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奎:個人數據保護是平台的「阿克琉斯之踵」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蘇奎】
毫無疑問,互聯網平台是信息時代的主角。超大規模、壟斷、權力巨大是其主要特徵,能影響無數人的生活、利益,甚至生計。平台具有多重屬性,既是一個傳統企業,同時也是一種經濟形態。以平台為核心構成的平台經濟甚至就是一個虛擬城邦國。正如扎克伯格的名言:「在很多方面,臉書(Facebook)更像是一個政府,而不是一個傳統的公司。」
平台是平台經濟的絕對主宰者,它能夠恣意制定規則、解釋規則並執行規則,而這些規則可以影響數以億計的人。它們與國家法律法規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卻不需要遵循國家立法、司法、執法所要求的正當性程序。自從國家產生以來,政府沒有面對過類似的管治對手,可以說是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信息時代,如何治理平台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反壟斷、消費者保護、公平競爭等傳統工具是世界范圍內進行平台治理的幾條主要路徑。然而,反壟斷、消費者保護、公平競爭這些治理工具都是傳統經濟時代發展而來的,面對著信息時代的巨頭,它們可以說常常是捉襟見肘、力有不逮,成效多有不彰。
個人數據保護是信息時代發展出的新工具,盡管其初衷是保護個人信息,但無數人的個人信息積水成淵就成了大數據,有了大數據,演算法才能從一具奄奄的軀殼化身為一頭桀驁的巨獸。也就是說,演算法的命門在個人信息保護。
近期歐美正在發生的平台個人信息保護的一些案例發人深思,讓人興奮,個人數據保護賦予個人更大的權力從而平衡平台在平台經濟中的權力結構,可能也是平台治理的一條新路徑。
勞務平台
互聯網平台並不具有廣泛的同一性,不同類型之間差異巨大,既有以信息服務為核心的社交平台、搜索平台,也有生產海量信息的電商平台。以網約車、外賣等為代表的勞務平台可算是後者。平台是虛擬的市場,通過平台出售勞務。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勞務平台上聚集了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分布在全球城市的勞動人民。相比其他平台,它們不只是在為人服務,還掌握著無數人的信息。因此,這些平台與人的關系更為密切,對 社會 治理帶來的挑戰更大,影響也更為深遠。
這些平台上的人依靠平台提供的信息而生存,為平台生成海量的信息資源,又被這些信息所管理控制。相比其他電商平台,這類平台上的人(勞動力)的幾乎沒有自主權,傳統的勞動保護也與其無緣,因為他們被平台認為是 微型企業家 。平台依靠信息對如此龐大的勞動力隊伍進行精準管理,這超過了人類 歷史 上任何組織的極限,可以說是人類 歷史 的奇跡,而創造這樣的奇跡的核心則是隱藏在平台背後的演算法。
網約車平台幾乎是迄今為止對 社會 治理帶來最多問題、爭議最大的互聯網平台。創建於2008年的優步開創了網約車行業,其月度活躍的消費者數量約1億人,全球日均訂單數近2000萬(包括外賣),平台上的駕駛員人數超過400萬,平均每月有5萬名新駕駛員加入平台。其強硬對抗全球監管機構的做派曾經為其帶來無數的麻煩,蔑視規則和法律的企業文化也使得企業本身遭遇了內傷。2017年,創始人卡拉尼克甚至被趕出了公司。除了廣為人知的與各地監管機構的鬥法外,優步與平台內駕駛員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日益尖銳,與消費者之間的齟齬也不時傳出。
泄露個人信息後果很嚴重
1月20日,特朗普在離開白宮前公布了多達73人的赦免長名單,前軍師史蒂夫·班農毫無懸念出現在名單上,但也有一些名字是出人意料的。前優步負責自動駕駛業務的高管——安東尼·萊萬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相當幸運地逃脫了原本在2月7日就要開始的牢獄之災,據傳特朗普在矽谷中為數不多的支持者——大佬彼得·蒂爾(Peter Thiel)是其幕後的操盤手。
相比之下,優步的另一位前高管——首席安全官喬·沙利文(Joe Sullivan)恐怕只能哀嘆命運之不公了。不過這確實是咎由自取,簡直就是「不作不死」。2020年8月21日,沙利文遭聯邦司法部以阻礙司法和作偽證兩項罪名起訴,刑期可能高達8年。而這一切均始於2016年那次對約5700萬駕駛員和乘客個人信息泄露後的掩蓋。
沙利文並非新手,他曾是互聯網巨頭臉書的首席安全官,對信息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有豐富的經驗。然而,在獲悉優步發生黑客入侵導致平台個人信息泄露後,他並沒有依法立即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而是在與時任CEO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商議後通過向黑客支付10萬美元的封口費,買通黑客將其定性為平台主動邀請黑客發現安全漏洞。而封口費也就變成了安全獎勵。
發生如此大規模的個人(包括平台的駕駛員和乘客)信息泄露,自然不會被歐美的相關監管機構放過。按照歐盟的規定,數據泄露後應在72小時內向監管機構報告。據此,其歐洲總部所在的荷蘭數據保護局2018年對其處以60萬歐元的罰款。宣布脫歐的英國(ICO)也對其施以38.5萬英鎊的罰款。
相比歐洲同行,美國本土的監管機構對其下手更重,加州檢察總長與舊金山檢察長聯合了美國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特區的相關部門對其發起訴訟。2018年9月,優步主動以高達1.48億美元的巨額賠償金和解。看來,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國內一直以來有關美國立法和監管更為寬松的觀點恐怕並非事實。
監管深入企業的黑箱
FTC是在公平競爭和消費者保護方面的執法機構,在知悉此事後,迅速宣布2017年8月已經達成的和解協議無效,需要重新商定有關和解條款。
2018年10月 ,FTC再次宣布達成新的和解協議。作為信奉自由市場的特朗普政府,治下的FTC確實對優步手下留情,並沒有如州政府予以重罰,甚至根本就沒有罰款,但對優步的內部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事無巨細的要求。相比以企業外在結果為主要對象的結果保護策略,FTC的協議則是以企業內部管理為主要對象的過程保護策略。也就是說,它更多地是以事前預防的思路對企業內部可能存在的個人信息保護漏洞進行全方位的監管, 將企業內部的信息安全管理納入公共管理。這可以說是一種新的個人信息保護模式。
事實上,我國正在開展的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包括已經完成的網路安全法,以及2020年徵求意見的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同樣也採用了這種思路。不過,相比FTC的和解協議,中國的平台企業享有更多的自由。FTC的和解協議建立了相對較為完備的企業信息安全制度,主要內容包括:
優步需要立即建立綜合性的個人信息(隱私)保護計劃,所有計劃、方案、培訓均需要有書面記錄。設置專門的人員負責個人信息(隱私)保護計劃。
開展個人信息(隱私)風險排查、評估,確定風險點,制定整改計劃。制定個人信息(隱私)風險動態監控和評估方案。
建立第三方信息(隱私)審計、評估制度,第三方審計人員需有執業資質並具有3年以上的從業經歷,相關審計人員還需經過FTC消費者保護部門批准。完成評估後10天內,需將評估報告送FTC備查。在協議執行開始後半年內應完成第一次第三方審計,以後每兩年應至少開展一次。
建立信息安全事故統計與報告制度。
建立文件簽收與學習制度。公司所有相關人員必須學習FTC的和解協議文件,並要簽名確認,有關學習記錄需要書面記載。
文件簽發一年後,優步需向FTC遞交合規報告,報告應該宣誓內容真實可靠,否則將承擔偽證罪。企業任何組織機構和實體發生變化需在14天內通知FTC,以便於監管部門檢查、監督。
及時響應監管部門,收到FTC有關信息(隱私)安全的問詢後,優步需在10天內回復或響應,有關合規報告或材料需要宣誓非偽證,並准備好詳細記錄備查。
建立信息安全檔案記錄,包括相關員工的檔案記錄(包括離職原因)、平台用戶投訴記錄、所有可證明公司落實文件的材料、公司對外宣傳及承諾有關個人信息(隱私)保護措施、信息安全評估、審計與整改報告、安全漏洞獎發放記錄、執法部門傳票、調查與說明材料等。
福布斯網上關於該案件的報道截圖
加州檢察總長聯合各州與優步達成的和解協議在巨額賠償之外其實也提出了類似的一系列企業信息安全合規要求,包括企業需要設置首席安全官,以及雲存儲密碼、認證強化制度、建立信息安全員工培訓與違規處罰制度、第三方信息審計人員資格制度(需要5年以上的從業經歷)、個人信息安全情況作為董事會的固定議題制度、事故確認與報告中的律師參與制度、公司內部違規舉報制度等。
孔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美國聯邦和州相關監管機構利用優步違法的契機,構建了一套非常嚴格的企業內部個人信息保護機制,特別強調內部部門監督、外部審計、員工培訓等,將此前以負面清單方式的事後監管模式推進到以作為的義務為主的事前事中監管模式,也就是從懲戒為主模式轉換到以預防為主的模式。
平台企業不再是一個黑箱。通過一個設計精密的內部監督機制,平台的保護更為透明,個人信息保護的目標有更加可靠的保障。其意義在於,只有在個人信息保護有了更為可靠的保障,個人信息保護以外的平台經濟治理功能才有了其他可能。
演算法統治平台
4名駕駛員做出這樣的動作也是事出有因。按照優步的說法,4名駕駛員均是因為欺騙性行為或者違規操縱(不當使用)駕駛員手機應用程序。直白地說,就是駕駛員或因為挑單以等價格上漲後的好單(game the surge),或是因為私自安裝其他應用程序改變手機狀態欺騙優步的駕駛員應用程序(如改變位置),被平台演算法判定為嚴重違規而被除名(在優步平台上沒有開除的概念,永久凍結賬號則是一個等同的說法),而做出這些決策的都是平台的演算法。換句話說,4名駕駛員都是被演算法監控到有違規行為並被演算法除名(開除)的。
不過,駕駛員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是自己只是行使了自由選擇工作時間的權利,而這也是優步平台一向對外宣稱駕駛員所具有的權利,並且也正是具有這樣的自由,駕駛員才不被平台認為是平台的雇員,而是自由職業者,甚至是所謂的「微型企業家」。平台與駕駛是合作夥伴。4名駕駛員否認存在欺詐或不當行為,且優步沒有提供申述機會,使得他們的命運被演算法所掌控。因此,他們向優步歐洲總部所在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地方法院提起了訴訟。
駕駛員起訴優步最主要的法律依據就是2018年5月開始施行的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法。按照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法第15條,數據主體有權訪問個人數據並獲知數據處理的目的、數據類型以及有權要求糾正不準確的數據。第22條則涉及自動化決策和用戶畫像,「數據主體有權反對此類決策:完全依靠自動化處理——包括用戶畫像——對數據主體做出具有法律影響或類似嚴重影響的決策」。
按照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法的定義,「用戶畫像」指的是為了評估自然人的某些條件而對個人數據進行的任何自動化處理,特別是為了評估自然人的工作表現、經濟狀況、 健康 、個人偏好、興趣、可靠性、行為方式、位置或行蹤而進行的處理。顯然,所謂的自動化決策(用戶畫像)就是平台演算法。這本質上是一條演算法監管條款。不過22條也特意列出了例外情形,包括 (a)當決策對於數據主體與數據控制者的合同簽訂或合同履行是必要的;……(c)當決策建立在數據主體的明確同意基礎之上。
顯然,這次訴訟的爭議聚焦在對22條的理解,如完全自動化決策的認定標準是什麼?何種人為的干預程度可以達到排除完全自動化決策的標准?考慮到平台每天數千萬甚至上億的有關駕駛員的決策需求規模(包括派單、定價、評價等環節),自動化決策是否可以被看作平台履行與駕駛員合同的必要措施?
平台權力結構平衡
駕駛員們希望通過一個第三方非盈利機構(工人信息交換中心WIE Ltd.)實現個人數據攜帶,也就是優步將駕駛員在工作中產生的個人數據直接轉移給WIE這家第三方數據交換中介,第三方數據機構成為個人的數據信託(data trust)機構,可以幫助駕駛員分析其個人行為以及監督平台的演算法邏輯是否與其對外宣稱的處理邏輯一致且公平合理、評估平台對服務價格是否正確計算、駕駛員真實的勞動數量和質量、以及分析不同駕駛員評分差異的原因。
通過掌握並有能力處理這些關鍵數據,駕駛員可以減少或者消除平台的信息優勢,駕駛員就有可能與平台進行更平等的集體談判,成為更為平等的對手。
根據法律規定,優步有責任在30天內向數據主體(駕駛員)提供相關數據,但優步並沒有提供駕駛員所要求的全部數據,或者說駕駛員要求的關鍵內容都遭到了事實上的拒絕。盡管訂單數據(如上下車時間、乘客支付費用)包括在提供的數據清單內,但駕駛員上線、下線時間、完整的GPS位置信息記錄都沒有提供。這些內容事關駕駛員工作時間的確定(英國上訴法院已經判決駕駛員的工作時間是從上線開始計算,而不是從接單開始計算),而平台卻不希望駕駛員掌握這些可能對自己不利的數據。
但優步也有自己的解釋:沒提供的數據或是因為沒有,或是因為如果向駕駛員提供將損害其他人的隱私權。
如果說上面這些數據駕駛員可以自己記錄,管理駕駛員的演算法是如何運行的則只有平台才有可能知道。駕駛員最希望知道的其實是平台演算法的秘密:它究竟是如何通過駕駛員的行為和乘客評價數據對駕駛員進行畫像,以及駕駛員畫像是如何影響駕駛員的利益的?比如,駕駛員的評分與派單機制的關系是怎樣的?駕駛員的評分如何觸發平台除名機制(駕駛員認為是解僱)?
駕駛員在訴狀中特別提出優步沒有回應他們所要求的駕駛員標簽數據。這確實是整個爭執的核心。優步不會認為這些是駕駛員需要知道的個人數據信息,甚至是不是個人信息都有巨大的分歧。而且,這些內容幾乎可以肯定將被用於英國最高法院正在審理的駕駛員與平台的勞動關系案件,因此也是優步不能輸的案子。
而原告駕駛員法勒(Farrar)也暗示了這些內容的用途:「我們要看一眼這個奧威爾式(意指嚴格統治而失去人性的 社會 )的工作世界。在這里工人們被機器所統治,沒有任何權力。」
事實上,駕駛員有關了解演算法秘密的訴求也是有法律依據的。根據歐盟通用個人數據保護法第15條,數據主體應當有權從控制者那裡得到有效信息。比如存在自動化決策的就包括數據分析,對於相關邏輯就包括此類處理對於數據主體的預期後果。
盡管優步否認對駕駛員的除名處理是由演算法完成的(優步發言人聲稱在演算法檢測到駕駛員存在違規行為後,是由管理人員做出除名決定),但難以解釋的是,公司網站上有介紹演算法MasterMind的材料,其中明確寫道:MasterMind負責監督管理駕駛員的欺騙行為。在駕駛員應用程序的隱私政策更是白紙黑字寫道,優步會使用自動化決策對於涉嫌違規行為的駕駛員予以除名。
平台演算法決定了駕駛員的工作機會、工作量和收入,甚至永遠失去平台工作機會。它對於駕駛員的重要性恐怕沒有多少分歧。數據自動化處理的邏輯,也就是演算法的秘密,是平台的商業機密。究竟要提供到何種程度才算達到15條要求的數據訪問權標准,在保護個人數據與企業的知識產權(商業秘密)上如何達成平衡,非常考驗法官的智慧。
可以說,這是歐盟通用個人數據保護法實施以來最為重要的案件,其意義遠遠超過了這個案子涉及的4名駕駛員本身(事實上,這些駕駛員正在組織更多的網約車駕駛員和外賣騎手加入),其裁判標准可以說相當於是又一次歐盟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幾乎可以肯定,這個案子最終會提交到歐盟最高法院審判。
平台經濟的金絲雀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場事關未來的戰場」,駕駛員法勒說道。優步平台上的零工就是 歷史 上地下礦山裡的金絲雀,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斗。
數據就是權力,平台經濟進一步放大了企業作為僱主所擁有的傳統信息優勢。通過第三方數據信託實現數據攜帶權,通過數據對駕駛員賦權賦能,還有誰能比網約車駕駛員、外賣騎手更有動力監督平台呢?可以說,這就是一種全新的平台監管思路,以信息權對治大數據。
Ⅱ 在英國鄉下小鎮能使用優步打車嗎如可以,價格大概多少謝謝
基本不能用。通常英國的各個村裡都有自己的訂車電話和app,很容易問到。各地方不同價格,比如我在bournemouth打車需要7~8磅的距離在南安5磅左右就夠了。
Ⅲ uber預付款退還要等多久
24小時內。滴滴出行取消訂單錢會在24小時內退回,滴滴出行訂單兩分鍾之內是可以免費取消的,兩分鍾之後需要支付給司機一定的補償費。
不正當競爭:
2017年4月8日消息,據英國衛報報道,義大利羅馬一法庭宣布對Uber App實施禁令,要求後者10天內停止運營。如果Uber沒有按要求執行,每天面臨10萬歐元的罰金。
義大利媒體報道,羅馬一法庭周五(2017年4月7日)禁了Uber App,稱後者對傳統計程車行業造成不正當競爭。法庭在判決中支持了計程車聯盟的投訴,要求Uber在10天內關閉該應用在義大利境內的運營,同時停止促銷和推廣活動。
業務發展優步的移動應用程序在2010年於舊金山地區推出,支持iOS和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 。起初優步學習了倫敦計程車的風格,司機穿著西裝駕駛清一色黑頭的林肯城市轎車、凱迪拉克凱雷德、BMW 7系列和梅賽德斯-賓士S550等車系。
2012年7月,Uber推出更親民且低於計程車價格的「菁英優步」(UberX)服務,同年宣布擴展業務項目,其中包括可搭乘非計程車車輛的共乘服務。
Ⅳ uber是什麼意思
uber是超級或者極其的意思。
1、uber英[ˈuːbə];美[ˈuːbər]。
2、adj.超級;極其。
3、例句:To be really usable, this uber bucket would also need to satisfy the following set of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4、釋義:要做到真正可利用,這個超級木桶還將需要滿足以下非功能性需求。
uber的網路釋義
1、人民優步
例句:去年,高新區(濱江)科技園最新微拍福利合集種子盛傳一個故事,有家公司的CEO開瑪莎拉蒂當人民優步(uber)司機。說起這件事,毛靖翔笑了。他說,當人民優步司機就是為了招人才。
2、中國優步
例句:它在網約車領域居於絕對的統治地位。不少人還在懷念2016年8月1日以前的市場,但滴滴與中國優步(Uber)的合並徹底改變了市場結構。至此,中國網約車市場結束了全國性的實質競爭。
Ⅳ 滴滴收購了優步嗎
是的。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標志著中國共享出行行業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
據悉,雙方達成戰略協議後,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於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餘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
滴滴也因此成為了唯一一家騰訊、阿里巴巴和網路共同投資的企業。同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將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將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
(5)優步在英國什麼地位擴展閱讀
媒體報道,優步(全球)創始人卡蘭尼克日前發布內部信指出,滴滴出行和優步中國合並後,優步中國將取得新公司20%的股權,而優步(全球)將成為滴滴最大的股東。專家分析認為,兩巨頭合並後不僅佔有絕對優勢市場份額,而且有通過壟斷大數據取得巨大利益的可能性。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給予網約車合法地位的國家,更是全球最大的網約車市場。目前,超過1500萬司機和3億注冊用戶已經加入滴滴社群。權威報告顯示,2015年滴滴出行訂單總量達到14.3億,相當於美國2015年所有計程車訂單量的近兩倍。
Ⅵ Uber司機被英最高法院正式裁定為正式員工,這會有什麼影響
當地時間2月19號,英國最高法院裁定,Uber(優步)司機必須被視為“工人”,而非“自僱人士”,該決定意味著成千上萬的網約車司機將享有正式員工待遇。
Uber官方在敗訴後表示,該裁決僅適用於2016年對該公司提起訴訟的25位司機,並補充說它將與英國所有司機進行磋商。Uber北歐和東歐地區總經理Jamie Heywood在19日的聲明中說:“我們尊重法院的決定,該決定只針對2016年使用優步應用程序的少數司機。”但英國最高法院的裁定讓Uber必須重返就業法庭,以確定有關司機的薪酬。根據媒體統計,在整個訴訟過程中,大約有1000項針對該公司的類似索賠正在等候法院判決。
受此消息影響,19日美股盤前,截至北京時間18時28分,優步(UBER.US)跌2.98%,報59美元。許多業內人士認為,英國最高法院的裁決,可能會對優步的英國業務以及更廣泛范圍內的用工模式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導致該公司的成本更高。
美聯社報道稱,英國是優步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目前共有約65000名英國司機在這一平台上工作,英國最高法院的這一判決將可能對優步的商業模式造成巨大沖擊。
Ⅶ 裁!裁!裁
北京時間30日消息,標普29日宣布,將波音公司的 信用評級從「BBB/A-2」下調至「BBB-/A-3」, 距 垃圾級 更近了一步,原因是擔憂新冠肺炎疫情對該公司未來幾年的收入和現金流的影響。該公司表示,計劃通過買斷、自然減員和非自願裁員的方式, 裁減約1.6萬個職位,相當於其員工總數的約10%。
據塗料采購網了解,疫情以來,全球經濟都受到了重創,停工停產、停職降薪等措施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裁員之路。電子 科技 、服裝外貿、航空運輸、休閑 娛樂 等多個行業的國內外知名企業、行業巨頭都沒能躲過這次「全球大洗牌」。
電子煙巨頭Juul: 4月30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於在美國遭遇嚴厲的電子煙監管和市場份額下滑等因素影響,Juul計劃 裁員三分之一, 甚至可能達到40%,最終的決定將在未來幾周內做出。消息人士稱, 裁員將導致800至950人失去工作。
美國打車服務公司Lyft: 4月30日消息,Lyft在一份監管申報文件中宣布 裁員982人,還有288人將暫時休假。 Lyft稱, 這一裁員人數在公司員工總數中所佔比例為17%。
打車軟體優步(Uber): 在優步4月28日提交的監管備份文件中顯示, 擬裁員至多20%,涉及5400人。 Uber首席技術官圖安·潘(Thuan Pham)已提辭呈,5月16日生效。圖安·潘2013年加入Uber,已成為Uber公司的重要高管。
英國航空母公司IAG: 據彭博社報道,4月28日IAG表示,英航正就擬議的重組和裁員計劃正式通知工會,可能導致 多達12000人的裁員。 英航擁有員工45000人,包括16500名空乘人員,以及3900名飛行員。已利用英國的新冠職位保留計劃,於4月將22626名員工納入休假計劃。
歐洲航空航天巨頭 空中客車公司: 決定暫時 解僱 其位於威爾士布勞頓工廠的 3200名員工, 該工廠負責機翼的製造。這些員工將能夠利用英國的規定,政府在員工無法工作的情況下,為他們提供80%的工資保障,最高每月2500英鎊。
SAS: 將啟動相關流程, 將其未來的員工規模削減至5000個全職職位。 分別是,瑞典約1900個、挪威1300個和丹麥1700個全職工作崗位。鑒於目前的限制,SAS預計在重要的夏季活動有限。此外,需求很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恢復到COVID-19之前的水平。
丹麥知名航運公司 Clipper Bulk: 決定 裁減四分之一 的辦公室人員。本次裁員計劃將影響到這家航運公司 91個工作崗位中的24個, 但對哥本哈根的員工影響尤其大。
國際 旅遊 巨頭貓途鷹(TripAdvisor): 由於新冠疫情封鎖措施造成的經濟沖擊,計劃裁減近 四分之一 的員工。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史蒂夫-考佛(Steve Kaufer)表示, 超過900名員工將被裁減, 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考佛在給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該公司已進行了兩輪成本削減。
豪華遊艇製造商 侯爵遊艇(Marquis yachts) 已通知該州,由於新冠毒病大流行導致業務放緩,該公司計劃將 從6月開始裁員100多名工人。 侯爵已經通知威斯康辛州,公司可能會分時段解僱100多名工人,6月開始裁員65人,7月裁員35人,8月初再裁員17人。
美國梅西百貨: 受疫情影響,公司於2020年3月18日宣布 關閉全部近800家門店, 目前尚無法確定復工日期。同時,梅西百貨採取了一些財務措施保持財務的靈活性,為了最大程度降低經營成本,梅西百貨宣布 臨時解僱大約13萬名零售終端業務人員。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據美國《國會山報》網站4月23日報道,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校長羅納德·丹尼爾斯宣布,由於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該大學預計將 裁減員工、讓雇員休假。 他說:「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我們正在經歷不可避免的損失,大學某些單位的休假和裁員將是必要的。」
▲資料圖片:霍普金斯大學的的標志性建築
服裝品牌Gap:將在全球進行裁員, 同時,有8萬名員工將被停薪休假。此外,Gap在4月的部分關閉門店的房租也將停止支付。
捷豹路虎: 據外媒報道,受新冠疫情影響捷豹路虎將 暫時解僱2萬名員工,占其全球員工總數50%。
照片編輯應用程序VSCO: 該公司正在裁員 約30%的員工,裁員45人, 不過會給予7周薪水以及2個月的醫保作為補償;
GoPro:再裁掉20%的員工(預計超過200人), 以此作為2020年縮減1億美元運營資金、2021年縮減2.5億美元運營資金計劃的一部分。連CEO自己也表示:今年不要任何薪水了!
中國 時尚 電商「蘑菇街」: 宣布新一輪裁員計劃, 大約有140名員工被裁,占總員工比例14%。 而且CFO、高級副總裁等高層也相繼離職。
太陽馬戲團: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3月19日報道,受疫情影響,有「加拿大國寶」之稱的加拿大太陽馬戲團 一周內兩次宣布臨時裁員,裁員總數達到95%。 目前僅留下了骨幹員工。3月22日,作為聯合控股方的復星集團就此事回應稱,當前太陽馬戲的全球演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已暫停了大部分業務,不得不採取臨時性削減人員的舉措。
印度酒店初創公司OYO: 將在全球范圍內 裁員約5000人, 其中中國市場約佔3000人。據了解,OYO目前在中國約有10000名左右員工,其中包括約6000名全職員工和約4000名所謂的「自由裁量權員工」。
大搜車: 多名認證為大搜車員工在脈脈上發帖稱,「第一個撐不住的公司來了,大搜車線下團隊 裁員比例70%, 臨時通知,直接關系統。」對此,大搜車官方回應稱,因業務優化調整,公司在進行業務聚焦, 但涉及員工整體比例只有13%左右, 並提供了N+1的賠償。
快 時尚 品牌H&M: 宣布一些市場已經啟動了關於臨時裁員的計劃, 預計臨時裁員數萬名。
Inditex集團: 此前,據路透社消息,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正在考慮臨時裁員, 涉及西班牙約2.5萬門店員工。
匯豐控股: 匯豐公布了將削減1000億美元資產的方案,縮減投行規模,並將改革美國及歐洲業務,這個大規模的整改行動意味著將在三年內 裁撤3.5萬個工作崗位。
新潮傳媒: CEO張繼學發表內部講話稱:「2月10日,是新潮傳媒上班第一天。我沉重地宣布自救之路, 從減員10%開始,此次減員規模為500人左右,其中包括20名管理幹部。」
Oneplus 表示,目前裁員計劃包括在 法國,德國和英國的區域辦事處解僱多達80%的員工(約20名員工)。
互聯網租衣平台Rent the Runway: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公司約35%的員工停薪休假,並 解僱了近10%的員工。
電影公司米高梅:裁掉了約50名員工,在750名員工中佔比7%, 涉及劇本和非劇本電視和長片等所有部門。同時,米高梅聯合Annapurna成立的聯藝發行公司(United Artists Releasing)已讓1/3的員工無薪休假。此外,兩家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都預計減薪。
日本最大銀行三菱UFJ銀行: 計劃到2023財年, 在原計劃裁員6000人的基礎上,再增加2000人,總裁員將達到8000人。 三菱UFJ銀行的職工人數將從2017年的4萬多大幅下降。
瑞穗銀行:計劃在未來10年內裁員1.9萬人, 並關閉城市中心的130個分行。以去年6月為基準,瑞穗銀行的職員數約為3萬人,464家支行。
三井住友銀行: 打算利用「金融 科技 」來 取代銀行5000名職員 的業務。
另據和訊網報道,美國多個行業開始大規模裁員,包括航空運輸、文化藝術、教育金融、工業製造,房地產 旅遊 、餐飲零售、電子 科技 等。
自疫情以來,歐洲、美國、印度、日本等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都在進行著大規模的裁員,據不完全統計,裁員數量 近30萬人, 其中全球 航空業 遭受沖擊較大,7成航企現金撐不過3個月,需2000億紓困。裁員的行業除了 汽車 ,船舶 等傳統行業之外,也包括近幾年火熱的 互聯網新媒體、電商購物,軟體 科技 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 電影電視、休閑 娛樂 行業,甚至是 學校教育 行業也沒能僥幸逃脫厄運。目前疫情的形勢依舊嚴峻,雖然歐洲多國已經把「解封」提上日程,但全球經濟的復甦還是需要從長計議。依目前的情況來看,各行業的「瘦身」舉措並沒有要停止的意思,未來或將有更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陸續爆出令人震驚的裁員消息。
Ⅷ 全球疫情下的優步該何去何從
5月18日,Uber公司繼上一輪的裁員計劃後,再次裁員3000人,並表示將在全世界范圍內關閉幾十家辦公室,以及多個附帶項目,包括其孵化器、AI實驗室和名為Uber Works的求職服務。
本月初,優步公司的客戶服務負責人魯芬·查韋洛女士,召開了一次視頻會議,雖然只有3分鍾的時間,但卻讓3500人瞬間丟掉了飯碗,成為了失業者。在會議中,查韋洛女士告訴員工們說:「沒有人想要接到這樣的電話,但今天將是您在優步工作的最後一天。」
很委婉,但也相當殘酷,一個月內,優步的兩輪裁員總數高達6700人,相當於員工總數的2%。更讓人心灰意冷的是,Uber發言人還表示,我們有可能在未來繼續裁員。
雪上加霜
可以很確切的說,優步的此番裁員,與當前全球嚴峻的疫情形勢不無關系。UBER管理層曾在2020年2月財報發布會的電話會上稱:「有望在今年年底首次實現季度盈利」,但恐怕他做夢也沒想到疫情的全球蔓延,會為之帶來如此深遠的影響。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20日6時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881,619例,累計死亡322,457例。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並對全球經濟造成沖擊,各國逐漸推進重啟,美國放鬆限制措施後,多個州上周新增病例現最大增幅。截至目前,美國累計確診1524107例,累計死亡91661例。與前一日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19721例,新增死亡病例1467例。
隨著美國多州開始放鬆為遏制新冠病毒傳播而在早前實施的限制措施,5個州的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在上周達到了疫情以來的最大增幅。盡管在美地區沒有嚴格的限制措施,但足不出戶的美國人仍然讓網約車業務近乎停滯。
2020年3月,UBER便承認,疫情可能對公司業務構成重大風險。同月,為了減少冠狀病毒的傳播,UBER暫停在美國和加拿大提供拼車服務。隨後,其「難兄難弟」LYFT來福網約車公司也宣布暫停北美地區的多人拼車服務。
根據IBM商業價值研究所今年4月對2.5萬美國成年人的調查數據顯示,其中超過一半的成年受訪者都表示,在疫情過後,他們也將減少或完全停用叫車服務。這一調查的數據顯示,一些城市4月的出行需求下降了80%。
UBER在美國的訂單量也是大幅下降,CEO達拉·科斯羅薩西表示:「訂單總量在一些疫情嚴峻的城市已經遭受了高達70%的損失。」
「我們正在考慮多種可能性,優化公司的每一項成本,包括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我們希望變得高效,行動迅速,盡可能多地留住我們的優秀人才,並以尊嚴、支持和尊重對待每一個員工。」這位CEO在備忘錄中承認了裁員計劃的痛苦:「像這樣的日子是殘酷的。」
由於疫情對業務影響的不確定性,優步已經撤回了全年業績目標,並擱置了在明年年底前實現首個經調整後盈利的承諾。
事實上,暫且拋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第一季度,優步已經連續虧損了7個季度,2018年優步虧損79億美元,2019年凈虧85億美元。疫情的影響對優步來說,真的是雪上加霜。
孫正義的心頭刺
持續虧損的優步讓投資人孫正義焦慮不已,優步已經從曾經的心頭肉成為了孫正義的心頭刺。
就在一年前,孫正義放出豪言:今後每隔2到3年,就完成一期新的規模在千億美元以上的基金募集。這位62歲的軟銀集團掌門人給這批基金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願景基金」 ,計劃中每一支千億美元的規模,承載了他對未來科技生活的偉大構想。
今年4月份,願景基金披露投資業績巨虧170億美元時,孫正義不得不承認:未來或許再也沒有願景基金了。
業績顯示,2019財年,軟銀旗下願景基金及其他所管理基金的投資收益為1.3萬億日元,2020財年投資收益為-1.8萬億日元,業績下滑238%。
從願景基金所投項目的具體行業來看,孫正義將重金押注在交通、物流以及前沿科技相關領域,共33筆投資,總投資額高達439億美元,佔到全部投資額的近60%,然而這些板塊也正是導致願景基金巨虧的最主要原因。
從具體的投資項目盈虧來看,對Uber和WeWork這兩家公司的投資損失,佔到了全部投資損失的一半有餘,其中願景基金持有的Uber的股權價值已經減少了5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0億。
一直以來,軟銀對於優步的發展可以說是「保駕護航」,優步能有如此大的精力和毅力持續不斷地開拓新市場,甚至布局未來空中出行,軟銀的投資功不可沒。
幾年時間,軟銀前後向優步投資逾百億美元,但是自從2019年5月優步IPO後,優步的市值和股價就在不斷下跌,讓孫正義頭疼不已。
優步在IPO首日,股價就下挫5%,而如今優步的股價更是僅為27.99美元,較45美元的上市價相差甚遠。孫正義期待的優步股票大漲特漲,沒有發生。值得一提的是,高管和創始人們的減持也讓孫正義心寒。
2020年5月19日,優步公告披露公司內部人交易情況,公司高管Ceremony Glen、Hazelbaker Jill、Krishnamurthy Nikki於2020年5月16日凈賣出2006.00股。
去年年底,Uber優步創始人兼前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在持續、密集的多次減持後,已經將手中的公司股票拋售一空,總共套現超過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5億元),從此徹底離去。而另一位創始人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也拋售了大約2000萬美元的股票。
孫正義也不得不承認:「我在投資的判斷上出了問題,目前正在深刻地反省自己。」
優步的自救
與美國相比,隨著中國對疫情的有效防控,國內網約車市場呈現快速反彈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相比去年同期,網約車市場已恢復至6成,且一線和超一線城市恢復較快,網約車仍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之一。
上述報告還顯示,用戶規模方面,截至2020年3月,國內網約車用戶規模達3.62億,占網民整體的40.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城市暫停了網約車運營服務。在疫區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停運,多家網約車平台組織司機為醫生病患接送和特殊服務保障提供運力支持。中長期來看,網約車用戶規模將恢復性增長。
沒有社會環境背書,在美國生長的優步除了裁員斷臂求生外,更多的只能依靠自己。
5月12日晚間,彭博報道稱優步計劃收購美國外賣平台GrubHub,消息傳出後兩家公司股價直線拉升,優步一度漲超7%,最終收漲約2%。而Grubhub則收漲29%。並且在大盤本周累計跌超2%的情況下,優步的股價仍保持穩定,當周跌幅不足1%。可以看出來資本市場十分看好這次的收購。
5月初,優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35.4億美元,虧損達到29億美元(約合206億元)。出乎意料的是,其外賣平台優步Eats的業務量卻在疫情之下實現了逆勢增長,營收為8.19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53%。
由於疫情導致傳統叫車業務需求暴跌,Uber宣布將推出分別名為Uber Connect和Uber Direct的服務,都將專注於遞送物品。曾經的外賣業務Uber Eats,也開始從單純提供送餐,轉向同時向消費者供應超市代購服務。
這些年來國內興起的外賣配送服務,讓國內外的很多企業也是非常眼紅的,畢竟付出人力成本就能夠擁有更多的用戶增長,確實是可以接受。而我們都知道滴滴現如今也是推出了司機跑腿的業務,旨在為簽約司機提供更多的額外營收,也能夠進一步為滴滴籠絡到更多的用戶群體,優步目前同樣也是在效仿滴滴的這一做法的。
為了給自己贏得更多的自救時間,優步現如今正在和各地的商業以及超市合作開發外送業務。現如今大部分民眾都在家,自己隔離食品以及葯品和清潔產品,確實是比較稀缺的,在西班牙優步將會為15個城市的居民提供相應的送貨服務,而在法國,優步則直接和超市巨頭家樂福達成了相應的配送協議,在印度優步也有著多家合作商。
現在國外超市的線上訂單是在不斷增長過程當中的,優步的這一措施能夠解決配送員人力短缺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為優步贏得更多的營收,確實是一舉兩得。
曾經在中國市場潰敗後,面對滴滴在全球化市場上的布局和攻勢,優步網約車全球龍頭老大的地位正在搖搖欲墜,此番疫情是否會成為壓垮優步的最後一根稻草?
文/ALTTT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優步的商業模式如何產生利潤
優步主要的盈利方式可以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每一個用優步的客戶,在到達目的地後付錢,但司機師傅不是第一時間收到這筆錢,優步一周給所有司機結賬。這樣相當於所有客戶的錢都暫時存在了優步公司那裡。雖然說一個人沒多少錢,但是架不住數量和次數太多,相信一周的錢肯定是一個很大的數目,至少億元計量。這些錢優步公司通過金融手段可以變成更多的錢,所以分一部分利益出來,給司機和客戶做補貼,他公司自己還是大賺的。
Ⅹ 特斯拉市值蒸發800億美元超過通用與福特市值總和
?1,特斯拉市值蒸發800億美元超過通用與福特市值總和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在未能進入標普500指數之後,9月8日,特斯拉市值蒸發了大約80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兩家公司的市值總和。
現代汽車表示,雙方將創建一個合作體系,具體涉及到電動車電池租賃、電池管理服務以及電動汽車電池的再利用和回收等多個業務領域。
據現代汽車透露,合作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在電動汽車電池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創造高附加值,並加強其生態友好性。
一位現代高管表示,與專注於電池供應的現有交通工具電池業務不同,此次合作著眼於電池的生命周期,合作雙方將之定義為「電池即服務」,這是一種良性循環。本次合作也將是一個機會,在未來的交通工具電池行業中推廣更多樣化的合作系統。
通過這一夥伴關系,雙方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優化設計,同時將電動汽車和電池連接起來,建立一個涵蓋電池生命周期從生產到回收的所有過程的良性循環。這是自現代汽車集團執行副董事長鄭義宣(ChungEuisun)和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CheyTae-won)7月份會晤以來,公布的首個詳細合作計劃。
現代汽車表示,合作雙方將積極尋求各種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電動汽車電池的附加值和生態友好性。比如從汽車電池中提取鋰、鎳和鈷等金屬,並將電動汽車電池用於能源存儲系統等。
這兩家公司目前正在合作,收集和驗證Niro電動車輛中使用的電池組。(來源:新浪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