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所有不平等條約一共賠了多少兩白銀
《南京條約》為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摺合1491萬兩白銀;
《中英天津條約》為清朝賠償英國四百萬兩;
《中法天津條約》為清朝賠償法國二百萬兩白銀;
中英《北京條約》為增加天津條約的賠款至800萬兩,也就是又賠了四百萬兩;
中法《北京條約》為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條約,賠款增為800萬兩,也就是又賠了六百萬兩;
《馬關條約》為中國支付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約3億日元),賠償威海衛駐軍費150萬兩;
《中日交還奉天省南邊地方條約》(《遼南條約》)為清廷須繳付日本三千萬兩「贖遼費」作為補償;
《辛丑條約》,亦稱《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中國共付各國戰爭賠償四億五千萬兩銀,分三十九年付清,每年利息為四厘,由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來償付,若包括利息支付則高達8億5千萬兩,後根據協議,賠款部分免除與廢除,最終合計賠款6億5千萬兩;
中日《北京專約》為中國給予難民撫恤銀十萬兩,購買日軍修築之房舍道路,銀四十萬兩(而非賠償兵費);
中英《煙台條約》為清政府對馬嘉理事件及以前中英之間的案件各賠償20萬兩白銀,也就是四十萬兩;
《中俄伊犁條約》為中國向俄國賠償白銀280萬兩;
找到的這些共計91611萬兩白銀(以最終賠款算)。
⑵ 從鴉片戰爭起清政府一共賠款多少
清政府一共賠償了列強多少錢?
1841年中英《廣州和約》,賠償英國630萬銀元,約404萬兩白銀。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約等於1470萬兩白銀。
1843年中英《南京條約續約》,賠償英國670萬兩白銀。
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賠償英國400萬兩白銀。
1858年中法《天津條約》,賠償法國200萬兩白銀。
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賠償英國1300萬兩白銀。
1860年中法《北京條約》,賠償法國800萬兩白銀。
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賠償英國20萬兩白銀
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賠償俄國900萬盧布,509萬兩白銀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1895年中日《遼南條約》,賠償日本3000萬兩白銀
1901年中八國聯軍《辛丑條約》,賠償4.5億兩白銀。賠款年息為四厘(4%),分三十九年還清,本息共計九億八千二百二十三萬八千一百五十兩(9億8223萬8150兩)。
以上加上利息共計近13億兩白銀,這也僅是這幾個著名條約的賠款數據,如果全部的不平等條約賠款加起來,數目驚人。這些巨額賠款讓大清王朝財力虧空,不得不向列強銀行貸款。這些錢擴充了列強的隊伍,這些錢加重了國民的負擔。日本憑借著從清政府拿到的2.3億兩白銀作為軍費,迅速的成為軍事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對德、奧宣戰後,停止支付對這兩國的庚子賠款。同時沙俄宣布暫停「賠款」緩付5年。1924年5月,蘇聯宣布放棄庚子賠款。1924年底,美國政府宣布第二次退還庚子賠款,把餘下的所有對美賠款全數退還。1925年法、日、英、比、意、荷等國都聲明退回賠款余額,並訂立協議,充作辦理對華教育文化事業,或充作外國銀行營業費用和發行內債基金之用。這種退回庚款的實際使用,除蘇聯外都由中外合組的管理委員會主持。實際上中國政府仍必須徵收對美、英、日、法、比、意、荷、挪威等國的賠款,支付給這些國家把持的管理委員會。直至賠款支付到1938年時終止,實際共支付賠款六億五千二百三十七萬(6億5237萬)余兩,摺合銀元則約為十億元。
⑶ 《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向英國賠償()A、2100萬元 B、白銀2100萬兩
賠款2100萬銀元,用的是西班牙銀元,並不是白銀2100萬兩。一般歷史書的小字部分會寫
所以真要選只能選A,但A最好改為2100萬銀元這種說法
⑷ 《天津條約》規定中國向英國賠款為多少
賠償英國白銀400萬兩
《中英天津條約》
《中英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 條約。1858年(咸豐八年)6月26日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天津簽訂。共五十六款,附有專條。主要內容:(1)英國公 使得住北京,並在通商各口設領事官;增開牛庄、登州、台灣(台南)、潮州、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牛庄口 岸設在營口,登州口岸設在煙台,潮州口岸設在汕頭);(2)耶穌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傳教;(3)英國人得住內地游歷、通商;(4)英國商船 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5)中英兩國派員在上海舉行會議,修改關稅稅則;(6)中國給英國賠款銀四百萬兩;(7)確定領事裁判權和片面的最惠 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