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大陸政策是什麼意思

英國大陸政策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3-26 11:30:09

❶ 一戰時期英國為什麼要參戰

從德國方面來說,隨著德意志的統一,科技的發展,德國的經濟也成幾何倍的增長,新興的德國容克貴族集團迫切需要打開海外市場,而此時世界已經被列強瓜分完畢。而這樣一來當時的海上霸主,英國,就成為了他們最大的絆腳石。德國外長皮洛夫曾叫囂要用德國的劍給德國牟取利益,鐵血政策使得德國與英國矛盾重重。此外,法國一直都是以歐洲大陸的一哥自居,1870年被德國打敗,割地賠款所以二者一直是矛盾重廳洞重。
英國,英國一直奉行的是大陸政策,就是希望歐洲各國均勢,而德國的崛起不僅打破了歐洲大陸的均勢,而且劍鋒直指英國,英國是無法容忍的,因此在歐洲大陸英國聯合法國信答對抗德國,在海上憑借其世界第一的艦隊封鎖德國。
法國,法國和英國同為老牌殖民主義帝國。面對德國的拔劍,一則需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再則其本身實力弱於德國,故而迫切需要英國作為外援。
此外俄羅斯迫於經濟和外交上的壓力,扮坦枯倒向英國。
奧匈帝國則為了自己在巴爾乾的利益倒向德國。
義大利是個跳樑小丑。
美國一直是置身事外。
於是1895年,三國同盟,1905年三國協約。

❷ 歷史上英法兩國的關系,是不是像歷史的中日關系

從戰爭爆發後兩國間水深火熱的關系這一點來看,中日和英法確實很像。但是仔細考究,二者間還是有不同的:
中日關系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很和睦的。中國唐朝時日本不斷派出遣唐使,就能體現當時雙方的睦鄰友好。中日關系惡化源於明代時日本侵略朝鮮,這是日本內部軍國主義第一次抬頭。德川幕府建立後,軍國主義逐漸消失,直到明治維新,日本雖然國家富強,科技進步,但軍國主義也隨之抬頭,才有了後來的入侵朝鮮、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及發動二戰。所以中日關系應該總結為:曾有過良好的交流往來,但後來因為戰爭惡化,而且今天兩國關系緊張完全是日本穗陸的歷史責任。
而英法的關系不是這樣。如果把今天英國的歷史追溯到撒克遜王國時期,那麼當時英國和法國可以說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1066年法國附屬的諾曼底公爵威廉跨海征服了撒克遜人,建立了諾曼人統治的英國,就為後來兩國間的仇視埋下了隱患。法國人認為威廉是英國的臣子,英國應該成為法國的一部分,而威廉當然不會答應。在此之後,又因為爭奪土地與利益等原因,雙方沖突不斷,其中最著名的百年戰爭便是由此而來。但是隨著法國加強了對沿海地區的控制,英國逐漸失去了原先佔領的法國領土。資產階級革命席捲歐洲後,英國奉行「大陸政策」,保證歐洲大陸各國的均勢,自己也不去孝族檔佔領大陸的領地。從這時起,歷史因素已經被完全拋開,英法間的矛盾是:英國不想讓法國成為歐洲霸主,並想伺機奪取法國在印度、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法國則需要在巧亂大陸上面對更多敵人,矛頭不只是指向英國。但是當兩國利益相關時,他們也會聯手作戰,比如克里木戰爭時英法聯軍擊敗俄國,還有對中國的殖民侵略等等。所以英法的關系可以概括為:歷史上雖然有過深深的裂痕,都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戰,不存在誰是侵略方;但近代以來,兩國的仇視程度遠不如中日間的情緒,這一點也許是因為二戰時英法是盟國吧。

❸ 英國孤立政策的內容及背景介紹

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英國長期以來奉行的是歐洲「均勢」政策。如多次組織反法緩搭型同盟干涉法國革命,打破拿破崙稱霸歐洲的局面;聯合法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敗沙俄,遏制沙俄在歐洲擴張;與法俄結成協約國,打敗了對其在歐洲大陸和全世界利益有巨大威脅枝胡的德國。由此可見,英國均勢政策的目的是反對大國謀求歐洲大陸霸權,鞏固歐洲大陸沿岸陣地,保持自己海上霸權。其政策實質是使歐洲列強彼此牽制,由英國操縱政治天平,維護英國在歐洲大陸和海外的利益。
在外交政策上,目擊敗拿破崙的對外戰爭以後,英國長期實行所謂「光榮孤立」政策,即不同其他國家訂立長期盟約,以便隨時按照本身需要,調整對外關系,彈性的調整和維持均勢,使得英國能夠挾其優勢在經濟上巧取豪奪,保持霸權。但在進入19世末,英國一方面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工業壟斷地位,作為「光榮孤立」外交政策的經濟基礎已不復存在;另一方面又面對俄國在東方、德國在西方咄咄逼人的嚴峻挑戰,在這不得已的情況下,英在東方與日本訂立了《英日同盟》條約對付俄國。英日同盟標志著英國外交政策的大轉變。後因俄國戰敗,力量削弱,已不再成為英國在遠東的威脅,加之這時的英德矛盾又已超過英俄矛盾。這樣,英國又於1907年與俄國締擾猜結協約,這表明英國已放棄了「光榮孤立」政策。一戰後,英國又扶俄抑法,拒絕和法國結盟,縱容德國侵略擴張,極力將禍水東引至蘇聯。這表明英國仍在推行以「均勢」為原則的大陸政策。
綜上所述,「光榮孤立」政策是在英國勢力特別強大時「大陸均勢」政策的具體體現。英國在一戰前與日、法、俄結盟表明其在實力下降的情況下放棄了這一政策,而一戰後又扶德抑法,這一變化說明英國並沒有放棄「大陸均勢」政策。

❹ 什麼是大陸政策求名詞解釋

日本「大陸政策」的主要內容 對於「大陸政策」的主要內容,各家也還存在諸多看法。周永生認為這一政策的內容是以武力吞並朝鮮,佔領中國,染指西伯利亞,進兵東南亞,進而領有印度,其或鍵重心在中國大陸本部;薛子奇、周彥則認為這一政策的主要內容是日本向中國和朝鮮等大陸國家進行武力擴張,夢想稱霸亞洲、征服全世界;李良玉則認為其主要內容是「積極向外擴張,尤其是向大陸擴張,搶占殖民地、爭奪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劃分勢力范圍,並進而稱霸世界」;商鳴臣則認為其主要內容是:「將對外擴張分為五個時期:第一期征服中國的台灣,第蔽拆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中國的滿蒙(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第四期征服中國,第五期征服南洋、亞洲乃至全世界。」劉金萍認為這一政策的具體內容表現在「日本對於朝鮮、中國領土宏團棗、市場權益的要求……反映了日本財界集團開拓海外市場,掠奪和確保原料產地,加強對外經濟擴張的需要」;周頌倫認為其具體內容是日本要將島帝國發展成大陸帝國;黃定天將大陸政策的具體內容概括為三大步驟「:第一步吞並朝鮮、琉球和台灣,第二步則以朝鮮為跳板侵佔中國東北進而佔領全中國;第三步則以中國為基地北進西伯利亞,南進印度支那半島及南洋群島,侵華 始終是大陸政策的核心。」藏運祜則認為大陸政策是太平洋政策的一部分,具體可分北進和南進兩大內容。從以上按時間先後順序的論述可知對於「大陸政策」內容的劃分主要存在三種看法:一、大多數史學家將「大陸政策」的內容規定在武力擴張,吞並領土的范圍之內,尤以向中國大陸擴張為主要目標;二、認為「大陸政策」是在不脫離武力吞並領土的背景下的一種經濟行為;三、是將日本「大陸政策」納入日本亞太政策的視角進行觀察,此時「大陸政策」就不僅是一種軍事、經濟擴張行為了,更是一種戰略設想與行為,不僅是對待鄰國的一種政策,也是回應歐美的一種政策。筆者認為鑒於「大陸政策」的特殊性,其內容不應純粹從具體行為來看,應更多從統治集團的設想來考慮。因此分析更多的史料對於認識這一政策的內容是必要的。

❺ 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

歐洲地圖

在世界近現代史上,英國長期以來推行傳統的外交政策:歐洲大陸均勢政策,這一政策使英國維持了在歐洲大陸長期的的霸權和世界的霸權。大陸均勢政策在國際關系中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什麼是大陸均勢政策呢? 1907 年英國外交部在克勞備忘錄中談及過這一政策:「英國的政策是維持均勢,把自己的力量加在這一邊或那一邊,但總是加在一邊以抵制某一時期內最強大的國家或集團的政治霸權…....」。這一段話揭示了大陸均勢政策的含義,即英國為了維持霸主地位,憑借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維持歐洲各國之間的相互牽制和爭斗,防止一國稱霸的外交政策。

英法七年戰爭

從拿破崙帝國的崛起到二戰結束,英國長期推行這一政策。英國為了抵抗歐洲大陸上的強國,先後實行了聯合抗法、聯法敗俄、扶德抑法、縱德反蘇的。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時期,拿破崙帝國崛起,英國先後組織和領導了七次反法同盟,打敗了強大的法國。俄國成為歐洲大陸強國後,英國又聯合法國於1853— 1856年打敗了俄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德矛盾成為主要矛盾。英國聯合法俄在一戰中打敗了德國。一戰後,英國繼續推行這一政策。在歐洲安全問題和賠款問題上反對法國過分削弱德國,不與法國結盟。使德國政治地位提高,經濟重新復甦,於1929年成為歐洲強國。20世紀30年代,英國又縱容德國入侵蘇聯。直到二戰結束,英國才放棄了這一政策,唯美國馬首是瞻。

克里米亞戰爭

英國之所以能夠推行這一政策,究其原因,一是實力決定:英國18世紀中期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掌握海上霸權,英國又是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中期處於「世界工場」地位,英國憑借其雄厚的實力推行這一政策。二是國家利益決定:英國的外交家亨利·帕麥斯頓曾說過:「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我們只有永恆的利益,我們應當以這種利益為指針。」英國為了維持資產階級的利益,為了掌握歐洲的霸權和世界的霸權,長期使用這一政策。二是客觀條件決定:英國處於歐洲大陸之外,歐洲大陸上的強國之間的爭斗,英國可以坐山觀虎鬥,同時法、俄、德等國為爭奪大陸霸權的爭斗從未停止,也為英國推行這一政策創造了客觀條件。

普法戰爭

英國的歐洲大陸均勢政策,維護了大英帝國的霸主地位,也使國際關系的斗爭圍繞霸權而展開。世界近現代史上,英法、英俄圍繞歐洲大陸霸權的爭斗,英德、英美圍繞世界霸權的斗爭從未停止。

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一政策的推行也說明: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外交政策;國家實力是外交的後盾;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是近現代史上國際關系的主要矛盾之一。

❻ 一戰時期英國為什麼要參戰

不得不戰啊,那是帝國主義擴張合法化的時代,德意志那時候剛統一,那時候士氣正高,而且是領土擴張浪潮,打鄰國幾乎不需要理由,隨便編一個就行,法國剛被德國收拾完,割地賠款,再來幾次法國就沒了,當時單挑的話德國陸軍在當時基本是無敵的,但是,海軍不行啊,所以德國急需發展海軍,但是海軍的燒錢速度,你懂的,要是德國拿下了法國,不出十年,英國的海軍優勢盪然無存,到時候面對德國陸軍的登陸,誰能擋住?俗話說的好:英軍打死不登陸,登陸就打死。
既然必有一戰,那就趁對手沒那麼強的時候打唄,所以只能拉昔日仇敵法國一把,畢竟不在本土作戰能把戰損降到最低,所以英國就被迫參戰了,當時最不想打的就是英國,人家本來就是老大的地位,日不落啊,海上霸主啊,倫敦是世界貿易中心啊。
誰都想當霸主,可霸主只有一個,沒當上的拚命要上位,當上的拚命要保住位置,這就是帝國主義擴張時代的主旋律,要麼打,要麼被迫打,否則就沒有機會擴張了,看看現在的形勢,你覺得荷蘭還有機會統一尼德蘭地區嗎?
總之,就是英國人玩大陸均勢政策玩脫了,德意志崛起太快了,不得不戰

❼ 為什麼英國和美國關系這么好

幾個核心原因:1.經濟互補及互利,畢竟是西方兩個做慣了大哥的國家。但就江湖規矩而言,英國還是前輩,反同宗前輩,多少會置自己於孤立境地,老牌大哥也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裡面太多經濟紐帶的關系了。2.同宗同源。嚴格來說,真正的美國人其實是土著,澳洲也一樣。在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列強殖民美國和澳洲之後,留下了大量歐洲人口種子,加上軟硬手段兼施,美國和澳洲的本地人「土著們」慢慢地讓出了沿海地區,走到了深山幽谷中繼續生活。如澳洲,早期的土著占據著現今的悉尼、黃金海岸等沿海地區,新歐洲人到達後,有過驅趕行動,後期歐洲人站穩腳跟後開始用稍微文明的做法,就是金錢補償,讓土著們就算不幹活也有豐厚的政府補貼過生活。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到澳洲的outback地帶群居,不得騷擾現代城市居民。所以澳洲的outback地帶,至今都是冒險家和探險家的樂園,但卻是澳洲政府不推薦的旅遊勝地,畢竟之前的澳洲土著確實存在吃人的喜歡,所以部分outback還是被澳洲政府用鐵網圍起來並在外標註:內有猛獸,禁止接近。嚴格來說,美國情況也是類似的,早年的土著如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目前都在亞馬遜熱帶雨林周邊生活,也有部分是在美國中部的outback生活,他們才是最早期的美國人。英國殖民時期留給美國和澳洲的遠不止經濟模式和政治系統,更多的是人種,幾乎現在的美國人身上有大量的歐洲血統、特別是英國人血統,等於美國土地上活著的人大部分的祖宗都在歐洲特別是英國,這讓美國怎麼可能和英國不親近?區別僅僅是英國講究的東西更傳統一點和正統一點,在美國生下的後代更奔放、更外露、野心更大一點而已。說白一點,一家親而已,關系不好才怪。

閱讀全文

與英國大陸政策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義大利是藝術之都 瀏覽:990
申請英國研究生成功需要看什麼 瀏覽:354
印度什麼時候疫苗接種完 瀏覽:528
伊朗宗教是什麼宗教 瀏覽:748
哪裡有印度產的強生疫苗 瀏覽:534
印尼火山什麼時候能登頂 瀏覽:942
伊朗誤擊飛機大約需要賠多少錢 瀏覽:979
印度普通人是怎麼做飯的 瀏覽:895
印度和中巴什麼關系 瀏覽:534
印尼8月20日是什麼節 瀏覽:99
印尼婆羅洲哪裡好玩 瀏覽:667
越南疫情放假到什麼時候 瀏覽:608
我最喜歡吃義大利面英文怎麼讀 瀏覽:845
越南什麼銀行最多 瀏覽:860
1840英國有多少蒸汽機 瀏覽:952
英國威士忌怎麼區分 瀏覽:312
英國有什麼it系統 瀏覽:365
中國現有新冠確診病例多少例 瀏覽:116
越南皮革鞋多少錢 瀏覽:445
idtpp是印尼的什麼地方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