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工業聯合會警告:國企業正切斷對華貿易關系,如何解讀這一言論
引言:小編認為,這一言論發表的基礎是英國國企害怕由於英國政府最近因為競爭而鬧得沸沸揚揚的反華事件會影響到企業以後的發展,擔憂企業因為英國政府的對華態度而受到影響。當然,英國國企的這一擔憂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小編想說切斷對華貿易關系,不贊同持續英國與中國之間的友好關系這一選擇並不是個明智的選擇,這很有可能會給英國經濟帶來史無前例的傷害。
因為中英兩國的經貿聯系一直都是非常密切的,與中國斷絕聯系可能會讓英國部分商品斷貨,會缺少來自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也很有可能會加劇英國的通貨膨脹。在疫情橫行全球的時代,英國的經濟本就受疫情的影響,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如果在此刻選擇與中國斷絕關系,這對英國的經濟更是會造成不可預估的傷害。而且如果英國斷絕與中國的關系,那麼英國經濟的空虛就需要別的國家來填補。這就會加大英國對其它國家的依賴程度,對英國本身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小編希望英國的國企領導人們,可以理性思考怎樣的選擇才會為英國國企帶來一個光明的未來,慎重做出正確的選擇。
2. 聯合國報告警告多重危機使九成國家發展受阻,這反映出啥問題
在2022年9月8日,聯合國報告匯總警告多重危機已經讓全球超過90%的國家發展受阻,這反映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要面臨著發展困局面,不僅是經濟發展受挫,其他方型緩面也要面臨嚴卜橘模重的挑戰。報告中指出,世界正在面臨伍高的問題是接踵而至,如果不及時改變現狀,世界上將會有更多的國家會更加貧困,更加艱難,將會面對更加不公平的局面。
這一份報告也重點反映了流行病、傳染病的肆虐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需要完善各種社會保障制度,以應對給人類社會帶來不確定的突發因素。
3. 聯合國警告:多重危機使九成國家發展受阻!到底是哪些危機
聯合國警告:多重危機使九成國家發展受阻!到底危機主要是來自新冠疫情和嚴重天氣氣候變化和戰爭等多種因素影響。讓很多國家的發展都受到了阻礙。因此應該積極應對這些重重危機,才能夠為未來發展做好基礎准備。
最重要的一點因素就是各個國家團結一心來積極應對現在病情和天氣以及其他危機影響。這樣才能夠為未來長期發展做准備,有為人民日常生活作出保障。
4. 英國發布嚴重洪水警告,洪水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隨著歷史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自然災害對自己帶來的影響,畢竟有著很多的人都通過自己的打拚來讓自己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一場天災很有可能會讓他們變得一無所有,像是洪水就是如此,普通人在面對洪水的時候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而每一個國家也都對於這種災害有所警惕,英國就發布了嚴重洪水警告,如果說防範不得當的話,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很有可能會讓一些人無家可歸,下面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一、會影響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當洪水到來的時候,如果他們沒有做好准備,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他們被困在源悶洪水當中,只能夠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而且洪水期間,也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畢竟洪水非常的影響交通。
各位蔽裂旁看官,以上就是我對“英國發布嚴重洪水警告,洪水會帶來怎樣的危害?”的回答,如果您還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5. 英國歷史事件The Troubles
The Troubless是北愛爾蘭問題
北愛爾蘭問題(英語:The Troubles,愛爾蘭語:Na Trioblóidí),簡稱北愛問題,是用來描述從1960年代後期開始,到1990年代後期由1998年4月10日簽訂北愛和平協議中止,在北愛爾蘭發生的包括共和派與保皇派准軍事組織、皇家阿爾斯特警隊,英國陸軍與其他人員的公眾暴力活動,是愛爾蘭的周期性暴力沖突中的最新一輪。
北愛問題經常以不同的方式被稱作一場多方沖突,一場游擊戰,一場低烈度沖突,甚至一場內戰。
概述
北愛問題由30年來在北愛爾蘭的民族主義者(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徒)社區和聯合主義者(主要是新教徒)社區的成員之間不斷重復發生的激烈暴力沖突組成。沖突是由北愛爾蘭在聯合王國內的爭議性地位與對佔少數的民族派社區的統治,以及佔多數的聯合派對民族派的歧視所導致。暴力活動的特徵是由准軍事集團進行的武裝戰斗,其中多數屬於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1969-1997年戰斗活動,目標旨在終結英國在北愛的統治與建立一個新的,「全愛爾蘭的」(all-Ireland),愛爾蘭共和國。
為回應這場戰役以及感覺北愛爾蘭的英國特質和聯合派的統治地位被不斷侵蝕,保皇派准軍事組織如UVF和UVA對民族派人口發動了他們自己的戰役。政府部隊——英國陸軍與警察(皇家阿爾斯特警隊)也牽涉其中。英國政府的觀點是,它的部隊在沖突中是中立的,試圖在北愛爾蘭維護法律與秩序。愛爾蘭共和派卻把政府部隊視為沖突當中的「戰斗員」,並以政府部隊和保皇派相勾結的活動來證明這一點。警方調查官進行的「徹底」調查表明,英國部隊,特別是RUC,與保皇派准軍事組織勾結,參與謀殺,並在根據要求調查此事時妨礙司法。
伴隨著暴力,北愛主要政黨之間,包括那些譴責暴力活動的在內,關於未來北愛爾蘭地位與北愛爾蘭政府構成問題上陷入了僵局。
北愛問題的終結來之不易,根據《貝爾法斯特協定》(一般被稱為「耶穌受難日協定」),北愛和平進程包括多數准軍事組織宣布停火並解除武裝,警察部門的改革和相應地從街道和敏感界線上比如南阿馬與弗馬納撤軍。該文件重申了長久以來未被歷任愛爾蘭政府完全認可的英國的一貫立場,即北愛爾蘭將保留在聯合王國境內直到大多數人投票脫離。另一方面,英國政府第一次承認該原則:即從所謂的「愛爾蘭因素」視角來看,愛爾蘭島的人民作為一個整體有權利,不受任何外界干擾,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解決南北問題。 後者是從民族主義和共和派方面贏得支持的關鍵。協議也確定在北愛爾蘭建立一個權力共享的政府(現暫中止運作)。該政府必須由聯合派和民族派雙方黨派組成。
雖然北愛問題中積極的參與者人數相對較少,宣稱代表兩個社區的准軍事組織有時也並不能代表一般大眾,但是北愛問題牽涉到北愛爾蘭人民的日常生活,偶爾也會蔓延到英國和愛爾蘭共和國。另外,在1969年至1998年之間有好幾次看起來北愛問題可能升級為一場真實的內戰,比如1972年血腥星期天之後,又比如1981年愛爾蘭絕食運動當中,兩派進行互相敵對的大規模武裝。很多人今天仍然持有由於北愛問題形成的政治、社會與公共意見和觀點。
背景
歷史上的族群紛爭 1609-1886
愛爾蘭北部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的沖突起源於英國1609年的阿爾斯特種植園殖民計劃,該計劃沒收當地人所有的土地,以英格蘭和蘇格蘭新教徒「種植者」移民阿爾斯特。當地天主教徒和殖民者之間的對抗導致了1641-年和1689-1691年兩者之間兩場血腥的民族-宗教沖突。英國新教徒在愛爾蘭的政治統治地位在這些戰爭與愛爾蘭刑法中得到保證,後者規定剝奪與英國國教會——聖公宗愛爾蘭教會——抵觸的所有人(包括天主教徒與不服國教者,比如長老會成員)的宗教、法律與政治權利。
18世紀後期刑法體系的崩潰預示了新一輪的社群沖突。特別是在1780年代解除對愛爾蘭天主教徒的租地活動限制之後,使得競爭加劇。因為天主教徒從前被禁止而現在被允許買地與經商,新教的「黎明小伙」(Peep O'Day Boys)組織對他們的社區的攻擊不斷增加。 在1790年代阿爾斯特的天主教徒建立了「保衛者」(The Defenders)組織進行反擊。這使得雙方陣營走向極端,新教社區之前對於民主改良主張日益開明的改革派人數劇減。
許多長老會教徒、天主教徒和自由派新教徒參加了聯合愛爾蘭人協會——一個受法國大革命鼓舞的民族主義運動組織,目標在於結束愛爾蘭的教派分裂,建立一個不分教派的獨立於英國的愛爾蘭共和國。但是,聯愛協的理想被1789年愛爾蘭叛亂的失敗,隨之而來的鎮壓與不斷持續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教派暴力所擊碎。此外,更加強硬的新教徒被政府積極武裝起來以對抗激進分子。成立於1795年的橙帶黨是這場運動的歷史悠久的表現。產生的效果就是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分成持久敵對的兩個陣營。
1801年愛爾蘭國會的取消與愛爾蘭並入聯合王國為兩個社區的對立提供了一個新的政治框架。另外,長老會教徒大部分放棄了他們之前與激進共和派的政治聯系,選擇了一種作為「保皇派」新教社區的一分子,與聖公會更趨同的身份。1829年天主教解放運動通過丹尼爾·奧康奈爾的政治鼓動,大幅消滅了法律上對天主教徒(大約占愛爾蘭人口的75%)、猶太人和其他不信國教者的歧視。但是奧康奈爾的長遠目標(解放運動的本質)是要解散1801年的聯合。他甚至在1843年1月1日自信但是錯誤地宣稱聯合王國將在那一年解散。奧康奈爾的和平主義、民主原則的民族主義迫切要求恢復愛爾蘭國會(被稱為「地方自治」)的主張,在之後的19世紀愛爾蘭政治舞台上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教徒害怕成為天主教統治的愛爾蘭的少數派,趨向於支持繼續由英國統治。
現在沖突表現在了支持聯合法案的人和反對聯合法案的人之間。至1886年,隨著兩個社區組織了相對立的民族主義和聯合主義政黨,這一轉變得以完成。
至此,阿爾斯特聯合派也有了經濟動力——此地是愛爾蘭工業最發達和最依賴與不列顛及英帝國的貿易的地區。當前沖突的直接原因可以在20世紀早期關於地方自治和愛爾蘭獨立的爭論中找到。
愛爾蘭分治 1912–1925
至20世紀第二個十年,權力下放,或者有限的愛爾蘭自治,由於愛爾蘭議會黨的鼓動已經近在咫尺。大多數是新教徒並聚居在阿爾斯特的聯合派反對自治和愛爾蘭獨立,害怕生活在一個羅馬天主教會支配的壓倒性優勢的天主教國家。在1912年,聯合派在愛德華·卡森(Edward Carson)的領導下簽署了阿爾斯特同盟條約,誓言如有必要要用武力反抗權力下放。為此他們成立了准軍事組織阿爾斯特志願軍並從德國進口武器(復活節起義中的叛亂分子在幾年之後也照此辦理)。民族主義者組建了愛爾蘭志願軍,表面上的目的是確保一戰之後的權力下放不遭到英國或者聯合主義分子反抗。但是愛爾蘭志願軍逐漸被愛爾蘭共和兄弟會的成員滲透,比如帕特里克·皮爾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移了危機,推遲了愛爾蘭獨立問題的解決。權力下放雖然被英國議會通過,但是在戰爭期間暫緩實行。
但是這個問題被愛爾蘭志願軍的愛爾蘭共和兄弟會分子在都柏林發動的復活節起義所激發。雖然叛亂被鎮壓,起義的15名領導人被處決使愛爾蘭民族主義分子大大激進化。獨立問題在1918年12月達到頂點,分立主義的新芬黨贏得了愛爾蘭的大部分議席,在都柏林成立了愛爾蘭國會,脫離出聯合王國,雖然當時並未被英國或其他國家承認。同時,兄弟會志願者將自己看成愛爾蘭共和國的軍隊,開始在接下來的1919年1月發動對政府部隊的武裝襲擊,打死了在蒂珀雷里郡的索洛海德貝格(Soloheadbeg)運送葛里炸葯的兩名天主教警察。
1920年,一場愛爾蘭共和軍的志願者對英國政府軍的游擊戰期間,愛爾蘭政府法案將愛爾蘭島分成兩個分離的管轄區:「南愛爾蘭」與「北愛爾蘭」。愛爾蘭的分裂被1921年英愛條約確認,該條約終結了南部的游擊戰,建立了愛爾蘭自由邦——一個幾乎獨立的愛爾蘭國家(在1949年成為共和國並完全獨立)。這個協議承認了愛爾蘭人民中主要集中在古代的阿爾斯特省,希望作為一部分留在聯合王國內的新教徒和全體而言占壓倒性優勢的,要求從英國獨立的天主教徒之間的巨大分歧。
北愛爾蘭留在英國境內,雖然在一個獨立的政府體系下它擁有自己的議會和權力下放的政府。這個制度並不是聯合派要求的,但是卻因政府急切希望擺脫困擾威斯敏斯特國會多年的「愛爾蘭問題」而被包括在協議內。然而,聯合主義分子立即向新政府示好,將北愛爾蘭看成一個按照民主原則、法制和境內大多數人留在聯合王國內的意願成立的政體。但是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將愛爾蘭分治看成是非法和專制地將愛爾蘭島違背大多數人民意願而分裂開來,並且爭論道北愛爾蘭政府既不合法也不民主,而是故意劃分的聯合主義分子多數選區造就的。
北愛爾蘭的民族派開始占人口35%[來源請求],並不接受新政府的合法地位。北愛問題的根本在於聯合派政府在北愛爾蘭整合天主教/民族派的失敗,後者更傾向支持一個統一的愛爾蘭,拒絕放棄民族統一。
北愛爾蘭在暴力中誕生——共有557人在1920-1922年愛爾蘭獨立戰爭前後的政治性或宗教性暴力活動中被殺。其中303人是天主教徒(包括共和軍成員),172人是新教徒,82人是皇家愛爾蘭警隊或者英國陸軍人員。貝爾法斯特見證了大多數暴力事件的發生:452人被殺,267名是天主教徒,185名是新教徒。 雖然在島上其他地方,沖突很大程度上在愛爾蘭共和派游擊隊和英國軍警之間產生,在北方卻被打上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族群沖突的烙印。北方地區的暴力模式是,共和軍襲擊安全部隊,保皇派組織(包括B特後備警察部隊)殺害天主教徒作為報復。民族派將這種暴力活動——特別是在貝爾法斯特——描述為一場對本社區的「大屠殺」(pogrom)。
比如在1920年,共和軍在利斯本的一個新教教堂周日禮拜之後,暗殺了警隊的地區巡官斯旺奇,造成城內佔四分之一的天主教區大部被焚毀。但是,盡管受害者中天主教徒占不成比例的多數(58%的受害者來自占貝爾法斯特30%人口的該社區),雙方都對暴行負有責任,且近半數受害者是新教徒。愛爾蘭其他地區的民族主義者為了回應對天主教徒的襲擊組織了一場對北部商品的抵制,且某些人(包括愛爾蘭自由邦的邁克爾·柯林斯)計劃軍事進攻北愛爾蘭。該計劃被在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內部派別之間爆發的愛爾蘭內戰(1922-1923)打斷,在此期間北方政府反而鞏固了它的存在。另一個之後對北愛爾蘭有著主要影響的愛爾蘭內戰後遺症是被邊緣化的殘存下來的愛爾蘭共和軍。它對兩個政府而言都是非法的,在意識形態上也致力於用武力推翻兩者重新建立1919-1921年的愛爾蘭共和國。
1925年許多民族主義者期望廢止分治,至少讓邊界委員會把北愛爾蘭的大部分割讓給自由邦。但是委員會建議不對邊界做大的變動——事實上使愛爾蘭分裂永久化。此時,愛爾蘭自由邦正式承認與接受了邊界。在1937年,埃蒙·德瓦萊拉在愛爾蘭憲法第二條與第三條中主張整個愛爾蘭都都是自由邦領土。但是,該條款規定「擱置對國家領土的重新整合」,南部國界與1922年相比保持不變。
北愛爾蘭——「新教國家」? 1925–1968
雙方都根據自己的解讀敘述各自的觀點。阿爾斯特聯合黨北愛爾蘭總理詹姆斯·克雷格在1937年回應南方領導人埃蒙·德瓦萊拉1935年的愛爾蘭是一個「天主教國家」的斷言時說到了「新教國會和新教國家」。從聯合派觀點來看,北愛爾蘭的民族派天生不忠,下定決心要強迫他們(新教徒和聯合派)進入一個統一的愛爾蘭。這個威脅被看成必須給聯合派在住房、就業和其他方面特殊待遇。天主教徒流行的大家庭和快速的人口增長也被看作威脅之一。
前北愛爾蘭第一部長大衛·特林布爾承認這段時期的北愛爾蘭對天主教徒成了「一幢冰冷的房子」。然而,直到1990年代,聯合派政治家們都能以北愛與26郡政權相較而言的經濟成功來為北愛爾蘭的存在辯護。從民族派的觀點來看,持續的對天主教徒的歧視只能證明北愛爾蘭是個天生腐敗的、英國人強加的政權。受人爭議的愛爾蘭共和國總理查爾斯·豪希(Charles Haughey)的家庭在1920年愛爾蘭問題開始時逃到倫敦德里郡,他把北愛爾蘭描述成「一個失敗的政體」。聯合派忽視了愛德華·卡森在1921年的警告——對天主教徒的疏遠會使北愛爾蘭一誕生就陷入不穩定。
在1920年代早期最初的愛爾蘭問題之後,北愛爾蘭時不時會有動亂事件發生,1940年代共和軍有一場簡短而成果有限的戰役,在1950年代另有一場流產的戰役。但在1960年代早期北愛十分平靜。
但是,有一個潛在的不穩定信號,那就是某些極端保皇派在1966年建立了一個非法的准軍事團體——阿爾斯特志願軍(名字來自1912年反權力下放民兵組織)。這個團體犯下三樁教派主義謀殺案,兇手被繩之以法,判刑入獄。該團體仍然存在並將在北愛問題中再次浮現。這些保皇派分子其中之一,加斯蒂·斯班斯(Gusty Spence),在為其長期效勞之後,為他的行為道歉並成為北愛主流政治成員之一。
北愛問題的開端
北愛問題廣為人知的開端是在1968年,北愛爾蘭民權協會(NICRA)的遊行中暴動與騷亂此起彼伏。這個團體在1967年發動了一場和平民權運動,借用了美國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民權運動的語言和標志。NICRA尋求為北愛的天主教與民族派平反。他們特別希望:終結不公正的選區劃分,這將所有天主教徒限制在有限的選區內,使地方評議會失去代表性(特別是在德里市);廢止地方政府選舉中的納稅人特權,這給了新教徒(往往更加富有)超出比例的選舉權;以及廢除被看成針對民族派社區的特別權力法案(許可拘留和其他鎮壓手段)
開始時,北愛總理特倫斯·奧尼爾對這場看來溫和的運動贊賞有加,保證對北愛進行改革。但是他遭到許多聯合主義強硬派分子強烈反對,其中包括威廉·克雷格與伊恩·佩斯理,後者指責他是「叛徒」(sell out)。某些聯合主義者馬上懷疑民權協會是愛爾蘭共和軍的「特洛伊木馬」。暴力活動在幾場民權遊行中發生,保皇分子用大棒攻擊民權示威者。皇家阿爾斯特警隊被廣泛譴責為支持保皇派,亦被認為應對允許暴力活動負責。
多數保皇派仇視民權運動的行為與領導人煽動聯合派群眾的恐懼感,宣揚共和軍不止在幕後支持民權協會,而且在計劃一輪新的攻勢有關。實際上共和軍已經窮途末路,只有很少的武器,日益強調非暴力政治。北愛問題的第一輪爆炸活動(主要指向電廠和其他基礎設施)是由保皇派的UVF在1969年進行的,旨在訓練和栽贓給共和軍。
族群沖突在1969年惡化。在一月,一場「人民民主」組織從貝爾法斯特到德里的遊行被保皇派在倫敦德里郡的本托雷特(Burntollet)襲擊。RUC被指責未能保護遊行者。接下來的幾月在德里和貝爾法斯特的民族派區域立起了路障。這場騷亂在澤區暴動(1969年8月12日-1969年8月14日)到達頂點——一場大規模族群暴動在德里的警察和民族主義分子之間爆發。騷亂在澤區的天主教居民、警察與德里青年學徒成員之間爆發,因為後者沿著城牆遊行時穿過澤區。
警察和保皇派為一方,澤區居民為另一方的騷亂在英國軍隊派來恢復秩序之前持續了兩天。這場「戰役」觸發了貝爾法斯特、牛里、斯特拉貝恩等地從1969年8月14日開始的教派騷亂,使很多人喪生,多所住房被焚燒。騷亂是由民族派為了支持澤區軍民發起的示威引起的,在一顆手榴彈扔向一所警察局後騷亂升級。RUC作為回應部署了裝備勃郎寧機槍的裝甲車,並在貝爾法斯特民族派的福爾斯路地區打死一名9歲男童。保皇派群眾以攻擊天主教地區作為對暴力活動的回應,孟買街(Bombay Street)、馬德里街和其他天主教區街道的大部分被付之一炬(見北愛爾蘭1969年騷亂)。第一名被害的警察維克多·阿巴克爾(Bombay Street)是被保皇派而不是共和派射殺的。
民族派宣稱皇家阿爾斯特警隊在這些騷亂中輔助或至少沒有積極反對保皇派。共和軍也被自己的支持者廣泛批評在1969年8月貝爾法斯特騷亂中沒有能夠保衛天主教社區,致使7人被害,750人受傷,1505家天主教徒無家可歸——幾乎是強占的新教徒房屋的五倍。一名天主教牧師報告說他的教區居民把共和軍輕蔑地稱作「跑路軍」(I Ran Away)。
北愛政府要求英國政府在北愛爾蘭部署英軍恢復秩序。民族派一開始歡迎軍隊,經常為士兵送水送飯,因為他們不信任警察的行動會不偏不倚。但是因為軍隊下手過重而被認為偏向聯合派,這種關系迅速惡化。
很多聯合派分子將民權運動視為北愛問題的起因。他們堅持運動動搖了政府,製造權力真空使准軍事組織見縫插針。其他人,主要但不是全部為民族派,堅持認為民權運動和伊恩·佩斯利與其他保皇派的反對,只不過是一個本身生來墮落,必定垮台的教派主義政府制度的先兆而已。
暴力頂峰與北愛議會的解體
1970年至1972年北愛爾蘭經歷了政治暴力活動的大爆發,1972年到達頂峰,近500人喪生。這些年份里暴力升級有許多原因。
聯合派相信主要原因是脫離老愛爾蘭共和軍的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臨時派共和軍)的成立。當老共和軍(被稱為正統派共和軍的殘余成員)擁抱非暴力群眾運動時,新的臨時派共和軍卻決心發動「武裝斗爭」來反對英國在北愛的統治。新共和軍希望展現「天主教社區保衛者」的教派特點,而不是像「正統派」一樣尋求兩個社區勞動階級的聯合。聯合派將這場進行中的斗爭看成是北愛問題的主要原因和持續因素。
內容太多,貼不下了,更多自己看網路吧
6. 1856年,「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是什麼
亞羅號事件」與「馬神甫事件」
1854年,英國串通法國、美國憑借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有「恐不無稍有不變更之處,應俟12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的說法,以利益「一體均沾」為借口,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條約》,法、美亦趁機提出修改《黃埔條約》《望廈條約》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絕。當時因英、法正陷於同俄國爭奪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亞戰爭,無暇以武力東顧中國,美國因兵力有限,也無法對華單獨一戰,三國權作暫時容忍。1856年,《黃埔條約》《望廈條約》12年屆滿,美國再次提出修約要求。此時,克里米亞戰爭已以英、法的獲勝而告結束。當美國新任駐華公使伯駕提出的修約要求再次遭到清政府的拒絕時,英、法就毫不猶豫地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
1.「亞羅號事件」
「亞羅號事件」發生於1856年10月8日。該日,廣東水師千總梁國定帶領兵勇在停泊黃埔港的一隻由中國人蘇亞成所擁有的走私船「亞羅號」上,逮捕了2名中國海盜和10名有海盜嫌疑的水手。這條船為了走私方便,聘用一英國人當船長,並曾在香港當局登記,但在被查捕時,此證早已過期,船上也不再懸掛英國國旗。因此,廣東水師在中國船上捕人,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接到船長的報告後,立即致函兩廣總督葉名琛,硬說「亞羅號」是英國船,聲稱水師上船捕人有損領事體面;並無中生有的造謠說,廣東水師曾扯下了船上懸掛的英國國旗,這是對英國國旗的侮辱,也是對英國的侮辱。巴夏禮蠻橫地要求葉名琛送回水手,賠禮道歉,並限24小時內答復,否則將以武力解決。在巴夏禮無端挑釁面前,葉名琛一面據實復函駁斥,一面因害怕事態擴大而屈服於侵略者的壓力,將逮捕的水手送到英國領事館。葉名琛的妥協行為,大大助長了英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旨在為新的侵華戰爭製造借口的巴夏禮,故意刁難,借口禮貌不周,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厘率領英國軍艦悍然闖入省河,進犯廣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2.「馬神甫事件」
在此之前,法國正借口「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與中國交涉,進行詐索。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國內地——廣西西林縣傳教,因其胡作非為,1856年2月在當地被地方官處死。此案當時未議結。法國為了換取英國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動」,並取得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合法」保證,便接受英國建議,派葛羅為全權專使,以「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與英國聯合出兵。
參考資料:中國近代史通鑒 鴉片戰爭
1
分享評論
踩
道瓊斯是什麼_如果不想繼續虧下去,請先了解這幾點
值得一看的道瓊斯相關信息推薦
道瓊斯是什麼_股市操盤手的忠告:炒股要想做到不虧損?了解這四點,掌握天天五個點追長殺跌,頻繁操作,炒股不是盲目跟風,如何炒股穩住本金...
黑龍江省容維證券數據程序化有...廣告
了解道瓊斯幾點開盤_專業老師_領取好股
這個微信號每天有好股,十年操盤手炒股技巧,讓你輕松掌握炒股訣竅,分分鍾擒住好股,立即加入
bwrs.rich-futures.com廣告
1856年,「亞...
專家1對1在線解答疑惑
去提問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迷你道瓊斯指數期貨_開戶需要多少錢?
迷你道瓊斯指數期貨,正規平台,對接期貨交易所,單號可查,開戶無需費用,無門檻。手機即可開戶。迷你道瓊斯指數期貨,玩期貨開戶,2020期貨開戶,聯系客服一分鍾線上開戶體驗
廣告2020-11-09
1856年英國借口什麼事件,法國借口什麼事件,點燃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要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和加深第一次鴉片戰爭所取得的侵略權益,性質與第一次鴉片戰爭相同,也可以說它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所以把這次戰爭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1贊·694瀏覽
鴉片戰爭的亞羅號,馬神甫事件分別指的是什麼事情
「亞羅號事件」與「馬神甫事件」 1854年,英國串通法國、美國憑借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有「恐不無稍有不變更之處,應俟12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的說法,以利益「一體均沾」為借口,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條約》,法、美亦趁機提出修改《黃埔條約》《望廈條約》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絕。當時因英、法正陷於同俄國爭奪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亞戰爭,無暇以武力東顧中國,美國因兵力有限,也無法對華單獨一戰,三國權作暫時容忍。1856年,《黃埔條約》《望廈條約》12年屆滿,美國再次提出修約要求。此時,克里米亞戰爭已以英、法的獲勝而告結束。當美國新任駐華公使伯駕提出的修約要求再次遭到清政府的拒絕時,英、法就毫不猶豫地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 1.「亞羅號事件」 「亞羅號事件」發生於1856年10月8日。該日,廣東水師千總梁國定帶領兵勇在停泊黃埔港的一隻由中國人蘇亞成所擁有的走私船「亞羅號」上,逮捕了2名中國海盜和10名有海盜嫌疑的水手。這條船為了走私方便,聘用一英國人當船長,並曾在香港當局登記,但在被查捕時,此證早已過期,船上也不再懸掛英國國旗。因此,廣東水師在中國船上捕人,完全是中國的內政,與英國毫不相干。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在接到船長的報告後,立即致函兩廣總督葉名琛,硬說「亞羅號」是英國船,聲稱水師上船捕人有損領事體面;並無中生有的造謠說,廣東水師曾扯下了船上懸掛的英國國旗,這是對英國國旗的侮辱,也是對英國的侮辱。巴夏禮蠻橫地要求葉名琛送回水手,賠禮道歉,並限24小時內答復,否則將以武力解決。在巴夏禮無端挑釁面前,葉名琛一面據實復函駁斥,一面因害怕事態擴大而屈服於侵略者的壓力,將逮捕的水手送到英國領事館。葉名琛的妥協行為,大大助長了英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旨在為新的侵華戰爭製造借口的巴夏禮,故意刁難,借口禮貌不周,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厘率領英國軍艦悍然闖入省河,進犯廣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2.「馬神甫事件」 在此之前,法國正借口「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與中國交涉,進行詐索。所謂「馬神甫事件」,是指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國內地——廣西西林縣傳教,因其胡作非為,1856年2月在當地被地方官處死。此案當時未議結。法國為了換取英國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動」,並取得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合法」保證,便接受英國建議,派葛羅為全權專使,以「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與英國聯合出兵。
62贊·3,046瀏覽2016-07-05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起因馬神甫事件和亞羅號事件是怎麼回事
馬神甫即馬賴1856年3月非法潛入中國廣西,為非做歹,被當地官員處決. 亞羅號事件發生在同年的十月,廣東水師登上亞羅號緝捕海盜,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以該船曾在香港注冊為由,(已過期)挑起事端,23日,英國軍艦炮轟廣州,法國也以馬神甫事件為由,加入英國,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70贊·3,999瀏覽2017-11-24
什麼是「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
亞羅號事件 http://ke..com/view/89773.htm 馬神甫事件 http://ke..com/view/159057.htm
20贊·2,053瀏覽
「智者不入愛河,愚者自甘墮落」是什麼意思?
女神的為尾巴
TA獲得超過7020個贊
關注
99播放
頭低久瞭然後轉動脖子聽到骨頭響的聲音,這是什麼情況?
前幾天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說,自己前幾天在工作的時候,因為手裡的活比較多,因此為了早點完成工作,一上午
11條回答·325人在看
眾多食物中,你最不喜歡的是什麼呢?
香椿,我實在想不通居然還有人拿它當菜吃,還賣得比較貴。
11條回答·2人在看
《斗戰勝佛》好看嗎?
女漢子說電影
TA獲得超過140個贊
關注
245播放
目前為止,你讀過對你影響最大的書是什麼?
我認為對於從小到大來說,讀過影響最大的書籍就是有一本書叫《平凡的世界》,是初中讀的一本兒書,讀完了以
10條回答·6人在看
那些艱難的日子,你是怎麼一步步鼓勵自己度過的?
就是拚命的鼓勵自己,咬牙堅持下去。目前為止我過得最艱苦的日子是復讀的時候。那一年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
11條回答·1人在看
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夫妻是誰?
世界之最
世界那麼大,無奇不有
關注
4,177播放
唐朝大將得罪杜甫,被寫詩諷刺,哪個名句錯用千年?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杜工部這首《贈花卿》流傳深遠,
1條回答·1人在看
正在載入
7. 聯合國發出警告稱,正面臨生活成本危機,這對中國會有哪些影響
聯合國發出警告稱,正面臨生活成本危機,這對中國產生的影響首先是提高了生活成本,其次是中國的居民幸福感在降低,再者就是中國會通過政策調控來釋放一些福利,另外就是中國在積極抗擊疫情。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聯合國發出警告稱,正面臨生活成本危機 ,這對中國會產生哪些具體的影響。
一、提高了生活成本
首先是提高了生活成本,對於中國而言這樣子的局勢使得不少的人民群眾面臨著生活成本的上升,這是非常不利的,對於中國人民的發展而言是一個消極的作用,所以對應的政府應該主動釋放一些政策福利。
中國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對應的經濟建設,並且主動釋放一些政策福利給到人民群眾有利於長期的發展,這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手段,有利於整體的動力釋放。
8. 英國大學 兩次警告會有什麼後果
估計下一次就是勸退,每個學校不一樣,我朋友是掛科,所以一直沒有畢業,已經多讀了一年
1、 學生出勤率太低
英國學校一般都會給出勤率不夠的學生發警告信。當學生受到勸退信之後,學校會給他們一個上訴的機會,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上交書面解釋,並提供完整的證明文件。如果上訴成功的話,學生則可以繼續留校學習,如果失敗的話,學校會上報移民局,學生需要在60天內離境或者是轉學。
針對此類情況,建議學生首先聯系學校,抓緊時間上訴,積極准備一些有力的文件和證據,來證明自己缺勤的原因,說明自己完全可以勝任並且能夠順利完成該學術課程。同時,因為時間的限制,建議同學們盡快開始准備轉學的相關事宜,爭取最快速度的拿到offer,辦理簽證,以避免逾期滯留的危險。
2、 本科掛科怎麼辦?
如果有學生很不幸的出現多次掛科的情況,可以參加學校的補考。但是英國的一些大學本科是不允許學生補考的,或者是補考的課程數量有限,導致學生被強制退學。
出現上面的情況,學生可以賺到其他大學重新讀學位課程,至於從大幾開始讀,是否能轉學分,這個要根據申請大學及具體專業而定。
3、 碩士掛科怎麼辦?
英國的碩士學位課程和本科不同,一般都沒有重修。補考如果沒有通過的話,根據最後通過的科目的多少,大學會給予畢業文憑或者整數。如果學生是因為屢次掛科而被退學,是不能再次申請該校同樣或者類似的專業的。建議學生可以賺到其他大學重讀研究生,具體學校的選擇則需要根據申請人的情況來說。
被退學之後要注意的問題
1、 時間
被退學的學生都會收到移民局的信件,告知現有簽證將被取消,要求學生在收到信的60天之內離境或轉學重辦簽證。所以辦理轉學的時間較短,另外英國的本科申請需要通過UCAS系統,而申請都有截止日期,再加上學校一般只有9月或1月開學,這就導致學生在申請時間上要好好把握,以免超過60天的規定期限或是錯過學校申請和開學的時間。
2、 簽證
英國有規定,本科和研究生的學習時間不可以超過5年,如果超過5年的話不可以再申請簽證,所以在辦理掛科轉學之類的案例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之前的學習背景和時長,防止簽證方面出現問題。另外建議學生正確評估自身能力,放低要求,申請和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學校,以防止再次掛科,超過5年期限而無法完成學業。
3.學校
英國排名較靠前的學校,一般很在意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如果因屢次掛科而被退學,英國學校會懷疑學生是否有繼續學習的能力,導致申請失敗。所以在辦理類似申請時,學生要與學校進行溝通,針對自身情況解釋被退學的原因,突出自己的優點和特長,為自己爭取入讀的機會。
出國留學的機會來之不易,所以學生要珍惜留學的機會,不要因為自己的主觀原因導致被英國大學退學,這樣的結局不是我們想要的。祝大家留學順利。
9. 聯合國秘書長警告:世界面臨的核威脅正在增加,究竟是誰帶來的威脅
一、真正帶來威脅的是想要研製核武器的國家
目前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非法擁有核武器的只有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鮮。日本雖然是發達國家,但是在名面上並沒有實打實的擁有核武器,它也只是匿核國家。但是現在整個世界這么多國家,掌握核武器就是掌握了外交的談話權利,再加上現在世界發展的非常迅速,讓很多國家已經蠢蠢欲動起來開始研製核武器好讓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提高一個台階。
要我說古特雷斯才是真正的希望發展的國家,而不是那些強國選出來的強權政治的代表人。古特雷斯更希望很多國家可以友好相處,和平發展,更希望在某種程度上進行強國幫助弱國發展的雙方合作,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和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的祈願。
10. 聯合國秘書長警告世界處於危險之中,怎麼正確理解這一言論呢
這番言論應該是針對俄烏沖突,事實上這兩個國家鬧事,搞得周邊國家不得安寧。雖然聯合國秘書長幾次呼籲和平解決此事,還不惜跑到俄羅斯,但是啥事也沒有用。搞到最後聯合國秘書長只呼籲,希望各國重視此事。真正潛台詞,就是大家一起努力起來,否則搞不好全世界都要跟著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