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印度為什麼不和英國

印度為什麼不和英國

發布時間:2023-03-14 01:31:17

1. 英國為何放棄印度

二戰後,英國重創,作為英國治下最大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國想要維持在印度的統治已經力不從心,英國人已經無力壓制覺醒的印度人,也無力維持在英屬印度的殖民統治,所以被迫放棄了印度這塊殖民地。他們同意印度獨立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事實上,當時的印度已經成為一個爛攤子,英國人放棄是非常明智的。

1、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德意日何英法爭奪殖民霸權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英國遭到重創,丟掉了世界霸主的寶座,國力一落千丈,淪為准一流強國,已經不復當年的輝煌。面對世界各地風起雲涌的獨立運動,英國人已經無力維持在全球的殖民統治,因此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放棄了在海外的殖民統治。作為英國治下最大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國想要維持在印度的統治已經力不從心,英國人已經無力壓制覺醒的印度人,也無力維持在英屬印度的殖民統治,所以被迫放棄了印度這塊殖民地。如果英國像後來的葡萄牙那樣強行壓制殖民地獨立,後果不堪設想。葡萄牙因為強制維持在海外殖民統治,最終成為了歐洲最窮的發達國家,國民經濟差點崩潰,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英國人充滿了政治智慧,外交手段玩的爐火純青,他們同意印度獨立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精明的英國人可是很少做賠本買賣的。事實上,當時的印度已經成為一個爛攤子,英國人放棄是非常明智的。

2、二戰前,印度人就已經和英國人產生了離心,一直試圖擺脫英國人的統治。二戰爆發後,面對嚴峻的戰爭形勢,英國人不得不和印度人和解,希望得到印度人的幫助。英國人承諾二戰後允許印度獨立,所以二戰中印度人全力支持英國人。在二戰中,有超過200萬的印度軍隊在協助英國人作戰,成為英國人的左膀右臂。當然,也有一些不信任英國的印度獨立勢力投靠了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等軸心國,他們希望藉助軸心國的力量恢復獨立。戰後英國人同意印度獨立,既是實現當初對印度人的承諾,也是對印度獨立運動高漲的一種回應。當然,英國人從心底是不願意放棄印度的,不過大局已定,英國人已經無力改變局勢,所以只能順水推舟讓印度獨立。不過,英國人也沒有讓印度人舒服,他們製造了印巴矛盾,讓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掐到現在。

3、二戰後,由於二戰的重創,英國人傷亡慘重,厭戰情緒嚴重。因此,以溫和著稱的工黨領袖艾德禮接替了強硬派首相丘吉爾,艾德禮的上台,標志著英國的施政方針開始轉向。艾德禮對維持海外殖民統治不感興趣,他的執政方針是穩定英國國內經濟,改善英國民眾的生活狀況。艾德禮認為戰略收縮有助於維持英國人的地位和利益。如果英國人強行壓制殖民地統治,英國會被拖垮,會讓英國陷入被動,所以他才同意了印度獨立。其實,艾德禮同意印度獨立也是無奈,因為不管是英國政府還是民眾都已經厭倦了戰爭,對滿目瘡痍的英國充滿了憂慮,他們希望的是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事實證明,英國人是明智的,英國人放棄了印度但成功的恢復了經濟,換來了民眾和平富裕的生活,同時和印度保持了密切的聯系。

2. 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印度人現在為什麼不反感英國人

英國首相丘吉爾有一句名言:印度就是一個地理名詞,從來就沒有印度這個國家。丘吉爾的話雖然有些”刻薄”,但也說的是一個事實,印度從來就沒有以一個國家出現過。在印度之前,印度這個地方是以部族各自存在各個城邦各自為政。一片散沙。不存在國家的這個概念,正式英國的“侵略”統一的印度,形成了統一的語言,法律,政治,文化。英國促進和幫助印度統一,建立了國家體系概念。當然,對英國不反感的主要是指印度的精英階層,大部分普通印度人對於英國的殖民的殖民統治也是十分反感和痛恨的。每年的3月23日是印度的民族烈士紀念日,每年4月13日是印度的迦利安瓦拉拔格大屠殺紀念日,都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證明。


還有一個比較隱秘的好處,那就是印度客觀上擴大的印度領土,古印度的領土面積其實不大。正式由於的英國人殖民,不斷地擴大了自己的領地,但最終都便宜印度。使得印度的領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七。綜合來是說,就是由於英國給印度帶來的了先進的現代化文明,工業,科技。客觀上完成並擴大的領土和完整。所以基即便印度獨立和英國的關系還十分親厚,還加入了因此印度在獨立以後還加入了英聯邦。

3. 當初的印度佔英國GDP的百分之40,為什麼英國還要放棄印度呢

沒有發展前途,發展雖然GDP佔比高,但是相應的支出卻是更高,所以英國最終選擇了放棄印度。發展前途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對於印度來講的話我認為英國最害怕的就是自己付出的努力白費了。

所以英國放棄印度的原因遠遠不止我們看到的發展臟亂差,沒有發展前途,最為關鍵的還有就是英國當時答應的印度要獨立,所以英國也就信守承諾撤了出來,這件事上也是能看出來英國的誠信度還是可以的。

4. 英國殖民印度近200年,臨撤出還分裂印度,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

歐洲國家工業革命前後就已經暴露出很強的征服慾望,一些國家憑著強大航海技術,不斷佔領一些原住民生活地區,把這些地區變為自己的殖民地。特別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殖民地最多,他們稱到哪裡都有英國的殖民地。

但另個匪夷所思的是,近代以來雖然一些國家被英國殖民統治上百年,但很多國家卻不願脫離英國,寧可留在大英帝國的光環之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與英國同根同源外,其他國家這種感恩的想法就令人不理解了。

四是改善了等級制

古代印度人等級制很嚴,不同人種享有權力也不一樣。英國人來了後,不僅沒有去除這種制度,而且還保留下來。而對於低層次人種,英國也很厚愛,都招到工廠里勞動。甚至把不被人看好的錫克教徒也招來當了僱傭軍。當時錫克教在英國從軍的傳統,至今還保留著。

一個沒有記性的民族很容易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生活在盲目自信中。

5. 英國人殖民印度那麼久,為什麼印度不怨恨英國,印度人

英國人殖民印度那麼久,為什麼印度不怨恨英國,印度人竟然這么想,嚇壞了歐洲人

1919年4月13日,在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則,英國軍隊向遊行示威的印度公民開槍,形成1000名印度人逝世,1500人受傷,這即是印度前史上聞名的阿姆利則慘案。當然,類似這么慘案還有不少,這也闡明了其時的印度人是十分仇恨英國殖民統治的,可是為何印度獨立後,卻一點點看不出印度人有多麼恨英國呢?

沒有英國,這些印度人想掛在火車上的機會都沒有

望採納

6. 曾為英國殖民地,為何印度不痛恨英國

因為英國並沒有對印度人有過多的殺戮和奴役行為,反而為印度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歷史上,印度從來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始終是一個分裂的國家。從歷史上看,印度是個經常受到外族入侵的國家,並且一直被外國奴役。先後曾有十幾個民族統治過這里,而英國是最後一個。而英國的統治比以往那些統治者要強得多,最起碼沒有對印度人民進行瘋狂的殺戮和奴役。而且,還採取了“以印治印”的方針。這讓許多印度上層階級感到感激,覺得英國的統治者真的是“太好了”。


在印度人看來,英國的殖民為他們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所以,他們對英國沒有怨恨,只有感激。而且,印度最後也是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贏得了獨立,這在世界上也相對罕見。

7. 英國與印度的關系是怎樣

英國與印度曾經是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關系,印巴獨立後,印度又成為了英聯邦成員。 英國從17世紀初期,便開始對印度實施一系列的殖民活動。 到了19世紀後期,英國直接統治了印度三分之二的領土, 英國國王 兼任印度皇帝。 至此英國對印度的統治基本形成,這一局面一直延續到了1947年印巴獨立。

英國是世界近代以來逐漸發展起來的強國之一。甚至,在其最輝煌的時候,將近有一半的地球都屬於日不落大英帝國。然而,事實上,它的強勢發展與印度卻有著撇不開的關系。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英國戰艦

我們先將目光移到公元1613年。這一年,英國先是在印度西部的蘇拉特設立了一個貿易點,主要從事和印度的商貿往來。同時,它為了更加方便自己的貿易行為,就花重金向當時統治印度的莫卧兒王朝政府買了一個很小的村莊,作為自己的事業發展基地。

8. 現在的英國為什麼打不過印度

首先,現在是和平時期,每個國家都不願意去發起戰爭,每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都比較強大,一旦發起戰爭對各國人民及其經濟都是一種沉重的打擊。所以作為世界上較強國家的英國也不願意去發動戰爭。而且印度有著世界上的大哥美國作為後盾,英國自然不敢與其一戰。

對於現代戰爭的霸主核武器,印度的儲備量也是十分驚人,這也是英國懼怕印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印度大力發展海軍,僅僅是航空母艦就引進了2艘,其他如大中型水面艦艇和常規潛艇的引進數量也分別達到52艘和20艘以上。所有的這些使印度海軍成為在印度洋可以橫沖直撞的存在。

9. 印度以前是英國殖民地,為什麼印度人不反感英國人

因為英國的入侵使得印度的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大多數百姓和農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而且還動搖了當時的種姓制度,讓大多數人不在因為自己的姓氏而受到歧視,而且英國先進的思想文明也促使了印度一些知識分子的覺醒。相信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應該對鴉片戰爭有一定的了解,鴉片戰爭時期,英國向中國輸送了大量的鴉片,導致了中國大量的白銀流向英國的口袋,當時英國是將印度佔領了之後,設立了東印度公司作為向中國運輸鴉片的一個中轉站,但是被英國殖民了的印度,現在對英國反倒沒有什麼恨意,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印度並不反感英國。

一、英國的殖民使得印度的文明發展有了一定的進步,而且還改善了當時百姓和農民的生活水平。

在英國入侵之前,印度是非常落後的,大多數百姓和農民都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反而是英國入侵之後,印度的秩序變得完善,農民和百姓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

你對印度的了解還有哪些?歡迎來評論區與我交流。

10. 印度被英國殖民200年,為何卻不痛恨英國得到的好處太大

印度是一個有著290萬平方公里土地,13億人口的地區性大國。然而印度近代史就是屈辱史,在清朝乾隆年間,印度就淪為了英國殖民地。一個物產豐富, 歷史 悠久的可以媲美中國的地區,為什麼輕易就成了英國殖民地? 歷史 總是沒有那麼簡單,讓我們逐一分析。

大英帝國的掌上明珠:英屬印度

17世紀的英國在資本主義大發展的同時,還進行了積極的殖民擴張。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北美殖民地),非洲大陸以及澳大利亞都先後成為英國殖民地,還有南亞。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地區。印度殖民地被稱為維多利亞女王皇冠上的「最璀璨的明珠」,甚至女王要跑到印度加冕為「印度女皇」。

但1.6億人口的印度被千萬人口的英國殖民的過程實在過於簡單,米叔認為:印度之所以被輕松殖民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沒有大一統傳統

印度在古代只是一個地理概念,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中國唐朝時稱呼印度地區為身毒,天竺,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印度)》:「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雲印度。」

哈拉帕文化是南亞最早的文明,誕生於現在的巴基斯坦,之後就因為雅利安人的入侵滅亡。公元前6世紀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流域 ,之後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又征服印度河平原。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期基本統一了南亞次大陸,但很快這里又被大夏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入侵,被匈奴人吊打的大月氏人還在這里建立了貴霜帝國。到了7世紀穆斯林遠征印度,造成了現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地區的伊斯蘭化。突厥化的蒙古人又建立了莫卧兒帝國統治南亞次大陸。總結下來就是, 2000年來,印度就是一部一直被侵略從未被超越的 歷史 。

這和中國比差遠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概括了中國 歷史 的真諦: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一統天下奠定了中國日後2000年的政治格局,所有有作為的君主都要把統一天下當作第一要務,因此,中國 歷史 上統一一直是主題。而對印度人來說,誰統治是無所謂的。所以,馬克思就痛罵印度:印度人根本就沒有 歷史 。 所以說,古代印度是一個文化概念,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

第二、民族眾多,矛盾尖銳不能形成合力


印度被稱為種族博物館, 你所不了解的印度民族:黑皮膚的是白種人,黃皮膚的也是印度人 因為白種人、黑種人,混血人種,黃種人都有,又分為一百多個民族,語言體系更是龐雜繁多,連個統一的語言都不存在。

印度斯坦佔印度總人口的46.3%,是印度第一民族,但比例又不佔壓倒性數量,泰盧固族、孟加拉族、馬拉地族、古吉拉特族等族人口也不少,不像中國,漢族佔到90%以上,對國家統一和民族凝聚力是有好處的。而各民族宗教信仰差別巨大,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都有很大影響,因此印度國內民族矛盾尖銳,在英國入侵時,被英國人逐一擊破。就好比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的矛盾,印度教認為牛是神不吃牛肉,而伊斯蘭人吃牛肉,這就成了不可調和的生活矛盾,經常大打出手。

第三、種姓制度導致印度人逆來順受,不喜歡抵抗

歷來各國是很痛恨別國入侵的,但印度人倒是既來之則安之,逆來順受。印度教起到有很大的作用。印度教不僅把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種姓制度還規定:各等級職業世襲,父子世代相傳;各等級實行內部同一等級通婚,嚴格禁止低等級之男與高等級之女通婚;首陀羅沒有參加宗教生活的權利。

此外,告訴大家個秘密,佛教就是從印度教中吸收的教義。佛教的轉世說法和印度教的轉世是不謀而合的。印度人一生中的修行,決定了他的靈魂下次轉世重生時,究竟是成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還是變成一頭獸,或甚至一隻昆蟲。因此,對於印度人來說,信奉印度教比什麼事情都重要,被殖民或者自由是無所謂的,這就可以解釋:幾千年來為什麼印度這么容易被入侵的現象。

英國順利入侵印度,是英國人的幸運,也是印度人的幸運。大英帝國藉助印度龐大的人力和資源優勢成為世界霸主,還順帶侵略下清朝時期的中國,而一盤散沙的印度在英國統治下知道了國家和民族意識,重構了國家體制和疆域,算是因禍得福。英國殖民印度大陸200多年,反倒讓印度成為一個國家,可謂是得了好處。所以印度人一點也不痛恨英國入侵,反而當成恩賜,萬分感謝。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不和英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產香料哪裡最多 瀏覽:497
伊朗國旗代表什麼 瀏覽:244
義大利為什麼有三個名字 瀏覽:894
印度衛星比中國早多少年 瀏覽:244
中國哪個考察站離南極點最近 瀏覽:596
義大利六和弦怎麼調 瀏覽:621
印尼titan多少歲 瀏覽:893
阿根廷比英國落後多少 瀏覽:553
從柳州到越南芽庄要多少時間 瀏覽:364
中國現在特區有哪些 瀏覽:489
伊朗背靠什麼海域 瀏覽:979
義大利與法國哪個國家強 瀏覽:393
在越南三十萬能買什麼車 瀏覽:470
印度口語有哪些 瀏覽:339
伊朗的將軍是怎麼被美國打死的 瀏覽:273
印度手機流量多少錢 瀏覽:819
中國元素手錶怎麼樣 瀏覽:149
伊朗為什麼稱為沙特王儲 瀏覽:346
印尼哪裡海馬多 瀏覽:610
我們中國有哪些民間小調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