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是否軍備核打擊能力
不得不說,英國的各項軍備在走下坡路
如果說40多年前英國還具備獨立核打擊中國的能力的話,現在的英國核力量已經徹底淪為了美國的附庸
英國自購買「三叉戟」導彈之時起就與美國達成了如下協議:沒有美政府的同意,英國皇家海軍不得擅自使用核導彈。
1998年3月,英國皇家空軍正式結束了長達40年的核戰備值班使命,這也意味著英國徹底失去獨立核打擊能力。
所以,英國是不具備核打擊能力的
『貳』 英國的三叉戟彈道導彈是怎麼回事
這個,事實上是當年美國對英國的壓制使然。准確說,英國目前的核力量並不屬於這個國家獨立的核力量,而是 從屬 於北約聯合核力量的一部分(表面上是多邊的聯合核力量,事實上是美國控制的,北約聯軍總司令一直都是美國人擔任)。
而且,美國對英國(甚至包括其他部分北約國家,下文提及)的所謂「核共享」政策,在1970年由美、蘇、英三國首先簽署的《核不擴散條約》生效之前,已經成為了既定事實。
確實,英國很早就成功獨立研究並實驗出了核武器(1952),但是由於英國殖民地的全面喪失,冷戰時期,其資金和資源來源都出現了嚴重倒退,也制約了其在核打擊載體(比如說戰略轟炸機,陸基洲際導彈和後來的潛射洲際導彈)的發展;加上其國內激烈的反核運動(相對於法國激烈,個人認為此輿論得到美國幕後支持),當時的英國官方竟然逐步放棄了發展獨立核力量的既定計劃:1958年英美間簽訂了《原子能合作協定》,規定英國必須以自己的核部件購買美國的核載體部件;英國1962年後進行的核試驗必須固定在美國內華達州沙漠進行。到了60年代中後期,美國主導英國核力量的情況更加明顯,北極星潛射導彈出現後,美國更藉助北約組織達成包含以下條款的協議:1、沒有美國政府的同意,英國海軍不得擅自使用載核彈頭的潛射導彈;2、在英國本土基地庫存的導彈必須由美國製造商洛克馬丁公司的技術人員負責管理;3、英軍潛射戰略導彈需要由美國提供情報數據和衛星導航系統。三叉戟潛射導彈入役英國海軍後,根據協議,這些導彈需要定期到美國進行維修。
另:除了英國屬於所謂的北約「核共享」國家外,自1966年北約核計劃小組建立開始,歐洲還有德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還有中東的北約成員土耳其屬於「核共享」國家。在核戰爭打響的情況下,若北約(主要是美國政府)同意,上述國家可以和英國一樣,使用北約成員國在歐洲部署的的戰斗機或對地攻擊機(比如說英、德、意三國的旋風對地攻擊性戰機,荷、比、土耳其三國的F16戰機,都專門配置了可搭載戰術核彈頭的特定模塊),投放戰術核彈。當然理論上,英國還保持以潛射方式投放戰略核力量,這是北約其他「核共享」國家不可比較的。
上述北約「核共享」國家的政策理論上也不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規定。對英國而言,它早在條約簽訂之前已經實驗了核彈,屬於徹底的有核國家,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彈頭,僅僅是接受了美國提供的戰略核導彈載體這一環節,並不違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關於不對他國出售或轉讓核武器的;對於德國、荷蘭和義大利等國而言,雖然並沒有進行過真正的核試爆,但擁有發達而且獨立的核技術(不要對小國荷蘭感到驚奇,其現有的鈾濃縮能力接近中國,遠強於日本。德國亦和荷蘭一樣),他們把武器級的鈾濃縮活動轉移到了美國本土,在美國境內的廠房生產核彈頭,然後又藉助「美軍核彈頭」這一合法的牌子回到歐洲境內部署,以保持自身的有限核反擊能力。對美國而言,借西歐人對俄羅斯和對它自己的畏懼,把那麼多有獨立而強大的歐洲國家拉在自己的控制范圍內,「何樂而不為」?
而法國和上述國家都不同,法國是完全獨立的核力量。法國至今也不屬於北約核計劃小組成員。
『叄』 關於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
新的歷史發展重心
1640年以來,歷史的發展經過幾番搖擺和螺旋形的發展,到1688年—1689年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重心。
1640年革命開始後,經過兩次內戰,到1649年英吉利共和國的建立,革命的發展呈上升的趨勢。但以克倫威爾為首的資產階級和貴族掌握政權後,即轉過頭來鎮壓以平等派和掘地派為代表的社會中下層民主力量,從而破壞了共和國賴以建立的社會基礎。這時上層統治集團把鞏固政權的希望寄託在克倫威爾個人身上。年護國公軍事專政制度建立後,行政、立法、軍事等大權都集中於護國公一人手中。但是他手下的高級軍官和議會里的少數野心分子,爭權奪利,離心離德。1658年克倫威爾一死,這個唯一的權力集合點崩潰了,整個政治結構也隨之散了架。「垮了的狄克」——理查·克倫威爾繼位為護國公,他只在歷史舞台上露了一面,就在次年春從政壇上消失。當蒙克率軍進入倫敦後,仍然是群龍無首,一片混亂。許多人在無可奈何之餘,認為只有君主制復辟才是唯一的出路。
英國各界人士本來指望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能夠恢復各派政治力量的團結,緩解各敵對宗教派別的緊張關系,從而克服政治、經濟、社會的混亂狀態。然而查理二世即位不久,人們就發現他們的希望落了空。
1660年的復辟並不能將1640年革命開始之前的一切舊事物、舊形式照樣恢復起來,歷史車輪並不是轉了一圈又恢復原位。有人認為現在應該從過去的迷誤中清醒過來,尋找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過去20年中,各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可能重新恢復原狀。不要說中下層人民,即使那些在革命時期曾經受益的資產階級和貴族,也不會心甘情願地放棄他們的既得權益。連查理二世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在「布列達宣言」及復辟後初期所頒布的一些法令,不得不承認過去20年中發生的一些事實。他手下的主要大臣克拉蘭敦等人,也認為必須執行溫和政策,對現狀不能作激烈的變動。①
從另一方面來看,從1649年以來,歷史逆流就已開始出現,到年克倫威爾護國公制建立,這股逆流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實質上,它已為以後的王朝復辟開闊了道路。到1660年王朝復辟時,反動的歷史逆流像沖決了堤壩的洪水洶涌而來,它呈現出一種歷史發展的慣性力量。王黨分子一旦得勢,豈肯善罷甘休。過了一段時期以後,以查理二世為首的上層統治集團剛站穩腳根,立刻採取各種手段,力圖恢復不受議會約束的專制王權。與此相配合,他們又竭力想加強天主教的勢力,並採取措施使軍事力量處於國王的控制之下。
貫穿於復辟時期28年的歷史,主要是圍繞著兩個斗爭焦點而展開的:第一,力圖實行君主專制的勢力與維護議會權利的勢力之間的斗爭。國王企圖將軍事力量(先是民兵,後來是新建立的正規軍隊)置於自己控制之下的措施,也屬於這個斗爭范圍。第二,國王用種種手段企圖恢復並加強天主教,而英國國教徒及其他新教徒則反對這種企圖。
圍繞著這兩個焦點所展開的斗爭,遲早必然會以某種方式解決。在當時英國政治、社會力量的結構之下,不論是主張君主專制者或主張議會主權者,都不可能取得決定性的性利。至於矛盾的解決方式,也不可能是暴力革命,因為經過20年的革命起義、軍事專政等風風雨雨之後,到了60—80年代,中下層人民既沒有自己的組織,貴族、資產階級也對暴力流血深感畏懼。當蒙默斯起義和1685年、1688年事件發生時,就顯露出起義的力量既分散又軟弱,而且缺乏社會的廣泛支持。
因而,在當時的英國,不經暴力而經過妥協來解決上述的基本矛盾,是唯一可能的道路。1688年的「光榮革命」,實質上就是走的這樣的道路。從1640年革命爆發以來,經過了幾次反復曲折,終於在「光榮革命」時找到了一個新的重心。以後的英國歷史就以這個重心為新的起點,以徐緩漸進的方式向前發展起來。
英國立憲君主制的世界歷史意義
英國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議會權利超過君主的立憲君主制度以及兩黨制度等,不僅對英國以後的歷史發展,而且對歐美許多國家的政治都發生了重要影響。在17世紀的西歐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君主專制是一種普遍的政體形式。西歐的法國、西班牙、奧地利以及丹麥、瑞典、德意志的一些公國,都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①在這些國家中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君權神授。至於東歐的俄國以及東方的中國等,則等級森嚴,絕對專制君主制更為強固。1688年後,英國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發的政治思想,對歐洲絕對君主專制制度和君權神授、君主萬能、臣民必須無條件服從等思想,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對一些民主、進步的思想家,如18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等則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雖然對東歐、俄國及東方的中國等國未發生直接影響,但當這些國家的改革運動興起的時候,英國的「巴力門」(議會)、「君民共治」(立憲君主制)就成了鼓舞他們進行斗爭的現實源泉和效法的榜樣。19世紀末,中國的維新派在為改革而奮斗的時候,就常常引用英國的民主政治制度作為楷模。
關於「光榮革命」的史學
自18世紀以來,歷史學中關於對1688年「光榮革命」的評價,長期為輝格派歷史家哈蘭姆、麥考萊以及後來的屈維廉的觀點所統治。在這批輝格派歷史家看來,1688年的「光榮革命」為以後民主的議會制政府和宗教自由奠定了基礎,標志著斯圖亞特王朝力圖建立專制君主制的計劃的終結。以後,議會的憲法地位上升了,國王的專斷橫暴權力被遏止,並處於議會監督之下。英國的兩個主要政黨也起源於此時。兩黨在政治上既互相鬥爭又互相制約,使政局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衡;兩種互相矛盾和制約的因素包含在一個統一體內,既避免了大一統的呆板、停滯、毫無生氣的弊端,也避免了破壞性的沖突和內戰的危險。②麥考萊的名著《英國史》就是從1688年開始的。在這本書的一開頭,著者就指出,英國無疑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國家,而英國之所以偉大,其淵源就在於1688年的革命。「對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贊頌乃是:它是我們的最後一次革命。自從任何一個聰明的和愛國的英國人試圖反抗當權的政府以來,已有幾代人過去了。在所有誠實的、善於思考的頭腦中,有一種隨著經驗的積累而與日俱增的信念,即影響憲法所需的每種改進都可在憲法本身內部找到。」①麥考萊在政治上是個輝格派,他對輝格派在英國政治上所起的作用備加頌揚,並以自己是輝格派的成員而自豪。②他用輝格派的觀點去解釋歷史是很自然的。
輝格派的觀點對後世的史學思想影響很大。20世紀初,麥考萊的外甥,著名歷史家屈維廉在他的專著《1688年—1689年的英國革命》一書中,特別強調奧蘭治的威廉入侵英國的重要性。它好像是「歐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匯合在一起來幫助拯救英國。」③在屈維廉以後,一些有關著作的基本觀點也與上述著作雷同。④
輝格派的思想,在17世紀末約翰·洛克的著作中得到深入的發揮,不過洛克的書在剛出版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⑤到後來才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與輝格派的思想相對立的是托利派的思想。托利派的思想在18世紀後期著名的實證主義思想家休謨的著作中得到充分的闡述。雖然休謨自稱他只是一個歷史哲學家,並不屬於任何政治派別,①但由於他對國王查理一世和斯特拉福的明顯的同情和對革命的事件和人物深惡痛絕的態度,後世的人很自然地把他看作托利派的歷史家。休謨的《自愷撒入侵到1688年革命的英國史》一書的中心思想乃是:沒有權威,自由就不可能存在;建立政府的目的不是為了提供自由,而是為了提供正義;對當權政府的反抗,是不可饒恕的行為。②
當代托利—保守黨的著名領導人溫斯頓·丘吉爾是1688年投靠威廉的馬爾波羅的後代。他在《馬爾波羅傳》及《英語民族的歷史》等著作中,對1688年英國的貴族、鄉紳投靠威廉的行為備加贊頌,認為「英國的貴族和國教教士從來沒有像1688年這樣經受如此嚴酷的考驗,並對他們的國家作出如此優良的服務。」③
「光榮革命」事件,在英國以外的史學界也引起廣泛注意。19世紀中葉,法國著名的政治家、歷史家基佐在1848年革命後,其歷史觀發生了急遽轉變。原來他曾在1826年出版的《1640年英國革命史》中,以階級斗爭的觀點去分析革命的發展過程,並對革命時期資產階級和中下層人民的革命行動加以贊頌。但1848年以後,他卻對革命的暴力和流血加以譴責,並拿1688年的「光榮革命」與1640年的革命作對比,認為「光榮革命」沒有流血和犧牲,但卻達到了革命的目的,所以比1640年的革命要優越得多。1850年,基佐專門為《1640年英國革命史》寫的序言以單行本形式出版了。書名就是《英國革命為什麼成功了?英國革命史討論》。在這本小冊子中,基佐比較了英國革命和法國革命,認為英國革命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原因是英國革命是本著宗教精神進行的,而且沒有與過去的傳統割斷聯系。另一個原因是英國革命是作為保守力量而不是作為破壞力量而出現的。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在立憲君主制治下的英國,「內政、維護和平、財政、殖民、商業、議會制度的發展以及議會斗爭已成為政府和社會輿論最為關心的事情。」①因而在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之後,英國的立憲君主製得以穩定長久地發展下去。基佐的論點曾受到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方特別是蘇聯的歷史著作一反輝格派的觀點,在有關17世紀英國革命史的研究中,將重點完全放到1640年—年間,把年克倫威爾護國公制度的建立作為革命的結束年代,而把年—1688年的歷史作為40—50年代初革命事件的附屬部分或尾聲。同時在評價上,著重強調40年代至50年代初革命時期的進步作用,而把1688年的「光榮革命」當作微不足道的「政變」。
最近20年左右的時間里,西方史學界的研究方向又發生改變。它一方面表現為對復辟時期的重視,認為不論從政治上或經濟上來看,復辟時期都是英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階段。②在這段時期,出版了不少有關的專門論著。另一方面表現為,學者們提出了許多與以前的著作不同的觀點,甚至出現了一些翻案性的文章,從對整個「光榮革命」性質的否定,到對個別事件和個別人物的相反的評價,各式各樣。如有人認為,所謂「光榮革命」不但不「光榮」,而且是英國的一個恥辱,不僅國王詹姆斯二世表現得懦弱可恥,而且大多數英國貴族、中等階級都在外國人入侵時背叛了自己的國王和國家。③有人說,1688年的「光榮革命」是「在稀奇古怪年代裡發生的一件稀奇古怪的事件」。①
在我國,自解放以來,在有關17世紀英國革命的著作中,都是按照當時蘇聯學者的觀點,重點放在研究1640年—年的「革命年代」,對此後到1688年,只是當作革命時期的尾聲而附帶提及。特別是,在評價這段歷史時,都將之與17世紀40年代的積極因素對立起來。這是我國解放以來長期存在的崇尚暴力,貶斥改良、漸進等左傾思想的一種表現。近幾年,在有關歷史論著中,這種左的偏向已有所克服。
『肆』 英國皇家海軍發展史
皇家海軍,正式成立於1509年,當時的英國國王為大名鼎鼎的亨利八世,朝代為都鐸。而且當時被稱作「英國海軍」,而非「皇家海軍」(Royal Navy)。英國海軍的主要力量原先都是些海盜。
1588年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西班牙由於無法忍受英國海軍海盜式的襲擊與掠奪,派出世界上最強大的「無敵艦隊 」討伐英國。英國海軍在德雷克的率領下,充分發揮自己炮遠、船靈活的優勢,取得完勝。英國海軍從此成為世界一流的海上作戰力量。
但同樣強大的還有荷蘭,法國。17世紀,英國同荷蘭的關系緊張起來。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荷蘭同英國進行了三次戰爭。最終英國艱難取勝,掏空了「海上馬車夫」的錢袋。 1660年,復辟了的英王查利二世(king CharlesⅡ)為了籠絡人心,授予英國「皇家海軍」的稱號。從此英國海軍的每艘軍艦名前都有了一個術語HMS-His or Her Majesty』s ship-英王陛下的軍艦的意思。 光榮革命」(1688年)後,由於兩國王室的聯姻及荷蘭執政威廉(William Ⅲ)入主英國,英荷兩國的關系即改善。現在,歐洲大陸上只有法國與英國抗衡了。英法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冤家對頭之一。雙方摩擦不斷,終於爆發了18世紀著名的七年戰爭。這場慘烈的戰爭,歐洲諸大國均參與,而真正的獲利方卻是英國。英國奪取了法國在美洲和亞洲大片殖民地,開始成為世界帝國,皇家海軍自然功不可沒。18世紀的海戰,催生了一個新的艦種,並決定了那時乃至以後近200年間的海上作戰模式,這便是主宰海洋幾百年,並成為各國海軍力量象徵乃至大國外交籌碼的戰列艦。當時最典型的作戰方式為雙方戰艦各排成一列縱隊,互相用一側的艦炮攻擊對方。這種作戰法戰斗效果平平,一些敢於創新的海軍軍人開始大膽突破,提出了縱隊與穿插相混合的戰法,既能發揮傳統戰法火力密度大的特點,又能發揮軍艦兩舷的全部火炮威力。這一作戰法的集大成者,便是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納爾勛爵。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期間,他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主要指揮官之一, 1799年,法國海軍將拿破崙遠征軍護送至埃及後,在阿布基爾灣組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鐵桶陣來防禦納爾遜的進攻。按照常規戰法,法國艦隊是無懈可擊,不可突破的。但納爾遜卻運用了一種極為新穎的戰法——他命令部分戰艦直接插入了法國海軍戰列的另一側後兩面同時夾擊。結果,法國海軍幾乎全軍覆滅,納爾遜本人頭部也受了重傷——他每次戰斗必定身先士卒,經常受傷,已經丟掉了自己的一隻眼睛和一隻胳膊。1805年10月,納爾遜在特拉法爾加角攔住了拿破崙用來征服英國的法國與西班牙聯合艦隊。他命令英艦隊分為兩部先後直插入排成傳統的一字長隊的法國艦隊中,將其分成三截後幾乎完全消滅。拿破崙征服英國的夢想永遠不可能實現了,但納爾遜本人也不幸中彈身亡。此役過後,英國海軍在以後的100多年間再也沒有遇到或像樣的對手。19世紀中期,英國已經成為「日不落帝國」,海軍建設奉行「雙強標准」即本國海軍力量相當於世界第二、第三強海軍力量的總和。全世界的大洋上都是吐著黑煙、漂著白色軍旗的皇家海軍戰艦,隨時隨地保衛著英國的海外利益和遠洋運輸的安全。19世紀後期,德意志結束了一千多年的分裂局面,成為世界強國。由於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畢,德國又急迫需要大片殖民地,因此與其他列強們矛盾突出。而英國向來奉行「大陸均勢政策」,因此對德國極力打壓。德國大力發展海軍,挑戰英國海上霸權。英國實力雄厚,海軍力量始終遠遠強於德國。1914年一戰爆發,兩國不可避免地兵戎相見。英國皇家海軍發揮規模優勢,把德國海軍主力牢牢地封鎖在港內。結果大洋上德國海軍只有少數的大中型艦只打游擊,騷擾英國海上運輸線,且全被皇家海軍消滅。1916年,德國海軍主力主動出擊,企圖打破封鎖,奪取制海權。雙方在日德蘭海域相遇,英國皇家海軍損失比德國海軍嚴重,但德國海軍卻被打得狼狽逃回,再也不敢出海。英國仍牢牢掌握著制海權。一戰結束後,大英帝國元氣大傷,限制海軍軍備的《華盛頓條約》一簽,英國海軍被美國海軍趕上,只能作為同其並列第一的海上力量。
20世紀初期,英國海軍還發明了一個新的艦種——航空母艦。航空母艦剛剛問世時毫不起眼,沒有幾個人預料到它居然會在短短的幾十年後將叱吒風雲。1939年二戰爆發,
皇家海軍又開始了新的征程。主要對手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德國水面艦隊總體實力弱小,僅有的幾艘大型戰艦不是在海上被皇家海軍以絕對優勢擊沉,就是被困在港中坐以待斃。德國海軍因此將潛艇當作王牌,組織「狼群」戰法,戰績驚人。皇家海軍則與盟友們一道實施海空聯合反潛,將「狼群」追得無處躲藏,成為極具反潛手段和經驗的海上力量。義大利海軍世界排名第五,遠強於德國海軍,但指揮拙劣,訓練不佳,士氣很低,在地中海被皇家海軍輕松擊敗。英國對義大利海軍實施攻擊時還開創了用航空母艦襲擊港內目標的新戰法,沒付出多少代價便一夜之間重創了義大利海軍的多艘主力艦,也為遠在東方的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年提供了偷襲美國珍珠港的樣例。日本海軍主要同美國作戰,同皇家海軍的仗不是太多,但陸軍卻橫掃東南亞,佔領了大片英屬殖民地。戰爭後期皇家海軍重返遠東,但此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已經徒有虛名, 不堪一擊了。
二戰結束後,英國皇家海軍已被美國海軍全面超越,排名世界第二。而戰爭給英國帶來的創傷已使英國無力維持這樣龐大的艦隊了,英國各殖民地獨立浪潮風起雲涌,英國不再是「日不落帝國」。英國皇家海軍由全球海軍痿縮為了一支地區性海軍,在北約中只能充當美國海軍的陪襯。盡管如此,卻仍是西方實力僅次於美國的海上力量,實力不容小視,跟著美國打了朝鮮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反恐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同盟友法國打了蘇伊士戰爭,獨立打了馬島戰爭。其中以1982年的馬島戰爭最為有名,皇家海軍跨半個地球,遠征接近南極的馬島,痛擊阿根廷軍隊。皇家海軍雖然取勝,但代價高昂,使一味削減海軍的英國政府意識到了繼續保持海上力量強大的必要性。進入90年代英國政府拔巨款重新打造皇家海軍,使之在2035年前後重振雄風,恢復成為全球性海上力量。萬古長青的皇家海軍,現在又充滿了新的希望。
大英帝國的興衰史,實際上也是一部英國海軍的興衰史。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因為擁有面積相當於本土140倍的殖民地,因而擁有最為廣闊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貿易額無可比擬,國力自然鼎盛。在開辟殖民地和保衛遠洋航線的過程中,英國海軍無疑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為了讓這個作用繼續發揮下去,英國自然要維持規模與之相適應的海上力量,而這個海上力量,必須得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二戰後英國衰落下去。各殖民地又紛紛獨立,英國已無力也沒有必要繼續維持龐大的海軍了,英國海軍也跟著衰落下去。
那麼,為什麼偏偏是英國海軍百戰百勝,成為海上霸主呢?一直到一戰前,英國的陸軍都不算強大。而英國的對手,法國、德國,都是傳統的大陸國家,對他們來說,保持一支最為強大的陸軍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不可能像英國那樣騰出充分的財力和有絕對的必要性來維持一隻同樣強大的海軍。由於受制於陸軍,他們的海軍實力永遠無法超越英國,在海上被英國擊敗,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至於荷蘭,雖然一度是最強大的海洋國家,無奈綜合國力無法與英國抗衡,最後失敗,「海上馬車夫」從此成為歷史名詞。西班牙在征討英國時,所用的戰艦戰法已經過時,還是中世紀海戰時的那一套。英國海軍在一系列的戰斗中還養成了獨一無二的精神:勇猛果敢,積極主動,接敵必戰,戰法創新……這些精神至今仍牢牢烙在英國海軍的每一名官兵的心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