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拿馬運河三橋建築工程介紹
橋是建築的集大成者,在中外建築史上有一些獨具風韻的橋梁,以下是建築網帶來的關於獨具建築特色的世界知名大橋的詳細介紹。
巴拿馬運河三橋(英語:Third Bridge over Panama Canal)是巴拿馬的一座在建公路橋,位於加通船閘以北約3千米(1.9英里),跨越巴拿馬運河在大西洋一側的入海口,連接科隆省首府科隆市與城市西郊。
建設歷程
巴拿馬運河三橋是巴拿馬運河上大西洋側的第一座大橋,是世界上最大跨徑的混凝土斜拉橋之一。
2011年6月,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競標聯合體成功中標巴拿馬運河第三大橋設計項目。
2012年,繼續中標巴拿馬三橋的施工階段技術服務及施工監理項目。
建築特點
巴拿馬運河三橋採用4車道「干線公路(Ruralarterialhighway)」標准建設,橋梁標准寬度20.8m,設計速度90km/h。主橋為79+181+530+181+79m五跨連續混凝土梁斜拉橋,雙索麵、邊跨設置1個輔助墩和1個過渡墩。全橋共設128對斜拉索,索麵為按扇形布置,每一索麵由32對斜拉索組成,斜拉索採用鋼絞線斜拉索。
中國設計
2011年6月,中國公規院競標聯合體擊敗美國的林同炎國際、英國奧雅納等5家國際著名工程咨詢公司,成功中標巴拿馬運河第三大橋設計項目(世界上最大跨徑的混凝土斜拉橋)。2012年,繼續中標巴拿馬三橋的施工階段技術服務及施工監理項目。這是公規院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也是我國勘察設計行業通過參加國際公開設計競標首次中標的大型橋梁工程項目。
巴拿馬運河三橋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㈡ 世界著名運河
世界十大運河依長度排名分別為京杭大運河、伊利運河、阿爾貝特運河、蘇伊士運河、莫斯科運河、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基爾運河、約塔運河、巴拿馬運河、曼徹斯特運河。其中京杭大運河為最長,工程最大。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2伊利運河
伊利運河(Erie Canal)的全長為584公里(363 英里),整條運河的為12米(39 英尺)寬、1.2米(4 英尺)深。整條運河總共有83個水閘,每個水閘有27米乘4.5米(90英尺乘15英尺),最高可以行駛排水量68公噸(75噸)的平底駁船。伊利運河是第一條提供美國東海岸與西部內陸的快速運輸工具,這比當時最常用的以動物拉動的拖車還快許多。伊利運河不只加快運輸的速度,也將沿岸地區與內陸地區的運輸成本減少了95%。快捷的運河交通使得紐約州西部更便於到達,因此也造成中西部的人口快速成長。
3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1869年修築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公里(105海里),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也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4阿爾貝特運河
阿爾貝特運河是比利時東北部運河。西起馬斯河上的列日,東抵斯海爾德河上的安特衛普,長約130公里。最狹24米,水最淺5米。1930年始建,1939年完成。可通航2,000噸級船隻。藉此連接安特衛普和列日兩個重要工業區。
連接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和列日(Liege)的水道。1939年建成,長約130公里(80里),河床最窄處寬24公尺(80尺),可通航排水量2,000噸、最大吃水量2.7公尺(9呎)的船。它通過高度工業化的地區,有6座三廂船閘,在列日的蒙新(Monsin)地方有一座單廂船閘。
5莫斯科運河
莫斯科運河,1947年前稱「莫斯科-伏爾加河運河」,跨越莫斯科、特維爾兩州,全長128公里,河寬85米,水深可通航載重5千噸的船隻。開始修建於1932年,一共經歷了四年零八個月,在完成了通往伏爾加河的航道後,於1937年5月1日竣工。運河在斯大林執政時期由勞改犯人建造。起於杜布納鎮附近的伊萬科夫水庫,在距離莫斯科河河口190公里的圖希諾把後者連接起來。
運河的建成令莫斯科成為「五海之港」(порт пяти морей),可以乘船到裏海、波羅的海、白海、黑海和亞速海。除了航運、旅遊用途,運河也為莫斯科帶來接近一半的供水。
6伏爾加河頓河運河
伏爾加河-頓河運河是連接窩瓦河即伏爾加河下游與頓河最終注入亞速海的運河。它位於俄羅斯西部的伏爾加格勒(Volgograd)州。
現今運河的工程於1948年開始興建,1952年竣工。起於頓河齊姆良斯克(Tsimlyansk)水庫東岸的卡拉奇(Kalach),止於伏爾加格勒正南方的窩瓦河畔的紅軍村(Krasnoarmeysk),長101公里(63哩)。沿途設有13個船閘,到窩瓦河的落差為88公尺(289呎),到頓河的落差為44公尺(144呎)。有卡爾波夫卡(Karpovka)、別列斯拉夫卡(Bereslavka)和瓦爾瓦羅夫卡(Varvarovka)3個水庫,共長45公里(28哩)。可通行大型內河船隻及小型海輪,打開了窩瓦河-卡馬河-海的通海航道。
7基爾運河
基爾運河又名北海—波羅的海運河,是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重要水道。
德國的北海-波羅的海運河(Nord-Ostsee-Kanal), 位於德國北部的基爾運河,西南起於易北河口的布倫斯比特爾科克港,東北至於基爾灣的霍爾特瑙港,橫貫日德蘭半島,全長53.3海里 ,是連接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重要航道,故又名「北海-波羅的海運河」。基爾運河的開通極大地縮短了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的航程,比繞道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斯卡格拉克海峽減少了370海里。
德國修建這條運河,原為避免軍艦繞道丹麥半島航行,建成後,北海到波羅的海的航程縮短了756公里之多。在商業上,現為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最安全、最便捷和最經濟的水道。1907年開始對河床進行拓寬和加深工程,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幾周完成,已能通行大型艦船。
8約塔運河
約塔運河(瑞典語作Gota Kanal)是瑞典約塔蘭的運河,於19世紀初建造。由這條運河為主體的水道途經維納恩湖和韋特恩湖,延伸至約塔河和特羅爾海特運河(Trollhätte kanal),把卡特加特海峽城市哥德堡和波羅的海城市南雪平連接起來。 運河本身長190.5公里,其中87.3公里為挖掘和爆破而成,闊由7至14公里不等,最深處約3公里。它共有58個水閘,能容納長32米、闊7米、吃水2.8米的船隻。
9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a)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世界橋梁」。巴拿馬運河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於水閘式運河。其長度,從一側的海岸線到另一側海岸線約為65千米(40英里),而由大西洋(更確切地講是加勒比海)的深水處至太平洋的深水處約82千米(50英里),寬的地方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也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10曼徹斯特運河
曼徹斯特運河是英國英格蘭西北部的運河。從東哈姆到曼徹斯特,長58公里,寬14—24米,深約9米,有5個船閘,可通海輪。1887年開始修鑿,1894年通航。由默西河和伊爾韋爾河供水。
1894年通航的連接英國赤郡的伊斯特姆(Eastham)與曼徹斯特市的水道。此運河使大型遠洋輪可以進入曼徹斯特,河長58公里(36哩),寬14~24公尺(45~80呎),深約9公尺(28~30呎),有5道船閘。
㈢ 馬格德堡水橋建築工程介紹
橋是建築的集大成者,在中外建築史上有一些獨具風韻的橋梁,以下是建築網帶來的關於獨具建築特色的世界知名大橋的詳細介紹。
馬格德堡水橋(Magdeburg Water Bridge),德國人也稱其為跨河水道(Wasserstrassenkreuz),是一座渡槽,連接著德國兩條重要的航運運河:易北河-哈維爾運河(Elbe-Havel Canal)和馬格德堡
(Magdeburg)附近的米德蘭運河(Mittellandkanal),並直通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山谷(Ruhr Valley)的中心地區。早在1919年,德國人就已經開始醞釀連接兩大運河的計劃,並在上個世紀30年代正式投入建設,但是,二戰的爆發以及戰後東、西德的分裂導致這一項目一拖再拖,直到90年代兩德統一才再度施工。
工程建設
工程師們連通兩條水道的最初構思,早在1919年即已提出,而羅騰湖(Rothensee)升船機及大橋錨碇也於1938年安裝就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設工程被推遲。隨後的冷戰時期,德國分裂,該項目被東德政府無限期地擱置下來。
德國重新統一後,隨著道路交通重大工程規劃的編制,水橋再次成為一個優先項目。建造於1997年開始,經過六年時間的建設,耗資5億歐元,巨大的水橋,現在連接柏林的內陸港與萊茵河沿岸港口。為使運輸船舶得以跨越易北河而建設的這龐大的「浴缸」,共耗費了2.4萬噸鋼材和六點八萬立方米混凝土。
直到水橋於2003年10月開通運營之前,在米德蘭運河和易北河-哈維爾運河之間運行的船舶不得不繞道12公里,通過易北河羅騰湖船閘(Rothensee Lock)和涅格利普船閘(Niegripp Lock)通行。
建築結構
馬格德堡水橋是用來跨越道路、鐵路、河、峽谷或其他障礙而建造的結構。印象中的橋梁不外乎就是讓車輛、火車、行人來穿越的。但在德國,這橋主要是來給船過的,所以有一天過橋時,看到大船跟著一起過時不用太慌張。
馬格德堡水橋,位在馬格德堡(Magdeburg)的易北河上,將東部的"米特蘭德運河"( Midland Canal)與西部的「易北-哈威爾運河」( Elbe-Havel Canal)跨越易北河連接起來。由於馬格德堡通過易北河可到達漢堡的海港和南部的德雷斯頓、捷克,讓馬格德堡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水路、鐵路和公路的交通樞紐。
馬格德堡水橋,分別於1919年、1938年都曾有過建造計劃,但因為經歷世界大戰、冷戰一直未能執行。終於在1997年正式開工建造,歷經6年、花費5億歐元,於2003年10月完成了這座918公尺長的大水橋,讓大型船舶可在橋上航行。
馬格德堡水橋使用了24000噸鋼筋、68000kg/立方米水泥量, 水橋除了給船舶航行外,也開放給行人、自行車行走。 馬格德堡水橋的完工讓船隻通過運河縮短到達魯爾區、柏林,疏通東西方向的水陸交通。
馬格德堡水橋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㈣ 英國倫敦翻滾橋建築工程介紹
橋是建築的集大成者,在中外建築史上有一些獨具風韻的橋梁,以下是建築網帶來的關於獨具建築特色的世界知名大橋的詳細介紹。
這座神奇的可收縮的翻滾橋位於英國倫敦帕丁頓,由Thomas Heatherwick設計,橋身長12米。
倫敦設計公司Heatherwick Studio於2004年設計了這座39英尺(約12米)長的木材及鋼鐵結構的橋,架設在倫敦大聯盟運河上。翻滾橋的特別之處在於:橋欄桿內有一個水壓裝置,可以把整座橋收捲成一個八邊形。這個設計確保運河裡的船隻能暢通無阻。橋在每周五的中午捲起。
翻滾橋
翻滾橋的特殊之處在於平時只是一座普通的鋼結構人行橋,但它具有特別的可伸展可收縮的八段結構,一旦有船隻通過河面時,橋身就會自動捲起變成圓環形,使得船隻可順利通過,設計創新大膽。
收起的翻滾橋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㈤ 蘇伊士運河簡介
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
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人民來往的主要通道。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5公里(105哩),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蘇伊士運河處於埃及西奈半島西側,橫跨蘇伊士地峽,處於地中海側的塞德港和紅海蘇伊士灣側的蘇伊士(al-Suways)兩座城市之間,全長約163公里。
概況:
運河並非以最短的路線穿過只有120公里(75哩)長的地峽,而是自北至南利用幾個湖泊∶曼札拉湖(LakeManzala〔Buhayratal-Manzilah〕)、提姆薩赫湖(LakeTimsah〔Buhayratat-Timsah〕)和苦湖∶大苦湖(GreatBitterLake〔Al-Buhayrahal-Murrahal-Kubra〕)、小苦湖(LittleBitterLake〔Al-Buhayrahal-蘇伊士運河Murrahas-Sughra〕)。蘇伊士運河是條明渠,無閘。雖然全長是直的,但也有8個主要彎道。運河西面是尼羅河低窪三角洲,東面較高,是高低不平且乾旱的西奈半島。在建造運河(1869年竣工)之前,唯一重要居民區是蘇伊士城。可能除了坎塔拉(Al-Qantarah)外,沿岸的其他城鎮都在運河建成後逐漸發展起來。 這條運河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而不必繞過非洲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大大節省了航程。從英國的倫敦港或法國的馬賽港到印度的孟買港作一次航行,經蘇伊士運河比繞好望角可分別縮短全航程的43%和56%。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有時人們通過從船上卸下貨物通過陸運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紅海之間實現運輸。 1859-1869年鑿成。著名的國際通航運河。位於埃及境內,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主要國際海運航道,連接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聯結起來,大大縮短了東西方航程。它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之一。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00—8009公里;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000—10000公里;對黑海沿岸來說,則縮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航道,每年承擔著全世界14%的海運貿易。從最低部位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沿途利用大、小苦湖等原已乾涸的湖沼和窪地作為航道。從塞得港至陶菲克港長161公里,連同伸入地中海、紅海河段總長173公里。河面寬160-200米,河底寬60-100米,可通行吃水11.6米、滿載6.5萬噸或空載15萬噸的海輪。通過時間平均為15小時。運河通航後,從西歐到印度洋之間的航程比繞蘇伊士運河遠景道非洲好望角縮短5,500-8,000公里。當歐、亞、非三洲交接地帶的要沖,戰略地位重要。通過船舶數及其貨運量在各國際運河中均居首位,貨運以北上的石油和南下的金屬及其製品最重要。運河原由英、法國管理。1956年埃及宣布將運河收歸國有。1967年中東戰爭後,埃及關閉運河。1975年6月重開後開展大規模拓寬浚深。第一期工程於1980年完成後,河面展寬至365米,使吃水16米、滿載15萬噸或空載35萬噸海輪得以雙向通行。第二期工程在實施中。 蘇伊士運河全長170多公里,河面平均寬度為135米,平均深度為13米。蘇伊士運河從1858年開鑿到1869年竣工。運河開通後,英法兩國就壟斷蘇伊士運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獲得巨額利潤。
㈥ 英國的大運河連接哪兩個國家
曼徹斯特運河是英國英格蘭西北部的運河。從東哈姆到曼徹斯特,長58公里,寬14—24米,深約9米,有5個船閘,可通海輪。1887年開始修鑿,1894年通航。由默西河和伊爾韋爾河供水。
1894年通航的連接英國赤郡的伊斯特姆(Eastham)與曼徹斯特市的水道。此運河使大型遠洋輪可以進入曼徹斯特,河長58公里(36哩),寬14~24公尺(45~80呎),深約9公尺(28~30呎),有5道船閘。
㈦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運河是什麼
京杭大運河、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
1、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2、蘇伊士運河(又譯蘇彝士運河)1869年修築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
3、巴拿馬運河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世界橋梁」。巴拿馬運河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於水閘式運河。
京杭大運河背景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開鑿運河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例如吳王夫差命人開鑿邗溝的直接目的是為了運送軍隊北伐齊國,公元前360年魏惠王開鑿的鴻溝,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
㈧ 英國的倫敦塔橋建在什麼河上
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有「倫敦正門」之稱。該橋始建於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
㈨ 歐洲主要運河各分布在哪些地方
1、法國的布里亞爾(Briare)運河,中央運河
2、英國的布里奇沃特(Bridgewater)運河,大幹流運河(Grand Trunk Canal),
3、阿姆斯特丹運河,在荷蘭西部,連接阿姆斯特丹和萊克河及瓦爾河。1952年建成,西歐最繁忙的運河之一。
4、德國的基爾運河,又名北海—波羅的海運河,是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重要水道。位於德國北部。
5、勃蘭登堡的費諾福運河不僅是歐洲最古老的運河,還是德國最漂亮的運河。
6、阿爾貝特運河,比利時東北部運河。西起馬斯河上的列日,東抵斯海爾德河上的安特衛普,長約130公里。
7、莫斯科運河,1947年前稱「莫斯科-伏爾加河運河」。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北面,連接莫斯科河同伏爾加河。起自伏爾加河右岸的杜勃納,抵莫斯科西北莫斯科河左岸。長128公里。
8、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在俄羅斯歐洲部分東南部,連接伏爾加河同頓河。西起卡拉奇南側,東至伏爾加格勒以南25公里處的紅軍城附近。長101公里
9、約塔運河,瑞典南部貫通東西的運河。利用許多湖泊、河道,並加上人工開鑿的河道相連而成。1800年興建,1832年竣工。全長約580公里。
10、曼徹斯特運河東起伊斯塔木,西至曼徹斯特船,還包括愛爾斯米爾港區,是英格蘭中部的主要港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