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詳細說一下紐西蘭在二戰的作戰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紐西蘭隨英國參戰,主要是輸送兵員並供應食品和毛織物等軍需品。由於出口市場有保證,工業有所發展,一度出現經濟繁榮。同時因對德宣戰,紐西蘭佔領了德屬西薩摩亞。戰後,紐西蘭參加了巴黎和會(1919),簽署《凡爾賽和約》,加入了國際聯盟,成為一個主權國家。1920年,國際聯盟將西薩摩亞交紐西蘭「託管」,紐西蘭並和英國、澳大利亞共管諾魯。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紐西蘭自治領對內對外政策的獨立。1935年,工黨執政時期,增加農場主收入和提高工人工資,縮短工時,提供就業機會,興建公共工程與住宅,擴大社會福利事業。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紐西蘭參戰,基於國家安全的原因,紐西蘭轉向依靠美國,加強與美國的合作。1942年後,美軍駐扎到紐西蘭,1951年簽訂了《澳新美安全條約》。1947年,紐西蘭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獲得完全自主,但仍為英聯邦成員。
在二戰中,紐西蘭陸軍在歐洲及非洲戰場參加的主要戰役有希臘戰役、克利特島戰役,北非戰場的全部戰役,直到進攻義大利。實際上在這些作戰中,紐西蘭部隊都受英國人的指揮,比較出彩的要算克利特島戰役中紐西蘭第22、23營、第四旅等部隊讓斯圖登特將軍的傘兵著實吃了大苦頭。
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紐西蘭陸軍初期主要跟隨美軍行動。後來隨著美軍主導太平洋戰場的各個戰役,紐西蘭陸軍逐漸轉向歐洲、非洲戰場配合英軍作戰。
紐西蘭海空軍在二戰中也多作為英聯邦軍隊或者盟軍的一部分進行作戰。與陸軍類似,在歐洲及非洲戰場,紐西蘭部隊多受英軍指揮,而在太平洋戰場則多受美軍指揮。總體來說,紐西蘭軍隊作為英聯邦軍隊的一部分,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記得紐西蘭在二戰中共犧牲了8-9千人左右的樣子。
2. 自治領的關系2
最初, 自治領的外交由英國外交部負責,1907年,英國殖民地部屬下成立了一個專責的部門負責自治領的外交事務。1909年, 加拿大首先成立了自己的外交部, 但實質外交事務仍經由加拿大總督(由英皇委任的英皇代表)、加拿大駐倫敦專員 (High Commissioner) 和英國駐外國的使節進行(加拿大在1880年成立了駐倫敦專員公署,澳洲在1910年跟隨成立駐倫敦專員公署)。1914年,英國向德國宣戰(一次大戰),並在沒有詢問各自治領的意見下代表各自治領向德國宣戰,引起部分加拿大官員不滿,也在南非引發反英浪潮。1918年2月,加拿大在美國華盛頓成立戰時代表處,處理英國從美國得到的軍用物資。
1919年,各自治領各自成為凡爾賽和約的獨立締約國(雖然他們都沒有自行向德國宣戰),但和約仍是由英國代表各自治領談判。1922年,因各自治領反對英國對土耳其進行軍事行動而令英國和土耳其和談。一戰後,各自治領漸漸自行處理外交事務,1923年3月,加拿大自行與美國簽訂 Halibut Fisheries Agreement (一個漁業協訂),是自治領首次自行簽訂國際條約。1926年6月,英國殖民地部屬下的自治領外交事務處升級為獨立的部門。
1926年11月,英國在 Balfour Declaration 中同意自治領和英國在外交事務上有平等地位。1927年,加拿大成立駐華盛頓代表處。1928年,英國成立駐渥太華專員公署,處理英國對加拿大的外交事務,結束由加拿大總督同時處理行政事務和英國對加拿大的外交事務的安排。1931年,Balfour Declaration 獲英國國會通過,後陸續獲各自治領的國會確認。
二戰後,各自治領漸漸接管所有的外交權力:1940年,澳洲成立駐華盛頓代表處,1943年,加拿大把駐華盛頓代表處升級為大使館。 在自治領制度初期,英皇保有宣戰權,因此當英國向外國宣戰,各自治領的軍隊也自動投入作戰,但保留自己的旗幟,如加拿大軍隊仍以加拿大軍隊而非英軍的身份參戰。因英國宣戰而令自治領參戰的有布爾戰爭和一次大戰。這制度可說有點像中國周朝的諸侯制度:諸侯保有完全的自治和有限的外交權,也有自己的軍隊,但在天子令下便要出兵勤王。
這制度在二次大戰時受考驗。1939年,英國向德國宣戰,但其自治領卻有不同反應:
澳洲沿用舊制,認為法律上澳洲已自動向德國宣戰,無須另行宣布
紐西蘭宣布若英國開戰,紐西蘭便參戰
加拿大即時召開緊急國會會議,通過向德國宣戰(此做法雖然結果與澳紐的做法一樣,但法律上加拿大卻獨立行使了宣戰權,自行向德國宣戰)
南非在數星期後才由國會通過向德國宣戰
愛爾蘭宣布保持中立,並根據1938年與英國的協議要英軍撤出愛爾蘭(愛爾蘭由此至終在二次大戰時保持中立, 沒有參戰)
這事件加速了各自治領完全走向獨立。
3. 紐西蘭毛利人為什麼要起義
為了反抗英國殖民者的沉重壓迫,紐西蘭土著居民毛利人於1843年~1872年發起了一系列的反殖民戰爭,又稱「毛利戰爭」。 1840年英國殖民侵略軍佔領紐西蘭,掠奪土地,攫取財富,給當地人民帶來沉重災難。當地毛利人在T勞帕臘哈領導下奮起反擊,成功擊退入侵者,起義在南島大部分地區迅速擴展。1845年北島科羅拉雷卡地區在H黑克的領導下,築起戒備森嚴的堡壘,多次擊退武器精良的英國殖民軍。但由於交戰雙方力量懸殊,部落內部發生分裂,1846年起義被鎮壓,反抗斗爭陷入低谷。
4. 關於二戰中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
自治領的權利是逐步擴大的,總體來說對於其內政擁有幾乎完全的決定權,而修改由英國制定的憲法則需要英國批准(不過英國政府幾乎每次都批准了)。
1939年,英國向德國宣戰,但其自治領卻有不同反應:
澳洲沿用舊制,認為法律上澳洲已自動向德國宣戰,無須另行宣布
紐西蘭宣布若英國開戰,紐西蘭便參戰
加拿大即時召開緊急國會會議,通過向德國宣戰(此做法雖然結果與澳紐的做法一樣,但法律上加拿大卻獨立行使了宣戰權,自行向德國宣戰)
南非在數星期後才由國會通過向德國宣戰
愛爾蘭宣布保持中立,並根據1938年與英國的協議要英軍撤出愛爾蘭(愛爾蘭由此至終在二次大戰時保持中立, 沒有參戰)
各自治領參戰時候使用各種的旗號,獨立指揮。
1942年,有過澳大利亞單方面從緬甸撤軍的故事。
在1945年9月2日受理日本投降的時候,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代表也參加了受降儀式,並在日本的降表上簽字,各國也都簽署並通過的《舊金山合約》
一戰的時候英國在未知會各自治領的情況下,代表各自治領對德宣戰,還引起過各自治領的不滿
5. 宣戰的二戰期間的宣戰
7月7日
蘆溝橋事變爆發,中國放棄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奉行6年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武力抵抗日本帝國的侵略。1941年12月年珍珠港被炸,美國放棄中立政策打擊日本。1941年中華民國正式對外宣布對日宣戰。 9月3日
英國、法國、澳洲和紐西蘭對德國宣戰。
9月6日
南非對德國宣戰。
9月10日
加拿大對德國宣戰。 4月9日
挪威對德國宣戰。
5月10日
荷蘭對德國宣戰。
6月10日
義大利對法國和英國宣戰。
6月11日
法國對義大利宣戰。英國、澳洲、加拿大和南非與義大利爆發戰爭。
10月28日
義大利對希臘宣戰。
11月23日
比利時對義大利宣戰。 4月6日
義大利對南斯拉夫宣戰。
4月24日
保加利亞對希臘和南斯拉夫宣戰。
6月22日
德國、義大利和羅馬尼亞對蘇聯宣戰。
6月25日
芬蘭官式宣布與蘇聯處於戰爭狀態。(沒有通過國會決議)
6月27日
匈牙利對蘇聯宣戰。
12月6日
英國對芬蘭和羅馬尼亞宣戰。
12月7日
日本對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南非宣戰。英國、澳洲、紐西蘭對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宣戰。加拿大對芬蘭、匈牙利、日本和羅馬尼亞宣戰。巴拿馬對日本宣戰。南斯拉夫與日本爆發戰爭。
12月8日
美國、英國、澳洲、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薩爾瓦多、海地、宏都拉斯、荷蘭、紐西蘭和尼加拉瓜對日本宣戰。
12月11日
德國和義大利對美國宣戰。美國和中國對德國和義大利宣戰。
12月12日
保加利亞對美國和英國宣戰。羅馬尼亞對美國宣戰。
12月13日
匈牙利對美國宣戰。 1月10日
日本對荷蘭宣戰。
1月25日
英國、紐西蘭和南非對泰國宣戰。泰國對美國和英國宣戰。
3月2日
澳洲對泰國宣戰。
5月22日
墨西哥對軸心國宣戰。 10月13日
義大利對德國宣戰。 7月13日
義大利對日本宣戰。
8月8日
蘇聯對日本宣戰。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進入尾聲,很多國家雖之前從未參戰,但向軸心國宣戰。以下是這些國家的列表,括弧內為宣戰日期。
厄瓜多(2月2日)、巴拉圭(2月8日)、秘魯(2月13日)、智利(2月14日)、委內瑞拉(2月16日)、土耳其(2月23日)、烏拉圭(2月23日)、埃及(2月24日)、敘利亞(2月26日)、黎巴嫩(2月27日)、沙烏地阿拉伯(3月1日)、芬蘭(3月2日)、阿根廷(3月27日)
6. 有關英國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殖民統治的詳細情況
英國在十八世紀中葉,統治了澳大利亞和新西南,澳大利亞英國是以移民的方式將澳大利亞的土著人趕走的,和新西南不同,是靠武力征服的。十九世紀後期二十世紀初期由於英國統治地位的動搖,和本國經濟的停滯,英國議會通過了威斯明斯法案,將這兩個地方作為自治領地統治,現在這兩個國家依舊尊英女皇為最高的統治者,下面設總督。
7. 紐西蘭和英國的關系是什麼
紐西蘭和英國的關系是友好和恰的關系。紐西蘭是前英國殖民地,而且兩國之間的主體民族都來自英國,文化,風俗和語言都很接近,兩國的歷史淵源也很相似,價值觀也一樣。所以這兩個國家是親密盟友,可以說是同一戰壕的戰友,還都是五眼聯盟的成員。
紐西蘭和英國的關系
紐西蘭於1917年宣布為獨立國家。從此,紐西蘭脫離了英國的統治,然而,獨立後的紐西蘭仍然保留了總督的位置,仍然是英聯邦成員國。這些象徵性的名譽只是表明了紐西蘭曾經同英國的關系,而沒有法律賦予的實際權力。現在紐西蘭是一個獨立自主的西方國家。
紐西蘭是英聯邦的成員國,在歷史上與英國有淵源較深,所以國旗相似。說淵源較深,是因為它們以前是英國殖民的地區的時候,是新開發地區,土著人較少,隨著時間的演變,白人占的比重比較大,所以是非常友好的關系。
8. 二戰時,大洋洲戰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是與哪國為敵
他們都是英聯邦成員,跟隨英國跟同盟國作戰,太平洋戰場上跟日本為敵
1942年元旦,美英蘇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發生變化,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並為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德國、義大利、日本將法西斯把戰爭和法西斯暴政強加於歐亞各國人民,促使反法西斯國家同盟統一戰線建立與逐步發展和加強。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的當天,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廣播演說,宣布對蘇聯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齊心協力打擊敵人。美國政府也發表了願意援蘇的聲明。1941年7月3日,斯大林發表廣播演說,表明蘇聯衛國戰爭「將同各國人民爭取他們的獨立、民主自由的斗爭匯合在一起」,結成「統一戰線」。
主要國家:美國、英國、蘇聯、中國。
其他盟國包括: 法國、波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斯拉夫、衣索比亞(稱為衣索比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