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的四次被入侵的戰爭的概況
英國在歷史上一共被入侵過4次,分別是羅馬軍團入侵,日耳曼人入侵,丹麥人入侵和諾曼底入侵。
1、羅馬軍團的入侵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然而很不幸的是均被不列顛人擊退。看來此時的不列顛人還是很頑強的,兩次入侵不列顛都沒有成功,羅馬皇帝還是不死心。於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親率大軍成功入侵不列顛,將不列顛劃入羅馬帝國的版圖來管轄。
在羅馬人統治的英國東南地區,羅馬人和凱爾特人上層貴族搶占部落的土地,建立起奴隸制田莊,把凱爾特人和戰俘變成奴隸,並強迫他們從事勞作。更為悲慘的是奴隸販子還把奴隸販賣到歐洲大陸。
此時的不列顛人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被當做牲口販賣,這也激起了不列顛人的反抗意識,經過300多年的反抗斗爭才把羅馬人趕跑。
2、日耳曼人入侵
羅馬人被趕跑後,盎格魯撒克遜人等日耳曼部落從5世紀中葉起陸續侵入不列顛。他們洗劫了城鎮和鄉村,有的不列顛人被殺戮或淪為奴隸,有的被驅趕到偏遠山區,或被入侵者同化,形成後來的英吉利人。強盜是走了一波,又來了一波,而且虐待不列顛人一次比一次更狠。
3、丹麥人入侵(維京海盜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維京海盜屢屢入侵英國。到9世紀末,維京海盜已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大片居留地。為抗擊維京海盜,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於827年統一不列顛島上的七國,建立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然而,英吉利王國的實力還不能完全趕走丹麥的維京海盜,在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屈辱的割地條約,將英吉利東北部割讓給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雖然後來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但是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國王克努特大帝率軍佔領英國並自任為英國國王。
丹麥是維京海盜的庇護國,維京海盜向丹麥國王納貢,並替國王到處搶佔地盤。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維京海盜,到處燒殺搶掠,所到之處包括北歐國家、波羅東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當時歐洲國家的噩夢,近在咫尺的不列顛當然也不會放過。
丹麥人佔領期間,由於戰爭頻繁,課稅繁重,特別是沉重的"丹麥金",使自由農民紛紛破產,淪為依附農。國王以詔書的形式把土地冊封給教俗貴族,並給教俗地主以"特恩權",即對領地內的依附農民實行政治、經濟、法律等全面統治的權力,這些措施加速農民的農奴化。
4、諾曼征服
以諾曼底公爵威廉(約1028~1087)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征服。1066年初,英王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死後無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羅德二世被推選為國王。威廉以愛德華曾面許繼位為理由,要求獲得王位。
1066年9月末,威廉召集諾曼底、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地封建主進行策劃,率兵入侵英國。英王哈羅德迎戰。10月14日,雙方會戰於黑斯廷斯。英軍戰敗,哈羅德陣亡,倫敦城不戰而降。12月25日,威廉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國國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諾曼王朝(1066~1154)開始對英國的統治。殘存的英國貴族頑強抵抗,均遭殘酷鎮壓。1071年,威廉一世鞏固了他的統治,獲得征服者的稱號。
諾曼征服加速英國封建化的進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強大的王權統治,沒收反抗的盎格魯薩克遜貴族土地,分封給隨他而來的法國封建主。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積的大小,提供一定數目的騎兵,並親自率領他們為國王作戰。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再分封給下級,也要求他們提供騎兵。
通過這種土地分封建立起封建土地的等級所有制。威廉一世還極力擺脫教皇對英國教會的干涉,把英國教會控制在自己手中。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國貴族進行統治。在統治機構、法律上仍沿用英王舊制。
1086年,他召集封臣,令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禮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國封建主都須以對國王效忠為首要義務的原則,同年還進行了全國范圍的土地調查。諾曼征服後,在英國出現了封建庄園,封建領主是庄園最高統治者,大部分農民喪失人身自由,淪為農奴。
(1)羅馬人為什麼打英國擴展閱讀
諾曼征服意義:
英國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結束,諾曼底王朝建立。古英語的發展進入低谷。由於諾曼底人在建國之初,就對法國國王承諾臣服法國、說法語,因而諾曼征服後的政府用語為法語。
1、政治制度
保留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習慣法,將原有的地方行政區劃分為三十六個郡(shires)。以諾曼人的政治機構王廷(curia regis),取代盎格魯-撒克遜人原有的賢人會( witenagemot or witena gemot)。
王廷由主教、修道院院長、大地主組成,每年召開三次會議,但國王能隨時召開。除此之外,國王另有由親信組成的內圈組織,稱為小會議(small council)。王廷則擴大成為後來的國會,小會議演變為政府。
2、英法關系
英國再次融入歐洲大陸,在政治上依附法國,經濟上雖然獨立,但與低地國家(今荷蘭、比利時)的貿易量逐年遞增——這是後來英國復興、覬覦法國領土,並引發英法百年戰爭的主要因素。
正因為政治上依附法國,英國才與法國一起參與了十字軍東征。而兼任英國國王的諾曼底公爵一直覬覦法國王位,這也成為英法百年戰爭的導火索之一。
Ⅱ 羅馬對不列顛的三次征服、統治措施及影響
第一次是指羅馬在公元1世紀對不列顛島南部大部分地區的征服行動。
一世紀後期,羅馬確立了在不列顛島的統治,把現今的英格蘭地區劃為所謂的不列顛行省,羅馬人把拉丁文字帶到了歐洲西北部的不列顛島,當然還有公路體系,固定的功能齊全的城市,比如說建立了倫敦和巴斯等。當然,最重要的是,羅馬人為清襲基了抵抗退守西北部邊緣區域(現今的威爾士和蘇格蘭一帶)頑抗到底的一部分凱爾特人,建立了大規模城牆。這為後來中世紀英格蘭和不列顛島上土生民族國家的疆土劃分,提供了一定的標志物。
第二次是指5世紀-6世紀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對不列顛島的征服。
當時,和當時其他在歐洲四處征服的日耳曼部族集團那樣,原本居住在現今德國西北部,丹麥南部和荷蘭東北部一帶的日耳曼人,大規模地西渡北海侵入不列顛島,這次大征服對於不列顛島的影響,可以說是最大的一次。這些盎格魯和撒克遜部族的日耳曼人,把本來文明程度相對較高的凱爾特人屠殺和驅逐,剩下一部分則同化入這些日耳曼入侵者當中,逐步地,凱爾特人遷移到原本的羅馬統治區域以外的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定居禪爛,形成後來這3個主要的民族地區,並在以後幾百年率先進入了基督化進程。而盎格魯-撒克遜人則逐步進入著名的七國時代,並在戰爭和同盟交替過程中逐步融合,他們說的日耳曼語,在不列顛島內部代替了原來凱爾特人說的蓋爾語的主流地位,也逐步形成了後來通行於世界的英語。
第三次則是1066年的諾曼征服。
由屬丹麥海盜後裔的法國諾曼地區貴族首領----「征服者威廉」發動,諾曼征服加速英國封建化的進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強大的王權統治,沒收反抗的盎格魯薩克遜貴族土地,分封給隨他而來的法國封建主。1086年,征服者威廉令這些封建主一律向他行臣服禮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國封建主都須以對國王效忠為首要義務的原則,封建庄園經濟也隨之確立,廣大農民則淪為農奴答謹。諾曼征服為英格蘭帶了了強大的王權,原本日耳曼特色的「貴族民主制」在英國永遠成為了歷史。
Ⅲ 羅馬戰爭羅馬為什麼要侵略英國
按當時羅馬共和滑模國的性質纖讓彎來說 就是擴張領土 充實奴隸階層毀悶 安置老兵需要的份地 是奴隸制經濟所要求的
Ⅳ 羅馬入侵英國意義
重點還是在羅馬入侵時,英國算是野蠻文明,羅馬人的到來傳播了他的宗教和政治制度。英國的宗教可以看做本土教與之融合的產物,政治方面就是城市發展與農業生產的推動。
Ⅳ 羅馬為什麼侵佔不列顛
羅馬入侵實際上是兩次
第一次是失敗的
公元前55年,新任高盧總督尤利烏斯·愷撒,帶領兩個軍團1萬乘坐80條快船進入多佛港
打敗了當地的布列吞人
這個布列吞,不知是否跟「不列顛」有關
愷撒戰勝之後,由於後援船隊遭遇風暴無法抵達
仍處於危險之中的羅馬人帶著布列吞人質返回了歐洲大陸
第二年,就是公元前54年,愷撒帶著800條海船2.5萬人卷土重來
打敗了不列顛南部最強大的國王西維拉努斯
但是,兩個月之後高盧發生起義,愷撒不得不又率軍撤回大陸
從此,他再也沒有機會再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
愷撒為什麼要攻打不列顛呢
其目的是為了處罰為高盧起義者提供避難所的布列吞人
當然還對這個海島的豐富物產垂涎三尺
同時,還用軍事上的勝利來實現他自己的政治野心
關於愷撒,下一階段如果講到羅馬史的話再詳述
這一次戰役,對不列顛的影響在於
愷撒打通了貿易通道
之後許多羅馬人沿著愷撒的足跡從高盧遷徙至不列顛
第二次戰役,則在將近一百年之後
公元43年,剛剛登基的羅馬皇帝克勞狄,希望通過軍事勝利提高自己的威望
命令阿魯斯·普勞提烏斯率領4萬人進軍不列顛
似乎有個同名的羅馬歷史學家,不知是否同一個人
公元47年,羅馬人征服了不列顛地區
由於羅馬人帶來了沉重的賦稅與兵役
帶來了官吏的壓榨和高利貨的盤剝,
導致中途發生了一些起義
這使得羅馬人歷經了18年才最終征服了不列顛
發生起義之後,羅馬了開始採用相對溫和的統治政策
公元78年,塔西陀(這個大家都知道吧)的岳父阿格里古拉出任不列顛總督
他修築了通向威爾士的羅馬大道,並沿途修築駐軍城堡
完成了對威爾士的征服
並嘗試仿猛遠征蘇格蘭,未遂
公元83年,阿格里古拉完成了環島游
並據此制定了征服全島的計劃
但次年被召回羅馬,又未遂
在他擔任總督期間,推行均賦稅,反壟斷,除貪官,興建築,辦教育並推廣拉丁語
使得土著居民 漸漸拋棄原有的生活方式而效仿羅馬人,以此鞏固了羅馬人在不列顛的統治
793年6月,維京海盜出現在英格蘭北海岸的林第斯法恩島(Lindisfarne Island)登陸,襲擊並掠奪該地的修道院,屠殺了大量教士,並驅使當地的教士和居民成為他們的奴隸。這場出人意料的襲擊對基督教歐洲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這一事件也宣告了海盜時代的來臨。
在800年之前,這種襲擊的范圍往往只限於海岸地帶,一般只有一兩只船的小隊人馬出動,一搶到了財物便迅速地撤走。但不久之後,一支支組織嚴密的船隊便在丹麥、挪威和瑞典相繼誕生,他們在野心勃勃的國王和軍事首領指揮下,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和殖民——侵略別國,索取貢品和贖金,掠奪土地。
810年前後,丹麥國王戈德弗雷德襲擊弗里西亞海岸(在今天的荷蘭)和開始攻擊查理曼帝國的部分領土,造成了相當的破壞。由於受到初戰告捷的鼓舞,戈德弗雷德揚言要征服整個帝國,但他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就死於一次暗殺了。查理大帝也趁此機會加強了防禦,把這幫海盜基本擋在德意志的心臟地帶外。(可是法蘭西就顧不上了)
之後,維京海盜把目光轉到了不列顛群島和法蘭克,851年,丹麥人開始攻打英國,從865年-880年,丹麥人的戰旗走遍了大半個英格蘭,873年英格蘭的小國東鴦格魯國王埃蒙德被俘虜後亂箭射好敗死。只有英格蘭西南的威塞克斯王國在阿爾弗雷德大帝德指揮下,以環狀鏈式布置的要塞和防禦工事把入侵者擋在王國外,同時親自設計組建了一支兩側船舷極高(防止海盜登靠作戰)、吃水淺速度快(同樣應對維京人的長船)的新型快速艦隊與維京人在海上作戰。
為了爭奪海上霸權,西班牙和英國於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壯觀的大海戰。這次海戰友大顫,西班牙實力強大,武器先進,戰船威力巨大,且兵力達3萬餘人,號稱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而當時英國軍隊規模不大,整個艦隊的作戰人員也只有9000人。兩軍相比,眾寡懸殊,西班牙明顯占據絕對優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場海戰的結局以西班牙慘遭毀滅性的失敗而告終,「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從此以後西班牙急劇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國取而代之。1940年6月德軍佔領西歐大陸後,於7月制定從海上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計劃規定作戰行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第二階段為登陸和佔領。8月1日,A.希特勒下達命令,要求德空軍消滅英國空軍,奪取戰略制空權,以支援海上登陸作戰。德空軍司令H.戈林認為,單靠空中進攻就可迫使英國投降。希特勒也認為,英軍在西歐大陸作戰失利,元氣大傷,有可能通過戰略轟炸並輔以政治誘降征服英國;英國如不投降便實施登陸,因此首先要奪取制空權。德國投入作戰飛機約2400架(分別部署在53個基地上,最近的基地與英國本土相距僅32公里),編成3個航空隊:第2航空隊(司令A.凱塞林),駐法國東北部和荷蘭、比利時;第3航空隊(司令H.施佩勒),駐法國北部和西北部;第5航空隊(司令H.-J.施通普夫),駐挪威。第2、第3航空隊是主力,第5航空隊僅部分兵力參戰。英國空軍擁有戰斗機近700架、高射炮2000門、轟炸機500架,兵力上處於劣勢,但航空工業發達,飛機製造能力較強,並有新發明的雷達,防空能力大為提高。
Ⅵ 公元前55年到公元410年,英國被羅馬佔領,卻從未被完全佔領,為什麼
英國被羅馬佔領期間,由於地理位置偏遠、氣候惡劣以及不斷的抵抗和反抗,羅馬人無法完全衡鎮掌控英國。此外,羅馬帝國內部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也使得羅馬無法投入足夠的資源褲派和士兵來鞏固對英國的統治。最終,在公元410年,羅馬撤軍離開了英國,結束了將近400年的佔領。
除了上述原因,導致羅馬無法完全佔領英國的其他因素還包括:
1. 抵抗和反抗:當時的不少英國人民是兇猛的部落戰士和海盜,他們採取了有效的游擊戰術,不斷襲擾羅馬軍隊。此外,一些地方的酋長也採取了聯合抗敵的方式來對抗羅馬。
2. 地形復雜:英國的地形復雜多樣,比如蘇格蘭高地、湖區等地地勢崎嶇,交通不便,使得羅馬軍隊很難佔領這些地方。
3. 氣候惡劣:咐純粗英國氣候潮濕多雨,經常刮大風,羅馬士兵很難適應這種環境,並且他們缺乏足夠的衣物和住所來適應這種氣候條件。
4. 經濟問題:隨著羅馬帝國內部的政治和經濟問題加劇,羅馬無法投入足夠的資源和士兵來鞏固對英國的統治,最終選擇撤軍離開。
Ⅶ 布迪卡大敗後,羅馬人對英國是否更嚴厲
布迪卡戰役之後,有很多政治活動,到目前為止,布迪卡戰役對波河流域北部的叛亂造成的破壞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叛亂,幾乎迫使尼洛皇帝完全放棄英格蘭。
布迪卡雕像矗立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橋附近。
尼祿皇帝任命被釋放的波利克里托斯去調查蘇圖尼烏斯之戰,並以損失幾艘戰船為借口,找了一個很不可靠的借口讓他退出教團,代之以比較和事佬的勃列烏斯·佩特羅尼烏斯·圖普里西努斯。
最後,羅馬人認識到他們可以很嚴厲,但沒有過錯,以免他們反抗居民(他們每天越來越多地投靠羅馬),拍棗肢並為他們提供一個反抗的理由。
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軍團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和皇帝被迫任命受信任的顧問管理省,英國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所以為什麼你看到未來的皇帝為他生活的地方像維斯帕先,Peltinos,或棘手的嗎?
布迪卡是羅馬沒有忘記的慘痛教訓!
Ⅷ 羅馬人為什麼要佔領英國有什麼歷史性意義
你好!為了擴張,以支撐帝國! 我只知道,羅馬帶去了兩樣樣非常著名的東西---溫泉 和 建築
在英格蘭北部的巴斯小鎮(bath)曾經就被羅馬人統治過,而且羅馬人在這里留下了巴斯浴場和亞貝教堂。
巴斯的標志景觀,保存有許多羅馬帝國時代建造的精美溫泉浴室,這里有位於地面下6公尺的大浴池、國王浴池的溫泉,以及神殿遺跡、密孽瓦神像、許願池和各種禮器文物,觀賞價值極高。
在羅馬帝國統治英國的時代,羅馬人在巴斯修建了許多帶有桑拿及泳池的大型浴室,還把這里定為水和智能女神米諾拉的領地,並建起了華麗的宮殿,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建築大部分都被埋在了地下,直到19世紀末,英國又重新喚醒了這些沉睡在地下的古跡。
Ⅸ 請問羅馬帝國入侵英國,給英國帶來了什麼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羅馬人的入侵給英國帶來了先進的文明,在當時羅馬繼承了希臘的文化,對整個歐洲來說,羅馬文化是先進的;
Ⅹ 你知道在歷史上英國都被哪些國家入侵過嗎
公元55和前54年,G.J.凱撒兩次率羅馬戰隊入侵不列顛,殊不知很遺憾的是均被不列顛人擊敗。來看這時的不列顛人或是很堅強不屈的,2次入侵不列顛都沒有取得成功,羅馬皇上或是心不甘。於公年43年,羅馬皇上克勞狄一世率兵精兵取得成功入侵不列顛,將不列顛劃歸羅馬王國的疆域來所管。
在羅馬人執政的英國東南地域,羅馬人和凱爾特人頂層皇室佔領部族的土地資源,創建起奴隸社會田莊,把凱爾特人和俘虜變為奴僕,並逼迫她們從業辛勤勞動。更加凄慘的是奴僕商販還把奴僕售賣到歐洲內地。這時的不列顛人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常生活,被作為牲畜售賣,這也激發了不列顛人的抵抗觀念,通過300很多年的抵抗抗爭才把羅馬人趕走。
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丹麥維京人後代)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一年10月進到倫敦,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世稱"征服者威廉",諾曼皇朝從而創建。此後英國越來越強勁,慢慢從偏居一隅的歐洲領國變成歐洲的核心,防止了被歐洲別的中華民族的再次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