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想租借香港100年 為什麼清政府堅持99年
我們知道,清朝末年,腐朽的清政府實在是太過無能,戰爭上打不過其他國家,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的,簽訂了非常多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其中,香港就被清政府租借給了英國,一共是99年的時間。但是這個時間讓人感覺很奇怪,為什麼會是99年?據說當時英國的要求是一百年整,但是清政府卻堅持只租借99年,這是真的嗎?99年到底有沒有什麼別的含義?
英國絕對是十九世紀欺負中國最多的一個國家,這也難怪,誰叫大清國當時羸弱不堪呢?
十七、十八世紀的中國還算強大,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治理下,大清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就在這個時候,因為閉關鎖國,中國停滯不前,而歐洲的工業時代卻來臨了,生產率極大提高,武器等裝備發展迅速,於是,歐洲各國加強了對外侵略的腳步。
對於當時的大清,各國早期採取的是商業滲透,特別是鴉片等貨物不斷輸入大清,大批金銀被歐洲各國帶回,這些國家中,英國絕對算是一個大佬。
十九世紀初,英國大量的鴉片充斥著中國市場。眼看中國被「溫水煮青蛙」,這時道光帝看出了威脅,林則徐也在「睜著眼睛」看世界,君臣二人的共識就是鴉片誤國。於是,轟轟烈烈的禁煙行動在林則徐的手下展開了。
說實話,「禁煙行動」效果不錯,但是也惹惱了英國人。1840年,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人沒有打贏這場戰役,因此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不說賠償的金錢,也不說給予大英帝國的優惠通商政策,在這里,只說割出去的香港島,這是無條件、永久割讓,白紙黑字。
英國人是嘗到甜頭了,他們終於知道,大清原來是一頭「黔之驢」。不久後,英國帶著法國卷土重來,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是1856年,看來英國人缺錢了。
大清一樣還是打不過,1860年,清帝咸豐都跑熱河去了,那就再簽不平等條約,於是《北京條約》就這樣簽完了。還是一樣賠錢、割地,割哪裡?永久割讓九龍半島。
永久割讓,意味著地方歸人家所有了。
1898年6月,英國又向大清租借了新界,這樣省事,不用打仗就能獲得土地。從那一刻起,香港三大地方,悉數進入了英國人的控制之中。
俗話說得好,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此話不假,各國列強隔三差五來中國侵略一番,英國、法國、俄國、德國、日本,先後來到了中國搞侵略,賺「外快」。大清是一個也打不過。
1898年3月6日,德國向大清租借膠州灣,能不答應嗎?人家已經佔了膠州灣了。大清國當然答應了,關鍵是惹不起。德國要求租期100年,大清提出「少一點」,於是德國就減了一年,成了99年
這下,英國人眼紅了,怎麼能這樣?這中國土地得來也太容易了吧!太劃算了。於是,英國也厚顏無恥地要求租借,慈禧當然不敢得罪大英帝國了。於是,英國在1898年6月9日開始起,租借了香港新界,租期也是99年。
法國一看,還是租借好,不需要打仗,就能忽悠一塊土地,於是在1899年租借了廣州灣,期限照葫蘆畫瓢,也是99年。
對於香港新界,英國採取的是租借,主要是因為省事,沒有其它。如果要繼續割地的話,必須再打一仗才能達到。因此,英國學了德國這一招:租借。到期後,如果中國繼續軟弱,那就繼續租借。
為什麼是99年?沒有其它,和德國人學的,並沒有非常復雜的原因。
有一個特別像真事的傳說,說大清為了把租期降到100以下,據理力爭,奮力死拼,為什麼要死拼呢?傳說租期真要到100年了,對方可以把土地據為己有。
這是一個假得不能再假的消息,大清李鴻章他們死拼?靠什麼死拼?人家那頭提出租借,這頭沒多久就答應了,沒有打仗,沒有激烈的交鋒。租借的國家又不是英國一個,德國、法國、日本統統都有租借,清政府害怕人家的堅船利炮,在惶惶不安中,在極度無奈中,答應了英國的請求。
也許,簽完協議出了門,李鴻章等人會啐口唾沫,大聲問候人家的女王及其祖宗,但這些是毫無用處的。可以肯定,沒有死拼,也沒實力死拼。
至於租期到100年就成為了人家的國土,這是無稽之談。人家實力強了,租借個三五十年都可能轉成別人的國土。但如果自己方實力強了,不要說租出去99年的,租出去上百年的,甚至割讓出去的土地都能拿得回來。
二戰後,廣州灣、膠州灣回來了,旅大等地也回來了。
新中國建立後,鄧公和撒切爾夫人談判,發表強勢語言,九七年之前,要把英國租借的新界還回來,就連割讓出去的香港島、九龍半島也統統要還回來,因為那是逼迫簽訂的條約,新中國不認。如果不還,那就開戰。
面對鄧公的堅決,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不鐵了,出門因腿軟摔倒在地。她被小個子鄧公迸發出的能量折服。
1997年,香港三地回來了,被葡萄牙佔了幾百年的澳門也在1999回來了。一切,都是實力說話。
面對英國提出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沒法死拼,也沒實力死拼,只是象徵性地提出了減少租期的要求,英國答應了,參考了德國的租借時間,定為了99年時間。
『貳』 中國近代有幾個外國租借地為何很多租期是99年
租借地,一般指根據條約,一國在一定期限內為條約所規定的目的租借給另一國的領土。近代亞洲和拉丁美洲各國的租借地﹐都是帝國主義國家強迫這些國家訂立不平等條約取得的。
如香港的「新界」,就是英國於1898年強行從清政府手中租借去的,租期從1898年至1997年,一共99年。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之一
另外,中國近代還有其他外國租借地。
1898年7月1日,中英兩國簽訂《訂租威海衛專條》,將威海衛租給英國,為期25年。1923年5月31日簽訂《接收威海衛協商意見書》。1930年10月1日歸還中國。
1899年8月16日,根據《旅大租地條約》旅順及大連被迫租予俄國,為期25年。1905年《朴次茅斯和約》轉讓給日本。1945年被中國收回。
『叄』 南京條約已經把香港永久給英國了,為什麼後來英國會簽一個租借99年的條約
首先香港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和各個離島組成的。。
1842年,南京條約割讓給英國的是香港島。
1860年,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
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
即香港是一部分租借,一部分永久割讓。
至於為什麼全部都一同回歸,就有些歷史原因。
無論是民國也好,新中國也好,成立的時候都已經向世界宣布,不承認所有以前簽下的不平等條約。所以在中國的角度來說,1911年民國成立後,就不承認香港的割讓和租借。但礙於當時的國力,也沒有辦法去主張收回。
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新界的租借期將滿,英國想試探中國的想法,派當時的港督到北京商量續租新界的事項。這時中央政府就表明了強硬的態度,不但不續租新界,並且要將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及各個離島的主權收回。後來經過長期的談判,才最終落實香港在1997年7月1日的回歸
『肆』 英國人為什麼租借新界99年
這個我們上學時學過,列強先用武力強占,然後通過不平等條約,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將他國領土的一部份借去使用,稱租借地。租借期長短不一,最長不超過100年。如果租約超過100年,那最後這塊地方將歸屬租借國了!
『伍』 面對英國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為何只允99年
這個問題其實有兩個錯誤,一是“租借香港”,第二個是“拚死”,至於為什麼說這兩個地方是錯誤的,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第一處錯誤,正確應該說是“租借新界”,香港其實是由港島、九龍和新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的,但是在當時港島和九龍早就已經屬於英國了。而在1898年的時候,英國和清政府簽訂了協議,要把新界租借給英國99年,從那個時候開始香港才全部落入英國的手裡。
其他國家看到德國這樣都覺得挺不錯的,不僅可以減少自身的損失,還能夠得到中國的領土,所以也一直來租借地盤,這也是後來英國租借新界99年的原因之一。
在當時中英的實力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清政府壓根不敢跟英國作對,別說當時的清政府,當時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不敢跟英國作對,因為他們的實力非常強。所以面對英國的要求,清政府是一定不會反駁的,而英國也不在意具體的時間,因為對於英國來說,大不了時間到了再繼續簽訂就好了。
到最後雙方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而去簽訂的中國代表人物則是李鴻章。剛簽訂的新界,再加上之前的港島和九龍,當時的香港已經全部淪落到了英國人的手裡。不過幸好,香港到最後還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個還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