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1856年英國有多少人口

1856年英國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2023-04-03 06:32:50

Ⅰ 鴉片戰爭時我國有多少人

鴉片戰爭時我國有多少人?

1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清朝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是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戰爭的導火線是英國強行向中國推銷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結束。

清宣宗道光十四年 1834 40,100.8574 宣宗實錄卷261
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 1844 41,944.1360

2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至1860年間發生於中國本土,英國與法國聯手進攻清朝的戰爭,又名「亞羅號戰爭」或「英法聯軍之役」(可拆分為「第一次英法聯軍之役」與「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 1844 41,944.1360
清德宗光緒十三年 1887 37,763.6000 光緒會典卷十七

Ⅱ 如何從經濟的角度反對英國工業革命期間的童工現象 有的人指出工業革命前,兒童本就沒有權益,工業革

英國工業革命(1760∼1830)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技術方式發生了全面的變革。1733年,英國蘭開夏郡的技術工人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打破了紡織工業中紡和織的平衡。以此為契機,英國展開了一場全面的技術革新活動,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水力織布機等先後被發明出來並投入使用。1784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應用於工業生產,解決了大工業發展所需的動力問題。蒸汽機在各行業中的應用使童工勞動成為可能。
英國工業革命中使用童工勞動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現代工業一興起,工廠就僱用小孩子;最初由於機器小(以後變大了),在機器上工作的幾乎完全是小孩,而且他們主要是從孤兒院里領來的,廠主把他們當做『學徒』成群地長期僱用。」[3](P435 )特別是在早期的一些工業部門中,幾乎全是童工勞動。如紡織業,「蘭開夏的最初一批工廠滿是兒童。羅伯特·皮爾爵士的工廠里同時有1000名以上的兒童。」[4](P334)1789年,阿克萊特開辦的3個紡紗廠中有工人1150名,其中的2/3是童工[5](P80)。據統計,1788年時,英國有紗廠142 家,童工25000人,而男工卻只有26000人。1835年時,英國棉紡織業中13歲以下的童工有28771人,佔到該行業中工人總數的13%左右, 如果把13歲到18歲之間的少年工人也算在內的話,其比例將達到22%[6](P4110)。紡紗廠、織布廠的建立,使成年工人的工作越來越顯得多餘,因為在這類工廠中,「主要就是接斷頭,而其餘的一切都由機器去做了;做這種工作並不需要什麼力氣,但手指卻必須高度地靈活。 」[1](P456)正因為如此,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展開,童工勞動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加的趨勢。1839年,在大不列顛的41.956萬個工廠工人中有19.2887萬人是在18歲以下的[1]。1850年至1862年間,英國紡織業中14歲以下的童工,1850年是9956人,1856年是11228人,1862年是13178人。「可見,同1856年比較起來,1862年雖然織機數有很大的增加,但是僱用的工人總數減少了,而被剝削的童工總數卻增加了。」[1 ](P456)
礦業是英國工業革命中使用童工較多的另一個部門。該行虧殲業「出現了招收年僅4歲的兒童到煤礦做工的情況,而最普遍的招工年齡是8 至9歲。」「在礦里做工的很大一部分工人年齡在13歲以下。」[7] (P141)煤礦業中的童工,年齡較小的充當「看門工」,年齡大一點的則是從礦坑裡往外拉煤。關於煤礦業中童工的數量,1840年,英國政府成立了礦山和工廠童工狀況委員會。根據該委員會1841年進行的調查,該年度除愛爾蘭以外的英國礦業中,20歲以下的青工與童工達到51485 人,占礦工總數的1/4左右。除紡織業與礦業部門外,其他行業中也大量使用童工,如火柴廠、製造廠、叢空伍化學工業、印花等行業。由此可見,在英國工業革命時期,使用童工勞動已非常普遍。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大量使用童工,其原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機器的發明和應用,簡化了勞動工序,節省了人的體力,使兒童勞動成為可能。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勞動主要靠體力和熟練的技術來完成。應用機器後,對勞動者的體力和熟練技術要求不再那麼嚴格,特別是在紡織業部門中,無滲或論是紡或者是織,主要是接斷頭。做這種工作並不需要什麼力氣,但卻要求手指靈活。因此,女人與小孩子做這種工作較之成年男子更合適。正如有人所說,「要把成年人訓練成熟練有用的工人,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使用水力紡紗機的紡紗工廠中工作的只有女人和女孩子,在用螺機的紡紗工廠里只有一個成年男紡工(在使用自動紡機時,他就是多餘的了)和幾個接斷頭的助手,後者多半是女人或小孩子。」[3](P427)由此可見, 「就機器使肌肉成為多餘的東西來說,機器成了一種沒有肌肉力或體力發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較靈活的工人的手段。因此,資本主義使用機器的第一個口號是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1](P516)
第二,童工價廉且易於管理[8](P390)。一般說來, 童工到工廠做工多數都是以學徒身份去的。工廠主只給童工吃住就可以了。至於那些不住在工廠里的童工,就給他們很少的工資。1803年,在花布印染廠里,一個成年工人每星期賺得25先令,而一個童工才拿到3先令6便士至7先令,僅僅是成年工人工資的1/3左右。 在利茲地區的絲織業工廠里,一般工人每天工資約為1先令,童工的最低工資每天僅有1便士。而當時麵包的價格每磅要1.5便士,房租每天要1.5便士,所以,童工的工資連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也是不可能的。由於童工的工資低,僱用「3個每周工資為6至8先令的13歲女孩,排擠了一個每周工資為18至 48先令的成年男子。」[9](P59)而3 個童工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卻遠遠超過了一個成年男工創造的剩餘價值,因而

Ⅲ 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

最大的帝國是大英帝國,領主有約3367萬平方公里。

大英帝國(英語:British Empire),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託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並殲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

一般認為,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標志著英國的崛起。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志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一時期,被人們稱為「不列顛治世」。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大英帝國與新興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

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3)1856年英國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歷史上領土面積前三的帝國:

1、大英帝國

2、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是西方史學家對在13世紀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與四大汗國等蒙古政權的統稱,與內部統一的大蒙古國定義不同。

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在斡難河上游的大忽里勒台被推舉為大可汗,標志著大蒙古國的誕生。 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征戰中,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 國土橫跨亞歐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三千餘萬平方公里(含西伯利亞北部)。

蒙古西征後,在被征服地區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伊兒汗國。四大汗國的統治者在血統上出自「黃金家族」,同奉大蒙古國為宗主。

1259年孛兒只斤·蒙哥去世之後引發內戰,四大汗國都獲得了實質上的獨立,與元朝之間互不統屬,戰爭不斷。四大汗國直至1304年元成宗時期方才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

蒙古人建立了橫跨亞歐大陸的帝國,但境內地形復雜,交通落後,民族眾多,社會發展水平不一,語言、文化傳統各異,根本不可能實現完全統一。

蒙古帝國從它誕生的時候,就無法避免瓦解崩潰的命運。14世紀中葉以後,四大汗國逐漸衰落。蒙古帝國的建立加速了東西方的文化、技術交流,促進了多民族的文化及商業的交流。

3、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語:Russian Empire),簡稱俄國、俄羅斯、沙俄、沙皇俄國或帝俄,別稱第三羅帶蔽冊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後,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

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

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俄羅斯國家誕生。1721年彼得蠢宏一世在與瑞典王國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

並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的俄羅斯參與全歐洲抵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並成為戰後神聖同盟的領導者,此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俄羅斯帝國是歐洲傳統強國和當時世界列強之一,直到十九世紀中葉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才顯現出俄國農奴制度的弊端,導致俄羅斯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工業化相對落後於其他歐洲強國,雖然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進行俄國農奴制改革,但是並不徹底。

1904年,在帝國主義爭奪勢力范圍的日俄戰爭中再次失敗。1914年8月,政局動盪不定的俄羅斯參加一戰,不堪的戰局直接導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共和國(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爾什維克通過十月革命推翻,由蘇俄取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帝國

Ⅳ 伊朗在愷加王朝時有多少人口和地盤

愷加王朝極盛時期面積有2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人口約1500萬。

——愷加王朝於1804年~1813年和1826年~1828年兩次同俄國發生戰爭,戰敗,失去大片土地。;1856年~1857年的英國-伊朗戰爭中,又被迫永遠放棄赫拉特(位於今阿富汗境內)。

所以後期的領土和現代伊朗已經基本相同了,約160萬平方公里。

Ⅳ 香港被英國人佔領的最詳細歷史

東印度公司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成功地成立往返中英兩國鍵沖的海運企業,然後有很多英國商人來到中國。東印度公司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廣州成立了一個貿易站。因英國需在中國大量采購茶葉,而中國不需向英國購貨,故導致英國嚴重貿易逆差,幾近出現白銀荒。後來英國人向中國傾銷鴉片,平衡兩國貿易,但此舉使中國出現貿易逆差,白銀大量外流,致通貨膨脹;民眾也因吸食鴉片而損害健康。

於是有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割讓香港島

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年至1841年)。清朝被英國打稿源殲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義律根據協議,於1841年1月20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 (Possession Point) 一帶,並佔領香港島。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到中國。之後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於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自此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
------------------------------------------

附:香港淪陷後的殖民地史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要取得與中國貿易的自由。在香港建立基地以後,即宣布香港為自由港。英國的商人,包括鴉片商販,逐漸將香港建立成與東方自由貿易的樞紐。美國的鴉片商販及銀行家亦有到香港參與跟中國的貿易。

1851年太平天國起,不少華南商人遷往香港逃避戰亂。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增至1865年的12萬多人。香港亦逐漸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沿海的主要轉口港。除了貨物的轉運外,香港亦成為華南中國人移居海外的中轉站。從1851年至1900年期間,超過200萬廣東及福建人經香港移居海外,或被運往海地充當勞工。

第二次鴉片戰爭、割讓九龍半島

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上經常對香港島擾亂治安的地區再割讓給英國。當時的清廷已經是日薄西山,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

1890年代,南中國發生鼠疫。1894年春,在廣州傳出超過十萬人死亡的消息。同年五月,太平山中國人集中聚居裂行的地區亦爆發了病症,每天的死亡人數最多達一百人。結果當年之內共有2,552人死於瘟疫,為數約十萬名的華人離開香港,貿易額亦一度大幅下降。之後三十年之內,鼠疫仍偶爾在香港出現,1898年至1900年期間,便再有1,290死於鼠疫。

租借新界

1897年中國山東發生德國傳教士被殺事件,德國乘機占據山東的青島,俄國亦進駐旅順和大連。英國則佔領山東的威海以平衡列強勢力。同時法國亦借機進駐廣東的廣州灣(今湛江)。為了平衡法國在南中國的勢力,英國政府以香港的防衛需要加強為由,向清政府從1898年7月1日起租借九龍界限以北,深圳河以南的新界。這些地方後來成為現在的新九龍、新界,以及鄰近的兩百三十六個離島。租借為期九十九年,在1997年6月30日午夜12時屆滿。

Ⅵ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關於英國經濟的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完成了最後一次的大規模海外擴張。英國經國際聯盟的批准對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進行委任統治,而前德國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納米比亞)和新幾內亞也被劃入英帝國的版圖(其實西南非洲被歸由南非管理,而新幾內亞則由澳大利亞統治)。不過一戰之後英國在萊因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西德的佔領區就不被認為是帝國的一部分。

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是指一個以英國為中心的全球性帝國,在20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00萬平方千米。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英國殖民統治發生嚴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被迫允許廣大的殖民地獨立或半獨立,為了繼續在前廣大殖民地地區發揮重要影響力,英國政府倡議督導建立了一個所謂的和平組織——「英聯邦」,前英國大部分殖民地獨立而成的國家加入了該組織。但也有少數沒有加入。
大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外交活動和帝國的萎縮。帝國的領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被形容為「日不落帝國」,它在1890至1900年間達到最高峰。
帝國在全世界范圍內協助傳播了英國的技術、商業、語言和管理模式。帝國霸權幫助英國實現了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雖然海外的殖民地(除了一些自治領外)的人民大多無權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來,英國本土的民主卻繼續深化。
從殖民地的角度來看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殖民地從英國那裡獲得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投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獲得了英國的法律框架與國際性的語言英語。在殖民地脫離帝國獨立之前英國都會試圖將它的議會民主制留給殖民地人民,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獲得成功。獨立後的英殖民地大部分都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
但同時,英國的殖民政策並非利他主義的。事實上,英國的殖民化是完全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英國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礎設施,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夠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東南亞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單一農業產品)的供應者,這對這些國家獨立後的經濟發展並無幫助。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穩定,英國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鼓動殖民地內不同民族、語言或宗教的人們相互內斗,使得像愛爾蘭、印度、辛巴威、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蓋亞那和斐濟這些國家在獨立後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種族沖突。
「大英帝國」一詞的最早使用者相信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師兼數學家約翰·迪伊(John Dee)。

背景:英格蘭殖民主義

對不列顛島嶼與法國的擴張
自1066年威廉一世從諾曼底登陸並征服了英格蘭之後,英格蘭在幾百年的時間里就一直積極地介入歐洲大陸的事務。到14世紀末,從對歐洲的羊毛貿易發展出來的對外貿易已經成為英格蘭最重要的國家政策。
這段時間是英格蘭對外征服的開始,包括了1282年對威爾士的擴張,以及1169年對愛爾蘭的征服。1296年英格蘭對蘇格蘭的短暫控制在1314年中斷,兩個地區的真正統一要等到1603年通過王位繼承的方法來和平實現。雖然1204年英格蘭君主喪失了諾曼底的領土,通過聯姻與繼承英格蘭的統治者還是擁有法國大片的土地,直到1453年最終喪失。從此之後一直到1563年英格蘭君主只擁有法國北部的戰略要港加來,但是自那之後就連加來港也丟失了。

海外帝國的成長
海外的大英帝國——這里指的是英國人的海洋探險以及在不列顛島以及歐洲大陸以外地區的移民或殖民——之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所採取的具有開拓性的海洋政策。在理查三世所建立起來的羊毛貿易的基礎上,亨利七世創建了現代英國海洋商貿體系,並極大地發展了英國的造船工業與導航技術。這套體系也為日後的貿易機構的建立創造了條件,而像馬薩諸塞灣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類的貿易企業為英帝國海外的擴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朴茨茅斯建造英國的第一個干碼頭,加強建設當時還規模很小的英國海軍,他於同年8月5日在聖約翰港宣布紐芬蘭為英格蘭的殖民地;1587年沃爾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在羅阿諾克(Roanoke)宣布弗吉尼亞為英格蘭殖民地。但這兩塊殖民地都十分短命,由於食物匱乏、惡劣的天氣、海難以及美洲大陸上不友好的土著人的侵犯,英格蘭很快就不得不放棄這兩片殖民地。

斯圖亞特王朝時期
1588年(在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期間)對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大勝正式確立了英格蘭作為海上強權的地位,雖然之後1590年代幾次與西班牙戰事的失敗暫時挫敗了英格蘭野心勃勃的海外殖民計劃。1604年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終於與西班牙簽訂了《倫敦條約》,正式結束兩國的敵對狀態;1607年英格蘭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建立了第一塊永久的海外殖民地。在之後的三個世紀中英格蘭不斷地在海外擴張勢力范圍並鞏固了國內的政治發展。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議會在倫敦合並,組成大不列顛議會。

對美洲的殖民
大英帝國的雛形成於17世紀初,此時英格蘭已經在北美建立了多片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包括了日後的美利堅合眾國、加拿大的大西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島嶼例如牙買加和巴貝多。
盛產甘蔗的加勒比地區高度倚賴奴隸的工作,它是英格蘭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圖的殖民地。美洲大陸南部的殖民地則為英格蘭提供煙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則出產毛皮;它們從經濟角度上講沒有像加勒比島嶼一樣對英格蘭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種土地吸引了眾多英格蘭移民者。
英格蘭的美洲帝國正通過戰爭與殖民逐步擴大,例如通過英荷戰爭的勝利英格蘭獲得了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紐約)。不斷發展的美洲殖民地不斷向西探索,尋求更多的可耕種土地。七年戰爭中英格蘭擊潰了法國,並在1760年佔領了新法蘭西的全部地區,使得英國獲得了北美更大地區的控制權。
隨後,澳大利亞(1788年被發現,最早是犯人的流放地)和紐西蘭(1840年成為英國領土)成為英國移民們的另一目的地,而同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土著人口也因戰爭與疾病使人口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銳減了60%至70%。這些殖民地之後都實現自治,並是羊毛和黃金的出口地。

自由貿易與「非正式帝國」
原本的英國殖民體系在18世紀開始衰落。在輝格黨人長期控制國內政治權力的時期(1714年至1762年),帝國對英國而言變得不那麼重要,直到一連串試圖扭轉這種對殖民地忽視的措施(主要包括了從殖民地徵收更多的稅收)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國喪失了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
這段時期有時候被稱為「第一英帝國」,即17至18世紀英國在美洲的擴張。18世紀開始英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擴張則被稱為「第二英帝國」。英國對美國控制權的喪失表明,殖民地並不一定對英國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英國在放棄了對美洲殖民地的防務與行政管理之後,依然主宰了美國與英國的主要貿易。
重商主義是經濟學的理論,指的是國與國之間對財富的爭奪,它是英國第一次海外殖民擴張的特色。但是現在在英國,重商主義很快就要讓位於亞當·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的經濟自由主義了。
英國從北美殖民地獨立這一事件中學到的經驗是,即時是在不擁有殖民統治權的情況下貿易依然能夠帶來經濟繁榮。這就是為什麼在1840至1850年代英國願意授予像諸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領地位的原因,因為這些國家的白人們被視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國」人民而已。而愛爾蘭則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它於1801年被並入全稱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英國。
在這一時期,英國也宣布廢除奴隸貿易(1807年),並很快將這一禁令強加到別國身上。到19世紀中英國已經基本在全球范圍內消滅了奴隸貿易。奴隸制本身於1834年在英國的殖民地被廢止,情況直到1920年左右才有形成穩定狀態。
舊有的殖民與奴隸制度的終結是與自由貿易一同實施的,自由貿易原則在1840年左右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其標志是英國撤銷了《玉米法》(Corn Laws)和《航海條例》(Navigation Acts)。自由貿易完全地開放了英國市場,也促使其他國家在19世紀中葉開放他們的市場。
一些人會認為,自由貿易的興起僅反應了英國的經濟地位,而與任何的哲學觀點無關。確實,英國對迫使他國執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對自己施行同樣政策更為熱衷。雖然英國喪失了13個美洲殖民地,1815年歐洲大陸上拿破崙的最終戰敗確立了英國最成功的國際強權的地位。在工業革命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的地位之時,皇家海軍則主宰著海洋。始終與歐洲大陸事務保持距離的英國也得意施行旨在擴大其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擴張計劃,這種海外擴張是通過自由貿易和戰略優勢所建立起來的一個「非正式帝國」。
從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到1870年的普法戰爭,英國是全球唯一的工業化強權,是全球30%工業產品的生產地(1870年)。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能夠如此有效、低廉地生產工業品,以至其在國內生產的產品在運輸到外國後其價格依然比外國當地所生產的產品更具競爭力。只要其海外市場的政局穩定,即使沒有實施正式的殖民統治,英國依然能夠從自由貿易中獲益。

英帝國在亞洲
1757年普拉西戰役(Battle of Plassey)的勝利讓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印度孟加拉邦的統治權,雖然1770年因對該邦過度征稅而惡化的飢荒引起了英國國內的爭議。到了19世紀,東印度公司已經幾乎控制了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之後該公司管轄的領土被移交給女王政府管理。維多利亞女王於1876年被宣布為印度女皇。
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和馬來亞也被納入英國在亞洲的勢力范圍。1841年在獲得了鴉片戰爭的大勝後,英國從中國人手裡奪得了香港。
英國對中國的興趣源自18世紀末,當時英國成為中國茶葉的進口國。茶葉進口導致了英國方面巨大的貿易逆差,因此英國希望通過從印度向中國出口鴉片來平衡開支,雖然這么做違背了中國的禁令。因鴉片貿易所引起的兩次鴉片戰爭都以英國的勝利告終。
鴉片戰爭之後,英國與中國保持了一種復雜的關系。雖然英國獲得了香港,英中貿易主要還是通過幾個開放了的中國港口進行。因此英國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獨立的中國,因為中國的崩潰意味著其他西方強權就可能與英國一起瓜分中國,而使得英國所擁有的特權地位受到挑戰。
同時,英國也不希望看到一個過於強大的中國,因為這就意味著中國將取消或要求重新協商一些原本簽訂的條約。這種態度解釋了看似矛盾的英國對華政策:一方面協助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另一方面卻和法國聯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不列顛治下和平(Pax Britannica)的瓦解
作為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英國曾經能夠將整個世界作為其原材料的來源國和工業品的出口市場。但是隨著其他國家的工業化,在19世紀這種情況在逐漸改變,越來越多國家尋求保護其原材料的供應和出口市場。到1870年代,英國的工業產品面臨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強有力競爭。
工業化在德國和美國迅速進行,使它們迅速趕超了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比如,到1870年德國的紡織和金屬工業在組織結構和技術效率上已經超越英國,並且在德國國內市場上已經擊敗英國同類產品。到19世紀末,德國甚至開始為當年的「世界工廠」生產這些產品了。
雖然無形出口品(如銀行服務、保險和船運)讓英國不至於出現貿易逆差,其貿易額佔世界總貿易額的比例從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年的六分之一。英國不僅只在工業化國家市場的競爭中落敗,其產品在欠發達國家的市場上也沒有占優勢。英國甚至正在喪失它曾經所擁有的,對印度、中國、拉丁美洲和非洲海岸等地區貿易上的主導地位。
英國的商業困境因1873至96年的經濟蕭條而雪上加霜。因商業衰退所導致的通貨緊縮更進一步給各國政府增加了壓力,迫使它們鼓勵扶植國內工業,從而最終導致了歐洲強權逐漸拋棄自由貿易的原則(德國於1879年、法國於1881年先後放棄自由貿易)。
這么一來的結果是國內和出口市場的雙重萎縮。歐洲和之後美國的政府與企業領袖們因此開始將海外的殖民地作為他們新的市場:這些海外殖民地將成為宗主國的出口市場,而他們則被安置在貿易壁壘的保護之下,使得其他國家商品無從與宗主國產品競爭。同時它們還依然是廉價的原材料供應地。雖然英國將自由貿易一直堅持到了1932年,英國也參與了對海外殖民地的爭奪,以避免那些曾經在其影響之下的地區落入別的工業化國家之手。

英國與新帝國主義
1870年代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段時期內,歐洲殖民擴張的政策與意識形態被稱作「新帝國主義」。這段時期內最明顯的趨勢就是各歐洲強權「為帝國而帝國」,在海外競相爭奪並鞏固其殖民地,在種族優越論的前提之下直接殖民與統治其他被視作是劣等民族的人民。
在這一時期,歐洲強權在海外的殖民地總面積達到了2300萬平方公里。非洲直到1880年代還很少有歐洲人踏足,但在這一時期內非洲成為帝國主義者們主要的目標。但是擴張在其他地區也十分頻繁,特別是在東南亞和東亞沿海地區:在這些地區美國和日本也加入到了爭奪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認為是英國進入新帝國主義時代的分水嶺,這一年本傑明·迪斯累利領導的英國政府從負債累累的埃及統治者伊斯梅爾(Ismail)手中買入了蘇伊士運河的股份。英國從此鞏固了對這條對英國和印度貿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的運河的控制權。1882年,英法兩國對埃及領土的爭奪最終以英國人的勝利告終。
對俄國幾個世紀以來逐漸向南擴張的擔心也影響了英國的政策:1878年英國控制了塞普勒斯,將其作為保護奧斯曼帝國的據點;在此之前英國還參與了1845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並試圖入侵阿富汗。所有這一切舉動都是為了阻止俄國進一步向南擴張以至最終威脅到英國對印度的佔領。英國發動了三場針對阿富汗的血腥戰爭,但都不成功,當地人民的反抗和復雜的地勢挫敗了英國的目標。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戰爭是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所遭受的最慘痛的軍事失敗,整個英國軍隊被由俄羅斯帝國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圖族(Pashtun)人擊潰。1880年第二次英阿戰爭同樣是一次慘痛的精力,英軍在坎大哈被擊潰、在喀布爾被包圍,最後只能撤退到印度。1919年第三次英阿戰爭引起了阿富汗部族的起義,徹底擊垮了剛剛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軍,將他們永遠地趕出了阿富汗。英國人在亞洲內陸的冒險在1903年一次失敗的、並且完全沒有必要的侵略西藏的企圖失敗後徹底結束。
與此同時,在英國的許多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將正式的帝國視為極其重要,特別是對在世界市場上份額正在下降的英國商品而言。1890年代英國全心全意地採取了新的政策,很快成為熱帶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搶奪者。
英國採取了新殖民主義政策的誘因可能是為了為英國產品和投資尋求更大的海外市場,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戰略性的先發制人舉措,為的是防止現有的貿易通道被別的強權破壞,或者讓別國在日趨封閉的國際貿易形勢發展下獲取更多的出口市場。1900年初張伯倫試圖對英國的貿易壁壘法案進行修改卻遭到很大的反對並最終被迫放棄,顯示即使在英國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英國人還是多麼地支持自由貿易的原則。也有歷史學家們認為,英國採取新帝國主義政策其實是其影響力下降的表現,而非其影響力上升的結果。
在印度的殖民主義的演變過程足以警示我們,不應將新帝國主義時代之前西方資本主義強權間經濟上的競爭視為英國加強殖民地管制的唯一原因。印度正式成為英帝國的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鞏固英國對印度的統治,也是對印度兵變的直接反應,而印度兵變的緣由之一也是印度國內的保守勢力反對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許多政策所導致。

對非洲的掠奪
1875年歐洲國家在非洲兩塊最主要的殖民地只有阿爾及利亞和開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國家都成為了歐洲國家的殖民地。這種從原先只在經濟控制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國」到對非洲殖民地直接管制的轉變,其實是以英國對這些原本就處於英國影響之下的非洲地區赤裸裸的掠奪而實現的。
當法國、比利時和葡萄牙在剛果河下游地區進行殖民活動時,他們其實已經威脅到了英國向熱帶非洲的深入。1884至1885年的柏林會議就曾試圖調解強權之間的矛盾,該會議提出了以「實際佔領」為確定各國殖民地歸屬的評判標准,而該標準的採納意味著歐洲國家更加肆無忌憚地襲擊非洲當地的部落和人民以求獲得更大面積的「實際佔領」地。
英國1882年對埃及的軍事佔領(最直接的起因是為了保護蘇伊士運河)同時也起到了確立了英國對尼羅河地區的控制。這又進一步導致了1896至1898年英國對蘇丹的征服,以及1898年9月涉及英法兩國的法紹達事件。
1899年英國完成了對南非的全面佔領,這項軍事行動最早始於1795年對開普的並吞。在侵犯了原本是南非荷蘭人所統治的金礦產區德蘭士瓦以及鄰近的奧蘭治自由邦後,負責南非事務的英國南非公司進一步向北深入,並以開普富商賽西爾·羅得斯爵士(Sir Cecil Rhodes)的名字將其所佔領的地區稱作羅德西亞(Rhodesia)。
英國在南非和東非的勝利促使羅得斯爵士和英國駐南非大使阿爾佛萊德·米爾納(Alfred Milner)提出了在非洲建立一個「從開普到開羅」的英國殖民帝國。他們希望通過建造連接蘇伊士運河和南非礦區的鐵路來實現。但是由於德國對坦噶尼喀的殖民將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兩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間只有電報線路暢通,而鐵路則無法建造。
雖然是自由貿易最積極的鼓吹者,矛盾的英國人在1914年卻不僅僅成為最大的海外帝國,更是掠奪非洲的最大受益人。1885年至1914年之間英國將大約30%的非洲人口置於其統治之下,而同一時期法國只統治了15%的非洲人、德國9%、比利時7%以及義大利1%。英國的奈及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

白人殖民地的自治
隨著加拿大(1867)、澳大利亞(1901)、紐西蘭(1907)、紐芬蘭(1907)和南非聯盟(1910)相繼取得了自治領地位,大英帝國已經開始了從帝國到英聯邦的轉變。這些新國家的領袖們與英國政治家們一起出席1887年起定期舉行的殖民地會議(1907年後被稱作帝國會議)。
自治領之間的外交關系主要由英國的外交部負責,而加拿大雖然在1909年設立了外交部,其與帝國內其他國家的關系依然通過英國派在加拿大的總督、自治領駐倫敦的高級專員(加拿大於1880年首次任命自己的高級專員,澳大利亞則在1910年效仿)和英國在海外的外交使節們維系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是代表帝國內所有的自治領政府宣布參戰的。
各自治領在外交政策確實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其政策不明顯違反英國本身的利益:加拿大的自由黨政府在1911年與美國簽署了一項雙邊自由貿易的互惠協議,最後卻因英國保守黨的反對而沒有獲得批准。
國防方面,原本將自治領的防務納入一個單一的帝國軍事框架在1900年以後被證明已經很難維系,因為英國此時開始在歐洲大陸的防務問題上開始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還必須面對德國海軍崛起的威脅。1909年大英帝國決定各自治領應擁有其自己的海軍,這是對1887年英國承諾澳大利亞以向英國海軍輸出人力以換取英國在太平洋地區艦隊駐扎這一協議的違背。

一戰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完成了最後一次的大規模海外擴張。英國經國際聯盟的批准對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進行委任統治,而前德國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納米比亞)和新幾內亞也被劃入英帝國的版圖(其實西南非洲被歸由南非管理,而新幾內亞則由澳大利亞統治)。不過一戰之後英國在萊因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西德的佔領區就不被認為是帝國的一部分。
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了新的殖民地,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系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官員人數的缺乏。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了這種民族主義情緒。

Ⅶ 1840年雅片戰爭時,英軍來了多少人多少船他們是從哪來的

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艦船和四千餘名官兵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封鎖了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

鴉片戰爭
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鴉片戰爭(Sino-British Opium War)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也改變了香港的命運。

嘉慶中葉後,清朝的統治日趨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國」自居,虛驕自大,閉目塞聽。而同一時期的歐美列強卻有長足發展,並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作為他們擴大海外市場的主要目標。而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國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國」思想,一直以來中國人對外來的產品的需求很小。外國商人為攝取暴利,從華南將大量鴉片走私輸入中國,鴉片的輸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餘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鴉片戰爭爆發之前,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鴉片的泛濫,影響了民眾的身心健康,使吏治敗壞導致中國白銀外流,政府財政收入短絀。道光延續自雍正以來的禁煙政策,但鴉片走私不但不見收效,反而日益猖獗。事態的發展引起的朝野人士的警覺。道光下令封疆大臣討論禁煙的看法,朝野對禁煙的看法不一,最終打東道光帝的是當時湖廣總督林則徐的禁煙奏摺。林則徐一針見血地指出:若再聽由鴉片泛濫下去,則數十年之後中原再無可御敵之兵,也沒有可以充餉之銀。這種局面顯然是道光帝無論如何也不想看到的,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48)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抵達廣州,隨即開展禁煙,嚴查煙販,整頓水師,曉諭外商呈交鴉片。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二萬余箱鴉片。中國的禁煙措施,遭遇英國政府的強烈反應。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艦船和四千餘名官兵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封鎖了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在林則徐的部署下,廣州軍民嚴陣以待。英軍無隙可乘,逐北犯廈門,也未得逞。又進犯並攻陷浙江定海,繼而又前往天津海口,將英國外交大臣的照會送交直隸總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門口外的穿鼻,與英軍統帥談判,議定草約,稱為《穿鼻草約》。中國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圓,英國歸還定海,兩國國交平行等。清政府大為震怒,於是清政府於道光二十一年一月對英宣戰,並派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率兵赴廣東作戰。次月,英軍攻佔虎門炮台,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琦善被鎖拿入京問罪。同年四月,廣州城郊三元里發生民眾自發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入侵的勇氣。

同年夏秋,英軍繼續擴大戰火,先後攻陷福建廈門,浙江定海,鎮海和寧波。皇侄奕經奉命赴浙江主持軍務,連遭挫敗,逃至杭州。道光二十二年,應軍攻陷吳淞口炮台,守將陳化成戰死。之後,英軍一度侵佔上海,寶山,又闖入長江,攻陷鎮江,切斷京杭大運河南北交通,繼而直抵江南重鎮---南京城下。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軍的炮口下,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他規定中國割讓香港,賠償二千一百萬銀元,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個口岸城市對外通商,此外英國還享有協議關稅,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優惠國待遇等特權。美國,法國隨之也接蹱而至,先後脅迫清朝政府與他們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驅逐中國在澳門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強佔了澳門。

鴉片戰爭的結果是使中華帝國關閉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門,從此被英國的尖兵利炮打開。從此再也不能復合,美國總統泰勒隨即派全權大使乘軍艦到廣州,清政府已成驚弓之鳥,急忙跟他簽訂《望廈條約》。法國軍艦開到廣州海面示威,宣稱將北上攻擊舟山群島,道光帝連忙跟他簽了《黃埔條約》。幾個中國人聽都沒聽過的西方國家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普魯士(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荷蘭,丹麥,瑞典等等,「一些中國曾經聽說過,或從沒有聽說過的彈丸小國,在過去就是前來進貢也不夠資格的,現在排隊而來。」(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下卷)他們一一和中國簽訂了條約,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條約》中英國人一樣享有的特權。中華帝國頓時陷入半殖民地狀態。五千年來,從未受此侮辱。

第二次鴉片戰爭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生產進一步發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他們越來越不滿足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從中國掠奪到的權益,要求在《南京條約》的基礎上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兩次以幫助鎮壓了太平天國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國全境開放、鴉片貿易合法化等無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隨後,英法兩國即策劃了一場新的侵華戰爭,以武力來達到其罪惡的目的。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法國以1856年2月法國神父馬賴在廣西西林從事非法活動被殺事件作為侵華借口。英國則急不可奈地製造了一個發動戰爭的借口——「亞羅號」事件。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走私船,曾經在香港領過一張登記證,已經過期。1856年10月,中國水師在廣州附近登上亞羅號拘捕匪徒,遭到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的抗議。盡管兩廣總督葉名琛同意交還在亞羅號上被捕的中國水手,英方卻不予理睬。10月下旬,英軍突然發動進攻,佔領廣州以南沿江各炮台,並一度沖進廣州城內。由於力量不夠,1857年1月英軍從省河撤退,等待援軍。

1857年9月,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統率海陸軍來到香港。10月,法國全權代表葛羅也率兵到達。12月中旬,英法聯軍5000餘人發動了對廣州的進攻,29日佔領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廣東巡撫、廣州將軍等人投降敵人,在英法監視下組織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地方傀儡政權。

1858年4月,英法艦隊到達大沽口外海面。5月20日,聯軍發動進攻,大沽炮台在經過頑強抵抗後失陷。英法艦隊隨即溯白河(即海河)而上,到達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團,立即派大學士桂良等趕往天津議和。在英法的威嚇下,桂良於6月下旬分別與英、法簽訂了可恥的賣國條約——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天津條約》規定:外國公使駐北京;開牛庄(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江寧(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中國海關僱用外人;外國傳教士入內地自由傳教;外國人往內地游歷通商;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來往;中國給英國賠款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在此以前,中俄、中美《天津條約》已先簽訂。

1859年初,英、法政府分別任命普魯斯和布爾布隆為駐華公使。6月中,英法公使率軍艦到達大沽口外,拒絕清政府從北塘登陸的指定,蠻橫地要經大沽口溯白河進京換約。6月25日,英法軍艦向大沽炮台發動進攻。經過整頓的大沽守軍奮起反擊,擊沉擊傷英法兵艦十餘艘,斃傷侵略軍四、五百名。英法聯軍狼狽撤出大沽口。

1860年4月,英、法全權代表額爾金和葛羅率大批軍隊再度開到中國。5月下旬,英軍佔領大連灣。6月初,法軍占煙台,完成了對渤海灣的封鎖。8月1日,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21日陷大沽炮台,24日佔領天津。清軍退守張家灣、通州(今通縣)一線。9月9日,聯軍向通州推進,21日在通州八里橋打敗清軍。次日,咸豐皇帝倉皇逃往熱河。10月初,聯軍佔領圓明園,在恣意搶劫破壞之後,又放火焚燒,一座世界上最瑰麗多姿的宮苑傑作就這樣毀於英法侵略軍之手。13日,北京留守當局向英、法投降,交出安定門,聯軍兵不血刃控制了北京城。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親王奕欣與英、法代表先後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並訂立《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至此結束。《北京條約》規定:開天津為商埠;准許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地方給英國;發還天主教資產;對英、法賠款增加到800萬兩。

Ⅷ 工業革命 材料一: 英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

(1)工業革命加快了英國城市化的進程,大量農業人口湧向城市。為滿足工業革命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需要,英國進口商品以原材料和食品為主,出口則以工業製成品為主,且額度在全部產品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工業化導致英國貿易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2)特點:工業化水平高;依賴世界市場,發展外向型經濟。
(3)工業革命期間,英國政府為維護資本主義經濟持續發展,通過社會立法,提高勞動者報酬、給予勞動者必要的社會保障。社會立法從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會底層民眾的一些基本權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條件,緩和了社會矛盾化解了社會沖突。成為西方各國體制內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但離實現社會公正公平還有差距。

Ⅸ 1859年,英美兩國險些因為一頭豬而爆發戰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叫做豬戰,豬玀戰爭,其實是英美爭奪美加邊境上聖胡安群島的戰爭。

聖胡安群島在以前寂寂無名,今天名氣卻不小。

這是全世界極少見的觀看虎鯨的一個聖地,距離美國西雅圖市大概2個多小時的開車距離。

這里是100多個小島組成,首府現在有三四十萬人口。

早在1845年,英國和美國簽訂了俄勒岡條約,以解決兩國關於俄勒岡的邊界問題。

這其實只是鄉民經濟糾紛的小事,卻震動了美國政府。

美軍威廉·哈尼將軍奉命派遣60名士兵上島,保護美國人的利益。

英國人對此也頗為惱怒,立即調動3艘軍艦趕來威懾。

但英國艦隊指揮官比較理智,沒有隨意登陸,以免發生戰爭,雙方由此對峙起來。

隨後幾個月,美軍增加到接近500人,修築了一座堅固工事。

英國軍艦則增加到5艘,還搭載了400名海軍陸戰隊,隨時可以強攻。

Ⅹ 請簡單介紹一下19世紀的英國

19世紀英國社會與文化淺析

一、引言 英國,一個歷經千年滄海桑田、風起雲涌的古老國度,一個見證了人類蹣 跚學步、茁壯成長的滄桑智者,一個堅毅不屈、站在大西洋上翹首觀世界、看 未來的猛士。他走過邪風冷雨,帶著他那份沉甸甸的回憶,帶著他那份獨有的 氣質與底蘊,正一刻不停歇地朝著更輝煌的明天前行。驀然回首,那一長串深 深淺淺的歷史腳印中,每一步都述說著一段不一樣的卻都一樣驚心動魄的歷史 歲月,或傷感悲痛,或感人至深,或發人深省······ 輕撣灰塵,打開那幅已微微泛黃的厚重歷史畫卷,「大英帝國」「日不落帝 國」「維多利亞時代」在光芒閃爍,訴說著英國在 19 世紀的燦爛輝煌。19 世紀 的英國,經濟上、國土上、文化上、政治上,都經歷了無數的變革,從一個小 小的島國一步步壯大,成為領土遍及世界各洲,影響世界的大帝國。在19 世紀, 它流了血,流了淚,也收獲了財富,取得了進步,脫胎換骨。在當時的世界上 乃至整個人類歷史上,19 世紀的大英帝國都是一個無法超越的神話。

二、經濟發展
(一)工業生產的快速發展 1801 年以後,英國在與法國長達14 年之久的戰爭之後最終大獲全勝。英國 的皇家海軍控制了海權,對外貿易成倍增長,商業空前繁榮。戰爭的勝利擴大 了英國的殖民地范圍,成為了英國的原材料供給地和商品傾銷地,不但為英國 工商業發展提供了廉價原材料還為工業製成品提供了廣大的市場,為工業發展 創造了有利環境。 在工廠日夜不停的機器喧囂聲,英國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生產力成幾倍甚 至幾十倍的速度飛速發展。工業產值在英國經濟中的比重也日益上升,到19 世 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這也使得英國在世界上的 經濟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倫敦成了世界的金融、貿易中心。19 世紀50~ 70 年代,是英國自由貿易資本主義發展的鼎盛時期,史稱 「維多利亞時代」。 在這期間,英國工業革命已經完成,英國鋼鐵產量佔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進 出口貿易佔世界總額的 1/3 以上。1850 年,英國生產了世界煤產量的 60.2%、 鐵產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產量的46.1%。這個漂泊在浩瀚海洋上的小小 島國成了不容小覷、名副其實的 「世界工廠」。

(二)城市化與人口增長 在飛速發展的工業帶動和促進下,曼徹斯特、伯明翰、舍菲爾德、格拉斯 等一大批工業城市迅速崛起,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英國城市化進程極其快 速。到1851 年,英國城市人口已超過了農村人口,初步實現了城市化。城市化 文明隆重地登上了人類歷史文明的舞台。農村文明漸行漸遠,農村的生活方式、 生活理念也逐漸淡出人們視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與理念。鐵 路網在英國土地上星羅棋布,貫穿大江南北,讓人際交往、信息傳遞更加的方 便更加頻繁。在19 世紀的一百年中,英國總人口增加了3 倍,人均收入卻增長 4 了4 倍,這就說明了19 世紀的英國社會是在向前發展的,生產力的不斷提高讓 解決人民溫飽,奔向更加富裕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三)萬國博覽會 19 世紀中期,工業的飛速發展與繁榮讓英國在世界的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 如日中天,英國人對自己的實力以及所擁有的財富極為自豪。為了向世界展示 強盛的英國,萬國博覽會(亦成為「水晶宮博覽會」)於 1851 年 5 月 1 日在倫 敦海德公園一座完全由玻璃和鋼管搭建而成的建築物內舉行了。 萬國博覽會以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為主題,展期為 1851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11 日,歷時 5 個多月,吸引了 6039195 名參觀者。展館長約 563 米,寬約 138 米,建造費時僅九個月,後被移動並且重建於倫敦南區的塞登哈姆,這個地 區後來也因此被更名為水晶宮。展出了包括軌道、牽引機、高速汽輪船、起重 機、廚具用品、鐵製品、以及來自美國的收割機等萬余件展品。 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伯特親王在「燦爛光輝的玻璃頂下舉行了他們的工業 和和平的凱旋式」。博覽會開幕的前兩天,維多利亞女王在日記中寫道:「我們 什麼都能做。」這句話淋漓盡致、完完全全的表現出了英國人對自己的自豪與滿 足,以及他們對未來,對人類科學的滿腔希望、虔誠信服。

(四)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經濟的初期發展往往都是一把雙刃劍,有 利也有弊。19 世紀的英國,經濟發展、工業發展相當迅速,人們尚未意識到或 者尚未想出合適策略來適應並解決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以下是當時最 主要的兩個問題:
1.階級剝削 在資本主義發展中,工人階級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但也是深 受剝削壓迫的弱勢群體。 「血汗工廠」 頻頻出現,工人階級,特別是中下層 工人階級生活條件並未從經濟社會發展中獲得多少好處。社會財富分配不公, 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貧困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城市貧民的數量居高不下,他 們的生活用「凄慘」二字來形容毫不為過。
2.環境污染 工廠的「三廢」讓生態環境滿目瘡痍。倫敦的大地上插滿了「大煙管」,日 夜不停歇的朝著天空排著滾滾濃煙,這些煙遇水汽後便變成霧,倫敦也就在 19 世紀成了「聞名於世」的「霧都」。當時,一個英國工程師在形容英格蘭西部地 區冶鐵業的情形時說:整個地球好像從里往外翻,它的內臟全部都被挖出來扔 得到處都是,整個大地上到處都堆滿了煤渣。

(五)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 周期性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重要特點,每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 狀態,經濟危機便會席捲而來。英國,作為一個最早進行產業革命,工業化程 度最高的國家,第一次經濟危機理所當然的在英國爆發。
1.爆發原因及背景 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是周期性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18 世紀末19 世 紀初,英國國內也曾多次出現生產過剩的現象,但是由於當時資本主義機器生 產發展尚不充分,這種危機僅限於局部地區及部門。1825 年以前,英國經歷了 一個短暫的工業高漲階段。1825 年的工業產值比1820 年增長了大約 1/3,當時 生產水平的生鐵量增加了 58%,棉花消費量增長了 39%。但是,國內外市場卻 6 沒有隨著相應擴大。那時拿破崙戰爭結束不久,再加上歐洲農業歉收,歐洲市 場縮小,一片蕭條。從前局部的生產過剩、供過於求的現象轉變成周期性和普 遍性的生產過剩危機。正如《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一書中所說:「英國在歐洲 市場的商品銷售遇到了很大困難,出口額從 1814 年的2690 萬英鎊下降到1825 年的1460 萬英鎊。對美國和中南美洲的出口也從1815 年的1580 萬英鎊減少到 1340 萬英鎊。同時,國內市場由於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而受到極大限制。1824~ 1825 年期間,工人的實際工資僅相當於 1792 年的 4/5 左右。生產和銷售之間 嚴重的脫節,使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2.經濟危機造成的經濟損失 在這次經濟危機中,英國工業生產和對外貿易都遭受了沉重打擊。3549 家 企業、80 家銀行破產,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從1824 年3 月的1390 萬英鎊驟 跌至1825 年12 月的 120 萬英鎊。棉花、羊毛、生絲、煤的消費量銳減,出口 額減少了 16%。失業率驟然上升,並導致人口外流。但是當時德、法、美等國 工業革命尚未完全展開,所以,1825 年的經濟危機還不具周期性。

二、政治上的三次議會改革
(一)1832 年議會改革
1.第一次議會改革的時代背景
19 世紀初,英國的責任內閣制的框架初步形成。但是在1832 年以前,國王 在首相和內閣成員選舉中任然享有一定主權(例如1827 年在任命首相坎寧·哥 德里奇以及1828 年任命首相威靈頓時,都是國王自己的選擇。)。在喬治四世在 位期間,英國內閣越來越獨立於王權,並向議會下議院靠攏,實際上,內閣才 7 是當時英國行政決策主管。尤其在首相羅金漢姆和首相福克斯當政時期,他們 從不將國王視為「一國之主」,也不把自己當做國王的「僕人」。首相,從國王 的「總管家」變成了英國的真正主人。首相與內閣之間的微妙而緊密的關系讓 他們同享利益、共擔風險,而擁有皇室血統的國王卻越來越被疏遠。 1830 年,在法國「七月革命」的影響推動下,民主運動鋪天蓋地一般席捲歐洲, 勢不可擋。從1830 年末到1831 年初幾個月里,上下議院收到全國各地總共645 份請願書。但威靈頓公爵為首的托利黨認為現行制度已經非常完善,甚至還公 開宣稱堅決反對改革,寸步不讓。當時,英國國內民眾間施行改革的呼聲震天, 這就註定了托利黨在同年的選舉中必然慘敗。
2.法案頒布過程、內容
國王威廉四世(1830——1837)任命輝格黨領袖格雷組閣。格雷內閣於1831 年 1 月成立了以羅素勛爵為首的四人小組,負責起草改革議案,同年 6 月 7 日 獲國王批准成為法律並生效。內容大致包括三個方面:一、對議席分配做出調 整。取消了人口未達到2000 人的56 個「衰敗選區」的議席,人口在2000 至4000 的31 個選區分別減少一個議席,空出143 個議席給大型工業城市和較大的郡縣, 下議院總人數則不變。二、重新規定了選民財產資格。在降低選民財產資格後, 除了大銀行家、大商人、大工廠主有選舉權外,大批手工作坊主、小商人和部 分佃農也獲得了選舉權。三、規定了選民登記程序,縮短了時間。選舉時間從 15 縮短到2 天。
3.意義
1832 年的議會改革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經過如此大規模的運動多番周 折而換來的改革,卻收效甚微。馬克思也曾批評說:「恐怕還從來沒有一個像這 樣強大的、看來似乎成功的人民運動得到這樣微不足道的表面結果。」雖然工人 8 是改革運動的主力軍,但是改革並未改變工人們艱苦的生活,並未帶給他們真 正的民主權力。中盡管如此,1832 年的議會改革任然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 這次改革削弱了國王、貴族、上議院的勢力,促進了政黨組織的完善和兩黨制 度的形成,是英國議會君主制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激發了人們深入選舉改 革的信心和決心,一種內閣與國王、政黨、社會輿論、上下議院之間的新型權 力關系逐漸形成。

(二)1867 年議會改革
1.第二次議會改革的時代背景
進入19 世紀60 年代後,工人階級政治積極性再次高漲,議會改革燃起了新 的希望。1861 年,英國各地工會組織紛紛要求改革制度。1864 年,積極支持英 國工人爭取選舉權的「第一國際」在倫敦成立。1865 年,「全國改革聯盟」成立, 力爭改革選舉制度。馬克思亦積極支持工人爭取選舉權的斗爭,他認為結束資 產階級壟斷性統治的時機尚未成熟,最大限度的擴大資產階級民主才是切實目 標。在第一國際、「全國改革聯盟」等組織以及馬克思等人的支持下,大規模的 改革運動在英國曼切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等各大城市轟轟烈烈的展開。聲 勢浩大的改革隊伍行進在各大街頭和公園,議會的改革已成了大勢所趨,勢在 必行。
2.法案頒布過程、內容 當時的首相是反對改革的保守黨的德比,但是擁有較高政治聲望及地位的 財政大臣本傑明·迪斯累利審時度勢,深知識時務者為俊傑,應順應天勢民意。 於是本傑明扮演改革派以籠絡人心,於1867 年3 月18 日向下議院提出改革議 案,在做部分修改後,8 月通過上議院批准以及維多利亞女王(1837——1901) 9 簽署後生效。1867 年的改革法案對議會席位做了再一次調整,取消了46 個「衰 敗選區」,空出52 個選區給大工業城市和郡。伯明翰、曼切斯特、倫敦以及其 它中型城市席位有所增加。改革議案基本去除了「衰敗選區」,小資產階級和上 層工人階級獲得了選舉權。
3.意義 雖然廣大的城市下層工人以及全部的農業人口並未獲得選舉權,議會選舉 制度的民主化任務認為結束,但是大多數工人境況得到好轉。1867 年的議會改 革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史上意義是極為深遠的。

(三)第三次議會改革
1.二次議會改革的時代背景
1880~1885 年英國爆發嚴重經融危機,失業率暴漲至歷史最高點,社會矛盾 日益激化。愛爾蘭掀起了民主自治運動的高潮,蘇丹更是爆發了馬赫迪抗英大 起義,英國在非洲東北部的殖民擴張也遇到了困難。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 執政的格拉斯頓自由黨政府陷入困境。
2.法案頒布過程、內容
約瑟夫·張伯倫為自由黨激進派代表,他趁機聯合在野的保守黨給政府施 壓,促使格拉斯頓政府提出兩個新的議會改革法案——《人民代表制》法案以 及《重新分配議席》法案。《人民代表制》於1884 年12 月通過議會。該法案對 選民范圍進一步作出了調整擴大,選民增加了1 倍,擴大到450 萬人。「房主選 舉權」擴大到了各郡縣,部分工農業者也也有了選舉權力,但是未成家立業、 依靠父母生活的男子以及全部的婦女、家庭傭人都沒能獲得選舉權。《重新分配 議席》於1885 年1 月通過議會。它取消了72 個人口未達到1.5 萬城市單獨選派 10 議員的權利,並將之並入其它郡縣。按照每5.4 萬人分配1 個議員席位的標准將 全國劃分為617 個選區。全國22 個城市以及劍橋、牛津大學仍然保留2 個議席, 其它各選區均實行單一選區制,即一個選區只能有一個議員代表。
3.意義
這次議會的改革讓議席分配更加合理公平,對人口密集的工業城市的工人 有一定好處,一定程度上讓工人階級以及部分農業人員參與到了國家政治中, 對改善工人的處境和推動資本主義發展有著促進作用。

三、19 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
(一)興起和發展
19 世紀30 至40 年代,經濟飛速發展,社會也進行著巨大變革的,一種新 型文學——現實主義文學,開始出現在英國文壇。它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 力求貼近真實生活,最大限度的反應人們的生活狀態和面貌。在浪漫主義文學 漸漸消退的時候逐漸佔領英國文壇,19 世紀40 至50 年代達到鼎盛。
(二)特點
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與憲章運動關系密切,可謂是密不可分。並且具有小資 產階級文學特點,由於大部分作家均出生於小資家庭,故其作品也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小資階級的生活。在這些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之中,大部分都塑造了一個 奮斗不息的積極的小資形象。雖然此類文學作品幽默諷刺,反對暴力性革命、 主張社會改革、擁護道德批判和道德感化。此外,不少優秀女性作家在文壇也 占據一席之地,例如蓋斯凱爾夫人、喬治 · 艾略特、勃朗特姐妹等優秀的女 11 性現實主義文學作家。
(三)代表作家。
1、奧斯汀 奧斯汀(1775——1817)生於英國一個牧師家庭的奧斯汀天生就對文學有 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她生活一個鄉村小鎮上,終生未婚。在她短暫卻充實的一 生里一直鍥而不舍的追求著自己的文學之夢,完成《理智與感傷》、《勸導》、《曼 斯菲爾德庄園》、《艾瑪》、《諾桑覺寺》、《傲慢與偏見》等六部小說。她的小說 主要描寫了鄉紳家庭里女性的婚姻與生活,以一種輕快活潑又風趣詼諧的方式 體現了女性世界的酸甜苦辣,著重描寫少女從懵懂與盲目走向認識現實、認識 自我的過程。奧斯汀也因此被譽為描寫女性意識的卓越作家。

2、薩克雷 薩克雷(1811——1863)薩克雷父親是東印度公司一名官員,自四歲喪父 後,年幼的薩克雷繼承了父親巨額遺產,常常出入於上流社會,過著公子哥生 活。1833 年將家產揮霍殆盡,先後任《弗雷澤雜志》和《笨拙》雜志專欄作者。 在他的一生中寫過大量小說,例如《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紐克姆 一家》、《弗吉尼亞人》,中篇小說《巴利·林頓的遭遇》 ,短篇小說集《 勢利 眼集》等。最具代表意義的要算是以辛辣諷刺見長的長篇小說《名利場》,它真 實的再現了1810~1820 年攝政王期間英國上流社會之間勾心鬥角與腐敗丑惡。 這部小說篇幅宏大,情節跌宕起伏,是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薩克雷也因 此在文壇上與狄更斯齊名。

3、蓋斯凱爾夫人 蓋斯凱爾夫人(1810——1865)蓋斯凱爾夫人自幼受到父親文學修養和宗 12 教信仰的影響,並且進入當地一所女子學校學習。蓋斯凱爾夫人夫人一生發表 過六部長篇小說(包括《瑪麗·巴頓》、《北與南》、《露絲》、《克蘭福德》、《西 爾維婭戀人》、《夏洛特·勃朗特轉》)。處女作是發表於1848 年的《瑪麗·巴頓》, 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人階級的悲慘的生活與命運,在19 世紀英國文學 上佔有重要地位。

4、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1816-1855) 代表作是世界著名女性著作之經典——《簡·愛》。這 部作品雖不能說是巨作,但也稱得上是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從女性要求 獨立平等的角度,展現了英國19 世紀上班也社會現實。揭露了當時的為慈善事 業的殘暴本性,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本質;同時也表達了 婦女要求平等地位同樣待遇的思想,為婦女解放運動奠定了一定思想基礎。 艾米麗(1818-1848)《呼嘯山莊》是艾米麗唯一一部小說,但是僅此一部 已經奠定了她在文學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呼嘯山莊》被成為是「最奇特的小 說」,艾米麗以其「心靈中非凡的熱情」和她繼拜倫之後無人可比的「強烈的情 感、憂傷、大膽」震撼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心靈。 安妮 (1820-1849) 安妮的代表作《艾格妮斯·格雷》,雖然比起《簡·愛》 和《呼嘯山莊》在文學上的地位稍遜一籌,但是也是一部反映當時現實生活的 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5、喬治·艾略特 喬治·艾略特(1819-1880)原名瑪麗·安·埃文斯,生於沃里克郡一個農村 家庭。對宗教有著虔誠的信仰的喬治·艾略特曾進入過兩所女子學校學習。她 心地善良,終生熱衷於慈善事業。於1859-1876 年間創作了《亞當·彼得》、《弗 洛斯河上的磨坊》、《織工馬南傳》和《米德爾馬契》《丹尼爾·德薩達》等7 部 13 長篇小說。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描寫了19 世紀初期單純質朴的鄉村生活,而後期 作品則牽涉到重大歷史事件及政治社會內容。描寫細致入微,人物刻畫也非常 的生動傳神。

四、19 世紀英國的對外殖民擴張
(一)英國1800~1880 期間的殖民擴張
工業發展,財富積累,英國統治世界的野心如無法控制的烈火,很快在世 界各地熊熊地燃燒起來。1801 年,愛爾蘭被合並,英國正式更名為大不列顛及 愛爾蘭聯合王國。地大物博而又相對落後的亞洲大陸成為了英國一個主要戰略 對象,淪陷的印度成為英國巨大的原材料提供地和廣大的市場。19 世紀中期, 英國利用鴉片發動了兩次侵華戰爭,並參與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1758~1759 年 間,印度爆發愛國的民族大起義,但是由於當時的英國擁有著較之先進的軍隊, 大舉鎮壓起義隊伍,此次起義以失敗告終。1876 年,保守黨 B.迪斯累里內閣為 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印度女皇。此後英國又稱為大英帝國(或 英帝國)。英國繼續擴大在伊朗、緬甸、南非、埃及、東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 亞等地的侵略,此外,英國還在南美洲大舉投資,南美洲也被列入「狩獵」范 圍。1867 年,加拿大成為英國第1 個自治區域。
(二)1880~1900 年間英國的殖民擴張
19 世紀末期,英國的殖民擴張主戰場轉向非洲。在從法國手中奪得蘇伊士 運河的控制權後,英國於 1882 年佔領了埃及,緊接著在 1899 年佔領了蘇丹。 英國埋頭苦戰在非洲戰場,與其他殖民國家激烈爭奪者東非、中非及西非的土 14 地。1884 年~1885 年召開的柏林會議實際上是帝國列強們的分贓大會,英國「滿 載而歸」。 帝國主義分子 C.J.羅得斯提出修建一條從開普敦到開羅縱貫非洲大 陸的大鐵路,也就是所謂的「二 C 計劃」(開普敦和開羅的英文寫法第一個字 母都是「C」),以便加緊侵略南非。1899 年英布戰爭爆發,英國吞並奧蘭治和德 蘭士瓦。19 世紀末,在亞洲戰場上,緬甸、阿富汗淪為英國殖民地。1900 年, 英國參與鎮壓了中國義和團運動,並染指中國西藏。
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的殖民地在眾多貪婪的殖民擴張國家中是最大的,遍及世界各洲,掠 奪來的財富不計其數。其土地之廣,無國能及,成了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殖民擴張既是讓人痛恨又讓人所震驚,對英國人來說,19 世紀的大英帝國是英 國人歷史上最值得驕傲的神話。

五、結論 綜上所訴,19 世紀的英國在政治經濟文學等方面上都進行了巨大的變化。 政治上三次議會改革讓英國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化,讓更多人民參與到國家政 治中,這在資本主義社會國家中起著典範作用;經濟上來說,在19 世紀上半葉 英國已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讓英國面貌煥然一新,隨之而來的便是城市化同 樣也產生了種種問題,例如階級剝削、工業污染、經濟危機等等;文學上,19 世紀 30~40 年代,社會發展中產生了種種黑暗,曾經風靡一時的浪漫主義文學 漸漸褪色,以揭露社會陰暗面的諷刺性現實主義文學應運而生,40~50 年代達到 高潮。 19 世紀的英國,危機與變革並存——在危機中進行變革,而在變革中又產 15 生新的危機,繼而又是新的變革。英國在危機與變革中取得進步,並逐步登上 世界巔峰,了解19 世紀的英國對生活在充滿危機與改革的世界我們來說有著重 大意義。 總而言之,19 世紀的英國從政治經濟等方面不但有了量變,甚至有了質的 飛躍,讓英國從平庸到脫穎而出,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先驅,當時世界的霸主。

閱讀全文

與1856年英國有多少人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進口證長什麼樣 瀏覽:404
英國電匯學費是多少 瀏覽:605
中國人壽哪裡上市 瀏覽:447
中國飯菜怎麼做 瀏覽:251
中國哪個地方是女娶男 瀏覽:690
中國隊對戰韓國哪裡免費直播 瀏覽:67
英國實行過什麼好的政策 瀏覽:342
印尼紅花梨的床大概多少錢 瀏覽:839
印度什麼木頭 瀏覽:301
為什麼印度敢單挑三國 瀏覽:936
自心是哪個越南組合 瀏覽:213
中國有哪些釘子 瀏覽:387
英國什麼時候能恢復上班 瀏覽:998
英國離中國多少距離KM 瀏覽:617
伊朗高原旁邊有什麼河流 瀏覽:531
越南豆包怎麼做好吃 瀏覽:558
英國機場買什麼便宜 瀏覽:839
中國淘寶村是哪個村 瀏覽:545
印度盲人有多少人口 瀏覽:581
中國一年有多少個情人節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