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應對嚴重飢荒,這倆國家將鼓勵民眾吃蟲子,就沒有其他解決方法嗎
我認為解決嚴重飢荒可以採取請求國際援助以及申請國際貸款,同時還可以向人道主義組織請求無償援助。
在非洲地區出現嚴重飢荒後,剛果(金)和辛巴威這兩個國家竟然鼓勵民眾吃蟲子來解決飢荒問題,而這樣的新聞看起來,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這卻是一個最實際的選擇。
在整個國家出現嚴重飢荒問題之首森後,當地政府就應該選擇向其他國家請求援助,因為其他國家在看到如此嚴重的飢荒問題後,都會出於人道主義精神,給予這些飢荒國家一些糧食援助。當得到了國際援助後,這些飢荒國家的問題就能夠得到有效緩解。
如果不想出現嚴重的飢荒問題,那麼這些國家就必須要提前儲存一些糧食,因為只有提前儲存糧食,才能夠應對可能發生的飢荒問題。
『貳』 中世紀的農奴是如何在他們領主的土地上度過飢荒的呢
中世紀貴族的職責之一就是保護他們的臣民,其中就包括保護他們免受飢荒之苦。他們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應急糧食儲備,以備飢荒時使用。毫不奇怪,並非所有人都這么做了,但許多人確實關心他們的實驗哪襪對象,並確保在必要時分發他們儲存的額外食物。
中歐和北歐大飢荒年的過度降雨
更多的飢荒遍布整個世紀:1304年,1305年,1310年,1330-1334年,1349-1351年,1358-1360年,1371年,1374-1375年和1390年,歐洲許多地區都出現了飢荒。情況變得更糟,因為前兩個世紀特別繁榮,新發明允許歐洲人口擴張,使歐洲基本上人口過剩(與當時的可用資源相比)。飢荒可能也與疾病:黑死病爆發的原因之一是如此災難性的是它觸及人口已經因缺乏食物,並進一步產生飢荒(事實上,一系列的飢荒發生在歐洲,發展沿線被瘟疫爆發,在同一個年)。
此外,飢荒與這個時代的許多戰爭(1337年爆發的百年戰爭)以及頻繁的民眾起義相互影響。犯罪也在飆升,殺人、盜竊和強奸的數量以前是未知的。最終削弱了天主教會的權威,為改革開辟了道路。
『叄』 這英國人太狠心,把孟加拉的農村糧食都拿走,老百姓吃什麼
公元1707年,印度莫卧兒王朝的皇帝奧郎澤布去世,本就一盤散沙的印度再次陷入群雄混戰的狀態。這種混亂也給英國人製造了趁虛而入的機會,英國人加快了在印度殖民擴張的步伐。1756年,英軍在普拉西戰役中打敗孟加拉的封建王公納瓦布西拉吉,孟加拉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765年,莫卧兒王朝的皇帝沙阿拉姆二世與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阿拉哈巴德條約》,條約規定:孟加拉、比哈爾、奧里薩的稅收權授予(英國)東印度公司,東印度公司有權力徵收捐稅供養(僱傭)軍隊。按照條約規定,納瓦布西拉吉除了刑事審判權,不僅失去了征稅權,連民事審判權也沒有了。
英國人取得稅收權後,將「包稅權」切割後高價賣出,買主都是商人及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商人和東印度公司的職員為了盡快收回成本和賺取利潤,竭澤而漁,將孟加拉農民征稅收增加到50%。高額的稅收,孟加拉的農民卻沒有意識到稅收易主了,依然以為稅收交給了他們的皇帝。誰也沒想到,他們的皇帝早已出賣了他們,但又不敢大方地承認。
英國殖民政府根本不會關心孟加拉及印度其他地區人民的死活,東印度公司和商人們更不會關心他們。農業水利灌溉設施再也沒人維修,逐漸荒廢,糧食產量也不穩定。為了獲取更高的利潤,英國人強迫農民改種罌粟、靛藍等經濟作物,大大改變了農業種植結構。
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風調雨順時,糧食會豐收,旱澇發生時,糧食會歉收!千百年來,農民和統治者也以此規律做出了相應的防範措施,如修渠、減稅、賑災、屯糧等。然而,英國殖民者任何時候關心的就是稅收,從而造成了接二連三的大飢荒,大的飢荒分別發生在1770年、1783年、1866年、1873年、1892年、1897年,最後一次飢荒是1943-1944年。而最嚴重的一次是1770年孟加拉大飢荒。John Fiske在他的《未見的世界》一書中寫到:
1770年孟加拉大飢荒死亡人數要比14世紀歐洲黑死病的死亡人數還要多。在莫卧兒王朝統治期間,印度人民被征10~15%的稅。這些錢部分用於供養統治階層,也有部分用於設立安全基金,用於預防來年收成差出現災荒。
孟加拉大飢荒造成至少1000萬以上人口死亡,讓當時孟加拉的人口銳減了約三分之一,比二戰期間納粹種族滅絕屠殺猶太人的人數還要高出幾百萬,慘烈場景更是不忍直視……
飢荒
公元1769年年9月,老天爺耍脾氣,該來的季風沒來,雨季姍姍來遲。田地里的禾苗很不幸遇到了乾旱,孟加拉大部分地區接下來6個月都沒有下過一滴雨,禾苗再也扛不住了,慢慢變得與乾枯的稻草一樣,一命嗚呼!
更為嚴重的是,1768年的收成就很差,原來的安全基金早已不復存在。旱情迅速蔓延至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奧里薩邦、恰爾肯德邦等地。受災最嚴重的是孟加拉的Birbum和Murshidabad是真正的顆粒無收,而不是嚴重歉收的一個形容詞。
大飢荒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首先是農村的大批農民因為飢餓死亡,活著的人被迫出外逃荒。其次是飢荒迅速向城市蔓延,覆蓋至整個孟加拉。最後,飢荒發生後,因為沒有賑災等救助措施,引起疫病大流行,死亡人數迅速增加。
曾經無比富足的布爾尼亞病餓而死的人數就超過了三分之一,其他地方的災情可想而知。1770年底,雨水珊珊來遲,但是於事無補,反而加重了災情。農民們為了度過飢荒,賣掉牲口、農具、兒女換取一點口糧,最後因為糧食嚴重短缺,人們不得不啃食樹皮、野草,甚至易子而食,已經這樣了,還是不能活命,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最後連掩埋屍體的人都沒有,野狗、禿鷲和其他野獸游盪在屍堆之間,吞噬著腐爛的屍體,紅紅的眼睛裡充滿凶惡可怖的光芒。
1942年,中國災荒時飢民刮樹皮吃
大批受災的農民湧向城市,希望能在相對富足的城市找到活下去的希望,然而,城市給予他們的不是希望,而是絕望。城市裡同樣糧食緊缺,大量的房屋空置,市民們同樣為食物發愁,不得不外出求生。農田大量荒蕪,無人耕種,農民大量逃荒,無人運輸食物進城,又加劇了糧食的匱乏,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大家只能在死亡邊緣掙扎,然後活活餓死。
大飢荒發生後造成的景象堪比世界末日:受災地區渺無人煙,萬籟俱寂,彷彿無人區一樣!發生這么嚴重的飢荒,當地政府成為英國人(東印度公司)的提線木偶,毫無作為,為了最大程度保障英國人的利益,政府頒布禁令:禁止糧食跨區域調節運輸,不對糧食價格進限制!另外,當局和東印度公司對飢荒漠不關心,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救災措施。
英國人這樣做,根本的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賺取更多的金錢,糧食價格在災區漲到天價,大多數的災民根本買不起,只能活活餓死。不到5年時間,整個孟加拉餓死了超過1000萬人,成為孟加拉人不忍提及的歷史記憶。
人禍
季風來遲,發生旱情,這在當地並不是第一次發生。當地本土的統治者以前也都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減稅或者免稅,幫助農民度過災年,歷史上也從未發生過如此嚴重的飢荒!英國人(東印度公司)取得統治權後,關心的是能否收取更多的稅收。飢荒發生後,英國人只是象徵性發放了9000英鎊的救災款,接著就提高了稅收。1764年-1765年,英國人徵收的稅收是82萬英鎊,而在1771年-1772年徵收的稅收則高達234英鎊。
東印度公司的邏輯很簡單,災情導致人口減少,那麼死去人口的稅收就從活著的人身上征,為了讓稅收增加,只能提高稅率。東印度公司只對股東和金錢負責,其他的事情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即使孟加拉人死絕了,也與他們毫無關系。英國人的殘酷給孟加拉造成了毀滅性的後果。
首先是農業人口大量死亡,村社幾乎消亡。飢荒造成農民大量死亡,大量農田荒蕪,無人耕種,孟加拉地區大量原始自治的村社消失,依附於村社生存的手工業被毀滅。
其次是非農業人口的下場悲慘。農民死亡,天地荒蕪,糧食短缺,非農業人口如紡織工人、石灰工人、船員等因為得不到充足的糧食大量餓死,許多行業因此衰落,手工業、金融業等行業一蹶不振,重振困難。
然後是當地統治階級上層深受其害。當地的封建王公和貴族因為所屬土地無人耕種,英國人征稅時,他們無法足額及時上交,只能付高額的利息和違約金延緩時日,成為英國人盤剝和壓榨的對象,如布爾德萬的土邦國王和拉解沙希的女王都成了英國人放高利貸的對象,日子苦不堪言。
英國人的橫征暴斂導致孟加拉各個階層長期貧困化,處於底層的農民更是赤貧化,徹底對未來失去信心和希望。
最後是反噬英國人自身利益。英國人竭澤而漁的壓榨手段,暫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很快負面效果就顯現出來,大飢荒導致了長期的經濟大蕭條,後來英國人派出僱傭軍武力催逼,也無法徵收到持續增加的稅收,反而導致一向逆來順受的孟加拉人的反抗,遍地動亂,盜匪橫行,一無所有的農民四處顛沛流離,孟加拉陷入全面的社會危機。
東印度公司的僱傭軍本來是用來征稅的創收的,此時也只能用來鎮壓動亂,反而需要花費大量金錢。這些加劇了東印度公司的利潤和股東們的分紅,引起了股東們的不滿。
這一切惡果都是英國人造成的,這次大飢荒表面上看是旱災造成的,實質上就是英國人的殘酷和貪婪導致的。
變化
英國人為了在孟加拉謀取更長遠的利益,1773年,英國議會通過了《調整法案》,對東印度公司的統治進行制度約束,建立一個「優秀」的政府取代東印度公司的一些管理職權。
根據法案規定設立一個監察局,由一名省督和三名監事組成監察局,這些職位由英國內閣任命,監察局接管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統治,總領印度的政治軍事等大權,直接向國內政府負責,對東印度公司有監管職責。
監察局的成立,一定程度遏制住了東印度公司的腐敗現象、緩解了殖民地的矛盾,促進了殖民地的發展,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殖民者欲被殖民者的關系,整個印度依然處於被剝削的地位,人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之後,每隔一些年,印度都會發生飢荒,只是餓死的人數從千萬級別下降到了萬、十萬、百萬級別,每次飢荒發生後,英國人和西方人都能找到一些「合理」的理由「甩鍋」。如1943年的印度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甚至還出口了7萬噸大米,然而,那一年印度還是發生了大飢荒,僅僅孟加拉保守估計就餓死了350萬以上的人。關於此次飢荒,我們從時任英國首相的一些言論中就能得出原因。
●「在印度人死光前,我們決不投降····」
●對於飢餓的孟加拉民眾丘吉爾卻是毫無同情心甚至大發雷霆。本應該供應給孟加拉的醫療援助和食品被他隨意轉移到歐洲。有一次他說:「有沒有飢荒,印度人都會像兔子一樣繁殖。」
●德里政府發出了一封電報描繪了當時災難的可怕情景和巨大的死亡人數。丘吉爾的唯一反應是:「為什麼甘地還沒有死呢?」
丘吉爾傳記作家安德魯·羅伯茨在一篇專欄文章中為丘吉爾開脫:「(丘吉爾)盡其所能緩解可怕的孟加拉飢荒,這是由於日本控制緬甸,其潛艇在孟加拉灣橫行造成的。」
這種說法認為日本是糧食短缺的根源,日本人聽了,表示:「我們絕不背這個黑鍋!」1942年,日軍攻擊了新加坡,征服了英緬甸,但是並沒有攻佔印度,況且緬甸雖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地,但是1940年左右,整個英屬印度來自緬甸的稻米也只是佔到15%!
1943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英國殖民當局對已經嚴重缺糧的印度農村無情搜刮,特別是在鄰近印緬戰區的孟加拉用低價強制征購大批糧食,其總量相當於農民當年收成的3/4,從而加劇了戰時印度糧荒,全印飢民達1.25億,佔全國人口三分之一。1943年飢荒達到頂點,僅孟加拉地區就餓死350萬人,為二戰期間印軍陣亡人數的30倍。大批農民破產。
結語
近千萬的人死亡,從任何程度上來說,這都是一場種族災難,如此大規模的人口損失,完全類似於一場「種族屠殺」,種族滅絕的事情,西方人在全球殖民擴張的時候可是沒少干過,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名詞解釋:文中的印度和孟加拉指的都是英國殖民時代的地理范圍,1857年莫卧兒帝國(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6月印巴分治,孟加拉地區被分割:西孟加拉地區歸印度(今西孟加拉邦),東孟加拉地區(後改名稱東巴基斯坦)歸巴基斯坦。1971年東部地區脫離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肆』 1845年,英國如何看待愛爾蘭人的飢荒問題
1845年,一位官員為了使英國對愛爾蘭人口感到驚慌,准備了一份英國人口普查報告呈交給英國首相。報告說,200多萬人已從這個島上消失並奉承地下結論:「我們覺得閣下將滿意地發現,雖然由於飢荒、疾病和遷移人口已大幅度減少,但愛爾蘭人口普查結果總的來說是令人滿意的。」極少英國政治家過問愛爾蘭的困境。迪斯雷利對飢荒漠不關心,他輕率地說:「今天是教皇,明天就是馬鈴薯。」沙利斯雷勛爵後來當首相時埋怨道:「愛爾蘭人只不過是不會自治的『霍屯人』,更不用說自己生存了。」
『伍』 英國曾經因為土豆失去了愛爾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因為愛爾蘭鬧飢荒,只剩下土豆可以吃了,但是土豆不夠了,美國沒有管愛爾蘭,所以愛爾蘭開始獨立了。
當時,北愛爾蘭的六個縣由親英國的愛爾蘭貴族控制。愛爾蘭獨立運動的軍隊也很難恢復一段時間,戰爭陷入僵局。這時,英國國王拋出了橄欖枝,並與愛爾蘭的和平談判代表簽署了《英國愛情條約》,即愛爾蘭在英國建立了自由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並設立了總督職位。國家元首仍然是英國國王。同時,該條約還不願加入自由國的北愛爾蘭六個縣仍然在國王的直接統治下。 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 1937年,愛爾蘭自由國進行了憲法改革,正式將國家標識為愛爾蘭並設立了總統職位,而英國國王僅是一個國家象徵。
『陸』 愛爾蘭大飢荒的過程是怎樣的愛爾蘭大飢荒的歷史影響
愛爾蘭大飢荒,俗稱馬鈴薯飢荒,(failure of the potato crop)是一場發生於1845年至1850年間的飢荒。在這5年的時間內,英國統治下的愛爾蘭人口銳減了將近四分之一;這個數目除了餓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約一百萬因飢荒而移居海外的愛爾蘭人。
造成飢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種稱為晚疫病菌(致病疫黴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卵菌(Oomycete)造成馬鈴薯腐爛繼而失收。馬鈴薯是當時的愛爾蘭人的主要糧食來衫埋源,這次災害加上許多社會與經濟因素,使得廣泛的失收嚴重地打擊了貧苦農或高螞民的生計。大飢荒對愛爾蘭的社會,文化,人口有深遠的影響,許多歷史學家把愛爾蘭歷史分為飢荒前、飢荒後兩部分。在愛爾蘭發生馬鈴薯飢荒時期大不列顛仍從美洲進口大量糧產,其中一部分甚至經過愛爾蘭的港口轉運;但飢餓的愛爾蘭人卻買不起這些糧食,英國 *** 提供的協助也十分稀少,最終造成高比例的愛爾蘭人餓死。
馬鈴薯是19世紀愛爾蘭人賴以維持生計的唯一農作物,而作為地主的英國人卻只關心穀物和牲畜的出口。自然災害以及政治壓迫迫使人們揭竿而起,但最終失敗。一百餘萬愛爾蘭人死於飢荒的慘劇激起了愛爾蘭人的民族意識,在它的指引下,愛爾蘭自由國家於1922年建立。
事件過程
從某些方面來看,英國是在愛爾蘭干涉最多的歐洲國家之一。由於缺乏遠見,同時也為了不阻礙自由貿易理論的發展,英國 *** 不再打念卜算對這個國家進行必要的現代化變革。這種保守主義也同各自的特定利益和有偏見的對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845年,關鍵的出口領域同一種發育不良的農作物--馬鈴薯--依存經濟緊緊相連。而當真菌突然出現時,國家便任由其擺布了。
1845年的愛爾蘭只依賴一種作物:馬鈴薯。150多萬農業工人沒有其他收入來源養家糊口,300萬小耕種者主要都靠馬鈴薯維持生計,而有產階級對馬鈴薯的消費也要比英國多得多。當歉收時,當然也是那些農村的窮人們承擔的風險最大。
1845年收到真菌災害的收成是10月-11月,國家東部較為富庶的地區遭受的打擊最為嚴重,從那裡,病害向西部蔓延。整株整株的幼苗還沒等到收獲就腐爛了,家家戶戶一年的儲備喪失殆盡。
19世紀40年代的歐洲依然篤信宗教,在那裡,人們試圖使天主教和地質學、植物學或經濟學等新興科學統一起來,像馬鈴薯病這樣的災害,反映了《聖經》中的飢荒觀,只能引起帶有宗教色彩的歧視言論。大部分的英國輿論都戴著宗教的有色眼鏡去考慮問題:襲擊愛爾蘭的"災害"是對奢侈和無憂無慮的生活的警告。更加極端的言論,把愛爾蘭人正在遭受的災難同他們的宗教"錯誤"聯繫到一起。對許多人而言,教訓很明顯:為了食用更富有營養的以穀物為主的食品,應當結束這種對馬鈴薯的"反常"依賴。
1846年夏,馬鈴薯的匱乏超過了最悲觀的預測。300萬人到400萬人因現代歐洲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收成被摧毀而遭受死亡的威脅。只有英國具備足夠的資源來應對災難,對這些資源的正確使用卻需要管理上的明智和政治上的誠意。
1847年夏天,人們收獲到了無病害的馬鈴薯。許多觀察家總結道,飢荒結束了,愛爾蘭現在應該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興。但是,由於植株不多,收成仍然少得可憐。實際上,島上的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季節並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復甦,飢餓和疾病依然肆虐。
1848年,霜霉病的再次襲擊徹底抹殺了人們的幻想。更為殘酷的是,霜霉病集中發生在那些已經沒有能力經受第四次飢荒的地區。如果說那些不很貧困的地區的狀況有了少許改善,西部和南部卻經歷了一次與1847年這一"黑暗之年"同樣深重的災難。1849年和1850年,疾病再度來襲,使得一些地區奄奄一息。
在"黑色的1847年"(The Black Forty-Seven),愛爾蘭科克郡地方官員尼古拉斯·康明斯(Nilas Cummins)有這樣一段描述:"我走進了一間農家小屋,其場景令我瞠目結舌。6個因飢餓而骨瘦如柴、形同鬼魅的人躺在小屋角落的一堆臟稻草上。我以為他們已經死了,但當我靠近他們時,耳畔卻傳來了一聲聲低吟。這些'人'還活著……"
在經濟學中,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一種商品價格上升,該商品需求量減少。這是絕大多數人所共知的道理,也符合理性人行事的假定。但是,1845年在愛爾蘭大飢荒時期,出現了一件奇怪的事,馬鈴薯價格在上升,但需求量也在持續增加。
英國經濟學家吉芬(Giffen)觀察到了這種與需求定理不一致的現象,這種現象也就被經濟學界稱為"吉芬之謎",而具有這種特點的商品被稱為吉芬商品。
愛爾蘭1845年飢荒使得大量的家庭因此陷入貧困,馬鈴薯這樣的僅能維持生活和生命的低檔品,無疑會在大多數貧困家庭的消費支出中佔一個較大比重,馬鈴薯價格的上升更會導致貧困家庭實際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變得更窮的人們為了生存下來,就不得不大量地增加對低檔商品的購買而放棄正常商品,相比起馬鈴薯這種低檔商品來說,已經沒有比這更便宜的替代品了,這樣發生在馬鈴薯需求上的收入效應作用大於替代作用,從而造成馬鈴薯的需求量隨著馬鈴薯價格的上升而增加的特殊現象。一種商品只有同時具備"是低檔品"和"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這兩個條件時,才可以被稱之為吉芬商品。
歷史影響
愛爾蘭共和國內,一些修正主義歷史學家為了使愛爾蘭擺脫過去的陰影,極力弱化飢荒的嚴重性,或者強調飢荒的不可抗力。這個觀點從1980年開始就遭到一些更為切實的研究的置疑。歷史事實既不支持"米歇爾主義"的高聲叫罵,也不同意代之而來的曲意逢迎的陳詞濫調。
飢荒的概念已經深深植根入全體愛爾蘭人的潛意識中。1994年在羅斯康芒郡的斯特羅克鎮(Strokestown)修建的博物館就是在這方面的一個傑出範例。廣大民眾可以看到一系列展覽:通過文本、資料和圖片將飢荒置於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來加以解釋。
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愛爾蘭帶給第三世界的警示是最多的。一些非 *** 組織列出了19世紀40年代愛爾蘭與第三世界的相同之處。這些組織努力在全世界宣傳飢荒的歷史,提醒人們怎樣的意識形態會招致如此的災難。 "
在大飢荒發生前,移民就早已開始了。但是從1846年末開始,移民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之後的10年間,180萬人離開了愛爾蘭,其中有100多萬人是在飢荒期間移民的。這是19世紀最重要的人口流動之一。對這些男女老少而言,與其說是自願的移民不如說是逃難,他們的經歷苦不堪言。
大飢荒對現代愛爾蘭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很多重要的社會變革都是在1845年前發生的,但是飢荒的沖擊培養了現有的歷史力量,賦予了它們新的意義。不同尋常的人口曲線、一種深刻的精神創傷,以及人口散居各地,卻保持著不變的聯系。飢荒後的愛爾蘭不同於其他任何一個歐洲國家。
『柒』 英國工業革命使得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成為產業工人。英國怎麼保證它的糧食供應而沒有發生飢荒。
開辟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
『捌』 造成愛爾蘭飢荒的原因是什麼
愛爾蘭飢荒的直接原因是馬鈴薯的絕收和人口的膨脹,而最根本的原因則是英國罪惡的掠奪制度和愛爾蘭人民的不覺醒。英國政府不但不出手相救處於嚴重磨舉災難中的自猛培己的屬國愛爾蘭,反而對這場飢荒感到高興。使生活貧困、枝游唯生產力水平低的愛爾蘭人無法承受深重的災禍而屍橫荒野。但是,面對英國政府殘酷的種族滅絕政策,愛爾蘭人選擇了屈服而不是反抗,使本來能夠憑自己的斗爭贏得生存希望的愛爾蘭最終跌入了束手待斃的深淵。愛爾蘭飢荒也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災難當前,只有我們首先奮勇搏鬥,才有希望迎來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