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早期歷史上發生了哪些社會變化
1640年 英國資產階州陸級革命, 1649年 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台, 1689年 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
1776年 《獨立宣言》通過,美利堅合眾國誕生,1787年 美國制定三權差高分立的憲法。
1789年 法國大革命爆發,1792年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
1782年 第一台蒸汽機問世,1840年前後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此後,法國、美國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虛跡尺。
B. 為什麼說英國歷史,尤其是早期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改進的歷史
普通英國人是這念滾爛樣想的。早期英國史是不列顛島不斷遭受歐陸強大民族和政權擠壓、侵略和征服的受壓迫和血淚史,比如凱爾特人被凱撒擊敗、羅馬不列顛被盎格魯-薩克森人滅亡、英格蘭諸國被維京人和諾曼人征服。而後是英國王權為了獲得法國富裕的沃地而不斷對法王開戰。又是英王不停徵服威爾斯、愛爾蘭和蘇格蘭。
以後就是大英帝國的崛起,先後擊敗西班牙、荷蘭、法國、俄國、中國,在北美、印度、南洋、黑非洲、遠東和中東獲得大片的殖民地。英國人自認這備鍵是文明的英格麗希人Englishmen給沈淪在黑暗中世紀野蠻風俗的未開民族帶來現代文明的仁義之舉;當然被侵略的中國人、印度人、埃及人就不一定這麼想了。歸根結底還是立場的問題,殖民者、傳教士、左派知識份子、底層勞工、水手和軍人們看問題的角度必然是不同的。祖上靠奴隸和糖貿易崛起的英國上層階級和劍橋大學人類學講師不會有同樣的看法。不過我發現被殖民者的話,不論是印度王公、阿拉伯酋長、留學倫敦的西印度菁英,還是巴基斯坦搬運工、孟加拉水手。他們也許在英國人面前會說英國的殖民統治三分過七仔漏分功,私底下都會表現出對白人強權的刻骨仇恨。
C. 英國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在羅馬史書中這有可能是英國島嶼的最早記錄.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約802~839在位)於 827年統一島嶼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這時候的史書應該是英國這個名字的最早記錄.
D. 英國歷史概況
1.早期文明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
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2.羅馬入侵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3.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
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人佔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
4.諾曼征服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史稱「征服者威廉」。
威廉征服後建立起的強大王權對鞏固封建秩序起了積極作用。約翰被迫於1215年6月接受《大憲章》,與封建主妥協。大憲章本質上是一個封建性文件,是保護封建領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護市民貿易自由這樣有進步意義的條文。但約翰不久就否認憲章,君臣之間內戰連綿不斷。
5.英法百年戰爭
1337年-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的為了領土擴張和王位爭奪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當時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戰爭結束時,英國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之後英格蘭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轉往海外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
1535年威爾士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訥海戰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使英國挫敗了國外天主教勢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脅,鞏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通過七年戰爭英國奠定日不落帝國的基礎,並獲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拿破崙戰爭後英國完成了日不落帝國的霸業。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
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即是今天的北愛爾蘭。
E. 英國歷史的發展歷程是怎麼樣的
17世紀以前,英國一直是封建專制國家,之後的新航路開辟成功以後,英國的工伏枝薯業逐步發展,資本主義萌搭拿芽漸漸形成。18至19世紀,英國成了世界第一大國。因為它的殖民地過多,無力控制,加上在兩次世界大戰的被動地位,因此逐漸衰弱下來缺者,但目前仍是發達國家
F. 請問英國的歷史是什麼
英國歷史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歷史時期。
古代時期: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
大約公元前第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到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和英語Britain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英國歷史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羅馬人以位於泰晤士河口的倫敦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連接各地的城市,使倫敦成為羅馬不列顛統治和對外聯系的中心。
3~4世紀,隨著奴隸反抗斗爭的加劇,羅馬帝國逐漸衰落。4世紀中葉前後,不列顛反抗羅馬統治的斗爭也漸趨激化。到407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中古時期:從5~6世紀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紀中葉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是英國封建生產方式形成、發展和衰落的時期;學術界亦有把諾曼征服視為英國中古史開端的觀點。
盎格魯-撒克遜人入駐不列顛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陸續侵入不列顛。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東部和東北部盎格魯人的麥西亞、諾森伯利亞和東盎格利亞,南部撒克遜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蘇塞克斯,東南部朱特人的肯特。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
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約802~839在位)於827年統一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到9世紀末,丹麥人已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王克努特大帝成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克努特之子死後,英國王位復歸於英人愛德華(英國歷史1042~1066在位)。丹麥人佔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由於戰爭頻繁,稅課繁苛,特別是沉重的「丹麥金」,使自由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依附農。國王以詔書的形式把土地冊封給教俗貴族,成為封建領地。930年,英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農民為躲避戰禍和捐稅、求得安全,便將土地交給大地主,再領回耕種,表示自己受地主保護。國王還給教俗地主以「特恩權」,即對領地內的依附農民實行政治、經濟、法律等全面統治的權力。特恩權加速農民的農奴化。
諾曼征服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稱「征服者威廉」,諾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諾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開始的封建化過程,封建生產方式基本確立。
瓦特泰勒起義
13~14世紀,英國封建經濟發展到極盛。農業耕作技術改進,城市發展,商品貨幣經濟滲入農村。封建領主要求更多的貨幣,在農村開始了用貨幣地租代替勞役或實物地租的「折算」過程。折算使少數富裕農民贖得人身自由,但廣大農民群眾紛紛破產,淪為農村的僱傭勞動者。
資本原始積累
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16世紀,毛織業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對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農場改為牧場,還通過圈地圍田或侵佔公地,把小地產集中,連成大片。
專制王權和宗教改革
都鐸王朝統治時期,英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王權空前強化。舊貴族在玫瑰戰爭中自相殘殺殆盡;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於發展經濟。亨利七世利用這些條件,實行絕對專制統治。他解散封建貴族的家臣,設「星室法庭」,懲治不馴順的貴族。亨利八世時正式成立樞密院,聽命於國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則受樞密院監督。
近現代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
1640年,資產階級聯合新貴族,帶領廣大人民,在社會矛盾尖銳的情況下,通過議會斗爭、內戰、共和國建立、克倫威爾軍事獨裁,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60年),直到「1688年光榮革命」,歷經半世紀的曲折斗爭,完成革命,最終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成為英國歷史的分水嶺。如:1689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他們在議會中的權利,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17—18世紀又逐漸確立內閣制、兩黨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又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世界殖民霸權的建立(17世紀中—18世紀末中)
這一階段,在亞洲、北美進行殖民擴張,與荷蘭、法國等展開激烈爭奪。通過三次英荷戰爭(分別是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後改名紐約),進一步確立海上霸權,荷蘭則喪失了歐洲強國地位。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18世紀中-19世紀中)
G. 英國歷史簡介
英國歷史簡介
英國的起源(公元前5000年—1066年)
The Origins of a Nation (5000BC——1066)
I.Early Settlers (5000BC——55BC)
早期的居民(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55年)
1.The first known settlers of Britain were the Iberians.
人們所知的英國最早居民是伊比利來人。
悶御2. At about 2000 BC the Beaker Folk arrived from the areas now know as Holland and Rhineland.
約公元前2000年,從現在的荷蘭和萊茵蘭地區來了寬口陶器人。
3. The Celts began to arrive Britain about 700 BC.
約公元前700年,克爾特人來到不列顛島。
4. The Celts came to Britain in three main waves.
克爾特人來到不列顛有三次 *** 。
The first wave were the Gaels——came about 600 BC.
第一次 *** 是約公元前600年蓋爾人的來臨。
The second wave were the Brythons——came about 400 BC.
第二次 *** 是約公元前400年布立吞(埋罩察不列顛)人的抵達。
The third wave were the Belgae——came about 150 BC.
第三次是約公元前150年比利其人的到達。
II. Roman Britain (55BC——410AD)
羅馬人統治時期的英國(公元前55年—410年)
1.British recorded history begins with the Roman invasion. In 55BC and 54BC, Julius Caesar, a Roman general, invaded Britain twice. In AD 43, the Emperor Claudius invaded Britain successfully. For nearly 400 years, Britain was under the Roman occupation, though it was never a total occupation.
有記錄的英國歷史開始於羅馬人的入侵。公元前55年和54年,羅馬將軍朱略斯"凱撒兩次入侵英國,均未成功。直到公元彎茄43年,克勞鍬才成功佔領不列顛。將近四百年裡,英國人處於羅馬人的佔領下,但這並非是完全的佔領。
2. Roman’s influence on Britain.
The Roman built many towns, road, baths, temples and buildings. They make good use of Britain’s natural resources. They also brought the new religion, Christianity, to Britain.
羅馬人修建了許多城鎮網,道路,澡堂,廟宇和其他建築物。他們還很好地利用了英國的自然資源。羅馬人還把基督教這門新宗教帶到不列顛。
3.Reasons for limited Roman influence on Britain. 羅馬對不列顛的影響有限的原因。
First, the Romans always treated the Britons as a subject people of slave class. Second, never ring the 4 centuries did the Romans and Britons intermarry. Third, the Romans had no impact on the language or culture of ordinary Britons.
首先,羅馬人把不列顛人當作奴隸階段的屬民來對待。其次,在四世紀對羅馬人和不列顛人通婚。最後,羅馬人也未影響普通不列顛人的語言和文化。
Summary: This is the second part of Chapter 2 (The Origins of a Nation)。 It introced some important events and important people in England from 446 to 1066. These most important events are The Anglos——Saxons’ invasion; The Viking and Danish Invasions and The Norman Conquest.
(簡要:這是第二章“國家的起源”的第二部分。在這一部分里,主要是介紹了英國從公元446年到1066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及人物。這些重要事件分別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入侵,北歐海盜和丹麥人的入侵及諾曼征服)。
III. The Anglo——Saxons (446——871) 盎格魯—撒克遜人(公元446—871年)
1. Basis of Modern English race: the Anglo——Saxons.
盎格魯—薩克遜時代(奠定了英國的基礎)
In the mid——5th century a new wave of invaders, Jutes, Saxons, and Angles came to Britain. They were three Teutonic tribes.
The Jutes, who fished and farmed in Jutland, came to Britain first. A Jutish chief became the King of Kent in 449. Then the Saxons, users of the short——sword from northern Germany, established their kingdom in Essex, Sussex and Wessex from the end of the 5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6th centur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6th centur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6th century, the Angles, who also came from northern Germany and were to give their name to the English people, settled in East Anglia, Mercia and Northumbria. These seven principal kingdoms of Kent, Essex, Sussex, Wessex, East Anglia, Mercia and Northumbria have been given the name of Heptarchy.
五世紀中葉,朱特人、撒克遜人和盎格魯人不斷入侵不列顛。這是三支日耳曼(條頓)部落。
居住在朱特蘭島(現丹麥南部)上從事打漁農耕的朱特人先抵不列顛。後來從德國北部來的使用短劍的撒克遜人在埃撒克斯、蘇塞克斯和威塞克斯建立了王國,統治期從五世紀末至六世紀初。六世紀後半葉,同樣來自德國北部的盎格魯人,在東盎格利亞、麥西亞以及諾森伯利來定居,同時也他們也把名字給了英國人。這七個主要王國(肯特、埃塞克斯、蘇塞克斯、威塞克斯、東盎格利亞、麥西亞和諾森伯利亞),合稱為七王國。
2.The early Anglo——Saxons converted to Christianity.
最早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改信基督教。
The Anglo——Saxons brought their own Teutonic religion to Britain. Christianity soon disappeared, except among the Celts of Cornwall, Wales, Scotland and Ireland. In 597, Pope Gregory I sent St. Augustine, the Prior of St. Andrew’s Monastery in Rome, to England to convert the heathen English to Christianity. In 579 St. Augustine became the first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He was remarkably successful in converting the king and the nobility, but the conversion of the common people was largely e to the missionary activities of the monks in the north.
盎格魯—撒克遜人把日耳曼宗教帶到了英國。除了康瓦爾、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中的克爾特人還信奉基督教外,基督教很快就消失了。公元597,教皇格里高一世把羅馬聖安德魯修道院的副院長聖奧古斯丁派遣到英格蘭,其使命是使異教徒的英國人皈依基督教。公元579年聖奧古丁成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在使國王和貴族皈依基督教方面,奧古斯丁特別成功。但是普通人的皈依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北部修士們的傳教活動。
3.The Early Anglo——Saxons make the contributions to the English state.
早期盎格魯—撒克遜人為英國做出的貢獻。
The Anglo——Saxons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the English state. Firstly, they divided the country into shires, with shire courts and shire reeves, or sheriffs, responsible for administering law. Secondly, they devised the narrow——strip, three——field farming system which continued to the 18th century. Thirdly, they also established the manorial system. Finally, they created the Witan(council or meeting of the wisemen) to advise the king, the basis of the Privy Council which still exists today.
盎格魯—撒克遜人為英國國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礎。首先,他們把國家劃分為郡,郡法庭和郡法官、或行政司法長官負責執法。其次,他們設計的窄條三圃田農耕制延用至18世紀。此外,他們還建立了領地制。最後,他們還創立了議會(賢人會議),向國王提供建議,這就成為了今天仍存在的樞密院的基礎。
IV.Viking and Danish invasions 北歐海盜和丹麥人的入侵
1.The invaders were the Norwegians and the Danes. They attacked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from the end of the 8th century. They became a serious problem in the 9th century, especially between 835 and 878. They even managed to capture York, an important center of Christianity in 867. By the middle of 9th century, the Viking and the Danes were posing a threat to the Saxon kingdom of Wessex.
入侵者是挪威人和丹麥人,從8世紀末開始,他們不斷襲擊英格蘭的各個地方。9世紀,尤其是公元835——878年間已成為嚴重問題。他們甚至佔領了約克郡,公元867年時的基督教中心。到9世紀中葉,北歐海盜和丹麥人威脅到撒克遜人的威撒克斯王國的安全。
2.King Alfred (849——899) and his contributions
艾爾弗雷德國王(849——899)和他所做出的貢獻
Alfred was a king of Wessex. He defeated the Danes and reached a friendly agreement with them in 879. The Danes gained control of the north and east, while he ruled the rest. He also converted some leading Danes into Christians.
He founded a strong fleet and is known as “ the father of the British navy”。 He reorganized the Saxon army, making it more efficient. He translated a Latin book into English. He also established schools and formulated a legal system. All this earns him the title “Alfred the Great.”
阿爾弗雷德是威塞克斯的國王。他打敗了丹麥人,並於公元879年與他們達成了友好協議。協議規定丹麥人控制英格蘭北部和西部(丹麥法區),而他統治其他地區。他還勸服一些丹麥首領成為基督教徒。
他因為建立了強大艦隊,而以“英國海軍之父”聞名於世。他改組了“弗立德”(撒克遜軍隊),使之更為高效。他將一本拉丁語的書翻譯成英語。同時他還建立了學校,並且闡明了法律制度。所有這一切使他當之無愧於“阿爾弗雷德大帝”的稱號。
V.The Norman Conquest (1066) 諾曼征服(公元1066年)
1.Reasons for William’s invasion of England after Edward’s death.
威廉在愛德華死後入侵英國的原因。
It was said that king Edward had promised the English throne to William, but the Witan chose Harold as king. So William led his army to invade England. In October 1066, ring the important battle of Hastings, William defeated Harold and killed him. One Christmas Day, William was crowned king of England, thus beginning the 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
據說,愛德 *** 王曾答應把英格蘭王位傳給諾曼底公爵威廉,但是賢人會議挑選了哈羅德為國王。公元1066年10月,在哈斯丁斯附近的激烈交鋒中,威廉打敗了哈羅德軍隊,同時哈羅德也在此戰爭中戰死。
2.The Norman Conquest and its consequences
諾曼征服及其產生的影響。
The Norman Conquest of 1066 is perhaps the best——known event in English history. William the Conqueror confiscated almost all the land and gave it to his Norman followers. He replaced the weak Saxon rule with a strong Norman government. He replaced the weak Saxon rule with a strong Norman government. So the feudal system was completely established in England. Relations with the Continent were opened, and the civilization and commerce were extended. Norman——French culture, language, manners and architecture were introced. The Church was brought into closer connection with Rome, and the church court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civil courts.
1066年的諾曼征服也許是英國歷史上的最著名事件。征服者威廉幾乎沒收了所有土地,將其分發給他的諾曼追隨者。他用強有力的諾曼 *** 代替了軟弱的薩克遜 *** 。於是,封建制度在英國完全建立。開放了與歐洲大陸的關系,文明和商業得到發展,引進了諾曼—法國文化、語言、舉止和建築。教會與羅馬的聯系更為密切,教會法庭與世俗法庭分離。
3.The English is a mixture of nationalities of different origins. The ancestors of many English people were the ancient Angles and Saxons. Some English people are of the Norman——French origin.
英國是一個集不同民族於一體的國家。許多英國人的祖先是古盎格魯和撒克遜人。而還有一些英國人的是諾曼血統。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arts. In this part, I will introce some Kings in English history and their reformations. Though we have to remember a lot of things in this part, we also learn more about English history.
H. 早期英國歷史概況
約公元前700年,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進入不列顛群島。從公元43年起,不列顛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在羅馬人的統治下渡過了400年。5世紀初,羅馬奴隸制危機四伏,迫使其軍隊撤離。此後,居住在易北河和丹麥南部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魯-薩克遜人陸續侵入不列顛,揭開了英國中世紀的歷史。他們殺害了許多當地納攔運居民,但在日後的發展中,又逐漸與其餘的當地人相融洞梁合,形成後來的英格蘭人。從7世紀起,他們在不列顛逐漸形成7個小國:埃塞克斯、威塞克斯、蘇塞克斯、肯特、東盎格里亞、麥西亞、諾森伯里亞,稱為「七衡慎王時代」。同時,整個社會封建化的進程不斷深化,基督教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宗教。8世紀末,丹麥人入侵英國,在戰爭和動亂之中,威塞克斯國王埃格伯特打敗麥西亞,統一英格蘭。丹麥人的侵略促使統一國家的建立,但直到11世紀封建生產方式才在英國確立。
I. 早期英國受過哪幾次入侵它們對英國文化的影響是如何的
1、羅馬入侵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
影響:羅馬人傳入了基督教,使英國正式從信奉原始宗教的國家成為信奉基督教的國家。另外,羅馬人還傳入了文字,英語文字就是從拉丁文演變而來的。
2、日耳曼入侵
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陸續侵入不列顛。
影響:當時居住在英國的凱爾特人產生了巨大影響,令英國的本土民族朱特人消失和另另外一個本土民族凱爾特人移民到愛爾蘭和蘇格蘭。
3、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
影響:丹麥人佔領時期,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戰爭的頻繁爆發加速農民的農奴化。
4、諾曼征服
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諾曼王朝(1066~1154)便就此建立。
影響:強大王權對鞏固封建秩序起了積極作用,加快了英國本土封建化。
(9)英國早期歷史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征服者威廉的到來對於英國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它標志著英國與北歐地區長達一個世紀的糾纏宣告終結。
開始了和法國、西歐以及地中海地區的聯系,這些地區對英國文化產生的影響一直延續直今。黑斯廷斯戰役之所以成為歷史上家喻戶曉的一次戰役。
也是因為它是英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被外國勢力武裝入侵,從1066年到現在,再也沒有外敵能踏入過大不列顛。
英格蘭在遭受入侵後的很多年,講法語的諾曼人和講英語的撒克遜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裡,一個等級分明的封建制度便由此產生。
從頂層到底層依次為君主、貴族、騎士和領主、然後是農民和農奴。然而這樣嚴苛的等級制度並不阻礙聯姻的發生,王朝中的最後一任國王亨利就娶了一位撒克遜公主。
J. 11世紀開始英國的歷史
公元1至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受羅馬帝國統治。後盎格魯、撒克遜、朱特人相繼入侵。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蘭統一,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蘭,建立諾曼底王朝。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35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1921年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歸英國。
一次大戰後開始衰落,其世界霸權地位逐漸為美國所取代。二次大戰嚴重削弱了其經濟實力。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英殖民體系開始瓦解。目前,英在海外仍有13塊領地。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1997年英工黨政府上台。
北歐海盜與英國人
最早的英國人並不說英語。大約公元前3000年,從地中海來的伊比利亞人在布列顛登陸,而後,是從歐洲大陸來的凱爾特人,再次是羅馬人。他們都不說英語。今天的英國人自稱他們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的後代,他們來自於歐洲北部,屬於日爾曼人,他們說的是最早的古英語,這批北歐海盜是農夫、漁民、商人、鬥士,又是航海者,作戰勇敢,將凱爾特人擊敗到蘇格蘭和威爾士山區。
大約八世紀,又一批北歐海盜維京人(VIKING)入侵布列顛,他們來自於北歐的挪威、丹麥(今天的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有一部分他們的血統),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盎格魯王國,終於在十世紀末,丹麥國王成了英格蘭的主人,英格蘭王逃往諾曼底,為諾曼人的入侵埋下了種子。11世紀初,諾曼底人借口幫住英格蘭王,乘虛入侵並征服了英國。諾曼底人本身也是一批北歐海盜。
1588年,英軍在英吉利海峽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為英國的海上霸權鋪平了道路。隨著瓦特的蒸汽機的發明,英國開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業革命,成了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經濟實力的增強和海外原料與市場的需求,英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殖民擴張,到十九世紀末,英國已成了前所未有的"日不落"帝國。
英聯邦(COMMONWEALTH COUNTRIES)
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號稱"日不落帝國"。包括現今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埃及,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約旦,以色列等等都曾是其殖民地。英語由此傳遍全世界。
二戰後,英屬殖民地紛紛獨立,但獨立後的殖民地為了政治和經濟上的互相幫助,成立了英聯邦。英聯邦國家承認英國女王是本國的最高元首。英國女王還定期向一些英聯邦國家派遣總督,作為女王的代表,名義上管理這些領地。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