80年代末期開始,由於蘇聯解體導致的經濟聯系破裂、開發中的油田的儲量逐漸耗盡,土庫曼的石油年產量開始大幅減少,到1996年時已減少到440萬噸。隨後,土庫曼開始有計劃地增加石油產量,採取的措施主要有:在南卡梅什雷扎礦區開發一批新油井,使一批停產井復產,用高壓氣舉法改造一批老油井,鼓勵一批外國公司參加裏海陸架及相鄰區域的開發項目等。如今,土庫曼的石油年產量在950萬噸左右,約佔全球產量的0.005%。
土庫曼是一個天然氣輸出國。天然氣主要出口獨聯體國家,少量輸往西歐。以1990年產氣量877億立方米為例,本國國民經濟只需要80億立方米,其餘全部出口。
最近幾十年來,土庫曼加強了在其所屬裏海區域的油氣勘探作業,實際上這里所有的水域都能引起專家們的勘探興趣。經過多年的勘探,在這一地區的陸地和陸架上共發現了至少161處石油天然氣礦,包括至少30處石油和天然氣礦,131處天然氣和天然氣凝析油礦。此外,土庫曼國家地質康采恩下屬的鑽探企業在其他優先開發的天然氣富集區也進行了大量勘探作業。
三、哈薩克
哈薩克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集中在西部地區,特別是瀕臨裏海地區的石油天然氣儲備十分豐富。其中瀕臨裏海的阿特勞州已探明的碳氫化合物礦藏至少79處。該州已開發的田吉茲、克羅列夫、肯拜和伊馬舍夫等四大油氣田最為有名。曼吉斯套州是瀕臨裏海的另一個富油區,其已探明碳氫化合物礦藏至少69處。2003年該州石油(包括凝析油)產量為1365噸。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卡沙甘裏海陸架油田的開發給曼吉斯套州經濟帶來了新的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據資料顯示,裏海陸架石油總儲量為130億噸,其中卡沙甘油田儲量為50億噸。曼吉斯套州從2003年11月底開始在其瀕臨圖普卡沙甘海灣的巴烏切諾鎮建設裏海石油開采保障基地,准備大規模地開采裏海石油。關於裏海陸架石油開采問題,哈薩克政府經過與國際財團激烈討價還價後,最終決定以義大利阿吉普石油公司為主,殼牌石油公司參與投資開發。
卡沙甘油田區塊位於北裏海水域。油氣勘探、開發的產量分成協議包括卡沙甘、卡拉姆卡斯和卡伊蘭3個油田。協議簽訂於1997年11月8日,1998年4月27日生效。最初的簽訂合同方為阿吉普、BG、英國石油(哈薩克)、Statoil、美孚(哈薩克)、殼牌(哈薩克)、道達爾(哈薩克)、哈薩克裏海陸架公司和哈薩克石油公司。
西哈薩克阿克賽地區的卡拉恰甘納克凝析油氣田是一個世界級的特大型油田。據評估,其石油儲量達27億噸。2003年8月1日,該油田已經通過裏海輸油管道向歐洲地區供應石油。克孜勒奧爾達州已探明的碳氫化合物礦藏至少11處。此外,在較為貧窮的南哈薩克州也發現有儲備較大的天然氣井,並於2003年完成了一起建設工程。南哈薩克州天然氣田建設完成投產後,將基本滿足哈薩克南部地區,包括江布爾州奧塔爾熱電廠的天然氣供應。
阿克糾賓州是中國石油企業最早參與哈薩克石油開發的地區。該州已探明的碳氫化合物礦藏至少19處,其中扎納諾爾油田的控股權為中國石油總公司所掌握。
截至2007年11月哈薩克已運營的油田共55個,儲量在1億噸以上的油田有7個,它們依次是:田吉茲油田、烏津油田、卡拉恰干納克油田、卡拉姆卡斯油田、熱得拜依油田、讓那諾爾油田、庫姆科爾油田。2002年哈薩克產原油4700萬噸,同比增長17%;出口原油3927萬噸,同比增長21%;出口總值50.4億美元,同比增長18%。哈薩克的石油工業前景看好,特別是裏海海上油田開發有巨大潛力。石油工業已成為目前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經濟領域,至2003年3月油氣領域共吸引外資119.3億美元。
四、裏海劃界
1991年以前,裏海是平靜的,那裡沒有爭議,更沒有沖突。因為那時無論按傳統還是地理位置,裏海都被認為是蘇聯和伊朗的內湖。
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在裏海地區不斷發現大規模的油氣田。根據西方石油公司估計,這一地區有可能繼海灣地區之後成為21世紀世界能源主要供應地之一。因此新獨立的裏海沿岸國家哈薩克、亞塞拜然和土庫曼都要求重新確定裏海法律地位,而裏海油氣資源的開采權自然也就和劃界問題聯系在一起。
伊朗迫於壓力不得不同意對裏海進行劃分,並和土庫曼一起要求各國按各佔20%的份額平均劃分裏海。這樣便形成了目前以伊朗、土庫曼為一方要求5國均分裏海,和以俄羅斯、哈薩克、亞塞拜然為一方要求按中心線劃分裏海的局面。
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過於依賴中東地區的石油,其能源供應安全存在隱患,因此它們對能源來源多樣化的願望使裏海地區成為追逐熱點。美國憑借同亞塞拜然的密切關系,一直竭力介入裏海能源開發,主張裏海是「海」,這樣便可使至少一半已探明的裏海油氣資源歸亞塞拜然所有,以便自己從中牟利。
五、中哈管道
1997年以前所完成的管線,都是為將前蘇聯內部間連接而設計的,都經過俄羅斯。
在事關地緣政治的油氣管線方面,有專家認為,用裏海經伊朗到海灣的管線運送石油到西方和亞洲的石油消費國最為便捷,成本最低,但美國不願把控制權交到伊朗手中。而俄羅斯在中亞油氣交易中一直保持主導地位,西方國家也擔心自己能源來源多樣化受俄羅斯牽制。為與俄羅斯爭奪裏海石油控制權,美國修建了一條繞過俄羅斯的石油運輸管道。這條輸油管道從亞塞拜然的巴庫起,經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到土耳其地中海港口傑伊漢,全長1730千米,於2006年7月投入運營,年輸量為6000萬噸,成為該地區第一條避開了俄羅斯的能源輸出管線。
美國與歐盟還倡議鋪設穿過裏海海底的跨裏海管道,該項目一旦建成,就可與巴庫—第比利斯—埃爾祖魯姆管道連接,使中亞天然氣可以不受俄羅斯控制而輸往國際市場。
1997年中國和哈薩克共同提出修建中哈石油管道計劃。當時中哈商定共同鋪設一條西起哈薩克裏海岸邊的阿特勞,東至中國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長達3000多千米的石油管道,總投資為25億~30億美元,整個石油管道分三段:第一段從阿特勞到肯基亞克;第二段從肯基亞克到阿塔蘇;第三段從哈薩克境內的阿塔蘇到中國新疆的阿拉山口。從阿特勞至肯基亞克之間的這段管道已於2003年3月由中哈雙方合資建成。2005年12月15日從哈薩克境內的阿塔蘇到中國新疆的阿拉山口竣工投產,是中國第一條跨國輸油管道,也是戰勝美國及俄羅斯的唯一一條從裏海通往亞洲的運油通道。該管道初期年輸油能力600萬噸,2006年全線貫通,每年輸油能力為2000萬噸,該管道的建成標志著我國能源多元化戰略取得重大進展,將為我國能源的安全供應提供重要保證,2008年1季度俄羅斯Gazpromneft和TNK-BP公司允許通過該管線出口石油1.2萬桶/天,中哈輸油(阿塔蘇—阿拉山口)管線的油源來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的Aktobe油田、CNPC和Kazmunaigaz共同投資的Kumkol油田。
2007年8月18日中國和哈薩克簽署的《中國和哈薩克聯合公報》中計劃將裏海石油管道與中國石油位於哈薩克西部的另一處油田和管道相連接,建成一條從裏海橫跨整個哈薩克直到中國的出口路線,此外該管線可連通中亞各國油氣,根據哈薩克總統表述,從哈薩克到中國的管線還將輸送來自土庫曼的石油和天然氣,它將成為中亞第一條非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路線。2008年7月,中哈天然氣管道開始建設,它是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的組成部分,全長1300千米,由中哈雙方合資建設。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西起土庫曼,穿過烏茲別克和哈薩克,通向中國的華中、華東和華南地區,管線總長約1萬千米。管線建成後,土庫曼將在30年內每年向中國提供300億立方米天然氣。
1994年俄羅斯提出動議,中俄合建一條輸油管道,把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蘊藏的豐富石油銷往中國。2001年兩國政府簽署協議,擬共建安加爾斯克—中國大慶石油管道(安大線),但2002年底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等突然提出建設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石油管道(安納線)以取代安大線,此後俄羅斯又推出了泰舍特—納霍德卡方案(泰納線)。
「對於俄能源資源來說,中國無疑是最大、最穩定的市場,通向中國的渠道也最安全、最便捷」。俄羅斯在西伯利亞和遠東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俄羅斯境內的石油和天然氣蓄積量分別佔世界的40%和45%。而鑒於東北亞國家正在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領導力量,俄羅斯也已將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東北亞市場作為戰略重點。俄羅斯希望東方市場將來要佔全俄羅斯能源出口市場的38%。從外交角度看,俄羅斯現在西部安全環境形勢嚴峻,需要以中國作為依託,發展同東北亞國家的關系。現在還不能說俄羅斯的發展重點已經東移,但至少可以說俄羅斯已將開辟東方市場、開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油氣資源作為戰略重點,做了比較詳細的戰略部署。俄羅斯有意搭乘亞太經濟發展的快車,這對於中國來說應當是一個機遇。
六、近年新發現
1.亞塞拜然的油田
BP公司在2006年10月25日稱,由BP公司作業的亞塞拜然Azeri-Chirag-Guneshli(ACG)特大型油田群儲量由54億桶升至65億桶。AGG油田群是BP公司牽頭的Baku-Ceyhan管道的主要原油來源,該管道將從亞塞拜然向土耳其地中海沿岸每日輸送100萬桶以上原油。這將佔到全球原油需求的1%,並將成為非歐佩克國家主要的原油來源,尤其對於中國和印度等能源需求急速上漲的國家而言。
2.俄羅斯的油田
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2月報道,俄羅斯在裏海發現了一個大型石油和凝析油田,在其尤茲諾—拉庫塞廳娜雅構造上發現井的輕質、低硫石油日產量為800噸,被稱為俄羅斯近10年來最大的發現。此油田位於阿斯特拉罕南部西南方面220千米處,探明原油8.16億噸、天然氣336億立方米,初期資料表明可日產原油1.36萬噸。
3.哈薩克的油田
據美國《油氣雜志》報道,截至2007年底,哈薩克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41.1億噸,居世界第11位,在前蘇聯國家位居第2位;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28317億立方米,居世界第11位。哈薩克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曼格拉克半島和裏海窪地。主要的油氣田有田吉茲、卡拉恰干納克和卡沙甘。
田吉茲為哈薩克最大生產油田,位於裏海北部濱海沼澤區,該油田於1979年發現,1993年投產,估計石油儲量150億~260億桶,探明石油儲量60億~90億桶,為世界第12大油田。2007年石油日產量平均為28萬桶。
卡沙甘位於裏海北部,該油田的開發者為Agip KCO公司。卡沙甘油田是自1968年以來全球發現的最大油田。Agip KCO公司估計卡沙甘油田探明儲量為130億桶,總資源量為380億桶。因為各種原因,該油田的投產時間由2005年推遲到2008年。
七、裏海油氣對中國的影響
裏海是繼波斯灣之後又一塊世界級的產油區,被譽為21世紀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之一,僅哈薩克屬裏海部分預計石油地質儲量就為134.5億噸。中國海油一直期望進入該地區。
早在2003年,中國海油就差點購買全球最大的石油開采項目——北裏海項目的部分股權。
2003年3月,英國天然氣國際有限公司(BG)同意退出裏海北部合作開采協議,並擬將其所持的股權平均出售給中國海油和中國石化兩家中國公司。此後,兩家公司分別於當月與BG簽署了意向性協議,將各自出資6.15億美元收購該項目8.33%的股權。但由於這一項目的其他兩大股東殼牌和埃克森美孚選擇行使優先購買權,使中國海油及中國石化進軍裏海的計劃最終化為泡影。北裏海項目無功而返,在當年曾被視為中國石油公司「走出去」遭受的重大挫折之一。
2005年9月9日中國海油總公司宣布,已與中國石油集團和哈薩克油氣股份公司簽署備忘錄。三家公司將共同進行達爾漢區塊的前期勘探工作。達爾汗區塊亦是北裏海項目的一部分。這是繼中國海油2003年收購北裏海項目權益未果後,中國石油公司首次進入裏海地區。
除中國海油外,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陸上油氣開發方面與裏海地區合作也是相當緊密的,這些充分體現了中國對裏海的重視。
裏海地區對於我國的油氣安全供應及國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我國相鄰的裏海地區理應成為我國參與海外經營活動的重點地區。裏海與我國具有傳統上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融,具有良好基礎和諸多共同利益。「上海五國」定期峰會為開展合作提供了保障機制,邊界問題的解決又推動了雙邊關系的發展,增加了相互信任。裏海的能源開發、經濟發展及政治穩定對於我國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將起到積極作用。
其二,裏海是連接俄羅斯和海灣的重要樞紐,參與裏海石油開發,不僅有利於發展我國與俄羅斯、海灣國家的關系,而且在裏海、西西伯利亞、海灣諸石油資源區連接成片以後,可以發揮我國在裏海地區的石油合作基地作用,通過裏海獲取源自伏爾加—西西伯利亞地區、海灣地區穩定的石油供應,開辟我國石油供應的陸路通道。
其三,裏海地區與俄羅斯的西西伯利亞油源區相比,雖然目前的可采儲量尚不及後者,但西西伯利亞屬於俄羅斯一國所有,而裏海地區則屬於多個國家,裏海各國紛紛實行門戶開放政策,石油私有化進程加快,並對國際石油資本競相出台各種優惠政策,各國家間呈競爭態勢。一旦合作實施,相對不容易因我國與某一國的關系起落而危及在該區域的整體石油利益,反而對我國進口俄羅斯西西伯利亞的原油是一個有利的籌碼。
其四,在以石油、天然氣相關能源為基礎的地緣政治中,裏海位於心臟地帶。控制了裏海油氣資源,就可能在全球能源的戰略格局中取得主動。
其五,從地區能源連接的層次分析,未來只有把新疆和裏海的油氣資源一並考慮,我國的西油、西氣東送戰略才有堅實的實現基礎。
最後,裏海經濟仍低迷,急切地期待著國際資本的參與,這為我國參與石油投資提供了機會。由於裏海各國受資金和技術的限制、油氣深加工能力薄弱的現實,我國在參與裏海石油投資時,可以強化下游企業的合作,可與之合資合營煉油廠,直接或間接加工裏海石油,上、下游合作,部分用於國內市場,部分給裏海各國或輸送到其他進口國,這對各方都有好處。由於裏海地區各國均為內陸國,急需出海口,故重建歐亞大陸橋、恢復「絲綢之路」向東的窗口是其共同的願望。我國可為裏海諸國提供任何西方國家、俄羅斯等均無法提供的資源,因為我國是裏海向東通往世界市場和出海口的必經之路,所以它們對我國參與裏海石油勘探、開發持積極態度。向東輸送,不僅符合裏海諸國能源出口渠道多元化的需要,而且有助於裏海諸國獲得能源上的獨立自主。所以就地緣政治高度而言,裏海對我國加大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總之,裏海地區由於石油資源的巨大潛在價值,對於石油消費大國、周邊國家和發達國家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世界各國紛紛以戰略的眼光參與到裏海的競爭中來,裏海石油將成為21世紀國際石油政治的新熱點。我國要把握機遇,適時出擊,才能從中獲取最大收益,才能維護好國家能源安全。
裏海豐富的油氣資源必將導致其成為世界各個利益集團的爭奪之地。沿岸各國之間、美俄之間必將在此展開更加激烈的爭奪戰。而作為經濟高速發展,擁有日益增大的石油天然氣需求量的中國,能否在裏海分得一塊蛋糕,分得一塊多大的蛋糕,將對未來中國能源的供應穩定、安全產生重要影響。願「第二個波斯灣」對我國、對世界的發展起到持續積極的影響。
⑹ 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開採的油是屬於英國的還是美國的
這個問題有點復雜。
拿房地產打比方:石油主權屬於美國聯邦政府,所有權歸瑞士越洋鑽探公司,相當於開發商;英國石油公司向瑞士越洋鑽探公司租賃了鑽台,相當於租客,擁有這個鑽台的使用權;而美國的那個石油服務公司就相當於施工的裝修工人,拿到工錢就完事。
出事的這個石油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號,在墨西哥灣上,距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城西南82公里,按照國際法,屬於美國領海。所以這個大陸架下面的石油 主權 屬於美國政府。
後來,瑞士越洋鑽探公司投標取得了在這里設置鑽台開採石油的權利。並在這里設置了深水地平線號鑽台,該公司擁有鑽台的所有權。英國石油公司BP租賃了該鑽台,擁有使用權,開採的石油任由它處置。
⑺ 英國石油主要來源於哪個油田
歐洲大陸西北部和大不列顛島之間的北海海底油田。沿岸國中英國獲得51平方公里的面積。20世紀70年代開始產油,80年代起大規模開采,使英國成為世界重要產油國之一。挪威其次,產量除滿足本國需要外並大量出口。北海油田是歐洲的重要石油、天然氣產區。位於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海域 ,大部分是英國和挪威的專屬經濟區,東南部為丹麥、德國和荷蘭專屬經濟區。由於周圍陸地均為基岩出露,加上海洋條件惡劣,所以長時期沒有被油氣勘探工作者注意,直到1959年在荷蘭沿海發現格羅寧根大氣田以後,1965年首先在北海南部發現氣田群,1969年在中部的中央地塹區發現埃科菲斯克大油田,1971年在北部的維京地塹發現布倫特大油田,從此出現了勘探開發北海油氣田群的高潮,現已成為世界大油氣產區之一 。 南部以上二疊統砂岩為主要目的層,有勒曼、因迪法蒂格布爾、休伊特、西索爾、歐德雷等大氣田;中部以下第三系砂岩和白堊層為主要生產層,有埃科菲斯克和福蒂斯大油田,弗里格大氣田等;北部以侏羅系砂岩為主要生產層,有布倫特、國家灣、錫斯爾、尼尼安、奧塞貝格、古爾法克斯、斯諾里、西斯萊普納、派珀、克萊莫爾大油田和特羅爾大氣田等。北海油區是指中部和北部以地塹構造為基礎的油氣田群,已知儲量石油約47億噸,天然氣約1.5萬億立方米,年產原油已超過8630萬噸。北海是大西洋的邊緣海,在大不列顛島和歐洲大陸之間,面積約50多萬平方千米,絕大部分位於大陸架上。北海油氣資源豐富,海底石油藏量僅次於波斯灣和馬拉開波灣而居世界第三位。這對於貧油的西歐來說具有 重大的意義。所以盡管北海地區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全年2/3以上的時間是陰雨天,風大浪高,但沿岸國家仍下決心開采。目前在北海大陸架大量開採的油氣主要集中在英國和挪威所屬海域。英國勘探北海油氣始於60年代,1975年開始產油,1984年產量突破億噸;挪威90年代起產量超過英國,成為一個新興的油氣生產國。北海 油田生產的油、氣,除滿足英、挪兩國自身消費外,還大量出口。在北海主要油田的集中海域,新建了許多新的輸油管道、石油終點站和油港。
⑻ 裏海沿岸石油開采國家主要有哪些
在環裏海國家中,俄羅斯和伊朗在裏海地區的油氣儲量很小,油氣儲量主要集中在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
據2012年BP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底,哈薩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的石油探明儲量分別為300億桶、6億桶、6億桶,分別位居世界第19、44和45位。亞塞拜然儲量約70億加侖,且逐漸衰退。
土庫曼、哈薩克和烏茲別克的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為24.3萬億立方米(第4位)、1.9萬億立方米(第18位)、1.6萬億立方米(第20位)。
⑼ 有英國石油專業留學經歷的朋友,麻煩你們幫我分析一下~
近些年,石油和新能源行業的就業機會非常廣泛,國內就業市場對於兩大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很多企業為了爭搶人才都去石油院校預定,國際市場亦是如此,英國作為全球教育最發達的國家,其對石油開采和挖掘有很豐富的經驗,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前往英國攻讀石油工程專業,就目前而言在石油專業的排名可以參照如下參數:
1、帝國理工大學
開設專業MSc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石油工程
雅思要求6.5,適合地質學專業背景學生申請,對物理和數學有要求
2、愛丁堡大學
開設專業Petroleum Geoscience石油地球科學
雅思要求6.5各單項小分不低於6.0,申請人需要是相關的專業背景
3、赫瑞瓦特大學
開設專業Petroleum Engineering, MSc石油工程
Petroleum Geoscience (PetGeo), MSc石油地球科學
雅思要求6.5分,相關專業背景要求
4、紐卡斯爾大學
開設專業Petroleum Geoscience MSc 石油地球科學(曾用名Geoscience of Subsurface Exploration Appraisal and Development MSc
雅思要求6.5,申請人背景是地理或地球物理相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