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為什麼要往中國輸送鴉片
因為英國資本家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牟取暴利。鴉片戰爭以前,清政府對外實行閉關政策,只能廣州一地同外國通商,並指定商人組成公行,眼外國人做生意。最初的公行為十三家,又稱十三洋行。洋行的數目不固定,多達四五十家。
當時,在中國社會經濟中,占統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小農經濟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廣大農民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男耕女織,自己生產和製造的絕大部分是衣服和生活日用晶,不需要也根本沒有錢宋購買外國商品。
英國的呢絨和布匹,很難在中國市場上頤銷。十八世紀後期,在正當的中英貿易方面,中國始終處於出超地位。一七八一到一七九零年,中國輸往英國的商品,僅茶葉一項,就達九干六百萬銀元。
一七八一到一七九三年,英國輸入中國的呢絨、布匹等全部工業品,只有一千六百多萬銀元,不及中國輸入英國茶價的六分之一。英國資本家為了獲得中國的茶葉和生絲,必須向中國運進大量的銀元。
(1)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對中國留情擴展閱讀:
鴉片戰爭帶來的影響:
鴉片戰爭的失敗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銀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原本佔主導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強烈沖擊,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
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但是外國資本主義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
⑵ 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什麼後果
一、原因
鴉片戰前,因為中國是一個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封建帝國,對外國商品的需求量很有限,同時也因為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暫時了限制了對外貿易規模,這給英國商品的向中國輸入以頑強的抵抗。英國輸華的商品主要是紡織品、金屬製品和從印度運來的棉花,後兩種商品能夠賺點錢但數量有限。大宗紡織品則虧損。而它又亟需中國的茶葉、生絲等商品。在若干年裡,中英正常貿易,中國方面一直保持著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紀30年代初,出超額每年仍在200-300萬兩白銀以上。英國資產階級跟中國做買賣,目的是要贏利賺錢的,這種貿易格局當然是他們不能容忍的,要想辦法找門路改變。他們找到了一件法寶,這就是鴉片貿易。從根本上說是為了適應其殖民侵略的需要,其直接原因就是為了扭轉它在對華貿易中的不利地位。19世紀以後,英國開始收大量鴉片輸入中國,它不惜採取賄賂官吏甚至武裝走私等卑劣手段。在19世紀的最初20年中,英國從印度輸入中國的鴉片每年平均約4000箱。30年代激增,到1839年就達將近40000箱。除了英國以外,這時還有美國商人從土耳其販來中國鴉片,但為數較少。由於英國對華輸入鴉片數量的激增,從19世紀30年代起,在它對華貿易總值中,鴉片就佔到1/2以上,到鴉片戰爭時英國在對華貿易中由入超變為出超。
二、後果
鴉片貿易是世界殖民主義侵略中國的開端,也是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上剝削中國人民的重要手段,從而也是中國貧窮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一,奪走了或搜颳走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近代工業。
其二,鴉片貿易嚴重毒害和損傷了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並使人墮落。
其三,鴉片將使中國財庫枯竭。
其四,官吏階層的腐敗無能。
最後,因為罪惡的鴉片貿易,最終導致鴉片戰爭及各帝國主義國家不斷發動侵華戰爭,使中國長期淪為殖民地「被奴役境地」使中國長期落後,中國人民受盡欺凌的悲慘生活之中。
⑶ 英國為什麼向中國輸入鴉片
原因:
一、打開中國市場減少貿易逆差。
二、有利於擴大殖民侵略范圍。
三、個人資本家的道德敗壞,只顧賺錢忽視道德。
四、鴉片在英國本土被禁,為了尋找新的市場而向外輸送鴉片。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打開中國的市場。因為在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之前,中國自給自足根本不需要英國的商品,而中國對外出口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產品卻使中英之間的進出口產生了貿易逆差。而自資本主義的英國商人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就通過向中國傾銷鴉片來獲取暴利進而達到資本主義向外擴張的目的。
(3)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對中國留情擴展閱讀:
鴉片貿易給英國資產階級、英印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販子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勢,使中國由二百多年來的出超國變成入超國。
嘉慶年間,鴉片走私,已經漸成氣候。禁令不管用,鴉片吸食者,在中國日見其多,鴉片的市場,漸成規模。當年,主導中英間貿易的,是東印度公司。
這種所謂的公司,是一個怪物,你說它是公司吧,它有武裝,而且在控制的地盤上,還具有類似政府的職能。你說它是殖民機器吧,它又是商業機構,主要成員是商人。
當年好多歐洲國家都有東印度公司,用來經營遠東的貿易,同時也負有殖民使命。其中,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最為龐大而且活躍。
這樣的公司最初有兩個,1600年合二為一。印度當年還不能算英國的殖民地,但由於東印度公司的存在,實際上已經將印度各邦變成了殖民地。
東印度公司雖然靠運銷茶葉發了財,但在面臨國內對華貿易入超壓力的時候,也相當尷尬。況且,茶葉貿易,需要從美洲采買白銀,運到中國,成本頗高。對他們來說,尋找一種可以輸入中國的產品,抵消茶葉進口造成的巨額入超,是當務之急。
一來二去,鴉片進入了東印度公司的視野。盛產鴉片的孟加拉,就在他們控制的范圍之內。組織鴉片的生產和輸出,輕而易舉。
這種東西,不比英倫三島的紡織品,中國人不要,也不似自鳴鍾,中國人要得太少。中國人一旦接受,就放不下。毒品成癮,即使身體完了,家財散盡,癮卻斷不了。
所以,自19世紀20年代以來,鴉片就開始大規模被東印度公司輸入中國。在此期間,清政府進退失據。禁,則走私增加;弛,則進口和走私都增加。定章程、立法度、嚴令水師稽查,都沒有絲毫用處。
參考資料來源:搜狐網-英國為什麼向中國輸入鴉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
⑷ 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什麼後果
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是因為,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鴉片戰爭帶給中國的後果:
1、政治上,清政府開始一步步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中國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2、經濟上,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原本佔主導地位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受到強烈沖擊,中國日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
3、隨著鴉片戰爭的結束,清政府簽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將割香港島給英國。並賠償英國2100萬元,造成大量白銀流出。
4、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其他各國列強不欲英國坐大,紛紛與中國簽訂更多不平等條約。中國的主權遭到進一步破壞。
5、社會矛盾上,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變成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4)鴉片戰爭英國為什麼對中國留情擴展閱讀: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這時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1838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悉數銷毀。為打開中國市場,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斷斷續續。
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⑸ 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發動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根本上來說是因為中國貧窮落後,國力不強。而這個時候英國急需擴大對華貿易,扭轉對華貿易逆差的不利局面。問題在於一般英國貨品很難在中國市場上打開銷路,為了開辟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於是英國就選擇了鴉片這種東西,即能為大英帝國贏得中國市場,又能為麻痹中國人的意志,未亡國先未亡志。鴉片貿易開始不久,即遭到了清廷以林則徐為代表的一干官員反對,於是就是了林則徐上書光緒帝,要求查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海灘公開銷毀了鴉片。英國即以此為借口,於1840年挑戰鴉片戰爭。
⑹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媒體對中國的看法及原因
原因: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硝煙引起英國不滿
根本原因:英國企圖打開中國市場,傾銷產品,掠奪原料,把中國淪為其殖民地
經過:第一階段:從英軍封鎖珠江口到《穿鼻草約》的簽訂(1840)
第二階段:從清政府對英宣戰到《廣州和約》的簽訂。
第三階段:英軍的擴大侵略和《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戰爭結束)
結果:清政府戰敗,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
影響:
①政治上:鴉片戰爭後,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
②經濟上:鴉片戰爭前,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中國佔主導地位。鴉片戰爭後,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產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捲入世界市場。中國自然經濟逐漸解體,開始進入半封建社會。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③階級關繫上:鴉片戰爭過程中的巨額開支,以及對英國的戰爭賠款,最終都加到人民頭上。同時貪官土豪的勒索和盤剝,導致本已尖銳的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國運動。
④思想文化上:鴉片戰爭後有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拋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尋求強國禦侮之道,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對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沖擊作用。
⑤社會矛盾上: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變成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進入反侵略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求採納
⑺ 鴉片戰爭時期,強大的英國為什麼會選擇中國開刀
鴉片戰爭前,中國是清王朝統治下的一個獨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占著主要地位,農民不但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而且生產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業品。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封建社會內部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逐漸增長。但是,在封建生產關系的桎梏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因素發展緩慢。
所以,這樣的中國在強大的英國看起來是非常好欺負的,又加上中國地大物博,以及英國資本主義,迫切希望打開中國的大門,所以強大的英國選擇想中國開刀。
⑻ 為何英國不向日本出售鴉片反而對中國實行鴉片戰爭
之所以英國不向日本出售鴉片,就是因為日本這時候正在實行改革,學習西方先進的理念和科技,英國在日本用其他物品來獲取錢財,他們並不需要用鴉片來進行交換。反觀我國在這個時期依舊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不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只要懂得閉門造車,忽略了世界發展的方向和進度。最後需要西方列強使用武力來打開我國大門。
英國不像日本銷售鴉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國界並沒有我國國界寬廣。日本是一個彈丸小國,我國國家領土面積是它的十幾倍,而且我國的人口也比日本的人口多,所以英國向中國出售鴉片,可以獲得更大的利潤,像日本出售鴉片,只能獲取非常少的利潤。而英國出售鴉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獲取錢財糧食。
⑼ 為什麼1840年的鴉片戰爭對中國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英國殖民者在1840—1842年對中國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戰爭的
導火線是英國強行向中國推銷鴉片。戰爭以清朝失敗而告結束。從此,中國開始由封建
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中國是清朝統治下的封建國家。
清朝統治者對內頑固堅持傳統的專制統治,不思改革,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
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日益落在世界文明的後面。和清朝日益衰敗形成鮮明對照,歐美
資本主義國家卻在迅速發展。最早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到18世紀末葉又率先開始
產業革命,近代化的工業迅速發展。19世紀初,英國已經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並把許多國家淪為它的殖民地,中國成為它的下一個侵略目標,毒品鴉片則是英國侵略
中國的特殊武器。
從18世紀初開始,英國商人便開始向中國輸入鴉片。自1800年起,鴉片開始大量輸
入中國。英國鴉片販子不顧清政府禁止鴉片入口的禁令,賄賂清朝官吏,勾結中國私販,
利用特製的快艇,進行武裝走私。走私的范圍遍及整個東南沿海。由於鴉片的大量輸入,
中英之間的貿易逐漸發生變化,英國由入超變為出超。而白銀的大量外流,造成了銀貴
錢賤,嚴重損害了清朝財政,也使廣大人民深受其害。中國朝野上下,嚴禁鴉片的呼聲
日趨高漲。清道光皇帝意識到鴉片輸入將造成軍隊瓦解、財源枯竭,便於1838年12月任
命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赴廣州查禁鴉片。林則徐在廣東人民的
支持下,於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將從鴉片販子手中收繳的走私鴉片兩萬余箱在虎門海
灘全部銷毀,禁煙運動取得重大勝利。但英國資產階級卻以此為借口,向中國發動了一
場旨在保護鴉片走私的不義的侵略戰爭。
1839年8月初,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英國。10月1日,英國內閣作出「派遣一支艦隊
到中國海去」的決定。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
侵華英軍總司令。4月,英國議會正式通過發動戰爭的決議案,派兵侵略中國。6月,懿
律率領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到達中國海面,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
第一次鴉片戰爭持續了兩年多時間,分三個階段。
戰爭的第一階段,從1840年6月下旬英軍封鎖珠江口開始,到1841年1月下旬義律發
布《穿鼻草約》為止。
戰爭的第二階段,自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對英宣戰開始,至5月27日《廣州和約》
訂立為止。
戰爭的第三階段,自1841年8月英國擴大侵略戰爭再度進攻廈門開始,到1842年8月
29日《南京條約》簽訂為止。
英國軍艦於8月間闖到南京江面。耆英、伊裡布等趕到南京議和。在
英國侵略軍的脅迫下,全部接受了英國提出的議和條款,訂立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
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至此結束。
⑽ 請問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香港被割讓的歷史 屈辱的歷史 一、鴉片戰爭 英國對中國這塊肥肉,早已垂涎三尺。1773 年,英國開始對華進行鴉片貿易,是最大的鴉片販子。英國鴉片販子源源不斷地把鴉片輸入 中國,頓使中國陷入災難深重的泥潭之中白銀從中國滾滾流出,使清政府的財政發生嚴重危機,白銀外流的結果更引起民不聊生。工商業普 遍蕭條和衰落,鴉片煙毒已在中國泛濫,對此,當時愛國者魏源在《海國圖志》一書中就憤怒地說;"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 1839 年虎門銷煙 由英國對華掠奪而釀成的鴉片濃煙滾滾,直接威脅著中華民族的生存。這時,以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者、民族英雄林則徐為 代表的"嚴禁派"(禁煙派)揮起中華之劍,對英國侵略者進行堅決的斗爭,領導了震撼世界的禁煙運動。1839 年 3 月,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 到達廣州查辦鴉片。1839 年 6 月 3 日,林則徐來到廣州附近的虎門海灘,下令把已繳獲的鴉片全部當眾銷毀。虎門銷煙向全世界表明了中 國人民決心禁煙和反抗外國侵略者的堅強意志。 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的壯舉受到世界上一切主持正義的人士的支持,如一位英國人在他所撰寫的《在中國做鴉片貿易罪過論》書 中,就指責英國商人的"鴉片貿易給英國國旗帶來了莫大的侮辱",而英國的鴉片販子和工業資本家不甘失敗,加緊活動,催促英國政府對 中國發動侵略戰爭。6 月,由 540 門大炮裝備起來的 48 艘艦船,乘載著 4000 名士兵組成的"遠征軍",到達廣東海面封鎖了珠江口。於是,這 場由英國資產階級蓄謀已久的、目的在於打開中國門戶,謀取英國在中國的最大得益的鴉片戰爭,終於爆發了。7 月 6 日攻克舟山群島的 主要城市定海。再北犯大沽,道光皇帝派出怯弱無能的官僚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議和,並同時把林則徐職查辦清政府的驚恐與無能,助長了侵 略者的氣焰。1841 年 1 月,英軍以武力強佔香港島,2 月攻佔虎門,5 月進犯廣州。1842 年,英國進一步擴大侵華戰爭,先後攻佔廈門、 定海、寧波、吳淞、鎮江。同年 8 月 29 日,清政府與英國在南京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二、香港的割讓 英國根據《南京條約》佔領了我國領土香港島。英國強佔香港島,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英國的目的是企圖在軍事上和經濟控制中 國。1860 年 10 月,英法聯軍進犯北京,火燒園明圓。清政府又被迫接受侵略者的全部要求,於 10 月 24 日簽訂《北京條約》。就這樣,英國 佔領了九龍半島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以及位於九龍半島西部的一個大島嶼昂船洲。這使英國所取得的香港這一侵華基地得以進一步鞏固 與加強。 英國侵佔九龍半島南部後,不久又圖謀佔領整個九龍半島及其附近島嶼和水域。 1898 年 6 月 9 日,清政府總理與英國在北京簽訂了 《展 拓香港界址專條》。根據該約,清政府把位於深圳河以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島嶼,租給英國,租期 99 年。這塊租給英國 的土地後來被稱為香港新界。致此,英國通過刺刀、洋槍與大炮的野蠻征服,實現了對中國香港地區領土的佔領。 三、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 建立港英政府,是英國在香港殖民統治的重要一環 1843 年 6 月 26 日,英國利用《南京條約》換文生效的時機宣布香港為英國"直轄殖 民地",派璞鼎查為首屆香港總督。港英政府遂告成立。 香港總督,又稱港督,是港英政府中擔負最高首長職責的人。按英國對香港實行殖民統治的根本法《英皇制誥》的規定,英皇是香港的 最高統治者,香港總督是英皇的全權代表。港督之下設立四個系統,構成港英統治政權:(1)咨詢性質的行政局和立法局,(2)以布政司為 首的行政機構,(3)以首席按察司為首的司法機構,(4)受命於英國國防部的駐港英軍。此外,還設立一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行政 局和立法局是輔助港督行使職權的兩個重要機構。港英政府中的主要官員,還包括:布政司、財政司和律政司等。駐港英軍,是英國維護對 香港殖民統治的重要力量。英國自強佔香港以來,在香港一直保持著一支數量相對穩定的軍隊,約有一萬人,包括陸、海、空三個軍種。源 於英國的法律與司法體制,是英國對香港實施管治的重要手段。 英國除了從政治上實行對香港的殖民統治外,還從經濟上確保英資財團在香 港的特權地位。英資財團是指以香港為基地的英國資本財團,主要有匯豐財團、太古財團、怡和財團等。英資財團大都創業早,長期插足香 港經濟,與港英政府關系密切,對港英政府的政策有很大的影響力。它們依仗港府的支持,控制著香港的經濟命脈。如英資匯豐銀行和渣打 銀行擁有發行港幣的特權;英國大東電報局通過它附屬的香港大東電報和香港電話公司,獨佔了香港對外通訊和全市電話、電訊服務;英 資的地產公司擁有香港大批地產物業等。這正如香港民間所說的:"實際統治香港的是馬會、怡和、匯豐和港督府。"英國的殖民統治,使整 個香港社會充滿著殖民主義的色彩。 四、二戰時日本佔領香港 淪陷 1941 年 12 月 7 日(星期日),香港地區呈現出和平安閑的氣氛。電影院場場滿座,酒巴間坐滿了客人,舞場里不斷傳出爵士音樂,年青 人成群結隊地到新界農村郊遊。還不足三個星期,聖誕節就要到了。只是在前兩、三天香港政府舉行過幾次開玩笑般的防空演習。誰知在 1 第二天的早晨,竟聽到了隆隆的飛機轟鳴聲,猛烈的炸彈爆炸聲和高射炮還擊聲。人們預想不到的香港戰役開始了。在戰斗機的掩護下,三 十六架日軍輕型轟炸機空襲了啟德機場、九龍水上飛機停泊等處。機場附近的一些民房也被炸彈擊中。就在同一天,日本還襲擊了美國海 空軍事基地珍珠港等地。太平洋戰爭爆發了。 12 月 8 日,在空襲啟德機場等地的同時,日本陸軍兵分四路,越過深圳河進攻新界。 在垃圾灣防線,大部分地段英軍略作抵抗就紛紛後撤。 僅在城門水塘西南的黃金山陣地戰斗比較激烈,雙方展開了肉搏戰,英格蘭步兵營營長陣啟亡。終因雙方力量眾寡懸殊,英軍司令馬爾比少 將決定放棄九龍,命令"半島旅"撤回香港島。九龍之戰只進行了五天到 12 日夜晚,整個九龍半島都被日本侵略軍佔領。 12 日晚,英日雙方隔著維多利亞港海面互相炮轟。第二天上午,一艘插著白旗的小艇,由九龍油麻地碼頭向香港島駛來。艇上載有日軍 勸降使者多田中佐,還有被挾持的香港總督私人秘書李夫人等。英軍拒絕了日軍的招降。17 日,日軍再次派人乘兩艘小艇過海勸降。香港 總督揚慕琦再次拒絕,並且警告日方,如果再有"和平使者"過海,香港將不客氣地開槍射擊了。 18 日午夜,日軍乘坐汽艇、橡皮舟等百餘艘,對港島北岸強行正面登陸。他們登陸。他們登陸後,曾在黃泥涌與英軍展開激烈的戰斗。 日軍若松大隊長受重傷,英軍西部旅司令約翰羅臣(加拿大大人)陣亡。結果英軍敗退,防守港島的東部旅與西部旅,聯系被切斷。日軍還 佔領了黃泥涌貯水池,切斷了英軍水源。英軍曾在局部所剩無幾英軍司令認為再也無法繼續抵抗,在與港督商議後,決定無條件投降。25 日 晚,東線、西線的英軍相繼掛起白旗。至此,歷時十八天的香港戰役,以日軍佔領整個香港地區英軍徹底失敗而告終。 12 月 25 日是聖誕節。當天傍晚,一輛掛著白旗的汽車由中環開向跑馬地日軍司令部。香港總督揚慕琦與日軍代表簽訂了"停戰協定", 他本人做了日軍的階下囚這天晚上,絕大部分香港居民都躲藏在黑暗的房屋或防空洞里。往日燈火輝煌的"不夜城"變成了血雨腥風的恐怖 世界,整個香港地區完全陷入了日本侵略軍的魔掌所以人們稱這一天為"黑色的聖誕節"。 暴行 日軍入城後,大肆搶掠,強奸婦女和殺害無辜居民的暴行屢屢發生。日軍的安民布告上虛偽地宣稱:"保護華人財產,香港戰爭是對付白種 人的戰爭。"但仍然有許多華人的店鋪被封了門,特別是那些大的鋪店,如先施、永安、大新等國貨公司、五金行、汽車行等。被查封的公 司企業門口多半釘上寫有"軍搜集部管理"字樣的木牌,銀行、 當鋪門口則釘有"金融班管理"的木牌。 大家都明白:"管理"只不過是攫取的別名。 日軍將香港的九十五萬擔存米,搶走八十萬擔充作軍糧,造成香港嚴重的糧荒。 《香港淪陷記--十八天的戰爭》 一書曾記述了日軍明火執杖進行搶劫的情景:"日本軍隊在海軍船塢附近,他們正在整理一捆一捆的獵得 物,那些都是用麻袋紮起來的,堆滿了一個空地。在麻袋上面,有一個敵兵在結著小小的標簽,上面寫的是:'神戶……'獵得物聚集了以後,卡車 就將它帶到西環的碼頭去,放入了大輪船里,這些輪船就一直駛回到日本。""我曾經在一個很大的單車行(自行車)門口,呆看了多時,一輛汽 車放在門口,幾個日本兵指揮著苦力,把簇新的單車,從裡面一輛一輛地背出來,搬上了汽車,……又一刻,又是一輛卡車……於是簇新的單車, 又從裡面一輛一輛的搬出來。""老闆也和我一樣,作為一個旁觀者閑著,似乎這些東西本來就不屬於他一樣,……"(唐海:《香港淪陷記---十八天的戰爭》第 95-96 頁) 除了搶劫財物,半夜裡許多喝醉了酒的日本兵還經常四齣尋找婦女。 婦女們躲藏在各處。 不少婦女遭到凌辱,甚至有被幾個敵兵輪奸的。 在日軍舉行"入城式"後的那些夜晚,許多婦女嚇得在三、四層樓的房頂上亂跑,瓦片被踏得發出破裂的聲響。當時有些婦女說,他們不怕炸彈 和機關槍,因為碰上了它,乾脆死掉就是了。他們最怕的是敵兵的電筒和使人膽寒敲門聲。 日本侵略軍還濫殺無辜居民,視中國人的生命如草芥。在離跑馬地不遠的藍塘道,一戶居民全家八口皆被殺害。在皇後大道西,一名老 年婦女,因為聽不民懂日語想通過崗哨東行,被日軍當場開槍打死。在灣,一名青年不小心闖入了所謂軍事區域,日本兵上來就是一刺刀,將他 殺害。在深水元州街,一名婦女身上背小孩上街買菜,回來時趕上戒嚴,眼睜睜看著自己信的樓宇,無法走過去。她的長子約八、九歲,想橫穿 馬路迎接媽媽。這名婦女,搖手示意,不讓兒子過來。不料母子三人竟都被日軍開槍殺害。…… 在日本侵略軍佔領香港三年多的時間內,香港廣大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蒙受了巨大的苦難。日本侵略軍強迫居民使用軍用手票。 起初軍票對港幣的比率,定為一比二。到 1942 年 10 月,改為一比四。到 1943 年 6 月 31 日則宣布禁用港幣,居民必須在限期內到台灣銀行 兌換軍票,違者殺無赦。這是在進行公開的金融掠奪。在日本統治初期,居民每人每天只領到六兩四錢配給米,僅能勉強糊口。到了戰爭中 期,糧食發生恐慌,日本侵略者便改變配給制度,只配給為敵人服務的公務人員。結果造成米價飛漲,每斤由數無漲到二百多元,居民餓死者不 計其數,餓殍道,目不忍睹。 日軍還隨意拆毀古跡、拆遷民房。他們拆毀了九龍寨城的城牆,炸毀了象徵民族精神的宋王台。1942 年 8 月日軍想在香港設立慰安所 (軍妓住所)五百家,地點選在灣仔大佛口附近的洛克道。日軍六十八大隊隊長中川金光親自出馬,指揮大批士兵,突然封鎖洛克道,西至軍 器廠街口起,東至勛寧道止,加上鐵絲網。凶神惡煞般的日本兵配上刺刀,限令住戶在三天之內,全數搬出,不得留下一人。居民們被迫在風雨 之中扶老攜幼搬往他處甚至露宿街頭。這就是日本侵略軍製造的洛克道事件。實際上慰安所用不了這么多房屋,日軍便把這一地區變成了 他們的娛樂區。除了慰安所,還設立了吃茶店、酒巴和菜館。該處就是後來灣仔的酒巴區。 2 在日本統治期間,香港百業凋零,唯有賭博、吸毒等罪惡的行業得到發展。從最熱鬧的皇後大道到最偏僻的角落都有賭場。臭名昭著的 大賭場有"榮生公司"、"兩利公司"等。賭場門口往往是一面日本旗,一條"發財請進"的標語,有人在搖鈴,有的還有土娼招待。這就是日軍帶 給香港的"新秩序"。開賭場的多半是與日軍相勾結的亡命之徒,有的甚至標出他們過去秘密組織的堂號,如"十八子"、"粵成堂"等。1944 年 2 月,南支派遣軍司令田中久一兼任香港總督以後,公開鼓勵開賭,抽賭餉充軍費,此後賭場林立,更加烏煙瘴氣。此外,日軍還鼓勵吸毒。敵總 督部設有販毒機關---裕禎公司,用飛機從熱河運來煙土,並開設售吸所,准許煙民領牌買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