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外交政策的變化
在16世紀後期,弱小的英國能在法國和西班牙的夾縫中生存下來,並贏得了發展的時機,除了明智的國內政策外,還需要切實可行的外交政策作保障。 伊麗莎白時期英國外交政策的重要歷史地位就在於女王在主管外交的國務大臣威廉·塞西爾輔佐下進行的全面的外交戰略調整。女王政府最終拋棄了追求歐洲大陸領地的外交傳統,使外交政策擺脫了宗教的影響,而推行一種追求歐洲大陸的均勢,以維護國家安全為首要目的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 總之,女王政府經過幾十年探索形成的一套完備的外交政策新模式,可以定義為放棄對大陸領地的覬覦、實現不列顛島的獨立與穩定、發展海岸、在海峽上建立防禦屏障、追求歐洲大陸的勢力均衡、伺機向海外擴張。 英國現在的外交政策:英國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世界五個核大國之一,是歐盟、北約、英聯邦、西歐聯盟等120個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主張同美國加強關系,重視發展與其他大國的關系,努力改善同中、俄、日等大國的關系。努力維系同英聯邦國家的聯系,保持和擴大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積極參與全球事務,保持強大的國防力量、強調自由貿易。加強在環境保護、人權、發展等問題上的國際合作。將人權問題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
2. 假如你是丘吉爾,你會怎麼安排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略
如果我是丘吉爾,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開始就不會處於防守一方,當德國與法國交戰時,英軍會在挪威、瑞典登陸,從後方襲擊德國,與法軍配合夾擊德軍。
3. 英國和德國的作戰策略是什麼
按照英國指揮部的企圖,英國海軍應當突然襲擊警戒黑爾戈蘭灣的德國艦艇,切斷其返回基地的退路,並將其消滅。為了引誘德國第5驅逐艦縱隊和」什切青」號、」弗勞恩洛布」號輕巡洋艦出海,英國海軍派出潛艇在黑爾戈蘭島附近進行佯動。5時,一艘英國潛艇攻擊了德國的一艘巡邏艦。為了搜索和消滅這艘潛艇,德國出動了第5驅逐艦縱隊。6時50分,德國軍艦同蒂里特支隊發生戰斗接觸,並開始向黑爾戈蘭島退卻。在黑爾戈蘭島附近,德國的」什切青」號和」弗勞恩洛布」號輕巡洋艦投入戰斗,後來又有5艘輕巡洋艦投入戰斗,而英國方面,古迪納夫中隊長投入了戰斗。由於有霧,戰斗變成艦與艦、艦群與艦群之間互不協調的火力沖突。中午,英國貝蒂中將艦群的幾艘戰列巡洋艦到達戰斗地點,從而使英國海軍在戰斗中能夠穩操勝算。到4時,戰斗結束。
4. 英美在大西洋和歐洲的戰略計劃是怎樣的
1941年12月,美英召開阿卡迪亞會議,在「先歐後亞」戰略的指導下,確定了1942年在大西洋和歐洲的戰略計劃,規定首要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保證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美英在阿卡迪亞會議後,及時調整了各自國內的體制和政策,加快了合作步伐。美國調整了國家軍事指揮機構,成立了與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相對應的參謀長聯席會議。
5. 英國軍隊的構想
冷戰結束後,世界特別是歐洲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為了適應這種變化,1990年7月,英國國防部發表了題為《改革選擇方案》的政策性文件,1991年7月,公布了題為《防務預測報告一90年代及其以後的英國國防》的國防白皮書;爾後,英國海、陸、空三軍又制定了本軍種的軍事改革計劃。這些文件分析了英國面臨的國際安全環境和各種威脅,提出了英國軍隊建設的構想。
制定新的軍事戰略,為軍隊長遠建設提供指導方針根據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世界和歐洲政治、軍事戰略形勢的變化,英國於90年代初提出了新的軍事戰略——「應變選擇」戰略。英國軍事領導人認為,英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面臨的國際安全環境的特點是:總的來看,全球性戰爭已「極其遙遠」,世界形勢將繼續朝著緩和的方向發展,所受到的現實軍事威脅減少;但地區性不穩定因素將不斷增多,局部沖突此起彼伏、分布廣、動因復雜、難以解決。英國政府強調,在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內,它仍面臨著不可忽視的威脅:一是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大量核武器的常規武器依然存在,今後獨聯體形勢一旦發生逆轉,戰爭的陰影就會重新籠罩英倫三島;二是核生化武器、彈道導彈和高技術武器的擴散,會威脅英國的海外利益;三是東歐地區經濟困難、政局不穩、民族矛盾加劇,可能危及整個歐洲的安全與穩定;四是國內威脅,即北愛爾蘭共和國的分裂和恐怖活動。英國受到的外來威脅有以下特點:從威脅的性質上看,已由「現實」變為「潛在」,由「公開」變為「隱蔽」,由「明確」變為「不確定」;從威脅的數量上看,從單一的前蘇聯和華約轉向「多元化」;從威脅的產生地區看,從歐洲轉向世界各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廣大地區;從威脅的程度看,由「危及民族生存」變為「危及國家安全利益」。「應變選擇」戰略的基本點是:以集體防務為主要支柱,以戰略核力量為後盾,以常規力量建設為重點,強調質量建軍,調整組織結構,把英軍建設成「少而精,機動靈活,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適應性強,具有快速反應能力、應付各種危機的能力和對付突發事件能力的強大軍隊」。 由過去側重保持軍隊數量轉為強調提高軍隊的質量,建設「精乾的」常備軍和「具有威懾作用的」戰略核力量。在防務指導方針上,強調英國本土的安全與歐洲大陸的安全與穩定「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維持北約存在的同時,加強自主防務;在防務安排上,承擔北約的集體防務義務,參與解決地區性沖突,防止核生化武器擴散,推動軍控進程。在軍事部署上,壓縮駐德兵力,平時將主要兵力部署在本上,戰時派出快速反應部隊實施機動作戰。在主要作戰對象上,由過去的蘇聯,轉而應付多種威脅,特別是地區性沖突。在作戰方針上,將以「防禦一反應」為主轉為以「干預」為主,強調機動作戰。在戰場准備上,將以歐洲為主變為全方位作戰,重視應付突發事件。
根據「防務職能」,確定軍隊兵力規模英國根據軍隊職能確定軍隊員額的程序分四步:首先是明確「防務職能」。1993年英國國防白皮書規定,英軍有三項「防務職能:
第一,在沒有嚴重外來威脅的情況下,確保英國及其屬地的安全。這就需要英軍隨時隨地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時時刻刻密切監視和警戒英國的領海、領空,隨時向美國政府提供充足的軍事力量。
第二,對付針對英國及其盟國的重大外來威脅。英國仍然是北約的成員國,必須繼續為北約軍隊的「快速反應主體防禦和擴充部隊」非出貢獻。
第三,通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英國更為廣泛的安全利益。其次是規定「政策領域」。根據上述三項「防務職能」,英國規定了11個「政策領域」,即核威懾、英國平時的安全與領土完整、北愛爾蘭問題;附屬領地平時的兵力部署、對附屬領地的增援、其他任務、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北約主力防禦部隊、北約增援部隊;地區安全(平時活動與部署)和地區性沖突干預。其中,第一項「防務職能」包括五一6個「政策領域」,第二項職能包括第7~9個「政策領域」,第三項職能包括最後2個「政策領域」。
再次是區分「沖突類型」。英軍將可能捲入的沖突分為6種類型:
(1)對英國政府的軍事支援,如增援北愛爾蘭,對付恐怖活動等:
(2)對本上安全的內部或外部威脅;
(3)對北約盟國的大規模突擊或進攻;
(4)北約捲入的有限地區性沖突;
(5)不針對北約,但對歐洲安全、國際安全和英國在其他地區的利益有較大影響的嚴重的沖突;
(6)其他軍事援助活動和目的有限的軍事行動,如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等。第一、二種屬於第一大職能,第三、四種屬於第二大職能,第四、五種屬於第三大職能。
最後是根據「軍事任務」和「力量要素」計算所需的總兵力。每個「政策領域」又分為若干項具體的「軍事任務」,總共50項。根據「沖突類型」和「軍事任務」,英軍將所需的武裝力量區分為26個「力量要素」。陸軍的炮兵、工兵、裝甲兵部隊以1個團為1個「力量要素」單位,步兵以1個營為1個單位;海軍以1艘航母或1艘兩棲攻擊艦。五艘戰略核潛艇或1艘核動力常規潛艇為1個單位;空軍以三架主要作戰飛機(如「旋風」F3飛機等)為1個單位。根據每項「軍事任務」所需的「力量要素」單位數,就可累計出英國需要的軍隊總兵力。在計算所需總兵力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有些「力量要素」可遂行多種「軍事任務」,因而,可多次使用,可重復計算;二是某些「力量要素」屬專用軍事力量,只能遂行一種任務,不可重復計算。英軍根據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到對世紀初應該保持的軍事力量包括:65個陸軍航空兵團,10個裝甲與偵察團,15.3個陸軍正規炮兵團,7個陸軍地方軍炮兵團,41個陸軍正規步兵營,46.2個陸軍地方軍步兵營,5.3個陸軍地方軍偵察團,12.6個陸軍正規工兵團,且是個陸軍地方軍工兵團;3艘航空母艦,35艘驅逐艦與護衛艦,7艘兩棲艦,萬艘掃雷艦,6艘輔助艦船,35個皇家陸戰隊突擊隊,4艘戰略核潛艇,12艘核動力攻擊潛艇;223架運輸、加油與救援飛機,6架空中預警機,3架「堪培拉」式PRg型飛機,48架「鷂」式飛機,40架「美洲虎」式飛機,27架「豬迷」式飛機,42個「輕劍」式防空導彈分隊,如90架「旋風」式F3型飛機,以及96架「旋風」式GRI型飛機。 推進數字化建設在未來戰爭中,信息戰將成為一種主導作戰樣式。為了打贏信息戰,為了能夠與裝備戰場信息管理系統和信息化武器系統的北約盟國軍隊實施聯合作戰,英軍已經或即將採取多種措施,推進數字化建設。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1995年10月,英軍成立了第一個數字化機構——地面指揮信息系統作戰需求辦公室。該辦公室主任是一名准將軍官,主要職責是:統一規劃戰場探測器材、通信設備和各種指揮信息系統的研究與發展,確保系統的標准化和通用性;對將被「嵌入」武器系統的信息裝置的研製工作實施監督,對「非機動式指揮信息系統」發展計劃的實施進行協調。英軍下一步將成立的數字化機構有兩個:一個是數字化軍事工作組,其成員為通信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計劃項目的負責人,將代表用戶對要發展的系統進行審查和評定;另一個衛星系統綜合委員會,下轄陸軍指揮信息系統處和地面系統審查中心,主要職責是對發展各種信息系統提供保障和檢驗論證勤務。「軍數字化總綱」:1996年初,英國防部已頒發指導陸軍部隊逐步實現數字化的「英國陸軍數字化總綱」。根據該總綱,英陸軍將分三個階段逐漸實現數字化。在1997—-2001年的第一階段,將首先在作戰師的范圍內從縱向上,即從師司令部直到各基層分隊的作戰平台,都配備信息系統。然後在作戰旅的范圍內,裝備更多的「貼花」式戰場管理系統。此間,還要做兩件事:一件是指定1個旅擔負對某些信息系統進行大量裝備部隊前的檢驗性實驗任務;另一件是對「貼花」式系統進行演示試驗,以確定發展何種作戰平台上的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為了解決系統的通用性問題,英國將派代表到美國、德國、法國或瑞典去學習取經。第二階段為2001年至2007年。在這一階段,將全面建成戰場信息系統共用基礎設施,將有更多的「貼花」式系統進入戰斗支援部隊和戰斗勤務支援部隊,作戰平台將裝備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在第三階段的2007-2014年,將使陸軍的所有作戰部隊全部裝備戰場管理系統,使陸軍全部實現數字化。執行6項數字化計劃,第一項是對正在研製的系統的「全面審查」計劃。這一計劃涉及的系統有60多個,如「追蹤者」式偵察車、「多星」式戰場雷達系統等,目的是確保各系統具有通用性,能採集、處理、傳輸和使用各種信息。第二項是戰場信息系統共用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通過該計劃的實施,可建立從戰場最高指揮到塹壕士兵及各平行單位之間的、縱橫交錯的基本網路結構,最終建成數字化戰場。執行第三項計劃——戰場信息系統應用計劃的目的是,為上述共用基礎設施開發一批應用軟體。第四項計劃為作戰平台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研製計劃。實施該計劃,不僅可使各個作戰平台上的作戰管理系統與外部的各作戰單元實現一體化聯網,還可大大提高戰場透明度和後勤保障能力。根據第五項計劃——通信系統開發計劃,將研製多種數字化通信系統,如「弓箭手」式戰術無線電台、「松雞」式作戰地域通信系統等。最後一項是技術保障計劃,它包括三項分計劃:一是旨在提高應用技術效用的研究分計劃,如研究作戰環境對戰場管理系統的影響與技術要求、作戰信息系統的脆弱性與安全保密、圖像傳輸的數字壓縮方式等;二是標准化分計劃,它要求利用「英國國防與陸軍綜合數字模型」,通過多次演示與論證,設計出戰場信息系統共用基礎設施的技術框架結構;三是作戰分析、模擬、建模和論證分計劃,據此將建立模擬實驗室,在各信息系統裝備部隊前對其進行試驗論證。
6. 英國是怎麼崛起的
英國崛起的原因是綜合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從英國歷史發展角度來看,其能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兩部分:
部分內部原因:
1、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積累: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以及殖民戰爭等都是其完成原始積累的原因。
2、制度的改革: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積極發展對外的貿易,使倫敦,利物浦成了繁榮的港口城市。
3、工業革命的推動: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首先完成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發明,如蒸汽機等。
4、重視教育:二百多年來,英國的各類學校和大專院校隨著該國舉世矚目的技術、工業和金融革命而發展起來。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歷史更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紀牛津大學(1185)和劍橋大學(1209)成立的時代。
部分外部原因:
1、擁有強大的制海權: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其後,利用其優勢的地理位置與強大的海軍控制了海上運輸貿易。
2、不斷擴張殖民地: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
(6)如何調整英國戰略擴展閱讀:
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號稱日不落帝國。
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於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
7. 「先歐後亞」戰略,為什麼更符合英國需要
1940年底,大不連顛空戰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英國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這讓丘吉爾多少鬆了一口氣,但德國對英倫三島的海上封鎖,依然讓抗戰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此時的英國,更需要美國的支持,雙方迫切在戰略上統一認識、步調一致。
第二年的新年伊始,美、英第一次舉行參謀長聯合會議。雙方對歐洲作為主戰場,擊敗德國和義大利後,再對付日本不存在異議,但是否確定保證英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成為爭論的焦點。說白了,英國人不願放棄其新加坡、香港等殖民地。
羅斯福終於以不懈的努力和智慧,避開了孤立主義的阻攔,更是繞開了《中立法案》的限制,不僅徹底改變了之前美國保持「中立」的態度,而且以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將美國拉入戰爭,他已經看到,這場戰爭過後,美國將成為最大的贏家。
沒有《租借法案》,英國還能堅持到最後嗎?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8. 英國地調局的設置及職能
一、機構設置
英國地調局 (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BGS) 成立於 1835 年,是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 ( 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簡稱 NERC) 的組成機構,其前身是英國地質科學研究所 ( IGS) 。英國地調局是一個地質科研單位,不具有行政管理職能,也不具備法人地位,其一切商務活動必須以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是英國地調局的直接領導機構。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是 1965 年根據 《皇家憲章》成立的,隸屬於貿易工業部下設的英國政府科學與技術辦公室。
英國地調局兼並了前海外地調局。前海外地調局是 1947 年由殖民地的地質勘測董事會及英皇學院的礦物資源系合並而成。英國地調局目前仍然承擔諸多海外研究、勘測和監控,其中包括發展中國家的項目,很多這種項目已經在公開投標中獲勝。
從 1991 年開始,經過四次機構調整和重組,英國地調局形成了包括地質與資源、環境與災害、信息、地學技能和設施、商業開發與戰略規劃以及行政管理與業務運行支持等六大部門。各部門的主要職能及機構設置見表 4-1。
英國地調局現有職工 800 多人,科研專業人員 500 多人,其中 40%擁有博士學位,人員精幹,基礎雄厚。其總部位於諾丁漢附近,同時在愛丁堡設有一個大區域性的辦公室,沃林福德、埃克塞特、倫敦和加的夫也有辦公室。英國地調局的上級機構———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在斯溫頓設有辦公室。
表 4-1 英國地調局機構設置
二、職 能
英國地調局是世界上第一個地質調查機構,其成立之初的基本宗旨是通過系統的地質勘查和地質填圖,查明英國礦產資源的分布,支持產業革命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20 世紀 70 年代後,國際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要求全球經濟與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的呼聲日益高漲。與此同時,大量先進技術的使用和信息和通訊技術的全球化,對於新發現的解釋和傳播起了決定性作用。鑒於這種迅速變化的背景,英國地調局形成了一套新的應對 21 世紀機遇和挑戰的戰略性思路,在服務范圍和服務方式上作了較大的調整,將英國地調局定位為一個知識型科學服務的提供者和一個著眼於用戶的戰略性地學組織。
作為一個公共部門,英國地調局有責任為英國政府提供地球科學的全方位信息,並且公平地給工業、學術界和公眾提供地質建議,它是英國在環境問題方面的基礎、戰略、應用研究和環境科學監測方面最主要部門。同其他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角色和作用一樣,英國地調局從事英國經濟需求變化所需要的地球科學知識和信息 ( 通過調查、監控研究) 的解釋、管理和分發。地調局成立初期負責施行英國地質調查,用以支援國家礦產資源和運輸業的發展,現經過 170 多年的發展成為為國家和政府提供自然資源 ( 煤炭、石油、礦產、地下水、建築材料) ,陸地表面條件和自然災害相關數據和信息支撐; 科學地理解地下和地表、環境、資源和災害,通過財富增長和經濟競爭,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長效解決機制,來繼續服務於國家利益。英國地調部和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協商認為英國地調局應具有以下責任:
( 1) 通過系統調查、長期監測、高效數據管理和高質量實用研究來提高英國大陸及其大陸架構的地質科學知識。
( 2) 及時提供全面、客觀、公正的地質科學信息、建議和服務,確保英國及海外國家的使用者在管理環境、利用資源時能夠作出安全、持續、有效的選擇,從而有利於國家經濟的競爭、公共政策的有效和高質量的生活。
( 3) 面向社會公布信息,促進公眾了解科學,論證地質科學對資源和環境問題的重要性。
三、發展戰略
進入 21 世紀,英國正步入一個由知識創新、應用及傳播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時代,這將從根本上改變英國地調局的運作方式。為保證其成功的勢頭,英國地調局對其未來發展方向作了研究,並出台了 《英國地調局戰略科學計劃 ( 2005 ~2010) 》。該規劃確立了英國地調局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其主要宗旨仍然是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即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廢棄物處理、環境污染、減輕自然災害、保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主要發展戰略如下:
( 1) 強調英國地調局的公益性和商業性地質調查工作同等重要;
( 2) 通過實施綜合性的全國戰略地學計劃,與使命一致的戰略委員會、合作夥伴共同鞏固科學研究的基礎;
( 3) 通過與各個用戶進行持續性對話,明確英國地調局的發展計劃;
( 4) 通過多學科組織和專業項目管理,充分挖掘員工的最大潛能;
( 5) 提供地學知識和解決方案,幫助政府部門、工業和個人作出有關環境方面的正確決策;
( 6) 建立英國本土的三維數字地學空間模型,開發英國地調局的數據與知識的最大協同效應;
( 7) 通過加強英國地調局成果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交流,提高公眾對於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地學影響的認知度。
9. 英國地調局的項目管理
一、戰略計劃及項目分類
( 一) 戰略計劃
按照英國法律的規定,經英國地調局執行主席的提議,為支持英國地調局的管理和勘查的戰略方向,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於 1998 年成立了董事會,接替了原來計劃委員會 ( 1997 年 12 月撤銷) 的工作,負責英國地調局的戰略計劃制定並參與英國地調局管理活動。董事會任期 4 年,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大學、英國地調局、相關政府部門官員、合作夥伴和已退休的老專家等各方面人員組成,其中英國地調局的人員占 44%。董事會會議每年召開 6 次。
英國地調局的戰略計劃分為三類:
第一類: 核心戰略計劃。核心戰略計劃是英國地調局的基本任務,主要是長期戰略填圖、勘查、監測、數據處理和基礎應用研究,包括為國家和地方、公共和個人進行與資源相關的決策 ( 如土地利用、地質災害和環境保護等) 提供地學信息為目的的一些基礎性科學活動,對公眾進行地球科學宣傳。戰略計劃所開展的項目涉及環境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減少危險、減少廢品和污染以及自然資源管理五類。這類計劃經費完全由政府科學預算支持。
第二類: 合作項目。合作項目是英國地調局核心戰略計劃的擴展部分。主要是由英國地調局利用科學預算的撥款與個人或團體組織 ( 包括歐盟) 共同提供資金支持的一系列科學活動,包括為滿足合作夥伴長遠利益的勘查活動和與英國地調局核心項目相關的一般性研究。合作項目反映了客戶對核心戰略計劃的支持以及核心戰略計劃的發展前景。
第三類: 委託項目。委託項目主要指完全由客戶 ( 包括私人和企事業單位)提供資金和提出具體工作要求的短期或中期科學活動。此類計劃以核心戰略計劃的專業知識為基礎,並反饋知識和技術給核心戰略計劃。委託項目有助於英國地調局的科研工作保持一定的科學深度和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
在 《英國地調局 2000/2002 工作計劃和 2001/2002 至 2004/2005 年遠景展望》中,英國地調局為未來的委託項目計劃安排了如下工作:
( 1) 進一步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對話 ( 因為政府部門是英國地調局最大的客戶) ,以了解他們的需要和促進創新性的相關地學解決方案的推出。1999 年 11月推出的英國地調局新戰略列出了加強對話的基本原則,加強媒體、政治和公共通訊建設將使得能更清楚地傳遞信息。這次對話的實施將把重點放在提高英國地調局內部的主任、項目經理和其他帶頭科學家的個人知名度和加強他們與政府部門的聯繫上。
( 2) 基於 1999 /2000 年度所取得的成就繼續開展工作。通過積極開拓其他領域 ( 在這些領域,英國地調局能依靠國際財團滿足包括合作夥伴在內的用戶的需要,通常是地學以外的用戶) 所取得的成就確保了在第 5 框架的第一階段,為英國地調局提供了 100 多萬歐元的資助。
( 3) 在資源部門,主要是進行區域規模的英國地調局信息開發。這個工作將結合英國地調局的專門技術,特別是應用近年來投資的 「高技術」,如圖像處理,以與那些英國地調局不能也不應該與之競爭的咨詢服務部門相區別。
( 4) 把與英國地調局合作的好處宣傳給地方政府。
( 5) 通過地質資料的銷售、有償轉讓和信息產品的銷售提高這方面收入所佔的比例。近幾年來科學預算對一些項目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這些項目如數字繪圖產品系統 ( DMPS) 、地學資料索引 ( GDI) 、地址鏈接地質信息 ( ALGI) 、大不列顛數字地圖 ( DigMap- GB) 等等。通過這些項目的建設,已有越來越多的資料被更加合理地分類和數字化。計劃從銷售、有償轉讓以及特殊地點信息產品中獲得比現在更多的利潤,這項工作將是新建的信息理事會的主要職責。
( 6) 基於新組建的環境和災害理事會,進一步在英國和國際范圍內建設地質災害信息和技術市場。從那些受科學預算資助而被該理事會實施的項目中,獲取相應的資料和技術,從而預計這一市場將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國際財政和保險市場是我們一個特定的市場目標,因為面對地震、火山、地面沉降和污染這些方面的危險,他們需要建立有效的行業地質災害模型。
( 7) 致力於英國地調局的二氧化碳處理技術在一些領域特別一些非傳統領域 ( 如遠東發電) 中的市場化工作。
( 8) 參與國際投資機構和發展銀行以及與其有關的國家政府的事務,以使他們認可地質科學在減輕貧困和改善環境質量方面的重要價值。這些組織機構將能繼續幫助英國地調局加強在國際范圍內的活動。從科學意義、增加收入、員工發展等方面加強英國地調局在世界地球科學研究中的地位。
英國地調局項目管理的方式為: 當一個項目確定後,由管理部門指定項目經理,地學資源與設備管理部負責安排項目中所需的資源 ( 研究人員、設備和基礎設施等) 。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的全部研究過程,包括經費的管理。
( 二) 項目分類
自 20 世紀 60 年代後,英國地調局的工作重點開始轉向環境地質,如圍繞環境地質問題進行專門的地質填圖和開展地球化學背景和人體健康研究等。同時還加強了水資源方面的研究。目前英國地調局所開展的科學計劃分為三類:
1. 土地和資源
土地和資源項目主要進行地表和地下的地質工作,提供能源和礦產資源分布信息,同時還開展土地可持續利用和海底等自然資源方面的研究。
2. 環境和災害
環境和災害通過 5 個項目研究地學對人類自身和其所處環境的影響。主要目的是了解環境影響的作用過程,和其怎樣或在什麼地方出現,以及將對人類和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活動所產生的後果。如地下水系統和水質、地震和地磁、城市地質和地質災害、污染和全球氣候變化。
3. 信息服務和管理
信息服務和管理通過 3 個項目和兩項計劃為大眾服務。包括信息管理、國家地學信息服務、出版發行、數字地學空間模型和地質災害數據和地學資源與設備管理。
二、項目經費來源
英國地調局經費來源的60%來自於國家直接撥款,40%來自於承擔市場任務所得。具體來說包括: 一是國家科學預算,由英國自然資源研究委員會直接撥款; 二是能源部、環境部、貿易和工業部等有關系統的委託研究經費; 三是工業界合同經費。
其中國家科學預算資金的撥款程序為: ①財政部與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協商確定次年的撥款數; ②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確定其下屬研究機構的撥款金額,並每月進行撥付。
科學預算外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委託項目和合作項目經費,商務合同中的合作夥伴十分廣泛,有政府部門、事務所、地方政府機構、歐盟、國際援助組織、發展銀行、工業、商業和公共團體等。
三、項目經費預算管理
( 一) 預算的制定程序
英國地調局實行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其預算的制定程序是: 預算一般提前1 ~ 2 年進行,預算期為一年,跨年度的特大項目需政府決定,較大的項目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執行董事會決定。具體的預算內容包括工資、管理費和設備、材料和食品等費用內容。在預算中設有不可預見費用。不可預見費用由商業收入彌補,或是向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申請追加經費。
( 1) 政府提前 3 ~ 5 年確定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經費 ( 有時會根據國家經濟情況進行較小的調整) 。
( 2) 英國地調局根據上年實際發生的費用、政府的工作重點和各局的工作重點做出年度預算,與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協商,並得到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認可。
( 3) 根據預算情況,英國地調局每年召開兩次會議研究資金的使用方案。
( 4) 英國地調局與項目組協商確定各研究項目的經費總額,但局對於在某一項目中經費的具體情況不做詳細預算,具體的費用支出計劃由項目經理負責制定,項目會計負責對經費進行管理。
( 二) 預算的監督與檢查
為保障資金的正常使用,保證項目每一天都有經費支持,英國地調局要求除項目會計外,項目負責人必須了解項目經費的使用情況,並保證項目經費使用不超支。此外,地調局每月在 10 ~ 17 日之間,對 300 余個科學性項目和 200 個商業項目的財務賬戶進行封閉性檢查,做出經費使用報告,其中對於科學性項目的檢查最為仔細。
( 三) 英國地調局預算的管理與年度決算局財務、會計和合同處每月 ( 一般在檢查後的兩天後) 為不同的管理層提供三種財務報告: 給項目組和科學家的詳細報告; 給局長和管理層的簡要報告;給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總體報告 ( 全面、概括) 。
年度結算時,要求項目負責人將 99% 的原始單據送交局財務、會計和合同處進行核銷。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對地調局的經費使用隨時進行監督。
四、項目管理
當項目進行到一定階段的時候,英國地調局需要對其進行評估管理驗收。
評估管理是指回過頭來看某些工作是否按原定計劃完成。通過評估管理,英國地調局可以作出一些戰略決策以處理並改善工作績效,如可以確認所取得的經驗或選取一些最優做法的例子; 確認和交流所取得的成績,用以證明財政部經費支持的正當性,以及可以向公眾及政府作出解釋。
評估管理是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戰略管理工具的一種重要信息源,它可以在執行新戰略過程中進行過程管理並反饋影響其決策。
以前,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經常會在一個項目結束之後,再重新開始特定的投資前評估管理,以取得相關的經驗教訓,服務於新的項目。但現在何時 ( 以及如何) 選擇進行評估管理變得越來越靈活了,它成為企業績效管理過程的一個環節,更好地勾畫了如何使投資更好地施行。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每年都會在所需信息基礎之上發布一次評估管理項目,來幫助內部決策者。例如委員會、科學和創新戰略委員會、首席執行官、董事。這些人都需要信息來幫助他們作出戰略決策,改進業務流程。
評估管理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戰略、政策、程序和投資的任何一方面都取決於需要什麼。比如說,它可能是關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新戰略的主題,知識傳播方面,一組中心議題,甚至可能是某一特定的方案或政策。
設計每次評估管理的范圍、方法及時間以滿足確切需求,而這項工作將會與關鍵的利益相關人一起來磋商完成,且要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績效信息以避免重復努力。
在每一次評估管理驗收結束之後,都會提供一份簡明的報告。這些報告將會公布在官方網站,與之伴隨的是一次簡短的管理方的響應。涉及機密的討論或結論將被保留在機要附錄上,這與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在同行評議上的信息自由政策是一致的。
有需要的客戶可以利用下載的評估管理戰略。這里有關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科學團體及其工作人員情況的更全面的信息。
五、項目評價目的及方法
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利用績效評價戰略為戰略管理和決策提供依據,以支持對政府和公眾的問責制和證明其工作的成就。但該策略並不包括: ①項目前評價。舉例來說,它不包括科研建議評價,即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估價; ②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收集的許多其他類型的工作績效信息。
評價在許多方面提供了依據,這方面的依據可以有許多重要的用途,既為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 ( 評價者) ,也為研究/服務提供商 ( 被評價者) 。顯示了評價如何為業績、成就、戰略情報 ( 如經驗教訓) 提供客觀依據和保證,以及運用這一證據如何為轉化或促進了一些重要的過程提供反饋。另一個重要的用途是,兩者結合,評價結果提供的是一個累積廣泛的基礎的依據 ( 如響應一項緊迫的、不可預見的要求) 。
1. 評價的目的
評價的具體目標是不同的,但一般來說,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評估管理的目標是用來提供證據或證明 ( 圖 4-1) :
( 1) 其研究成果是客觀的,並被適當的機構使用;
( 2) 了解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經營業績。既包括肯定過去做得好的地方,也包括今後需要進行改進的地方;
( 3) 指導可能的信息需求,包括戰略決策和規劃,籌資的投標書;
( 4) 為政府、公眾、科學界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互動信息。
圖 4-1 評價理由
圖 4-2 顯示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從操作層到戰略層的活動跨度。評價可在上述任何一個層次同步進行,其對評估管理政策變化的效果是非常有價值的 ( 如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相關新戰略的影響及執行過程) 。
圖 4-2 戰略金字塔
評價委員會根據證據的需要,而不是根據投資對象確定評價內容 ( 這方面的需求,往往已通過戰略管理工具和資產組合規劃過程確定) 。評價的選擇是受圖4- 1 的高水平驅動,而且評價成為將來的決策和活動的業績通報的追溯。評估管理的重點是更高目標與戰略的水平和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其他方面的活動,其中包括資助計劃、知識交流、支援方面的訓練; 明確和評價有聯系的角色和責任。根據需要,評價委員會會界定每項評價的范圍、方法和時間安排,最後將產生一個清晰、簡明而重點突出的報告。結合顧客的考慮,這些報告將公布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網站。
2. 評價方法及流程
( 1) 設計評價。負責管理評價進程的人員 ( 評估管理部經理) 完成評估管理設計說明 ( 列明範圍、目標、主要參與者和方法) 。他們的說明基於咨詢評估管理客戶 ( 委託評估管理的人/機構) 、被評價者 ( 正在管理需要評價的活動/過程/策略的人員) ,以及任何其他利益相關者 ( 如合作者、出資者、結果使用者) 。對於大型、復雜或新穎的評價,可設立一個小型內部項目委員會,以提供監督和在過程中提供咨詢意見。
一旦已委託進行評價,政策需要和預期結果必須十分清楚,指導評估管理時需要執行詳細內容 ( 評價目標和方法) 的設計。適當的時候,征詢有關被評價者,以及其他人員,如客戶、合資者、調查結果的用戶。發展邏輯圖以確保評估管理設計採取符合邏輯的做法。評估管理設計 「與目標相符」,而評估管理大小和范圍取決於投資規模、戰略重要性、風險和新意等因素。
從各種可用方法中 ( 其中包括同行審查、基準評價、個案研究、調查、文獻計量學、歷史追蹤和經濟分析) 選出最適當的方法。因此,除大型和重要的評估管理中需要設立一個獨立評估管理小組外,其他的評價項目可以更多地利用其他方法,如個案研究或基準評價法。
為減輕被評價者的負擔,總的原則是要盡可能多地利用現有的資料 ( 如審計報告、產出和績效措施) 。每個評價項目的目標和方法將集中使用邏輯圖表示。
( 2) 搜集證據,並聘請和管理評審員。評估管理經理搜集和准備證據用於評價設計說明,這可能涉及委託的從被評價者獲得的額外證據,和從其他來源收集的證據,如通過調查、訪談挖掘現有的數據。對於一個委員會或顧問公司進行的評估管理來說,這個階段通常涉及列明委員會或顧問的角色的預備文件,和對他們所立足的討論和研究結果的證據。
由外聘專家小組、內部小組或顧問進行的評價: 評估管理經理招募及管理小組成員或顧問。這就涉及發展會員或顧問的標准 ( 征詢有關被評價者和評價客戶酌情) ,招聘,並進行溝通與管理小組或顧問。
( 3) 評估管理證據 ( 評價者) 。由負責評估管理證據的人員 ( 評價者) 評價。可能是一個內部小組或一個外部專家小組、顧問或管理正在評估管理的活動、過程、策略的人 ( 自我評價) 。
( 4) 准備評估管理報告和有關管理部門的反饋委託 ( 評價經理或顧問) 。評價經理 ( 或顧問) 編寫一份報告,記錄評估管理結果。
( 5) 提交報告和反饋意見給評估管理客戶 ( 評估管理經理) 。評價經理應提交報告告知評估管理客戶管理部門的反應。
( 6) 考慮結果,確定需要採取的行動。
( 7) 通知評估管理小組在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的網站公布評估管理報告和管理部門的反饋意見,並向客戶和客戶指定的其他人群發布報告。
( 8) 評價經理回顧評價過程 ( 包括要求主要參與者為用戶反饋意見) ,並將此信息提交給評估管理小組。評估管理小組將定期更新其方法,以吸取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