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蚊蚋」戰斗機的基本性能參數是什麼
「蚊蚋」戰斗機是英國福蘭德公司1951年開始研製的跨音速輕型噴氣戰斗機,1955年7月試飛,1956年交付使用。共生產440架「蚊納」戰斗機為全金屬結構,機身短粗,兩側進氣,機翼為後掠上單翼,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裝1台推力為205千牛的渦輪噴氣發動機,飛機全長906米,機高269米,翼展6.75米,最大起飛重量4020千克,空重220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098倍音速,實用升限15000米,作戰半徑805千米。機載設備有導航輔助裝置、雷達測距裝置和陀螺機炮瞄準具等。有2門30毫米機炮,2枚227千克炸彈或兩具裝12枚76毫米火箭發射器,載彈量900千克。
㈡ 英國二戰期間採用什麼戰斗機
颶風式戰斗機和噴火式戰斗機,40年以後因為不列顛空戰的損耗還採用了美製P51野馬戰斗機
颶風式戰斗機:
霍克飛機公司製造,首架颶風式戰斗機在1935年11月試飛成功。颶風實際上就是潑婦式戰斗機(Hawker Fury)的單翼版,但使用舊技術卻是颶風戰斗機成功的關鍵因素,機身的金屬結構和布制蒙皮非常耐用,而且比起噴火戰斗機的金屬蒙皮,颶風戰斗機的布制蒙皮對爆炸性機炮彈有更高的對抗性,簡單的設計亦令維修變得更容易。
颶風戰斗機於1936年開始量產,其簡單的結構令生產十分容易,而同期推出又較先進的噴火戰斗機則因為結構復雜設計新穎而令生產速度大大減慢。獲配備颶風戰斗機的飛行中隊同樣受惠,這些飛行中隊早就熟悉像颶風戰斗機這類老結構飛機的維修方法。維修簡便、配置寬闊的起落架和良好的飛行特性令颶風戰斗機退居二線後仍然在一些環境惡劣,要求高可靠性多於高性能的戰場執行任務。
颶風式戰斗機共生產大概14,000架。大部份都由霍克飛機公司生產。奧斯汀汽車公司(Austin Motor Company)生產了300架。加拿大則生產了1400架,即Mk X。
英國颶風式戰斗機-性能數據
基本性能數據(颶風 IIC型):
尺寸數據:
乘員:1名;機長:9.84米(32尺3寸);翼展:12.19米(40尺);機高:4.0米(13尺1½寸);翼面積:23.92米²(257.5尺²)
重量數據:
空重:2,605公斤(5,745磅);載重:3,480公斤(7,670磅);最大起飛重量:3,950公斤(8,710磅)
動力裝置:
發動機:1×勞斯萊斯梅林XX液冷V-12,1,185匹馬力(883千瓦)
性能數據:
最高速度:每小時334英里(每小時505公里);航程:600英里(965公里);實用升限:36,000尺(10,970米);爬升率:2,780尺/分鍾(14.1米/秒);翼負荷:29.8磅/尺²(kg/m²);推重比:6.47磅/馬力(kg/kW)
機載武器:
機槍:IIA:8門0.303寸(7.7毫米)口徑白朗靈機槍;IIB:12門0.303寸(7.7毫米)口徑白朗靈機槍;IIC:4門20毫米口徑希斯巴諾MkII機炮;IID:2門40毫米口徑維克斯S型航炮,2門0.303寸(7.7毫米)口徑白朗靈機槍
炸彈(IIC及IID):2×250磅炸彈或2×500磅炸彈
噴火戰斗機
噴火戰斗機是英國維克斯-休潑馬林公司設計師米歇爾以蜚聲四海的S系列競速飛機為基礎,按照英國空軍的戰術、技術要求,於二戰前精心設計的活塞螺旋槳戰斗機。其原型機在1936年3月5日試飛時,速度達到554千米/小時,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立即引起英國皇家空軍的注意。
噴火戰斗機是英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有名,也是最主要的單發動機戰斗機。從1936年第一架原型機試飛開始,噴火不斷的改良,期間並且使用兩種不同的液冷式發動機,不僅擔負英國維持空權的重大責任,轉戰歐洲、北非與亞洲等戰區,提供其他盟國使用,戰後還到中東地區參與當地的沖突。噴火與德國空軍Bf 109並列為歐洲戰區最重要的兩大機種,也是兩架從大戰初期較勁到結束的敵人。
基本數據
生產商:超級馬林(Supermarine)
乘員:1人
首航:1936年3月5日
服役:1938年8月
長度:9.1米
翼長:11.2米
高度:3.9米
重量(空載):2300公斤 最高起飛重量:3100公斤
動力系統
發動機:勞斯萊斯馬林(Merlin)45
功率:1,470匹(1096千瓦)
最高速度:602公里/小時
作戰距離:760公里
運輸距離:1000公里
實用升限:11,300米
武器
槍炮2×20mm機關炮
4×.303寸(7.7mm)機關槍
炸彈1×500磅(230公斤)炸彈
美製P51野馬戰斗機
基本性能參數:
尺寸數據:翼展 11.3米,機長 10.2米,機翼面積 21.7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 299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5020千克。
性能數據:升限 12700米,航程 3860千米。
發動機為艾利森 V-1710-F3R功率 1000 馬力( 746kW )/3660M最大起飛功率 1150 馬力( 858kW )武器:兩挺 12.7mm 白朗寧同步機槍、安裝在機翼起落架位置的兩挺 12.7mm 及更外側的 4 挺 7.62mm 機槍。
各型號野馬:
Mustang I (P-51)
發動機為艾利森 V-1710-F3R,功率 1000 馬力( 746kW )/3660M,最大起飛功率 1150 馬力( 858kW )。軍械同原型機共 4 X 12.7mm 4 X 7.62mm。由於艾利森發動機功率不足導致Mustang I 高空性能不佳,所以英國空軍多把它用於低空偵察任務並配屬給空軍陸地協作司令部,並在飛行員座椅後的左側座艙玻璃傾斜安裝了一台照相機,右側對應水平安裝了一台照相機。1942 年 7 月 27 日 Mustang I 開始為空軍陸地協作司令部執行任務。
Mustang IA (P-51)
把 Mustang I (P-51) 外翼段的 4 X 7.62mm 機槍換成 20mm 機炮。
Mustang II (P-51A)
軍械重新布置,4 挺 12.7mm 機槍集中並列安裝在機翼內。後期型換裝了艾利森 V-1710-81(F20R),功率 1125 馬力( 839kW )/4700M,最大起飛功率 1200 馬力( 895kW )。英國和美國同時使用此種機型,在美國的 P-51A 基礎上發展出了 A-36A 俯沖轟炸機和 F-6A 照相偵察機。
P-51B P-51C (Mustang III)
這是首次使用英國羅.羅公司灰背隼( Merlin )發動機的機型,與美國發動機相比,體積更小、功率更大。安裝了新型四葉螺旋槳。英國人在 Mustang II 上安裝 Merlin 61 發動機的測試成功後,北美公司立即重新修改了 P-51 的設計,安裝了 Packard V-1650-3 發動機( Packard 公司生產的 Merlin 68 型兩速二級增壓二次冷卻發動機。注: Packard -普惠的前身),機身也作了結構上的加強,重新設計散熱器和副翼。機翼下安裝了流線型掛架,可掛遠程副油箱和 500 磅炸彈,後期型可掛 1000 磅炸彈。新的設計起初編號為 XP-78 ,後來改成 P-51B。 P-51B 和 P-51C 於 1943 年投產,P-51C 由北美達拉斯工廠生產。同年 12 月 1 日開始交付給駐英國第 8 航空隊,裝有可拋式副油箱的 P-51B 是第一種可以深入德境為第 8 航空隊轟炸機群護航的戰斗機。
XP-51D
裝備 Merlin 發動機的 P-51B/C 由於傳統設計,座艙向後視界極差,另外在側面輪廓線上與 Me 109 極為相似。於是想在野馬上改裝氣泡式座艙蓋,在 P-51B 生產線上抽出兩架用於測試,重編號為 XP-51D。
P-51D (Mustang IV)
P-51B的改進型,也是野馬家族中產量最大、名氣最大的一位。軍械增加到 6 挺 12.7mm 機槍,全布置在機翼內。最顯眼的改進是換裝了氣泡式座艙蓋,極大地擴展了飛行員的視界,特別是向後視界。後機身也做了修改,P-51D 後期型在垂尾前增加了延長段,這一改動後來又用來改裝 P-51B/C 和早期的 P-51D。
XP-51F
作為純粹的截擊機來研發,並重新設計了整個機身結構,甚至沒有一處結構可以與早期的 P-51 互換。機翼採用新的低阻層流翼型,平面形狀也有所不同。優化了機身和散熱器整流罩輪廓,減輕了發動機基座和起落架。更換了滑油散熱器,簡化了液壓系統和座艙布局。經過這些改進,機身減重 726kg,軍械減少到 6 挺 12.7mm 機槍(與 P-51B/C 相同),甚至減少了油箱容積。總之是架全新的野馬。由於與 P-51D 相比改進很大而性能提高甚小,所以未生產。
XP-51G
也叫 XP-51H,是一種遠程護航戰斗機,發動機為高功率的 Packard Merlin V-1650-9,新發動機使機身加長 12 英寸,縮減了尾翼面積並改變了尾翼長寬比。軍械為 6 挺 12.7mm 機槍,在飛行員座椅後增加了燃油箱,可以裝更多的燃料。
XP-51J
也是 P-51 的輕量化原型機,使用艾利森 V-1710發動機,與以前的艾利森發動機不同,V-1710 有上吸式汽化器,功率增強。機鼻部作了仔細的修形以減小阻力。
P-51H
XP-51G 的生產型,又作了若干改進:發動機是 Merlin V-1650-11,注水時的爆發動力為 1495kW,改進了操縱舵面。機身重量比 P-51D 輕 318kg。軍械為 6 挺 12.7mm 機槍,可外掛 10 枚 5 寸火箭彈,和兩枚 1000 磅炸彈或兩枚 1000 加侖可拋式副油箱。
P-51K
與 P-51D 很相似,只是液壓自動變距四葉螺旋槳換了廠牌(用 Aeroprocts 替換 Hamilton 的)。
XP-82
用兩架 P-51H 機身拼出的雙機身野馬,祥見:F-82雙野馬
A-36A
綽號APACHE。P-51A 的俯沖轟炸機型別。1942 年開始研製,同年 9 月首飛。發動機換成艾利森 V-1710-87( F21R ),功率 988kW。加裝了液壓操作的俯沖減速板,每側機翼下的掛加可掛炸彈或可拋式副油箱。軍械為 6 挺 12.7mm 機槍,與 P-51A 一樣,兩挺在機頭,四挺載機翼外段內。A-36A 在美軍登陸西西里之前服役,生產一直延續到 1943 年 3 月。
F-6
P-51 的偵察型,沒有武器,只裝備了偵察照相機。F-6A 的發動機為艾利森 V-1710-81( F20R ),功率 895kW。為了增加視界,早期型安裝的是英國式氣泡艙蓋。F-6D 與 P-51D 相似,F-6K 則是 P-51K 改進的。
F-51D
二戰結束時美國陸軍航空隊擁有很大數量的 P-51D,美國空軍成立後,接收的 P-51D 按新的編號規則重新命名 F-51D,而以前 "F" 是指偵察機。
㈢ 什麼是「狂風」戰斗機
「狂風」戰斗機是英國、德國、義大利合作研製的雙發、雙座、變後掠翼多用途飛機,是西歐典型的第三代噴氣式戰斗機。1982年開始裝備部隊。英國裝備的是「狂風」GR1和「狂風」F3;德國裝備的是「狂風」IDS和「狂風」ECR;義大利裝備的是「狂風」IDS。
「狂風」主要用於攻擊地面和海面目標,進行近距空中支援和戰場縱深遮斷任務,也可用於完成制空、截擊、偵察和電子對抗等任務。「狂風」的特點是,超低空高速突破敵防空網,配有自動地形跟蹤/地形測繪雷達和導航攻擊系統,以確保飛機自動飛向預定目標,在完成搜索、攻擊目標後自動脫離目標空域。該機全天候作戰能力強,速度范圍寬,最大平飛速度M2.2,最大巡航速度M0.9,作戰半徑1390公里。2台RB199-34R-101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7260公斤。該機起降距離短,能在前線簡易機場、公路上起降。該機作為戰斗轟炸機,既要有高速的制空能力,又要能超低空突防,要兼顧多方面性能,因此採用變後掠翼。機翼面積30平方米,翼展13.91米、8.6米。
「狂風」火力強,載彈量大。機上裝有2門27毫米航炮,可掛裝6枚空空導彈或各種空地武器,最大載彈量達9070公斤。可選掛AIM-7E「麻雀」、AIM-9L「響尾蛇」、「天空閃光」等空空導彈,對地攻擊時可掛載JP233反跑道子母彈、「寶石路」Ⅱ/Ⅲ激光制導炸彈和「阿納姆」反輻射導彈等空地導彈、炸彈。
在海灣戰爭中,英國、義大利和沙烏地阿拉伯空軍的80餘架「狂風」參戰,主要用於超低空轟炸伊拉克的機場、防空雷達和導彈陣地。在戰爭初期,曾遭到伊拉克地面防空火力的強力抗擊,英國空軍的「狂風」被擊落5架,非戰斗損失1架;義大利和沙烏地阿拉伯空軍的「狂風」各被擊落1架,共有8架被地面炮火擊落,是多國部隊損失最多的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