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時清朝也是世界主要強國,英國憑什麼敢向清朝宣戰
1840年的清帝國,是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百萬陸軍,領土1000餘萬平方公里,GDP佔到世界總量22%的東方王朝。其面臨的對手,則是歷時數月橫跨大洋,總兵力不過4000人的英國艦隊。
1840年的戰爭目標並非是一場規模浩大的全面入侵,而是一次為達到有效目的的威懾行動,鴉片戰爭中,英國艦隊在廣東肆虐無果後,轉而北上大運河,封堵清廷內河河道這一舉動便是例證。威懾的目的決定了英軍艦隊戰略計劃的短期性。即便英軍戰敗,仍然有印度次大陸作為其後撤基地和戰略跳板。正是在這樣一些因素下,1840年的英國下議院在一片迷濛中做出了開戰決定。
㈡ 清朝政府為何兩次拒絕了英國的和平外交請求呢
說到乾隆拒絕英國使者馬戈爾尼同商這件事情,還是讓人覺得十分的絕望的,如果當時開放的話,後來的清朝也不會這么慘,但是又有人說乾隆是對的,那麼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下面我們繼續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英國向神聖羅馬帝國提出的請求,都是馬戛爾尼向乾隆提出的。
如果英國連同為歐洲國家的神聖羅馬帝國都擺不平,有什麼資格要求清朝呢?
不僅如此,乾隆強硬拒絕馬戛爾尼,最直接的原因是清朝得到英國在印度殖民的情報,乾隆反感廓爾喀戰爭背後英國的若隱若現的影響,擔心其會對西藏造成威脅,所以才有此態度。
㈢ 為什麼清末那會兒英國非要跟清政府通商
那會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英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質的飛躍,工廠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數量遠遠超過了本國需求的數目。
通商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令他們的商品得以傾銷,而且中國當時是亞洲第一大國(也就是最佳的傾銷商品對象)。這種方式帶來的利潤是非常巨大的。
英國也不是只跟清朝進行通商,當時英國幾乎跟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進行貿易,除了中國,還有他們在亞洲最大的殖民地:印度。
英國經過《南京條約》後,與中國貿易占優勢地位。同時在中國本地廉價收購了大量茶葉、瓷器、絲綢等被西方視為昂貴品的商品,同時銷往西方國家。這種方式遠比走私鴉片的利潤來得多。
㈣ 當時清朝也是世界主要強國,英國憑什麼敢向清朝宣戰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英國敢於對大清宣戰,其實是有著一個漫長的認知過程形成的。
從17世紀初到鴉片戰爭的兩個多世紀里,英國人對中國的看法經歷了一個由褒到貶的過程。17世紀英國人對華評價比較高,傳說中的幅員遼闊,人口規模,富裕程度都令英國人羨慕不已,受到了普遍英國佬的推崇。
然而到了18世紀上半葉貶華之風開始興起。此後中國就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特別是在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後,英國貶華言論日盛。正如英國評論雜志《不列顛評論家》在1821年指出的:「在過去60年間關於中國人的大眾輿論經歷了很大的變更。」19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這種變更仍在繼續,而這種對中國的了解與評價的變化對英國對華態度與政策具有深遠的影響。
這種論斷雖然聽起來很誇張,但實際上當時大部分對遠東有所了解的英國人都是這樣看中國的。1839年10月1日,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就曾告訴內閣:一艘主力艦、兩艘巡洋艦、兩三隻輪船和幾只小型武裝商船就可以把從北京到廣州的整個海岸封鎖起來。
當然,這種論斷裡面存在著極大的引誘成分,是諸如林德賽、巴麥尊這種戰爭販子用來誘使英國政府發動戰爭的操作。
除此之外,當時英國還流行著一種中國人「欺軟怕硬」的看法。這種看法在1831年在華英國人向英國下議院呈遞的一份請願書,表達得尤為淋漓盡致。請願書中這樣寫道:「與這個國家外事交往的整個歷史表明,對其政府傲慢和無理主張的堅定反抗,甚至用不完善的方式,或遲或早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友好與調和的意向。當澳門的葡萄牙人曾經保持獨立時,他們受到中國政府的尊敬的對待,並且從事著廣泛的有利可圖的商業;但當他們採納奴性政策時,他們卻受到了蔑視;一個繁榮的殖民地已逐漸陷入了悲慘與衰敗狀態。甚至暴力經常受到整個政府的友好對待,而順從與遵奉其專橫的法律所遇到的回報只是嚴懲與壓制。在英國與中國的貿易史上存在著許多這類事例.......」
正是上述種種言論,引導著英國輿論,最終在兩院討論中促成了英國悍然向清廷發起了戰爭。戰爭的結果么,大致上跟他們這些言論相去不遠.......
可悲,可嘆,但不可憐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