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鎊在不同時代大約值多少錢
這個問題有點大哦,可以寫論文了,英國貨幣在不同的世代變化非常之大。
作為英國及北美殖民地貨幣單位的「鎊」(pound),最初是一種虛貨幣,用於記賬、收稅等場合。在英國,最早規定1英鎊等於1磅重的純銀(sterling silver,英鎊的附加稱呼sterling即來自於此)。英鎊的貨幣符號£是在字母L上加一道橫線,L是拉丁文libra(磅)的字頭。這個符號來自古羅馬貨幣進位系統。在公元四世紀時,1古羅馬磅(libra,相當於327.168克)的黃金鑄造72枚solis金幣,一枚solis金幣等於12枚dinarius銀幣(今日中東國家貨幣單位第納爾即來自這個單詞)。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查理曼大帝規定1磅(livre)純銀等於20蘇(sous),1蘇等於12但尼(deniers),「蘇」和「但尼」的名字都來自古羅馬的solis和dinarius這兩種硬幣,而livre被翻譯成「里弗爾」、「鋰」或「法鎊」。中世紀的英國、義大利、德意志南部、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實行過這種1:20:240的貨幣進位系統,並按照貨幣單位的首字母稱之為LSD系統。英國雖然將鎊稱為pound,將蘇稱為shiling,將但尼稱為penny/pence,但是在用貨幣符號標價時都用£、s和d來表示價格,比如某件售價1英鎊5先令6便士的商品,其價簽會寫成1£5s6d。
在十四世紀以前的英國,鎊是相當值錢的貨幣單位。在諾曼人入侵之前,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的地產總價值只有5950英鎊,而英格蘭首富戈德溫家族的財產為8400英鎊。在十四世紀時,1英鎊的白銀可以買到4頭母牛或2.5頭公牛;一座貴族庄園一年的收益在8鎊至12鎊左右就被認為是相當成功的。除了鎊之外,在古代歐洲還有一種貨幣單位叫「馬克」,大多數場合下相當於三分之二鎊。英國的「獅心王」理查一世在參加十字軍後回國時在奧地利被俘虜,最終就是交付了15萬馬克白銀的贖金後才獲釋的。
1816年英國頒布法令釐正貨幣制度,規定1金衡磅的標准成色22K黃金等於46鎊14先令6便士。英鎊金幣仍被稱作「蘇弗林」,但是在紙幣上使用的貨幣名稱是「鎊」。與此同時實行金銀雙本位,但銀幣只能用於支付2英鎊以下的交易。銀幣規格統一為1克朗、半克朗和1先令,過去的弗羅林、格羅特、3便士、半格羅特、以及1便士銀幣全都停止流通,便士改用銅幣。1972年英國再次實行貨幣改革,廢除LSD貨幣體系,改以100便士等於1英鎊。
以上都是借用別人已有的資料。
先看三部作品的作者時代:
《傲慢與偏見》作者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
《簡愛》作者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 1816-1855
《荊棘鳥》作者考琳•麥卡洛(Colleen McCullough),1937年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惠靈頓,澳大利亞當代著名作家。
根據資料19世紀末一英鎊的含金量是7.32238克(純金),如果折算成現在的人民幣,目前的黃金價格是340多人民幣1克,19世紀末一英鎊的含金量是7.32238克(純金)即:1英鎊=7.32238*340=2489人民幣,大約2500元了1英鎊了。當然這里是假設黃金的價值不變,如果更嚴謹些,應該折算成糧食等生活必需品來比對,還要更准確一些。而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817年)時代,英鎊的幣值應該更值錢,畢竟又早了將近100年,處於前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時代定義為1837年~1901年,即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統治時期,當時英國由於向全世界殖民掠奪財富,經濟大發展,物價大大降低)。
因此,達西先生的年收入(注意:是年收入,不是所有財產)如果是1萬鎊,則相當於我們現在年收入上好幾千萬的富翁,是真正的富有+貴族+年輕+英俊+專情,所以MR Darcy 成為了文學史上最被女性青睞的人物。
《簡愛》裡面的幣值和《傲慢與偏見》應該比較接近,一個家庭女教師的年收入大約30-50鎊,摺合現在的購買力也就是年薪10萬元左右的中等白領。我們只能說英國的階級和收入差距太大了,要不然後來窮人都去新大陸碰運氣呢?
至於《荊棘鳥》,故事開始於20世紀初葉,結束於半個多世紀以後的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當時的英鎊價值已經不能和達西先生時代同日而語了。
❷ 英鎊硬幣的圖片及面值
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 (Great Britain Pound)。
英國硬幣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面值:
1p、2p(褐色小銅板)
5p、10p、20p、50p、(銀色硬幣)
1鎊、2鎊(略微發黃色的硬幣)
主要幣值的圖片如下圖:
(2)1960英國幣值多少錢擴展閱讀: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成立於1694年的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發行。輔幣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硬幣:一英鎊等於100新便士。所有硬幣正面皆為英國君主像,背面除鑄有幣值外,在不同行政區所鑄的硬幣鑄有不同的圖案,但不論硬幣於那個行政區鑄造,皆全國通用。
硬幣分為:半便士(於1985年停止流通)、1便士、2便士、5便士、10便士、20便士、50便士、1鎊(鑄造年限不同會有不同的背面印花,但正面君主頭像不變)、2鎊,克郎(紀念幣,最初面值25便士,自1990年改為5鎊,基本不流通)。
紙幣:英國紙幣分為:1鎊(僅蘇格蘭)、5鎊、10鎊、20鎊、50鎊和100鎊(僅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所有幣值的紙幣正面皆印有英國君主像、編號及幣值,不同幣值的紙幣印有不同的英國名人像。
參考資料:網路-英鎊
❸ 1960年,30萬英鎊換算今天是多少錢
只能按照現行匯率計算。
1元人民幣=0.09972英鎊
1英鎊=10.0279元人民幣
30萬英鎊=300.8424萬元人民幣
❹ 幾百年前英鎊的價值
英鎊的歷史價格
以1973年的英鎊價值為100。該年英國實行幣制改革,由1英鎊兌換20先令/240便士改為1英鎊兌換100便士。
出處:1999年英國下議院報告,99/20,248年以來英鎊的貶值
The House of Commons, Research Paper 99/20:
Inflation: the Value of the Pound 1750 - 1998
1750: 1997
1755: 2039
1760: 1832
1765: 1597
1770: 1650
1775: 1446
1780: 1614
1785: 1404
1790: 1335
1795: 1080
1800: 752(1799: 1026)
1805: 775
1810: 706
1815: 803
1820: 871(1821:1145)
1825: 842
1830: 1028
1835: 1146
1840: 916
1845: 1092
1850: 1216
1855: 965
1860: 1095
1865: 1136
1870: 1076
1875: 1036
1880: 1087
1885: 1158
1890: 1157
1895: 1188
1900: 1106
1905: 1095
1910: 1063
1914: 1038
1915: 922
1916: 781
1917: 624
1918: 511
1919: 465
1920: 403
1921: 440
1922: 512
1923: 545
1924: 549
1925: 547
1926: 551
1927: 565
1928: 566
1929: 571
1930: 588
1931: 614
1932: 630
1933: 644
1934: 644
1935: 640
1936: 635
1937: 614
1938: 605
1939: 586
1940: 500
1941: 450
1942: 418
1943: 403
1944: 391
1945: 379
1946: 367
1947: 341
1948: 320
1949: 312
1950: 304
1951: 277
1952: 263
1953: 258
1954: 253
1955: 244
1956: 233
1957: 226
1958: 220
1959: 218
1960: 216
1961: 210
1962: 202
1963: 199
1964: 192
1965: 183
1966: 176
1967: 172
1968: 164
1969: 155
1970: 147
1971: 135
1972: 127
1973: 117
1974: 100
1975: 80
1976: 69
1977: 60
1978: 55
1979: 49
1980: 41
1981: 37
1982: 34
1983: 32
1984: 31
1985: 29
1986: 28
1987: 27
1988: 26
1989: 24
1990: 22
1991: 21
1992: 20
1993: 20
1994: 19
1995: 18
1996: 18
1997: 17
1998: 17
只能找到這個
希望有用
❺ 看完電影天衣無縫,很好奇1960年的一億英鎊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
價值連城
❻ 英國的一元等於中國的多少元
今天的匯率1英鎊等於9.0167人民幣
❼ 英國貨幣有哪些
英鎊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國雖然是歐盟的成員國,但尚未加入歐元區,故仍然使用英鎊。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 (Great Britain Pound)。
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法幣地位
由於歷史因素,英國的貨幣法並不統一而且極為復雜。
在英格蘭和威爾士,英格蘭銀行券為無限法償之法定貨幣,而海峽群島和馬恩島等各地方政府亦印行與英格蘭銀行券等值之紙幣,亦為當地之法定貨幣。然而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法例中並無法定貨幣之說,因此所有該兩地紙幣實為英國鑄幣的兌換券。
即使在承認法幣的英格蘭,所謂「法定貨幣」是指當債務人向法院以足額該等貨幣提存時,債權人不得聲請債務人欠債,但對日常交易之幣種則不加限制,因為認為那是合約自由。
[編輯]
現時的英鎊
現時的英鎊又叫「英鎊」,一英鎊等於100新便士(New Pence)。硬幣分為半便士(halfpenny,於1985年停止流通),1便士,2便士,5便士,10便士,20便士,一克郎(25便士,於1990年停止流通),50便士,1鎊(根據出版年限不同,因此會有不同的背面印花,但正面君主頭像不變),2鎊,5鎊(1990年後叫克郎)。所有硬幣正面皆為英國君主像,背面除鑄有幣值外,在不同行政區所鑄的硬幣鑄有不同的圖案。但不論硬幣於那個行政區鑄造,皆全國通用。英國紙幣分為1鎊(於1988年停止流通),5鎊,10鎊,20鎊和50鎊,所有幣值的紙幣正面皆印有英國君主像,編號及幣值,不同幣值的紙幣,背面則印有不同的英國名人像。
舊英鎊(LSD或£sd)
1971年未進行幣值十進制之前,一英鎊等於20先令;而1先令又等於12便士。換言之,一英鎊等於240便士。 當時的硬幣分為:
Farthing (一便士的四分之一,這里的便士是指舊便士,下同。最後一次鑄造是1956年,1960年末停止流通)
Half Penny (半便士,一便士的二分之一,最後一次鑄造是1967年,1969年8月1日停止流通)
One Penny (一便士,最後一次鑄造是1967年,1971年8月31日停止流通)
Three Pence (3便士,即四分之一先令,最後一次鑄造是1967年,1971年8月31日停止流通)
Six Pence (6便士,即半先令,最後一次鑄造是1967年,1980年6月停止流通)
One Shilling (一先令,最後一次鑄造是1967年,1971年進行幣值十進制後可當5便士使用,1990年末與舊版本的新5便士硬幣停止流通)
Two Shillings (又叫 Florin,2先令,最後一次鑄造是1967年,1971年進行幣值十進制後可當10個新便士使用,1993年7月1日與舊版本的新10便士硬幣停止流通)
Half Crown (半克郎,即2先令6便士,最後一次鑄造是1967年,1970年停止流通)
Crown (一克郎,即5先令,最後一次鑄造是1965年,1970年停止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