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俄戰爭是怎樣發生的
英俄戰爭是俄國根據1807年鐵爾西特和約參加大陸封鎖而引起的一場戰爭。
1807年8月,英國分艦隊襲擊俄國的盟國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掠走丹麥幾乎全部艦只。俄國隨即對英宣戰。
戰爭主要是交戰雙方的少量兵力在大西洋、地中海、亞得里亞海、波羅的海和巴倫支海進行個別的戰斗,由於瑞典態度的改變,整個局勢對俄國來說變得復雜化了。
盡管瑞典原先同俄國訂有條約,但瑞典國王拒不接受俄國要求對英艦關閉瑞典港口的建議,反而於1808年1月同英國簽署協定。
根據這項協定,英國政府在一旦瑞典與俄國交戰時應向瑞典提供一支1.4萬人的軍隊和每月100萬英鎊的款項。
俄國的各個分艦隊和一些艦艇原來是用以對付拿破崙法國和土耳其的,並且分散在各個戰區,現在國際形勢發生急劇變化,俄國艦隊就陷入了極其困難的處境。
波羅的海艦隊力量減弱,因為最好的艦只尚在地中海。黑海的海峽被土耳其封閉,俄艦無法通行。海軍中將謝尼亞文的分艦隊正在從愛琴海向波羅的海返航途中,與本國基地尚無法聯系。
俄國准備抗擊敵人的進犯。在喀琅施塔得、彼得堡和阿爾漢格爾斯克附近構築了海岸炮台,在許多航道上設置了木樁障礙物。1807年正月,英國在朴次茅斯掠走了俄國「快速」號護航艦和裝載供應地中海分艦隊所需物資與錢財的「威廉米納」號運輸艦,戰端從此開始。
英國艦隊封鎖了有俄艦駐泊的外國港口,襲擊有俄艦停靠的海岸地區,掠走俄國商船。
1807年11月,擁有13艘戰列艦,11艘巡航艦,5艘兩桅橫帆船的英國分艦隊封鎖了在里斯本港躲避狂風的謝尼亞文分艦隊。英軍從陸路佔領了里斯本,迫使謝尼亞文與英軍指揮部舉行談判。
根據達成的協議,俄國的這些艦只在戰爭結束前由英國政府控制,艦上人員由英船運往裡加。
1808年4月21日英軍又在西蒙斯敦港灣扣留了俄國海軍中校戈洛夫寧率領的開往太平洋進行科學研究的「狄愛娜」號護衛艦。
隨後,戈洛夫寧利用狂風大作的時機指揮「狄愛娜」號逃脫。
1808年8月14日,英國人在波羅的海襲擊俄艦「弗謝沃洛德」號。該艦人員在進行了頑強抵抗之後,於8月15日燒毀了自己的軍艦。
1809年6月初,英國艦隊駛入芬蘭灣,在那根島和蘇羅普角之間拋錨停泊。數艘英艦在錨地以東直至塞斯卡島一帶水域游戈。
除個別的戰斗外,英國人沒有對俄國艦隊主動出擊,而只是掠走並擊沉俄國的商船。
1809年9月,波羅的海的作戰行動停止了。
1810年在巴倫支海諾爾德卡普角附近,英軍又掠走一艘俄國船。航行途中,俄國海員繳下了看守人員的武器,俘虜了他們,終於返回基地。
總的來說,兩國都竭力避免決戰,這對戰爭進程是有直接影響的。英國政府不止一次地表示願意同俄國簽訂和約。英俄戰爭使俄國在經濟交往上蒙受了巨大損失。拿破崙軍隊入侵俄國後,俄國便與英國簽訂了和約。
㈡ 俄羅斯和英國的關系
對於英國而言,最尷尬的國情莫過於:秦檜都有仨朋友,而英國卻沒有。作為國際社會的「共享宿敵」,英國和中俄德法等國都常年保持著敵對關系,是很多國家都咬牙切齒的存在。
而在這些國家中,俄羅斯對英國的仇恨尤其「熱烈」,是名副其實的「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話說雖然凜冬將至,但東南亞卻依然是一派熱鬧的景象。在柬埔寨承辦了「一屆更比兩屆強」的東盟第40屆和第41屆峰會後,印度尼西亞舉辦的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又緊隨其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作為「七國集團」、「金磚五國」、7個重要經濟體及歐盟組成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二十國集團幾乎囊括了世界所有強國,其人口多達40億,GDP總量更是佔到了全世界的90%,其影響力可想而知。
而因為所有大國都位列其中,所以英國和它的宿敵們自然免不了在峰會上狹路相逢。對此,已經「登基」達21天的蘇納克,雖然理論上早已過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年紀,卻總想著再接再厲,冒著睡覺尿床的風險在20國集團峰會上繼續煽風點火,具體來說就是糾集自己的狐朋狗友們一擁而上地「圈踢」俄羅斯,讓俄羅斯在熱鬧的峰會中體會到形單影只的孤寂。
作為美國昔日的大爺今日的大孫子,蘇納克政府深知美俄勢不兩立,想要給美國排憂解難,不讓拜登勞心費力,英國必須前赴後繼,讓美國看到英國馬前卒的強悍實力。
事實證明,英國的努力,美國大爺都看在眼裡,心裡早已忍不住要給英國數不清的口頭獎勵。但安撫了蘇納克以後,拜登轉身就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同框」,讓英國的努力前功盡棄。
面對美國和俄羅斯的「逢場作戲」,英國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不過它沒有檢討自己,也沒有和美國置氣,反而認定俄羅斯使用了陰謀詭計,於是與俄羅斯更加勢不兩立。
那麼,很多人就奇了怪了,世界這么大?為何非要和俄羅斯過不去?難道俄羅斯偷喝了你們家的威士忌?
這似乎是一個說來話長的問題,但在靜夜史看來,英國之所以總是和俄羅斯過不去,根本原因在於以下三個原因,即:
1、海權陸權的天然對立
英國與俄羅斯的最大區別在於:英國是海權國家,而俄羅斯是陸權國家。
不同的國情,導致的是南轅北轍的發展路線。在輸掉英法百年戰爭後,英國失去了在歐洲大陸上的所有勢力范圍,徹底成為名副其實的島國。
相比於大陸國家,島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四面環水。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古代,海洋不僅是保護島國的天然屏障,更提供了比土地更豐富的資源。
對於英國而言,雖然淺淺的英吉利海峽根本擋不住羅馬人及日耳曼人的入侵,事實上作為今日英國人主體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是日耳曼人的分支。
但相比於其它歐洲大陸國家,英吉利海峽很多時候是難以逾越的天塹,甚至拿破崙帝國和納粹德國都無法逾越,這讓英國大部分時間里,無需像法國等歐洲大陸國家一樣,為國土安全「無年不戰」。
而騰出來的精力,則可以「猥瑣發育」,比如率先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及工業革命,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其面積達3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殖民地,成為如假包換的「日不落帝國」。
空前廣闊的「國土」,不僅令英國具備了國際視野,更在得失方面表現得相當「豁達」,比如英聯邦的解散,與美國關系的換位,這在客觀上保存了英國的國際影響力。
相比之下,俄羅斯作為陸權國家,因為東歐平原深居內陸且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當俄羅斯在1480年掙脫金帳汗國統治自立門戶,就開始了瘋狂的領土擴張。
因為繼承了蒙古「噬土成性」的基因,所以俄羅斯的領土擴張一旦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在領土面積足夠國土安全需要之後,俄羅斯又在彼得大帝遺囑的指引下,開始了「走向四大洋」的前赴後繼,領土在400多年時間里猛增400多倍,從東歐平原一隅的小國一躍成為地跨亞歐美三大洲的大帝國。
由於領土的擴張伴隨的是對周邊國家和民族的生吞活剝,所以除了被消滅的國家和民族,倖存的周邊國家無不對沙俄深惡痛絕。
理論上說,英國這個海權帝國和俄羅斯這個陸權帝國應該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但問題是,歷史上的英國作為超級大國,想要的是稱霸全世界。而沙俄志在「走向四大洋」,大行其道的「大俄羅斯」主義又試圖凌駕於所有國家和民族之上,所以英俄狹路相逢是歷史的必然。
除了殖民擴張時,兩國在北美洲和中亞分別遭遇,最終分別以沙俄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和阿富汗被迫在沙俄和英屬印度間保持「中立」結束。英俄兩國也在其它方向展開了慘烈廝殺,比如1853年英國糾集法國等歐洲國家圍毆沙俄,1902年英國與日本結盟並在1904年支持日本挑戰沙俄,將沙俄逐出東北,迫使其臭名昭著的「黃俄羅斯」計劃徹底破產。
可以說,因為同樣有著稱霸全球的目的,所以英國與俄羅斯天然對立。
時至今日,雖然英國殖民地早已喪失殆盡,俄羅斯也經歷了蘇聯解體的猛烈沖擊,但「老子當年」的共同記憶,讓兩國總能情不自禁地扭打在一起。
2、離岸平衡的現實考慮
英國深知,英吉利海峽雖然能阻擋拿破崙和希特勒,但卻無法迴避歐洲大陸各國對英倫三島虎視眈眈的眼神。所以在幾百年的日子裡,英國除了縱橫五大洲四大洋瘋狂擴張殖民地,就是充分發揚「離岸平衡手,大陸攪屎棍」的精神,讓歐洲大陸各國彼此「內耗」,然後當治療它們內耗的「二舅」。簡稱調停。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英國從來沒有所謂的底線,唯一的要求就是誰強揍誰,不分對手是誰。
而很遺憾,沙俄就是個很強大的存在。相比於法國普魯士等歐洲國家,沙俄最大的特點就是領土面積特別廣闊。
得益於陸權國家的區位,沙俄的殖民地與本土緊密相連,再加上沙俄自古以來「留地不留人」的殖民政策,以及蘇聯在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的歷史機遇,俄羅斯得以在英國等西方國家殖民體系分崩離析時,基本保留了殖民體系的主體。
雖然俄羅斯的領土大部分都在烏拉爾山脈以東的亞洲,但沙俄卻始終以歐洲國家自居。從沙俄與瑞典展開大北方戰爭開始,俄羅斯就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一路向西」,並深度參與歐洲事務,尤其是消滅拿破崙帝國捍衛歐洲的傳統秩序。
因為拿破崙帝國極盛一時,所以在組建一次次的反法同盟時,早已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不惜與農奴制為支撐的沙俄並肩作戰。
不僅如此,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因為德國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的極盛一時,英國與俄羅斯又先後選擇了勠力同心。
但英國做夢也沒有想到,當年克里米亞戰爭的酣暢淋漓,會讓一敗塗地的沙俄開始了廢除農奴制並發展資本主義的努力;想不到日俄戰爭的暴擊,客觀上加劇了沙俄社會的矛盾並導致沙俄帝國在一戰期間分崩離析;更想不到蘇聯。在經歷了蘇德戰爭的殘酷洗禮,以及美英聯軍的大力支持後,會在短短數年時間里脫胎換骨,並在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並與美國並駕齊驅。
所以當俄羅斯鶴立雞群,完全打破了歐洲大陸的所謂均勢時,就註定成了英國的一生之敵。
3、國際環境的身不由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後果之一,就是讓作為昔日國際政治舞台中心的歐洲徹底被邊緣化,不得不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艱難求存。
為避免被美蘇撕扯到衣不蔽體,法德兩國在收了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紅利,並不得不團結在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約」周圍後,決心放下歷史恩怨走向合體,並聯袂領導西歐一體化的復興大計。
對此,英國表示不屑一顧並堅信跟著美國有肉吃。但奈何美國最喜歡敲打小弟尤其是越親近卻不見外,所以戰後的英國被美國算計得完全沒了脾氣,不得不在1973年低三下四地加入了歐共體。
而這樣的「權宜之計」也註定了英國不可能成為西歐一體化的主力。所以當1991年蘇聯解體,國際關系發生劇烈變化,尤其是歐盟和美國矛盾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英國在美國挑逗下與歐盟「割袍斷義」並最終與歐盟分道揚鑣也就不足為奇。
而當英國脫歐,也就失去了所有的退路,不得不為了美國的利益至死不渝。而美國不僅看不慣俄羅斯,更看不慣歐盟,所以脫歐後的日子裡,英國除了應對國內紛繁蕪雜的事務尤其是首相的走馬輪換,更要「對付歐盟」和「對抗俄羅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可以說,美國和俄羅斯哥倆好可以,哪怕同床共枕也沒事,但作為美國「親狗腿子」的英國不行,反俄反歐盟的立場一定要堅定。所以無論是破壞克里米亞大橋還是在北溪管道上使壞,英國都已經放下了所有「矜持」,誓要和俄羅斯打得地覆天翻。
可以說,英國與俄羅斯的不共戴天絕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這種難解難分的矛盾,也在導致兩敗俱傷的同時,更讓英國的衰落一發不可收拾。
㈢ 英國為什麼要制裁俄羅斯
英俄關系「糟糕透頂」的緣由,一是歷史原因,兩國自16世紀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始終充滿對立和沖突,代表性例子就是在19世紀進行的克里米亞戰爭。盡管兩國在一戰和二戰中曾共同對付德國,但這只是為了利益的臨時結盟,並非真正的相互認可;二是政治和體制原因,兩國在這方面有很大不同,英國議會和政府內部反俄情緒根深蒂固,英國高層無論在言論上還是行動上都有強烈的反俄色彩。三是英國高層不了解俄羅斯,存在誤判;四是英國長期保持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外交政策唯美國馬首是瞻,在事實上充當美國遏制俄羅斯的主要打手。
兩國關系在2006年利特維年科在英國釙中毒後進入低谷,而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讓雙方關系雪上加霜。2017年年底,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訪問俄羅斯,這是5年來英國外交大臣首次訪俄,一些分析人士一度對兩國關系破冰和升溫抱有期望。他們認為,英國在面臨脫歐困境和英美關系出現一些分歧的背景下,希望與俄羅斯打破外交僵局;英國在敘利亞問題,尤其是在維護伊朗核協議問題上需要俄羅斯的支持。然而,此次英國針對俄羅斯的大規模外交報復行動,令兩國關系破冰的一切可能化為烏有。可以預見,雙方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對抗狀態。
㈣ 歷史上 英國與俄國之間發生過戰爭么
英國和俄國在(1853年10月20——1856年)發生過一次戰爭,史稱克里米亞戰爭。
公元1853年,為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土耳其、英國、法國、等先後向俄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以沙皇俄國的失敗而告終,這就是克里米亞戰爭。
(4)俄羅斯為什麼和英國爭霸擴展閱讀:
當時奧斯曼帝國國力衰落,俄國認為這是擴大自己在歐洲勢力的絕好機會,尤其是它獲得一個通向地中海和佔領巴爾干半島的好機會。
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干半島上的統治此時顯然搖搖欲墜,而俄國則爭取獲得對恰納卡萊海峽和伊斯坦布爾海峽的控制。英國和法國反對俄國的擴張,它們不希望俄國獲得這些戰略要地,以維持英法他們自己在東南歐的勢力和利益。
俄軍開入多瑙國家。1853年10月16日,奧斯曼帝國向俄羅斯宣戰。1854年底英國和法國對俄羅斯宣戰,戰爭升級。1855年1月16日,皮德蒙特-薩丁尼亞加入戰爭。1855年9月3日,英法聯軍在圍攻349日後佔領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戰敗。
1856年3月30日,奧斯曼帝國、俄羅斯、薩丁尼亞、法國、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巴黎和約正式結束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放棄佔領地區,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得到各國保證,黑海內不得駐軍。
㈤ 俄羅斯球迷為什麼和英國球迷打架
樓主,你好,
原因如下:
1、俄羅斯最後時刻板平比分。球迷興奮過頭。
2、 英格蘭最後時刻被板平比分。球迷不爽。
3、雙方球迷都喝了點小酒,酒精上頭。
4、英格蘭球迷挑釁。
5、戰斗民族。你懂的。
望採納。謝謝!
㈥ 為何英國一直都和俄羅斯對著干
如今的英國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日不落帝國了,現在的英國可以算是美國的一個戰略附庸,所以英國在一定國策的抉擇上,會以美國馬首是瞻。而英國一直和俄羅斯對著干,從中也可以看到美國的影子,畢竟現在俄羅斯可以算是美國最大的對手。美國所希望的北約擴張,俄羅斯卻成了最大的絆腳石,所以英國做為美國的戰略附庸,肯定是需要跳出來與俄羅斯對著乾的。
最終英國在反對歐盟一體化這件事上無法阻止,於是決定宣布脫歐,而隨著英國脫歐這件事日漸明顯,歐洲大陸的國家也看清楚了,英國並沒有把歐洲大陸的國家當作盟友。所以英國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地位逐漸下降,這使得英國很難接受,所以英國也在試圖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他選擇的方式就是作為美國的馬前卒,不斷的和俄羅斯進行示威,並且在敘利亞戰場上與俄羅斯刀劍相向,也只不過是做給美國看的罷了。
㈦ 1853年英國打沙俄是怎麼回事
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戰爭」,東方戰爭、第九次俄土戰爭)。英、法、奧斯曼帝國(1299~1922)和撒丁王國結成同盟同沙皇俄國進行的一次戰爭,也是拿破崙帝國崩潰以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戰爭的導火線是「聖地」——耶路撒冷之爭。長期以來,東正教和天主教一直在爭奪當時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地一個省份的巴勒斯坦「聖地」的管轄權,在「聖地」之爭的背後,隱藏著歐洲列強爭奪奧斯曼帝國「遺產」的瓜分。1853年1月,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出以緬什科夫為首的高級使團,向奧斯曼帝國蘇丹提出,要求將奧斯曼帝國境內所有東正教臣民由沙皇俄國來「保護」,力圖把奧斯曼帝國變為俄國的保護國,進而,俄國可以獨占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兩個黑海海峽,打通進入地中海通道,實現其擴張野心。俄國的這一企圖自然為英法所不能容忍。在英法的支持下,奧斯曼帝國蘇丹拒絕了俄國的最後通諜。隨後緬什科夫宣布同奧斯曼帝國斷絕外交關系。
1853年7月初,俄國出兵8萬人佔領了在奧斯曼帝國的屬地—多瑙河兩公國—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並拒絕了蘇丹提出的撤軍要求。10月,土耳其政府向俄國宣戰。這樣,在俄土之間的克里米亞戰爭「終於在多瑙河上開始了,對於雙方來說,這是宗教狂信的戰爭,對於俄國人來說,這是實現傳統的野心的戰爭,對於土耳其人來說,這是生死存亡的戰爭」。1854年3月底,英法正式向俄國宣戰,1855年初,法國附庸撒丁王國也宣布參加對俄戰爭,從而使俄土交戰發展成了一場俄國和英法為爭奪巴爾乾和黑海的國際戰爭。1853年11月30日,俄國海軍中將納希莫夫率領的俄國分艦隊,突然襲擊在黑海南岸的土耳其海軍基地錫諾普,打敗了土耳其分艦隊,俄國取得了黑海制海權,激化了同英法的矛盾,1854年1月,英法聯合艦隊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此後戰區,迅速擴大,戰爭不僅在黑海、巴爾乾和高加索進行,而且擴大到波羅的海、白海和遠東。俄國在外交上陷於完全孤立,軍事上面臨優勢敵人從各個方面發動的進攻。
從1854年8月起,聯軍扭轉了兵力分散的態勢,集中兵力於克里米亞半島,從俄國手中奪取黑海制海權,1854年9月中旬,聯軍出動60多艘戰艦,6萬多名士兵和3個攻城炮兵團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葉夫帕托里亞登陸。9月20日,雙方在阿爾馬河畔進行第一次陸戰,俄軍一敗塗地,損失5700多人,退向俄國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爾。9月25日,聯軍進抵塞瓦斯托波爾,開始了長達11個月的圍攻戰。9月5日,聯軍用700門大炮傾瀉了15萬發炮彈,摧毀了俄軍的全部工事。9月8日,法軍佔領了軍港區和市區制高點馬拉霍夫崗,俄軍被迫放棄要塞,向北轉移,塞瓦斯托波爾陷落,隨著塞瓦斯托波爾的陷落。俄國敗局已定。俄軍雖在高加索戰場上取得一些勝利,但再也無力把戰爭進行下去,1856年3月30日,雙方簽訂《巴黎和約》。戰爭的結果,俄國從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上跌落下來,戰爭加深了俄國國內危機,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進行農奴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