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夏洛特·勃朗特的簡介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的豪渥斯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母親早逝,八歲的夏洛蒂被送進一所專收神職人員孤女的慈善性機構——柯文橋女子寄宿學校。在那裡,她的兩個姐姐瑪麗亞和伊麗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後死去。於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鄉,15歲時她進了伍勒小姐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後又在這個學校當教師。後來她曾作家庭教師,最終她投身於文學創作的道路。夏洛蒂·勃朗特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長篇小說《簡·愛》,轟動文壇。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兩個妹妹相繼去世。在死亡的陰影和困惑下,她堅持完成了《謝利》一書,寄託了她對妹妹艾米莉的哀思,並描寫了英國早期自發的工人運動。她另有作品《維萊特》(1853)和《教師》(1857),這兩部作品均根據其本人生活經歷寫成。夏洛蒂·勃朗特善於以抒情的筆法描寫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1]
註:《教師》一書在她死後才出版。大約在1857年左右。
❷ 夏洛蒂勃朗特生平介紹。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在約克郡的索頓,雙親為帕特里克·勃朗特(Patrick Brontë,1777年—1861年)與瑪麗亞·布倫威爾(Maria Branwell),在勃朗特夫婦6個小孩中排行第3,也是勃朗特三姐妹中年紀最大的。1820年4月因為父親帕特里克在哈沃斯擔任副牧師的緣故,所以全家搬到了哈沃斯(Haworth)。母親瑪麗亞於1821年9月15日因癌症病逝,所以夏洛蒂與其他5個兄弟姊妹於是由阿姨伊麗莎白·布倫威爾(Elizabeth Branwell)來照顧。在1824年8月,夏洛蒂與姊妹�6�0艾米莉、瑪麗亞與伊麗莎白一起被送到位於蘭開夏(Lancashire)科恩橋(Cowan Bridge)的女子教會學校(後來夏洛蒂在《簡·愛》中將它描述為羅伍德學校)。學校的狀況是相當惡劣的,這也對夏洛蒂的健康造成了永久的影響,可能也導致了夏洛蒂的兩個姊姊瑪麗亞(1815年—1825年)與伊麗莎白(1814年—1825年)的死亡。她們在1825年離開學校不久之後就死於肺結核。在哈沃斯家中的夏洛蒂與布倫威爾、艾米莉與安妮開始創作他們的幻想國度。夏洛蒂與布倫威爾創作了有關安格利亞(Angria)的故事,而艾米莉與安妮則是創作了有關貢代爾(Gondal)的文章及詩篇。這些傳奇故事的描述相當詳細(目前仍然存在部份的手稿中),提供了他們在兒童時期與青少年早期的樂趣,也為他們未來的文學作品奠下了基礎。夏洛蒂在1831年至1832年間在米菲爾德(Mirfield)的學校就讀,在這里她遇到了終生的好友艾倫·奴西(Ellen Nussey)與瑪莉·泰勒(Mary Taylor)。在1833年間,夏洛蒂以韋爾斯利(Wellesley)的名義創作了《The Green Dwarf》。在1835年至1838年間,夏洛蒂則在米菲爾德的學校擔任教師。夏洛蒂從1839年開始在約克郡擔任許多家庭的女教師,一直到1841年為止。後來在1842年夏洛蒂與妹妹艾米莉前往一間位於布魯塞爾由康斯坦丁·黑格爾(Constantin Heger, 1809年—1896年)與妻子克萊兒(Claire Zoé Parent Heger,1804年—1890年)所經營的私立寄宿學校,為了報答黑格爾夫婦提供食宿與教學,夏洛蒂教導學生英文,而艾米莉則是教導學生音樂。不過因為夏洛蒂的阿姨伊麗莎白·布倫威爾(Elizabeth Branwell)於1842年10月去世而中斷。夏洛蒂在1843年1月獨自返回布魯塞爾的寄宿學校,擔任教師的職務。這次在布魯塞爾的寄宿學校期間,夏洛蒂並不快樂,因為她變成孤獨、思念家鄉的並且深深的愛戀著黑格爾。最後夏洛蒂在1844年1月回到了哈沃斯,後來這段經歷也成為了夏洛蒂創造小說《維萊特》與《教師》的靈感。
在1846年5月夏洛蒂與艾米莉、�6�0安妮聯合出版了一本詩集,並且為了迴避當時對女作家的偏見而使用筆名。雖然這本詩集後來並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僅僅只售出兩本而已),不過她們仍然決定繼續寫作,並且開始第一本小說的創作。夏洛蒂後來使用筆名柯勒·貝爾(Currer Bell)來出版前兩部小說。關於這件事,夏洛蒂後來寫道:因為不願意暴露身分,所以我們用柯勒、艾利斯、阿克頓貝爾這些筆名來隱藏本名。這個因為良心不安而做出的曖昧抉擇,是假設基督徒對於名為男性的思考是正面的。我們並不喜歡宣布我們是女人,因為——毫無疑問的,我們的著作和思想是不會被稱為「女性的」——我們有了模糊的印象:女作家是應該對偏見袖手旁觀的。我們注意到評論家有時是如何因為個性而抨擊,有時則是用諂媚當作鼓勵,這些並不是真正的評價。
《簡·愛》的第一版封面夏洛蒂的小說被當時的評論家認為是相當粗俗的,大部分的焦點反而在於猜測庫瑞爾·貝爾是誰與他是男人或女人這些疑問上面。夏洛蒂的弟弟布倫威爾·勃朗特在1848年9月因慢性的支氣管炎與過量飲酒造成的衰弱而去世,雖然夏洛蒂相信他是死於肺結核。艾米莉與安妮也分別在1848年12月與1849年5月因肺結核而去世。所以只剩下夏洛蒂與父親帕特里克一起生活。在《簡·愛》獲得巨大成功的情況下,夏洛蒂的出版商說服她偶爾前往倫敦。夏洛蒂在倫敦顯露出真正的個性,她開始參加高貴的社交圈,結交了馬蒂諾(Harriet Martineau)、伊麗莎白·蓋斯凱爾、威廉·梅克比斯·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與喬治·亨利·路易斯(George Henry Lewes)等作家。但是夏洛蒂仍然沒有離開哈沃斯超過幾個禮拜的時間,因為她不想離開父親帕特里克的身旁。夏洛蒂與父親的牧師亞瑟貝爾尼可拉斯(Arthur Bell Nicholls)於1854年6月結婚。在不到一年後,夏洛蒂懷孕了。不過在這段期間,夏洛蒂的身體卻快速惡化,最後在1855年3月31日去世,死亡診斷書上認定夏洛蒂死於肺結核,不過有許多傳記作者認為她的死因可能是在懷孕早期因為嚴重的害喜(Morning sickness)而導致劇烈的嘔吐。不過也有證據顯示夏洛蒂是死於斑疹傷寒,她有可能是被丈夫亞瑟的老僕人所傳染的(比夏洛蒂還要早去世)。後來夏洛蒂被葬在哈沃斯聖馬克教堂的家族墓穴中。
❸ 有誰知道夏洛蒂.勃朗特的資料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勃朗特,C.(1816~1855)英國女小說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出生在英格蘭北部約克郡一個與世隔 絕的村子裡。父親是個窮牧師。她曾和其他幾個姐妹一起被送進一家生活條件惡劣、教規嚴厲的寄宿學校讀書。夏洛蒂當過教師和家庭教師,也曾與妹妹艾米莉一起於1842年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學習法語和古典文學。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寫貧苦的小資產者的孤獨、反抗和奮斗,屬於被馬克思稱為以狄更斯為首的「出色的一派」。《簡·愛》是她的處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每個成人都有個孩童時期,每個孩童都曾有過七色的夢。夢本是幻覺:虛懸、飄渺、易失。可就有這么幾個女孩把美夢緊緊抓住,她們執著地置身於夢境的編織中,最終將幻想變成現實,獲得了人生價值的永恆。這就是19世紀出現在英國文壇的勃朗特三姐妹作家提供的一種文化現象。
一、苦難與孤獨
在英國北部約克郡哈沃斯的荒原上孤零零地崛立著一幢用灰色石頭砌成的牧師住宅。1821年仲夏,牧師住宅的女主人因進入肺結核晚期已卧榻不起,其六個年幼的孩子乖巧地聚在他們的「小書屋」里看書或低聲說話,七歲的大姐則把從報紙上獲得的消息輕輕地傳達給姐妹……
這是一群天資聰慧且乖覺懂事的孩子,母親病重的痛苦陰影使他們變得安靜,並自覺地用兄弟姐妹間的互相關愛和依戀來替代那過早失去的母愛。牧師住宅外是一片開闊、空曠的高沼地,小夥伴們常常手挽手地在那裡散步,大家彼此關照,大一點的都知道照拂尚步履蹣跚的小妹。
母親去世時,六個孩子中最大的瑪麗亞也只有八歲,接下來伊利莎白六歲,夏洛蒂五歲,勃蘭威爾四歲,艾米莉三歲,安妮一歲零八個月。病魔並沒就此收手,僅隔三年,瑪麗亞和伊利莎白又相繼被同樣的病症奪走了幼小的生命。對這個家庭來說,命運是殘酷的,但就尚生存者來看生活又是可以自己創造的。孤獨的環境和凄涼的家境不僅沒能把剩下的孩子們的意志摧毀,反而催醒了他們智慧之花的綻開與思想性格的早熟。四個相依為命又年齡相近的孩子以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堅定地邁開了人生新的歷程。
牧師住宅附近沒有學校,孩子們僅有的一點基礎知識主要是靠父親和姨媽的傳授。孤獨的山莊幾乎與世隔絕,孩子們沒有外界朋友,沒有任何涉外的交際和娛樂,石屋和荒野是他們僅有的活動天地。從文化學的角度看,文化共同體所佔據的空間,至少應該以村莊、部落,或民族、民族群為單位,但這群孩子卻自造了一個特定的文化空間,以「家庭成員」的方式在一個封閉的近乎原始狀況的自然環境里結為「地方共同體」。她們的家裡常年訂有兩份報紙,早年曾出版過兩本詩集與一部進步性散文至今仍保持有「作家」孤傲癖的父親和喜愛讀書的母親都有不少藏書,求知慾極強的孩子們便貪婪地從報紙和書籍中來汲取營養,了解外面世界,也從而使他們跟書報結下了不解之緣——書報拓展了他們的視野,書報開啟了他們的智慧,書報萌發了他們的想像,書報為他們勾畫出了一個作家的美夢。這樣看來,「一個文化」和「某個文化」這類術語,似乎既可以用來意指文化特質和文化集結的一種獨特聚合,也可以用來意指在一個特定社會中發現的一組文化特質的文化集結。勃氏姐妹所表現的特定的家庭組合與文化性集結,為她們日後走向文學、攀登文壇,鋪出了一條明確的途徑,而孤獨與苦難,則成為她們後來傾訴與渲泄的內在動因。
二、童趣與天才
1826年的一天晚上,外出歸來的牧師為孩子們帶回了一套十二個木偶,第二天早上當他的獨子勃蘭威爾捧著木頭士兵出現在姐妹們的房門口時,驚喜的姐妹們從被窩里跳出,每個搶過一個士兵並馬上為其命名。夏洛蒂的小人最漂亮,她把它譽為威靈頓公爵;艾米莉的一位小人神情嚴肅,他們稱之為「嚴肅漢」;安妮的那個模樣古怪,個子小巧,自然就當了「侍童」;勃蘭威爾也給自己挑了一個,管他叫「波拿巴」。進而他們又馳騁想像,將十二個小木偶變在了十二位活的勇士,開始了他們狂想中的智力游戲。在幻想的故事基礎上他們仿照作家編寫出了一個劇本——孩子們的處女作——《年輕人》(1826),此時這些小作者尚只是四個六到十歲的孩子。就在這一年裡十歲的夏洛蒂還寫了小故事《從前有個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安妮》(1828)。孩子們在游戲中還常常以各自理想人物的身份出現進行表演和相互間的論爭,他們的思維、想像、語言、邏輯論辨等能力在娛樂和寫作活動中迅速提高,其創作的慾望和興趣也越來越強烈。他們變得聰敏,周圍的一切——書報里的人物故事,家人的言語行動,室外那荒漠的曠野、頑強的石楠、飛濺的瀑布、呼嘯的風暴都能引起他們的靈感,激發出他們天才的創作情思,相應地他們又用那稚嫩的手筆從事著不倦的寫作,一個又一個新作品在孩子們的手裡競相誕生。如受「伊索寓言」的啟示寫出的劇本《我們的夥伴》(1827);晚上睡不著覺,幾個人瞎謅要各占據一座島嶼而引出島名、假設島上的首領、編出島國上發生的許許多多故事,不僅衍生出了劇本《島民》(1827),還構築出了兩個龐大的王國體系,即夏洛蒂與勃蘭威爾兩人主編的「安格里亞王國故事體系」和由艾米莉、安妮主編的「貢達爾王國故事體系」。這種連綿不斷的構思創作幾乎貫穿了他們短暫的一生,盡管他們後來曾幾度分別離家出外求學或任職家庭教師,但各自的創作都沒中斷過,其創作題材和樣式也不斷拓展。現保存下來的他們的手稿就有一百多份,包括戲劇、寓言、詩歌、小說、日記等多種體裁。其中夏洛蒂的創作最多。存稿中有一篇記錄夏洛蒂從1829年到1830年間所有作品的名單,有二十二卷的目錄、日期和標題,那時她才十三歲。小作家們對自己所進行的創作興趣盎然、信心十足,為得到某種認可或求得心理滿足,他們聯手辦起了一份「小雜志」,對自己的活動、作品進行記錄和評介,同時再配上插圖,孩子們的繪畫天賦也得以顯露。小雜志曾每月一期,當然,其作者、「印刷人」、讀者僅局限於四個小合夥人。盡管孩子們最初的創作還顯稚嫩,但正是這種對創作的濃厚興致和勤於實踐的精神為姐妹們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孤獨的牧師住宅雖然狹隘,近乎與世隔絕,但家庭內部成員的精神生活卻異常豐富多彩。幾位聰穎互愛、樂於想像、勤於寫作的孩子以自己的努力把一個偏僻荒岬之地變成了一個培養天才的搖籃。美國著名的人類學家、教育家羅伯特·F·墨菲說過:「人類學把浪漫主義和啟蒙精神緊緊結合起來,它從浪漫主義導出歷史性和伴隨著稀奇古怪各各相異的可取之處,而啟蒙精神致力於在豐富多彩的人類表現中尋找秩序和內在合理性。」[1](P17)從這個意義上看,勃朗特姐妹雖處偏遠之地,但地域阻隔並未使她們失去人類應有的鮮活的思想和特具的浪漫精神,相反,她們以浪漫的想像帶動了自身的啟蒙,又以啟蒙的開發豐富了浪漫的想像,浪漫與啟蒙伴隨著勃氏姐妹度過了她們難忘的少年時代。
三、理想與成功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尋找生活出路的壓力所迫,首先是夏洛蒂和勃蘭威爾開始主動向社會出擊,試圖打開作品出版和寫作成名之路。1835年至1839年間他倆先後多次分別給當時英國著名的《黑檀》雜志編輯,以及著名詩人騷塞、柯勒律治、華茲華斯寫信自薦和寄送作品,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冷遇」。其中騷塞在給夏洛蒂的回信中還諄諄規勸:「文學不能,也不應該是婦女的終身事業,婦女越是投入於她應盡的職責中,就越沒有閑暇來從事文學活動,哪怕只是把它作為一種消遣也罷」。[2](P40)盡管屢遭挫折和不被那些文學精英所賞識認可,但夏洛蒂姐妹並沒氣餒,她們仍執著於理想的創作中,情系紙硯,夢繞筆端。遺憾的是勃蘭威爾在理想受挫和戀愛失意的雙重打擊下酗酒自殘,竟令人寒心地沉淪下去。
1846年5月,三姐妹詩集出版面世,但反響平平,在此後的一年裡又售出了兩本。盡管詩集的出版沒能達到姐妹們預期的效果,但她們各自的小說創作出版計劃卻在默默而緊張地進行著。次年,三部小說脫稿,並分別被兩家出版公司所接受。1847年年底,柯勒·貝爾(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埃利斯·貝爾(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說《呼嘯山莊》、阿克頓·貝爾(安妮·勃朗特)的小說《艾格妮斯·格雷》幾乎同時出版,並且引起英國讀書界的極大轟動和評論界的熱情關注,人們被作品中那憤懣強烈的女性意識、狂放不羈的人物激情、不同凡響的曠野風骨所感奮。三部小說問世的第二年,在作品的影響和地位尚居高不下時,勃朗特三姐妹的真實身份因出版商之間的爭執而被迫暴露——一個普通的牧師家庭竟一下子出現了三位作家,且都是女性,這個近乎神話的新聞無疑地同時為作品和作者都增添了無盡的奧秘和神聖的輝光。
一百多年來,人們一直把勃朗特三姐妹的出現驚出奇跡、傳為佳話,但我們在贊譽「天才」時,不能不隨之思考:一個苦難的家庭何以聯袂脫穎出三位優秀的女性作家,披閱中外文學歷史,這種文化現象也屬罕見。從人生歷程看,勃朗特三姐妹出身苦難、倍嘗孤獨、奮斗維艱,但勃氏家庭卻是一個充滿詩意和想像的精神家園。苦難、孤獨、隔絕、死亡、失敗、痛苦,沒有擊敗她們的意志,泯滅她們的追求,相反,身處逆境的生活,卻使她們激發出對理想的不懈努力。不能實現的理想屬於夢幻,將幻夢變成現實,便是一種成功。勃朗特三姐妹由幾個追夢的女孩,用她們纖弱的身軀,積年的心血,戰勝苦難,沖破隔絕,不畏冷遇,不怕失敗,「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辛勤地耕耘著藝術的園地,編織著理想的藍天,這不是一種虛構的「神話」,而是一種實在的人生,正如馬克思所言:「只是由於人的本質的客觀地展開豐富性,立體的、人的感性的豐富性,如有音樂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總之,那些能成為人的享受的感覺,即確證自己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感覺,才一部分發展起來,一部分產生出來."勃朗特姐妹以她們天才的努力,證實了哲人的這一判斷。
1847年,《簡·愛》和《呼嘯山莊》在英國先後出版。這兩部作品的出現,引起了文學界強烈的轟動;而這兩部不朽的名著竟出於名不見傳的兩姐妹之手,更成了英國文學史上的佳話。這兩姐妹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夏洛蒂的《簡·愛》因題材的新穎和感情的真摯立即引起當時評論界的重視,而艾米莉則憑著《呼嘯山莊》這部有著奇想像力的小說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有突出地位。 然而人們沒有想到, 這兩姐妹的成功卻源自她們那孤獨、苦悶和不幸的生活。
凄涼、孤獨的童年
勃朗特姐妹生長在一個窮牧師家庭,她們的母親在孩子們還很年幼時患肺癌去世,這使全家陷入了不幸。失去了母親,孩子們的童年就象沒有陽光的深冬,凄涼而沒有歡樂。所幸的是,她們的父親--那位窮牧師--學識淵博,他親自教她們讀書,指導她們看書讀報,這些都給了她們很大的影響,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由於生活的凄苦,勃朗特姐妹不得不在慈善學校度過了一段童年。因為學校里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夏洛蒂和艾米莉的兩個姐姐先後患肺病死去,這給夏洛蒂極其沉重的打擊。後來,她將這家學校搬進了《簡·愛》,並且為了紀念她的姐姐,在書中塑造了一個海倫·彭斯的可愛的小姑娘的形象。此後,夏洛蒂和艾米莉就回到家裡,與弟弟勃蘭威爾和妹妹安妮一起自學。
她們的家居住在荒涼偏僻的山區,再加上這個家庭一向離群索居,因此她們遊玩的場地只有一望無際的沼澤和西邊的曠野。她們常在曠野里散步,感受著曠野的氣氛,特別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內心卻熱情奔放,她將曠野的感受全寫進了《呼嘯山莊》,構成了《呼嘯山莊》的獨特氛圍。為了打發寂寞的時光,她們四個便常常讀書、寫作詩歌以及杜撰傳奇故事,她們自辦了一個手抄的刊物:《年輕人的雜志》,自編自寫自讀,這給她們帶來了莫大樂趣,對她們以後成為著名的作家是一個初步鍛煉。婁時,夏洛蒂寫了許多小說、詩歌和劇本,據她自己在14歲時開列的作品名單,就有22卷。
艱苦工作後的解脫
為了生活,勃朗特姐妹先後離家出外當家庭教師,屈辱的生活激起了她們強烈的憤怒之情。夏洛蒂倍感歧視和孤獨,她憎恨家庭教師這個行當,兩次都只工作了幾個月就離開了,但這段經歷卻為《簡·愛》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素材。在艱若、閉塞的生活中,勃朗特姐妹經常利用晚上的 一點餘暇積極地寫作,作為對一天枯燥乏味的辛勞工作的一種解脫。尤其是艾米莉,她除了工作之外,還要承擔全家繁重的家務勞動,洗衣服、燒菜、烤麵包,為了隨時記下寫作素材,她在廚房裡幹活時,總是隨身帶著紙和筆,只要一有空隙,就立即把腦了了里涌現的思想寫下來,然後繼續燒飯。
這一段時期,她們一直沒有停止創作活動。1836年,夏洛蒂把自己寫的幾首詩寄給了當時著名的桂冠詩人騷塞,不料騷塞竟認為文學不是婦女的事業,而且認為夏洛蒂沒有特殊的才能。他決不會想到,正是這個他認為沒有特殊才能的夏洛蒂·勃朗特在10年後會成為轟動英國文壇的作家。
勃朗特姐妹曾打算合力辦一所學校,可是印了招生廣告,卻沒有人來報名。這時她們唯一的弟弟勃蘭威爾由於環境的刺激,養成了酗酒的惡習,並為些丟掉了工作,成為家庭的負擔。1845年秋季的一天,夏洛蒂偶然看到艾米莉寫的一本詩集,她深受感動,想到寫作也許是一條出路,於是,她動用了去世的姨媽留給她們的遺產,與兩個妹妹合出一本詩集。但是盡管詩寫得很美,卻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只賣掉了兩本。
小說創作上的成功
雖然如此,這本詩集的出版仍鼓舞了她們的創作情緒,於是勃朗特姐妹埋頭寫起小說來。這一年,安妮寫成了《艾格妮斯·格雷》,艾米莉寫成了《呼嘯山莊》,夏洛蒂寫成了《教授》。前兩部都被出版商接受了,只有《教授》被退回。但夏洛蒂沒有灰心,她開始寫《簡·愛》,小說中的人物和情節很多都是她從生活中經歷過的或是熟悉的。 她用了一年時間以相當快的速度寫好了《簡·愛》,兩個月以後,書出版了,而《艾格妮斯·格雷》和《呼嘯山莊》直到《簡·愛》出版後方才出版。然而是只有《簡·愛》獲得了成功,受到重視,《呼嘯山莊》卻不為當時的讀者所理解。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呼嘯山莊》以作者「心靈中非凡的熱情」和她繼拜倫之後無人可比的「強烈的情感、憂傷、大膽」震撼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心靈,於是,《呼嘯山莊》被譽為「最奇特的小說」,艾米莉·勃朗特也以她唯一的一部小說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❹ 夏洛特勃朗特是哪國的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的豪渥斯,父親是當地聖公會的一個窮牧師,母親是家庭主婦。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歲時,母親便患癌症去世。父親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艱苦又凄涼。豪渥斯是山區的一個窮鄉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們只能在沼澤地里遊玩。好在父親是劍橋聖約翰學院的畢業生,學識淵博,他常常教子女讀書,指導他們看書報雜志,還給他們講故事。這是自母親去世後孩子們所能得到的唯一的樂趣,同時也給夏洛蒂以及兩個妹妹帶來最初的影響,使她們從小就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824年,姐姐瑪麗亞和伊麗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橋一所寄宿學校去讀書,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裡。當時,只有窮人的子女才進這種學校。那裡的條件極差,教規卻非常嚴厲,孩子們終年無飽食之日,又動輒要受體罰,每逢星期天,還得冒著嚴寒或者酷暑步行幾英里去教堂做禮拜。由於條件惡劣,第二年學校里就流行傷寒,夏洛蒂的兩個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後沒幾天都痛苦地死了。這之後,父親不再讓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學校,但那裡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靈深處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她永遠忘不了這段生活,後來在她的小說《簡·愛》中,她又飽含著痛切之情對此作了描繪,而小說中可愛的小姑娘海倫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瑪麗亞為原型的。
夏洛蒂回到家裡後,生活又像過去一樣,但她和妹妹們的興趣卻更加廣泛了。她們一起學音樂,彈琴、唱歌,畫畫,而最使她們感興趣的卻是學習寫作。勃朗特一家一向離群索居,夏洛蒂姐妹自幼性格孤僻,在豪渥斯這個孤寂的村落里,她們所能找到的唯一慰籍,就是面對荒野任憑想像力馳騁,編寫離奇動人的故事。當時夏洛蒂14歲,已寫了許多小說、詩歌和劇本,據她自己開列的書單,她共寫了22卷之多,每卷60到100頁。這些習作盡管還很幼稚,但已表現出相當厚實的文學素養和豐富的想像力。這樣的習作,可以說為她往後在文壇上一舉成名作了充分准備。
15歲時,夏洛蒂進伍勒小姐在羅海德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後,她為了掙錢供弟妹們上學,又在這所學校里當了教師。她一邊教書,一邊繼續寫作,但至此還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1836年,也就是在她20歲時,她大著膽子把自己的幾首短詩寄給當時的桂冠詩人騷塞。然而,得到的卻是這位大詩人的一頓訓斥。騷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氣地對她說:「文學不是女人的事情,你們沒有寫詩的天賦。」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傷心,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喪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堅持寫作。
1838年,夏洛蒂離開伍勒小姐的學校。第二年,她到有錢人家裡擔任家庭教師。這一職業在當時是受歧視的,而夏洛蒂更是親身體驗了作為一名家庭女教師的辛苦與屈辱。她在當時給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私人教師……是沒有存在意義的,根本不被當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所以,她很快就討厭甚至憎惡家庭教師這一行當了。她在1839年和1841年分別當過兩次家庭教師,但每次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她忍受不了。
也就是在這兩年裡,有人向夏洛蒂求婚:一次是她的一個女友的哥哥,另一次是一位年輕的牧師。但是,這兩次求婚都被她拒絕了,原因是她認為他們並不是真正愛她,只是按傳統要娶個妻子而已。
夏洛蒂和艾米莉都不願離開家到外面去謀生,但僅靠父親的收入又無法生活,於是她們便想在本村辦一所學校,教當地孩子讀書,這樣也許能維持生計。她們都想教法語,可是她們的法語並不好。這時,在她們家裡幫助照料家務的姨媽挺身而出,拿出她所有的積蓄,讓姐妹倆到布魯塞爾去攻讀法語。
這樣,她們就進了布魯塞爾的一所法語學校。這所學校是由一對姓埃熱的夫婦辦的,並由埃熱先生親自教授法語。埃熱先生的法國文學造詣很深,勃朗特姐妹倆在他的教誨下,僅用一年時間,就掌握了法語基礎知識,還閱讀了大量法國文學名著,了解了各種流派作家的創作風格和藝術特點。但是,對夏洛蒂來說,在布魯塞爾的一年間,給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埃熱先生本人。他不僅學識淵博,聰明過人,還有一種對年輕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氣,即容易激動,有點粗魯,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內心已愛上這個有婦之夫,但她始終沒有明確表露。埃熱先生對她則全然無心,所以她就把這種微妙的情感一直壓在自己心裡。
從布魯塞爾回國後,夏洛蒂便和兩個妹妹一起開始籌辦學校,還掛出了「勃朗特姐妹學校」的招牌。可是,她們萬萬沒有想到,在幾個月里竟然沒有一個學生來報名入學,等來的只是上門收稅的官員。
辦學的理想破滅了。夏洛蒂覺得,寫作也許還有出路。1845年秋天,她偶然讀了妹妹艾米莉寫的一些詩,突然想到她們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詩集。於是她們商量之後,每人拿出一些詩合在一起,用當時已去世的姨媽留下的一些錢自費出版了一本詩集。她們沒有署真名,而是分別用了三個假名:柯勒·貝爾、埃利斯·貝爾和阿克頓·貝爾。盡管她們的詩寫得很美,卻沒有人注意,出版後只賣掉了兩本。
但是,不管怎麼說,詩集的出版對她們來說總是一件大事。她們的創作熱情受到了激勵,於是三姐妹又開始埋頭寫小說。這時,夏洛蒂已三十歲。她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取名《教師》;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則分別寫了長篇小說《呼嘯山莊》和《艾格妮絲·格雷》。她們把三部小說一起寄給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復她們說,《呼嘯山莊》和《艾格妮絲·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師》將被退回。
這對夏洛蒂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打擊。但她沒有退縮,反而憋著一股氣又開始寫另一部長篇小說。這就是《簡·愛》。
《簡·愛》中的人物和情節,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經歷過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說她又充滿了激情,所以寫作進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脫稿了。稿子交出去後,令出版商大為驚喜,通宵不眠地審讀。最後,出版商認定它是一部傑作,決定馬上出版。就這樣,兩個月後,《簡·愛》(1847)就問世了,而兩個妹妹的作品此時還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問世。當時的英國文壇大為震驚,因為三姐妹的三部長篇小說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簡·愛》(初版時作者署名為柯勒·貝爾),更是引起轟動,大街小巷裡都在談論這部小說,人們還到處打聽和猜測,作者到底是誰?
勃朗特三姐妹出了名,為全家帶來了歡樂。但是不久,家裡就發生了一連串不幸事件。1848年9月,她們的弟弟患病去世。三個月後,艾米莉染上結核病,相繼去世。夏洛蒂擔心小妹妹安妮也會染上,不巧事情正是這樣。安妮得病後拖了5個月,也離開了人間。
夏洛蒂深受打擊,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寫作,才能暫時遺忘內心的悲痛。她埋頭寫長篇小說《謝利》,於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謝利》使她再一次獲得巨大成功。這之後,她便去了倫敦。在倫敦的幾年裡,她結識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薩克雷和蓋斯凱爾夫人。薩克雷對她的作品評價很高,而她則把《簡·愛》第二版題獻給薩克雷,以表示對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蓋斯凱爾夫人成了她的摯友,兩人過往甚密。
1852年,當時夏洛蒂已36歲,他父親的助手尼古拉斯牧師向她求婚。盡管她父親並不同意,但夏洛蒂認為尼古拉斯是真心愛她的,她自己也喜歡尼古拉斯,於是說服了父親,於1854年6月和尼古拉斯結婚。在此期間,她還完成並出版了長篇小說《維萊特》。
他們的婚後生活相當幸福。夏洛蒂在照顧丈夫和父親之餘,仍花大量時間從事寫作。她在寫長篇小說《愛瑪》。可是,命運多舛,只過了6個月幸福的家庭生活,《愛瑪》也僅寫完兩章,夏洛蒂就一病不起了。此後,她在病床上痛苦地掙扎了3個多月。1855年3月31日,這位性格剛強、才華出眾的女作家與世長辭,是年39歲。
夏洛蒂·勃朗特雖然一生僅寫了四部小說(即:《教師》、《簡·愛》、《謝利》和《維萊特》,其中《教師》在她去世後才出版),但她在文學史上卻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說中,最突出的主題就是女性要求獨立自主的強烈願望。這一主題可以說在她所有的小說中都頑強地表現出來,而將女性的呼聲作為小說主題,這在她之前的英國文學史上是不曾有過的——她是表現這一主題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說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人物和情節都與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題加上抒情筆調,這是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基本特色,也是她對後世英美作家的影響所在。後世作家在處理女性主題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響,尤其是關心女性自身命運問題的女作家,更是尊她為先驅,並把她的作品視為「現代女性小說」的楷模
❺ 夏洛蒂·勃朗特是誰
夏洛蒂·勃朗特
名人姓名:夏洛特·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生卒年份:1816-1855
名人職稱:英國女作家。
名人國家:英國
相關介紹:
夏洛特·勃朗特出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的豪渥斯,父親是當地聖公會的一個窮牧師,母親是家庭主婦。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歲時,母親便患癌症去世。父親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艱苦又凄涼。豪渥斯是山區的一個窮鄉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們只能在沼澤地里遊玩。好在父親是劍橋聖約翰學院的畢業生,學識淵博,他常常教子女讀書,指導他們看書報雜志,還給他們講故事。這是自母親去世後孩子們所能得到的唯一的樂趣,同時也給夏洛蒂以及兩個妹妹帶來最初的影響,使她們從小就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824年,姐姐瑪麗亞和伊麗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橋一所寄宿學校去讀書,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裡。當時,只有窮人的子女才進這種學校。那裡的條件極差,教規卻非常嚴厲,孩子們終年無飽食之日,又動輒要受體罰,每逢星期天,還得冒著嚴寒或者酷暑步行幾英里去教堂做禮拜。由於條件惡劣,第二年學校里就流行傷寒,夏洛蒂的兩個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後沒幾天都痛苦地死了。這之後,父親不再讓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學校,但那裡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靈深處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她永遠忘不了這段生活,後來在她的小說《簡·愛》中,她又飽含著痛切之情對此作了描繪,而小說中可愛的小姑娘海倫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瑪麗亞為原型的。 夏洛蒂回到家裡後,生活又像過去一樣,但她和妹妹們的興趣卻更加廣泛了。她們一起學音樂,彈琴、唱歌,畫畫,而最使她們感興趣的卻是學習寫作。勃朗特一家一向離群索居,夏洛蒂姐妹自幼性格孤僻,在豪渥斯這個孤寂的村落里,她們所能找到的唯一慰藉,就是面對荒野任憑想像力馳騁,編寫離奇動人的故事。當時夏洛蒂14歲,已寫了許多小說、詩歌和劇本,據她自己開列的書單,她共寫了11卷之多,每卷60到100頁。這些習作盡管還很幼稚,但已表現出相當厚實的文學素養和豐富的想像力。這樣的習作,可以說為她往後在文壇上一舉成名作了充分准備。
15歲時,夏洛蒂進伍勒小姐在羅海德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後,她為了掙錢供弟妹們上學,又在這所學校里當了教師。她一邊教書,一邊繼續寫作,但至此還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1836年,也就是在她20歲時,她大著膽子把自己的幾首短詩寄給當時的桂冠詩人騷塞。然而,得到的卻是這位大詩人的一頓訓斥。騷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氣地對她說:「文學不是女人的事情,你們沒有寫詩的天賦。」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傷心,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喪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堅持寫作。1838年,夏洛蒂離開伍勒小姐的學校。第二年,她到有錢人家裡擔任家庭教師。這一職業在當時是受歧視的,而夏洛蒂更是親身體驗了作為一名家庭女教師的辛苦與屈辱。她在當時給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私人教師……是沒有存在意義的,根本不被當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所以,她很快就討厭甚至憎惡家庭教師這一行當了。她在1839年和1841年分別當過兩次家庭教師,但每次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她忍受不了。 也就是在這兩年裡,有人向夏洛蒂求婚:一次是她的一個女友的哥哥,另一次是一位年輕的牧師。但是,這兩次求婚都被她拒絕了,原因是她認為他們並不是真正愛她,只是按傳統要娶個妻子而已。
夏洛蒂和艾米莉都不願離開家到外面去謀生,但僅靠父親的收入又無法生活,於是她們便想在本村辦一所學校,教當地孩子讀書,這樣也許能維持生計。她們都想教法語,可是她們的法語並不好。這時,在她們家裡幫助照料家務的姨媽挺身而出,拿出她所有的積蓄,讓姐妹倆到布魯塞爾去攻讀法語。
這樣,她們就進了布魯塞爾的一所法語學校。這所學校是由一對姓埃熱的夫婦辦的,並由埃熱先生親自教授法語。埃熱先生的法國文學造詣很深,勃朗特姐妹倆在他的教誨下,僅用一年時間,就掌握了法語基礎知識,還閱讀了大量法國文學名著,了解了各種流派作家的創作風格和藝術特點。但是,對夏洛蒂來說,在布魯塞爾的一年間,給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埃熱先生本人。他不僅學識淵博,聰明過人,還有一種對年輕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氣,即容易激動,有點粗魯,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內心已愛上這個有婦之夫,但她始終沒有明確表露。埃熱先生對她則全然無心,所以她就把這種微妙的情感一直壓在自己心裡。 從布魯塞爾回國後,夏洛蒂便和兩個妹妹一起開始籌辦學校,還掛出了「勃朗特姐妹學校」的招牌。可是,她們萬萬沒有想到,在幾個月里竟然沒有一個學生來報名入學,等來的只是上門收稅的官員。
辦學的理想破滅了。夏洛蒂覺得,寫作也許還有出路。1845年秋天,她偶然讀了妹妹艾米莉寫的一些詩,突然想到她們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詩集。於是她們商量之後,每人拿出一些詩合在一起,用當時已去世的姨媽留下的一些錢自費出版了一本詩集。她們沒有署真名,而是分別用了三個假名:柯勒·貝爾、埃利斯·貝爾和阿克頓·貝爾。盡管她們的詩寫得很美,卻沒有人注意,出版後只賣掉了兩本。
但是,不管怎麼說,詩集的出版對她們來說總是一件大事。她們的創作熱情受到了激勵,於是三姐妹又開始埋頭寫小說。這時,夏洛蒂已三十歲。她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取名《教師》;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則分別寫了長篇小說《呼嘯山莊》和《阿格尼絲·格雷》。她們把三部小說一起寄給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復她們說,《呼嘯山莊》和《阿格尼絲·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師》將被退回。
這對夏洛蒂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打擊。但她沒有退縮,反而憋著一股氣又開始寫另一部長篇小說。這就是《簡·愛》。
《簡·愛》中的人物和情節,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經歷過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說她又充滿了激情,所以寫作進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脫稿了。稿子交出去後,令出版商大為驚喜,通宵不眠地審讀。最後,出版商認定它是一部傑作,決定馬上出版。就這樣,兩個月後,《簡·愛》(1847)就問世了,而兩個妹妹的作品此時還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問世。當時的英國文壇大為震驚,因為三姐妹的三部長篇小說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簡·愛》(初版時作者署名為柯勒·貝爾),更是引起轟動,大街小巷裡都在談論這部小說,人們還到處打聽和猜測,作者到底是誰?
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功,給勃朗特一家帶來了極大的歡樂。但是不久,家裡就發生了一連串不幸事件。1848年9月,她們的弟弟患病去世。三個月後,艾米莉染上結核病,相繼去世。夏洛蒂擔心小妹妹安妮也會染上,不巧事情正是這樣。安妮得病後拖了5個月,也離開了人間。
夏洛蒂深受打擊,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寫作,才能暫時遺忘內心的悲痛。她埋頭寫長篇小說《謝利》,於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謝利》使她再一次獲得巨大成功。這之後,她便去了倫敦。在倫敦的幾年裡,她結識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薩克雷和蓋斯凱爾夫人。薩克雷對她的作品評價很高,而她則把《簡·愛》第二版題獻給薩克雷,以表示對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蓋斯凱爾夫人成了她的摯友,兩人過往甚密。 她還完成並出版了長篇小說《維萊特》,並於一八五三年十一月開始創作長篇小說《愛瑪》。
一八五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三十八歲的夏洛蒂終於克服固執的老夫的反對,和阿貝尼科爾斯牧師結了婚。遲來的愛情給她帶來了慰藉和歡樂,但婚後的幸福竟是那麼短暫,六個月後的一天,夏洛蒂和丈夫到離家數英里的荒原深處觀看山澗瀑布,歸途中遇雨受寒,此後便一病不起。一八五五年三月三十一日,三十八歲的夏洛蒂不幸離開了人間,還帶去了一個尚未出事的嬰兒。
夏洛蒂·勃朗特雖然一生僅寫了四部小說(即:《教師》、《簡·愛》、《謝利》和《維萊特》,其中《教師》在她去世後才出版),但她在文學史上卻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說中,最突出的主題就是女性要求獨立自主的強烈願望。這一主題可以說在她所有的小說中都頑強地表現出來,而將女性的呼聲作為小說主題,這在她之前的英國文學史上是不曾有過的——她是表現這一主題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說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人物和情節都與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題加上抒情筆調,這是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基本特色,也是她對後世英美作家的影響所在。後世作家在處理女性主題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響,尤其是關心女性自身命運問題的女作家,更是尊她為先驅,並把她的作品視為「現代女性小說」的楷模。
第二版本:
英國女小說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是活躍在英國文壇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是三姐妹中年齡最大的。三姐妹 出生在英格蘭北部約克郡一個與世隔絕的村子裡。父親是個窮牧師。全靠他們一位小有資產的姨媽資助他們上學,並留給他們財產。後來三姐妹利用這筆財產的一部分自費出版了他們的第一部詩歌合集。童年的夏洛蒂常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用小本寫一些奇特的故事。基於父母遺傳的天分和他們後天的努力,三姐妹都有名擅長寫作,1847年,他們都發表了小說,夏洛蒂用柯勒貝爾的筆名發表了《簡· 愛》。夏洛蒂當過教師和家庭教師,也曾與妹妹艾米莉一起於1842年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學習法語和古典文學。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寫貧苦的小資產者的孤獨、反抗和奮斗,屬於被馬克思稱為以狄更斯為首的「出色的一派」。《簡·愛》是她的處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實際上,勃朗特三姐妹自幼便熱愛寫作,常常一起在本上寫一些關於伯爵的小說,可惜日後都丟失了。夏洛蒂還出版過詩集。她的其他小說有:《雪莉》(1849)、《維萊特》(1853)和《教師》(1857)。其中《維萊特》可以看做是她個人的小說體自傳,與她的人生經歷十分相似。這位天生體弱的女作家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壇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勃朗特姐妹
1847年,《簡·愛》和《呼嘯山莊》在英國先後出版。這兩部作品的出現,引起了文學界強烈的轟動;而這兩部不朽的名著竟出於名不見傳的兩姐妹之手,更成了英國文學史上的佳話。這兩姐妹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夏洛蒂的《簡·愛》因題材的新穎和感情的真摯立即引起當時評論界的重視,而艾米莉則憑著《呼嘯山莊》這部有著奇想像力的小說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有突出地位。然而人們沒有想到,這兩姐妹的成功卻源自她們那孤獨、苦悶和不幸的生活。
凄涼、孤獨的童年
勃朗特姐妹生長在一個窮牧師家庭,她們的母親在孩子們還很年幼時患肺癌去世,這使全家陷入了不幸。失去了母親,孩子們的童年就象沒有陽光的深冬,凄涼而沒有歡樂。所幸的是,她們的父親--那位窮牧師--學識淵博,他親自教她們讀書,指導她們看書讀報,這些都給了她們很大的影響,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由於生活的凄苦,勃朗特姐妹不得不在慈善學校度過了一段童年。因為學校里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夏洛蒂和艾米莉的兩個姐姐先後患肺病死去,這給夏洛蒂極其沉重的打擊。後來,她將這家學校搬進了《簡·愛》,並且為了紀念她的姐姐,在書中塑造了一個海倫·彭斯的可愛的小姑娘的形象。此後,夏洛蒂和艾米莉就回到家裡,與弟弟勃蘭威爾和妹妹安妮一起自學。
她們的家居住在荒涼偏僻的山區,再加上這個家庭一向離群索居,因此她們遊玩的場地只有一望無際的沼澤和西邊的曠野。她們常在曠野里散步,感受著曠野的氣氛,特別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內心卻熱情奔放,她將曠野的感受全寫進了《呼嘯山莊》,構成了《呼嘯山莊》的獨特氛圍。為了打發寂寞的時光,她們四個便常常讀書、寫作詩歌以及杜撰傳奇故事,她們自辦了一個手抄的刊物:《年輕人的雜志》,自編自寫自讀,這給她們帶來了莫大樂趣,對她們以後成為著名的作家是一個初步鍛煉。婁時,夏洛蒂寫了許多小說、詩歌和劇本,據她自己在14歲時開列的作品名單,就有22卷。
艱苦工作後的解脫
為了生活,勃朗特姐妹先後離家出外當家庭教師,屈辱的生活激起了她們強烈的憤怒之情。夏洛蒂倍感歧視和孤獨,她憎恨家庭教師這個行當,兩次都只工作了幾個月就離開了,但這段經歷卻為《簡·愛》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素材。在艱若、閉塞的生活中,勃朗特姐妹經常利用晚上的一點餘暇積極地寫作,作為對一天枯燥乏味的辛勞工作的一種解脫。尤其是艾米莉,她除了工作之外,還要承擔全家繁重的家務勞動,洗衣服、燒菜、烤麵包,為了隨時記下寫作素材,她在廚房裡幹活時,總是隨身帶著紙和筆,只要一有空隙,就立即把腦了了里涌現的思想寫下來,然後繼續燒飯。
這一段時期,她們一直沒有停止創作活動。1836年,夏洛蒂把自己寫的幾首詩寄給了當時著名的桂冠詩人騷塞,不料騷塞竟認為文學不是婦女的事業,而且認為夏洛蒂沒有特殊的才能。他決不會想到,正是這個他認為沒有特殊才能的夏洛蒂·勃朗特在10年後會成為轟動英國文壇的作家。
勃朗特姐妹曾打算合力辦一所學校,可是印了招生廣告,卻沒有人來報名。這時她們唯一的弟弟勃蘭威爾由於環境的刺激,養成了酗酒的惡習,並為此丟掉了工作,成為家庭的負擔。1845年秋季的一天,夏洛蒂偶然看到艾米莉寫的一本詩集,她深受感動,想到寫作也許是一條出路,於是,她動用了去世的姨媽留給她們的遺產,與兩個妹妹合出一本詩集。但是盡管詩寫得很美,卻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只賣掉了兩本。
小說創作上的成功
雖然如此,這本詩集的出版仍鼓舞了她們的創作情緒,於是勃朗特姐妹埋頭寫起小說來。這一年,小妹妹安妮·勃朗特寫成了《艾格妮斯·格雷》,艾米莉寫成了《呼嘯山莊》,夏洛蒂寫成了《教授》。前兩部都被出版商接受了,只有《教授》被退回。但夏洛蒂沒有灰心,她開始寫《簡·愛》,小說中的人物和情節很多都是她從生活中經歷過的或是熟悉的。她用了一年時間以相當快的速度寫好了《簡·愛》,兩個月以後,書出版了,而《艾格妮斯·格雷》和《呼嘯山莊》直到《簡·愛》出版後方才出版。然而是只有《簡·愛》獲得了成功,受到重視,《呼嘯山莊》卻不為當時的讀者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