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和德國的二戰矛盾問題是什麼原因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國作為世界上頭號的殖民帝國主義國家,在世界各個地區都和其它列強發生沖突。其中,英俄在亞洲,英法在非洲,爭奪尤其激烈。由於帝國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後起的、野心勃勃的德國又成了它的主要競爭者,英德矛盾終於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德矛盾的發展大體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從普法戰爭至九十年代以前,德國打敗了法國,建立德意志帝國之後,開始成為國際貿易中一個新的競爭者;1883至1885年間,德國奪得第一批殖民地之後,又開始成為國際殖民地舞台的一個新的競爭者。英國清楚地認識到德國已作為一個新興強國在歐洲興起,並且懷有問鼎歐洲的野心。但是英國對於德國的挑戰並不感到特別擔心。因為當時這種競爭尚未嚴重威脅英國。在英國某些政治家看來,德國的勃興還有助於抑製法俄兩國的霸權,使英國在亞洲對俄國和在非洲對法國的斗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因此,這時英德之間一般沒有發生嚴重沖突,甚至有時在一些重大的國際斗爭中互相支持。
第二,九十年代以後,德國從爭取稱霸歐洲的「大陸政策」轉向奪取全球霸權的「世界政策」,情況發生了急劇變化。德國無論在貿易問題上,還是在殖民地問題上,都開始成為英國強有力的競爭者。
英德矛盾在經濟上的表現主要是貿易競爭。德國依靠採用新的技術和壓低工人的工資,生產出價廉物美的商品,沖破其它國家的關稅壁壘進行傾銷。1880年至1890年間,德國輸出額由三十億零九千萬馬克增至三十四億馬克,即大約增加10%;而在以後的十年內,出口額增至四十六億一千一百萬馬克,即增加了百分之36%。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工業產品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向國外市場銷售的。德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1870年只佔9.7%,到1913年,則上升為12.6%,僅次於英國,居第二位。德國商品在歐洲市場上日益排擠英國商品。1913年,德國對歐洲各國的貿易佔德國出口的75%,進口的54%。英國對於德國強大的競爭能力,不僅感到驚訝,而且簡直是驚惶失措了。
在殖民地方面,德國也成為英國最危險的競爭者。德國因為發展較遲,八十年代才開始奪取殖民地,至1914年,總共奪取了二百九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還不及英國的十一分之一。對此,德國帝國主義是不甘心的,十九世紀末就公開叫嚷:「德國人已經看夠了別人在分食那個甜包子。」德國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可是,世界已經瓜分完畢了,德國到那裡去奪取「地盤」呢?當然,只能是從別的帝國主義國家手裡去搶,其矛頭又首先對准英國。於是,在國際政治舞台上,雖然這時英俄和英法的矛盾仍很尖銳,可是英國同德國的斗爭也同時開展了。
德國同英國爭霸的一個重要行動是決定修築「三B鐵路」,這條鐵路線從德國首都柏林開始,通過奧匈帝國及其控制下的巴爾乾地區抵達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然後渡過海峽,取道安卡拉直達巴格達。1888年,由奧匈帝國至伊斯坦布爾的鐵路干線竣工。同年,德國從土耳其取得修建至安卡拉的鐵路租讓權。1892年安卡拉鐵路竣工。接著,德國又與土耳其談妥修建至巴格達的鐵路租讓權。這個以「三B」計劃馳名於世的鐵路干線建成之後,德國的侵略勢力將伸向亞洲,直達波斯灣畔,威脅著英國以印度為基地的勢力圈。英國極力破壞巴格達鐵路計劃的實現,加深了兩國的矛盾。
在非洲殖民地政策上,德國也和英國發生沖突。在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當中,德國想沿赤道兩旁向外擴張,從西南非和東非斜斷非洲,建立一個殖民帝國;英國則想從埃及南下,以及由好望角北上,縱貫非洲,建立一個殖民帝國。並且計劃修建由開普敦至開羅,再連通至加爾各答的鐵路,把英屬的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連成一片。這就是英國的所謂「三C計劃」①但是,德國搶先於1890年佔領坦噶尼喀,擋住了英國的去路;當英國企圖經過比屬剛果修築鐵路時,德國又壓迫比利時拒絕讓英國鐵路過境,破壞了英國修建縱貫非洲鐵路線的計劃。德國還極力破壞英國在非洲南部的擴張,最明顯的表現是支持布爾人抵抗英國。1896年,布爾人粉碎了英國南非公司經理詹森所組織的偷襲,德皇威廉二世特地發出示威性的賀電,並給布爾人以軍事物資的援助。以後英國提出了瓜分葡萄牙殖民地的誘餌,於1898年9月26日與德國簽訂條約,德國才沒有捲入英布戰爭。
第三,德國加緊擴充海軍,准備與英國爭奪海洋霸權,1898年,德國帝國議會通過海軍法案。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地說:「德國的未來在海上」,「三叉戟(海洋霸權的標志)一定要掌握在我們手裡。」
Ⅱ 二戰期間德國入侵大不列顛發生了什麼
?丘吉爾視察被空襲後的倫敦
6月27日,丘吉爾在給他的軍事顧問伊斯梅將軍的信中寫道:很難相信敵人能把大規模的運輸艦隊開到海峽各港口而不為我們所覺察,或者,用某些布置水雷的方法能阻止我們的掃雷艇為我海軍半途截擊敵運輸艦隊掃清一條航道。
同時,丘吉爾也指出:跨越海峽入侵的可能性在當時雖然不大,但無論如何我們仍須對這種可能性作縝密的研究。他認為一定要使軍隊了解他們所擔負的任務究竟是什麼,尤其是,不應在遭受威脅的海岸分散部署固定的兵員浪費力量,或者不適當地在整個海岸線上布置重兵,從而耗盡國家的資源。
7月19日,希特勒在國會發表演講,聲稱「看不出有繼續與(英國)繼續打下去的任何理由。」德國的宣傳機構也通過媒體鼓吹,英國人已經輸了這場戰爭。
這些言論多少在英國政府內部或在一般公眾中產生了影響。盡管英國空軍利用空中偵察,並沒有發現波羅的海或萊茵河或斯凱爾特河各港口有船舶大量集中的跡象,同時,也的確沒有發現運輸艦只或裝有發動機的駁船從多佛爾海峽向英吉利海峽移動的情形。
但是,丘吉爾在回憶錄中寫道:「為抵抗侵略而進行准備是我們每一個人最主要的任務,我們的軍事當局和本土部隊司令部都全神貫注地思考這個問題」。
丘吉爾認為,雖然最嚴重的攻擊可能發生在北部,然而由於倫孰的頭等重要地位和這一帶海面十分狹窄,所以南部應該成為必須採取最高戒備措施的地區。
在英國軍方認真准備的同時,大量流亡在英國的猶太人和其他歐洲大陸的人員也不希望英國被德國人登陸、佔領。這些人中的一員邁克爾?霍華德回憶說:「我在家裡房子四周到處搜尋,希望能找到幾根金屬絲,然後將騎摩托車的德軍勒死……」
當然,從另一方面講,按照安德魯?羅伯茨的分析,如果希特勒把入侵威脅作為心理戰的最好手段,通過心理戰對英國人的心理產生強烈影響,把英軍重兵牽制在不列顛群島上,那麼在這一點上,希特勒算是達到了他的目的。
(作者:潘前芝)
Ⅲ 二戰初期,英法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美國對其是什麼態度
1938年九月的慕尼黑危機和此後簽訂的各種協議,英法各國犧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希望能以此換取歐洲的和平。那麼作為世界強國的美國,羅斯福是否支持英法德綏靖政策呢?
在吞並奧地利以後,希特勒以「蘇台德問題」為借口,把手伸向了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發表演講,他聲稱:捷克斯洛伐克是《凡爾賽條約》製造出來的國家,就不應該存在,捷克斯洛伐克對蘇台德地區德350萬德意志人民壓迫,德國必須採取強硬手段,德國不怕戰爭,甚至不惜發動世界大戰。
在希特勒的自傳中他提到了這一事件,當時德德國並沒有能力同時面對英法兩國,國內還有很多勢力反對希特勒的統治,希特勒實際上是在做一場豪賭。通過吞並捷克斯洛伐克,國內更加支持希特勒的領導,認為希特勒是上帝派來拯救德意志的英雄。通過吞並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德國的實力戰爭動員能力更強了,野心更大了。
希特勒從一個流亡人士到成為帝國元首,雖然用的手段非常的殘酷,但是不得不說他是一個非常有領導能力的人,這本希特勒傳詳細地講述了希特勒從乞丐到帝國元首的全過程,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希特勒是怎樣對人對物的,遇到事情是如何處理的,早年的經歷對於希特勒有怎樣的影響,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那個位置的。
Ⅳ 二戰初期,英國明顯處於劣勢,為何多次拒絕德國和談請求呢
二戰的歐洲戰場爆發初期的英國與法國和荷蘭等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抗納粹德國的擴張,然而在納粹德國的閃電戰的打擊下,荷蘭快速淪陷,大國經過短短三個月的抵抗也選擇投降,期間英國在歐洲大陸的陸軍,甚至有一度被納粹德國包圓消滅的可能,若不是英國的新首相丘吉爾決然組織海上力量,敦刻爾克可能就是英國陸軍精銳的墳場。
其四,納粹德國在西線攻城掠地並出動空軍攻擊英國本土的同時,東線的蘇聯也在積極的備戰,大規模的擴充軍隊並向蘇德邊境集結,納粹德國當然可以再努力一下擊敗英國,但蘇聯也有可能趁機快速攻擊德國的本土,納粹德國的數百萬陸空精銳,若沒有德國本土的工業支持和補給,戰鬥力肯定會大打折扣!
Ⅳ 英國為什麼要制裁俄羅斯
英俄關系「糟糕透頂」的緣由,一是歷史原因,兩國自16世紀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始終充滿對立和沖突,代表性例子就是在19世紀進行的克里米亞戰爭。盡管兩國在一戰和二戰中曾共同對付德國,但這只是為了利益的臨時結盟,並非真正的相互認可;二是政治和體制原因,兩國在這方面有很大不同,英國議會和政府內部反俄情緒根深蒂固,英國高層無論在言論上還是行動上都有強烈的反俄色彩。三是英國高層不了解俄羅斯,存在誤判;四是英國長期保持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外交政策唯美國馬首是瞻,在事實上充當美國遏制俄羅斯的主要打手。
兩國關系在2006年利特維年科在英國釙中毒後進入低谷,而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讓雙方關系雪上加霜。2017年年底,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訪問俄羅斯,這是5年來英國外交大臣首次訪俄,一些分析人士一度對兩國關系破冰和升溫抱有期望。他們認為,英國在面臨脫歐困境和英美關系出現一些分歧的背景下,希望與俄羅斯打破外交僵局;英國在敘利亞問題,尤其是在維護伊朗核協議問題上需要俄羅斯的支持。然而,此次英國針對俄羅斯的大規模外交報復行動,令兩國關系破冰的一切可能化為烏有。可以預見,雙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對抗狀態。
Ⅵ 兩次世界大戰有哪些共同點
1.無論一站二戰,義大利都在做相同的事。
2.無論一戰二戰,美國都在做相同的事。
3.無論一戰二戰,中國都是戰勝國,卻又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受益者都是俄國。
4.針對某些人說「一戰二戰都是德國挑起」的言論,一戰是因為德國崛起,英國重新布局「大陸均勢策略」,然後奧匈帝國王儲被暗殺,所以才開始的。
二戰是德國針對「全世界」的復仇之戰,起因是,德國蘇聯聯合進攻波蘭。
5.也是最後,一戰二戰將歐洲從「世界之主」的位置上徹底拉了下來。
以上。
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發起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面臨嚴峻的局面,尤其是來自北非的威脅,導致丘吉爾在國內的政治處境極為困難——「只有戰場上的勝利才能挽救他的首相地位」。而達到這一目的的途徑,便是英美聯軍在北非登陸。這種思想也符合英國一貫主張的地中海戰略。英國帝國總參謀長艾思賽德將軍在1939年曾斷言,地中海戰區是英國可以打贏或輸掉一場戰爭的最重要的戰區,也是英國可以發動地面攻勢的唯一戰場;德國只要佔領埃及和蘇伊士運河,就可望贏得一場短期戰爭。
Ⅷ 美媒:美國正重蹈英國衰落覆轍!美國媒體為何發表言論
美媒:美國正重蹈英國衰落覆轍!美國媒體為何發表言論?
說到《美國正重蹈英國衰落覆轍》的新聞,相信平時有經常關注外媒的人都不會很陌生吧。很多網友在看到外媒發布的新聞報道後,紛紛都在評論區中表達了自己非常贊同這個言論的想法。由此可見,大家對外國媒體的輿論動態還是非常關注的。
基於這兩種情況,有很多一直在關注美國形勢的人就聯想到了二戰後的英國,當時英國的國內形勢也出現了債務累累和國際影響力降低的情況,而這些都跟美國現在的國內形勢是非常相似的,大家都挺擔憂美國會不會向英國一樣慢慢走向衰落的局面這個問題的。
所以,外國媒體才會在自己的報道平台上發布關於《美國正重蹈英國衰落覆轍》的文章,他們並沒有誇大事實,他們只是說出了很多人都不敢說的話,並希望能這種實話實說的形式來引起全球人民的討論,以此來引起美國政府的重視。
對於外媒的言論,根據相關的資料來看,我覺得自己還是非常贊同他說的內容的。
因為美國現在的經濟局勢在世界經濟開始解體和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的影響下已經出現了力不從心的趨勢,很多居住在美國的人都在這種社會動盪不安、經濟搖搖欲墜的情況下產生了一種極度焦慮的感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美國的總體局勢造成了較為負面的影響。
Ⅸ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和事件以及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1.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運用綜合分析的方法,理清各種因素對「二戰」爆發所起的不同作用。
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矛盾發展。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雖然造就了一個短暫的和平時期,但隱含了諸多不可調和的矛盾。首先是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懲罰性的規定,使戰後德國民族主義復仇主義情緒蔓延,成為法西斯勢力興起的土壤。戰勝國之間同樣矛盾重重,義大利和日本不滿已得利益,伺機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間的矛盾不斷發展。同時並存的還有兩種不同制度之間的矛盾。
②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對「二戰」的爆發起了催化劑的作用。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形成了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
③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壟斷資本對於利潤的追求導致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競爭,隨著各國實力對比的變化,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日益激烈。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局部戰爭逐步演變而成的。法西斯蓄意發動侵略戰爭是局部戰爭擴大為全面戰爭的主要原因。
⑤「二戰」前英法美推行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2.關於「綏靖政策」。「綏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以英法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所採取的姑息、退讓、妥協、縱容的政策。其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犧牲別國的利益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將禍水東引,犧牲蘇聯求得西歐無戰事。「綏靖政策」的實質是:以犧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慾望,盡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頭引向社會主義蘇聯,緩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綏靖政策」的主要執行者是英法,美國的「中立」,實質也是綏靖。英法推行綏靖政策,有著復雜的歷史源淵和時代背景。「綏靖政策」的最大影響是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綏靖政策的主要執行者英法首先遭到德國法西斯的攻擊,法國的淪亡是法國統治者長期推行這一政策的直接結果。
3.關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之前,英法和蘇聯都有聯合起來制止納粹侵略的願望,於是自1939年4月開始,英、法、蘇進行締結互助條約的談判。但由於各方互不信任,終於未能結成抗德同盟。為了自身的安全,蘇聯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一條約杜絕了英法與德國結成反蘇陣線的可能,並且使蘇聯贏得了備戰的時間,但同時也使德國沒有後顧之憂,敢於放手襲擊波蘭。
4.日本為什麼要發動太平洋戰爭。
①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這種地理環境及經濟發展的客觀制約,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種極其強烈的「危機感」,一些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認為只有通過戰勝和征服別國,才能表明日本的強大。
②太平洋戰爭是日、美爭奪以中國為重點的亞太地區的必然結果。早在19世紀末,日本和美國就開始了在亞太地區爭奪霸權的斗爭。1940年,日本正式拋出所謂「大東亞共榮圈」計劃,不僅要侵佔中國,而且還要向東南亞擴張,建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霸權,日美矛盾惡化。
③戰爭經濟的需要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經濟根源。日本的國力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消耗。隨著戰爭的不斷擴大,日本帝國主義把越來越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在中國戰場上,而「南進」則可以獲取大量的石油、錫、橡膠等戰略物資。英美等國對日本實行的貿易禁運,對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打擊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對美一戰」的決心。
④德國在歐洲戰場上的勝利及攻勢,客觀上助長了日本的侵略氣焰,成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外部動因。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礎。
①德意日法西斯不斷擴大侵略戰爭,給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了災難,即使遠在西半球的美洲,希特勒也打算在那裡建立一個「新德國」。法西斯國家已成為全世界人民最凶惡的敵人,對英法美等國的利益構成了最大的威脅。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礎。
②二次大戰爆發後,美國出於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慮,改變了以往的「中立」態度,加強了對英國等國的援助。羅斯福在美國還沒有正式參戰的情況下,與英國簽訂了《大西洋憲章》,顯示出一個資產階級政治家的遠見。
6.歐洲第二戰場的含義及其作用。
①所謂「第二戰場」,是指英美在歐洲開辟反對德國法西斯的戰場。即以英國為基地,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歐洲西部登陸,開辟一個與蘇德戰場相呼應的歐洲第二戰場,直接對德軍作戰。
②作用: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事件之一。第二戰場的開辟,拖住了法西斯德軍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蘇軍的反攻作戰,也消除了德軍跨海征服英國的直接威脅;同時,它也鼓舞了歐洲人民的鬥志,促進了抵抗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從此以後,德國法西斯陷於東西夾擊、腹背受敵的困境之中。
7.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二戰」是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對世界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戰爭,對後世的借鑒作用尤為重大。為了贏得戰爭,雙方調動一切經濟力量,使得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特別是戰後的經濟在高科技的推動下重新起飛之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已成為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潮流。於是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之時,國際合作也成為絕對必須之事。正是這種相互依存的國際經濟關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更多地接受了歷史的教訓,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與危機時表現出更多的謹慎。今天,「妥協」意味著任何國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意味著各國在捍衛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時,必須承認和照顧他國的合理利益,達到某種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著反對和抵制國際關系中的任何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所有國家應當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和平共處,只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發展。
二、重點記憶的內容
1.以「慕尼黑陰謀」為頂峰的有關綏靖政策的史實內容。
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和擴大及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潰敗的時間和標志。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礎、過程及影響。1941年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發表《大西洋憲章》,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英美對蘇聯提供了一些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4.歐洲第二戰場開辟的含義、標志及其作用。
5.列表記憶三次轉折性戰役
7.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性質和影響。
三、縱橫聯系的內容
1.概括和比較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性質、後果和影響。
從原因來看:①決定因素都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
②它們都是民族主義惡性發展的結果。19世紀後期,一些國家的民族主義逐漸失去了維護本民族正當權益的進步性,蛻變為維護資產階級統治集團利益的極端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並給人類帶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一戰」之後,這種蛻變的民族主義在義大利、德國和日本進一步發展,並與法西斯主義相結合,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③兩次世界大戰對戰敗國的處理不同,結果也不相同。凡爾賽體系對戰敗國德國的處置是殘酷無情的,也是失敗的,為日後法西斯勢力的興起埋下了禍根。雅爾塔體系對戰敗國的處置更多的注重於鏟除法西斯勢力和戰後的民主建設,確保德國、日本不再對新的國際秩序構成危脅,是比較成功的。
但兩者的性質不同,「一戰」是帝國主義的爭霸戰爭,「二戰」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從大戰的後果和影響來看:
①20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根本改變了19世紀以來歐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
②與歐洲的不斷衰弱同步的是殖民主義的步步後退以及最終被迫退出歷史舞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世界殖民體系的解體過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終於得以完成。這是人類歷史的極其巨大的進步。
③與歐洲的衰弱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與蘇聯的不斷崛起,這一過程同樣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完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它使美蘇對峙的國際關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歐列強主宰全球的時代。這個新的兩極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戰」後期由「三巨頭」——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確立的雅爾塔體系。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反法西斯戰爭的產物,雅爾塔體系反映了「二戰」以後的世界現實,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
2.關於美日矛盾的發展。早在19世紀末,日本和美國就開始了在亞太地區爭奪霸權的斗爭。日本提出以「征韓侵華」為中心的「大陸政策」;美國則在美西戰爭後立即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企圖與諸列強爭奪和分享在中國的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美國通過《四國條約》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過《五國海軍協定》束縛了日本軍備競賽的手腳;通過《九國公約》排斥了日本對中國的獨占行動。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加緊對華侵略,企圖排斥美國在華勢力,進而獨佔中國,美日矛盾逐步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拋出所謂「大東亞共榮圈「計劃,不僅要侵佔中國,而且還要向東南亞擴張,建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霸權,日美矛盾惡化。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長期爭奪霸權的必然結果。
3.關於美國對外政策的演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企圖憑借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實現統治世界的野心,對外推行金元外交。在拉丁美洲、東亞、歐洲,到處運用金元施加影響。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對外推行「中立」政策,1935年,美國國會通過《中立法》,規定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戰爭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戰雙方輸送軍火和戰略物資,以防止美國捲入戰爭。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法西斯侵略的擴大,美國出於自身利益和安全考慮,逐漸放棄了「中立」政策,加強了對英法等反法西斯國家的援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與其他被法西斯侵略的國家聯合起來,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參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4.關於中國的抗日戰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注意橫向比較,認識到中國戰場對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貢獻,2000年上海高考卷就曾在這一角度出過問答題。
四、一般掌握的內容
1.《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定的背景及客觀評價。
2.蘇聯建立的「東方戰線」的范圍。
3.德國1939年-1942年在歐洲的擴張地圖。
4.有關戰役的背景: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海戰、阿拉曼戰役。
5.「二戰」後期召開的國際會議中大國尤其是蘇美兩國對戰後利益重新分配上的矛盾沖突。
6.有關中國問題的國際會議及文件。
五、不必關注的內容
1.有關波蘭迅速覆亡的概況。
2.法國淪亡後的傀儡政權及戴高樂組織的「自由法國運動」。
3.有關戰役的具體過程: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組織的不列顛之戰、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海戰、阿拉曼戰役。
一、考點回眸
從1995年起本單元年年都有題目涉及,題型以選擇題最多,問答題也曾單獨命題,尤其是上海卷考查的特別多。1995—2002年高考涉及的本單元選擇題一共有17題,其中上海卷就佔了12道題。考查的重點有「慕尼黑陰謀」及西方大國的綏靖政策、德軍突襲波蘭、德國的版圖、法國的淪陷、蘇德戰爭、日軍偷襲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意義、具有轉折意義的反法西斯戰役、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戰爭期間召開的重要會議、戰爭爆發的原因、戰爭的性質、戰爭的影響。試題切入點豐富,以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為主。因為本單元內容對後世的借鑒作用尤為重大,根據當前形勢的分析,估計本單元命題頻率仍很高,特別是和當今世界發展的兩大主題——和平與發展相聯系,人們在戰爭中吸取教訓,以更好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服務。從這一角度命題也正體現了歷史學科關注現實關注生活的特點,2002年上海高考卷的第36道問答題就著眼於此,同時體現了對考生在新情境下應用能力的考查。
二、典型試題剖析
(一)選擇題
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使德軍陷入蘇軍和英美盟軍夾擊中的軍事行動是
A.西西里島登陸 B.諾曼底登陸
C.突尼西亞殲滅戰 D.阿拉曼戰役
〔解析〕該題考查考生基礎知識、歷史地理知識能力。A項為英美盟軍開始對義大利本土進行打擊;B項為英美盟軍從西歐打擊德國法西斯勢力,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C、D項英軍在北非同德意軍隊較量,不存在與蘇軍夾擊德軍問題。因此,正確答案為B項。
2.以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沒有被法西斯軍隊完全佔領過的是:①阿拉曼②斯大林格勒③盧森堡④菲律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本題為組合式選擇題,考查對歷史事實的再現能力。要特別注意領會「沒有完全佔領」的含義,它與遭到法西斯軍隊的進攻是不同的。正確答案為D項。
3.1943年提出有必要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即後來的聯合國),以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國家是:①美國②蘇聯③中國④英國⑤法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再認、再現史實的能力。本題判斷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二戰」中召開的四次國際性會議主要有中、美、英等國參加;另一種方法是依據1943年時法國被德國佔領,不可能參加國際會議,因此可以把法國排除掉,答案在B和D項中確定,而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所以正確答案是D項。
4.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事上迅速潰敗的主要原因是
A.憑借馬其諾防線採取消極防禦方針
B.對德國喪失了應有警惕
C.敦刻爾克撤退過早轉移了大批兵力
D.賣國將領主動向德軍投降
〔解析〕這是一道旨在考查考生對於知識要點的記憶是否准確且能否從數個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的試題。主要原因是指在諸多原因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綜觀四個選項,C、D兩項均與史實不符,B項所述「對德國喪失了應有的警惕」,確是法國潰敗的原因之一,但它不是主要原因。法國在「二戰」中軍事上迅速潰敗的主要原因是:憑借馬其諾防線採取消極防禦方針,沒有採取任何攻勢,以至於在德軍進攻北歐和西歐諸國,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境時,措手不及,迅速潰敗。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
5.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使這兩次世界大戰得以發生的因素是:①少數大國爭奪世界霸權②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開始發生變化③軍國主義政策的推行④由於科技進步,製造出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現代交通、通訊工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綜合、對比能力,屬於組合型選擇題,題目給出了四個選項,而四個選項中都有三個答案,否定一個,那麼正確答案就可以斷定。②是戰爭的後果,而不是導致戰爭發生的原因。因此,正確答案為C項。
(二)材料解析題
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注意,你應當充分運用所掌握的歷史事實和給出的材料為自己每一個回答做出必要的說明。
材料1 引自1938年10月3日張伯倫在下院的辯論詞
自從我擔任目前職務以來,我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歐洲的綏靖,……捷克斯洛伐克問題是最後的,說不定還是最危險的一個問題。既然我們已經走過來了,我覺得可以沿著這條通向穩定的道路繼續前進了。
材料2 引自1938年10月5日丘吉爾在下院的辯論詞
這是我們迄今體驗到的最嚴重的後果。由於我們五年來所做的和沒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結果……五年孜孜以求盡量不抵抗路線的結果,五年英國勢力不斷退讓的結果……我們處在一場降臨於英國和法國的最大災難面前。
材料3 引自1939年1月5日希特勒與波蘭外長貝克的談話
德國在任何情況下都關心維護一個強大的民族主義的波蘭,……一支強大的波蘭陸軍的存在意味著大大改善德國的處境;波蘭部署在俄國邊境一側的陸軍師節省了德國相應數量的額外的軍事開支。
材料4 引自1939年3月8日希特勒在德國政、經、軍界重要人士會議上的講話
……布拉格的情況是不能容忍的。……然後將輪到波蘭。……至於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它們當然屬於德國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空間。……到1940年和1941年,德國將一勞永逸地同自己的宿敵——法國進行清算……當法國被擊敗後,德國能輕而易舉地確立對英國的統治,……我們將以英法兩國在美洲的領地為基地,同美國……進行清算。
材料5 引自1939年8月22日張伯倫致希特勒的信
……不論德蘇協定屬於什麼性質,它都不能改變美國對波蘭所承擔的義務,……並且決心加以履行。……我希望向您重申我的信念;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戰爭將是所能出現的最大災難。……我看不到德法之間有什麼問題不能夠以及不應該通過和平手段得到解決。我們已經准備並將一直准備協助創造條件來進行這種談判……
回答:
(1)比較材料1和材料2:
①這是由於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而引起的辯論?
②張伯倫和丘吉爾在觀點上有哪三點不同?
(2)比較材料3和材料4:
①其中哪一個材料給了張伯倫和丘吉爾的辯論以最好的回答?
②那麼,另一個材料又可以說明什麼問題呢?
(3)比較材料5和材料1:材料5說明了什麼?
(4)史學界一般認為:
①英國奉行的綏靖政策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而且得到了法國和美國等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的追隨或支持,直到英、法對德宣戰後仍一度對它抱有某種幻想。
②綏靖政策的教訓不僅對於曾經推行過它的人來說是深刻的,而且使世界人民在經歷了空前災難後,懂得了在侵略勢力面前應當如何捍衛和平的真理。你是否同意?請簡要論證你的回答。(答案空格500格)
〔解析〕本題屬於多材料層層分析式的解析題。該題通過列出的五條材料,深刻地揭示了英國綏靖政策推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一歷史問題。解答此題的第一步就是在一定時間內讀懂讀通材料,明確問什麼答什麼。第(1)組的①問「這是由於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而引起的辯論」。可根據所學的知識,抓住這兩則材料中所提及的問題和時間,得出正確答案。第(2)問有一定難度,首先通過比較分析,可知材料3中希特勒的言論是欺騙世界輿論的假象,材料4真實地反映了希特勒的侵略意圖。要區別事物的表象和本質的不同。其次,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材料3,希特勒的狡猾手段,既欺騙了波蘭,又欺騙了英法,還迷惑了蘇聯。第(3)組的設問,可依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的知識,便可答出。第(4)組的論證,首先要從試題給出的材料中找出要證明的觀點。其次要從大腦中搜索出最能證明這些論點的史實。再次用擺事實、講道理、舉例論證的方法證明這些觀點的正確性。本題主要考查考生閱讀材料的能力。第(4)組的設問考查論證分析的能力。
〔參考答案〕
(1)①慕尼黑協定的簽訂②a.對慕尼黑協定的評價不同。張認為是解決了「最後的」「最危險的」問題;丘認為是「最嚴重」的後果。b.對以前實行的綏靖政策看法不同。張認為是成功的;丘認為是失敗的。C.對綏靖政策的前途預測不同。張認為是「通向穩定」;丘認為是走向「災難」。
(2)①材料四。因為它是希特勒的內部講話,以後的歷史證明了這個講話。②材料3說明了希特勒的狡猾。第一,欺騙波蘭;第二,給英法等西歐國家以德國的敵人是蘇聯的印象;第三,不刺激蘇聯。
(3)材料5說明了:①英國的態度已與捷克危機時代有所不同,它對波蘭危機作出了較為強硬的表態。②英國仍寄希望於綏靖政策。
(4)A.本題分三個層次給分,以基本思路正確或所舉史實能說明觀點為標准。
①歷史根源方面: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和***政策。②法美的追隨或支持方面。③某種「奇怪戰爭」或「靜坐戰爭」。
B.本題分二個層次給分,以基本思路正確為標准。
①教訓:養虎為患或玩火自焚。②真理:聯合起來,用正義武裝捍衛和平。論證邏輯為:史論結合嚴密,論證結構合理。
(三)問答題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美國總統羅斯福1942年春對兒子說:假如沒有中國,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俄國等。
(l)請你聯繫上述材料,指出 1940年-1941年前後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態度,發生了什麼重大變化?
(2)請從中國兩個戰場(各舉兩例)以及太平洋地區的形勢,說明其變化的原因。
〔解析〕本題屬於材料問答題,設置情景考查考生歸納能力。答第一小題時,要留心1942年春這一關鍵時間,聯想到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已經形成。第二小問中國兩戰場指的是正面戰場、敵後戰場;太平洋地區的形勢主要是指太平洋戰爭爆發。
〔參考答案〕
(1)以前美國製造「遠東慕尼黑」陰謀,此時美國感到中國的抗戰對日本是有力的牽制,因此對中國的抗戰進行援助。
(2)中國兩個戰場的抗戰:正面戰場:太原會戰、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棗宜會戰、長沙會戰、台兒庄大捷等。解放區戰場(或敵後戰場):百團大戰、1941年-1942年粉碎日軍的掃盪、平型關大捷、夜襲陽明堡戰斗,沉重打擊了日軍。太平洋地區形勢:日本的南進直接威脅英、美在亞太地區的利益(或「遠東慕尼黑」陰謀破產)。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已對日本宣戰。
三、尚未考查過的知識點及其思考角度
高考試題尚未考查過的內容有以下一些:①《蘇德互不侵犯條約》;②蘇聯的「東方戰線」;③具有轉折意義的幾次戰役;④德軍進攻蘇聯;⑤日軍偷襲珍珠港;⑥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投降;⑦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⑧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其中①②兩個知識點再聯系戰爭後期的國際會議中蘇聯與美國在戰後利益分配中的爭奪賦予新材料,可以更好地考查考生對蘇聯的全面認識,從而作出科學的評價。③可以聯系中國戰場上的轉折在選擇題上考查歷史事件的先後順序,或是與其它戰役一起考查歸類判斷的能力。⑤可以從歷史的以及當時歐洲戰場形勢和中國戰場的形勢去考慮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從而考查考生縱橫聯系分析的能力。
單元七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選擇題
1.兩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B.軍事侵略集團的形成及其擴張
C.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
D.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2.1942年初《聯合國家宣言》發表的最重要意義是
A.決定建立維護世界和平的聯合國
B.正式結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 標志著反法西斯戰爭轉入進攻
D.確立了美國控制世界的地位
3.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協定的內容是
A.重新劃定德國東部和西部的邊界
B.同意德國吞並捷克斯洛伐克
C.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
D.承認德國和奧匈帝國合並
4. 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影響分析不正確的是
A.助長了希特勒的侵略氣焰
B.為蘇聯贏得了備戰的時間
C.分裂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D.意味著綏靖政策的破產
5.德國進攻波蘭之前,英國政治家反復強調:「波蘭作為一個殉難者比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更有利於英國。」英國考慮的是
A.波蘭的存亡對英國的利益無關緊要
B.波蘭保持獨立會打破歐洲大陸均勢
C.幫助波蘭會大量消耗英國國力
D.波蘭滅亡後有利於德國進攻蘇聯
6.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東亞共榮圈」計劃
B.美英等國對日本實行貿易禁運
C.為配合德國進攻蘇聯
D.美日在亞太地區的矛盾激化
7.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的最重要的意義在於
A.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
B.鞏固並發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促使法西斯集團內部瓦解
D.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折
8.雅爾塔會議的基本精神是
A.徹底擊敗德國
B.徹底擊敗法西斯軸心國
C.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
D.建立聯合國
9.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是
A.美國對日投擲原子彈與蘇聯對日宣戰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
D.侵略戰爭的非正義性
10.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1929年的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B.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C.英法的綏靖政策和蘇聯的「中立自保」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擴張
11.蘇德戰爭與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相同點是
A.都是綏靖政策的必然結果
B.都有利於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
C.直接決定法西斯軸心國的失敗命運
D.都是法西斯軍隊實施的突然襲擊
12.「二戰」期間,中國曾兩次與英美共同發表重要宣言或公告,這主要說明
A.英美對日本侵華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
B.中國取得與英美同等的國際地位
C.中英美三國在對日作戰中需要相互支援
D. 英美致力於幫助中國打敗日本
13.兩次世界大戰對歐洲的影響中,相似點有:①出現了社會主義國家②形成了歐洲主宰世界的格局③戰後分割了德國的領土④在美國資本扶植下恢復經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第二次世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