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西北部新工業興起的原因
英國殲卜好新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北海石油的開發
B.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C.有優越的氣候條件
D.沿海多優良的港灣
答案選A
解析
解題思路:首先明確英國的新工業有哪些,再看與氏鉛這些新工業有直接聯系的因素是什麼.新工業有汽車、飛機、石油加工、電子等,由於這些工業生產的能源已不僅局限於煤炭,所以,新工業的分布與產煤區已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系;氣候條件也於工業發展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系;優良的港灣可以是工業發展的原因之一,但不能成為其主要原因;而石油,作為新能源,成為發展汽車、飛機、弊磨石油加工、電子等新工業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確的答案是:A.
Ⅱ 高分求【高中區域地理總結】 高手進
世界區域地理復習要點:
總論:
1、七大洲分界線(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圍) 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大、地勢最高的洲。
2、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圍);及大洋中著名的島嶼。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大的大洋。
3、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運河、海峽)。
亞洲:
1、季風氣候顯著
2、日本自然環境的特點;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工業分布特點;主要工業區。
3、東南亞的國家;東南亞的熱帶經濟作物;分析新加坡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
4、印度的位置;主要物產;亞洲耕地最多。
5、中亞的位置;主要物產。
6、分析西亞在世界上的戰略地位;(三洲五海之地、豐富的只有資源)
非洲:
1、東非裂谷帶;氣候類型南北對稱分布。
2、埃及蘇伊士運河;長絨棉產量世界第一。
歐洲:
1、海岸線最曲折(挪威峽灣------冰川侵蝕形成);地勢最低。
2、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3、著名的河流------萊茵河、多瑙河、塞納河、泰唔士河,及其流經的主要國家、著名城市、 主要工業區。
4、熟悉歐洲各分區主要國家;歐洲聯盟。
5、英國、法國的相對地理位置;各自主要的經濟特色;英國的老工業區和新工業區。
6、德國的位置;分析德國魯爾區工業發展的有利條搭埋件。
7、了解俄羅斯的鄰國;莫斯科、摩爾曼斯克的位置。
8、了解巴爾干半島滑談上各國的相對位置。
北美洲:
1、北美洲三大地形區;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各地形區的礦產。
2、五大湖;及其周圍的工業城市。
3、分析美國東北部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4、分析美國電子工業中心"矽谷"高速發展的原因。
5、美國農業帶分布;農業專業化生產的好處。
6、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島的位置。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地形區、氣候類型;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洲氣候的影響。
2、巴西的位置;著名物產。
大洋洲:
1、大知讓螞洋洲的范圍(注意所屬的南北半球,180度經線的位置)。
2、澳大利亞自流井成因;半環狀氣候類型分布。
3、澳大利亞著名物產;堪培拉和悉尼的位置。
南極洲:
1、南極洲輪廓特點;外圍大洋位置的判斷。
2、我國中山站、長城站的位置。
3、南極科考的重要意義。(對比分析我國對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意義)
區域地理七大洲分界線(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圍)
A、南美洲、北美洲自然分界線;北美洲、拉丁美洲政治分界線。
B、亞非分界線
C、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D、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大、地勢最高的洲;歐洲是地勢最低的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洲。
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圍);及大洋中著名的島嶼。
A、分別被哪些大洲包圍
B、島嶼:太平洋------夏威夷群島、紐西蘭南北二島太平洋--夏威夷群島、馬來群島、紐西蘭南北二島 大西洋------格陵蘭島、冰島 印度洋------科倫坡島、馬達加斯加 北冰洋是跨經度最大的大洋。
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運河、海峽)。
A、蘇伊士運河:通航能力26萬噸;巴拿馬運河------通航能力為5-10萬噸。
B、馬六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麥哲倫海峽、非洲南端好望角、曼得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土耳其海峽、白令海峽。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20多個,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大洋洲、亞洲的日本。
發展中國家:150多個,絕大部分是亞非拉國家。
二、亞洲:1、季風氣候顯著:(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大陸性季風、海洋性季風)
2、日本:(1)自然環境特點: 先熟悉地名:四大島、瀨戶內海、日本海、太平洋、關東平原、東京灣、富士山、北海道漁場。A、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如橫濱(最大港口)、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B、3/4為山區;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夏季涼爽。)------森林覆蓋率世界第一(68%); 水力豐富。C、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多火山、地震。(富士山3776米活火山,1995年阪神地震)D、礦產貧乏------工業所需的燃料、原料需大量進口。 利用優越的海洋運輸條件進口鐵礦石、石油、煤炭: 鐵礦石------由澳大利亞、巴西、印度進口 石 油------中東、東南亞 煤 炭------中國
(2)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A、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B、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多港灣、多人力資源優勢、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 不利條件:礦產貧乏、市場狹小。C、進口原料,出口工業品,大力開拓國家市場。冶金、石化、汽車、造船、電子等工業是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D、日本工業遵循"接近消費市場,接近對外貿易的海港"布局原則,工業區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四大工業區:京濱區、阪神區、名古屋區、北九州工業區、瀨戶內海工業區。
3、東南亞: (1)熟悉東南亞各國的位置 (2)熟悉東南亞的物產: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錫(馬蘭西亞)、石油。------"單一經濟"
A、分析東南亞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的有利條件是什麼?(濕熱的氣候;肥沃的土壤。
B、分析東南亞單一經濟的不利影響是什麼?(初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低廉,因而在國家貿易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3)新加坡似東南亞新興的工業國,其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A、扼馬六甲海峽咽喉位置,且地處東南亞中心,成為東南亞各國相互貿易的集散地和轉口中心。B、針對資源匱乏,面積小、市場狹小的缺陷,充分利用本國人口多,技術先進的優勢,發展轉口貿易(加工型貿易)。C、充分發揮旅遊業的優勢("世界花園"城市)新加坡成為"世界花園"城市的原因?
A、熱帶雨林氣候,適宜熱帶樹木、花草的生長。B、市政規劃合理:重工業集中在西部,有污染布局在遠離市區的小島上。C、環保工作做得深入、細致。
4、印度的位置 (1)熟悉南亞的位置: 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恆河三角洲、恆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新德里
主要物產:煤、鐵、錳、棉花、小麥、水稻、黃麻
(2)獨特的熱帶季風氣候: 一年分三季:4-5月為熱季(西南季風尚未來臨,氣溫很高,降水稀少。)6-9月為雨季(盛行西南季風,降水豐沛,常出現洪澇災害。)10-次年3月為涼季(盛行東北季風,天氣溫暖乾燥。) 由於熱季和涼季同屬乾季,因此,一年也可分為乾季(10-5月)和雨季(6-9月)兩季。
(3)印度耕地面積1.73億公頃,居亞洲第一位,為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但由於降水集中雨季,乾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際變化大,水旱災寒較頻繁,因此發展水利灌溉對農業生產特別重要。
5、中亞 (1)中亞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來是亞歐大陸東西交通的必經之地。 中亞深居大陸中心地區,遠離海洋。 著名的古代"絲綢之路"從中亞南部穿過。"絲綢之路"東起中國西安和渭水流域,向西經河西走廊、新疆、阿姆河和錫爾河中上游,直到地中海東岸。"絲綢之路"在歷史上促進了歐洲、亞洲和非洲各國與中國的友好往來。在現代,中國新疆境內的鐵路已與哈薩克的鐵路接軌,從而形成從我國江蘇連運港向西橫穿中亞,直到西歐的鐵路線------亞歐第二大陸橋。(2)中亞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烏茲別克有"白金之國"之稱。(棉花)
中亞主要的出口物資:小麥、棉花、畜產品(細毛羊、羔羊皮)
6、分析西亞在世界上的戰略地位 (三洲五海之地、豐富的只有資源)
(1)熟悉西亞地圖,掌握主要產油國、海灣、霍爾木茲海峽等。 (2)西亞成為戰略要地的原因: A、處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耳其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 B、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產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區。儲量佔世界一半以上,產量佔世界1/3,出口量佔世界60%。西亞石油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國和西歐。
(3)西亞發展農業離不開灌溉。(灌溉農業)
四、歐洲:海岸線最曲折 多半島、島嶼、海灣。(地名:四大半島、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冰島、地中海、波羅的海、北海、巴倫支海、挪威海、英吉利海峽。)使歐洲大陸深受海洋的影響,與同緯亞洲地區相比,冬季比較溫和,夏季較為涼爽,氣溫年較差較小,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挪威峽灣------冰川侵蝕形成。
2、面積第六(1000萬平方公里);地勢最低(平原地形為主)。3、擁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1)分析溫帶海洋性氣候典型的原因?(主要分布在西歐地區) 歐洲大部分地處盛行的西風帶 (復習有關氣壓帶、風帶的知識)西部沿岸海域有勢力強盛的北大西洋暖流,直達北冰洋巴倫支海西部。西風吹過暖流上空,將溫暖濕潤的空氣帶入歐洲大陸內部,使之溫和多雨。歐洲海岸曲折,山脈多呈東西向延伸,有利於西風和海洋影響的深入。
(2)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全年有雨,秋冬較多,雨日多,日照少。由於日照少,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但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
(3)分析地中海氣候的成因?(主要分布在南歐地中海一帶)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 (復習有關氣壓帶、風帶移動規律)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炎熱乾燥 植被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葉質堅硬。 盛產油橄欖、檸檬、無花果、柑橘等
4、熟悉歐洲各分區主要國家
看圖時,注意河流與流經的國家,河流與流經的城市,河流與流經的工業區之間的關系。(著名的河流------萊茵河、多瑙河、塞納河、泰唔士河。)
5、簡介歐洲聯盟 原稱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共同市場),簡稱"歐共體",是歐洲國際性經濟組織,成立於1957年,成員國有愛爾蘭、比利時、丹麥、德國、法國、荷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臘、義大利和英國等12國。1991年12月,歐共體12國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簽訂了歐洲聯盟條約。該條約1993年11月生效,原歐共體改稱歐洲聯盟。1995年奧地利、芬蘭、瑞典加入歐洲聯盟。歐洲聯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已成為國際上的一支重要經濟力量
6、德國 熟悉德國的位置;德國1990年10月統一,全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柏林。
分析德國魯爾區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德國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貿易額與美國不相上下。魯爾區是歐洲和世界著名的工業區。有利條件:A、煤炭資源豐富(褐煤產量世界第一)B、地處東歐和西歐、南歐和北歐鐵路交通樞紐,萊茵河流貫全區,水源充足,航運便利。C、雄厚的科技力量。工業部門中以煤炭、鋼鐵、化工有名。德國的新興工業正在向南部發展。如慕尼黑------宇航、飛機和電子工業。
7、英國與法國:英國與法國的相對地理位置:英吉利海峽 比較英國、法國的主要自然特徵
英國 法國 首都(流經的河流) 倫敦(泰晤士河) 巴黎(塞納河)最大海港 倫敦 馬賽(地中海岸)
主要工業區和工業中心 英格蘭中部區、蘇格蘭地區(電子)、倫敦(新老工業中心)、伯明翰(鋼鐵)、曼徹斯特(紡織)、阿伯丁(石油)
巴黎盆地(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區)、敦刻爾克、福斯(鋼鐵)
在歐洲的經濟地位是歐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海運發達。工業占絕對優勢;
農業產值和穀物產量僅次於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出口小麥) 主要特產 葡萄酒(香檳、白蘭地)
8、俄羅斯
(1)了解其鄰國;掌握莫斯科、摩爾曼斯克(冬季不凍港,受暖流影響)的位置。鄰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蒙古、中國、朝鮮
(2)重要的地理特色: A、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B、擁有歐洲最長的河流------伏爾加河。C、摩爾曼斯克瀕臨北冰洋,位於北極圈以北,終年不凍。D、西伯利亞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E、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核工業、宇航工業占絕對優勢)。輕工業不發達。農業不穩定,穀物需大量進口。F、主要工業區:莫斯科綜合工業區、聖彼得堡(波 羅的海沿岸)、烏拉爾工業區(鋼鐵、機械)、新西伯利亞工業區(重工業、軍事)。G、目前工業、人口正向烏拉山脈以東遷移。
瀕臨的海域 波羅的海 南海
主要工業中心 莫斯科、聖彼得堡 廣州、珠海、深圳
主要工業部門 機械、化學、多種輕工業 以出口為主的多種加工工業和製造業 9、巴爾干半島上各國的相對位置。巴爾干半島被稱為"歐洲火葯桶"。
四、北美洲(自然地理意義)
1、熟悉四組地名:(1)海洋、海灣、半島、島嶼(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墨西哥灣、拉布拉多半島、阿拉斯加半島、佛羅里達半島、紐芬蘭島。)(2)主要地形區(落基山脈、海岸山脈、大平原、阿巴拉契亞山脈)(3)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科羅拉多河、五大湖(美洲大陸地中海)冰蝕形成、尼亞加拉瀑布)(4)著名城市(華盛頓、紐約、波士頓、費城、芝加哥、底特律、匹茲堡、休斯頓、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利爾、溫哥華) 2、北美洲南北縱列的三大地形區:
(1)分析三大地形區對氣候產生的影響。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北美洲大陸重要的氣候分界線。)使太平洋和西風帶的影響難以深入內陸。(使北美洲的降水來源主要來自大西洋。)使山系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呈南北延伸分布。B、中部廣闊的大平原:(西部稱大草原)冬季,北方寒潮可不受阻礙地南下。大面積地區夏熱冬冷,氣溫年較差大,氣候夏季,南部暖濕氣候可長驅北上。 大陸性特徵顯著。C、東部低矮的山地高原: 由於地勢低矮來自北方的乾冷氣流一直影響到東海岸。 夏秋季節,颶風常常襲擊東南部。
3、美國:(1)美國是世界石油產量最大,進口最多的國家。工農業高度發達,生產消費量大。美國是世界上進口小汽車、鋼鐵、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美國農業屬"石油農業",能源消費量大。人口多,高消費,高浪費。
(2)美國三大工業區:分析美國東北部工業區高度發達的原因?東北部是歐洲移民最早遷入的地方,資本主義發展最早。
礦產資源豐富。如阿巴拉契亞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鐵礦。 大西洋沿岸有許多良港。如紐約、費城等。
五大湖水運便利。(保證了鐵礦石、煤炭與主要城市高效率的運輸聯系) 平原肥沃,臨近玉米帶、小麥區、乳畜帶,農業基礎好。
擁有龐大的市場。(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場潛力巨大,發達的工業、農業、礦業、交通運輸業本身就是重工業產品龐大的消費市場。)
東北部地區是美國數量技工和科技人員集聚的地方。
東北部主要工業城市:紐約------美國最大的工業中心、港口和金融中心。芝加哥------美國第二大工業中心,機械製造有名。也是國內最大的交通樞紐。底特律------四大汽車城之一。匹茲堡------著名的"鋼都"。波士頓和費城------是重要的工業中心。小結:一個地區工業發展條件的分析規律。
a.歷史基礎;b.礦產資源;c.交通運輸;d.農業基礎;e.消費市場;f.科技力量;g.勞動力。
(運用以上分析規律,學會分析日本、德國、英國工業發展的條件。)
分析美國西部、南部地區工業發展的原因?西部、南部工業區是新興工業區,工業發展速度大大超過東北部工業區。東北部工業區已達飽和狀態,且出現環境問題。西部、南部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如南部墨西哥灣沿岸,西部加利福尼亞洲。 西部、南部環境優美,旅遊業發達,屬於"陽光地帶"。
建立了新興的石油、宇航、電子、飛機等工業。
休斯敦------石油化工、宇航工業。是最大的石化中心和最大空間研究、發展中心。舊金山------附近有世界著名的電子工業中心"矽谷"。洛杉磯------西部最大的城市、工業中心和海港。其西北郊有電影業中心好萊塢。西雅圖------飛機製造工業分析美國"矽谷"高速發展的原因?
美國"矽谷"是高技術工業發展的先驅和典範。"矽谷"以微電子工業為主導,集中了數千家電子工業企業,是美國以至世界電子工業的中心。微電子工業是電子工業的技術基礎,因而成為高技術中的最高技術。"矽谷"的每一項重要發明,都會影響到全世界電子工業的發展。自60年代以來,世界電子工業更新換代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幾乎都出自"矽谷"。至70年代末,由於"矽谷"的土地被占盡,許多企業把新工廠建到國內的得克薩斯等州,以及東南亞、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這些地區勞動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優勢條件。"矽谷"現在是美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富裕的地區。刺激"矽谷"迅速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A.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矽谷"位於舊金山東南部,背靠海岸山脈,面金山灣。)
B、氣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智力和科技發達。(有斯坦福大學等) D.便捷的交通,臨近舊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貫通全境。
E.穩定的軍事訂貨量。(美國國防部一直維持著對"矽谷"半導體元件穩定的訂貨量,其訂貨額一度占"矽谷"總產值的40%。)
(3)分析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農業現代化水平高,(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和化學化。)
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生產率最高的農業國。 B、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水稻、燕麥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中國、
美國、中亞地區是世界產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產國)、大豆、甜菜、煙草等,畜牧業很發達,以養牛、豬、雞為主。)
C、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但進口熱帶農產品) D、農業生產實行了地域專門化。
地域專門化------指農業生產中按地區進行的社會分工,即各地區根據當地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市場需求及歷史地位,形成一種比較集中的特定農業部門,該部門以大量商品性農產品投入到區際農產品的交換中去。
地域專門化生產的好處是:a.充分發揮地區的環境和資源優勢。b.充分採用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缺陷:加劇了農業生產不平衡的狀況。主要的專業化農業區和農業帶有:(參考地圖)
棉花帶:位於北緯350以南的美國東南部。得克薩斯州是美國棉田面積最大、棉花產量最多的州。
玉米帶:位於乳畜帶以南廣大低平原地區。這里也是美國的大豆產區和重要的肉牛與豬的飼養區。
乳畜帶:位於五大湖以南的東北部地區。(此處熱量不足,土壤不肥沃,不宜發展種植業。)
小麥區:位於大平原中部(冬小麥區)和北部地區(春小麥區)。混合農業區:亞熱帶作物帶:以種植柑橘、甘蔗和水稻為主。畜牧灌溉農業區:4、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島的位置。了解中美七國的國名;西印度群島中最大的為古巴島(甘蔗)
六、南美洲
1.熟悉地名:(1)海洋、海峽、島嶼:加勒比海、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火地島
(2)河流:亞馬孫河(世界河流之王)、馬拉開波湖(石油產區) (3)主要地形區:呈"K"字
安第斯山脈(世界最長)、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巴塔哥尼亞高原、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
巴西高原與拉普拉塔平原交界處,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蘇瀑布。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蘇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電站。(4)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熱帶草原氣候(巴西高原)、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巴西高原東南部、潘帕斯草原東部)、溫帶大陸性氣候(巴塔哥尼亞高原)2.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洲氣候的影響。
(1)使來自太平洋的水汽難以影響東部。如南段西側為溫帶海洋性氣候,而山脈東側為溫帶大陸性氣候。破壞了經度地帶性分布規律。(2)山脈西側氣候類型呈狹長的帶狀分布,且南北更替。(規律類似於北美大陸西岸)
3.巴西(1)掌握巴西的輪廓,和阿根廷的相對位置。(2)主要物產:礦產:鐵、錳的儲量佔世界前列農產:咖啡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香蕉和蔗糖產量居首位。巴西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主要是熱帶經濟作物)出口國。但糧食尚不能完全自給。
(3)首都:巴西利亞(政治職能)、聖保羅(南美最大)、里約熱內盧(原巴西首都)。
七、大洋洲:熟悉澳大利亞、紐西蘭、夏威夷群島、中途島、關島、火奴魯魯港的位置。 注意赤道、180度經線的位置。
太平洋中眾多的島嶼在國際交通和戰略上佔有重要地位。
(1)是亞洲、南美洲、北美洲之間海上、空中航線和海底電纜的必經之地。(2)是遠洋船舶的淡水、燃料和食物供應站。面積最小,人口最少。-----但人均資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如人均水資源、人均糧食等。
澳大利亞 (1)顯著特徵:面積------768萬平方千米,世界第六。 地廣人稀,2人/平方千米。
人口------1600萬(2)分為三個南北縱列的地形區。
西部高原(450~600米)中部平原(200米以下)------有大自流盆地
東部山地(800~1000米)------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嶺
東北沿海有大堡礁大自流盆地的成因:自流井水鹽度很高,不適合灌溉農田和人的飲用,可作為牲畜的飲水。(3)氣候炎熱乾燥,氣候類型呈半環狀分布。植物也相應呈半環狀分布,由外圍的北、東、南三面森林帶,向內陸過渡到草原帶,到大陸中央和西部沿海為半荒漠和荒漠帶。分析原因:
東部山地東側面迎東南信風,降水豐富。且受到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濕的影響。南部受西風帶影響,降水較豐富。北部沿海夏季(1月份)受來自海洋的西北風的影響,降水也較多。
廣大的中部和內地,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降水稀少,且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亞寒流經過,又起了降濕的作用。
(4)是農牧業和工礦業發達的國家: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羊毛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小麥出口占重要地位。養羊區和小麥產區基本一致,屬於混合農業。
"躺在礦車里的國家":東煤西鐵北鈾。鈾礦儲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鈾原料的主要供應者。
(5)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海港---悉尼。注意兩者的相對位置。
八、南極洲(緯度最高、海拔最高、跨經度最廣)1、熟練標注南極洲周圍的海洋:
(1)根據大陸輪廓判斷:南極洲輪廓似"蝌蚪",頭部沿印度洋,然後按順時針方向為太
平洋、大西洋。(2)看經度位置判斷:印度洋300E~1200E 太平洋1200E~900W 大西洋300W~200W
2、海拔最高的洲: 海拔:2350米,冰層厚2000多米。全部融化,全球海面將上升60~70米。
冰川類型:屬大陸冰川,呈盾形,厚度大,體積佔世界總體積的90%。大陸冰川向沿
海伸出巨大的冰舌,進入海面時就形成在海洋飄浮的冰山,有20多萬座,給海上航行帶來威脅。有些科學家提出將冰山拖到某些缺水的國家附近海域,以解決其供水合農業灌溉問題的設想。
3、南極洲氣候特點:(屬典型的冰原氣候)酷寒------緯度高;海拔高;冰面的強反射;西風漂流形成的特殊"風壁",阻礙了南極地區與低緯地區的熱量交換。乾燥------處極地高氣壓帶控制,屬於極地少雨帶,是全球降水最少的地方。但由於氣溫低,蒸發微弱,仍較濕潤。烈風------吹極地東風,最大風速可達為100米/秒,被稱為"風極"
4、資源: (1)固體淡水:冰川體積佔世界90%
(2)礦產資源: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鐵礦和煤礦。(但開采困難,運輸不便,目前還不能大規模開發。(3)海洋生物資源:磷蝦(人類潛在的蛋白質來源)、鯨魚(20多種)
5、南極考察的意義:1911年,挪威人阿蒙森等首次到達南極點。1959年12月,《南極條約》簽訂。中國1983年正式加入這個條約。條約規定:南極洲的利用只限於和平目的,禁止在南極洲進行一切軍事活動和任何核爆炸或處理放射性廢物。1985年2月,中國考察隊在南極半島尖端附近的喬治王島建立了中國南極長城站。(在南極圈以北,靠近阿根廷,600W處。)
1989年2月,中國又在南極大陸上建立了第二個科學考察站中山站。(在南極圈以內,750E處)
對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在科學和經濟上具有重要意義:其他大洲的礦產和生物資源正在逐步減少,南極洲的資源及其開發將日益顯示出極大的重要性。
有利於各有關學科的發展。如對南極古地理和地質學的研究,為大陸漂移說提供了 有力的證據。
南極洲是南半球各大洲的中間基地,弄清楚其自然地理學和地質學方面的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Ⅲ 英國的新工業分布在什麼地區
在英格蘭北部,以及蘇格蘭沿海地區
Ⅳ 英國有哪些工業區
德文特河谷工野行孝業區
曼徹斯特工業區
倫頌稿敦工業區
北部及西北部傳統工業區
還有許多小型工業帶旁區
Ⅳ 英國中部工業區是在英格蘭中部還是在整個英國的中部(即英格蘭北部)
是整個英國國的中部,該區位於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南部,它是英國工業革命的起源地。這個地區19世紀時是世界重要的鋼鐵、紡織和採煤業的重要地區。但是到20世紀在德國、美國,以及後來的日本的競爭下,該區地位有明顯下降。不過,由於它有原來的基礎和長時的發展,本區仍然是歐洲的重要的工業區。
地理位置優勢:地處平原,在工業革命之前,經濟就已經相對較為發達,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而且當地煤炭資源豐富,這就是英國中部工業區區位條件
Ⅵ 歐洲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那些國家的哪些地區
俄羅斯:聖彼得堡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德差清國:魯爾工業區,萊比錫工業區,漢堡工業區,斯圖加特和慕尼黑
法國:巴黎盆地和塞納虛芹前河下游綜合性工業區,阿爾薩斯和洛林工業區,北部工業區,羅訥河流域和地中海沿首吵岸
英國:倫敦工業區,曼徹斯特,伯明翰,北海沿岸
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工業區
烏克蘭:頓涅茨克和第聶伯河流域
捷克:布拉格,布爾諾,俄斯特拉發,布拉迪斯拉發,科希策,烏斯提和摩斯特地區
比利時:安特衛普和根特
Ⅶ 歐洲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那些國家的哪些地區
歐洲的工業區主要分布鋒拍在德國的魯爾區、義大利的東北部工業區、英國的中部工業區、俄敗基改羅斯的莫斯科工業區、聖察判彼得堡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
Ⅷ 初一地理
初一地理
第六單元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一、 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亞洲的半球位置:亞洲大部分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時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 亞洲的緯度位置:亞洲大致位於10S——80N 之間,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廠的大洲。③ 海陸位置: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亞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2.大小: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七大洲按面積大小排列為: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3.地理分區:習慣上把亞洲分為6 個地區: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各個地區和國家如下表所示:
地區 國家
東亞 中國、蒙占、朝鮮、韓國、日本等
東南亞 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東帝汶等
南亞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
西亞 土耳其、以色列、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北亞 俄羅斯的一部分
4.地形:
① 地形特點: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 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② 亞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鹹水湖:裏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最大的內陸國:哈薩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
5.河流:亞洲大河受地勢影響,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高枝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 流向 特徵 注入海洋
長江 自西向東 長度、流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黃河 自西向東 長度5500千米,中國第二長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東南 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於亞洲北部,緯度較高,冬季河流冰期較長 北冰洋
恆河 自西向東 位於亞洲南部,流經印度、孟加拉國 印孫配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於亞洲南部,流經巴基斯坦 印度洋
二、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
①氣候復雜多樣:亞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東、北、南三面瀕臨海洋,西南深人到亞歐大陸內部;地形復雜多樣。受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的影響,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
②季風氣候顯著:亞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陸地之間的熱力推異十分顯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區。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手風氣候都有分布,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惟獨亞洲有分布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溫帶大陸性氣候幾乎占亞洲的一半):亞洲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亞洲內陸距海遠,受海洋影響小。夏季內陸升溫快,冬季降溫也快,因此冬冷夏熱;由於內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 初一地理
2.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在亞洲,季風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尤為突出。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區,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說來,夏季風強的年份,從海洋上帶來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風弱的年份,降水也較少。如果降水過多,就可能造成洪澇災害;反之,降水過少,就可能形成旱災。因此,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雨熱同期,使農作物得以旺盛生長,但常受不穩定的夏季風影響而發生旱澇災害,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
精講:( l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亞洲人口佔61% 。
①世界各大洲或地區按人口數的多少排序為:亞洲、非洲、歐洲、拉則念指丁美洲、北美和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排序為: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歐洲。
②世界上人口超過l 億的國家共有10 個,其中有6 個位於亞洲:東亞的中國、日本,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③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2.多樣的地域文化: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不同地區的民族,在建築、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風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築、沙烏地阿拉伯的帳篷和長袍。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業平原(兩河流域),因其適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3.經濟發展旅異:亞洲除日本是發達國家外,其餘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各國經濟發展的差異很大。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國過去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工業基礎一般較薄弱。從20 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經濟發展較快。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問題一、日本的自然環境特徵
1、領土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長崎等。
3、地形特點: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少,分布在沿海地區。關東平原為日本最大的平原。
4、多優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良港灣,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為最好,這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貿易港。
5、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每年有感地震達1500多次。被稱為「地震國」和「世界火山博物館」。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第一高山,日本人民奉為「聖岳」。
6、日本南北國土狹長,並與經線斜交,日本大部分處在23ºN——46ºN之間,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如跨緯度廣,日本的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間差就大。
問題二、日本的經濟
1、日本發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但日本也有發展經濟的的優勢:a、島國多港灣,海運便利;b、勞動力素質高;c、管理效率高。
2、「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大量進口原料、燃料,然後依靠高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成高品質的工業產品,再銷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3、近年來,日本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和銷售基地。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像是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好處:①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②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③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資源;④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 對其它國家的影響: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3 初一地理
4、工業分布特點及原因: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5、日本經濟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有利的影響是可促進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進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不利的影響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必然使日本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
問題三:東南亞的位置,河流與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中南半島的南部又稱馬來半島。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2、東南亞的國家: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其中與中國陸地接壤的是:緬甸、寮國、越南;惟一的內陸國是寮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被稱作「千島之國」。
3、河流與城市的關系: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4、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問題四:印度自然環境特徵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眾多的人口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因此,印度政府推選計劃生育政策。
2、位置:①大部分位於10ºN——30ºN之間,主要位於熱帶。②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3、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主要河流: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5、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印度自推行「綠色革命」以來,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主要家產品為水稻和小麥,水稻主要分布在恆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恆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6、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明顯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盤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問題五:俄羅斯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
1、位置:俄羅斯緯度較高,絕大部分位於北溫帶。跨亞歐兩洲,也跨東西半球。西臨波羅的海,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南臨黑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主要鄰國西有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南有哈薩克、中國、蒙古、朝鮮。國土遼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2、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歐洲部分雖然面積只佔1/4,但人口佔3/4,工業、農業、首都、主要城市都位於歐洲,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歷來被公認人歐洲國家。
3、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大河和山脈成為地形區的重要分界線。
4、河流與湖泊:俄羅斯有四大河流,「母親河」伏爾加河位於東歐平原,自北向南注入裏海,是歐洲最長的河,也是著名的內流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緩,航運價值很高。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主要湖泊有:裏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內陸(鹹水)湖)、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5、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由於緯度高,冬季漫長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暖。
問題六:俄羅斯的資源、工業和交通運輸業
1、資源: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豐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主要礦產地有: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4 初一地理
2、工業:重工業發達,消費品製造業發展緩慢,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四大工業區:①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②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③烏拉爾工業區;④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3、交通運輸:俄羅斯交通運輸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管道運輸均很發達,以鐵路運輸為主。歐洲部分鐵路網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亞大鐵路(亞歐大陸橋)。
4、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摩爾曼斯克(終年不凍港)、符拉迪活斯托克(海參崴)、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河河港)。
第八章 東半球的其它國家和地區
一、中東地區成為長期熱點問題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中東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周圍被裡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土耳其海峽溝通了地中海與黑海,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2、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這也是一些大國爭奪的原因。
①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產油國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國家;
②中東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③石油輸出路線:a: 運向日本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B: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曼德漢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美國
C:運向西歐、美國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3、匱泛的水資源:是戰爭的導火線,是本區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中東地處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岸和內部,終年炎熱乾燥,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著狹小的地中海氣候。匱泛的水資源對中東各國的生產以至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4、文化差異: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但多數民族在這里匯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中東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它宗教。
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這些國家被叫做「阿拉伯國家」。猶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猶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人信仰伊斯蘭教。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城。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聖城。
Ⅸ 英國的主要工業城市有哪些
歐洲的英國主要工業城市有:
1、伯明翰(Birmingham)是僅次於倫敦的英國第二大國際化城市,人口與面積均僅次於倫敦,地處英格蘭中心、在倫敦至利物浦的鐵路干線上,交通四通發達。大伯明翰地區是擁有歐洲最年輕人口的地區,已經連續三年被全球美世生活指數排名為英國最佳生活質量城市,擁有世界級公司、研發中心、世界知名大學和創新企業家,是一個擁有超過1900個國際公司的充滿活力的繁榮商業地區。
為全英主要製造業中心之一。工業部門繁多,以重工業為主。世界最大的金屬加工地區,有黑色冶金、有色冶金(銅、鋅、黃銅、鋁、鎳),機床、儀表、車廂、自行車、飛機、化學、軍工等工業也很重要。汽車工業規模很大,有「英國底特律」之稱。伯明翰是全世界最大最集中的工業區。 英國25%以上的出口產品是在伯明翰區域製造的,目前經濟正向第三產業轉移,金融業和旅遊也發展相當迅速。伯明翰是現代冶金和機器製造工業的創始地,同時也是全國主要鐵路、公路干線和運河網的交匯點。
2、愛丁堡是英國著名的文化古城、蘇格蘭首府,位於蘇格蘭中部低地的福斯灣的南岸。面積260平方公里。1329年建市,1437—1707年為蘇格蘭王國首都。造紙和印刷出版業歷史悠久,造船、化工、核能、電子、電纜、玻璃和食品等工業也重要。隨著北海油田的開發,又建立一系列相關工業與服務業。重要的運輸樞紐,航空港。
3、格拉斯哥(Glasgow),人口60萬,是蘇格蘭最大城市,英國第三大城市。位於中蘇格蘭西部的克萊德河(R. Clyde)河口。行政上,格拉斯哥屬於格拉斯哥市(City of Glasgow)的管轄范圍,是蘇格蘭32個一級行政區(稱為統一管理區)底下的一個,長年以來一直是英國工黨的執政領域。大格拉斯哥地區擁有人口230萬,占蘇格蘭總人口的41%。格拉斯哥的製造業曾是該城市的中心產業,克萊德河畔的造船業更是重中之重。近年來格拉斯哥逐漸發展成為歐洲十大金融中心之一,眾多蘇格蘭企業總部設於此。
英國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英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隨著服務業的不斷發展,英製造業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萎縮,80年代和90年代初兩次經濟衰退加劇了這一態勢。英製造業中紡織業最不景氣,但電子和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產品,特別是制葯行業仍保持雄厚實力。
Ⅹ 新工業區的特點
一、新工業區特點:
1、時間新,主要是在20世紀50年代(或以後)開始形成的。
2、地區新,新區形成於農村,不具備傳統工業區的區位優勢,特別是既不靠近原材料,也不靠近市場。
3、企業規模以中小企業為主。
二、傳統工業區特點:
1、豐富的煤炭資源,魯爾區發育於魯爾煤田。魯爾煤田儲量大,開采條件好。
2、離鐵礦區較近,魯爾區鐵礦資源相對貧乏,但靠近鐵礦區。
3、充沛的水源,水陸交通便利,魯爾區位於中歐道路交叉口,地理位置優越。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條人工運河,不僅連成一體,而且都可通航,並能直通海洋。
世界五大工業區
1、北美工業區
主要位於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那裡的煤鐵資源豐富,交通運輸便利,農業發達,人口稀疏,工業部門齊全,尖端技術和高新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國際市場上受到歐盟,日本等國家的競爭,在這里許多工業部門在世界工業中的優勢逐漸降低,但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區。
2、西歐工業區
位於歐洲西部,主要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北部等重要工業區,是現代工業的發源地。這里經濟基礎雄世族數厚,交通便利,勞動力質量高,煤鐵資源豐富,核能、航空、汽車、化工等技術密集型工業作為發達,鋼鐵、機床、船舶、電力等產量居世界前列。工業地域逐漸從內陸向沿海地區發展。
3、東歐工業區
主要包括俄羅斯、烏克蘭、捷克、波蘭等國的主要工業穗弊區。這里資源豐富,基礎工業實力雄厚,屬資源密集型重工業地區,工業也多布局在靠近原料和燃料產地的內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子、宇航等新興工業發展較快。
4、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
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沿岸長達1000千米的地區,約佔全國面積的近30%,人口的2/3,工廠的72%,工業產值的75%。工業多數依靠進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貿易型,是世界上著名的臨海工業帶。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家用電器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迅速。
5、亞洲東部沿海工業區
北起韓國東南沿海和中國東部沿海,向南延伸到東南亞一些國家。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一地區的國家競相發揮各自的優搜首勢,根據國情實施對外開放戰略,推動了各國工業的發展。
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各國工業的發展更為迅速。工業類型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型過渡。各國紛紛建立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經濟特區等,是這一帶成為二戰後新興的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