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方伯謙是個民族英雄或者是個逃兵你更信哪一個
按中國近代史史實。民國初期海軍部編史處池仲祐編纂出版《海軍大事記》,提出了」方伯謙被讒以逃軍軍前正法,軍中冤之「,肯定了方伯謙是被冤殺。《海軍大事記》代表了清末民初廣大海軍的意見,北洋水師的同僚還沒有解散,此戰歷歷在目。他們中許多人參加了甲午海戰。民國時已還方伯謙之清白。現代一群編劇關於方伯謙的角色,一律按內心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卑劣之徒思維構建。嚴重誤導大眾認知。為了美化賣國賊李鴻章無所不用其極。
從甲午海戰沉船打撈上來的炮彈,發現中國彈頭是泥沙彈頭,日本彈頭是高爆火葯彈頭。因此懷疑李鴻章甲午期間串通日本間諜所為何事。這些彈頭都是李鴻章指定親戚包辦。北洋海軍在如此條件之下死傷大半,日艦根本無法擊沉,方伯謙決策正確撤離,因此可以確定方伯謙是被李鴻章殺人滅口,並嫁禍於他。
李鴻章專權,無法無天。方伯謙被逮下獄後,笫二天就被斬首(是在非戰斗之時),一位上級軍官連審辨權力都沒有,可見李鴻章掌權之時,他帶給中國是多麼黑暗的年代。方伯謙被斬後,濟遠官兵聞訊伏屍痛哭,軍中憤憤不平。文廷式作《哀遼東賦》,抨擊李鴻章假公濟私,加害方伯謙,認為「指三字(莫須有)而成冤,壞長城而失傍」。李鴻章無道,清朝焉能不敗亡。
查18世紀德國海軍軍事博物館,根本就沒有泥沙實心彈或泥沙穿甲彈,所有穿甲彈或炮彈都是爆炸的炮彈。
《清末海軍史料》記載,查黃海一戰,濟遠中彈70餘處,傷痕累累,由此可見,方伯謙濟遠艦是在奮戰後,帶著重傷撤離戰場。這是臨陣脫逃嗎?方伯謙濟遠艦只有兩千噸級,中了七十多炮已到沉末的臨界點了。
情節從豐島海戰說起:豐島海戰,在方伯謙解說之下,以及其他軍官認可他的說辭。濟遠艦是在力竭拒敵,鏖戰四點鍾之久,午時我船整理炮台損處時,倭船緊追,我連開後炮,中其望台,船頭,船腰,彼即轉舵逃去」。經過眾多軍官認同,在沒有置疑之下,為此得到光緒帝特下旨,稱贊方伯謙以寡敵眾,力戰持久,給予賞銀。此說歷史已成定論。因為當事人和其他軍官在場說詞一致,有疑問可以當面置疑,方伯謙只是小軍官,沒有後台勢力,他沒能力搞特權手段。至於為什麼要翻說,原因無他,就是故意污衊方伯謙,以便讓李鴻章在甲午黃海之戰的罪惡得以解脫,李鴻章斬殺方伯謙是殺人滅口,濫用私刑,斬殺方伯謙(是在非戰斗之時)不讓他有任何辨護機會,這是非法斬殺,斬殺理由是臨陣脫逃。所有的污衊都是為了幫李鴻章非法斬殺之罪解脫罪責,以及襯托鄧世昌高大特殊英雄人物的形象。非法斬殺,這才是值得翻案。
在甲午海戰,方伯謙「濟遠」號以一敵三,在日艦包圍下絲毫不懼,不停開炮還擊,造成日艦傷痕累累。以濟遠炮擊之精準,如果是火葯彈頭日艦有可能沉沒三到四艦。濟遠甚至因開炮過多導致炮盤熔化。
李鴻章德行有多壞?李鴻章76歲的時候,還娶了小妾,而且一娶就是兩個,一個13歲,一個14歲,都是豆蔻年華。古代娶女不超過14歲也是罪惡之極,14歲也是屬半幼女半成年,15歲才算成年,更可況76歲高齡娶13歲小妾。在古代,娶幼女為妾也是屬嚴重道德敗壞,大逆不道之徒。李鴻章考得是功名,讀得是聖賢書。道貌岸然敗壞綱常禮義。
李鴻章甲午戰爭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統管海陸軍,任用手下非船政大學畢業丁汝昌為御兄飢海軍提督(總司令),理由陸軍比海軍勇猛,必須由陸軍之人帶領海軍,其私心之重,可謂司馬之心路人皆知。因為丁汝昌的原因,北洋水師成了李鴻章的私家軍。丁汝昌不但沒有基本海戰常識,還把陸軍的歪風帶到海軍,艦隊在平時訓練中弄虛作假,水手紀律鬆懈。艦艇機器維護極差,煤炭用的是劣等貨,船速減了三分之一,錢全部到了李鴻章口袋裡去了。《馬關條約》事件:李鴻章之子李經方。甲午戰爭期間,李經方支援糧食給日本在華進攻的部隊。並且禮部侍郎上奏了一份供詞。李鴻章甲午期間曾經串通日本間諜,因此事干係太大,軍機處看禮部侍郎上奏了一份供詞奏摺後,沒敢呈給光緒皇帝,原因無他李鴻章權勢已到一手遮天之地步,所以李鴻章輕易逃過刑罰。但無風不起浪,因此聯塵緩想到,李鴻章遭遇日本人槍擊,據清朝調查,槍手手按轎夫肩上,近距離射擊,子彈入觀骨下非致命點,只開一槍,槍威力偏小,槍手然後若無其事的離開。李鴻章手按面部走回住處。這情節跟台灣總統陳水扁非常像,用苦肉計轉移視聽,尺度剛好不致命。然後日本媒體配合減白銀一億兩,天衣無縫。因此李鴻章再次坐穩宰相之位。李鴻章當時絕對有必要演這一出戲。日本鎮返減少賠款的原因不過是世界列強干涉而已,《馬關條約》簽訂僅僅六天後的4月23日,俄羅斯、德國和法國聯手,就為了自身利益不受侵犯,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清政府。日本減少一億兩是急著簽約,三國介入有可能拿不到錢。在談判期間俄國一直通過外交干涉,甚至於不惜一戰。李鴻章為什麼不利用俄國為中國爭取?因此也可以理解為,李鴻章為日本爭取了兩億銀兩索賠外加台灣島。日本為了記念李鴻章功績,把一條街命名為李鴻章道。
李鴻章胡亂堆砌北洋水師,李鴻章成立北洋水師的根本目的是處心積慮,把它變成了自己的私家軍,以及作為貪腐營私和個人權力對他人威懾的手段,壓根就沒有為國而戰的心思。李鴻章想方設法從船政掠奪資源。那算什麼功勞?那隻能算掠奪他人之功,那懂得珍惜水師成立之不易,沒有親身經歷,那知道培養水師人才之辛酸。北洋水師一步到位,班底全部來自福州船政,除了水師提督(總司令)丁汝昌之外,他本身海軍知識和管理一片空白。國內艦船也是來自福州船政造船廠,李鴻章不過是借用左宗棠和沈葆楨的功勞,來標榜自己洋務的成就而已。不要忘了,福州船政創立人是左宗棠,經營人是沈葆楨。李鴻章本身沒有知恥近乎勇的隱忍,沒有與時俱進的觸角,更沒有為宰相的胸襟,更加沒有經營北洋水師之才能。顯而易見是,爭權奪利,諉過於人,粉飾洋務,粉飾貪贓,專權營私,濫用私刑,胡亂作為,把人才當狗才等等,這些才是李鴻章的真面目。否則北洋水師怎麼可能全軍覆沒。除了私心之外,中國隨便任何一位庸碌之才也不可能讓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李鴻章因其私心過重成了低劣之才,連庸碌之才也不配。
同事歌頌方伯謙」雄略豪宕,戰具整齊,舟師勇壯,挽承矩之刀魚,乘風稷之海浪,神勇奮於澹臺,老謀深於陸抗「,當時膾炙人口,為人們所傳誦。
要讀懂近代中國苦難史,就不能不說李鴻章,李鴻鴻就是近代中國苦難其中之一的禍首。李鴻章掌權晚清四十年與清朝敗亡息息相關。李鴻章還沒有掌權之前晚清四十年前,中國還是世界首富之國,李鴻章掌權四十年期間國運每況愈下。李鴻章到底是中興之臣,還是敗亡之臣一目瞭然,無須多言。
方伯謙若是不撤離留下來直到全艦戰死,徒添敗亡擴大,對戰局亳無益處,中國除了不智之人一味譴責之外,還包含大量居心叵測之徒,惡毒醜化辱罵之聲四起,令人憤慨。一位智勇雙全,將帥之才就這樣被賣國賊給斬了,還要嫁禍於他,難怪冤氣上百年不散。方伯謙保住了軍艦,減少了傷亡,縮小了敗亡,殺出血路,他不是民族英雄誰有資格是!
鄧世昌的特殊英雄是建立在炮彈用盡之下,仍然用艦船撞擊敵艦。可是鄧世昌致遠艦打撈上來後發現致遠仍有炮彈。
鄧世昌是被李鴻章特意獎勵,李鴻章可是一大賣國賊,那鄧世昌虛假功名又有什麼意義?鄧世昌致遠艦打撈上來後發現致遠仍有炮彈。按照當時情況,既然致遠號的船身已經被擊中,並且有了大幅度的傾斜,傾斜的船會轉彎,怎麼可能去撞上日本軍艦?而且致遠艦也不是中了日艦魚雷爆炸沉沒的,日本甲午之戰記錄所有日艦未發一枚魚雷。鄧世昌致遠艦是內部自爆沉沒,是人為引爆。為什麼鄧世昌不選擇與艦同爆共存亡?
並且,事實上,與艦共存亡,不是跳海棄艦自殺,而是留在艦里直到戰死,或在艦里自殺,這才是與艦共存亡。所以內里情節,存在太多疑點。甲午海戰所有艦長都是留在艦里自殺。惟獨鄧世昌跳海自殺。為什麼會游泳的人會選擇跳海自殺殉國?第一不一定自殺成功,第二增加被俘虜的機會,笫三增加別人置疑是否殉國自殺。因為中國有水遁逃命秘法,就是潛入水中,閉氣潛游幾十米或上百米,然後仰游只露出鼻子和口,在這種距離之下,用肉眼在海中根本無法找到你的位子。茫茫大海不可能游回岸吧?他有可能游到敵艦投降,然後隱姓埋名。
甲午海戰戰死將領:
林泰曾,福州人 --左翼總兵,鎮遠號艦長(艦內自殺)
劉步蟾,福州人 --右翼總兵,定遠號艦長(艦內自殺)
楊用霖, 福州人--左翼中營游擊,原鎮遠號副艦長,林泰曾自殺後接任艦長(艦內自殺)
林永升,福州人 --左翼左營副將,經遠號艦長(艦內戰死)
黃建勛 ,福州人--左翼右營參將,超遠號艦長(艦內戰死)
林履中,福州人 --右翼右營參將,楊威號艦長(艦內戰死)
黃乃模,福州人,致遠號副艦長(艦內戰死)
鄧世昌,廣東番禺人 --中軍中副將,致遠號艦長(跳海自殺)為什麼跳海自殺,艦內不可以自殺嗎???
丁汝昌其人出身草寇,抽鴉片、愛嫖娼,一身匪氣,沒有半點海軍知識。居然被李鴻章指派為海軍總司令,可見李鴻章德行有多壞。清朝焉能不敗亡。
Ⅱ 大清已經滅亡20多年,英國一小島卻升起了大清龍旗,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大清龍旗是清朝末代帝師庄士敦所豎立的,他本是一個英國人,卻經人介紹給溥儀,在溥儀14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大清末代帝師,主要是教導英語、數學等西方學識,可以說他深深的影響著溥儀的行為舉止,可以說在他的影響下溥儀剪掉了小辮子,戴起了眼鏡,這種行為在當時無疑不被大清的遺老遺少所痛罵的,直到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才選擇回國,直到聽聞溥儀擔任滿洲國的皇帝才與溥儀斷了聯系,而回到英國的庄士敦買了一塊小島,在島上豎起了大清龍運梁旗,而此時已經離滿清覆滅已經20多年了。
庄士敦雖然是英國人,但是深深的喜愛著儒家文櫻高化,可以說儒家文化對他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回國後的庄士敦寫了一本描述著當時滿清紫禁城的書籍,可以說影響很大,因此他也是拿著賺到的稿費在蘇格拉買了個小島,還在島上豎起了滿清的龍旗,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唏噓。
Ⅲ 大清「龍旗」飄揚50年
由於「國門」在鴉片戰爭中被打開,清 *** 不得不面對諸多現實,製作「國旗」便是現實問題之一。
Ⅳ 英國國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是怎樣形成的
國旗的白邊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主保聖人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主保聖人聖安德烈,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主保聖人聖帕特里克。
英國國旗上的十字綜合了原英格蘭(白地紅色正十字旗)、蘇格蘭(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愛爾蘭(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的旗幟標志。
1801年,愛爾蘭與大不 列顛聯合組成王國後,這面旗幟又與大不列顛國旗重疊,最後形成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這面構圖奇特的米字旗。
(4)英國掛龍旗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在世界范圍最流行的國旗(世界各國國旗大全),是英國的米字旗。
這是因為大英帝國在維多利亞時代。曾經英國控制的領土佔到全世界總領土的24%,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飄揚著米字旗。
二戰後,英屬殖民地雖然紛紛獨立,不過國旗上很多仍然保留著米字旗,比如二戰時期的加拿大,直到今天,仍然有四個國家國旗上面有米字旗。
Ⅳ 歷史,,求解
朝鮮問題是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突破口,1890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對開戰的要求更加迫切,就在這一年,時任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第一次帝國議會的「施政演說」中拋出了所謂「主權線」和「利益線」的理論,將日本本土作為主權線,中國和朝鮮半島視為日本的「利益線」,聲稱日本「人口不足」,必須武力「保衛」利益線,加緊擴軍備戰。[3]戰爭的導火索終於來了,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培困向清朝乞援。日本認為發動戰爭的時機已至,向清廷表示「貴政府何不速代韓戡?……我政府必無他意」[4],誘使清朝出兵朝鮮。清朝沒有識破這是日本的陰謀,於是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500人於6月6日左右在朝鮮牙山登陸,在此安營紮寨,准備鎮壓起義,同時根據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通知日本。6月11日,朝鮮政府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清軍未經戰鬥起義就平息下去。當時聶士成就向清朝實權人物李鴻章建議迅速撤兵,這樣便使日本在朝軍隊陷於孤立,在國際輿論壓力下也會自動撤軍。[5]但李鴻章遲疑不決,最終給日本人以可乘之機。日本得知清廷出兵朝鮮的消息後,欣喜若狂。當時的伊藤博文內閣正面臨議會的不信任案彈劾,得到此消息後,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著手挑起戰爭。日本政府立即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從1894年6月8日起,日本一方面派先遣隊400人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借口,在朝鮮仁川登陸;另一方面,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6],授權大鳥挑起釁端,找尋借口發動侵略戰爭。
全州和議達成以後,朝鮮政府要求清日兩國撤兵,但清朝要求日本軍隊先撤兵。大鳥圭介也向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口頭表示撤兵。然而日本援軍反而不斷增多,直至10000多人,果然,大鳥圭介開始不斷挑釁,一會兒否認朝鮮是清朝藩屬國,一會兒又提出中日兩國一道「協助」朝鮮「改革」內政。清朝和朝鮮都嚴正駁斥和拒絕了日本的這些無理要求。但日方的目的已經達到——它一面使自己的軍隊以「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為名賴在朝鮮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駐朝清軍,為戰爭的爆發創造了條件。同時,日本也終於找到借口,挑起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已經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里也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光緒帝老師)為首的主戰派(帝黨),然而慈禧太後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干擾,李鴻章為了保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企圖和解。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後黨)。李鴻章明知日本的狼子野心,卻並未認真備戰,而是一味寄希望於美、英、俄等歐美列強調停。由於前述的各國利害關系,美、英、俄只是對日本表示「譴責」而已,調停均告失敗。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軍隊突襲漢城王宮,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台攝旦者政。日本嗾使朝鮮親日政府斷絕與清朝的關系,並「委託」日軍驅逐駐朝清軍。控制了朝鮮政府後,1894年7月25日(農歷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北洋水師的戰艦「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的「浪速」艦悍然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高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模中薯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清朝在其宣戰詔書中指出朝鮮歷來是清朝的附屬國,清朝是應朝鮮政府的要求出兵的,相反日本「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令清朝忍無可忍,因此「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7]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戰詔書中則針鋒相對,聲稱「朝鮮乃帝國首先啟發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聲稱其開戰原因是「帝國於是勸朝鮮以厘革其秕政……朝鮮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更派大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已極。」表示其目的是「使朝鮮永免禍亂」、「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宣揚帝國之榮光於中外」[8],日本的這些無理借口和詭辯之辭都充分體現了這場戰爭的非正義性質。
這時在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占上風。時年慈禧太後六十歲,她盼望從速結束戰爭,以免耽誤她大辦慶典,因此傾向和議,但迫於清議,一時尚不敢公然主和。中日甲午戰爭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
在此階段中,戰爭是在中國境外的朝鮮半島及黃海北部進行,陸戰主要是平壤戰役,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1894年7月下旬,中日兩軍在朝鮮境內開戰。清軍在豐島海面被日軍偷襲之後,很快也被在陸上的成歡驛的日軍偷襲(詳見成歡之戰),由於朝鮮政府已被日本控制,葉志超、聶士成等部駐牙山的清軍被迫繞道漢城,北撤到朝鮮北部重鎮、平安道首府——平壤。毅軍以分統馬玉昆率五營一隊(約2100人),與淮軍盛字軍以及奉天的奉字練軍、盛字練軍一起,構成了四大軍29營,於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與從牙山退回的葉志超、聶士成部匯合,朝廷命葉志超為駐平壤各軍總統。
平壤之戰發生,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共三十五營,一萬五千人;進攻平壤的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兵力旗鼓相當。平壤城的地勢也非常險要,易守難攻。而且清軍還得到朝鮮人民的支持。當時雖然朝鮮政府被強行拉到日本陣營,但朝鮮的平安道觀察使閔炳奭積極協助清軍作戰,甚至連日本推上台的傀儡大院君李昰應都暗中給清軍傳遞情報。[9]可惜清軍並未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由於其主帥葉志超指揮失誤和臨陣脫逃,導致清軍失敗,以至於影響了整個戰局。
日軍分四路圍攻平壤,兵力分散,由於李鴻章「先定守局,再圖進取」的作戰方針以及清將葉志超的膽小昏聵,左寶貴等人攻打日軍的行動不斷遭到葉志超的阻撓,日軍遂於順利完成了對平壤的包圍。1894年9月15日,戰斗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船橋里)戰場。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其三為城西南戰場。在大同江南岸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清軍分兵抗拒,重創日軍第9旅團。日軍中、右兩隊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島助義中佐拚命督戰,攻陷了左右兩翼的堡壘。但隨即遭到清軍的步炮協同夾擊,再遭重創,這一仗日軍遭受了重大傷亡,據《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公布的數字,「將校以下死者約一百四十名,傷者約二百九十名」。中隊長級大尉軍官被擊斃四名,少尉軍官被擊斃二名。第9混成旅團長大島義昌少將、第21聯隊長西島助義中佐、炮兵第5聯隊第3大隊長永田龜少佐均被擊傷。
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激戰中,左寶貴中炮犧牲,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的奮力抵抗,只得退守玄武門。
在城西南戰場,野津道貫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於晨七時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沖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此時,軍總統(總指揮)葉志超貪生怕死,在戰局膠著的情況下,竟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日本便在清兵的退路上設下埋伏。當天雨夜,撤退的清軍中伏,陣腳大亂,死亡近2000人,被俘500餘人。平壤之戰以清軍大敗告終。以後6天中,清軍狂奔五百里,一路逃至鴨綠江邊,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一路高歌猛進,佔領朝鮮全境。
黃海海戰發生於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聯合艦隊終於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的黃海海面挑起—場激烈的海戰,這是甲午戰爭中繼豐島海戰後第二次海戰,也是中日雙方海軍一次主力決戰。這場戰役發生於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省東港市)附近海面。9月15日上午,護送4000餘名入朝援軍到朝鮮。返航後在大東溝遭遇日軍阻截,戰斗由此爆發。日本海軍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戰斗軍艦則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華,幾乎可以說是傾巢出動。中午開戰後,北洋艦隊重創日本比叡、赤城、西京丸號諸艦,但北洋艦隊中揚威、超勇二艦亦受重創。
黃海海戰過程:
1894年9月15日上午,北洋艦隊的主力,計軍艦10艘,附屬艦8艘,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
凌晨1時,銘軍的十個營共四千人分乘五艘運兵船,向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進發。
中午,艦隊抵達大東溝(今遼寧省東港市),到次日早晨,軍隊全都登陸。
上午8時,運兵船卸載完畢。
9時,北洋水師定遠號旗艦上掛出龍旗開始返航。
10時23分,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率先發現了北洋水師。便掛出「東北方向發現三艘以上敵艦」的信號
旗。
10時30分,北洋水師鎮遠艦桅樓上的哨兵看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幾簇黑煙,發現日本艦隊。丁汝昌隨即命令各艦升火、實彈,准備戰斗。
12時05分,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在先,本隊在後,呈單縱陣,接近北洋水師。
12時20分,北洋水師在行進中由雙縱陣改為橫陣,旗艦定遠位於中央,其餘各艦在其左、右依次展開,艦隊呈楔形梯隊。同時丁汝昌還發出命令:「各小隊須協同行動;始終以艦首向敵;諸艦務於可能之范圍內,隨同旗艦運動之。」
12時50分,雙方艦隊相距5300米,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首先開炮。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在距北洋水師5000米處即向左轉彎,航向北洋水師右翼。聯合艦隊航向北洋水師右翼,冒險將艦隊暴露於北洋水師陣前。十秒鍾後,鎮遠艦也發出炮彈,緊接著,北洋艦隊各艦一齊發炮轟擊。三分鍾後,日本旗艦松島艦也開始發炮還擊。
12時53分,聯合艦隊旗艦松島開始發炮還擊。定遠主桅中彈,信號索具被炮火所毀(一說因戰船老朽發炮時震塌飛橋),在飛橋上督戰的丁汝昌身負重傷。
剎時間,雙方各艦百炮一齊怒放,硝煙彌漫,海水沸騰。
其中,日本第一游擊隊平均航速達19.4節。另據英國海軍年鑒統計,當時速射炮的發射速度是原後裝炮的六倍,由此計算,日本艦隊的火力實際上相當於北洋艦隊的三倍。戰斗開始不久,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艦由於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炮塔起火,丁汝昌燒傷,信旗被毀。丁汝昌拒絕隨從把自己抬入內艙,堅持坐在甲板上督戰。可是他也只能鼓一艦士氣。日第一游擊隊4艦利用航速優勢繞攻北洋艦隊右翼「超勇」、「揚威」,二艦相繼被擊中起火,退出戰斗。日艦「吉野」也被北洋艦隊擊中起火,但很快被撲滅。13時30分左右,「超勇」沉沒,管帶黃建勛落水,「左一」魚雷艇駛近相救,拋長繩援之,黃不就,從容死難,艦上官兵也大部壯烈犧牲。
當日本第一游擊隊繞攻北洋艦隊右翼時,本隊也與北洋艦隊主力交相攻擊。日本軍艦「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遭到北洋艦隊截擊。
「定遠」、「來遠」、「經遠」重創日艦「比睿」、「赤城」。「赤城」艦長坂元八太郎陣亡。「西京丸」也受重創。
14時15分左右,日本艦隊繞至北洋艦隊背後,與第一游擊隊形成夾擊之勢。北洋艦隊腹背受敵,隊形更加混亂。在混戰中,北洋艦隊一直沖殺在前的「致遠」艦受到「吉野」、「高千穗」等的集中轟擊,多處受傷,船身傾斜。伊東祐亨令第一游擊隊救援「赤城」、「比睿」。「吉野號」沖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著火的「致遠」艦。鄧世昌見吉野恃其船捷炮利,橫行無忌,憤而說道:「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是船,則我軍可以集事。」決意與之沖撞,同歸於盡。鄧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日本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射擊,致遠艦右側魚雷發射管被擊中,引起大爆炸,3時30分,以右舷傾斜,在東經123度34分,北緯39度32分的黃海海面上沉沒。全艦官兵除七名遇救外,全部壯烈殉國。(此說法目前最接近事實,致遠艦沖向吉野號,有可能就是為了使用魚雷攻擊。也有另外的說法是致遠艦是被日艦火炮擊沉,戰前北洋水師已經把魚雷拋入海中。)
「經遠」繼續迎戰「吉野」,遭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秋四艦圍攻,中叢彈起火,全艦奮勇抗禦,經遠全艦將士「發炮以攻敵,激水以救火,依然井井有條」。經遠艦以一敵四,拒戰良久。激戰中,管帶林永升不幸「突中炮彈,腦裂陣亡」,幫帶大副陳榮和二副陳京瑩也先後中炮犧牲。最後在浪速、吉野、秋津洲、高千秋的圍攻下經遠艦中彈累累,不久,「左舷艦首向水中沉下」,在東經123度40分7秒,北緯39度51分海面上,艦首向東,左舷傾覆而沉沒。全艦官兵二百餘人,除十六人遇救外,其餘全部陣亡。
「致遠」沉沒後,「濟遠」管帶方伯謙、「廣甲」管帶吳敬榮,臨陣脫逃(方伯謙等是否臨陣脫逃,有不同看法)。「靖遠」、「來遠」因中彈過多,退出戰斗,避至大鹿島附近緊急修補損壞的機器。
定遠、鎮遠兩艦浴血奮戰,中彈甚多,幾次起火。
下午3時30分,鎮遠艦的30.5公分大炮連續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二次。松島後甲板四號炮塔中彈後,火焰引發炸葯,發生了大爆炸。松島船軸傾斜5度,冒起白煙,火災大作。
不久,靖遠、來遠搶修完畢,重新投入戰斗。日本軍艦赤城、比睿、西京丸負傷,旗艦「松島」情況也不容樂觀,「吉野」、「扶桑」也受了傷,又見北洋艦隊重新集隊,伊東祐亨便於17時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戰場。
北洋艦隊稍事追擊,也收隊返回旅順。歷時5個多小時的黃海海戰到此結束。
黃海海戰歷時5個多小時,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為近代世界海戰史上遠東戰區所罕見。
海戰的結果:北洋艦隊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廣甲」逃離戰場後觸礁,幾天後被自毀)5艘軍艦,死傷官兵千餘人;日本艦隊「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艦受重創,死傷官兵600餘人。此役北洋水師雖損失較大,但並未完全戰敗。然而李鴻章為了保存實力,命令北洋艦隊躲入威海港內,不準巡海迎敵。日本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
黃海海戰進一步揭露出了清朝的腐敗無能,北洋水師建立之初,艦隊在火力和整體噸位上遠超當時的日本海軍,日本海軍的制定擴充海軍計劃,為籌集經費,天皇甚至從後宮經費中撥款給海軍,而清廷則十年不添一艦一炮。大清水師軍艦陳舊落後,雖然海軍訓練程度未見得低,但軍械日漸落後。日本海軍加緊訓練,軍艦保養好,在自主造艦的同時,向英國皇家海軍購置新艦,學習經驗。在海戰開始前,北洋水師軍艦老舊,鍋爐破損,艦炮使用穿甲彈,射速慢,威力不足。而日本海軍訓練有素,裝備了大批的新式戰艦,使用大口徑火炮,並裝備了速射炮,開發出了新型的炮彈,在總體噸位上也超過了北洋海軍,在海戰上有了極大的優勢。
第二階段
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鴨綠江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是清軍面對日軍攻擊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約28000人。清朝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30000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路清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平壤新敗,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日本則士氣高昂,野心勃勃,日方發布由間諜宗方小太郎起草的《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檄文,對滿清展開政治攻勢,揚言要直搗北京,讓清朝皇帝「面縛乞降」。之後的戰況遂可想而知。
日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6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堅持抵抗,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佔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竟全線崩潰。
金旅之戰也開始於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由於李鴻章一心要保旅順港,清軍便沒有在此處設防。日軍的登陸活動歷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只有當地的農民自發抗擊日本軍,暫時拖住了日軍的行動。11月6日,日軍擊潰清軍連順、徐邦道等部,進占金州(今遼寧大連市金州區)。
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大連守將趙懷業聞風潰逃,日軍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玙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33個營,約13000人。18日,日軍前鋒進軍土城子,徐邦道的拱衛軍頑強抗擊,次日,龔照玙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次日,號稱「東亞第一要塞」的旅順陷於日軍手中。日軍攻陷旅順後,即製造了旅順大屠殺慘案,4天之內連續屠殺中國居民2萬餘人。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佔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是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的最後一戰。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頑強抵抗,最後被殲滅。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被清軍炮彈打死,這是日本在戰爭中唯一陣亡的將軍。由於兵力懸殊,南幫炮台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數被日本占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台」使用。10日,定遠彈葯告罄,劉步蟾自殺。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最終自殺。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偽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威海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只、劉公島炮台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連占鳳凰城、岫岩、海城等地。大清國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為幫辦,以期挽回頹勢。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復海城之戰,由於指揮不力,皆被日軍擊退。2月28日,日軍趁勝追擊,從海城分路進攻,3月4日攻佔牛庄,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台。僅十天時間,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Ⅵ 大清的國旗為什麼是龍旗
最早將龍旗從軍用轉為民用的,是海外從事中國貿易的商人,他們懸掛龍旗的目的,是為了向外國顧客標示「中國出產」。1870年左右龍旗才被清政府從水師艦船移用到各種涉外儀式。1888年清政府將三角龍旗改成四方龍旗,並賦予「國旗」的稱號,但依舊只是官用,禁止民用。龍旗最早脊耐在國內被僭用是「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接著,上海商會以迎送皇親國戚的名義懸掛龍旗,並借用龍旗進行商業廣告活動。可是,由於龍旗所代表的封建王朝在外國人眼中充滿滑稽,飽含羞辱,許多中國學生對這面龍旗深惡痛絕。同為中國人,不同群體眼中的龍旗,分別折射著不同的政治色彩,並由此產生了不同的龍旗觀。 大清龍旗的各種說法
討論中國龍形象在西方的傳播,離不開大清龍旗的影響,而且從現存資料來看,龍旗的影響也許是最關鍵的因素。可是龍旗作為大清國旗緣於何時何事,長期以來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和團運動失敗後,李鴻章在各種外交活動中見別國政府都掛著自己的國旗,而中國卻沒有,便向慈禧太後上奏,請求制定國旗。慈禧要李鴻章負責設計國旗圖案。李鴻章呈上了畫有虎、豹、獅、龍、麒麟、八卦等圖像的許多種國旗圖案,慈禧最後選定金龍旗作為國旗。
但是民國時期陳伯熙等人卻認為,三角龍旗早在咸豐年間就已經誕生了,而且是因商務需要而制定的。由於廣東沿海一帶海盜多,中國商船沒有國旗庇護,航行很不安全,許多商船隻好冒掛外國旗幟,於是,廣東商人聯名上書大清政府:「請仿各國成例,制定一種國徽,俾便商民遵用。」禮部以中國尚龍,於1858年正式將龍旗定為國旗。
康有為的說法又不一樣,他在批評龍旗不適合作為國旗的時候說,龍旗作為天子之旗,早在《詩經》時代就有了,而將龍旗由天子之旗移用為國旗,卻是始於同治年間(1861-1875):「同治初時,新定國旗,乃用黃龍。」康有為認為,外國人不能理解我們的龍文化,龍在西方是一種惡獸,黃旗則是病旗,黃龍旗不僅不能贏得尊重,「反為輕譏,將來在所必改者也」。
中國第一面國旗的來歷,居然是如此一筆糊塗賬。因此,本文擬在梳理龍旗淵源的基礎上,著重於龍旗在不同時代背景中的形制變化、功能轉換,以及伴隨著近代中國屈辱史而展開的龍旗在海內外被懸掛與被認知的歷史。
三角黃龍旗
國旗、國徽都是國際交往中的國家識別符號,是基於國與國之間的平等關茄野枝系而派生的。鴉片戰爭以前,中國人並沒有所謂國旗的觀念。中國乃「中央帝國」,既不需要外交,也不願意與其他「蠻夷小國」平等相處。所謂旌旗,主要用於帝國內部各種儀式,用來標識公侯將相的身份地位以及集團屬顫敏性等。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進一步侵入中國,甚至在中國水域部署海軍。中外水師如此同處一塊水域,免不了生出許多齟齬。由於沒有統一的官船旗號,大清水師在與西方海軍的交涉中吃了許多啞巴虧。1862年,湖北長江水域又發生了一起中英水兵斗毆的事件,英國人佔了便宜,硬說不知
道那 是中國兵船,拒不負
責。恭親王奕�痛定思痛,開始考慮「如我處師船亦一律豎立黃色龍旗,外國果能望而知為官船,不敢輕舉妄動,未始非豫事隊維之一法」。
奕�讓總理衙門給兩江總督曾國藩寫信,詢問增掛龍旗是否有礙行軍。曾國藩復信表示贊同增掛龍旗:「應分飭各營另添龍旗一面,擬用三角尖旗,均用黃色畫龍,龍頭向上。」
象徵皇權的黃色龍旗,具有凌駕於「各營旗幟」之上的統率地位。將黃色龍旗讓渡給以漢族官兵為主的水師艦船,本身就是對水師地位的莫大提升。奕�賣了個不花錢的人情,曾國藩則樂得為手下官兵爭點地位。奕�提供給曾國藩參考的方案是「黃色龍旗」,而作風低調的曾國藩似乎考慮到了「黃色龍旗」與八旗中「正黃旗」的形態接近,為避僭越之嫌,主動提出將「黃色龍旗」削去一角,「擬用三角尖旗」。這是曾國藩穩健政治風格的表現。
由於曾國藩倡議的三角龍旗只有大致尺寸及龍頭朝向,並沒有給出具體規制,甚至旗幟的斜長及下橫長可以「各從其便」,各地水師在龍旗的材質、龍形等方面,都不能統一。大一點的龍旗,龍身可以多達六折;小一點的龍旗,龍身僅有兩折;到了外國人的畫筆中,龍身還能繞出一兩個小圈圈。
外交儀式中最早的龍旗
盡管三角黃龍旗早在1862年就誕生了,但在最初五六年間,似乎並沒有被朝廷官員使用在水師艦船之外的其他場合。
 1868年,清政府委派原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作為涉外事務大臣,率領一個大清使團出訪西方各國。由於當時的清政府沒有國旗,美國人就自作主張替中國代表團製作了一批三角龍旗,權當中國國旗使用。
不過美國人畫出來的龍旗看起來有點古怪,龍背上長著翅膀,尾巴還繞了個圈。此後,不同的大清龍旗還在多個場合反復出現。
大約是三角龍旗太拿不出手,蒲安臣還特地在美國趕制一面象徵性的四方龍旗。蒲安臣製作的這面外交龍旗,為了避免僭越,則特意在黃龍旗周圍加了一道「藍鑲邊」,因為在八旗位階中,藍色的色級在黃白紅藍四色中是最低的。
雖然設計龍旗的初衷是用作水師官船的標志,清政府並未意識到需要一面大清國旗,但由於大清國沒有其他可以用作國家象徵的旗幟,這面龍旗事實上已經被外國人視作大清國國旗。
至光緒初年,龍旗的使用范圍已經從船上擴大到陸上。1876年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上,中國展館北向建木質大牌樓一座,上書「大清國」三字,兩旁有東西轅門,「上插黃地青
龍旗,與官衙 一式,極形嚴肅」。直到1888年,在李鴻章等人主持下,才在《北洋海軍章程》中第一次使用「國旗」這個新概念。
龍旗飄落
有清一代,民間年 畫多繪昇平氣象,可龍旗的出 現的頻率卻非常低,因為老百姓的生
活中幾乎不會出 現龍旗。倒 是日本明治時期的 浮世繪中,屢屢出 現大清龍旗,因為日本軍隊常與 大清龍旗打交道 。不
過,大清龍旗在日本畫 家筆下並不表 現為正面形象,而是作為腐敗、無能、貪生怕死 的大清 官兵的戰敗 符號而出現的。
大凡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無不深受龍旗屈辱史的刺激。民族主義革命家們對這面龍旗尤為深惡痛絕,
商人對於政治,總是既遠離,又利用,他們更多考慮如何從政治變局中獲取自身的商業利益,而不是符號的政治意味。懸掛龍旗的最大受益者是商人,最熱衷於懸掛龍旗的也是商人,上海商戶尤其喜歡「門口高扯兩面龍旗,臨風招展,彷彿導人進觀」。
 1911年春節期間,「澳門一群培基學堂學生到營地大街寶衡銀號抗議懸掛清朝的龍旗,和店方面的主事人發生爭執。該銀號請葡警彈壓,澳門的華探目劉康善帶警探來到現場,見到所謂肇事的學生很多是當地紳商的子弟,就一面勸學生守秩序,一面勸告該銀鋪把龍旗取下。學生在這一次抗議中取得了勝利。」
 1911 年的 辛亥革命,終於結 束 了 大 清 龍 旗 的 歷史 使命。
武昌 起義 打 響 之 後 ,大清海軍 奉命前往 鎮壓 。可是到 了 武昌之後,海 軍 卻掉轉炮口,隨之 起義了 。「時 適日落 ,陽
明 即落 下 龍旗 擲於甲板 而 踐踏之,旋棄 於 江 。在此一剎那,海軍 龍旗,便成歷史陳跡。」
海軍反正之後,「展輪下駛,經過九江、安慶、蕪湖等城,望見滿
城白旗,知皆已起義,惟南京仍懸掛 龍旗,傳聞何海鳴尚欲頑抗革命軍」。這時,是否扯下大清龍旗,已經成了革命或反革命的分野標志。
宣統皇帝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第二天,北京城各家報紙就把詔書的全文發表出來,當天把龍旗也收起來了。」宣告中華民國成立的消息迅速傳到全國各地,各中小學及公共機構紛紛集會慶祝,把清朝的黃龍旗扯下來,升起新的五色國旗,到處放鞭炮,大家都為之歡呼鼓舞。
(《揚子晚報》施愛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