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末代皇帝溥儀如果不投靠日本人,他的下場會如何
當時的末代皇帝溥儀如果沒有投靠日本人他的下場,有兩種可能,第1種可能就是被日本人直接殺掉,第2種可能就是被滿清的遺老遺少搶走,另立一個偏安一隅的小政府,了此一生。
但其實如果溥儀並沒有投靠日本的話,滿清的遺老遺少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把溥儀救回去,重新建立一個偏安一方的小政府。
很大可能就是一個類似於袁世凱的軍閥,挾天子以令諸侯,通過控制溥儀來控制部分中國的土地與百姓,重新建立一套封建體制,繼續吸取勞動人民的血汗,過自己的土皇帝生活。
2. 庄士敦為什麼不帶溥儀去英國
庄士敦不帶溥儀去英國是因為當時遭到了滿清遺老的強烈反對。
滿清遺老主要是指載灃,載灃在得知溥儀要跟著庄士敦去英國時,他心急火燎地趕到宮里,下了「嚴守各宮門」的命令。溥儀無奈,只得退回養心殿,載灃不能讓溥儀出國留學,因為他既不願再讓北洋政府抓住把柄,也不願溥儀遭遇不測。所以他以家長的身份,最終掐滅了溥儀留學的夢想。
載灃反對溥儀出國留學的原因:
第一,北洋政府之所以一直優待清皇室成員,是因為簽了《清皇室優待條件》,而促成這一契約關系的,正是溥儀的皇帝身份。
第二,北洋政府每年的400萬大洋,不光是養活溥儀,還有皇室成員。萬一溥儀走後,北洋政府終止了這筆錢,那麼皇室成員該怎麼生活呢!
第三,溥儀的身份特殊,萬一他到了國外,肯定會有別有用心的人來利用他,那麼他的安全等都會失去保障。
3. 如果清朝溥儀去英國留學的話時間會改寫嗎
沒有如果的,他不可能去英國
4.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曾打算出國留洋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清朝滅亡。根據清帝退位時簽訂的《清室優待條件》,清朝皇室成員可以繼續住在紫禁城中,史稱「遜清小朝廷」。
1924年10月23日,溥儀被軍閥趕出了紫禁城。由於事發突然,根本來不及做准備,溥儀和他的後妃們被趕出來時,身邊並沒有帶著多少財物。之後,溥儀移居到了天津租界的寓所中。當年他為了出國留洋而轉移出來的大批名貴字畫在此時派上了大用場。這些字畫只有少數幾件被出售,但所得的費用已完全足夠溥儀和他的後妃們在天津繼續過著揮霍無度的生活了。
5. 溥儀老照片解讀
這張照片拍攝於1923年紫禁城御花園欽安殿東南側禊同細音賞亭前。大清遜位皇帝溥儀和國舅潤高前寬麒承繼宮中歲時風俗而來到禊賞亭。
禊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在暮春之時來到水邊遊玩,在額頭點點水,洗洗臉,或結伴洗浴一下,爬爬山在高處吹吹風,呼吸新鮮空氣,不是一種很好的衛生習慣嗎!「很可惜,此亭已拆」。
這是一張拍攝遜位後大清皇帝溥儀在紫禁城御花園千秋亭的遠景照片。
方形亭為抱廈式,四面抱廈各出漢白玉石台階和漢白玉欄板。三交六碗式菱花窗門,龍錦彩畫重檐攢尖寶頂,鎏金華蓋式風格配上黃琉璃竹節瓦,尤如一把「大傘」,上圓下方的屋頂取仿「天圓地方」的古明堂形制,為宮亭之最。
這張拍攝於1927年2月14日上午十時的天津張園萬壽聖節大合影,是清末遺老遺少們恭祝清皇帝溥儀21歲聖壽。
這里集中了清末最有學問,最忠於清室的遺老們。他們是:
張園之主張彪,清末金石甲骨文大家羅振玉,清末皇家軍事人傑鐵良,鄭孝胥,「一臣不侍二主」的袁大化,「康聖人」康有為,「輔仁大學教授」袁勵准,「溥儀御用大管家」胡嗣瑗,「翰林編修」景方昶,「末代慶親王」載振,「愛新覺羅鞍馬畫風畫法開創宗師」載瀛,「前福建財政廳長」費毓楷,載濤,載澤,「帝師」朱益藩,「殺秋瑾的紹興知府」趙景祺(原名貴福,蒙古喀喇沁諾昆岱氏,民國後改漢名),「前總管內務府大臣」耆齡,「做過伊藤博文通譯」的謝介石,「清末指書第一人」寶熙,佟濟煦,商衍瀛,金梁。
這張拍攝於1923年10月,皇後婉容和溥儀三妹韞穎合照於儲秀宮前銅鹿台上。
三格格深得皇後婉容和皇後的「額娘」恆馨喜愛,遂由皇後婉容帶母親之請向皇帝溥儀給自己弟弟國舅潤麒提親,溥儀徵得自己的父親攝政王醇親王載灃的首肯和「內務府大臣」容源的贊同,替三格格作主接受容公府下的大定,定下娃娃親。
在1932年4月10日訂婚,1932年8月16日在滿洲國皇宮執政府內由當時滿洲國大執政溥儀親自祝執政賀詞,親發御允結婚證書。典禮儀式按現代婚禮舉行,新娘和新郎向大執政溥儀和執政夫人婉容躬行鞠躬禮。
這張照片很珍貴,看照片,皇後娘娘婉容親自調整光線,角度還為了穩住畫面成相戚亮使用了三角架,不愧為大清國 歷史 上「玩相機最純熟」的皇後,她苦於鑽研,拜帝師庄士敦為師,得「助教」溥儀指點,短短月余,照相技術飛漲,很多溥儀的生活照和皇後婉容的友人照都出自娘娘之手,也是一位十七歲妙齡少女對新鮮玩具的喜愛吧!當年的光緒寵妃珍妃就喜愛照相,可惜未能流傳相關照片。
那麼問題來了,這是哪位「貴人」這么有福氣,讓皇後親自拍照呢?
這張照片揭開了答案,是端康太妃,她相當是皇後婉容的婆婆。
這張照片拍攝於1925年3月6日。馮玉祥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後,沒有安全保障的溥儀曾在日本使館短住,後移居天津的日本租借地。這是剛到天津不久的遜清皇帝溥儀攜皇後婉容在效忠前清的舊臣、行在辦事處帝師陳寶琛,前內務府大臣鄭孝胥,前陸軍大臣鐵良,前內務府大臣容源和夫人恆馨,帝師陳寶琛的外甥劉鑲業陪同下,來到日本駐天津總領事館拜訪,當時溥儀曾打算東渡日本留學,此訪就是商談有關事宜。
這幅拍攝於1925年5月,照片上的主人公是遜位大清皇帝溥儀在天津張園溥儀會客廳的一幅擺拍皇帝看書照。
這位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位英國紳士的皇帝,渾身散發著蜜絲佛陀香水味道,戴著德國蔡司公司出品的眼鏡,穿著最講究的英國料子西服,領帶上插著鑽石別針,袖上是鑽石袖扣,手指帶著鑽石戒指,蹬著擦得可以照人的光亮皮鞋,每一套西服都配有不同花色的領帶,全身洋溢著西方貴族的模樣的遜清皇帝溥儀,在享受著天津寓公的美好生活。
溥儀早期曾打算去英國留學,庄士敦負責聯系,但英國並不感興趣。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後,庄士敦也曾聯系英國使館,但英國不願接受。當時英國是唯一的超悔畝級大國,相當現在美國地位。但他對滿洲並沒有興趣。有人推測,如果滿洲的大慶油田早被發現,英國就會插手滿洲事物,也就會接受溥儀。如果英國占據了滿洲,日本也就難以染指。但正因為滿洲的大慶油田沒有被發現,英國不介入滿洲事物,給了日本以機會。
敬懿太妃(1856-1932)是同治帝的妃嬪,在滿洲國成立後去世,當時滿洲國大執政溥儀給予縊號」獻哲敬懿皇貴妃「,即瑜妃」。溥儀同時給予墨寶,六點八平尺「福」字。
這是大同元年(1932年)滿洲中央銀行改造券拾元,即對原來張學良時候發現的錢進行改造,加印上滿洲中央銀行,而其他部分包括下邊的民國年號均不變。似乎是在穩定當時市場。
這張拍攝於1932年3月8日下午5時的滿洲國大執政溥儀照,是溥儀在執政府原道尹衙門西側的御寢所攝。1932年3月1日宣布成立滿洲國,溥儀就任大執政,這是其後7天拍攝的。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
6. 末代皇帝溥儀在那個國家留學過
沒有出國留學過。
民國8年(1919年),蘇格蘭軍官莊士敦至紫禁城,擔任溥儀帝師,帆源教育溥儀英文、數學、世界史、地理。師生感情甚篤,傳為佳話,為人津津樂道。溥儀因此眼界大開,開始穿西服,並且剪辮,但是遭到陳寶琛、鄭孝胥等保守人士的反對。
溥儀本人唯畢離開紫禁城的願望指轎芹更為迫切。他一方面是受了英文教師庄士敦的影響,希望能出洋留學,另一方面他「比任何人都更能感到自己處境的危險」。他甚至和溥傑、庄士敦秘密制定了逃出紫禁城的計劃,只因王公聞訊阻止才未實現。
7. 末代皇帝溥儀想要出國留學,載灃為何不肯讓其如願
1923年,清朝已經滅亡12個年頭了。保留清室帝號的溥儀,突然生出「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念頭來,於是他決定出國留學,但遺憾的是,最終他未能如願。這是怎麼回事呢?
那麼,是誰走漏了風聲呢?原來,有個小太監在得了錢後,覺得事情重大,密報給了內務府。內務府又趕緊告訴給了掌管宮內事務的載灃。所以,載灃才會心急火燎地趕到宮里,下了「嚴守各宮門」的命令。載灃之所以如此,當然也有他的想法。
第一,北洋政府之所以一直優待清皇室成員,是因為簽了《清皇室優待條件》,而促成這一契約關系的,正是溥儀的皇帝身份。
第二,北洋政府每年的400萬大洋,不光是養活溥儀,還有皇室成員。萬一溥儀走後,北洋政府終止了這筆錢,那麼皇室成員該怎麼生活呢!
第三,溥儀的身份特殊,萬一他到了國外,肯定會有別有用心的人來利用他,那麼他的安全等都會失去保障。所以,於公於私,載灃都不能讓溥儀出國留學。他既不願再讓北洋政府抓住把柄,也不願溥儀遭遇不測。所以他以家長的身份,最終掐滅了溥儀留學的夢想。(參考史料:《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溥儀》等)
8. 溥儀要是不去日本大使館而是去了英國會怎麼樣
估計不會被接納的......個人認為只有日本人對溥儀感興趣這不是偶然的。一戰以後,歐美的老牌殖民國家都紛紛縮緊在殖民地的勢力,對於已經逐步控制中國的國民黨更是無法忽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接納溥儀,就等於直接和中國政府做對,他們不可能撿這個燙手山芋,更何況溥儀沒有任何力量。而蘇聯一直對中國東北虎視眈眈,他們因為溥儀的民族性過強(溥儀畢竟是東北地區統治民族的後代)也不可能利用溥儀,而且溥儀一直以來對黨派沒好感,還曾經和沙俄殘余勢力接觸。至於日本,他們正想在東北地區大肆擴張,又有不按照牌理出牌的准備,溥儀正好是完成這一步驟的理想工具。
9. 庄士敦對溥儀有何影響 溥儀老師庄士敦最後為什麼離開溥儀
庄士敦於1874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於1904年來到中國,後來成為溥儀的老師,對溥儀竭誠盡忠,傾其所知相授,給溥儀講解西方的歷史、生活和風俗,並為他起了個英文名「亨利」。
對於溥儀,庄士敦如師,如父,如友,兩人的關系日益親密。庄士敦專門向溥儀介紹西方的君主立憲思想,提議溥儀到歐洲留學。他介紹溥儀結識了英國大使和英國駐中國艦隊司令,希望溥儀能到英國、並在英國的輔佐下建立流亡政府,回中國復辟帝制。
離開原因:
庄士敦終其一生,都熱愛、眷戀著中國。在他看來,中國應該通過君主立憲過渡為現代國家,在皇室的繼承中保存上溯千年的傳統和文化。但這樣的遐想在其有生之年面對溥儀俯首日本為傀儡而已開始瓦解,他最終拒絕了溥儀的挽留,離開了中國。
(9)溥儀當初去英國留學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庄士敦於1874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先後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牛津大學,主修現代歷史、英國文學和法理學。1898年,庄士敦經滑巧過激烈角逐考入英國殖民部,氏讓螞同年以東方見習生身份被派往英殖民地香港。庄士敦是一位漢學功底深厚的學者。
在中國生活的三十餘年裡,他廣獵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對中國的儒家文化和佛教哲學十分推崇。1901年,庄士敦以 「林紹陽」的筆名在倫敦出版《一個中國人關於基督教傳教活動向基督教世界的呼籲》一書,
指責基督教會的傳教士試圖以宗教改變中國的做法,殲埋引起英國宗教界的猛烈抨擊,稱他為「一個願意生活在野地里的怪人」、「英國的叛徒」。
10. 溥儀曾說自己很想出國,曾計劃逃離清宮,但是最後為何作罷了呢
彼之蜜糖,己之砒霜,雖然很多人都想當皇帝,都想入住那個金碧輝煌的皇宮,但是對於溥儀來說,那是一個困他的牢籠,他看似擁有全天下,但是卻不能擁有自己的自由。所以肆裂溥儀曾經計劃離開皇宮,去往國外,但是最後計劃暴露了,沒有成功。
因此溥儀的種種「西化」行為受到了各方面的反對搏基和打壓。而且溥儀也通過庄士敦知道大清朝那個天朝上國的夢早已破碎,現在局勢非常動盪,溥儀這個皇帝其實就像懸崖上的人,隨時都有可能粉身碎骨。所以溥儀急切地想要離開這個皇宮,想要出國,去看看他嚮往的西方國家。
溥儀和他的弟弟溥傑商量,溥儀賞賜給溥傑很多東西,以此來作為他們出國的盤纏,而且溥儀還看上紫禁宮里東西,偷偷販賣,真是我在我家偷文物。但是畢竟溥儀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他的這些小動作還是被鄭孝胥等大臣發現,最後逃離計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