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1836年貿易額為什麼下降

英國1836年貿易額為什麼下降

發布時間:2023-03-18 05:48:04

A. 英國經濟地位衰落的原因

衰落的原因:

一、經濟上: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了新的殖民地,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系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官員人數的缺乏。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了這種民族主義情緒。具體來說,戰前的債權國變為戰後的債務國,戰後經濟長期低靡、不景氣,國際金融中心也由英國倫敦轉移到了美國紐約。一戰中,英國的商船隊遭到巨大損失,使其航運業遭遇重創,也導致英國貿易量的下降。
到1919年,英國欠美國的債務達85000萬英鎊。因此,英國成為美國的主要債務國。可是在戰前,美國是英國的主要債務國。戰時英國被迫賣掉了海外資產的四分之一。由於戰爭,英國的內債增加了九倍,即從64500萬英鎊增加到66億英鎊。(數字摘自《英國現代史》作者是弗.格.特魯漢諾夫斯基)
在戰爭年代,整個英國工業顯著地擴大了生產機構,但是,這並不能使它在世界市場上更有力量跟它的對手進行競爭。陳舊不堪的企業需要國家的補貼來維持,這就不能不室戰後時期英國工業的情況更加復雜。
戰時英國工業的發展極不平衡。由於勞動力被抽到軍隊和軍火企業中去,以及原料不足和機器設備的日益破舊,舊有的最重要的工業部門減產了。煤產量從1913年的28740萬噸減少為1918年的22770萬噸。1913生鐵產量為1026萬噸,而1918年為908萬6千噸。造船業產量也急劇下降,1913年英國造船廠建成的船隻總噸位為120萬噸,而在1918年減為77萬2千噸。戰時生產的增長,主要是依靠擴大所謂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工業、汽車工業、航空工業、製造軍火的工業以及供應兵工廠金屬的煉鋼工業。
工人運動:戰爭使國內階級矛盾大大地尖銳化。1918年罷工運動規模壯闊,參加罷工的工人達1116000人,損失5875000工作日。這時英國工人運動的特點是具有戰斗性。絕大多數罷工是「非正式」,即有普通工人違背工會領袖的意志發動起來的。罷工者除了提出經濟要求外,還提出政治要求。
隨著罷工運動的開展,工會的數目也日益增多了。起來同資產階級斗爭的工人,感到了聯合起來的必要性。1913年到1918年,工會人員人數從4135000人增加到6533000人。
由於工人不滿資產階級的剝削,後來俄國的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國內的工人極為興奮。他們想改變社會制度,從而使自己能夠獲取利益。這樣的心態導致了工人們的不斷罷工或者是消極怠工。間接的也造成了英國在戰後的衰落。
二、政治上:主要體現在英國自由黨的沒落。在一戰爆發前,英國自由黨通過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和立法,開創復興的局面。歷史證明,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戰後英國衰落的原因作用下,才進一步激化了英國的國內矛盾,加劇了政壇的沖突,從而導致了英國自由黨的沒落。在此過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表現出了強烈的催化作用。1918年,自由黨尚可與其他政治力量聯合而維持勞合·喬治的首相地位,但以後自由黨在大選中的得票率持續下降,1923年的大選中,工黨得票率首次超過了自由黨,成為英國的第二大政黨,而自由黨從此以後再也未能成為第二大黨。
但是單獨的政黨都不能獨自領導政府,組建聯合政府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各個政黨的主見都不同,對於戰後經濟建設的方向不同,導致與戰後英國經濟發展滯後。
三、國際影響力方面:雖然英國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保持了國際事務領導者的地位,但是由於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嚴重倒退,事實上使得英國不可能再像一戰前那樣控制世界,「日不落帝國」世界政治、軍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實亡。華盛頓海軍會議上規定英美海軍實力保持一致,這說明英國無奈的承認了一戰後不再是全球霸主的事實。所以在戰後英國不能像戰前一樣為了經濟利益為所欲為,間接的也導致了英國需要犧牲一些利益來保全自己的政治權利。
四、殖民地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完成了最後一次的大規模海外擴張。英國經國際聯盟的批准對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進行委任統治,而前德國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納米比亞)和新幾內亞也被劃入英帝國的版圖(其實西南非洲被歸由南非管理,而新幾內亞則由澳大利亞統治)。不過一戰之後英國在萊因蘭和二戰之後在西德的佔領區就不被認為是帝國的一部分。1920年代是自治領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雖然自治領在一戰爆發時還無權選擇是否參戰,1919年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卻是由英國和其自治領分別簽署的。1922年自治領不再願意支持英國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迫使英國尋求一個和平的妥協方案。一個位於都柏林的英愛戰爭紀念碑。自治領的完全獨立經由1926年的《貝爾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終確立:所有自治領取得與英國的同等地位,英國的立法機構不再有權干涉自治領內部事務,自治領也將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內設立的一個主管自治領事務的部門也在1925年從殖民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自治領部,並在1930年擁有了首位部門大臣。加拿大在1923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簽署外交條約的自治領,1927年加拿大向華盛頓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亞也派出了首位駐外大使。愛爾蘭自由邦在一場反抗英國統治的血腥戰爭後於1921年取得了自治領地位;1937年愛爾蘭與英國斷絕了正式的憲法關系,並在1949年正式成為完全獨立於英聯邦之外的愛爾蘭共和國。原本就獨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斷絕了與英國在憲法上的特殊關系(雖然直到1956年英國才從埃及撤軍)。在1922年成為英國保護國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後的1932年完全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英國打贏了戰爭,但卻失掉了一個帝國。一戰後,力量不斷增強的殖民地開始要求取得與「母國」平等的獨立地位。於是,以英國為核心的英聯邦組織應運而生。

B. 鴉片戰爭後的中英貿易下降,有什麼政治因素

鴉片戰爭耐顫後的中英貿易下降,政治因素,最根本的是英國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地位的碧畝畝下降,英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下降。悔森

C. 1870年到1913年英國在國際市場貿易佔比下降的原因

1、19世紀末英國出現了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從而使得英國企業較難與外國企業競爭。
2、受高新技術的推動,外國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顯著提高,使得外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加強。
3、英國企業在技術和設施上投資不足,使得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亂臘較嘩鉛弱。
4、隨著外國企業對海外市場的領土擴嘩蘆滑張,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隨之增強。
5、政府政策也有助於外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增強,從而使英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佔有率下降。

D. 19世紀的英國,靠自由貿易走向巔峰,為何又走向衰落

因為英國大多數的殖民地都走向了獨立自由

英國自海上的馬車夫荷蘭等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衰落之後,他就嶄露頭角,經過了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更加的厲害,他們的工業能力達到了當時的頂級,也正是因為工業革命,使他把所有的資源目標盯上了別的國家。

英國走向衰敗,大部分原因還是來源於他的殖民地,印度逐漸想要獨立,英國沒有辦法,那個時候已經天高皇帝遠,英國雖然在這里有後備力量,但是面對著土生土長的印度人還是占據下風的,所以殖民地走向了自由,英國走向了衰落。

E. 19世紀的英國採取的自由貿易有什麼弊端,導致英國經濟衰退了

書我沒有看過,說說我個人的想法吧,僅供參考。

1.我覺得自由貿易政策 導致英國經濟衰退這個說法不太准確。從某方面來看,這一政策確實有不少弊端,最起碼是後來引起英國國內通貨緊縮的原因之一,但是,是不是直接導致了英國衰退,或者在此過程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可能存在爭議。

2.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最初,是英國從世界各地利用軍事優勢,以低價購買原材料,利用工業革命的成功,在英國加工成製成品後,再行銷世界。這一時期,英國很像現在的中國,是世界工廠。此時,英國就業形勢樂觀,工業空前發達,很容易進入良性循環軌道。但是,在後期,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發生了變化,企業家發現這種方式比較落後,而以金融為手段的資本輸出的效率要遠遠高於從前。於是,英國變成了資本和技術的輸出國,企業紛紛在世界各地進行投資,這時的英國很像現在的美國。這一時期,英國進入了全盛。但是,這一政策存在著重大的隱患:英國本國的資金和技術,紛紛在外國發展,因為在外國更容易直接利用當地廉價資源,而且市場也更廣大,這導致了英國國內的產業委縮,技術停滯不前,就業下降,收入降低,進而在後來導致了通貨緊縮。

3。以上的邏輯從理論上說,個人覺得是成立的。其實只要看看現在美國的做法,我們就知道最起碼美國政府已經認可這種說法,並極力地避免了。最近的匯率大戰,就是阻擋廉價中國產品進入美國,保護美國本地企業和就業市場。另外,最近新聞也在說,美國放寬了投資移民的要求,力求吸引世界各地的有錢人到美國去投資,以獲得美國國籍,這說明美國一直在盡力佔有自由貿易的好處的同時,也在想辦法避免自由貿易的弊端,防止國內通貨緊縮。

4.不管我們喜歡美國也好,堤防美國也罷,甚至敵對美國亦可,但是在經濟政策的准確性和有效性上,我只能說咱們政府跟美國的區別就是小學生跟研究生的區別。各位保重 ,自求多福吧。

F. 英國史上所有的經濟危機包括現在的

1、經濟危機 1788年

繁榮期 1788—1792年

英國紡織業發展 銀行貸款使籌集資金更主容易,工業投資迅猛增長,投資品需求旺盛,生產能力迅速擴大,出口不斷增加

2、經濟危機 1793年

1792年末,物價開始下降,破產事件開始增加。1793年英國對法國宣戰,英國對法國及歐洲大陸的出口嚴重萎縮,物價急劇下跌, 到1794年,工商業的狀況開始好轉。

繁榮期 1795年

3、經濟危機 1797年

1794年到1795年,英國農業歉收,糧價飛漲,工業品的需求下降。

繁榮期 1798年—1800年 1806年—1809年

好景持續了12年

4、經濟危機 1847年—1850年

1847年秋,鐵路投機終告破產,英國第九次經濟危機開始了。許多線路停目鋪設,干線鐵路的工程進展大大放慢。恰在鐵路危機爆發之際,又出現英國和中歐、南歐地區農業嚴重歉收。

繁榮期 1851年—1854年 1855年—1856年

5、經濟危機 1857年—1858年

1857年12 月英國的工業產值下降了一半,但存貨卻增加了。紡織工業、冶金工業、煤炭工業都大規模停工、減產,物價急劇回落。美國的冶金工業和紡織工業減產20%-30%,鐵路建設工程量縮減一半,許多煤礦關閉,煤價大幅度下跌。

6、經濟危機 1867年—1868年

事實上,早在1864年,英國鐵路建設規模就縮減了40%,造船業也在1864年達到生產的最高峰並開始收縮。英印貿易逆差在1864年高達3200萬英鎊,黃金外流嚴重,1867年春,英國棉花紡織工業生產縮減20%-25%,絲織品輸出減少23%。

毛紡織業出口1868年比1866年下降30%。生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英國的重工業。1867年鐵路建設比 1866年下降30%。1866年中,蘇格蘭地區137座煉鐵爐大半停止生產。造船業從1865年到1867年下降達40%。

G. 為什麼英國自工業革命之後三角貿易的次數越來越少

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因為黑奴貿易主要是把黑奴販賣到美洲的農場談升或者礦場做苦力,而美洲開始時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的,英國崛起以後,葡萄牙西班牙已經衰落,南美各國開始獨立;第二是因為工業革命後越來越多的歐洲人湧向美洲搞開發,跡侍沖沒有之前那麼缺人了;第三也是因為工業革命以後,機器生產增加,姿殲依靠人力的部門有所減少;第四是因為工業革命後英國逐漸在非洲成為霸主,非洲的開發同樣需要勞動力;第五是亞洲地區的勞動力(如華工幾十萬)開始補充到美洲;第六是工業革命後,也同時伴隨著人的良知和思想的覺醒,當時歐洲確實開始出現很多反對黑奴貿易的聲音推動黑奴貿易逐漸取消。
希望可以幫到你一點,望採納。

H. 18世紀英國進出貿易變化的原因

英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保護性的重商主義,是因為土地貴族長期掌權段伍,是為了保護土地貴族的利益,保護國內市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日顯,它阻礙了商品流通,阻礙了與國際市場的交流與競爭,越來越不利於經濟的芹掘發展。
18世紀中葉,英國已經完成工業革命,機器大工業代替了工廠手工業,英國的工業產品競爭力、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增強,強大的工業已經不再需要國家來保護了。
1832年議會改革後,工業嫌燃核資產階級上台掌權,他們便開始了爭取廢除一系列重商主義法律的斗爭,以便積極應對國際競爭,維護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

I.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世界貿易地位下降的原因

整個19世紀,英國出口過分集中在幾個處於工業革命前列的基本或重要的工業部門,即像棉紡織業、鐵器業和金屬冶煉業等幾個「老」工業。這些行業產品的出口贏利一直占出口總利潤的2/3。可見,英國出口贏利的繁盛取決於出口市場對這幾個「老」工業部門的依賴。但是,到20世紀,隨著從蒸汽機時代向電子時代的轉變,生產技術的日新月異,「過分委身」於這幾個工業,暴露了英國經濟的弱點,也導致了在國際競爭中逐漸處於弱勢,新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德)利用科學技術優勢而發展了新興工業(如化學工業等),英國沉重的包袱使其經濟難以向更新興的工業調整,從而失去了技術「領袖」或「世界工廠」的地位。英國經濟這種過分維持幾個傳統工業部門,而不是利用新技術優勢走出困境的特點,嚴重地影響它對外貿易的均衡。19世紀50年代,英國出口產品在歐洲北美傳統市場曾佔40%以上,但在1870年開始下降,到1910年下降到不足30%。與此同時,通過技術改造的德、美生產的產品卻日益受到青睞,甚至打入英國市場。
19世紀末以來,英國海外貿易模式的特徵或弱點制約了英國進一步發展的後勁.是後起現代化國家要引以為戒的;

一是,由於英國始終把工業品出口集中在幾個工業革命率先發展的重要部門.到19世紀下半期,這些舊工業產品只能出口到西歐和美國之外的初級生產國家。英國對幾個重要工業部門的重點生產雖保證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的工業領導權,但這種技術早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導致了「過分依賴」的後果。在技術不斷革新、工藝不斷進步的20世紀,這種「過分依賴」損害了對需要技術進步潛能的新工業投入,致使英國生產力和外貿地位優勢減緩了下來。
二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海外貿易的模式影響了英國和德美的現代化進程和工業的對比:英國只能在一些舊工業(紡織業、造船業、重型工程業和鐵金屬業)佔有競爭的優勢地位,而這些優勢似乎只是基於勞動力比較密集的陳舊的工業技藝;而德美這兩個後起之秀卻依靠科學技術發展自己新興工業。工業優勢的對比和競爭的格式制約了英國海外貿易的現代化進程。

閱讀全文

與英國1836年貿易額為什麼下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義大利語需要記什麼 瀏覽:520
伊朗人為什麼叫南方 瀏覽:726
伊朗和美國有什麼新動象 瀏覽:44
義大利戲曲是什麼 瀏覽:46
印度牛糞美食是怎麼回事 瀏覽:343
英國游戲產值多少錢 瀏覽:656
中國人在越南租房怎麼辦 瀏覽:196
越南彝族是什麼意思 瀏覽:625
中國男足對陣越南哪裡可以看 瀏覽:34
伊朗買什麼糖 瀏覽:244
印度男人喜歡吃什麼植物 瀏覽:45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是哪裡的 瀏覽:816
伊朗和中國什麼時候能結算 瀏覽:909
中國食品報刊手機台如何投資 瀏覽:832
去越南有哪些免簽證的國家 瀏覽:223
如何理解印度強硬 瀏覽:949
鄭州45尺貨櫃到印尼多少錢 瀏覽:210
你知道什麼叫義大利式孤獨嗎 瀏覽:961
越南有什麼寨 瀏覽:566
印尼巴士怎麼裝中國地圖mod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