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免疫力如何提高
如何提高免疫力?這就要想辦法多吃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的食物和營養素,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做到下面7點,你的免疫力就會變得更強。
1、每天保持適當的運動,大約進行30—60分鍾左右的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練太極,拍打,都可以鍛煉身體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氧量,也可以掘亂增強體質,身體的免疫力自然比一般人都要好。
2、習慣早睡早起,盡量保持在晚上十點鍾左右睡覺,不要超過11點,而且要保持有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只有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我們的免疫力就能保持在比較高的狀態,即使身體接觸到細菌病毒也不容易感染。
3、每天都保持快樂愉悅的心情,如果碰到很大的壓力,要懂得自我放鬆,比如說進行短暫的深呼吸或冥想。讓自己的身體總保持在愉悅放鬆的狀態。因為當一個人如果長期處在心情不好,心理壓力很大,工作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這個人就會一直處在應急的狀態,身體的養分就會大量消耗,免疫力就會受到抑制,當遭遇細菌病毒的時候,自然也就容易感染。塌散咐
4、經常多吃高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說魚肉豆蛋奶。蛋白質是增強體質的基礎營養素,蛋白質也是製造抗體,白細胞,各種免疫細胞的主要原材料,所以蛋白質充足的人免疫力自然強。
5、經常吃含鋅高的食物,比如說生蚝,牡蠣,海鮮,山核桃,動物肝臟,堅果等等。鋅可以促進免疫細胞數量的增加和活力,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能夠快速地戰勝細菌病毒。
6、經常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比如說經常吃鮮棗,櫻桃,藍莓,山楂,獼猴桃,草莓等等,這些水果含維生素C都很豐富。維生素C有助於激活身體免疫系統,快速地提高免疫力去對抗細菌病毒。
7、經常吃營養豐富完整的一些食團純物,比如說蛋類,奶類,種子類的食物,這些食物含有人體30—40多種營養成分,營養很完整均衡。經常吃這樣的食物,身體的養分充足,體質自然好,免疫水平自然會比一般人都要高。其實懂得保養的人,還會習慣性地補充一些濃縮的天然營養素,比如說蛋白質粉,多種營養素片,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A,益生菌等等,免疫力自然就會比別人強。
⑵ 怎樣提高免疫力方法越多越好。
1、斷食
偶爾試試斷食一兩天,只喝不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護免疫系統的作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斷食會餓死體內的一些健康白細胞。
但當你重新開始吃飯,白細胞的數量就會立刻回升,且比之前有所增加。日本一家建築公司每年為職員提供兩次斷食的機會,以此促進員工的健康。
2、聽音樂
音樂不僅能夠鎮痛、減壓,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其效果甚至比術前使用的葯物更好。喜歡聽音樂的人,體內自然殺傷碰山乎細胞數量更多,因此對抗細菌、感染甚至癌細胞的能力也更強。
3、規律性愛
保證至少每兩周一次的性愛,可以使體內免疫球蛋白A水平提高30%。免疫球蛋白A是一種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抗體,能夠防止病原體侵入人體。賴在床上相互擁抱或一起看影片消磨時間,也可以提高體內有抗病能力的T細胞抗體的數量。
4、補黃芪
中葯幾百年的使用歷史證明,黃芪對增強免疫系統有益。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系研究也證實,作為一種日常飲食中常見的補充劑,黃芪具有抗菌和抗炎的雙重功效。
5、在森林中散步
日本研究發現,人們身處郊區,並注視欣賞周圍的綠色風景20分鍾,能夠使皮質醇水平下降13.4%,並起到緩解笑悉壓力的作用。由於皮質醇水平過高會損害免疫系統功能,因此,這種「森林療法」有助於整體免疫力的提高。
6、喝椰油咖啡
椰油由中鏈脂肪酸唯兄構成,該物質可以使人對糖的依賴度降低,阻止脂肪在體內積存,並由此達到加快新陳代謝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7、蒸桑拿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發現,一周兩次桑拿可以使感冒幾率減半,不過你一旦患上感冒,在緩解症狀和縮短康復時間上,桑拿就無能為力了。
8、品綠茶
綠茶中的抗氧化劑不僅是非常好的「身體清潔劑」,更是提高機體免疫力的重要因素。它們能夠對抗導致身體虛弱的自由基,且能穩定血壓、保護心臟。
9、社交
美國心理協會的研究發現,遠離孤獨,身處人群之中可以加快身體的康復速度。此外,研究人員發現,慢性病和孤獨之間存在內在聯系,在生活環境中被孤立將會使壓力倍增,並減慢免疫系統的反應速度。社交能力較強者在遇到健康問題時,康復和生存的幾率會高出50%。
10、喝酸奶
美國健康協會的一項研究發現,酸奶可以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並將尿路感染的風險降低47%。某些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更可以大幅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益生菌中含有的碘元素,也能夠幫助調整和平衡甲狀腺的免疫功能。
⑶ 怎樣才能提高免疫力
以下方法可以提高免疫力:
1、 充足睡眠:研究表明,長期通宵熬夜會嚴重破壞人體免疫系統,從而更容易感染病毒。熬夜會消耗機體肌肉組織,現代人群熬夜多為久坐工作,又會導致脂肪堆積,這種體內營養成分的改變,在短期內不易被發現,長此以往會降低人體免疫力。
專家介紹,在傳染病高發或季節交替時,易出現因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而導致的蕁麻疹、帶狀皰疹等與免疫力下降渣亂相關的疾病。充足的睡眠要保證醒來時體力恢復、精力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8小時,老人也不能低於6小時。
2 、酸奶早餐:美國健康協會的一項研究發現,酸奶可以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並將尿路感染的風險降低47%。 某些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更可以大幅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酸奶的熱量約為等量牛奶的1.5倍,且酸奶ph值低,因此酸奶白天喝比晚上喝更能補充能量,同時便於消化吸收。
3 、多吃大蒜:美國馬里蘭大學醫療中心研究發現,常吃大蒜不僅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還能幫助防止心臟類疾病。作為蔥屬植物,大蒜含有殺菌和抗病毒化合物,利於人體提高免疫力,全力對抗「入侵者」。大蒜中的大蒜素能抑制人體內炎症反應,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細胞的損傷。
但大蒜素遇熱易揮發,建議將其搗碎後放置10~15分鍾再吃,讓蒜氨酸和蒜酶等物質互相作用,提高營養價值。 大蒜素對腸胃有一定刺激作用,腸胃疾病患者要少吃。
4 蔬菜雞湯:民間一直有喝雞湯治感冒的說法。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醫學中心一項研究顯示,蔬菜搭配雞湯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有部分消除因感冒引起的炎症的食療作用。早模緩先研究也證實,雞湯能緩解諸如咽喉充血疼痛等症狀。搭配雞湯的蔬菜包括:洋蔥、紅薯、蘿卜、胡蘿卜、芹菜、香菜等。
專家補充,感冒容易影響人的食慾,此時蔬菜雞湯、雞蛋羹、面片湯等流食半流食均能補充能量,提高營養,幫助免疫力恢復。
5 、常飲蜂蜜水、姜水、檸檬水:研究表明,蜂蜜中的抗氧化劑是提高免疫力的助推器;生旦梁模姜是天然的鎮痛劑和解毒劑,有一定對抗感染,消滅流感病毒的作用;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抗氧化性。富含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的食物,能夠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侵蝕和有害分子的損害,促進免疫系統健康。
此外,溫熱水能讓毛孔打開、發汗,維生素C也能緩解發燒時的肌肉酸痛症狀,因而感冒後,多喝蜂蜜水、檸檬水等也有助於感冒症狀的緩解。
⑷ 近日,英國研究表明,做什麼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
樓主你好,要有效的提升免疫力,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充足的睡眠,只有休息好了,身體才會好。同時要加帶首強鍛煉,適當的運動也有利於缺緩免疫力蠢扮數的提升。
⑸ 英國提高免疫力中年人保健品市場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了許多國家的飲料優劣情況,最終認為:茶為中老年人的最佳飲料。據科學測定,茶葉含有蛋白質、脂肪、10多種維生素,還有茶多酚、咖啡鹼、和脂多糖等近300種成分,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發揮多方面的保健和葯理作用。
由於茶具有防止人體內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還能清除機體過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殺來病原菌。此外,茶還有提神、消除疲勞、抗菌等作用。這對中年人來說是需要的。歐共體 還可以凈化水質,減少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傷害。因此,在當前自然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城市居住的人們,更應經常喝點茶。 飲茶的好處很多,概括起來有14條: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
(2)茶能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並有維持心臟、血管、胃腸等正常機能的作用。
(3)飲茶對預防齲齒有很大好處。據英國的一次調查表明,兒童經常飲茶齲齒可減少60%。
(4)茶葉含有不少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葉有抑制惡性腫瘤的作用,飲茶能明顯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6)飲茶能抑制細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壽。茶葉的抗老化作用是維生素e 的18倍以上。
(7)飲茶有延緩和防止血管內膜脂質斑塊形成,防止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腦血栓。
(8)飲茶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運動能力。
(9)飲茶有良好的減肥和美容效果,特別是烏龍茶對此效果尤為明顯。
(10)飲茶可以預防老年性白內障。
(11)茶葉所含鞣酸能殺滅多種細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發生的腸炎、痢疾等。
(12)飲茶能保護人的造血機能。茶葉中含有防輻射物質,邊看電視邊喝茶,能減少電視輻射的危害,並能保護視力。
(13)飲茶能維持血液的正常酸鹼平衡。茶葉含咖啡鹼、茶鹼、可可鹼、黃嘌呤等生物鹼物質,是一種優良的鹼性飲料。茶水能在提內迅速被吸收和氧化,產生濃度較高的鹼性代謝產物,從而能及時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謝產物。
(14)防暑降溫。飲熱茶9分鍾後,皮膚溫度下降1-2攝氏度,使人感到涼爽和乾燥,而飲冷飲後皮膚溫度下降不明顯。
再說一說茶水。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雖說茶排在最後一位,但很多人都離不了它。近些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飲茶與人類健康的關系十分關注。現已知茶葉中含有350多種化學物質,如鞣酸,va、vc、vb等。飲茶可補充人體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對人體某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經研究表明,飲茶可降低人體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減少毛細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以及降低血清膽固醇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並有抗衰老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多喝茶水可使人興奮,有強心、利尿、收斂、殺菌、消炎等作用,長期喝茶水,能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
營養免疫學」目的就是研究如何通過飲食提高人體的健康,從而避免得到癌症。「很多人知道咖啡含有咖啡因,也知道這種物質致癌,實際上,就算無咖啡因的咖啡一樣對人體有害。但是長期喝茶的朋友也不要竊喜,就連一般的烏龍茶里所含的咖啡因都比咖啡裡面高。」這個結論讓在座許多人提高了警惕。陳昭妃博士提醒說,大家更應該多引用新鮮蔬菜汁、果汁來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她總結說:「咖啡因加煙就等於慢性自殺。」
最近的1份研究報告指出,長期喝茶的人,腰圍與臀圍可以各少2cm,而且身體脂肪含量比例還會少20%! 如果你還為胖胖的屁股、突出的腹部煩惱著,請將手上的含糖飲料丟掉……開始喝茶吧!
在國際醫界上備受矚目、討論多時的重大疾病「代謝癥候群」,也是腹部肥胖者容易罹患的毛病。「代謝癥候群」是一種統稱,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這類的疾病共佔台灣10大死因的27.6%,遠超過第1名的癌症!
茶要喝得長長久久,解決中廣與下半身肥胖,似乎是人心所向,同時在維系健康的水平上,也有其必要性! 日前發表的「長期飲茶對身體脂肪含量比例與分布的影響」就為許多苦於擺脫腰腹贅肉的人,指出了一線曙光。 吳至行醫師在研究中指出,茶葉萃取物可能會加強熱能產生,促進脂肪氧化及24小時的熱量耗損率,刺激脂肪水解並抑制胰臟脂解酵素的活性等功用,因而會影響人體內的脂肪量。
研究結果顯示,有長期飲茶習慣的人(每周至少喝茶1次達半年以上時間),身體脂肪含量的比例會明顯地比未喝茶的人要少,同時腹部脂肪也較少。 而且隨著喝茶習慣時間愈長,燃脂效果愈是明顯。尤其是喝茶達10年以上比未喝茶的人,體脂肪比例上減少約20%,腹部脂肪減少約2.1%;女性更顯著:分別下降達30%及5%。 所以,如果你還沒養成喝茶習慣,現在馬上開始吧! 沒事,多喝茶!
「我又不想減肥,還需要多喝茶嗎?」那是當然的啰! 一般人都知道茶裡面的兒茶素具抗氧化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防止老化,但你知道茶裡面的氟化物,還能預防蛀牙嗎?因為茶可以維持口中的正常菌數,所以能改善口臭預防牙周病及扁桃腺炎,同時兒茶素也能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預防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
如果你的家人有心血管疾病者,也別錯過茶這個好東西!因為有許多的研究已證實,長期飲用茶葉中所含有的數以千計的化學成份,可能影響心臟血管疾病、癌症、腦中風、血脂異常及其它疾病的罹病率。 吳至行醫師提到,肥胖引起的健康疾病相當廣泛,而且可能還在持續增加當中。看了那麼多喝茶的好處,你是不是也該來杯茶了?
記得,除了將喝茶視為生活中的一部份外,最重要的是繼續保持這個好習慣!
茶飲窈窕健康術
q1:那我是不是應該每天有空時就猛灌茶呢?
a1:當然不是,因為喝茶喝太多不但容易牙齒長黃斑,而且茶本身利尿,冬天喝太多小心頻頻跑廁所喔! 專家建議你,每天平均飲用約450cc的茶即可,大約是普通杯子2杯的份量。如果你胃不好,也別空腹飲用,飯後喝是最佳時間,不但消脂解膩,也可以清清口中的氣味。
q2:任何茶種都有效嗎?
a2:日常生活而言,西方人常喝紅茶,中國人比較常喝烏龍茶。研究的結果顯示,烏龍茶(如白毫烏龍茶)、綠茶(如龍井和碧螺春)、紅茶3種茶均有一定的功效,但是以綠茶及烏龍茶最顯著。
q3:那其它種類的花茶呢?
a3:很可惜,花草茶、葯草茶、普洱茶等均不在這次的研究對象中,所以無法確認是否具有相同的功效。但是這些花茶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研究投入此領域中。
長期飲茶與非習慣飲茶者體脂肪與腹部脂肪量的比較
非習慣性飲茶者 長期飲茶者(10年以上者)
非習慣性飲茶者 長期飲茶者(10年以上者)
體脂肪含量比例(%) 25.35±0.81 20.39±0.92
bmi(kg/m2) 25.72±0.43 25.62±0.49
腰圍(cm) 81.53±0.70 79.86±0.80
臀圍(cm) 93.54±0.69 91.88±0.79
解讀 1. 每天飲茶450c.c.長期下來,腰圍與臀圍平均各可少約2cm!
解讀 2. 喝茶與不喝茶的人,bmi值雖然沒有太大不同,但平均體脂肪率卻由25.35降至20.39整整少了20%!
解讀 3. 總和以上的數據, 可以得到下面的結論...長期飲茶的人,體重不見得很輕、體型很瘦削。但是,尤其是在腰臀的「中廣」部位,影響健康的體脂肪卻明顯減少了!
老年人飲茶不宜太濃、大多,要適量,否則會對健康不利,特別在臨睡前要避免飲濃茶,以免帶來失眠,增加夜間尿量,妨礙睡眠。
泡茶時不宜用高溫沸水,茶中的某些成分遇高溫後極易破壞,更不能煎煮,一般用80一90℃的開水為宜。
茶水擱置過久,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茶水內的復雜成分易發生變化,如氧化、胺類物質增加等,這對身體是有害的,因此最好不要喝隔夜茶。
服鐵劑、強心甙、鹽酸麻黃素、磷酸可待因、安眠葯等,勿以茶水吞服,因茶葉中有些成分能與重金屬和生物鹼結合沉澱,使葯物失去原來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