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第一袋化肥是什麼牌子
一種說法是中國的第一袋化肥是撒可富,來自中國-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生產的撒可富。當時被鄧小平同志稱為南南合作典範。另一種說法是1838年,英國人勞斯用硫酸處理磷礦石製成的磷肥。
② 化學肥料的發明與應用對民生有什麼意義
一項關系國計民生的技術
——20世紀上半葉化學肥料的發明與應
用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但是,在20世紀之前,農作物所需要的氮肥,來源卻是十分有限的。
19世紀初,在智利的沙漠地區,人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硝酸鈉礦,於是,很快得到了開采,到19世紀中葉,世界上所使用的氮肥就主要來自智利的這一礦床。但是,由於天然硝石的產量畢竟極其有限,智利的這個礦也只夠開采幾十年,所以,當時在世界上十分珍稀。除了稀少之外,從美洲到歐洲遙遠的距離也是一個不利的重要原因。
到了19世紀後期,隨著煉焦工業在歐洲各國的逐漸興起,人們又發現,用煉焦的副產品氨為原料,可以製成硫酸銨,作為氮肥來使用,這樣,廉價的煉焦副產品又逐步成為氮肥的另一個來源。但是,還是遠遠滿足不了需要。當時農業上所使用的氮肥主要來自有機物的副產品,比如:人和畜的糞便、花生餅、豆餅、臭魚爛蝦及動物的下腳料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極少量的氮素來自雷雨放電而形成的氮氧化物。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地球人口的不斷增加,天然氮化合物的數量已越來越無法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世界各國越來越迫切要求建立規模巨大的生產氮化合物的工業。
1898年,英國物理學家克魯克斯,最先意識到化肥對人類的重要性,他在布里斯特召開的大英科學協會上發表演說,在列舉了大量事實之後警告人們說:「由於人口增加,土地變得狹窄了,長此下去,糧食不足的時代就會到來,解決的辦法是必須找到新的氮肥。」
③ 化肥是誰發明的
1840年德國人尤斯圖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才首次發現植物所需的化學養分,是化學肥料的開端,農業產量因此大增,從此人類飢荒問題開始大幅減少。
市面上出售的肥料種類及品牌極多,依成分可分為無機肥料和有機肥料,肥料通常直接用於土壤,或噴灑於葉片。
保守估計報告稱30%至50%的作物產量歸因於天然或合成商業肥料。全球市場到2019年,價值可能會上升到超過1850億美元。歐洲化肥市場將會增長,以賺取大約的收入。 2018年為153億歐元。
(3)英國是怎麼製造化肥的擴展閱讀:
肥料內的元素可分為主要元素和次量元素兩種。
氮(N)、磷(P)、鉀(K)是三大重要元素,因為經常應用在「N.P.K.」肥料;鈣(Ca)、鎂(Mg)、硫(S)等稱為次量元素,因為常用於石灰處理、施肥試驗。植物組織含有大量這三大元素。
微量營養素在不同的植物中占不同的比例,通常每百萬有5至100部分(根據質量)。微量元素包括鐵(Fe)、錳(Mn)、硼(B)、銅(Cu)、鉬(Mo)、鋅(Zn)、氯(Cl)等。
④ 農葯化肥最早是外國傳到中國的么
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F.Wöhler,1800-1882)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尿素。按當時化學界流行的「活力論」觀點,尿素等有機物中含有某種生命力,是不可能人工合成的。維勒的研究打破了無機物與有機物之間的絕對界限。但當時人們尚未認識到尿素的肥料用途。直到50多年後,合成尿素才作為化肥投放市場。
1838年,英國鄉紳勞斯(L.B.Ross)用硫酸處理磷礦石製成磷肥,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化學肥料。
1840年,德國化學家李比希(J.von Liebig,1803-1873)出版了《化學在農業及生理學上的應用》—書,創立了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和規換學說,徹底否定了當時盛行的「腐殖質」和「生命力」兩大植物營養學說,為化肥的發明與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李比希還在1850年發明了鉀肥。
1850年前後,勞斯又發明出最早的氮肥。1909年,德國化學家哈伯(F.Haber,1868-1934)與博施(C.Bosch,1874-1940)合作創立了「哈伯-博施」氨合成法,解決了氮肥大規模生產的技術問題。
沒錯 世界上最早的化學肥料 都是 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