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香港和印度都是英聯邦,印度那麼窮
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印度於1947年8月就已獨立自治,而香港卻還繼續受英國管理了50年;二是1991年前,印度是採取保護主義政策,各個邦都設有自己的保護條規,導致印度的經濟與外界分隔。直至1991年,印度貨幣大量貶值,導致發生債務危機後,才執行開放政策(註:當時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22億美元,又空運67噸國家儲備金磚到英國和瑞士銀行做抵押,貸款6億美元才度過危機)。三是印度人口多(截至2017年7月印度擁有人口13.4億),民族和種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爐」之稱;各個民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僅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很難團結形成一股強大的發展力量,因此,印度經濟現在雖然增速驚人,但全國仍有四分之一人口無法溫飽。
2. 印度的計算機技術這么厲害為什麼還窮
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長達幾百年,當時的英國除了武力征服外,還加強了西化運動。普級英語,發展宗教勢力是其最主要的手段。這樣便於他的管理。因此印度官方語言,教學都是英語普級的。到現在也是如此,懂英語的好處就是對西方的計算機技術,編程軟體等學習比較快,易懂。
所以他這方面較強。
另一方面,一般優秀的科技,科學工作者,計算機專家等,都不原呆在本國,大多被英美等發達國家高薪聘走,致使人才外流。這是印度計算機技術發達,為什麼還那麼窮的原因。
3. 英國殖民統治印度後期是賠錢的,為何這樣說
據小編了解,在英國侵佔了非洲以後,給非洲帶來了很多的好處,當時的非洲甚至比我國都要富裕。然而英國殖民統治印度後期是賠錢的,最後英國放棄了殖民統治。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英國對印度的統治主要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757年——1849年。這一階段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模式主要是通過“東印度公司”來實施。可以看出,當然英國對印度的定位是把其當作工業發展的原料產地和傾銷的市場,並沒有納入“大英帝國”的國家戰略。當然了,這就決定了英國對印度的統治方式較為鬆散。
由於小編了解到的信息有限,歡迎大家補充。小編是不說廢話的口水君,記得關注我或者點贊哦,小編需要你們的支持呢!
4. 印度曾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何一直都發展不起來
是因為英國就沒有在印度這邊建立工廠,而且印度的等級制度太過於強了,英國很多時候也都插手不了。
5. 18世紀以後為什麼印度的經濟落後於英國
印度的落後有多重因素,經濟上印度沒有重工業,發展不平衡,這就是印度過長時間淪為英國殖民地的後果,他們習慣作為世界市場的原料產地和初級市場,我們中國也差一點成為這樣。政治上英國的議會制民主與落後地區的封建制度並存,地區之間缺少合力,而且因為教派和種姓的尖銳沖突,印度政壇動盪不安,缺乏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持續的政策。軍事上因為缺乏工業支撐,過於依靠外國。還有一點,印度人過於狂熱的宗教信仰,讓他們分不清現實和夢幻,缺乏進取心,辦事拖沓
6. 同為資本主義,為什麼美國富,印度窮
好的LZ
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誕生於西歐英國的制度,並有所創新,是當年美國依據自身國情做出的正確選擇,符合當時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階段.並且經過了較長時間發展趨於成熟,因而對美國自身經濟刺激是正面有效的.
印度獨立誕生於上個世紀中期,其資本主義制度來源於大航海時代後全球化的影響,也就是說印度的資本主義不是如英國等來源於自身,或者是如美國借鑒,而基本是照搬英國殖民期間的制度.要知道但就印度來說,當時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地區英國統治方式不一樣,東印度公司可管轄的地方和土邦自治的地區管轄方式也不一樣,前者導致了巴基斯坦離開印度,後者另現在印度保持著領土上的統一,然而各地文化,習俗呈現多元化,發展也不平衡,而且就在資本主義外衣下,諸如種姓制,地方政府私刑,婦女地位低下等奴隸制或者封建制時期遺留的糟粕根本沒有根除.
所以,印度的資本主義制度只是照搬了英國殖民期的制度,是名義上的資本主義.實則不是非常匹配印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