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馬島為什麼打不過英國人

馬島為什麼打不過英國人

發布時間:2023-05-04 13:47:04

㈠ 馬島之爭:英國是如何獲得馬島的阿根廷為何輸掉了馬島海戰

海島具有重要的地理、軍事、經濟戰略價值,所以歷年來一直都是世界各國競相角逐之地。據初步統計,全球有將近60個國家,在海島主權問題上存在著爭端,其中較為著名的是 英國與阿根廷之間的馬島之爭,他們為了爭奪馬島主權,爆發了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

馬島的全名是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其為福克蘭群島。在巴拿馬運河開通以前,馬島被稱作是太平洋的鑰匙,因為它是扼守麥哲倫海峽的咽喉要地,是連接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唯一通道, 所以誰控制了馬島,誰就掌控了兩洋間的航線。

後來巴拿馬運河開通後,運河成為新的捷徑通道,馬島的戰略價值受其影響有所下降,但因地形條件及扼守兩洋要沖的優勢還在,所以它在軍事上依舊還是南大西洋的戰略支點。英國就曾在過去的兩次世界大戰當中,利用馬島便於隱蔽突襲的地形,擊潰了當時進入馬島海域的德國艦隊。

正是因為馬島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英國和阿根廷才會為了其主權歸屬問題兵戎相見。究竟, 英國與阿根廷為何會起馬島爭端?阿根廷又是如何在馬島戰爭中敗下陣來?而世界大國美國,又在馬島海戰中扮演者什麼樣的角色?

新發現地域的主權,一般都歸屬於第一個發現的國家。通俗點來講,就是誰先發現,誰先殖民,誰就先佔有。而 在誰先發現馬島這一問題上,阿根廷與英國也存在著爭議

史書上確切記載最先發現馬島的其實是荷蘭人,時間點是1600年。但 英國堅持認為自己才是第一個發現馬島的國家 ,因為早在1592年的時候,英國航海家就曾在遠處眺望過馬島,只是當時沒有用地圖繪制下來,所以無法拿來當考證。

阿根廷則認為,馬島是由西班牙資助的麥哲倫探險隊發現的 。探險隊中的一名船員,在1520年時發現馬島,早於英國幾十年,所以英國不能用最早發現為由,去主張馬島主權歸屬他們。

既然兩國都沒在「誰先發現」上占理兒,那就從誰先殖民說起。當時正在走下坡路的西班牙帝國,因為王朝絕嗣的問題爆發了 王位繼承戰爭 。英、法、奧等國為了掠奪其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王位爭斗,最後由法國的波旁王室勝出。

自波旁王室取得西班牙王位後,法國就經常干涉南美洲事務。1764年法國航海第一人布干維爾,就曾在路易十四的指示下, 以法國的名義在馬島的東島建立了據點 。而英國緊隨其後,於1765年 以喬治三世的名義在馬島的西島也建立了據點

眾所周知,西班牙是南美洲的殖民帝國,法國染指南美佔領馬島東島的行為讓他們無法忍受,所以對其抗議施壓。最後法國決定將東島轉讓給西班牙,條件是西班牙需為此付出2.4萬英鎊的代價(賠償款)。

西、法兩國交接完東島事務後,西班牙開始把目光放在了「隔壁鄰居」身上。他們用武力逐出了西島上的英國人,然後完整佔有整個馬島。只不過當時的西班牙,並沒有在馬島上做殖民建設,而是 將馬島交給了「西班牙阿根廷聯合州」去管理,這也是阿根廷獨立後爭奪馬島主權的伏筆。

西班牙強行驅逐英國人之後,英、西之間產生了沖突。為了防止矛盾繼續升級,兩國還為此進行了協商,並簽了一份秘密協議。 協議中同意將西島歸還給英國,但馬島的主權優先權必須在西班牙手上。

兩國達成協議後,英國在1771年重新拿回了西島。只是當時的英國認為馬島缺乏經濟價值,不值得開墾建設,所以決定在三年後撤出,走前為了留下主權證據,還立了一塊「 西島屬於喬治三世財產 」的牌匾。

西班牙對東島的佔有,也只維持到了1811年,所以 當英、西據點全部撤出之後,馬島又恢復了無人島的狀態。 而這一階段的南美剛好爆發了獨立戰爭,阿根廷豎起獨立大旗發動了「五月革命」,不僅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還走上了獨立建國的道路。

獨立後的阿根廷認為自己享有西班牙殖民遺產繼承權,所以宣告馬島主權歸屬於阿根廷。 得知消息的英國非常惱火,他們認為馬島是西班牙從英國手上搶走的,並且自己也從未放棄過馬島主權,所以與阿根廷起了爭執。

然而就在兩國為此爭吵不休之時,馬島海域內發生了件事情。阿根廷借「非法捕撈」為由沒收了美國三艘漁船,這一舉動徹底將美方激怒。所以美國為了報復,摧毀了阿根廷在馬島上的所有據點,並宣告馬島是無主權島。

美國的報復行為,剛好給了英國奪走馬島主權的機會。1833年,英國派護衛艦武裝佔領馬島,不僅將阿根廷官員全部趕走,還在島上插上了英國國旗,重新宣誓了英對馬島的主權。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 英國便一直事實佔領著馬島,最後還在1892年將其正式劃為自己的殖民地。

英國拿下馬島期間,為彰顯主權,在島上設置了總督府、行政機構以及移民居點。不僅源源不斷的往馬島輸送英國移民,還把之前殘余在島上阿根廷居民強制遷走,這也是目前馬島常駐居民有90%以上是英國後裔的原因。

雖然馬島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被英國長期佔有著,但阿根廷卻一直沒有放棄對馬島的主權訴求。1935年阿根廷發表地圖郵票表決心,而英國也不甘示弱,於1946年發行馬島地圖郵票,兩國都在為了爭奪馬島主權,明裡暗裡的相互較勁。

後來二戰結束颳起一陣非殖民化浪潮,阿根廷開始藉助這股力量,推動奪回馬島的進程。其不僅向馬島海域派駐海軍,還 在1958年的時候,將馬島歸屬問題提交到了聯合國。

聯合國認為,馬島主權存在爭議,就讓英、阿兩國和平談判解決,所以他們這一期間經常進行外交談判。原本在這一過程當中,英國改變了強硬的態度,緩和了與阿根廷之間的關系,願意讓其與馬島進行往來,但偏偏馬島海域在這個時候 被勘探出有豐富石油資源,所以英國又馬上收緊了馬島與阿根廷之間的聯系。

只是英國的做法非常矛盾,一邊在強調馬島主權歸屬英國,一邊又開始削弱自己在馬島上的軍事力量,不僅減少駐扎馬島的海軍艦船和裝備,還撤出了防務巡洋艦。雖然對於英國來說,他們只是不相信阿根廷敢跟自己武力抗衡;但在阿根廷的眼裡,這是一種放棄主權的行為。

所以阿根廷軍政府決定針對馬島問題,對英國使用雙軌政策。如果英國同意再次對馬島主權事宜進行談判,那就和平處理,如果英國不同意,那麼阿根廷將使用武力奪回。結果英國一直在實施拖延戰術,還用「島民自決」方案迴避主權談判。

加爾鐵里非常不得民心,但南喬治亞島國旗事件讓他駁回了不少好感。所以當大家稱呼他為阿根廷英雄之後,他開始飄了,在收復馬島的問題上沒有循序漸進,而是選擇提前對英國發動馬島戰爭。所以 1982年初,英國與阿根廷再次談判破裂,阿根廷決定武力收復馬島,收回馬島主權。

英國首相得知消息後下令回擊 ,讓海陸空聯合作戰,實施馬島海域全封鎖,切斷阿根廷本土與馬島阿根廷守軍的聯系。所以阿根廷守軍在失去支援,以及後勤補給的情況下彈盡糧絕,被迫選擇了投降。而這歷時74天的馬島海戰,最終在阿根廷的慘敗下畫上句號。

在南喬治亞島事件發生以前,美國一直不想插手英、阿之間的馬島爭端,因為馬島對他來說經濟、政治意義不大,他沒必要參與進來,再加上要保證自己在南美洲的戰略意義,不願與南美實力較強的阿根廷鬧矛盾,所以每當英國希望其對馬島問題進行站隊之時, 美國都保持著旁觀的態度。

但南喬治亞島事件發生以後,美國擔心局勢發酵嚴重,會給蘇聯介入南美洲事務的機會,所以出面進行調停,立促英國與阿根廷和平談判。考慮到英國如果成為戰敗方,蘇聯必定會進來攪局這一情況,美國在調停過程中還曾表示, 如果英、阿矛盾升級為軍事沖突,美國將會毫不猶豫支持英國。

結果阿根廷根本不配合調停政策,他們認為美國不會為了英國,犧牲南美的地區性利益。 而且阿根廷時常會給美國的中美洲反叛亂行動提供軍事支持,所以他們堅信與美國的友好關系更勝英國,再加上有法國、西班牙等歐列可以為自己提供軍火,所以阿根廷才「氣勢洶洶」的發起馬島海戰。

只是他們萬萬沒想到,戰爭爆發之後美國真的轉變中立態度支持英國,不僅為其提供衛星偵察等技術支持,還給了巨額的軍事物資援助。而 北約和歐盟(當時是歐共體),也開始對阿根廷進行禁運制裁,法國等歐列全都停止向阿根廷進行軍火銷售。 所以阿根廷的慘敗,除了有對英國「小看」的原因之外,也有對美國等大國態度的誤判。

馬島戰爭結束後,英、阿短暫斷交過幾年,直到阿根廷新任總統梅內姆提出「 擱置馬島主權,恢復兩國關系 」,英國與阿根廷才開始復交。兩國於1999年關系正式破冰,並簽署了合作協議。

只不過英阿之間並沒有「歲月靜好」多久,馬上又迎來了新一輪的馬島主權沖突。2010年,英國在馬島海域勘探及開採石油,引起阿根廷政府的不滿。阿根廷認為英國是非法開采,所以決定通過封鎖通往馬島的航線,去抗議英國的行為。

他們先是強調所有經駛停靠馬島的船,都需提前向其申請,然後表示如果遇上英國石油開采公司的船隻便一律扣押,好懲罰英國對阿根廷馬島主權的「侵犯」。英國快被阿根廷氣炸,為了同樣「捍衛」自己的馬島主權,派了戰艦前往馬島海域。

所以英國與阿根廷的關系,又因「馬島主權新爭端問題」再起爭議,而馬島也因巨大石油儲備等經濟資源,重新成為了英國與阿根廷之間的爭奪焦點。

馬島的大部分島民都是英國後裔,他們受自己的族群文化、 歷史 以及語言的影響,本能的親近英國以及排斥阿根廷,所以在2013年英國政府推動下的馬島公投中,有98.8%的居民支持馬島歸屬英國,繼續作為英國的海外領地。

參考文獻:

①《淺析福克蘭群島主權之爭—一種國際法視角》文丨李澤生

②《美國與英阿馬島戰爭(1982.3-1982.6)》文丨王娜

③《馬島戰爭啟示:阿根廷為何會敗?》文丨朱磊 張根亮

㈡ 馬島戰爭時,以逸待勞的阿根廷為何會輸給萬里遠征的英國

還是因為阿根廷的軍漏李隊士兵整體素質不如英國,而且在軍備上面也不如英國。馬島戰爭是什麼呢?馬島戰爭返飢遲就是在1982年阿根廷和英國,兩個國家搶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歸屬權而發生的戰爭,就叫做馬島戰爭,在這場戰爭裡面,英國政府出動了龐大的艦隊,不遠萬里來到了馬爾維納斯群島跟阿根廷打仗。而阿根廷,我們都知道他就在馬爾維納斯群島附近,算是本土國家,就那也打不贏戰爭,只打了一個月多一點就堅持不下去了。

總之,阿根廷在馬爾維納斯群島歸屬權的爭奪中打不贏英國,這算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準備好,失敗也是理所當然的。

㈢ 馬島戰爭,在家門口作戰的阿根廷為何就打不過英國呢

阿根廷和英國圍繞馬爾維納斯群島的爭奪戰,是20世紀80年代一場影響深遠的局部戰爭。雖然阿根廷佔有地利之勢,可以依靠南美洲大陸,就近支援馬島的阿根廷部隊。但是面對遠道而來的英國特混艦隊,阿根廷卻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輸掉了這場戰爭。

那麼阿根廷就倒霉了,有錢也買不到武器,國際上支持他的國家也寥寥無幾,或者是可以支持的國家鞭長莫及。鬧到最後,阿根廷就成了那個挨打的小朋友,英國這個大個子在不停的欺負他,美國,法國,德國等,就在一旁看阿根廷的笑話。如果阿根廷僥幸爬出來,他們還會伸腿,把阿根廷踢進去,繼續讓英國打。

結語:可以說阿根廷沒有找准辦法,一意孤行,才遭了這次大劫。英國實際上已經准備從這些島上撤出軍事人員,他們兩國通過外交渠道好好協商,也許還能商量出什麼。但阿根廷迫切的需要轉移國內矛盾,才出此下策。

㈣ 英阿馬島戰爭是怎麼一回事

早在180多年前,英國就佔領了阿根廷旁邊的馬島,阿根廷對此並無異議。但是馬島戰爭前期,馬島經濟危機嚴重,急需對外轉嫁,加之謠傳馬島海域發現逗早大量石油,阿根廷不幹了。鷹派加爾鐵里上台後,與英國談判,要求歸還馬島。英國不肯,阿軍就先動手佔了島嶼,英國政府在美國斡旋下和阿談判,但無果。英國yi會以100%投票通過對啊宣戰。派遣了一支包括2艘航空母艦在內的特遣艦隊遠征南大西洋。經過慘烈的戰斗,英阿雙發方都損失慘重。雖然阿根廷人武器落後,但是僅有的5顆法制飛魚導彈擊沉了3艘英國驅逐艦、運輸船。甚至連二戰水平的普卡拉螺旋槳攻擊機都掛上無控炸彈空襲英國艦隊。阿根廷人的英勇令桐指脊所有國家的軍隊目瞪口呆:老舊的普卡拉攻擊機擊沉擊傷了英國10餘艘先進的導彈驅逐艦、護衛艦,並且出現了受局滲傷的阿軍飛機撞沉英國軍艦的「現代神風特攻隊」。但是,驍勇善戰的阿根廷空軍幾乎損失殆盡,海軍打不過英國人幾乎毫無作為。陸軍因為沒有制海權對馬島只能乾瞪眼。

最終,英國憑借軍事上的優勢,打贏了馬島戰爭,收回了馬島。

㈤ 阿根廷跟英國打的那場馬島戰爭為什麼會輸

阿根廷是主要是輸在了技術上。阿根廷沒有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因此,他的軍用定位、導航系統是租用的美國的GPS系統。英阿馬島戰爭是,阿根廷租用美國的GPS系統被停用,從而直接導致阿軍的飛機、導彈都變成了「瞎子」,尤其是導彈,僅有不到10%命中目標。

同時,阿軍內部的指揮系統也出現了問題。反觀英軍,英軍在戰爭中使用了空中預警機,由於預警能力的加強,阿軍的一切軍事行動均被英軍提前預警掌握,在這樣的情況下,阿根廷輸掉戰爭是必然的。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阿軍空軍還是作戰勇猛頑強。

擊沉英艦4艘、擊傷英艦8艘,給英軍造成了較大的損失。英阿馬島戰爭充分體現出了武器裝備現代化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意義。擁有自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和預警機是一個軍事強國必須具備的條件。這也是我國目前正在大力研製發展「北斗」系統和預警機的重要原因。



(5)馬島為什麼打不過英國人擴展閱讀:

戰爭背景

1981年阿根廷通貨膨脹率高達60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達11.4%,製造業產量下降為22.9%,薪資增長卻只有19.2%;國內得到越來越多支持者的工聯決定發動長期性大罷工,軍政府受到人民的唾棄與憎惡,加爾鐵里在面對嚴重的國內的經濟問題和人權問題上。

選擇經由通過自認為一場干凈利落的馬島戰役。以其勝利的結果來轉移公眾的焦點,緩解國內危機。於是阿根廷執政當局以巧妙的暗示表達佔領馬島的意圖,並且造成聯合國的壓力。不確定英國是否漏過還是忽略了這一警告,並沒有作出任何反應,包括外交上。

㈥ 馬島戰爭英國到底贏沒贏

英國贏了,從各個角度來講,基本上都是英國贏了:
1、軍事上:阿根廷戰敗——英國人最終奪回了馬島,而阿根廷最終簽署了無條件投降的文件;
2、政治上:阿根廷徹底失敗——
A)此次事件遭到全球輿論的反對,包括美國的大國都一股腦的指責阿根廷發動戰爭,背了個戰爭販子的名頭;
B)原本馬島是有的談的,畢竟英國這個飛地飛的太遠,如果雙方力量對比改變,是有可能像我國收旅手香港那樣自然而然的收回的,現在新的條約一簽徹底收不回來了;
註:現在國際社會還是歐美「契約精神」那一套體系,無論是道義上還是法理上,簽了字就必須兌現,大家輕易都不會開毀約的先河,一旦「契約精神」被這么推翻,那就意味著雅爾塔條約和二戰的結果也可以被推翻,那問題可就大了。
當年我國不暴力收回香港,也有這方面的考量,本身是必然可以到期收回的,可要是暴力解決,萬一打輸了最好也是再等99年,要是慘點有可能徹底失去這塊領土,犯不著。
C)以後英國就算想談,都難以再開口了,這畢竟是英國人奮勇作戰才保護下來的領土,以後哪個內閣敢說給出去,還給當年的敵人?它是不是不想混了?
3、經濟上:阿根廷枝鋒失敗——英阿馬島戰爭,阿根廷一方的主要誘因拆搭嫌就是經濟問題,經過這一場戰敗,雪上加霜,徹底崩潰。

㈦ 英阿馬島爭端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呢

說起馬島,人們一定還記得發生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當時英國的首相撒切爾夫人打贏了這場戰爭,而且借著這場戰爭勝利的餘威,在與中國就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也是志在必得、信心滿滿,玩起了「主權牌」,但鄧小平老人家回懟:主權問題不容談判,在1997年中國一定要收回香港。而且在離開人民大會堂時撒切爾夫人在台階上不慎摔了一跤。

雖然就這么一個環節模糊,卻致使馬島的歸屬權出現了爭議。至於1774年英國的主動撤離究竟怎麼算?誰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即使英國當時就是放棄了,可後來它又不承認了,對它又能怎樣呢?

所以,對這種各說其理的事情,最終的解決方法,就是看誰的拳頭大了。所以,英國的福克蘭群島也好,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罷,反正現在是英國的掌控之下。

㈧ 英阿馬島之戰阿根廷為什麼會輸掉

英軍獲勝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其一,戰略決策上,阿方在初期掌握了主動權,但錯誤判斷英國不會勞師遠征,同時又高估了自己的民族感情和軍事實力。其決策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上。英國雖在初期倉促應戰,但是反應快,決策准,客觀清醒估計了形勢,採取果斷積極的戰略方針,以軍事斗爭為主,兼以政治、外交、經濟多管齊下,充分調動了國際、國內一切有利條件,發揮總體優勢,最終走向勝利。

其二,在兵力部署上,阿軍對國際局勢、英軍企圖、戰略方向都作了錯誤判斷。在英國出兵後,認為英國會進攻阿根廷本土,將大批部隊用於防禦大陸;對存在領土爭議的鄰國智利深懷戒心,在邊境部署大量精銳裝甲部隊;在馬島戰區,對靠近本土的西島沒有充分利用,僅部署占參戰兵力3 % 的部隊;在東島將主力集中於斯坦利港附近,其他地區分散把守,沒有掌握足夠的機動兵力,給英軍可乘之機。

其三,在戰術指導上,阿軍思想消極,戰術呆板,而且沒有用最具戰鬥力的航空兵攻擊英軍防衛能力最弱但又是最重要的後勤船隻,這虧旁是最大失誤。戰爭史上防守一方不去攻擊進攻方漫長而脆弱的補給線,是極為少見的。英軍戰略指導思想正確,戰術靈活多樣,善於抓住關鍵環節,爭取主動。如首先奪取南島,既振奮士氣,又取得了立足點和前進基地,一舉兩得。又如一舉擊沉阿軍巡洋艦,極大震撼銷消橡阿軍,迫使其海軍怯戰不出。

其四,在指揮體制上,阿根廷的聯合司令部有名無實,無法擔負戰略指揮和協調作用,上層領導集團包括總統加爾鐵里在內的高級將領沒有實戰經驗,缺乏指揮素養。戰區指揮官奧斯瓦爾多·加西亞中將、胡安·隆巴多少將、梅嫩德斯准將等平庸無為,既未認真組織抗登陸的准備,作戰指揮也不頑強,很多地方未經戰斗就輕易放棄。英國成立戰時內閣作為最高統帥機構,集中指揮調度軍隊各軍種和政府各部門,使之協調一致。並採取委託式指揮法,即將戰區指揮重任全權授予前線指揮官,有關戰區以外及事關戰爭進程的重要行動由戰時內閣決定。這種既高度集中又極其靈活的指揮體制,使英軍充分發揮了諸兵種聯合作戰的整體威力。而英軍的指揮官伍德沃德少將和摩爾准將都是具有相當高軍事素質和豐富經驗的佼佼者。

其五,在戰爭准備上,阿方雖有奪占馬島的決心卻無長期堅守的精神准備和物質准備,在馬島投入兵力不足,形不成優勢,加上阿根廷沒有自己的國防工業,平時對重要的戰略物資又沒必要儲備,當美國和歐共體實行武器禁運後就使得飛機、導彈的消耗無法補充,陷入彈盡援絕的困境,直接導致阿空軍在後期攻擊力明顯減弱。此外阿軍平時戰備較差,影響了己方戰鬥力的發揮,特別是阿軍由於炸彈引信失靈或過期,使投下的炸彈有4 0 % 沒有爆炸。英軍認為如果阿軍投下的炸彈都爆炸的話,英軍的損失將達到無法堅持的程度。而英軍平時戰備程度高,有6 0 % 的軍艦能隨時投入作戰,並擁有充足的物資儲備。而其軍隊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常備軍,經常進行在各種氣候、地形下的演練,能很快投入戰爭。特別是英軍的後勤船隻有8 0 % 從民船中徵用,所以對民用船隻有專門的徵用計劃和改裝方案,在兩三天里就完成了徵用改裝,表現出的高效令人驚嘆。

其六,在後勤保障上,阿方在佔領馬島後沒有認真組織後勤,首先沒在馬島修建必要規模的機場,使得阿軍的飛機只能從遠離戰區的本土起飛,因受作戰半徑的限制大大影響作戰效果。其次在馬島沒有儲備足夠的物資,加上開戰後的消耗和英軍的封鎖,使阿軍的補給成為致命問題。部隊缺衣少食,彈葯匱乏,根本無力作戰。相橋燃反遠離本土的英軍後勤保障十分出色,先後在阿森松島建立中途補給基地,在南喬治亞島建立前進補給基地,在聖卡洛斯建立灘頭補給基地,運用現代化的海空運輸工具,通過周密科學的計劃組織,對部隊進行源源不斷的補給,保證了英軍每個士兵每天能有兩餐熱食,有新發的禦寒衣物,彈葯充足,還有4 艘醫療船提供醫療衛生保障。在通信保障上,除利用了美國的通信衛星外,還在直布羅陀、阿森松島、加拿大、紐西蘭等地開設2 6 個無線電發射台。加上特混艦隊本身電子設備齊全,干擾和抗干擾能力強。使艦隊與本土通訊順暢。

這些情況表明,阿根廷在嚴重不足的准備下,輕率發動了戰爭,豈有不敗之理。

戰爭概況:
1 9 8 2 年4 月2 日到6 月1 4 日,歷時7 4 天的英阿馬島之戰,這一場未經正式宣戰的戰爭,外交家稱為"武裝沖突",軍事家則稱為"馬島戰爭",這是二十世紀第一場可算得上現代化的戰爭。

馬爾維納斯群島(本文簡稱馬島),位於南大西洋,東到西經5 7 °4 0 ',西到西經6 2 °,南到南緯5 3 °,北到南緯5 2 °1 5 '之間的海面上。該群島由3 4 6 個島礁組成,總面積1 5 8 0 0 平方公里,其中長年有人居住的有十五個島嶼,主要有索萊達島(即東福克蘭島,本文簡稱東島),大馬爾維納斯島(即西福克蘭島,本文簡稱西島),總人口約兩千,絕大多數是英國移民後裔。首府為斯坦利港(即阿根廷港)。南喬治亞島是馬島的附屬島嶼,(本文簡稱南島),位於馬島東南7 1 6 海里,西經3 9 °南緯5 3 °的海面上,面積3 7 0 0 平方公里,居民隨季節變化時多時少,最多達5 0 0 人,首府為格里特維肯港。

馬島距南大西洋與南太平洋之間的要沖航道麥哲倫海峽2 5 0 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 7 6 海里,距英國本土7 0 0 0 海里。屬寒帶氣候,島上多沼澤,生物資源貧乏,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不僅位於溝通南半球兩大洋交通的必經之路,而且漫長曲折的海岸線組成的眾多港灣,構成英國在南大西洋的最重要的基地。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海軍都利用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權。而近年來,馬島又成為開發南極的前進基地,其地位更顯重要。加上八十年代發現的海底石油,更加劇英阿對馬島主權之爭。

說起英阿對馬島的主權之爭,由來以久,漫長而復雜。1 5 9 2 年,英國人約翰·戴維斯發現該島,但阿根廷則認為是葡萄牙人戈梅斯於1 5 2 0 年發現的。

1690 年,英國人約翰·斯特朗發現東西兩島之間的海峽,命名為福克蘭海峽,並由此命名該群島為福克蘭群島。十八世紀初,大批法國人先後來到該島,稱為馬洛伊內群島,後轉化為西班牙語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1764 年法國人在東島建立定居點,1 7 6 5 年英國人在西島建立定居點。

1766 年,西班牙以2 5 萬英鎊的價格從法國手裡買下東島,1 7 7 0 年,西班牙又出兵佔領西島。

1816 年,阿根廷宣布獨立,宣稱繼承西班牙對馬島的主權。

1832 年英國佔領西島,次年佔領東島。

從此英阿對馬島的主權進行過多次談判。

1982 年2 月雙方在紐約的談判又宣告破裂。阿根廷開始准備以武力收復馬島,並制訂出代號為"羅薩里奧"的行動計劃。

1982 年3 月19 日,阿根廷一家公司的3 9 名工人來到南島拆除一家舊鯨魚加工廠,工人們出於愛國熱情,在島上升起了阿根廷國旗。英國立即提出強烈抗議。3 月2 4 日,英國原駐馬島的海軍"忍耐"號破冰船,搭載兩架直升機和1 4 0 名士兵,前往南島實施威懾。

3 月2 6 日,阿根廷總統阿爾鐵里下令提前實施"羅薩里奧"計劃,由2 艘驅逐艦,2 艘護衛艦,1 艘坦克登陸艦,1 艘潛艇,1 艘破冰船,1 艘補給船搭載2 個營的海軍陸戰隊組成第4 0 兩棲特混編隊,從貝爾格拉諾啟程前往收復馬島,以1 艘護衛艦,1 艘供應艦搭載2 個排的海軍陸戰隊組成第6 0 兩棲特混編隊,從德塞阿多港啟程前往收復南島,還以1 艘航母,4 艘驅逐艦,1 艘護衛艦,1 艘油船組成第2 0 特混編隊,提供戰役掩護。作戰總指揮為陸軍第5 軍軍長兼馬爾維納斯戰區司令奧斯瓦爾多·加西亞中將。

4 月1 0 日,第4 0 兩棲編隊駛抵馬島。午夜時分,阿軍陸戰隊的偵察小隊在彭布羅克角登陸。次日凌晨,蛙人分隊在約克海灘登陸。六時三十分,阿軍主力在龍克灣登陸,隨即攻佔了機場和港口。八十三十分,阿軍七架C —1 3 0 運輸機運來3 0 0 0 多後援部隊,使島上阿軍總兵力達4 0 0 0 人。九時,馬島的英國總督率所部1 8 1 名官兵投降,阿軍佔領馬島,建立了行政機構,任命梅嫩德斯准將為馬島軍事長官。

阿軍收復馬島的消息傳到國內,群情振奮,數十萬人聚集在總統府前的"五月廣場",高唱國歌,高呼口號,歡慶勝利。全國十多個政黨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行動。總統加爾鐵里的威望達到頂峰。

英國在獲悉馬島被阿根廷佔領後,立即宣布與阿斷交,成立以首相撒切爾夫人為主席的戰時內閣,作為最高決策機構,並制定了以武力為後盾,政治、外交、經濟多管齊下,迫使阿方撤軍,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就用武力重奪馬島的戰略方針。

4 月3 日,阿軍第6 0 兩棲編隊在南島登陸,經短促交火,佔領南島,英國守軍2 3 人投降。就這樣,阿軍以傷亡7 人,損失2 架直升機的代價,佔領了整個馬島。隨即向馬島進行緊急運輸,運送大量的援軍和物資。

同一天,英國國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以全票贊成通過以武力收復馬島的決議,任命伍德沃德海軍少將為特混艦隊司令,此人時年四十九歲,畢業於海軍學院,擔任過潛艇艇長、驅逐艦艦長、國防部海軍作戰計劃處處長,機敏果斷,有"海狼"之稱。

4 月5 日,英軍以"競技神"號和"無敵"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特混艦隊,共有3 7 艘戰艦,2 0 架"鷂"式戰斗機,5 8 架各型直升機,3 5 0 0 名海軍陸戰隊。由朴茨茅斯和直布羅陀啟航。正在大西洋的4 艘核潛艇也全速趕往馬島。在特混艦隊一萬三千公里的航程途中,英軍參戰部隊完成了制定作戰方案、戰斗序列編組、戰術演練等一系列准備工作,並根據4 月4 日議會簽發的法令,征租5 8 艘民船,作為艦隊的後勤支援力量,同時對徵用的民船按需要進行快速改裝。如"伊利莎白女王二世"號和"堪培拉"號客輪都改裝為運兵船,"大西洋運送者"號和"大西洋堤道"號滾裝船改裝為飛機運輸船,特別是"烏干達"號客船正載著9 4 0 名學生在地中海航行,接到徵用命令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讓學生上岸,隨即駛向直布羅陀,僅用三天就改裝為醫院船。英國的這些高效迅速的臨戰准備,奠定了取勝的基礎。

此外,4 月2 6 日,由2 3 艘軍艦、2 0 架飛機、2 0 0 0 名陸軍組成第二梯隊從波特蘭啟航。5 月1 2 日,由1 8 艘軍艦和3 0 0 0 名陸軍組成的第三梯隊從安普頓啟航。

4 月7 日,英國宣布對馬島周圍2 0 0 海里實施全面海空封鎖。

4 月1 2 日,英軍的核潛艇最先到達馬島海區,開始執行進行封鎖。

4 月1 5 日,英軍從阿森松島起飛的"獵迷"巡邏機,開始對馬島海域進行空中巡邏。

4 月1 7 日,英軍艦隊到達阿森松島,休整一天,並補充物資,進行實彈射擊,校正了槍炮。同時戰時內閣提出把戰爭控制在爭議地區,不進攻阿根廷本土的原則。並積極展開了外交和政治攻勢,使美國、歐共體等國都表示支持英國,中斷了與阿根廷的軍火貿易,實行對阿的軍火禁運,向英國則提供後勤保障、通訊、衛星情報等便利。

4 月1 9 日,特混艦隊從阿森松島啟程,前往馬島。

4 月2 0 日,由英軍特種空勤團(簡稱S A S )和海軍特別舟艇中隊(簡稱S B S )的特種部隊的成員組成聯合偵察分隊在南島機降。但南島上暴風驟雨的惡劣天氣使英軍損失2 架直升機,偵察分隊無法開展活動,只好無功而返。

4 月2 2 日,十四名S B S 隊員先從C —1 3 0 運輸機傘降在南島北部海域,再換乘潛艇到達距南島約三海里處,最後游上岸,進行偵察,查明了南島上阿軍的兵力、裝備、火力配置,並為後續部隊的登陸選擇了機降地點,還清除了島上的雷區。

4 月2 4 日,由2 艘驅逐艦,2 艘護衛艦組成的先遣隊駛抵南島海域。

4 月2 5 日,南島上的S B S 隊員引導第4 2 陸戰突擊營機降在島上,晚六時,英軍佔領了南島首府格里特維肯港。同一天在馬島海域巡邏的英軍"山貓"直升機發現了以水面狀態航行的阿軍"聖菲"號潛艇,馬上進行攻擊,發射A S —1 2 空艦導彈,並投下深水炸彈,"聖菲"號遭到重創,只好搶灘擱淺,6 5 名艇員棄艇逃生,被英軍俘虜,"聖菲"號後在拖帶中沉沒。

4 月2 6 日,英軍俘虜了阿軍在南島的守島部隊1 5 6 人,英方無一傷亡,重佔南島。使英軍獲得了一個重要的前進基地。

4 月2 8 日,英軍艦隊到達馬島,英國國防部宣布從格林威治時間4 月3 0 日十一時起,所有進入馬島周圍2 0 0 海里禁區的飛機和艦只都將遭到攻擊。阿軍進入最高戒備狀態,在馬島開始實行燈火管制和宵禁。

4 月3 0 日,英軍艦隊完成對馬島海空封鎖的部署。"征服者"號核潛艇發現阿軍1 艘巡洋艦和2 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一面報告指揮部,一面進行跟蹤。

5 月1 日,英軍從阿森松島起飛的"火神"轟炸機和從航母起飛的"鷂"式戰斗機首次空襲馬島。

5 月2 日,經戰時內閣批准,"征服者"號潛艇在2 0 0 海里禁區外3 6 海里處,在1 4 0 0 碼距離上,向跟蹤三天的阿軍"貝爾格諾將軍"號巡洋艦發射三枚M K —8 魚雷,命中兩枚,巡洋艦在四十五分鍾後沉沒,阿軍有3 2 1 人陣亡或失蹤。由於該艦被擊沉,大大打擊了阿軍的士氣,並使得阿根廷海軍主力撤離馬島海域,在整個戰爭期間都龜縮於本土,再未出戰。

5 月3 日,英軍的"山貓"直升機在馬島以北海區,用A S —1 2 "海上大鷗"空艦導彈擊沉、擊傷阿軍巡邏艇各1 艘。

5 月4 日,阿軍"海王星"偵察機發現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便召喚2 架"超級軍旗"攻擊機前去攻擊,"超級軍旗"採取距海面5 0 米高度超低空飛行以躲避英軍的雷達,在距英艦4 6 公里處突然升到1 5 0 米僅用3 0 秒打開雷達鎖定英艦發射2 枚A M —3 9 "飛魚"導彈,然後急轉彎同時下降到3 0 米返航。英軍發現導彈來襲,艦長只來得及大叫一聲:"隱蔽!"就被一枚導彈擊中,隨即燃起大火,盡管艦上的損管人員竭力撲救達五小時,仍無法控制火勢,艦長只得下令棄艦,英軍傷亡失蹤7 8 人。六天後,"謝菲爾德"號在拖回英國途中沉沒。這艘排水量3 2 0 0 噸,造價達2 億美元的英國最先進的軍艦被擊沉,對英軍的打擊極大,英軍吸取教訓,採取各種措施防範阿軍的導彈攻擊。

5月6 日,英軍十六名S A S 隊員先搭乘潛艇再換乘橡皮舟潛入阿根廷本土的里奧·加列戈斯空軍基地,一舉炸毀阿軍8 架"超級軍旗",而阿軍總共才不過1 4 架。

5 月7 日,英國又宣布將禁區擴大到距阿根廷海岸十二海里。

5 月9 日,英軍"鷂"式戰斗機擊沉阿軍的"一角鯨"號補給艦。

5 月1 0 日,英軍"活潑"護衛艦擊沉阿根廷"洛斯埃斯塔多斯"號補給艦。

英軍在此期間破譯阿軍密碼,全面掌握阿軍作戰企圖和兵力部署,並綜合"S A S "、"S B S "的戰場偵察確定馬島的東島北側聖卡洛斯灣為登陸地點。但是,在福克蘭海峽北口的佩布爾島上的機場,雷達站構成嚴重威脅,為掃清障礙又不暴露登陸企圖。英軍決定派突擊隊消滅佩布爾島的目標,但不作佔領。

5 月1 1 日夜間,八名"S A S ","S B S "隊員摸上佩布爾島進行偵察。

5 月1 4 日夜間,五十名突擊隊員乘三架直升機在八名先遣隊員引導下機降於島上,炸毀阿軍6 架"普卡拉"攻擊機,4 架"T - 3 4 "教練攻擊機,1 架運輸機。隊員中的炮兵觀察組指引"格拉摩根"號驅逐艦的1 1 5 m m 主炮猛轟島上的目標,1 座軍火庫,6 座雷達站均被炸毀。英軍在烈火中乘直升機安然返回,以輕傷2 人的代價取得全勝,掃清了登陸的障礙。

考慮到阿軍在馬島的兵力達1 4 0 0 0 人,而英軍首批登陸部隊至多才1 0 0 0 人,如何以少勝多,只有出奇制勝。為此伍德沃德煞費苦心,大擺迷魂陣。

由"S A S " "S B S "派遣的突擊分隊很早便潛伏上島,在島上英籍居民的掩護下,一面摸清阿軍的布防,一面積極活動,四處襲擾,唯獨對阿軍的指揮部沒有襲擊,主要原因就在於英軍破譯了密碼,阿軍的指揮部成了英軍情報來源的重要途徑。

5 月1 9 日,英軍四支偵察小分隊登陸。

5 月2 0 日,英軍艦隊在馬島西南海域游弋,並派出驅逐艦炮擊岸上目標。還在達爾文港和福克斯灣實施了佯動登陸。將阿軍的注意力全吸引到斯坦利港方向。英軍的突擊編隊兩天前由南島進到馬島東北約2 0 0 海裏海域集結,於登陸前一天的下午,利用不良天氣和夜幕掩護向登陸地區機動,在范寧角附近展開。

5 月2 1 日凌晨三時,S A S 突擊隊作為第一梯隊在范寧角登陸,在先期登陸的偵察分隊協助下,消滅了阿軍約5 0 人的守衛部隊。三時三十分,英軍開始艦炮火力准備。三時四十分,英軍2 艘兩棲攻擊艦,4 艘登陸艦,在聖卡洛斯實施多點立體登陸,未遇抵抗便順利上岸。英軍抓住阿軍夜戰能力差的弱點,爭分奪秒搶運人員、物資,在四小時里上岸2 5 0 0 人,3 2 0 0 0 噸物資。並構築工事,組織防禦,准備迎擊阿軍的反撲。果然,天剛亮,阿軍便出動1 6 架"普卡拉"攻擊機,1 4 架"幻影"戰斗機,猛烈空襲英軍艦隊和登陸灘頭。阿軍飛行員受過美、法、以等國教官的嚴格訓練,技術高,作風猛,戰鬥力很強。面對英軍高炮、導彈和"鷂"式戰斗機組成的防空體系,毫不畏懼,擊沉"熱心"號護衛艦,擊傷驅逐艦1 艘,護衛艦2 艘,輔助艦1 艘。阿軍也付出被擊落1 4 架飛機的代價。英軍頂住了阿軍的反擊,控制了2 0 平方公里的灘頭陣地,還鋪設了可供"鷂"式和直升機起降的鋼板簡易機場,進一步鞏固了登陸灘頭。

5 月2 2 日,阿軍令人費解地按兵不動,給了英軍喘息之機,英軍乘機補充物資,調整部署,並展開了一個"吹管"防空導彈連,組織了完善的防空火力配系。

5 月2 3 日,阿軍出動近百架次飛機,繼續發動猛烈空襲,擊沉了"羚羊"號護衛艦。

5 月2 5 日,正是阿根廷國慶,阿空軍傾全力出擊,全天出動約2 0 0 架次,取得擊沉"考文垂"號驅逐艦,"大西洋運送者"號滾裝船,擊傷1 艘驅逐艦,1 艘護衛艦的輝煌戰績。英軍不幸中的大幸是"大西洋運送者"號上運送的1 6 架"鷂"式戰斗機和1 架"支努干"重型直升機在被擊沉前就飛到了岸上機場。三天來,阿空軍英勇戰斗,給予英軍沉重打擊,但一來飛機性能不及英軍,二來又得不到海陸軍的有力支援,三來由於阿根廷一百多年來沒有戰爭,戰備較差,投下的炸彈有4 0 % 沒有爆炸,所以無法阻止英軍的登陸。而自身損失也高達31架飛機。三天里,英軍上岸部隊已達5 0 0 0 人,灘頭陣地擴大到1 5 0 平方公里,建立起了補給基地,通信樞紐,並在鋼板簡易機場加鋪了鋁合金跑道。

5 月2 7 日,英軍開始發起陸上進攻,兵分兩路向斯坦利港推進。南路以第2 傘兵營為先導,第4 5 陸戰營為後援,沿東南公路,經達爾文港、古斯格林、費茲羅伊灣、布拉夫灣從南面攻擊;北路以6 0 名S A S 隊員為先導,第3 傘兵營,第4 陸戰營跟進,沿道格拉斯、蒂爾灣,直取斯坦利。

5 月2 8 日,英軍攻佔達爾文港和道格拉斯。

5 月2 9 日,英軍攻佔古斯格林和蒂爾灣。

5 月3 0 日,阿軍出動1 架"超級軍旗"和4 架"天鷹"攻擊英軍的旗艦"無敵"號航母,阿軍以2 架"天鷹"被擊落的代價擊傷"無敵"號,但英軍矢口否認。當晚,由"伊莉莎白女王二世"號客輪運送的3 0 0 0 英軍上島。進一步加強了英軍的力量。

5 月3 1 日,北路英軍進抵肯特山,就地布防,等待南路英軍。

6 月1 日,南路英軍也到達肯特山,與北路英軍匯合。阿軍此時採取放棄外圍,集中主力固守斯坦利港方針。英軍在攻佔肯特山和查傑林山完成對斯坦利港的包圍後,並不急於攻擊,而是調整部署,補充給養,派出S A S 和S B A 隊員四處活動,進行戰場偵察,很快查清阿軍以肯特山、查傑林山為第一道防線,以哈里頓山、浪頓山為第二道防線,以無線嶺、欲墜山、威廉山、工兵山一線為主防禦陣地,即加爾鐵里防線,在三道防線之間都布設大量地雷和障礙,只留一條由炮火保護的秘密通道供聯絡之用。伍德沃德了解敵情後,決定投入後續部隊第五步兵旅。該旅轄三個營,A 營是威爾士禁衛軍,B 營是蘇格蘭禁衛軍,該營曾參加二次大戰,在阿拉曼戰役中大敗德軍而名揚天下,C 營是赫赫有名的廓爾喀營,因士兵都是招募的尼泊爾廓爾喀人而得名,廓爾喀人以吃苦耐勞驍勇善戰而聞名,人人身佩廓爾喀彎刀,二戰中他們曾以這種鋒利的彎刀和兇悍的刀法將橫行東南亞的日軍殺得潰不成軍。

6 月7 日,第五旅乘上登陸艦,悄然啟程准備在立夫來島登陸。途經天鵝灣時,旅長威爾遜·摩爾准將發現弗茲羅的阿軍正在撤離,摩爾憑借一名職業軍人的出色直覺,覺得這是一個極佳的機會,便未經指揮部批准,當機立斷命令在僅距斯坦利港1 6 公里的希拉夫灣登陸。這一舉動在戰後被普遍認為是極富主動精神的,由於阿軍的撤離,英軍第五旅3 5 0 0 人順利在希拉夫灣登陸成功。

6 月8 日,阿軍出動大批飛機空襲在希拉夫灣灘頭的英軍,擊沉登陸艦1 艘,擊傷護衛艦1 艘,登陸艦1 艘。阿軍損失飛機1 1 架。但仍無力阻止英軍的登陸。此時英軍在島上的力量已大大增強,共有地面部隊8 0 0 0 人,重炮3 0 門,坦克2 0 輛。

6 月1 1 日,經三天的准備,英軍以"火神"轟炸機和"鷂"式戰斗機進行密集轟炸,同時驅逐艦、護衛艦以艦炮火力掩護,支援地面部隊向阿軍的第二道防線猛攻,第4 5 陸戰營攻佔哈里特山和浪頓山,突破第二道防線,並控制了斯坦利外圍所有制高點。阿軍唯一的反擊就是用岸基A M —3 9 "飛魚"導彈擊傷"格拉摩根"號驅逐艦。

6 月1 2 日,英軍按計劃休整一天。當晚設在肯特山上的無線電監聽小組截獲並破譯馬島阿軍發給總統的密電,獲悉阿軍已無力再戰。摩爾准將決定立即投入預備隊,實施最後一擊。半夜,英軍第五旅B 營、C 營和第二傘兵營,沿S B S 標示出的秘密通道,向阿軍發起全面攻擊。激戰五小時,於6 月1 3 日凌晨五時,攻佔了無線嶺、欲墜山和威廉山,奪取了加爾鐵里防線上的所有要點。

6 月1 4 日,英軍繼續攻擊,阿軍丟棄重武器退入斯坦利港市區。從早晨七時三十分起,英軍集中所有大炮猛烈轟擊,阿軍的大炮剛一還擊,便被英軍用炮瞄雷達和計算機火控系統指引的精確火力所消滅,隨後英軍便全力轟擊斯坦利港內的目標,猛烈的炮擊整整持續了十個小時,英軍共發射了一萬二千發炮彈,幾乎用完英軍所有的彈葯。午後,英阿兩軍達成非正式停火協議。

6 月1 4 日二十一時,斯坦利港內殘余的九千多阿軍投降。至此,戰斗基本平息。

6 月1 5 日,阿根廷總統宣布馬島的戰斗已經結束。英國也宣布阿軍投降,奪回馬島。至此,歷時7 4 天的馬島戰爭正式結束。

7 月中旬,雙方遣返了戰俘。8 月宣布取消海空禁區,恢復正常航行。至此兩國間的敵對行動完全結束。

馬島的失敗還導致阿根廷國內矛盾激化,總統加爾鐵里和海、空軍司令等高級將領被迫辭職,次年文官政府經大選上台後,又把發動戰爭的主要軍事領導人送上軍事法庭受審。

戰爭中,英軍死亡2 5 5 人,傷7 7 7 人,被俘2 1 0 人。損失飛機3 7 架,其中"鷂"式8 架。被擊沉驅逐艦2 艘,護衛艦2 艘,登陸艦1 艘,滾裝貨船1 艘,被擊傷驅逐艦4 艘,護衛艦1 1 艘,登陸艦2 艘,掃雷艦1 艘。耗資1 7 億美元。阿根廷死亡1 0 0 0 人,傷1 3 0 0 人,被俘1 1 8 0 0 人。損失飛機1 1 7 架。被擊沉巡洋艦1 艘,潛艇1 艘,偵察艦1 艘,補給船2 艘,巡邏艇1 艘。被擊傷軍艦6 艘。耗資3 2 億美元。加上美國和歐共體經濟制裁所造成直接、間接經濟損失共達數十億美元。

㈨ 英阿馬島之戰發生的原因及結果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在南大西洋爆發了一場現代條件下的島嶼爭奪戰,這就是舉世矚目的英(國)阿(阿根廷)馬島之戰。
發生地點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又名福克蘭群島,位於南緯51度,西經57度地區,由346個島礁組成,面積12800平方公里,人口2000人,首府斯坦利港。這個群島距阿根廷大陸南部海岸最近處510公里,距英國本土約13000公里。馬島在軍事上是南大西洋的重要據點和南美大陸南部的海上前哨,也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海上通道,曾被稱為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鑰匙」。馬島距南極大陸較近,是到南級進行探險和科學考察的前進基地和理想的物資中轉站,也是將來開發南極大陸的重要出發地。馬島所處的戰略地位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引起馬島戰爭的重要因素。
阿根廷和英國就馬島的歸屬問題整整爭議了一個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進行了持久的談判,但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阿根廷認為,馬島原屬西班牙王室,阿根廷獨立後,其主權應屬於阿根延。自1832年被英國佔領後,阿根廷一直為恢復它的主權而斗爭。而英國認為,馬島是它的殖民地,只接受把它作為一個非殖民化問題來處理,不承認阿方擁有主權。1960年以來,聯合國大會曾4次作出決議,要求雙方通過談判解決爭端。不結盟國家會議曾作出決議,支持阿根廷人民為恢復馬島主權而進行斗爭。20多年中,兩國談判時斷時續,但主權歸屬問題卻一直懸而未決。1982年2月,雙方在紐約談判破裂後,英阿雙方關系日趨惡化,阿根廷為了維護民族尊嚴,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徹底消除長期存在的殖民主義這一「毒瘤」,決定採取軍事行動來結束英國殖民主義者對馬島的武力統治。 1982年3月19日,一支由60來人組成的阿根廷小分隊在馬爾維斯群島中的南喬治亞島登陸,在那裡安營並動手拆毀一個舊漁船碼頭,還在島上升起了阿根廷國旗。英國外交部指責這一行為是「入侵」,接著兩國都立即向出事地點派出軍艦,准備兵戎相見,從而使局勢激化。這事件也就成為英阿馬島戰爭的導火線。阿方把這一天看作是戰爭的開始日。 在這次戰爭中,阿方海軍的主力基本出動,參戰艦艇和輔助船隻33艘,飛機250餘架,以及陸軍部隊等,總兵力達65000人。英國出動了海軍實力的二分之一,參戰艦船118艘,飛機200餘架,以及步兵,傘兵,陸戰部隊,總兵力達35000人。這次戰爭歷時74天,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阿軍佔領馬島和南喬治島,英國調集三軍,組成特混艦隊開赴馬島水域,展開兵力,奪取前進基地,完成封鎖部署。第二階段主要是雙方出動飛機和艦艇,進行海空戰斗,封鎖和反封鎖的斗爭激烈,戰場形勢急劇變化,阿逐步喪失戰爭的主動權。第三段主要是登陸和抗登陸作戰,阿守島兵力雖較多,但由於部署不到指揮失誤,戰術笨拙,只消極據守孤立據點,不實施有力反擊和機動作戰,最後失敗,被英國重占馬島。在74天(實戰時間僅一個半月)的戰爭中,據資料統計,阿軍死1000餘人,傷 1300左右,被俘11800餘人,損失艦船11艘(沉5傷6),飛機100餘架,耗費10億美元以上。 馬島之戰,英阿雙方在作戰中都投入了許多現代化先進的武器裝備,有些是首次用於實戰,戰果十分突出。

閱讀全文

與馬島為什麼打不過英國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最容易找什麼專業 瀏覽:946
什麼義大利品牌國內沒有經銷 瀏覽:827
越南哪裡有蘋果樹苗賣 瀏覽:629
越南芽庄在哪裡有服裝批發市場 瀏覽:821
如何申請中國郵政物流專員 瀏覽:850
利比亞和中國人哪個好 瀏覽:665
越南幣500抵人民幣多少 瀏覽:603
越南炮彈多少噸 瀏覽:349
溫州哪裡有義大利 瀏覽:414
印尼英文怎麼說讀 瀏覽:477
印度什麼東西都吃的 瀏覽:430
中國電信手機卡怎麼樣 瀏覽:257
如何區分中國移動和聯通 瀏覽:150
伊朗和美國怎麼成仇人的 瀏覽:220
義大利有城市有哪些城市 瀏覽:753
英國養一個小孩多少錢 瀏覽:416
中國有哪些著名小吃街 瀏覽:11
美國為什麼要打擊伊朗 瀏覽:857
疫情日本對中國有哪些幫助 瀏覽:275
義大利斜體和手寫體有什麼區別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