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法國歷史多少年

英國法國歷史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3-05-24 14:22:47

⑴ 英國法國德國封建歷史的長度

英國:9世紀早期至1688年,約800年。
法國:公元5世紀到1789年,約1300年。
德國:公元5世紀到1871年,約1400年。

⑵ 英國歷史有多少年

英國歷史有2000多年。

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

英國的歷史

約公元前13世紀,大不列顛島就有伊比利亞人活動, 公元前700年,歐洲大陸的克爾特人進入不列顛群島,並逐步發展起來。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征服不列顛,並實行了將近400年的統治,直到409年,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結束。英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事情在1066年發生了,一支住在法國諾曼底的諾曼人,由諾曼底公爵威廉率領,在黑斯汀打敗了哈羅德二世,入主倫敦,建立起了英國歷史上的諾曼王朝。

⑶ 英國有多少年歷史

大概2000多年
http://ke..com/view/3565.html?wtp=tt#3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並。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而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後來英格蘭和威而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為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瞻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後瞻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大不列顛是個島,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而士共同組成,所謂UK是Unit kingdom的縮寫,也就是聯合王國的意思。

⑷ 百年戰爭<英法>打了多少年

打了116年
公元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

從1337年到1453年,兩國為爭奪王位和土地,殘酷廝殺。戰爭持續了一百年,哭聲也持續了一百年

王位繼承權引發爭端

自11世紀「諾曼征服」以後,英國通過聯姻和繼承關系,佔有了大量的法國領地,這在同樣夢想稱霸歐洲的法國看來,簡直就是恥辱,一直尋求機會收復這些領地。14世紀初,英法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已經到了不通過武力無法解決的地步。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他沒有男嗣,法國貴族會議便推舉他的侄子腓力為王,稱腓力六世。一心想控製法國的英王愛德華三世憑借自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孫,向法國發難,聲稱自己才是法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腓力六世對愛德華三世的囂張氣焰十分氣憤,暗下決心尋機報復。1337年5月24日,經過一番准備的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屬領地基恩,英國自然無法接受。同年10月,愛德華三世不顧法國的反對,自稱身兼法王,並率部隊進攻法國。於是,法國王位繼承爭端終於演變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百年戰爭中英國海軍正向法軍進攻

弓箭打出英國威風

面對氣勢洶洶的英國軍隊,法國把自己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派到了前線。當時,英軍沒有能與法國抗衡的騎兵部隊。法王腓力六世揚言:「在強硬的馬蹄下,愚蠢的英國人將會粉身碎骨,他們的肉體只會被我們用來鋪築慶功的大道。」

可是,當真正交手時,法國人很快就為自己的驕橫付出了代價。弓箭成了英軍的秘密武器。這種弓箭名叫「大弓」,射程遠、射速快、精度高,能在200米的距離內射殺身披鎧甲的騎士。愛德華三世指揮軍隊,故意放慢進攻速度,引誘法軍來攻,等法國鐵騎來到大弓射程內時,他下令發射利箭,大批的法國騎兵倒下。英國人很快控制了戰爭的主動權,並佔領了法國的門戶諾曼底。

1346年,夢想占據整個法國的愛德華三世再次親率弓箭部隊在諾曼底登陸,並於7月佔領了法國的卡昂,接著奔襲法國首都巴黎。8月24日,英軍和法軍在阿布維爾以北的克雷西村展開了決定勝負的廝殺。在此戰中,英軍的弓箭再次讓法國人吃夠了苦頭。這場大廝殺一直持續到夜色降臨,最後,腓力六世在60名騎士的保護下倉皇撤離。不久,愛德華三世又攻佔了法國的港口重鎮加萊。

瘟疫改變戰爭進程

正當愛德華三世躊躇滿志地准備對法國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打亂了他的如意算盤。進入加萊城時,不少英軍染上了黑死病病毒。

黑死病不但導致英軍大量死亡,而且導致英國的人口銳減,由黑死病流行前的400多萬人降到疾病過後的250萬人左右。更可怕的是,黑死病給英國人帶來了心理上的極大恐懼,人們惶惶不可終日。在短短一年之內,英國著名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職位竟然因為黑死病而三次易主,最短者任職僅僅6天。由於各地教堂的主教頻繁死亡,英國人看重的感恩儀式也被迫停止。後來,隨著瘟疫的肆虐,甚至出現一件首飾換了幾個工匠最後還是半成品的情況;有的案件尚未開審,原告和被告都雙雙死去;新婚夫婦蜜月沒度完就含淚永別。英國陷入到空前的恐慌中。在這種情況下,愛德華三世再也無力顧及同法國的爭斗,只好於1360年同法國簽訂《布勒丁尼和約》,宣布放棄對法國王位的要求。

1364年,法國查理五世上台。他在一次朝會上說:「現在是讓可惡的英國人屈服的時候了。我發誓帶領我的臣民奪回屬於我們的一切。」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查理五世徵召大量僱傭步兵取代連戰連敗的騎士部隊,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趁著英國黑死病大流行的機會,從1368年開始,查理五世開始逐步收復法國的大片失地。1372年,法國的艦隊又在拉羅謝爾打敗英國艦隊,重新控制了西北沿海海域。到70年代末,法軍已逐步迫使英軍退到沿海狹窄的一隅。這樣,整個戰爭的態勢發生了有利於法國的變化。然而,就在查理五世打算一鼓作氣收復全部失地時,卻突然離開了人世。1380年繼承王位的查理六世是個精神病人,沒能力治理國家,更不用說領兵打仗。這給了英國人很好的喘息機會,但此時的英國仍陷入瘟疫之中,無力反撲,戰爭進入僵持狀態。由於瘟疫一時難以控制,英國被迫與法國在1396年簽訂了20年停戰協定,放棄了一些既得的利益。

亨利五世發動反攻

英軍在戰場上連遭敗績,使英國國內人心思變。1399年,蘭開斯特公爵亨利乘機奪取了王位,建立了蘭開斯特王朝,稱亨利四世。1413年,亨利四世的兒子亨利五世上台。

上台不久,亨利五世就重新點燃了百年戰爭的烽火。1414年8月,亨利五世親率大軍在塞納河口登陸,9月下旬,攻佔了法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勒阿弗爾。接著,亨利五世親率一支由重騎兵和大弓手組成的為數約5000人的部隊由陸路向加萊進軍,引誘法軍進行決戰。1415年10月25日,兩軍在阿讓庫爾短兵相接,英軍弓箭手在一個關隘地段奮力射殺法國騎兵。此役中,法軍死傷8000餘人,被俘2000多人,而英軍只傷亡400多人。阿讓庫爾一戰使亨利五世名噪一時。1417年8月,亨利五世再次帶兵進攻法國,在諾曼底登陸後迅速擴大戰果,並於1419年攻陷法國的魯昂,打開了整個法國的門戶。法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可就在這時,法國國內兩大封建主集團奧爾良派和勃艮第派卻出現了嚴重的內訌。1419年9月,法國王太子查理會見勃艮第公爵約翰,公開指責約翰對英國的入侵不出力抵抗,實屬叛逆。約翰不服,兩人爭吵打罵起來。查理身後一名騎士跳了出來,用利劍把約翰當場刺死。這件事後,一心復仇的勃艮第派主動與亨利五世走到了一起。在勃艮第派的援助下,英軍很快就佔領了法國的北部地區。眼看大勢已去,法國被迫與英國在1420年5月21日簽訂了《特魯瓦和約》。和約宣布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亨利五世擔任法國攝政王。

⑸ 英國有多少年歷史

英國歷史概況

英國歷史是一部征服與合並和的歷史。英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組成,而整個英國的歷史也就是由這四個區域的歷史交織組成。1535年威爾士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合並成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蘇格蘭歷史簡介

蘇格蘭位於大不列顛島北部,英格蘭之北。蘇格蘭的歷史的正式記載是在古羅馬人入侵不列顛之後的一些紀錄。公元5世紀,愛爾蘭北部的蓋爾人(凱爾特人的一支)移居蘇格蘭,曾在阿蓋爾郡和比特郡地區建立達爾里阿達王國。此後向東擴張到阿瑟爾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擴張到埃爾金地區。公元843年達爾里阿達國王麥卡爾平兼任皮克特王國的國王,建立阿爾巴王國,王號為肯尼思一世,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蘇格蘭王國逐漸成形。此後,蘇格蘭歷經鄧凱爾德王朝、坎莫爾王朝、巴里奧爾王朝、英格蘭佔領、布魯斯王朝以及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至1707年與英格蘭王國合並成為聯合王國。

威爾士歷史簡介

威爾士位於大不列顛島西南部,英格蘭以西。
距今約29,000年便有人類定居於威爾士。至古羅馬人進入了大不列顛島後,威爾士屬於不列顛行省
公元5世紀,隨著羅馬人的撤離,盎格魯撒克遜人大舉入侵大不列顛,直至到11世紀,威爾士人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高壓統治與入侵中度過,而同時布靈頓人開始稱自己威爾士人。
公元8世紀,傳說中的亞瑟王(King Arthur)領導布靈頓人抗擊盎格魯撒克遜統治。
公元9世紀和10世紀維京入侵使威爾士王國進一步統一,成為一個實體,但同時亦使威爾士落入英國皇室統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爾士國皇承認盎格魯撒克遜國王阿瑟斯坦保護威爾士的主人。在隨後的11世紀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這種先例,在威爾士邊境建立的強大而野心的封建領地制度。
公元1282年,英格蘭王愛德華一世征服最後一個威爾士北部和西部的威爾士公國
公元1284年,威爾士正式被英格蘭合並,愛德華一世以《羅德蘭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確立自己在該地區的統治。
公元1535年,《聯合法案》完成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統一,劃分後者為13個郡,並規定英格蘭法律通行全威爾士,英文為其官方語言。大部分威爾士人因此無法擔任政府公職,但可以派代表參與英國國會。

北愛爾蘭歷史簡介

北愛爾蘭是英國的一個地區,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後,人類開始在愛爾蘭島定居。現在的愛爾蘭人是古代凱爾特人的後裔,世代居住在愛爾蘭島上。公元5世紀的時候,隨著羅馬天主教的傳入,愛爾蘭人逐漸信仰了天主教,並形成了由修道院、傳道士和王國組成的文化。公元8世紀末,愛爾蘭島上出現了統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還沒有出現統一的國家。
公元12世紀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愛爾蘭的分裂局面,率軍在愛爾蘭島登陸,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區,建成「愛爾蘭領地」,交由其四子約翰統治。但到1609年為止愛爾蘭仍然是由許多王國組成的,一直到1609年英格蘭才完全佔領愛爾蘭。
在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愛爾蘭人發動了大規模的反英起義。英國當局進行了殘酷的鎮壓。1801年愛爾蘭議會被解散,愛爾蘭成為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1921年,經過一系列政治和武力斗爭後,愛爾蘭島南部的26個郡從英國獨立,愛爾蘭共和國成立,北部的其它郡依然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大多數北愛爾蘭人(聯合派)希望留在英國,但一個舉足輕重的少數派(民族派)希望加入愛爾蘭共和國。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兩派之間的斗爭武裝化。1972年北愛爾蘭的自治權為此被取消。從1990年代中開始,兩派的主要半軍事組織達成一個不十分可靠的停火協議。
2002年10月14日,英國政府宣布,中止北愛地方自治政府的運作,把北愛爾蘭地區的控制權重新收歸中央政府。2007年5月8日,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宣誓就職,這意味著北愛正式恢復分權自治政府。

英格蘭歷史簡介

英格蘭是英國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地處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威爾斯以東,蘇格蘭以南。
公元前55年,當時的羅馬高盧總督的愷撒,帶領數萬軍隊、對不列顛群島發動了兩次武力侵略,卻困於不列顛人的戰術無功而返。
公元43年,羅馬第三任皇帝克勞狄終於征服了不列顛地區,納為行省,並進行軍事統治和軍事移民。
公元122年,羅馬皇帝哈德良在不列顛島北部建立了100多公里的城牆以防衛北方蠻族,此即著名的「哈德良長城」。
公元407年,隨著羅馬帝國勢力衰退,最後一批羅馬軍隊於撤離不列顛,結束統治。
羅馬軍隊撤離不列顛後,一支來自歐洲大陸的日耳曼民族-「盎格魯-撒克遜人」征服了不列顛,建立了許多國家。此後,英國才被稱為「英格蘭」(意即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土地)。
公元1066年,來自諾曼底的公爵威廉打敗了英王哈羅德二世,建立諾曼王朝。威廉一世下令編輯末日審判書(相當於現在人口、財產普查,根據其中的調查結果,英格蘭約有150萬人口,其中90%以上是農民),以便日後管理英格蘭。威廉一世引入了歐洲大陸的分封土地制度,同時藉由領主效忠、強化了英王王權。
公元12世紀,英格蘭進入由亨利二世所開創的,也是英格蘭中世紀最強大的一個封建王朝-金雀花王朝--在法國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亨利二世改革了英格蘭司法體系,廢去不合時宜的審判方法,採用習慣法並首創陪審團制度。
公元1215年,屢戰屢敗又不得人心的約翰王遭貴族階級強迫簽下限制王權的「大憲章」,是為英國不成文憲法的濫觴。
公元1295年,愛德華一世召開議會,確立了包含貴族、騎士和教士的議會制度。
公元1337年,由於領地和王位繼承權的紛爭,英格蘭和法國之間掀起了斷斷續續長達116年的「英法百年戰爭」。百年戰爭造成大量平民死傷、流離失所,也引領戰術、武器方面的革新。最終英格蘭幾乎失去了歐洲大陸上所有領地;法國則藉此完成了民族統一。
公元1399年,蘭開斯特公爵亨利趁國王理查二世遠征愛爾蘭時,奪去王位,成為蘭開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國君,英格蘭開始了蘭開斯特王朝的統治。蘭開斯特的名字是來自於該王朝的成員均為第一代蘭開斯特公爵約翰的後代,而紅玫瑰為王朝的象徵。
公元15世紀,蘭開斯特王朝與約克王朝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爆發了玫瑰戰爭,紅玫瑰代表蘭開斯特王朝、白玫瑰代表約克王朝。這兩個王朝之間的競爭,也導致於現今蘭開斯特郡與約克郡之間也保持著友好的競爭關系。
公元1485年,玫瑰戰爭結束,亨利·都鐸奪得王位,都鐸王朝開始。其繼位者亨利八世則因離婚問題與羅馬教廷決裂,另創政教合一的英國國教派(又稱英格蘭國教會,英國聖公會或英國教會)。
公元1603年,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伊麗莎白一世去世,都鐸王朝結束。這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鐸王朝時代是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由於伊麗莎白一世生前未曾留下任何子嗣,所以由她血統上最接近的男性新教徒的親戚,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成為英格蘭王詹姆士一世。
公元1642年,查理一世與議會一連串的沖突與紛爭導致英國爆發了內戰。
公元1645年6月,國會的軍隊戰勝了查理一世的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第一次內戰結束。
公元1647年初,查理一世也成了議會的階下囚。查理一世在第二次內戰結束後被當眾處決。
公元年克倫威爾成為護國公,而英國成為了英格蘭聯邦,克倫威爾過世後,其子理查·克倫威爾接任護國公之職,但沒多久就被撤職。在1660年,英國王室復辟成功,英王查理二世回到倫敦。
公元1665年,倫敦爆發大規模的瘟疫,次年,倫敦又發生了大火,這場火災連續燒了5天,大約燒毀了15,000棟建築物。
公元1688年,由於詹姆斯二世的荒亂統治,議會決定廢黜詹姆士二世。廢黜國王之後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來英國執政。11月5日威廉率領1.5萬人,400艘運輸船,53艘軍艦在托爾灣登陸。詹姆士二世倉惶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獲,後流亡法國。因為這場革命沒有人命傷亡或者受傷,故史稱光榮革命。
公元17-18世紀,英荷三次戰爭,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取得了海上,殖民以及經濟霸權。
公元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正式合並為大不列顛王國。

英國近代史

公元18世紀30年代,英國在北美建立了13個殖民地。
公元18世紀中葉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1765年珍妮紡紗機,1771年,水力紡紗廠,1782復動式蒸汽機,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進程,19世紀初,汽輪胎和火車誕生,19世紀30,40年代,機器製造業出現,標志著工業革命(完成)。
公元1721年,沃爾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議會內閣制的標志。
公元1800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合並,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公元1832年,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的代表成為下院主導力量。
公元1837-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大英帝國步入了鼎盛時期,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號稱「日不落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1922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愛爾蘭北部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公元1928年,擴大選舉權威性歲,議會成為最高權利機構,兩黨輪流執政。
公元1931年,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標志英帝國轉變為英聯邦
公元1945年,實施《貝茀理奇報告》建設福利國家,推行國有化。
公元20世紀70年代,撒切爾擔任首相,進行改革。

⑹ 英國共和國的歷史有多長

1649年至1660年是英國成為共和國的時期,共11年。

英格蘭共和國,全名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共和國(Commonwealth of England, Scotland and Ireland),是第一個統治全英國的共和政府。1649年,克倫威爾領導的議會軍打敗了王黨軍隊後,於1649年1月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國。但是年,克倫威爾宣布就任「護國主」,實際上就是軍事獨裁專制,共和國名存實亡。1660年,流亡法國的查理二世復辟,共和國結束。

⑺ 丹麥,瑞典,英,法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丹麥
丹麥王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端,東靠波羅的海,西瀕頃漏殲北海,北面隔斯卡格拉克海峽、卡特加特海峽和厄勒海峽與挪威、瑞典相望,南部毗連聯邦德國。本土由日德蘭半島和菲英、西蘭、波恩霍爾姆等 406個大小島嶼組成,面積為 43080平方公里。此外還有自1953年起正式成為其省份的格陵蘭(面積 217.5萬平方公里)和享有自治權的法羅群島(面積為1399平方公里,由21個島嶼組成)。本土人口 511萬(1985),丹麥人佔96%。官方語言為丹麥語。絕大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格陵蘭人口 52940(1985),主要是格陵蘭人。法羅群島人口4.5萬(1985),系法羅人。首都哥本哈根。

早期歷史和海盜時期 公元前1萬年左右,日德蘭半島開始有人類居住,以狩獵為生。公元前4200~前3400年左右,定居在這一地區的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開墾土地,耕耘農作。公元前 400年左右進入青銅時代。
丹麥人善長航海,常南下羅馬帝國以琥珀、燧石等換取穀物和其他用具。他們往往亦商亦盜,在夏季糾眾出海進行搶劫。公元 793年丹麥海盜襲擊了英格蘭的林第斯法恩島。自此以後,丹麥海盜對英格蘭的侵擾規模越來越大。871年丹麥海盜佔領倫敦。878年英格蘭國王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海盜媾和,雙方平分英格蘭,丹麥移民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丹麥區」。1016年丹麥國王克努特大帝攻佔英格蘭全雀沖境,並建立了版圖包括挪威、英格蘭、蘇格蘭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國」。這個帝國在1042年瓦解。
卡爾馬聯盟及對外戰爭 12世紀中期以後,瓦爾德馬一世(1157~1182在位)開創了強盛的君主專制封建王朝,通過侵略戰爭佔有愛沙尼亞、易北河以北地區和果特蘭島。1397年在丹麥女王瑪格麗特(1353~1412)主持下召開卡爾馬會議,丹麥、瑞典和挪威組成聯盟,丹麥處於統治地位。卡爾馬聯盟前後共維持了 126年。原挪威屬地格陵蘭、法羅群島轉歸丹麥管轄。在此期間,丹麥為打破漢薩同盟對波羅的海經濟支配權繼續對外擴張,經過長期戰爭並吞了石勒益蘇格和荷爾斯泰因。長期戰爭耗費了丹麥大量財力,導致賦稅加重。富豪貴族兼並土地引起農民暴動。14世紀中葉黑死病又奪走近一半人口的生命。為平息不滿和動亂,國王克里斯蒂安一世(1448~1481在位)於1468年召集了四級會議尋求支持。但是暴動連綿不斷,尤其在瑞典。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1523在位)於1520年親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獨立派佔領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並且屠殺了大批參與叛亂的瑞典貴族,觸發了達拉納起義,1523年丹麥軍隊戰敗,瑞典宣布獨立。此後,丹麥為爭奪波羅的海控制權和周圍地區同瑞典反復較量,如1563~1570年北方七年戰爭、1611~1613年的卡爾馬戰爭等,但歷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致使疆土日蹙。三十年戰爭期間,丹麥情況更為不利,1657年全境為瑞典所佔領。其後,在1675~1679年斯堪尼亞戰爭、1709~1720年北方戰爭中也敗於瑞典。由於國力削弱,丹麥避免捲入當時歐洲大陸的混亂紛爭。在七年戰爭、英法戰爭(1766~1783)以及法國大革命初期丹麥都保持中立或避免介入。
丹麥航運業和海外貿易十分發達,商船隊僅次於英國居歐洲第二位,並擁有一支規模可觀的艦隊。16世紀末丹麥成立搜信東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島和幾內亞擁有殖民地。1767年丹麥宣布同俄國結盟,藉以保障它的「武裝中立」,英國便不宣而戰,於1801年發動哥本哈根之戰(見彩圖)。又於1807年派遣艦隊炮轟哥本哈根,丹麥海軍全部覆滅。丹麥轉而支持拿破崙一世,1807~1814年期間同法國結盟對抗英國。拿破崙一世失敗後,丹麥簽署《基爾和約》將挪威割讓給瑞典。

資本主義的發展 連年戰亂使丹麥經濟受到很大破壞,農業尤烈。政府不得不進行改革,限制地主貴族的特權。丹麥本土在1799年、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在1804年先後將農民的義務勞役制改變為佃賦制,從而結束了中世紀以來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為了緩解財政困難,丹麥將西印度和幾內亞的殖民地出售。直到19世紀中葉,財政狀況才有所好轉。
由於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影響和普魯士的直接干涉,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局勢動盪不安,1848年爆發起義,要求脫離丹麥並入德意志聯邦。丹麥與這兩個公國進行了近 3年的戰爭,最後在普魯士停止向石勒蘇益格進軍情況下勉強取得勝利,保住了這兩個公國。1864年丹麥宣布將石勒蘇益格並入丹麥並使它和荷爾斯泰因分離,普魯士便聯合奧地利出兵干涉。丹麥失敗後簽署了《維也納和約》,將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割讓給普魯士和奧地利。
在1848年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民主運動的影響下,丹麥立憲會議頒布了憲法,廢除君主專制政體,改行君主立憲制,並實行有財產限制的普選制。1870年代表富農階級利益的左翼黨成立。1871年丹麥社會民主黨成立,並在全國各地建立起工會組織。19世紀末葉,丹麥工業化迅速發展,造船、電信和製造工業開始具有一定規模。農村村社制為合作社制所取代,農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成為世界主要農業國之一。
兩次世界大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執行中立政策,後應德國的要求布雷封鎖了松德和貝爾特海峽水域。德國投降後,丹麥要求在石勒蘇益格舉行公民投票解決歸屬問題。1920年通過公民投票石勒蘇益格北部歸還丹麥。
1924年丹麥社會民主黨首次單獨組成政府。面對棘手的失業問題和經濟蕭條,社民黨政府提不出妥善解決辦法,執政兩年後被迫辭職。1929年經濟大衰退時期,社民黨大選獲勝,和激進左翼黨聯合組閣,此後除有幾次短暫失利外直到70年代均由社民黨單獨或聯合組閣。在經濟方面,30年代西方經濟大蕭條亦波及丹麥,1933年失業率達40%,政府將貨幣大幅度貶值以刺激出口。1933、1934年同英國、德國先後簽訂了農產品協議,並相應調整了農業生產,緩和了經濟蕭條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丹麥沒有捲入歐洲大陸的紛爭,並於1939年接受德國提出的互不侵犯條約。但是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於1940年4月9日大舉進攻,丹麥政府當天宣布投降。1941年格陵蘭、冰島和法羅群島由美軍佔領,與丹麥失去聯系。1944年冰島獨立,格陵蘭、法羅群島歸還丹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丹麥人民在「自由委員會」、「國土與人民」等組織領導下,以各種方式展開了反法西斯德國和本國納粹分子的斗爭。隨著德國統治和搜刮的變本加厲,斗爭規模越來越大,由小型的破壞活動發展到大規模怠工和總罷工。地下抵抗組織不僅在丹麥本土活動,還在瑞典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組成的武裝力量「丹麥營」。1945年5月4日德國佔領軍投降。
戰後時期 1947年丹麥接受馬歇爾計劃。1948年4月丹麥加入歐洲經濟合作組織,1949年 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5月加入歐洲委員會。1950年5月11日丹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53年丹麥再度修改憲法,規定丹麥為君主立憲國家,議會為一院制。對外積極發展北歐合作。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丹麥女王為瑪格麗特二世(1972年登基)。1982年P.H.施呂道任首相。

⑻ 關於英國與法國的歷史

法國最輝煌的時期有2個,一個是路易十四時期,號稱法國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法國皇室的悄斗權利到達了巔峰1670~1710左右。
第二個是拿破崙的鼎盛時期,1800~1812年

英國的輝煌時期則是一個很大的時間跨啟孫磨越段,從英西大戰、凱並英荷爭霸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都是大英帝國的日不落帝國時期1588~1920年左右

至於到中國要多久~看你用什麼交通工具了毫無意義的問題~~~~~

⑼ 法國有多少年歷史

法國有1500年歷史。481年法蘭克人佔領了除勃艮第王國和地中海沿岸外的全部高盧,並移駐巴黎,建立法蘭克王國。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宴磨裂、摩納哥接壤。

法國地理位置

法國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游姿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國力於19到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晌閉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⑽ 法國與英國相比,哪個歷史更久一些

法國歷史悠久,法蘭克帝國分裂成了東法蘭克,西法蘭克,中法蘭克,分別對應現在的義大利,法國,德國,而英國很不好說,因為英國是早握拆個聯邦國家,有四個國家,分別是英格蘭,蘇皮譽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因為很多人都單指英格蘭,所以說我現在就只講英格蘭,英格蘭在文明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有兩個民族,一個是盎格魯,還有一個叫撒克遜,後來這兩個民族合二為一成盎格魯撒克遜人了,而這些人在和別的部落進行陸棗了強烈的激戰後最終建立了英格蘭,在法蘭西之後

閱讀全文

與英國法國歷史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移動無卡如何收發短消息 瀏覽:128
印度彩寶為什麼好多用銀鑲嵌 瀏覽:777
現在往伊朗出口貨物怎麼樣 瀏覽:45
印度葯進口中國有哪些 瀏覽:313
越南翻譯中文哪個好 瀏覽:198
英國所有殖民地有多少平方公里 瀏覽:713
英國的整體形式英文怎麼讀 瀏覽:32
中國現在的印度怎麼樣 瀏覽:631
中國水都是哪個省 瀏覽:242
印尼使用什麼新冠疫苗 瀏覽:68
美國與伊朗到底有什麼矛盾 瀏覽:851
在越南去哪裡旅遊最便宜 瀏覽:979
女士去印尼穿什麼衣服 瀏覽:964
英國阿特金斯在中國有什麼項目 瀏覽:259
去伊朗打工現在怎麼樣 瀏覽:818
印尼人吃什麼東西 瀏覽:195
義大利語br什麼意思 瀏覽:382
印尼龍河發生了什麼 瀏覽:768
中國的無煙煤的產地有哪些 瀏覽:209
越南阮文紹死時多少歲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