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為何乾隆不屑一顧
由於中國一直是古老的文明大國,歐洲人傳說中國人是全世界最聰明最禮貌的一個民族。他們傳說,中國是以孔子的理論來指導的國家,整個國家就和一個大家庭那樣親愛和睦。英國人馬戛爾尼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成長起來的中國迷,他一輩子最嚮往的事就是去中國。
其實在在明朝後期,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已經開始產生。中國的茶葉和瓷器等物品開始大量向西方出口。滿清統治中國後,下了許多禁令。尤其是乾隆皇帝上台後,閉關鎖國更加嚴重。而英國等歐洲國家的飲茶之風已經形成,英國人的商業頭腦十分發達。所以英國女王希望能和中國做貿易。
英國包攬了中國出口的所有茶葉,然後英國在轉手賣給歐洲的其他國家。僅僅是茶葉一項,英國人每年就賺到了330萬英鎊,這個數字是英國財政總收入的十分之一。英國也要付給清朝400萬銀子,再加上瓷器和其他商品,每年有600萬兩銀子流入中國。但是滿清入關後,就中斷了此項生意。
1793年,英國女王派遣馬戛爾尼使團訪華,這是中國的第一個英國外交使團,是清英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清英關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為了與中國打好關系,英國此次派出了800多人的代表團。英國送給中國的禮物裝滿了兩艘船隻。
英國從來沒正眼瞧過任何國家,尤其是瞧不起和中國齊名的古代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英國女王為了這次訪華,在禮物上做了充分的准備。馬嘎爾尼代表團走了9個月,才從遙遠的英國來到中國。當時的中國皇帝是乾隆,英國使者將帶來的禮物清單給乾隆看,乾隆一看,頗為不屑一顧,差點就扔到地上。
到底是什麼禮物讓乾隆皇帝如此不屑一顧呢?周邊附屬國覲見的禮物都是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而英國使者帶來的是他們的科技。英國人的禮單:蒸汽機、棉紡機、織布機、熱氣球、豪華四輪大馬車、座鍾、懷表等十分齊全,還包括了8門最先進的野戰炮和世界最大戰艦君主號的模型。清朝大臣絕大多數都是文人出身,他們對此不感興趣,甚至一致認為他們是奇淫技巧。
君主號戰艦可以裝110門火炮,在當時等同於美國的航母。英國使者見乾隆皇帝和滿朝文武都不屑一顧,只好拿出最後的殺手鐧,一套純銀製作的太陽系運動儀。只可惜乾隆只知道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連英國是哪裡的都不知道,更別說太陽系了。英國使團的禮物沒能博得乾隆的歡心,自然得不到好臉色。咽炎問題,需注重方式方法,程老師(薇:yy91051)專注咽炎多年,幫你對症調理.
馬戛爾尼使團這次訪華算是失敗了,作為慣例,清政府回贈了因果使者3000多件禮物,多是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之類的東方產品。而馬戛爾尼使團帶來的科技卻靜靜的躺在倉庫里,上面已經落了厚厚的一層灰塵。清朝後世皇帝也無人正眼看它一眼。
馬嘎爾尼失望了,他對中國的評價是:「中國就行一艘破舊的戰艦,它之所以沒有沉沒,全在於精明的船長。一旦一個無能之人走上指揮位置,它將無法承受暴風驟雨。」50年後,英國用鴉片戰爭打開了清朝的大門。
⑵ 英國訪華後,乾隆那封給英國國王寫的什麼信,就已註定大清日後的滅亡
公元1793年,乾隆時期, 英政府想通過與 清王朝
最高當局談判,想在開拓中國市場的同時搜集情報,於是派英國使團訪華,希望可以和清朝互通有無。可乾隆皇帝狂妄自大,更是由於閉關鎖國對西方文化與科技一無所知,最終,他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讓中國失去了魚西方同步發展的大好時機。
乾隆的回信,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充滿了傲慢,「天朝上國」的心態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我們難以想像,喬治三世看到乾隆的回信是作何感受。也許半個世紀英國做出的回應,就是最好的應答。
更引人發笑的是,至今這道聖旨仍舊被擺在英國的博物館里展示。
⑶ 英國使節見乾隆行跪禮,百年後清朝使節見女王行什麼禮
百年後清朝的使節見英國女王時摘下帽子向女王鞠躬,行使的英國的外交禮儀,他使用這種得體的禮儀保住了大清的外交臉面。
這件事情發生後英國的矛頭直接指向清朝,揚言要和清朝斷交,並派兵駐扎清朝。還要求捉拿雲南總督,藉此要求清朝開放雲南邊界對外貿易等。
為了安撫英國,清朝當時和英國簽署了《煙台條約》並答應安排使節到英國去賠禮道歉。
就這樣百年後的清朝使節去見英國女王,這使節叫做郭嵩燾,他行使的則是英國本地的禮儀,他非常聰明,並很有頭腦。他到英國後,在見英國女王前,他先多方請教外國人見女王的禮儀問題。因此他見到英國女王時,只是摘下帽子向女王鞠了一躬。
⑷ 英國國王想跟清朝通商,乾隆是怎麼回復他的
當年乾隆皇帝拒絕英國通商請求,不能不說是與英國強大有關,英國先進的槍炮和軍艦對他的內心肯定有所觸動,乾隆之所以一口回絕英國通商要求。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當年清廷開放了中國市場,也許中國會成為英國傾銷商品和低價購買原材料之地,暫時對清朝經濟不利,不過最終是可以促進清朝的近代化,而這種和平進入近代化對清朝來說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乾隆時期清朝的GDP佔世界份額超過30%,比美國占的分量還要多,乾隆時期中國人口超過3億,佔世界人口的1/3,相當於清帝國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市場,這樣富強的國家在亞洲是無敵的存在,世界排名也是位於前列。
所謂的乾隆盛世的假象,被英國三句話總結完畢:①清政府的相關政策,無外乎就是自負所導致的。②他們想凌駕於世界各國的頭上,卻沒有這個本事,還鼠目寸光。③他們所做的就是在阻止自己的人民進步,他們想要自己的國民一直保持愚蠢。
馬戛爾尼回國後評價清朝說,清朝的軍事力量比英國落後三四個世紀,而且他把清朝評價成為一個破舊的大船,可以說馬戛爾尼的出使讓英國人徹底看清了清朝的沒落,所以英國在40年後敢於發動鴉片戰爭。
乾隆皇帝拒絕與英國通商,拒絕開放本國市場,相當於拒絕了全球化,這是大清國運的轉折點,閉關鎖國的結果是他的孫子道光皇帝遭遇第一次鴉片戰爭,重孫咸豐皇帝遭遇第二次鴉片戰爭,最悲催的是重孫媳婦慈禧再遭八國聯軍入北京之恥,自此後大清帝國走向了末路。
⑸ 乾隆給國王下了聖旨,聖旨中說了什麼,看後笑掉大牙
在乾隆時期清朝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可以說是名列前茅。在乾隆八十大壽這一年當時的歐洲雖然已經掀起了工業革命不過那時候工業革命的成果還沒有讓他們的國力增強,因此對於這個東方大國的皇帝辦80大壽,西方國家還是很重視的,派出了很多使者來祝壽。
聖旨上寫的意思就是說,我大清早物產豐富啥都不缺,人民生活自給自足,你如果想要跟我做貿易的話,沒有這個必要,你需要啥?我每年可以賞賜你一點兒,而且朝貢的禮物也不需要送給我,在心裡邊兒有個意思就行。也正是因為這一道聖旨讓英國看到了清朝的狂妄自大。之後的英國大力發展工業,而清朝卻因為閉關鎖國喪失了跟英國貿易往來的機會,沒有坐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班車。
⑹ 乾隆時期,英使送給大清的榴彈炮,後來去哪了
清朝覆滅的最終原因在其閉關鎖國、自視甚高,雖然閉關鎖國從根本上使得清朝落後於西方國家,但是清朝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而是一步一步走向了極端化。順治年間清朝為了防範逃出海外的明朝余黨卷土重來,他們採取了更為嚴苛的海禁政策,甚至連尋常的貿易也不能正常進行。
這樣的禁令在清朝平定三藩之後才有了轉機,當時社會穩定,清政府沒有了政治危機,而且有人提出海禁政策影響經濟收入,可能導致國庫虧損。
那個時候的清朝由康熙皇帝統治,康熙為人開明,便同意了開放海外貿易。廣州、寧波等通商口岸都是在那時被允許開放,並且一些外國的商船也被同意來華貿易。而清朝在那次的貿易中獲利不少,年平均關稅高達四五十萬兩白銀。
對於英國使者送來的各種禮物,乾隆皇帝也沒有顯露出太多的詫異,他認為中國地大物博,英國的這些東西在他面前不過是班門弄斧。
在經過選擇之後,乾隆皇帝將英國人送來的各種刀劍等,甚至是榴炮彈等都放進了庫房,只留下了表面上看起來非常新奇的鍾表,交給工匠們研究如何使用。關於乾隆皇帝的做法,在我們後人看來,他錯過了與世界聯系的最佳時期。
不過受知識水平的限制,在當時的人眼裡,他們並不知道地球儀能夠指導人們環球航行,也不理解氣壓計是物理學發展的產物,更不懂得榴炮彈是無機化學與熱力學結合的復雜的且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武器,乾隆皇帝甚至也沒有想到清王朝會終結在西方的炮火之下。那一次的訪華對英國來說可能只是一次外交,對中國來說但卻是古代中國接觸近代科學最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