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批准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各國都是什麼態度
2010年3月1日,日本原子能管理委員會(AERC)自行採取行動,在沒有得到日本公困數眾和國際社會充分理解的情況陵雀下,正式批准了東京電力公司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計劃。這是岸田政府極其不負責任的舉動,遭到了日本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凸顯了岸田政府在核問題上的短視。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言,“如果日方執意將自身私利凌駕於國際公共利益之上,執意要邁出危險的一步,必將為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付出代價,留下歷史污點”。
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泄漏對海洋生物資源產生了重大影響,有關國家出於對食品安全和國民健康的考慮,對來自日本相關地區的海產品貿易進行了管制。即使是日本人也對這個問題持謹慎態度。這項將核污染的水排入大海的計劃可能進一步威脅到生活在太平洋沿岸國家的人們的健康。
2. BBC(英國)真的辟謠了么 我國沒有受到日本福島核輻射了么 要有圖 有真相的 BBC網站上不去
BBC只是說現在福島的核泄漏只是微量的,在10公里內空返。
不過英國科學家明確了最壞的情況核反應堆溶毀,也只是污染50公里的范圍,福州核電站用的是3%濃縮鈾,核彈是90%。日本被投了2顆核彈中國也沒事,怕什麼核電站。。
而且就算最壞情況核心溶毀,日本也准備了殺手鐧,用混泥土完全封鎖反應堆成斗棚飢為石棺,能防止核泄漏。
圖片更和橡新時間2011年3月16日,格林尼治標准時間22:44從BBC上面弄下來的,標記了擴散范圍
3. 日本核泄漏問題英國的態度
首先,對於英國一些媒體如BBC威人聳聽的報枯凱嫌道已經查實,那些純屬謠言。
其次,英國BBC、美國CNN等歐美媒體紛紛質疑日本是否「能夠防止(前蘇聯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爆炸事故的重演」,並強烈批評了日本政府的應急反應。
最後,英國計劃未來15年裡新建至多11座反應堆,目前建設計劃已經進入後期。但英國政府已要求其首席核調查員起草一份關於日本核泄漏事件之影響的報告。過去曾持反核立場的英國能源大臣克里斯•休恩15日表示,現在談論核電投資形勢是否會受到影響還為時過孫桐早。但投資者會「基於成本與預期回報做出自己的評估」,而首席核調查員的報告將對此產生影響。
其實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各國人民對於核建設都是保持低調和反感的態度,針對這次日本核事件當然也會引起英國國內人們的爭議,把日本的核事件視為一場可怕的災難。這些只是英國對於日本核事沒手件的反應,至於他們的官方回應我沒有查到,希望這些能幫到你。
4. 福島核電站的各國反應
荷蘭
日本地震海嘯引發核電站事故後,多國政府表示,雖然日本核電站事故教訓值得吸取,但此次事故不爛罩會影響本國發展核電的計劃。
荷蘭政府15日說,沒有理由重新討論有關建核電站的決定。荷蘭議員熱內·勒赫特表示,荷蘭的能源狀況要求本國必須擺脫石油和天然氣的束縛,才不會受制於人。另外一名議員格達爾·弗爾博赫也認為,「日本的經驗教訓我們必須吸取,但不需要作出激烈反應,而應該結合荷蘭自身的條件和問題對荷蘭核電站的建設進行審批。」
此前,針對是否建設核電站,荷蘭國會經過長時間討論後最終達成共識,認為核電可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為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電能。荷蘭政府上月宣布,將於2015年在澤蘭省建設核電站。
法國
法國總理菲永15日說,法國政府不會逃避任何有關核安全的問題,法國核設施的安全性緩襲、可靠性與透明度在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不應該因為一次事故就將該行業全部否定。法國總統薩科齊日前也說,法國不會因此次日本核電站事故放棄對核能的開發。法國是核能利用大國,全國超過80%的電力供應依靠核能。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能源、綠色工藝和水務部部長陳華貴日前表示,日本核電站事故不會影響馬來西亞興飢哪鬧建首座核電站的計劃。陳華貴強調,建造核電站的技術是安全成熟的,而且馬來西亞地理位置優越,地震海嘯並不多發,不會發生類似日本的事故。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總理博伊科·鮑里索夫15日說,盡管所有國家都會仔細檢查核電站的安全狀況,但沒有哪個國家會關閉核電站,即便日本也是如此。保加利亞科茲洛杜伊核電站首席執行官康斯坦丁·迪米特羅夫當天也表示,保加利亞不能放棄利用核能,而且,「這次事故並不意味著世界各國必須重新審視核能發展政策」。
挪威
挪威外交大臣斯特勒14日說,不要把日本核電站事故看得過分嚴重,這不是「一個新的切爾諾貝利」。他說,雖然核反應堆受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這次不會面臨另一個切爾諾貝利式核事故。
波蘭
波蘭政府負責核能事務的高級官員漢娜·特羅婭諾夫斯卡15日表示,波蘭將在聽取其他已擁有核電站歐洲國家意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本國核能,並將於今年下半年啟動波蘭第一座核電站的供應商招標工作。按計劃,波蘭第一座核電站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到2030年,波蘭還將建設兩座核電站。
其他國家
義大利、西班牙等國也表示不會減少對核能的依賴,強調不能「因噎廢食」。
5. 英國考慮解除日本食品進口限制,曾經的「核食品」安全了嗎
日本的源御核食品當然不安全,英國之所以考慮解除日本食品進口限制完全是出於政治因素考慮。並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表明日本的食品是安全的,沒有核輻射。所以還是希望大家保持警覺,不要食用任何日本進口的食品,這樣只會縱容日本人的歪風邪氣。
3、核輻射:
眾所周知核輻射是一種非常恐怖的疾病,一旦人類遭到核輻射會從DNA鏈中產生改變,進一步導致機體各種病變,甚至會產生癌症。而且這種恐怖的病變是可遺傳性的,即使現在沒有任何問題,以後生出的孩子也可能是畸形或者殘疾。所以我們要應該脊裂逗堅決的抵制日本食品,為我們的未來負責。
6. 5克鈈殺死全人類
一片葯租伍野片大小的鈈,足以毒死2億人,5克的鈈足以毒死所有人類純屬謠言!!!!
流言: 據BBC報道,前英國政府輻射事務顧問巴斯比博士表示,日本核電站的問題極為嚴重,尤其令人擔心的是福島核電站三號反應堆。他稱,弊喊該反應堆現在遇到了麻煩,因為它使用的是一種不同的燃料:它不是鈾,而是一種鈾鈈混合燃料,而鈈是極為危險的,因此一旦這種物質泄橘緩漏出來,將使海嘯災難雪上加霜。鈈是世界上毒性第二大的物質(世界上毒性第一大的物質為釙)。一片葯片大小的鈈,足以毒死2億人,5克的鈈足以毒死所有人類。鈈的毒性比砒霜大4.86億倍,一旦泄露進入太平洋全人類都玩完!
真相: 當地時間14日凌晨03:11的BBC新聞[1],報道了前英國政府輻射事務顧問巴斯比博士(Dr Christopher Busby)對福島核電站3號機組的擔憂。這條新聞的背景是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3日警告說,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反應堆面臨遭遇外部氫氣爆炸風險。但是關於鈈的毒性問題,卻不似流言所描述的那麼可怕。「一片葯片大小的鈈足以毒死2億人,5克的鈈足以毒死所有人類」的說法更是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
7. 信陽核電站事件的相關問題
這里是自然資源貧瘠之國,核能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便被視為石油以及其他化石燃料的替代供給;這里是世界上利用核能的最大消費國之一,17家核電廠總計有55座反應堆,滿足了全國約30%的電力需求;這里被視為擁有全球最高核能安全標準的國家,對於核能專業技術的掌握成為了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途徑之一;但與此同時,這里還是處於地震多發地帶的國度,批評者們長期以來一直質疑核能在這里的生存能力以及安全性……
這就是日本,里氏9.0級大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及導致泄漏事故,再次殘忍地提醒全世界,如何應對核安全仍然是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而在這個陰影尚未完全消失之前,核能的前景永遠不會是一馬平川。 「美國的核(能)復興不論如何都瀕臨破產,」美國核能監管委員會前專員彼得·布拉福德說,該機構已經派出了兩名專家前螞山往日本,並在危機一發生便啟動了位於馬里蘭的「運轉中心」總部,對局勢進行24小時監控,「對於完全依賴政治支持的技術而物凳言,這(核泄漏事故)絕非正面(消息)。」
有關日本核災難將如何影響美國核能政策尚不得而知,但華盛頓的悲觀情緒已經隨著日本核電站事態的進一步惡化而不斷蔓延。
數十年來,美國的核能產業出於安全以及成本的原因一直步履艱難,但就在一年前,華盛頓對於核能產業的傾斜開始超過對華爾街的支持。奧巴馬總統以及國會山的共和黨領袖們想要向該產業借貸數以十億計的美元以建造新核電站。但日本眼下這場突如其來的事故可能斷送或者至少減弱政界對這一行業的支持。
從全球范圍來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詹姆斯·艾克頓認為,核工業將因為這次核事故而受創。幾十年前,在發生切爾諾貝利以及三里島核泄漏事故之後,核能行業總是試圖辯駁稱,更新的反應堆融合了更好的安全措施,但此次日本核泄漏事故很可能讓世人發出這樣的擔憂:「那(新設施)對於公眾並沒有什麼不同。」 歐洲的政治家們首先面臨重新評估核能安全系數的壓力。
在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縣1號核電廠發生爆炸之後,德國南部城市斯圖加特立即爆發了約6萬人參加的反核電站示威活動。長達45公里的人鏈表達了一個明確的訴求:立即關閉德國所有核電廠。實際上,這一活動原本策劃已久,但日本事故的爆發無疑成為了導火索。
默克爾12日說,政府正密切關注動向,探討是否可以從日本核電站事件中汲取教訓。默克爾當天召集多名內閣部長和專家,會商核能議題。默克爾說,「我們會盡可能從日本發生的事件中學到東西,今後幾天以至幾個星期將密切追蹤(對這些事件)的分析結果」。她說:「我們知道自己的核電站所處安全狀況。」 默克爾先前表示,德國需要核電,至少現階段,核能必須充當其他可再生能源成熟前的「過渡技術」。去年10月,德國通過新版能源法,同意將現有17座核電站的運行時間平均延長12年。其中,1980年前建造的核電站延悶螞中長運營8年,近期建造的核電站延長14年。
默克爾的前任曾經承諾2021年以前關閉所有核電站。德國一些民間機構認為不應延長現有核電站運行,政府應著手推進能源發展方向轉向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德國新版能源法承諾不再新建核電站。一些反對黨人士,包括綠黨領袖認為,盡管德國不像日本那樣多發地震,但德國多座核電站無法承受地震襲擊。
作為八國集團中唯一不製造核能的發達國家,義大利的反對派們無疑在這次的事故中找到了反對現任政府修建核反應堆的極好借口。反對派領導人安東尼奧·迪·彼得羅呼籲就生產核能再舉行一場全民公投。1987年,義大利的選民正是通過一場公投否決了核能議案。
「安全是核能產業第一大優先考量因素。」英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胡恩表示,該政府同樣在密切關注日本的核泄漏動態。而私底下,英國政府以及私有能源部門內部的許多人對於日本核泄漏事故感到擔憂,他們擔心這一核災難恐對聯合政府修建10座新核電站以替代舊反應堆的浩大計劃構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