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在一戰前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同俄國保持盟友而不能阻止俄法聯盟的實現---請詳細解答 懸賞100
我來幫您回答吧,本人精通德意志帝國外交史,對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政策有較深的理解
本人不喜抄襲網路---以下完全手打原創,希望您能尊重
早在普魯士時代,普魯士同俄國就有著長期良好的關系,在1871年帝國建立後,俄德兩國的關系並未減弱,兩次簽訂三皇同盟---幾乎實現了俾斯麥孤立法國,並且穩定歐洲的戰略。然而,德國國內的政治變動,以及巴爾干危機的加深導致德國必須在俄國和奧匈帝國之間做出選擇---於是德國同奧匈帝國秘密簽訂Dual Alliance (1879),但是俾斯麥仍然試圖通過再保險條約來避免出現俄法同盟。
問題在於,19世紀末期的國際形勢變化很大,巴爾乾的問題俾斯麥只能靠拆東牆補西牆般的救火---無法根治,德國內部的工業界,軍方和皇帝等不同的力量開始干涉外交政策---導致一些列的變動,包括俾斯麥的被迫離職,再保險條約的放棄,德國高關稅出台,封閉俄國有價債券等結果---最終導致德國和俄國反目,俄法聯盟出現
簡單的講,原因可分為國內原因(農業,軍方,工業界和皇帝)和國際原因(主要是巴爾乾和近東問題)
本人曾經寫過德意志帝國的外交簡史,我就從自己原來的原創文章摘錄並改編一下---來解釋您提出的問題
如果消缺做您想對德意志帝國外交有全景式的了解的話,可以去看我的那篇文章---我後面會附上鏈接(太長了,發布上來)
破舊的三駕馬車
在俾斯麥1871年後的外交目標中,最為關鍵的即為孤立法國,鞏固勝利果實,以實現歐洲和平。而實際運作的結果就是於1873年生效的第一次三皇同盟(Dreikaiserbund)。俾斯麥多方努力,於1872年促使德意志皇帝,沙皇和奧地利皇帝會面並達成一定的共識,建立了同盟關系,期限5年。
但是這個同盟僅僅建立在三國間的一些共同性上---對傳統君主制的擁護和對波蘭的佔領。三位皇帝一致同意一起對抗共和主義和社會主義,然而,僅僅是將會一同協商以應對其他國家威脅歐洲和平的突發問題。這種結果距離俾斯麥試圖完全孤立法國的目標差之甚遠。以陳舊的貴族式的禮節維持的這輛三駕馬車並不令人放心。1815年達成的神聖同盟和三皇同盟十分相似,是由五大國達成的一致應對自由主義威脅的『聯合國』。沙皇尼古拉一世曾經自信的向奧地利皇室表示,俄國可以隨時出動50萬大軍確保任何歐洲的革命被迅速撲滅。在匈牙利暴亂時,俄國軍隊如承諾般雷霆而至,以歐洲憲兵的身扮卜份確保歐洲體制的維持。然而,國際勢力的增長,輿論的失控,催生出兩個比自由主義甚至俾斯麥最為畏懼的社會主義還要可怕的『惡魔』---泛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
1854年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是不祥之兆,俄國涌現的泛斯拉夫主義運動使其領導層極度渴望擴大在巴爾乾的影響以『解放』斯拉夫人,而混雜著對東正教『俄羅斯傳統』的維護---企圖控制聖地教堂與自稱天主教保護人的拿破崙三世撞車了。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位拿破崙皇帝的沙文主義萌芽,試圖以外部戰爭轉嫁國內矛盾,直接導致戰爭爆發。有趣的是,在英國由於未知原因的『反泛斯拉夫主義』思想的迅速拿衡傳播,導致民意反俄情緒激化---竟然導致英國違背自己一貫政策而參戰。初期由於軍事開支限制而導致的進展緩慢居然第一次激發民族主義反彈,導致軍費翻倍---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的作用開始體現。隨之結果即為,1815年以來的維也納公約體系完全崩潰。
而被1848年革命所震撼的易北河東的普魯士地主們不得不採取『進攻型防禦』,卻苦於國王的軟弱,至到1861年威廉一世成為國王,並隨後以多次解散議會,並終於在1862年任命被自由主義者稱為所謂『上帝賜予保守派射出的最後一支銳利的弩箭』---俾斯麥為首相。由俾斯麥領導下,保守階級實施一系列的軍事冒險,並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所積極倡導的三皇同盟不但是為了孤立法國,也一定因素上包含了東普魯士容克階層的防禦性策略。然而,俾斯麥很快認識到自己陷入內憂外患之中。陳舊的馬車,在泛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的旋風中隨時會散架---尤其是在那個有『火葯桶』之稱的巴爾干半島。
火葯桶上的縱火者
巴爾乾的火葯桶對中國人並不陌生,1999年大使館『誤炸』事件曾導致中美關系惡化。巴爾干半島復雜的政治及民族問題,可以歸結到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終結了千年不朽的拜占庭帝國,並向巴爾干半島擴張,一度兵臨維也納。隨後俄羅斯帝國崛起,尤其是在女大帝葉卡捷琳娜時代兩次擊敗奧斯曼,從而使俄國勢力擴張到黑海甚至巴爾干。然而,匈牙利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成為奧地利等國在巴爾乾地區的橋頭堡壘。於是,巴爾乾地區形成三種勢力---奧地利(1867年後為奧匈帝國),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此外,還有著復雜的民族分布---尤其以塞爾維亞人的問題最大,原因在於其分布范圍繁雜,為後來百餘年的戰爭埋下伏筆。
而自希臘獨立後,奧斯曼帝國對其除伊斯坦布爾之外的歐洲部分完全失去了控制,各個地方民族各自為政。而在19世紀中葉,泛斯拉夫思想開始流行起來,俄羅斯皇室開始將東南歐東正教教徒和斯拉夫人看作『某種意義上的子民』,認為自己有責任幫助他們擺脫土耳其人的暴政。而對於奧地利帝國而言,帝國境內的大量斯拉夫人,尤其是塞爾維亞人很可能會受俄國人的鼓勵而獨立。所以,奧地利帝國傳統上堅決反對俄羅斯幫助黑海東岸的斯拉夫人獨立。而在1866年奧地利於七周戰爭負於普魯士後,徹底喪失了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從而東歐問題就變得事關生死了。為此,奧地利皇帝認清形勢,承認匈牙利人在其地區的內政權從而組建奧地利-匈牙利帝國。而建立這個雙頭龍的主要目的就是聯合匈牙利人排擠波蘭人和斯拉夫人。奧匈帝國加入三皇同盟後,覺得巴爾干問題或許會平靜下來,不料,縱火者塞爾維亞人不惜炸死自己也要點燃火葯桶。
1875年,也就是三皇同盟的第三年,在Bosnia(波斯尼亞)和 Herzegovina(黑塞哥維那)發生了宗教人士暴動,以反抗土耳其人。結果民族主義思潮具有強烈傳染性,潛伏了一年多後,暴亂傳播到了保加利亞。藉此機會,塞爾維亞和Montenegro(黑山)對奧斯曼帝國宣戰,俄羅斯那時候可沒有美國人去牽制---有上千名『志願者』加入了塞爾維亞軍隊。奧匈帝國對任何巴爾干半島的變化都是異常敏感的,強烈反對俄國干涉。俾斯麥也開始擔憂自己是否需要在俄奧之間抉擇,但所幸巴爾干問題和近東問題有直接聯系,自克里米亞戰爭後,英國一貫支持土耳其人對抗俄國,故而不會束手旁觀。俄國外長Gorchakov意識到俄國很可能被孤立而陷入第二次克里米亞悲劇,於是開始與各國秘密磋商,最終達成一致,如果土耳其人贏了,則阻止其進一步報復參戰國,保持形勢不變。如土耳其人敗,則俄國獲得南部Bessarabia(斯大林也看上這里了,導致違反1939年秘密協定與德國開戰)而奧匈獲得Bosnia-Herzegovina,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自治。
可結果完全超出列強們的算盤---土耳其人大獲全勝,這樣俄國什麼也撈不到了,在國內的泛斯拉夫團體大力呼籲俄國直接干涉。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聲稱他『僅僅』想『保護』當地的東正教徒,然而沒有任何大國願意支持他。自認為搞了改革有了肌肉的沙皇立刻恢復其骨子裡的做派---自己單干!這時候俄奧戰爭隨時可能爆發。
雙方均轉向俾斯麥,奧匈尋求支持,俄國希望德國中立,均遭到拒絕。亞歷山大二世畢竟比他父親高明,不僅如先前般許諾奧匈獲得土地(Bosnia-Herzegovina),並聲稱新的獨立國家的規模會很小。於是在奧匈帝國默許的情況下,俄國於1877年入侵奧斯曼帝國,並於1878年和土耳其人在距伊斯坦布爾不遠的San Stefano簽下城下之盟,這時候奧匈帝國,甚至俾斯麥才發現沙皇把大家全都騙了!火葯桶不但被點燃而且變得更多了。
柏林的多邊協商
奧匈的外長Andrassy覺得自己完全被騙了,俄國與土耳其達成協議,建立了一個『大保加利亞』,居然在愛琴海也有出海口!這將使奧匈在東南歐陷入半包圍且俄國艦隊不出黑海的局面肯定會被改寫了,於是奧匈動員了。英國更是從印度大規模調兵,准備和俄國開戰。眼看著自己的三皇同盟竟然趨於瓦解,俾斯麥不得不扮演『誠實掮客』於1878年邀請各方到柏林進行多邊協商,解決巴爾干危機。
教科書上刻板地指出這體現了德意志帝國的大國地位,什麼歐洲仲裁者地位---俾斯麥可不這么想,因為會議的結果很可能使德國開罪雙方。不過,開會前俾斯麥作了不少准備工作---達成共識,即俄國需裁減『大保加利亞』,而英國需要保證奧斯曼帝國安全從而獲得塞普勒斯,而奧匈仍可在大英帝國保證下獲得Bosnia-Herzegovina。
以上的條件在會議上終於通過,但是『大保加利亞』不但減小,而且一分為三,北部獨立,東南部自治,其餘仍還給土耳其人。這種簡單的地圖操作完全不顧及民族問題,把巴爾干問題變得更為復雜。現在不光塞爾維亞是火葯桶,保加利亞地區也有很大的危險了。俄國各界大肆抨擊沙皇『賣國』,並形容會議是『歐洲王子俾斯麥率領下對俄國的圍攻』。俾斯麥在會議中的決斷不無道理,英國人和奧匈的實力大於俄國本身。但是,俄國人對俾斯麥十分信任,這種使俄國不能『滿載而歸』的會議大大打擊俄國人對德國的信息。英國人藉此機會減輕了其在阿富汗的壓力,並離間了俾斯麥的大陸穩定器---三皇同盟。1878年剛好也是三皇同盟到期的年份,俄德關系惡化使續簽成為泡影。俾斯麥的眼前馬上浮現出俄國與法國結盟的景象和結果---『泰坦之戰』。俾斯麥這時候陷入彷徨,或者說整個德意志帝國的命運也開始搖擺不定了---是拚命維持現狀,還是先發制人呢?
復雜的減震器
柏林會議後,俾斯麥意識到德意志必須在俄國和奧匈間抉擇---至少是先後順序的區別。而同俄國結盟會不但與奧國決裂,並得罪英國這個狡詐的對手。於是,俾斯麥在1879年秋天與奧匈帝國簽訂德奧秘密協定(The Dual Alliance),實質上是一個完全針對俄國的軍事同盟---德國或奧匈與『第三方』作戰時,締約方需中立---直至俄國干涉。這份條約後經四次續約,一直維持到1918年,隨著第二帝國的垮台而終止。但是俾斯麥並沒有打算徹底同俄國決裂,他認為自己可以使俄國『冷卻』下來。奧匈帝國在巴爾干處於守勢,所以支持奧匈是理所當然。但是德意志帝國的特殊性質使其外交政策不僅僅取決於國際形勢,而更取決於國內的問題。而這種現象使帝國的開始走進死胡同,連俾斯麥也難以控制。
盡管俾斯麥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聲稱,德奧同盟是在1866年就開始設計的,但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1879年前俾斯麥有類似打算,顯然俾斯麥低估了巴爾干問題的惡化速度。當然,他真正想隱瞞的是自己所受的國內壓力。易北河東的農業巨頭們的所代表的整個帝國的核心的壓力和俾斯麥自認為能打擊俄國從而馴服俄國的自大想法,使德國農產品保護性關稅於1880年正式實施。而俄國正處在工業化的關鍵時期,急需出口農產品換外匯,這無疑加深了矛盾。
而德國南部天主教代言人中央黨更是大力支持同奧國聯盟,為了應對新興的社會主義民主黨(SPD),俾斯麥不得不同天主教和解,從而選擇奧國同盟。以容克地主階級為代表的總參謀部更是從1879年就開始東線演習策劃---目標俄國。毛奇開始考慮對俄作戰問題,總參謀部自此之後每年均策劃兩場東西線演習,這無疑影響俾斯麥的外交政策。俾斯麥對先發制人產生懷疑,但是外交時機並不存在。巧合的是,機會來了---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俄國也不得不在反自由主義,社會主義極端分子的戰線上掙扎。新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希望建立新同盟---可是奧匈帝國仍然想拉俾斯麥下水對付俄國。俾斯麥通過政治經濟手段對維也納施加壓力終於促成第二次三皇同盟。
同盟規定當任一締約國與其他列強開戰時,其他締約國保持中立---這就能確保德國單獨對法國作戰。而俄奧在巴爾干劃分勢力范圍,而奧匈承認『大保加利亞』。三方一同阻止黑海海峽被英國使用,任何巴爾干變動都須多邊談判。這樣,俾斯麥終於使奧匈讓步,短時間內凍結火葯桶。而俄國則成功的孤立了英國,實際上,孤立英國對德意志帝國非常有力。俾斯麥並不一定預見不到德英交惡的遠景,但是帝國的皇太子屬於自由主義者且有親英傾向。普法戰爭時,俾斯麥就已皇儲矛盾激化,皇儲身邊的猶太政治家在不斷策劃對抗俾斯麥的計劃。俾斯麥考慮到皇儲的問題才避免與英國直接沖突,而俄國在獲得巴爾干保證後會轉而向英國施加壓力。德國就有一次處於超然地位,且不涉及奧匈帝國,這樣形勢就遠比1878年柏林會議要好。在這種情況下,『泰坦之戰』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威脅。
俾斯麥在1881年曾經公開聲稱,『只要我還是首相,德意志帝國不會有任何殖民政策』。俾斯麥希望把法國政府的注意力吸引到非洲去,這樣英法之間的矛盾就會升溫,德國就又可以充當仲裁者。然而,英法之間的斗爭尚未起時,法國卻與義大利鬥起來了。原來,俾斯麥曾支持法國獲得突尼西亞,而義大利在突尼西亞投資巨大,故而引起義大利人的憤怒。而義大利政府又與教皇發生矛盾,為了孤立法國和天主教皇,義大利主動要求與德奧結盟,正中俾斯麥下懷。於是,德國,奧匈和義大利在1882年簽訂三國同盟。同盟規定如任一締約方遭到兩個或以上列強進攻時,其他締約國將予以支持。而特別規定,如奧匈與俄國開戰,義大利中立。如法國入侵德國,則義大利需支援。如義大利被法國進攻,其他兩個需參戰。這樣法國就在歐洲大陸被徹底孤立。
1881-1883年奧匈帝國在俾斯麥的幫助下與塞爾維亞達成共識,並且將羅馬尼亞拉入反俄陣線。德奧將承諾保衛羅馬尼亞,而後者將在俄國進攻奧國時參加戰爭。而在1882年時英國強占埃及,與法國和俄國的關系惡化,使三皇同盟在1884年成功續約。俾斯麥將其外交天賦發揮到了極致,一個包含德奧秘密同盟,三皇同盟,三國同盟,德奧羅馬尼亞同盟等多個協定組成的復雜減震器形成了。值得一提的時,所有締約的內容均將德國描述為防禦方(除了德奧密約),這意味著俾斯麥已經在先發制人和保持現狀之間做出了選擇。1884年也被稱作是俾斯麥系統的巔峰。但是正如後來第三帝國的虎式坦克一樣,復雜的動力和懸掛系統會在突發事件上掉鏈子。巔峰後僅一年,巴爾乾的又一次危機使俾斯麥又一次陷入被動局面而疲於奔命。
不保險的再保險條約
正如前文所提及,1878年柏林會議上將『大保加利亞』一分為三會導致更多問題。果不其然,1885年巴爾干危機於保加利亞爆發。保加利亞大公亞歷山大自行吞並『獨立』的東南保加利亞,有擺脫俄國的跡象。亞歷山大三世急於阻止合並,不料木已成舟,俄國外交政策完全失敗,開始策劃吞並保加利亞。俄國與奧匈有再次開戰的危險,而在法國『復仇將軍』Boulanger支持率迅速增加,西方極不穩定。俾斯麥如救火隊長般在3月聯合法國,義大利和英國達成第一次地中海協定---要求保持東地中海現狀,以遏制俄國擴張。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毛奇再一次提出向俄國採取先發制人的進攻,而被俾斯麥簡單地拒絕了。
三皇同盟又一次有瓦解的危險,俾斯麥拒絕毛奇是因為他自己另有打算---三個月之後,俾斯麥與俄國秘密接觸,於6月18日簽訂秘密協定---再保險條約( Reinsurance treaty)。再保險條約規定,締約國一方如與第三國(法國與奧匈帝國除外)交戰時,另一方需善意地保持中立且盡力使戰爭局部化,而德國承認俄國在保加利亞和東魯美利亞(即東南保加利亞)的『優勢地位』的合法性。雙方重申1881年三皇同盟所達成的一致---即俄德共同對奧斯曼帝國施加壓力,不允許他國海軍進入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主要針對英國。
另外,在附加文本里,俾斯麥承諾在俄國採取軍事行動保衛黑海海峽時,德國會保持善意地中立,並予以道義的外交支持。
俾斯麥此舉暗示他甚至支持俄國佔領伊斯坦布爾,但是這種行為肯定會遭到英法的強烈反對。正如再保險條約內容所述,該條約不能確保俄國在德法戰爭中保持中立。但是該條約可以保證不會出現『進攻性』的反德聯盟。而且,俾斯麥認為該條約可以阻止巴爾干危機的惡化。但是,如果奧匈帝國受挑動而主動進攻俄國呢?那麼再保險條約就會變成不保險條約了!
俾斯麥在其回憶錄《思考與回憶》中談及總參謀部要發動一場先發制人的戰爭時寫道,這種願望是由於一個機構所必然具有的精神引發的,對這個機構他不想加以評論。但是,如果面對這種願望的是一個對片面的和違反憲法的措施缺乏洞察力和抵制力的統治者,那將是危險的。由此,總參謀部與政治領導之間的典型關系也可窺見一斑。又回到原來的問題上了,如果一個富於侵略性的總參謀長面對的是一個輕率隨意和意志軟弱、缺乏洞察力的統治者和沒有政治自主性的宰相時,又將會發生什麼呢?
以上可以看出,俾斯麥固然擔心奧匈帝國的激進路線將德國拖入戰爭,然而他更畏懼德國國內的問題。如果農業主同盟和總參謀部忽略政治代價,極有可能將德國帶入戰爭。但是反過來講,俾斯麥就能保證他走鋼絲的把戲能維持到永遠?法國在西線的防禦設施的完善,使得單獨對法作戰的難度不斷加大。總參謀部里對俄國先發制人的呼聲越來越高,俄國工業化極為依賴德國投資,然而由於軍方擔心俄國會用這些資金來提高俄國西部的鐵路網---而德國總參謀部最依賴的就是鐵路-大軍團作戰。於是在總參謀部和農場主的聯合作用下,1887年11月德國政府乾脆封殺俄國有價證券!---這種做法的後果是不可想像的,俄國不得不引入法國這個『共和國』的資本來發展經濟。德國國內的前工業時代權貴逆歷史大潮而行,不但壓制工業新興集團,還給德國外交造成重創。而隨即俄國同法國在埃及問題上合作抗英---讓俾斯麥的神經更為緊張了,俄國在巴爾干越來越大的野心使俾斯麥對俄國已經開始失望了。為了警告俄國,俾斯麥突然將德奧秘密協定公開,終於在12月同英國,義大利和奧匈帝國達成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從根本上防止任何形式的俄國對保加利亞的佔領。1888年,俾斯麥支持俄國使反俄的保加利亞大公下台,使保加利亞問題得以解決。
俾斯麥通過兩次地中海協定使巴爾干同近東問題聯繫到一起,促成俄國,英國,義大利和奧匈之間的互相遏制。然而,泛民族主義的狂潮使這種復雜的結構有隨時瓦解的危險。俾斯麥利亞自己的實用主義的靈活手段和威望能暫時強壓住烈焰,但是這種情況又能維持多久呢?俾斯麥1886年寫給自己兒子信中就擔憂的寫道『一旦俄奧開戰,無論誰是進攻方,德國都別無選擇,只能加入奧匈帝國一方』。在國際形勢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德國的彈性空間越來越小。而且俾斯麥不曾考慮,或者不願意考慮的問題---德國人真的『滿足』了嗎?作為第一大出口國,德國人就願意作為加工車間到永遠,而屈服於法蘭克福的『法蘭克人』(羅斯柴爾德)?
領航員離船與『陰險的海神之子』
1888年是所謂『三皇之年』,老皇帝威廉一世與『親英派』的皇太子(在位不到三個月)先後病逝---而皇太子威廉成為新的德意志皇帝,即威廉二世。29歲的威廉二世年輕氣盛,不久就在這種政見上與俾斯麥發生沖突。當今的各種著作大多對威廉二世持負面態度,認為他剛愎自用,狂妄自大---甚至認為他有心理疾病---這是某些歷史學家損人的高招(希特勒,斯大林都逃不過)。然而,威廉二世的這種態度並不僅僅是其個人問題,也同第二帝國的系統性『疾病』有關。德國當代批評歷史學派認為,俾斯麥時代的帝國政策是一種『波拿巴式半獨裁』,在俾斯麥為權利中心來運轉---這把皇帝放到了一個尷尬的位置。連威廉一世都私下對法國外交官講,『在俾斯麥這個首相的政府,我這個皇帝也不好當啊』。然而,俾斯麥畢竟會有一天離開人世,那麼誰能填補這個權利空洞呢?威廉二世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尤其擔心社會民主黨的力量。所以在對待反社會主義法(也稱為非常法)的問題上,他同俾斯麥意見完全相左。果不其然,帝國國會的形勢轉變完全否定了俾斯麥的堅持非常法的態度---而解散國會是治標不治本。而在俾斯麥的回憶錄中,他解釋自己與威廉二世的『最大』矛盾在於對俄國的外交政策上,他聲稱威廉二世在『尋求』一種『反俄政策』。當然,俾斯麥這樣講的主要原因在於先皇威廉一世是持親俄態度的,這無疑能體現俾斯麥是『顧命老臣』,是支持先皇政策的能博得世人的同情。他不斷強調同俄國交惡的後果---這一點的確正確,俄國是其他大國訛詐德國的唯一途徑。但是,問題在於自克里米亞戰爭俄國實力最低點時,俄國有求於德國,現在俄國實力壯大,隨之而來變得難以控制。威廉二世認為應當聯英抗俄,來擺脫戰略劣勢。不管如何,俾斯麥與皇帝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導致他於1890年被迫辭職。
俾斯麥的繼任者卡普里維(Caprivi)認為他無法維持前任復雜的條約體系---他認為再保險條約與德奧聯盟互相沖突,於是在1890年俄國提出續簽再保險條約時,遭到德國政府的拒絕。再保險條約使俾斯麥的『傑作』能達到對俄奧雙向遏制的目的,放棄該條約意味著德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轉變。俄國的態度證明其認為再保險條約有勝於無,而廢棄他就等於將俄國推向法國。1890年後,英國證券市場也向俄國關閉,這樣只能依靠法國資本來完成俄國現代化建設了。而在德國國內『親英派』和『恐英派』的雙重作用下,德國開始試圖向英國這個『陰險的海神之子』靠攏。
英國在非洲和亞洲的擴張使其與法國和俄國產生了相當大的矛盾,在19世紀90年代,英國人既要面對法國人在北非的挑戰,又要在阿富汗和俄國人斗爭,在南非還要對付荷蘭裔叛亂---戰線過長使英國領導層認為過去的『光榮孤立』已經行不通了。尤其在1887年近東的危機使英國和德國有了一定的『共同』目標。在俾斯麥時代,保守力量對與英國這種自由主義泛濫的國家合作表示擔憂,認為會影響到德國的內政問題。所以俾斯麥一向同『海神之子』保持善意的距離,然而在威廉時代,德國民主黨(DDP)早就一蹶不振了,社會民主黨才是心腹大患,所以同英國聯盟的負面影響消減了。1890年,英國與德國達成協定,將德國東非的一些殖民地同英佔的赫爾格蘭島交換。這樣,英德在東非的矛盾基本解決,隨即英德正式同盟也就提上議程了。然而,英國百年來的錦囊妙計在於『聯合次強打擊最強』,老練的格萊斯頓是不會與德國人站在一個戰壕里的。相反,英國總不時同奧匈帝國『眉來眼去』,挑撥其對抗俄國。這也是三皇同盟屢次失敗的重要原因。而德國市場開擴問題上也與英國開始有了直接的沖突---德國沒有後世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國際影響來擠垮英鎊區,而殖民地問題上德國內部的觀點也變得激進起來。1882年成立的德國殖民協會到19世紀末已經成為了強大的『院外力量』,『東方馬克區』行不通,同俄國無法一致,奧匈帝國心懷異志,這使非洲政策變的越發重要。而俄德兩國的綿延邊界線也不可能使德國完全與英國建立反俄同盟。然而,正在德國領導層徘徊之時,俄法之間的秘密接觸已經展開了。1891年,法國軍方就已經開始同聖彼得堡接觸,一年後(1892),兩國間的軍事同盟關系確立相互支援,這下德國真的要面對『泰坦之戰』了---德國和俄國的關系再也無法挽回了
我的文章的鏈接
崛起之後的彷徨---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政策(1871-1914)
http://hi..com/%E7%BB%B4%E4%BA%AC%E7%BB%A7%E6%89%BF%E4%BA%BA/home
希望對您有幫助,有德意志帝國史的問題可以盡管向我咨詢
參考資料
思考與回憶 俾斯麥
Blackbourn, David.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A History of Germany, 1780–1918
Fischer, Fritz. From Kaiserreich to Third Reich: Elements of Continuity in German History, 1871–1945
② 德、奧、意、三國簽訂針對俄國的同盟條約目的是什麼
德國主要和法國、英國有矛盾,奧匈帝國主要是和沙皇俄國在爭奪巴爾干半島上有矛盾,這些是一些沒什麼辦法調和的矛盾,所以最後訴諸戰爭。義大利主要是因為與法國之間有貿易和領土上的小矛盾,而且其本身實力較弱,所以願意加入較早成立的同盟國盟約,以獲得保護。然而在一戰爆發時義大利聰明地保持中立,只是在後來協約國同意其在巴爾干半島上的領土要求才同意加入協約國作戰。
③ 法國,德國到底是反美還是親美,他們與中俄關系如何
在政治,軍事上當然是傾美的,因為他們與美國同屬北約組織成員國,必須履行北約規定的一些政治軍事義務,法國,德國目前與中國和俄羅斯政治軍事關系一般,經濟關系良好,需要認清的是中俄與法德的關系是以經濟關系為基礎的,政治和軍事關系都是建立在經濟關系基礎之上的,一旦經濟關系瓦解或疏遠,那麼政治軍事關系將不復存在
④ 中國與英法德關系怎麼樣
一、中德關系(德語:Chinesisch-deutsche Beziehungen)指中國和德國之間的外交關系。
中德兩國從19世紀末開始進行直接的交流。剛剛完成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參加了八國聯軍。之後,兩國持續了大約30年的合作關系,直到阿道夫·希特勒聯合日本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兩國成為了敵對雙方。
二戰之後,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在冷戰中,西德屬於美國陣營,而東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屬於蘇聯陣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在同年10月27日承認其政權,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在1972年10月11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關系正常化。
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中國繼續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保持友好關系。1990年,冷戰進入尾聲,兩德統一,兩國關系進入迅速發展階段。
二、中英關系:
兩國經貿合作呈多樣化發展趨勢。
英國在我優先發展的交通、能源、化工、機械製造領域及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方面具有優勢,同時也是我機電、紡織、化工、金屬製品、服裝以及初級產品的重要市場。英國對參與我西部大開發態度較積極,對華投資區域正逐漸從沿海向中西部內陸地區擴展。
中國企業赴英投資也呈上升勢頭。浙江滬杭甬高速、江西銅業、中國國航、大唐發電以及中石化五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倫敦交易所掛牌上市。
兩國交往密切,外交關系良好。
三、中法關系:
之前法中關系一直中國和西方大國中最好的,法國首先與我們建交。
主要因為法國之前奉行戴高樂主義實行獨立的政策與美國很多地方意見不合,所以和中國的關系一直相對較好。
但是歐債危機後法國實力進一步削弱而中國的實力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大大加強,而法國在經濟領域對中逆差始終很大,所以近年來關系趨緊,尤其是經濟領域的競爭,法國是歐盟主要推行的對中國進行貿易反制的國家。
中國最近的葡萄酒雙反明顯針對法國,歐洲國家要想彌合中歐貿易逆差只有開放高科技出口和軍購,這在歐盟中已經形成了對立意見。不過法中關系最終可以調和,不像美中關系無法調和。
⑤ 一戰後英國如何處置德國英國堅持這種主張的原因
主張適當的削弱德國,使其脫離於與英國爭霸的行列,但反對法國主張的徹底削弱德國,英國向來主張大陸均勢,反對一國在歐洲大陸鶴立雞群,戰後法國異軍突起,英國為了遏製法國,需要德國對法國進行一定的制約,以維持歐洲的實力平衡,這也是日後德國能在英國的暗中縱容下迅速軍事崛起的重要原因,英國堅持這一主張的原因就是其傳統的大陸均勢政策
⑥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德,德法,俄奧間的矛盾體現在哪些方面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與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援俄國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攔羨定。這協定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鄂圖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范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沙皇俄國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英國和德國從1905年起爭造無畏艦,到戰前的1913年,德國常備軍擴充至87萬,法國達80萬,沙俄也准備增加到230萬。
歐洲列強在1914年的海軍力量
國家 人員 大型炮艦 噸位
俄羅斯 54,000 4 328,000
法國 68,000 10 731,000
不列顛 209,000 29 2,205,000
合計 331,000 43 3,264,000
德國 79,000 17 1,019,000
奧匈帝國 16,000 3 249,000
合計 95,000 20 1,268,000
來源: Ferguson 1999 p 85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簡悉拍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及西勒(或稱為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藉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藉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法屬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陸絕式淪為法國的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波士尼亞危機
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第二把交椅'('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 (蒙特內格羅) 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鄂圖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鄂圖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鄂圖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阿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鄂圖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塞拉耶佛刺殺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費迪南大公(Archke Francis Fredinand)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年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的恐怖組織「黑手」的波士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得到德國的支持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分裂了千年之久才從新統一起來的 德國迫切希望快速坐大!
⑦ 俄羅斯和英國的關系
對於英國而言,最尷尬的國情莫過於:秦檜都有仨朋友,而英國卻沒有。作為國際社會的「共享宿敵」,英國和中俄德法等國都常年保持著敵對關系,是很多國家都咬牙切齒的存在。
而在這些國家中,俄羅斯對英國的仇恨尤其「熱烈」,是名副其實的「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話說雖然凜冬將至,但東南亞卻依然是一派熱鬧的景象。在柬埔寨承辦了「一屆更比兩屆強」的東盟第40屆和第41屆峰會後,印度尼西亞舉辦的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又緊隨其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作為「七國集團」、「金磚五國」、7個重要經濟體及歐盟組成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二十國集團幾乎囊括了世界所有強國,其人口多達40億,GDP總量更是佔到了全世界的90%,其影響力可想而知。
而因為所有大國都位列其中,所以英國和它的宿敵們自然免不了在峰會上狹路相逢。對此,已經「登基」達21天的蘇納克,雖然理論上早已過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年紀,卻總想著再接再厲,冒著睡覺尿床的風險在20國集團峰會上繼續煽風點火,具體來說就是糾集自己的狐朋狗友們一擁而上地「圈踢」俄羅斯,讓俄羅斯在熱鬧的峰會中體會到形單影只的孤寂。
作為美國昔日的大爺今日的大孫子,蘇納克政府深知美俄勢不兩立,想要給美國排憂解難,不讓拜登勞心費力,英國必須前赴後繼,讓美國看到英國馬前卒的強悍實力。
事實證明,英國的努力,美國大爺都看在眼裡,心裡早已忍不住要給英國數不清的口頭獎勵。但安撫了蘇納克以後,拜登轉身就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同框」,讓英國的努力前功盡棄。
面對美國和俄羅斯的「逢場作戲」,英國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不過它沒有檢討自己,也沒有和美國置氣,反而認定俄羅斯使用了陰謀詭計,於是與俄羅斯更加勢不兩立。
那麼,很多人就奇了怪了,世界這么大?為何非要和俄羅斯過不去?難道俄羅斯偷喝了你們家的威士忌?
這似乎是一個說來話長的問題,但在靜夜史看來,英國之所以總是和俄羅斯過不去,根本原因在於以下三個原因,即:
1、海權陸權的天然對立
英國與俄羅斯的最大區別在於:英國是海權國家,而俄羅斯是陸權國家。
不同的國情,導致的是南轅北轍的發展路線。在輸掉英法百年戰爭後,英國失去了在歐洲大陸上的所有勢力范圍,徹底成為名副其實的島國。
相比於大陸國家,島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四面環水。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古代,海洋不僅是保護島國的天然屏障,更提供了比土地更豐富的資源。
對於英國而言,雖然淺淺的英吉利海峽根本擋不住羅馬人及日耳曼人的入侵,事實上作為今日英國人主體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是日耳曼人的分支。
但相比於其它歐洲大陸國家,英吉利海峽很多時候是難以逾越的天塹,甚至拿破崙帝國和納粹德國都無法逾越,這讓英國大部分時間里,無需像法國等歐洲大陸國家一樣,為國土安全「無年不戰」。
而騰出來的精力,則可以「猥瑣發育」,比如率先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及工業革命,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其面積達3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殖民地,成為如假包換的「日不落帝國」。
空前廣闊的「國土」,不僅令英國具備了國際視野,更在得失方面表現得相當「豁達」,比如英聯邦的解散,與美國關系的換位,這在客觀上保存了英國的國際影響力。
相比之下,俄羅斯作為陸權國家,因為東歐平原深居內陸且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當俄羅斯在1480年掙脫金帳汗國統治自立門戶,就開始了瘋狂的領土擴張。
因為繼承了蒙古「噬土成性」的基因,所以俄羅斯的領土擴張一旦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在領土面積足夠國土安全需要之後,俄羅斯又在彼得大帝遺囑的指引下,開始了「走向四大洋」的前赴後繼,領土在400多年時間里猛增400多倍,從東歐平原一隅的小國一躍成為地跨亞歐美三大洲的大帝國。
由於領土的擴張伴隨的是對周邊國家和民族的生吞活剝,所以除了被消滅的國家和民族,倖存的周邊國家無不對沙俄深惡痛絕。
理論上說,英國這個海權帝國和俄羅斯這個陸權帝國應該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但問題是,歷史上的英國作為超級大國,想要的是稱霸全世界。而沙俄志在「走向四大洋」,大行其道的「大俄羅斯」主義又試圖凌駕於所有國家和民族之上,所以英俄狹路相逢是歷史的必然。
除了殖民擴張時,兩國在北美洲和中亞分別遭遇,最終分別以沙俄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和阿富汗被迫在沙俄和英屬印度間保持「中立」結束。英俄兩國也在其它方向展開了慘烈廝殺,比如1853年英國糾集法國等歐洲國家圍毆沙俄,1902年英國與日本結盟並在1904年支持日本挑戰沙俄,將沙俄逐出東北,迫使其臭名昭著的「黃俄羅斯」計劃徹底破產。
可以說,因為同樣有著稱霸全球的目的,所以英國與俄羅斯天然對立。
時至今日,雖然英國殖民地早已喪失殆盡,俄羅斯也經歷了蘇聯解體的猛烈沖擊,但「老子當年」的共同記憶,讓兩國總能情不自禁地扭打在一起。
2、離岸平衡的現實考慮
英國深知,英吉利海峽雖然能阻擋拿破崙和希特勒,但卻無法迴避歐洲大陸各國對英倫三島虎視眈眈的眼神。所以在幾百年的日子裡,英國除了縱橫五大洲四大洋瘋狂擴張殖民地,就是充分發揚「離岸平衡手,大陸攪屎棍」的精神,讓歐洲大陸各國彼此「內耗」,然後當治療它們內耗的「二舅」。簡稱調停。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英國從來沒有所謂的底線,唯一的要求就是誰強揍誰,不分對手是誰。
而很遺憾,沙俄就是個很強大的存在。相比於法國普魯士等歐洲國家,沙俄最大的特點就是領土面積特別廣闊。
得益於陸權國家的區位,沙俄的殖民地與本土緊密相連,再加上沙俄自古以來「留地不留人」的殖民政策,以及蘇聯在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的歷史機遇,俄羅斯得以在英國等西方國家殖民體系分崩離析時,基本保留了殖民體系的主體。
雖然俄羅斯的領土大部分都在烏拉爾山脈以東的亞洲,但沙俄卻始終以歐洲國家自居。從沙俄與瑞典展開大北方戰爭開始,俄羅斯就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一路向西」,並深度參與歐洲事務,尤其是消滅拿破崙帝國捍衛歐洲的傳統秩序。
因為拿破崙帝國極盛一時,所以在組建一次次的反法同盟時,早已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不惜與農奴制為支撐的沙俄並肩作戰。
不僅如此,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因為德國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的極盛一時,英國與俄羅斯又先後選擇了勠力同心。
但英國做夢也沒有想到,當年克里米亞戰爭的酣暢淋漓,會讓一敗塗地的沙俄開始了廢除農奴制並發展資本主義的努力;想不到日俄戰爭的暴擊,客觀上加劇了沙俄社會的矛盾並導致沙俄帝國在一戰期間分崩離析;更想不到蘇聯。在經歷了蘇德戰爭的殘酷洗禮,以及美英聯軍的大力支持後,會在短短數年時間里脫胎換骨,並在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並與美國並駕齊驅。
所以當俄羅斯鶴立雞群,完全打破了歐洲大陸的所謂均勢時,就註定成了英國的一生之敵。
3、國際環境的身不由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後果之一,就是讓作為昔日國際政治舞台中心的歐洲徹底被邊緣化,不得不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艱難求存。
為避免被美蘇撕扯到衣不蔽體,法德兩國在收了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紅利,並不得不團結在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約」周圍後,決心放下歷史恩怨走向合體,並聯袂領導西歐一體化的復興大計。
對此,英國表示不屑一顧並堅信跟著美國有肉吃。但奈何美國最喜歡敲打小弟尤其是越親近卻不見外,所以戰後的英國被美國算計得完全沒了脾氣,不得不在1973年低三下四地加入了歐共體。
而這樣的「權宜之計」也註定了英國不可能成為西歐一體化的主力。所以當1991年蘇聯解體,國際關系發生劇烈變化,尤其是歐盟和美國矛盾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英國在美國挑逗下與歐盟「割袍斷義」並最終與歐盟分道揚鑣也就不足為奇。
而當英國脫歐,也就失去了所有的退路,不得不為了美國的利益至死不渝。而美國不僅看不慣俄羅斯,更看不慣歐盟,所以脫歐後的日子裡,英國除了應對國內紛繁蕪雜的事務尤其是首相的走馬輪換,更要「對付歐盟」和「對抗俄羅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可以說,美國和俄羅斯哥倆好可以,哪怕同床共枕也沒事,但作為美國「親狗腿子」的英國不行,反俄反歐盟的立場一定要堅定。所以無論是破壞克里米亞大橋還是在北溪管道上使壞,英國都已經放下了所有「矜持」,誓要和俄羅斯打得地覆天翻。
可以說,英國與俄羅斯的不共戴天絕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這種難解難分的矛盾,也在導致兩敗俱傷的同時,更讓英國的衰落一發不可收拾。
⑧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麼引起的
薩改模拉熱窩檔殲伍事件
19世紀末,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爭奪歐洲霸權和分割殖民地的斗爭中,已行或結成了兩個互相敵對的軍事侵略集團,即德、奧、意三國同盟和法俄同盟。進入20世紀,迅速強大起來的德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的叫囂嚴重威脅著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德國修築巴格達鐵路的計劃直接觸犯了英國在西亞、北非和印度的利益。德國在非洲的侵略計劃和在南美的傾銷政策也同英國發生尖銳的矛盾。德國積極加強海軍,力圖和英國爭奪海上霸權。英德在殖民地、商業和軍備等方面的斗爭使兩國的關系日益緊張。德國的強大,使歐洲的「均勢」被打破,英國不得不放棄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調整對外關系。1902年1月,英國與日本簽訂同盟條約,假日本之手,削弱自己在亞洲的競爭對手沙俄。同時,英國也在歐洲大陸尋找與它的宿敵法國接近。
德法之間的矛盾也促使法國向英國靠攏。法國企圖從德國手裡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為此積極准備「復仇」戰爭。德法兩國為爭奪北非摩洛哥,也有著尖銳的矛盾。推動法國與英國接近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盟國俄國在日俄戰爭中大大削弱,如果德法發生戰爭,法國不可能指望俄國的有力支援。在這些情況下,英法兩國於1904年4月8日簽訂協約,法國承認英國在埃及的特權,英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權。兩國也調整了在紐芬蘭海岸、甘比亞和尼日、暹羅、馬達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斯群島的矛盾。英法協約的簽訂是准備世界大戰的重要步驟。
英法協約簽訂後,英俄兩國也逐漸接近。德奧勢力在巴爾干半島的擴張危害著俄國的利益,沙俄一直把巴爾乾和土耳其看成是自己的勢力范圍,而德國也想控制這一地區。1903年,德國同土耳其簽訂條約,取得了巴格達鐵路的建築權。一旦鐵路修成,德國將控制黑海海峽的通道,俄國出入黑海將受到德國的限制。日俄戰爭後,俄國的經濟日益依賴英法兩國,英俄兩國的矛盾也因俄國國力的削弱和英德矛盾的加劇而暫時緩和下來。1907年8月,英俄兩國簽訂協定,標志著英、法、俄「三國協約」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