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能否介紹一下英國軍隊的歷史
英軍歷史
在英國倫敦的軍事博物館中,也許國家陸軍博物館是較為簡陋和不起眼的一個。
它位於倫敦切爾西區皇家醫院路的一側,由一座兩層樓的方形建築構成,加上地下室共有三層展廳,博物館的標志是門口擺放的2門二戰期間英國陸軍用過的M1野戰炮。博物館的小冊子稱,「在這里,你可看到英國士兵戰時和平時感人的故事,了解英國陸軍士兵從15世紀到今天的生活和戰備情況,國家陸軍博物館是英國陸軍自己的博物館,也是英國惟一的一家全面介紹英國陸軍的博物館。」
「長弓」之勝
博物館中講述的故事從1415年開始。當時,英倫三島擺脫內部紛爭,國王的眼光在盯向海洋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歐洲大陸,走出島國成為英王的最大心願。是年,英王亨利五世率6000官軍在法國北部加來一個名叫阿格尼科特的地方大敗法國25000大軍,英軍從此頻繁越過海峽,參與歐洲大陸的戰事。
據英國人的理解,國王亨利五世能以少勝多的原因在於其軍隊採用了先進的軍事技術。博物館解說道,新式武器裝備,即「長弓」是國王軍隊獲勝的關鍵。「長弓」是冷兵器時代英國一大發明,樣子有點像中國的長矛,但要比中國的長矛長而重。作戰時,英軍把「長弓」綁扎在一起,以戰馬為依託,形成一排排利刃,直刺敵軍方陣。這樣做不但能打亂對手的進攻隊形,而且還能有效地保護自己。早在決意征戰歐洲前,英國國王就決定,男孩6歲起便要學習使用這種兵器,等他們長到20歲左右,便可以成為熟練的「長弓手」。一經實戰,這一武器和與之配合的戰術一起對保證英軍打敗大陸對手發揮了重要作用。
英國人也這樣認為,每一次戰爭都不會是前一次的重復,只有創造性地利用手中武器裝備,不拘於以往,才能不斷取得戰爭的勝利。
「龍蝦背」
國家陸軍博物館比較吸引人的展室是500年來英國陸軍的軍服展、18世紀英國陸軍官兵生活展和滑鐵盧之戰。早期的英國陸軍士兵身著紅色的軍服。博物館解釋說:「在當時的條件下,紅色是一種方便且便宜的染料。混戰中,紅色又很易識別……伊麗沙白時代,倫敦地區的陸軍官兵便開始穿著紅色軍服。1645年,英國『新型步兵』把紅色作為軍服的基本顏色。到17世紀末期,紅色軍服成為英國陸軍的主色調軍服。『紅外套』成為英國陸軍官兵的綽號。」且由於很像煮熟的龍蝦,英語有一句「龍蝦背」(LOBSTER BACK)的俚語。今天,提起「龍蝦背」,英國人都會告訴你,這是指他們的子弟兵。英國陸軍官兵穿了大約2個世紀的紅色軍服,到1845年拿破崙戰爭期間,紅色軍服仍為英國陸軍士兵所用。
站在紅色軍服面前,你可以閉目暢想,腦海頓時呈現一幅撼人心膽的場面:一場冷兵器的較量在歐洲某一原野上拉開。遠遠望去,身著紅軍服的英軍官兵猶如一簇簇紅紅的火苗時隱時現閃動著,紅軍服以馬隊為先導,以方陣隊形向敵人的方向涌動,戰馬和步兵揚起的沙場塵埃掩映不住陽光下的刀光劍影,嘶嗚的戰馬和面無表情的將士等著敵人近些,再近些,接下來便是一場昏天黑地的肉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戰中,紅色告訴戰友自己的位置,相互應策著,共同血戰敵手。
隨著火葯的廣泛使用,盡管方陣和肉搏仍是陸戰的主要方式,但雙方交戰的距離被火槍或火炮的距離拉開。到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陸軍的紅色軍服漸漸地顯現出其不足,敵人完全可在遠距離上發現那簇簇紅色的目標,紅色軍服成為敵人火槍打擊的活靶標。另外由於英國陸軍士兵出戰國外的日子越來越多,如在炎熱的非洲,一味要求穿紅色軍服不能適應作戰區域的環境需要。到19世紀後期,英國陸軍士兵軍服發生新的演變,紅色軍服逐漸為黑、灰、白、藍等顏色軍服替代。到1900年布匿戰爭期間(英軍征服南非部落之戰),英國陸軍正規部隊已全部放棄紅色軍服,而改淺色,特別是白色軍服為主。
但對一個講古的民族來說,直到今天,英國也沒完全淘汰紅色軍服。去過英國的人都會去女王居住的白金漢宮前看換崗儀式。除天氣不好,一般情況下每隔一天的上午11點左右都有這種儀式,從軍樂隊到衛兵,上崗和下崗的士兵都穿著幾個世紀前他們前輩穿過的紅色軍服,他們或步行或騎高頭大馬整齊列隊,從離白金漢宮不遠處的衛兵營隊來此。到了白金漢宮前,換崗的衛兵又是踢腿又是跺腳,又是奏樂又是吆喝,好不忙乎。奇特的打扮把人們帶回幾個世紀前,紅軍服仍試圖向圍觀者說,英國曾是個老牌帝國。但時過境遷,此時已非彼時的英國,紅色軍服在白金漢宮前演義著英國幾經盛衰的故事。
在白金漢宮附近的衛兵博物館中,我與看門人,當年諾曼底登陸戰役的卡車司機,談起紅色軍服的故事。他說,考究的紅色軍服還必須配上由帶毛黑熊皮做的高帽子,早年時候,帶毛黑熊皮全從俄國進口,以顯示皇家的華貴和尊嚴,但今天真正用俄國黑熊皮做的衛兵帽子已不多見。老人說,他這里有一頂,已傳幾代人,駐在附近的衛兵每次來這里都要帶著試試。當得知我是位遠道而來的中國軍人時,老人欣然拿出熊皮帽子,給本人帶上。帽子裡面有些油膩,外面毛發也有不少脫落,肯定是試戴的人很多。為了不掃老人的興,我帶上了那毛絨絨的大帽子,感覺並沒想像的那樣重,且很暖和。合影之後,老人又拉住我長談。他說:「我知道中國,知道中國軍人進駐了香港,你們的軍服也很漂亮,我希望有一天能親眼看一看中國,看一看你們漂亮的軍服。」
早期的英國陸軍生活
看過陸軍軍服的演變史,我又按順序進入英國陸軍生活展室。
18世紀的英國士兵可沒今天英國士兵那樣清閑和舒服。當時,官兵很少有人享受足夠的醫療保障和津貼。士兵每日的津貼費為8個D(一個棄用的英國貨幣單位,每D相當3便士,100便士等於1英磅),其中6個D用於吃住,餘下的錢除養家糊口外還要自己購買軍服和其他必要裝備。18世紀士兵的食物主要是煮牛肉和面色,每日軍隊只供應兩餐。為省錢,許多官兵都不在軍營中住,而在營外找房子。由於待遇不高,官兵結婚的不多,即使結了婚,英軍也不允以承認。只有少數官兵能帶著家眷一起生活。當時,英軍中也有部分婦女,但她們並不算軍人,倒像今天的文職雇員,她們的工作主要是做飯和洗衣。
進入19世紀,英國陸軍官兵的待遇也沒多大改善。1800年,1名騎兵上校(團長)的日薪是23先令(已棄用英幣單位,介於英磅和便士之間),尉官日薪是14先令,列兵是1先令3個D。步兵上校(團長)日薪為13先令11個D,尉官為9先令,列兵為1先令。而當時英國的物價並不便宜。一位士兵1808年的一份帳單上寫道:1瓶廉價的酒1.5個D,一雙皮鞋6先令,留小姐過夜費5英磅5先令。英國作家塞穆爾·約翰遜寫道:「我認為,和社會上同一階層人,如勞工比,英軍士兵的生活要苦得多。」盡管如此,英國軍隊的紀律仍極為嚴格,如果違紀,如醉酒者將受到上司的鞭笞。
「招兵買馬」三百年
團曾是英國步兵的基本建制單位,一般由1名校級軍官任團長,團的名字也以團長的名字命名。隨著英陸軍規模的擴大,出現重名現象。1751年,英軍決定在團的前面加阿拉伯數字。1782年,英國步兵團又開始以所在郡命名,如當時的英國步兵第29團被命名為伍斯特郡團。
步兵團的組建由皇家授權,被授權者必須要有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一經皇家同意,政府會為官兵提供薪金和武器裝備,被授權者則負責士兵的招募、管理和訓練。這是完全商業化的募兵程序,首先雙方要解決錢的問題,政府與募兵者雙方按契約合同以給錢的多少來確定招兵的數量,而募兵者與被招募者則根據給錢的多少來決定服役期的長短。這種募兵制度給投機分子以可乘之機,募兵成了他們發財的好交易。他們往往虛報招兵數量,向政府領取空餉,終飽私襄。
今天,英國全志願兵役制度更突出了這種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不同的是,英國國防部替代了中間商,英軍招募列入政府議事日程。相同的是,無論是在車站,還是在影院,你仍可見英國各軍種宣傳當兵如何之好的招兵買馬廣告。
18、19世紀,並不是每個英國人都想當兵,有時兵源很難找到。徵募者便把招兵買馬的時間放在冬季,冬季農活不多,城市也出現失業高峰,盡管待遇很低,但為糊口,許多人還不得不當兵去,這些來自社會底層的人除了渾身力氣一無所有。
大多數情況下,徵兵者對新兵有條件要求。但條件有時形同虛設,平時英軍就招不滿,戰時就更加困難。無奈,招募者只好放寬條件,一些老弱病殘者也穿上了軍服。戰爭爆發後,為補充兵員,政府還讓罪犯參軍。罪犯可用參軍的方式贖罪,並由此獲得「自由」。這使我想起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電視連續劇《加里森敢死隊》。二戰中,美軍曾徵用過「身懷絕技」的小偷小摸與德國人作戰。筆者猜想:美國這樣做也許受英軍當年徵兵的啟發。為募新兵,募兵者想盡辦法,過份地誇下當兵如何優越的海口,結果許多人當兵後才發現現實並不非如此,發放的津貼七扣八扣等到了自己行手上已是所剩無幾。
濃彩重墨滑鐵盧
博物館濃彩重墨的展廳是滑鐵盧會戰。17世紀,英國在世界上崛起,開始與歐洲大陸的帝國發生沖突,對手之一就是法國。1815年6月18日發生在布魯塞爾以南滑鐵盧地區的英普聯軍與法軍進行的會戰成為英國登上歐洲霸業的轉折點。會戰中,法軍傷亡約3萬人,被俘數千,英普聯軍傷亡2萬多人。法軍戰敗,拿破崙於6月22日退位。此次會戰後,歐洲10年時間沒再發生重大戰事,英軍從1815年的23萬人削減到1828年的10萬人。
對這場會戰,陸軍博物館充分利用光電模擬和錄相設備,較全面地介紹了穿紅軍服的英軍如何在威靈頓將軍的指揮下大破拿破崙方陣。英國首相丘吉爾對英國這段歷史做過論述:「……150年前,納爾遜、皮特和威爾遜擊敗過拿破崙……在這些世界戰爭裡面,我們或者保持著歐洲的領導角色,或者孤軍奮戰。」可以這樣說,英國陸軍的主角在這些聯合行動或孤軍奮戰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傳述英國陸軍的故事
走出博物館,門口一塊不大的石頭吸引住我。住足細看,上面雕刻著一位英國陸軍戰士的話:「當你回家的時候,請把我們的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告訴他們,為了你們的明天,我們失去了今天。」英國式的浪漫反映出戰士對未來的企盼,為了大英國帝國和它臣民的明天,戰士付出了一切。
就在完成這篇小稿時,我在問自己:對英國戰爭和軍事博物館的系列參觀是不是要把英國士兵的故事告訴身邊的人?回答是肯定的。
潘瑩斌
② 英國陸軍對胡須有哪些規定呢
在閱兵時,唯一被允許戴胡須的陸軍軍銜是先鋒中士,他還攜帶戰斧而不是刺刀。一個先驅者的傳統是在軍團前行進,為後面的士兵掃清道路。還可以看到他們穿著圍裙,在過去的幾年中,圍裙將保護他的制服,而他正在履行職責。先鋒軍士還擔任該單位的鐵匠,因此允許胡須保護他的臉免受高溫。即使不是步兵先鋒隊的必修課,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留胡須。蘇格蘭步兵團也允許這樣做,有時是預期的,特別是鼓少校,煙斗少校和指揮官的吹笛者。
我相信軍隊中的所有部隊都戴著小鬍子,但是有一天,我在觀看祖魯語並看到約翰·查德中尉美麗的一面燒傷時,這讓我開始思考。英國軍用面部毛發有哪些規定?
直到19世紀,面部毛發在英國陸軍中還是很罕見的。有一些戴著胡須和胡須的先驅,但大多數服務人員都剃光了鬍子。直到1800年代中期,由於與印度和亞洲的戰爭,許多駐扎在這些國家的士兵發現自己像當地的文化一樣採用了鬍子,胡須和胡須。在19世紀中葉,克里米亞戰爭期間,軍人被告知在冬季要長出大鬍子和胡須。
③ 約克鎮戰役的英軍投降
聯軍在獲得新的火炮之後,向約克鎮發射的火力又再度加強,更甚以往。康沃利斯和其手下討論戰局,並同意他們的情形是絕望的。
10月17日早晨,揮舞著白旗的官員帶著一名鼓手出來。轟炸停止了,該名官員被蒙上雙眼並被帶到聯軍陣營。談判從10月18日開始,英軍派出兩位代表,分別是湯瑪斯·當達斯中校及亞力山大·羅斯少校,美軍代表為約翰·勞倫斯,法軍代表為馬奎斯·德·諾厄利斯。 為確保聯軍不在最後一刻分崩離析,華盛頓下令給予法軍享有參與移交程序的每一步。
投降條約簽署於1781年10月19日。所有康沃利斯的部隊皆被稱為戰俘,但被保證會在美軍陣營受到良好的對待,而軍官們則被保證在釋放後可返回家中。下午兩點,聯軍進入英軍據點,法軍在左,美軍在右。英軍和黑森傭兵則行軍於中,而此時英軍的鼓手及吹笛者正奏著「世界上下顛倒了」。 英軍在投降前數小時內被告知將會擁有新的制服,直到被奧哈拉將軍所阻止。有些士兵摧毀他們的火槍,其他的不是全身淋濕就是呈現醉態。8,000名部隊、214座大炮、數千支火槍、24艘運輸船以及不計其數的馬車與馬匹被俘。
康沃利斯拒絕正式會見華盛頓,同時也拒絕出席受降典禮,並以生病為由推拖。於是只好由查里斯·奧哈拉准將帶著寶劍去向羅尚博投降。羅尚博搖搖頭並指向華盛頓。奧哈拉將寶劍獻給華盛頓,但遭後者拒絕,同時華盛頓還示意副官本傑明·林肯前去接受。在眾目睽睽之下,英軍一個個走出,並放下手臂走在法美聯軍之間。此時,駐扎在河另一端的格洛斯特的英軍也隨之投降。
④ 二戰時各國士兵沖鋒的時候都喊什麼
我軍:一張相正義的男子,將手中的20響盒子炮向天上一舉,「同志們!黨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為了新中國,沖啊!!!」然後,一堆人就跳出戰壕,沖下山去,不光有拿槍的,還有扛旗的,吹號的。
偽軍:一長相猥褻,賊頭鼠目,穿偽軍制服的男子,將手中的勃朗寧朝前面畏畏縮縮的士兵一指:「都給我上!上!上!兄弟們,拿下這個山頭,團坐說了,大洋一人一塊!」!「都給我上!上!上!你倒是給我上啊!」
國軍「身為黨國軍人,不成功便成仁啊
蘇軍:一群人圍在政委周圍,政委拿出一箱伏特加,人手一瓶。一口悶之後,政委拔出手槍,高呼為了斯大林,為了祖國,烏拉!!!。戰士邊跳出戰壕向德軍陣地走去,後面還要有督戰隊。對了,有可能沖鋒前有密度可以的炮火。
日軍:一群脫光了上衣的人,把步槍內的子彈退了出來,軍官丟下手槍,拔出倭刀,高喊一聲:「壓機給給!!!!於是這幫半裸男就狂呼著:「Banzai!Banzai!Banzai!Banzai!Banzai! 」(萬歲)
德軍:一名帶著單片眼睛的軍官掏出一幅白手套,很優雅的戴上。然後,從包包里摸出魯格手槍。朝前方的村子一指,帶著斯瓦比亞鼻音的喊道:進攻!,然後一群用MP40 MG42 MG34 沖鋒槍不斷掃射的士兵就沖進村子,邊跑還邊往周圍的房子里放火焰噴射器或是扔長柄手榴彈。。
美軍:後方一名軍官,通過無線電台和前面的士官通話:「Sergeant!We should get this country!」「Roger!Sir!」然後就是那名士官一路高喊著:「go go go……move it!move it!move it!」帶著一堆人沖進村子裡,中間還兼帶著有人高呼「medic!we got a hurt!!!」。
英軍:標準的炮火覆蓋後,穿裙子的蘇格蘭風笛手是必不可少的,然後有一個在胳膊下夾帶著指揮棒的蓄著山羊鬍的軍官,帶著一群穿褲子的英格蘭士兵,昂著頭挺著下巴,無視旁邊爆炸的炮彈和橫掃的機槍,向對方陣地走過去。
義大利軍:義大利人會沖鋒嗎?一個勇敢的義大利人都是大自然的奇跡了,更何況一群敢發起沖鋒的義大利人。向後沖鋒的可能性比較大。
⑤ 英美戰爭期間,為什麼英國人打仗前要吹風笛和敲鼓,非要等弄吹笛子的人和敲鼓的人死了在開打
因為當時歐洲的戰爭風格都是很「紳士」的,都是按一定的規矩來,而且當時的槍准頭都不行,敲鼓吹笛子都是為了讓士兵能整齊前進,從而形成整體戰鬥力,如果隊伍散了,即使人多,亂打一通也沒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