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留學生在英國住院要錢嗎
公立醫院看病、住院、拿葯都是不要錢的,就是有的時候排隊排很久,如果要自己買葯或者去私立醫院是需要付費的,因為我們出國之前都要交醫療保險費的。
我們QE有自己的醫療中心,看病拿葯也是免費的。
以上。
⑵ 留學生生病了怎麼辦留學期間生活誰來照顧
在國外留學過程中,不免會遇到感冒發燒,甚至更嚴重的身體不適。由於各國的醫療體系、就醫方式和國內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留學生海外就醫成了很多人關心的話題,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下面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留學期間的一些醫療和就醫小常識。當然,我們希望大家在留學期間都不要生病!但萬一哪天你有這方面的需求,希望我們的內容可以幫助到你。
買葯
在大部分國家,葯品有「處方葯」和「非處方葯」之分。處方葯(prescription),包括很多普通的消炎葯都是要憑借醫生開的處方才能購買到;而像治療頭痛、胃痛、腰痛、咳嗽等病症的「非處方葯」 (non-prescription),在葯店、葯妝店或專業葯房均可自行購買,一般都是明碼標價。
國外一般都實行醫葯分開制度。醫生只負責開處方,而取葯要去葯店或專業葯房。如果你是在醫院急診看病甚至住院,大部分情況下醫生會直接把葯給你;如果你是在家庭醫生或者社區醫生處看病,醫生會給病人開處方,你需要拿著處方去葯房或葯店拿葯,通常由葯房或葯店的專業葯劑師出售。治療及醫葯開銷根據各地醫院的情況會有不同的規定,如果你已經購買了醫療保險,根據你的醫療保險涵蓋范圍來決定你的付費情況,通常只需付很小的一筆費用即可。
對留學生來說,頭痛、發燒、傷風、感冒這類小毛病,若無需看醫生,可去超市或葯房、葯妝店買葯自行解決,但只能買到不需要醫生或專業醫師開具證明的非處方葯物。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國外的醫生甚至建議,如果不是很嚴重感冒、發燒等病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家靜養,多喝水或補充VC,依靠身體自身的免疫機能來恢復。當你身體感到不適,去看醫生是為了確診是何種病因,如果不是很嚴重,醫生不會立馬給你使用葯物,尤其是抗生素。濫用葯物的危害是使越來越多的細菌產生耐葯性,導致菌群失調,使人體的抗病能力和防禦能力降低。因此,當你在國外看醫生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必大驚小怪,並不是醫生敷衍了事,而是他們的醫療觀念如此。在國外,普通的病症也不需要吊針補液,除非病人不能吃不能喝有嚴重脫水的體征,或者是考慮病情嚴重有感染性休克的可能。
鑒於國內外醫療制度和醫療體系的巨大差異,留學生在出國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前往國家的醫療體制,在緊要關頭盡量少走彎路。
醫療保險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國外的醫療費用非常昂貴,各國政府或者學校通常強制性要求海外留學生必須購買醫療保險,才能注冊入學。因此,留學的小夥伴可以參加學校的學生保險計劃,也可以直接購買校外的商業保險。留學生在看病就醫時,如果醫療狀況在醫保范圍內,可能只需支付很小一部分的費用,甚至費用全免。除了部分特殊科目(如牙科、部分眼科)可能需要單獨投保外,對於大部分的科目基本都涵蓋在醫保體系內。另外,平時要隨身攜帶醫療保險卡和信用卡,當你就醫時醫院多半會要求病人填寫醫療保險公司名稱、保險期限及號碼。而在某些國家,如英國,國際學生只需在申請簽證時交納規定的醫療附加費,即可納入國民醫療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醫科和牙科通常是分開的,醫院一般沒有牙科,需到專門的牙科診所就醫,但費用非常昂貴,並且學校建議的醫療保險都不包括牙科,建議學生在出國前做好充分准備,牙齒最好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以防萬一。此外,還有一個就是配眼鏡,一般也不在普通醫保范圍內,建議大家每次回國時都檢查一下視力,配好相適應的眼鏡,在國外配眼鏡也會是比較大的開銷。
⑶ 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可以免費就醫嗎
英語留學生目前無法完全享受免費醫療服務。
中國留學生在英國,只要是上超過六個月的課程,都有權享受國民醫療制度(NHS)。NHS實際上是「醫療服務免費」。也就是說,不用為私人預約或治療付費,並且有權享受一些其他患者需要的服務。不過,自2015年4月6日開始,在英國留學的非歐洲學生,必須每年繳納150英鎊的醫療附加費,無論拿的是哪種新型簽證。
因為NHS是公共服務,大部分資金來源於英國人納稅,因此英國人不必付任何其他費用,即可享受免費醫療。
2015年4月6日以前,英國的國際學生也能像本地人一樣享受免費醫療,還不用納任何稅。然而隨著NHS近幾年步入窘境,壓力越來越大,NHS要保持收支平衡,確保每個享受醫療服務的人都做了貢獻,因此留學生需要每年繳納150英鎊的醫療附加費,能夠保證一年的免費醫療。
辦簽證時支付了醫療附加費之後,就可以找英國當地的全科醫師注冊了。大部分大學都有推薦附近的醫療中心,或者也可以在NHS目錄查找。只要在工作時間前往申請注冊NHS,填填表格,就能完成注冊(記得帶上護照、學生證、地址證明等重要材料)。
⑷ 去英國看病需要哪些手續
具體流程如下:
STEP 1:注冊GP
首先到了GP Surgery後,和reception的工作人員說 「Hi! I want to register with th GP, please ~」
如果你住學校的學生宿舍,可以直接去學校的Health Centre注冊GP。如果你不住學校的學生宿舍,就登陸NHS的官網,再找你居住地附近的GP診所注冊。
然後,你就會獲得一張表格。其中包括個人信息、疾病歷史等,填好後你有可能被要求出示你的護照 (passport) 及住址證明 (proof of address),用來確認你的居住地在他們的管轄內,比如可以出示:
住房合同、
學校開具的學生證明、
銀行賬單(每個月寄到家的那份/ 或者直接去銀行列印一份bank statement)
水電費賬單
低於25歲的同學可能會收到一個測尿管,用來測試是否得了性傳播疾病Chlamydia,這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常患的一種性病。不過這個測試並不是強迫性的,你可以選擇不做。
最後注冊成功,獲得一份Welcome Pack,裡面介紹了門診的服務和各種醫療方面的聯系方式。一周後你還將收到醫療卡Medical Card,上面寫有你的個人NHS號碼。若沒收到也沒有關系,在下次看病時Reception還是可以在系統中查詢到你的NHS Number。
* 但如果之後你搬家了,你需到新居住地附近重新找GP診所進行注冊。
STEP 2:預約、看病
預約需要提前打電話或者親自去GP診所預約時間,有些GP診所也提供online appointment。在預約時一般需要提供生日和名字,你還可以要求看女醫生或男醫生,然後他們就會告訴你最快何時可以約上醫生。
預約後你要在appointment當天提前到診所報道,通過Reception登記,然後等待醫生叫名字。
STEP 3:拿葯
如果醫生判斷你需要葯物治療,你會獲得一張處方葯(Prescription) 的葯單,你要拿著這張葯單去葯房(Pharmacy)買葯。一般Boots,Superdrug和大一點的超市都會有葯房服務。無論是什麼葯,價格都是統一的。具體的價格會隨著NHS每年的資金需求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