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人為什麼見面一定要微笑

英國人為什麼見面一定要微笑

發布時間:2023-05-27 18:20:14

㈠ 英國交往禮儀

紳士尊守禮儀
握手----女伸男接
走路---男右女左
開門---男為女開
進餐時,吸煙被視為失禮;當著別人的面剔牙是不禮貌的。在人面前打噴嚏,咳嗽時,要以手帕掩遮。按英國式的做法,手不能放在桌子下邊。因此,用餐時不要把手放在下面,不要用手取裝在褲兜里的手帕,也不要去揀掉在地上的東西。在吸煙時,一根火柴或一次打火不能為3個人點煙。有些英國人認為,在吃飯時如果用刀叉碰響了水杯,而任其發響不止,便會帶來不幸,因此,在與英國人一起進餐時,要盡量避免刀叉器皿撞擊聲。席間談話時,切忌以王室的事情作為談笑的資料,也別談帶有諷刺英國皇家的話題。因英國法律規定,不允許非議英國國王及王室人員。另外,在稱英國人時,避免用「English」一字表示,宜用「British」一字。因為「English」之意僅代表英格蘭而不代表蘇格蘭或威爾士等英國其他民族。
英國人對生活中的一些私事很介意,除了熟識、很密切的朋友外,一般人不能詢問生活中的事,如有多少錢、每月多少薪金。看見了朋友戴了一塊很漂亮的手錶,也不要問這表值多少錢。其他如房租等屬於錢的問題,最好別提,否則,對方認為你很粗魯。又如年齡、尤其是婦女的年齡從不願別人過問。
在英國的日常宴會上,要先倒牛奶,然後倒紅茶。主要是為了防止茶葉沾在杯子上。茶壺除了女主人外,誰都不要動。把烤牛肉切成薄片是男主人的任務。男主人還要注意是否在座的所有人都分到了食料。
英國人認為「13」是一個不祥之數,如果遇上星期五恰好又是13日,則被認為是雙倍的不吉利。因此,與英商業務往來宴請時,要避免賓主共13人,業務有關的活動也不要安排在13日。英國的旅館、飯店一律沒有 13號房間。在劇院里找不到13排、13號座席。多數英國人則認為「7」這個數字可帶來好運,並把星期六看作是黃道吉日。
如果和英國人相會或道別,握手時要避免穿過別人的手。英國人認為這樣交叉握手會招來不幸。英國人對自己的幽默感十分自豪,如果當面對一個英國人說,你沒有幽默感時,可能就是對他莫大的侮辱。因此,在與英國人談話時,應十分注意這一點。
在英國,請吃飯或看歌劇等則可以代替禮物。去英國人家裡作客,最好帶點價值較輕的禮品,以免行賄之嫌。禮品一般可送高級巧克力、名酒、鮮花,特別是帶有民族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品,如竹簾畫、檯布、花瓶、繪有熊貓圖案的紀念品,軟木雕、蟲鳥花草貝雕、藝術陶瓷等,英國人格外喜歡,而他們對客人公司標記的紀念品不感興趣。在英國,服飾、香皂之類的物品,因涉及到人的私生活,故一般不用來送人。如果送花,應避免送菊花、白色的花、紫色的花(這些花是葬禮時用)。白色百合花在英國象徵死亡,不宜送人。盆栽花一般在宴會後派人送去。
儀態禮儀

在英國,人們在演說或別的場合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手心向外,構成V形手勢,表示勝利;在英國,如有人打噴嚏,旁人就會說上旁保佑你,以示吉祥。

相見禮儀

在英國,當嬰兒出生時,父母親朋一般依嬰兒的特徵,父親的職業為嬰兒取名,有的母親家庭顯赫,就用娘家的姓作為嬰兒的第二個名字。在英國,孩子們只對父母親的兄弟姐妹稱叔。英國老人講究獨立,不喜歡別人稱自己老,走路時不必攙扶他們。

商務禮儀

到英國從事商務活動要避開7,8月,這段時間工商界人士多休假,另外在聖誕節,復活節也不宜開展商務活動。在英國送禮不得送重禮,以避賄賂之嫌。在商務會晤時,按事先約好的時間光臨,不得早到或遲到。英國工商界人士辦事認真,不輕易動感情和表態,他們視誇誇其談,自吹自擂為缺乏教養的表現。

旅遊禮儀

到英國旅行,需注意當地的所有車輛均沿馬路的左側行駛。英國人遵守紀律,即便是幾個人上車,他們也會自覺地排隊上車。在英國坐計程車,一般按10%左右付小費,將小費列入服務費帳單的飯店不必另付小費。在主人家中作客數日,視情況付給提供服務的傭人一些小費。

㈡ 歐美國家的禮儀

歐美泛指西方世界,也稱西洋、西方國家Western World、其文化屬於西方文化,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時間有不同定義。那麼你了解歐美國家嗎?下面我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地處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所屬阿者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洲西北部。美國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美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美國人的見面禮節,一般情況下,以點頭、微笑為禮。

不是特別正式的場合,美國人甚至連國際上最為通行的握手禮也略去不用了。若非親朋好友,美國人一般不會主動與對方親吻、擁抱。在商務往來中,他們尤其不會這么做。

美國人在穿著上大都喜深色西裝配著黑色皮鞋,深色襪子,切忌白襪黑鞋。正式場合或上班時,女性以裙裝為宜,男性應打領帶,穿深色西服。著晚禮服裙䙓應長及腳踝,並著高跟鞋。行路一般以右為尊,女士同行,男士應走左邊,出入應為女士推門。搭車時,車主駕車,前座為尊,反之則以後座右側為尊。自己開車時須先為客人開車門,等坐定後始上車啟動。在美國社會中,人們的一切行為都以個人為中心,個人利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種准則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人們日常交談,不喜歡涉及個人私事。有些問題甚至是他們所忌談的,如詢問年齡、婚姻狀況、收入多少、宗教信仰、競選中投誰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禮的。

加拿大的社交禮儀:

加拿大的全稱即為加拿大。加拿大國民的主體是英法兩國移民的後裔所構成的。一般而言,英裔加拿大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講英語。而法裔加拿大人則大都信奉天主教,講法語。加拿大的基本國情是地廣人稀。特殊的環境對加拿大人的待人接首襪搭物有一定影響。加拿大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加拿大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並用,實行的是「雙語制」。

在加拿大,人們相遇時,都會主動向對方打招呼、問好。即便彼此雙方不相識,通常也往往會這么做。要是見過一次面的人再度相逢時,則雙方通常都會顯示出更大的熱情。他們除了要互致問候之外,彼此一定還要熱烈地握手。加拿大人跟外人打交道時,只有在非常正式的情況之下,才會對對方連姓帶名好旦一同加以稱呼,並冠以尊稱。在一般場合里,加拿大人在稱呼別人時,往往喜歡直呼其名,而略去其姓。

德國的社交禮儀:

德國的全稱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的主體民族是德意志人。此外,在德國還生活著少量的丹麥人、吉普賽人、索布人等。德國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德國的官方語言是德語。

德國人在人際交往中對禮節非常重視。在社交場合,德國人通常都採用握手作為見面禮節。與德國人握手時,要注意務必坦然地注視對方,並且握手的時間宜稍長一些,晃動的次數宜稍多一些,握手時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對於初次見面的成年人以及老年人,務必要稱之為「您」。

對於熟人、朋友、同齡者,方可以「你」相稱。在德國,稱「您」表示尊重,稱「你」則表示地位平等、關系密切。

德國人極度厭惡「13」與「星期五」。他們對於四個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際場合進行交叉談話,也比較反感。因為這兩種做法,都被他們看作是不禮貌的。德國人認定,在路上碰到了煙囪清掃工,便預示著一天要交好運。在德國,星期天商店一律停業休息。在這一大逛街,自然難有收獲。向德國人贈送禮品時,不宜選擇刀、劍、剪、餐刀和餐叉。以褐色、白色、黑色的包裝紙和綵帶包裝、捆紮禮品,也是不允許的。與德國人交談時,不宜涉及納粹、宗教與黨派之爭。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德國人認為是十分無禮的。

義大利的社交禮儀:

義大利的全稱是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根據1929年義大利 *** 與羅馬教廷簽訂的《拉特蘭條約》的規定,天主教為義大利的國教。官方語言是義大利語。在個別邊境地區,也有一些人講法語和德語。

義大利人的時間觀念極為奇特。在外人眼裡,他們似乎來去匆匆,卻又不很守時,至少在社交活動中是這樣的。

一般來說,與別人進行約會時,許多義大利人都會晚到幾分鍾。據說,義大利人認為,這既是一種禮節,也是一種風度。義大利人在正式社交場合一般是著西式服裝,尤其是參加一些重大的活動十分注意著裝整齊,喜歡穿三件式西裝。義大利人說話時喜歡靠得近些,有時幾乎靠在一起。

他們不喜歡在交談時別人盯視他們,認為這種目光是不禮貌的。他們喜歡用手勢來表達個人的意願。義大利人在社交場合與賓客見面時常施握手禮,親朋好友久後重逢會熱情擁抱,平時熟人在路上遇見,則招手致意。義大利人請客吃飯,通常是到飯館里去,有時也會在家中宴請親朋好友。他們請客時往往茶少酒多,在正式宴會上,每上一道菜便有一種不同的酒。

英國的社交禮儀:

英國是近代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居民大多數信基督教。一些英國人還信奉羅馬天主教、 *** 教、佛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等。

英國人不善於誇誇其談,感情不大外露,也不喜歡在公共場合引人注目。在交際應酬中,他們輕易不會與別人一見如故,更不會立即稱兄道弟,推心置腹。與外人進行交往時,英國人一般都非常善解人意,懂得體諒人、關心人、尊重人。在一般情況下,他們都不愛跟別人進行毫無意義的爭論,而且極少當著外人的面使性子、發脾氣。

英國人待人十分客氣。「請」、「謝謝」、「對不起」、「你好」、「再見」一類的禮貌用語,他們是天天不離口的。

在進行交談時,英國人,特別是那些上年紀的英國人,喜歡別人稱呼其世襲爵位或榮譽的頭銜。至少,也要鄭重其事地稱之為「閣下」或是「先生」、「小姐」、「夫人」。在交際活動中,握手禮是英國人使用最多的見面禮節。在一般情況下,與他人見面時,英國人既不會像美國人那樣隨隨便便地「嗨」上一聲作罷,也不會像法國人那樣非要跟對方熱烈地擁抱、親吻不可。英國人認為,那些做法,都有失風度。

㈢ 英國留學應該知道的風俗禮儀

留學生到英國學習,會面臨著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許多與國內不同的風俗禮儀、生活習慣和社會規則,比如人們的穿著情況,男女行為的差別,遵守時間規定的重要性,對待動物持一種什麼樣態度,飲食習慣以及氣候狀況等等。留學生應該了解這些並盡可能快的適應,對自己在英國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很有幫助的。下面,介紹一下英國留學應該知道的風俗禮儀,以供參考。

勇於表達自己的需求

由於英國人對中國的文化背景不熟悉,了解的也並不多,所以凡事都應提前向對方說清楚,將自己的需求明明白白的告訴對方。特別是當留學生寄宿在英國人家中或與別人合租時,對於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就需要解釋清楚。比如:什麼樣的食物不能吃,什麼樣的可以吃以及為什麼,能夠接受什麼樣的烹飪方式,並向對方講明理由;希望在什麼時候吃正餐;每天是否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用來做祈禱或思考問題;其它方面的個人需求,比如不願意用浴盆而喜歡用淋浴等等,一定要向對方說明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生活習慣。因為英國人本身也會有一些文化差異,對於因為文化背景不同所導致的需求的不同,他們會表示理解。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

中國的留學生來到英國學習,面臨著諸多衣食住行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就是飲食問題。在國內生活了這么多年,自己的口味和飲食習慣一時很難改變。在異國他鄉,要想吃到真正符合自己口味的飯菜是比較難的。因此,要想真正的入鄉隨俗,就應該充分了解英國人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並試著去改變自己的傳統口味,盡可能的嘗試著去吃英國食品並盡快適應。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英國人的飲食習慣:

英國人一般較喜愛的烹飪方式是燴、燒烤、煎和油炸,他們對肉類、海鮮、野味的烹調均有獨到的方式,對牛肉有特別的偏好,但他們不吃動物的頭、足和內臟器官。多以馬鈴薯作為主食。

英國人對早餐非常講究。英國餐館中所供應的餐點種類繁多,有果汁、水果、蛋類、肉類、麥粥類、麵包、果醬及咖啡等。

午餐主要有湯、沙拉、三明治、烤馬鈴薯、漢堡包、薯條、比薩餅。

“下午茶”幾乎成為英國人的拍大一襲改豎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鮮檸檬,加點糖、再倒茶製成奶茶或檸檬茶,配上各式小點、松糕、水果撻及三明治等。

晚餐對英國人來說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們選擇的用餐時間通常較晚,而且都是邊吃邊喝邊聊,以促進用餐人之間的情誼。晚餐食物主要有牛肉、豬肉、雞肉或魚肉,馬鈴薯、蔬菜,沙拉,米飯或是義大利食品。

吃飯時要保持安靜,並且要把餐盤里的所有食物盡量吃完。吃完後把刀叉平行放在餐盤上,如果沒有吃完,就把刀和叉分開呈“八”字形放在餐盤上;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張大嘴,哪怕是說話,這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吃東西和說話要交替進行或只往嘴裡放少量食物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如果必須張大嘴,用一隻手遮擋住就可以了。

語言交流方面

英國是紳士之國,講究文明禮貌,注重個人修養。英國殲畝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很矜持,但實際上他們為人謙虛,也很幽默。他們一般不主動與人攀談,如果想與英國人聊天,不妨從談論天氣開始,比如說今天的天氣真不錯等等。

英國人之間非常彬彬有禮。如果人們初次相識,會相互握手,微笑並說:“您好!”。對長輩、上級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稱,並在對方姓名前面加上職稱、銜稱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稱呼,親友和熟人之間常用呢稱。

如果請別人幫忙,不論對方是什麼身份,口氣要十分委婉,並且一定要說“please”;無論別人對自己的幫助或服務多麼微不足道,事後都要說“thank you”。

隱私對於英國人來說十分重要,因此在與英國人的交往中,要注意一些個人問題,比如婚姻、戀愛關系、女士的年齡、工資、家庭財產狀況、健康等話題應當避免。

在與英國人在日常對話中可能會用俗語。以下是一些比較常用的:“Loo”指廁所(WC),“Tube”指地鐵(metro),“Tea”在某些情況下指正餐,“Pants”指內衣褲。人們說“flat”而不是“apartment”。 “To 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的場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 you”。當人們說“lovely”、“brilliant”、“magnificent” 的時候,他們的意思是“yes”。

社交活動方面

英國人熱情好客,如果有朋友邀請去他們家吃飯,要注意下面幾點:

不能吃的食物一定要提前告知主人。如果接受了邀請,一定要赴約,不去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如果確實因為某種原因去不了,一定盡快讓主人知道。盡量按照約定的時間到達,不要晚於十分鍾。可以給主人帶一些小禮物:如鮮花,一盒巧克力或一瓶酒。

在英國,服飾、香皂之類的物品涉及到個人的私生活,一般不作為禮物用來送人。在接受禮品方面,英國人和我國的習慣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常常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品,無論禮品價值如何,或是否有用,主人都會給以熱情的贊揚表示謝意。餐後應留下來進行社交談話。如果只是邀請你共進晚餐和聊天,那麼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後1小時告別。

在英國只有成年人才能飲酒。英國人把喝酒作為他們社交生活的一部分,“喝一杯”是英國人放鬆或與朋友相聚的一種方式。如果晚上被邀請參加聚會或去別人家中,主人一定會請客人喝酒。一些大學舉辦社會活動時也經常有酒會,特別是針對大學生更多一些。有些見面活動或聚會就直接在酒吧舉行。當然,如果在酒吧或聚會時其他人都在喝酒而你卻不會,也沒人強迫你。可以要不含酒精的飲料。如果去酒吧感到不舒服,可以給朋友們解釋一下,選擇合適的場所再去。

如果可以喝酒,要記住:

絕對不能酒後開車,非常危險,警察會處以重罰。

如果當眾喝醉,會被拘留。

在英國,許多人都吸煙。然而,在某些方面,吸煙不如喝酒更宜於接受。從2007年夏季開始,所有的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包括酒吧、小酒館、餐館、夜總會、電影院和公共交通工具。在倫敦所有的地鐵站,一些特定的戶外地點,比如足球場和鐵路車站都禁止吸煙。除非另有標示牌說明(比如標明了在旅館酒吧或餐館中禁止吸煙),在室外,在家裡,或其它一些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如旅館內,是可以吸煙的。如果違反了禁止吸煙規定,將被處罰£50。如有疑問,請看標示牌或向權威人士詢問。

購物與付小費方面

留學生在英國生活,買東西是不可避免的。要記住: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喜歡明碼標價,不喜歡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英國人還有付小費的習慣,但僅限於給侍者和計程車司機,通常在餐廳要按賬單的10%左右,給計程車司機可以按票價的10%-15%,飯店旅館等賬單中如果不含服務費,應將10%的費用付給對你有幫助的工作人員。在主人家中做客數日,要視情況付給提供服務的傭人一些小費。影劇院、加油站等場所無需付小費。

某些服務需要提前預約,如理發、美容、配眼鏡等。若不提前24小時取消預約,顧客可能需支付取消費。預約前應當問清楚。

其它風俗禮儀與生活習慣

在英國,需注意當地的所有車輛均沿馬路的左側行駛。

英國人在很多公共場合都很自覺的排隊,擁擠的地方也都習慣保持距離避免碰撞。

在自動提款機旁,人們會有意識地與正在使用機器的人保持合理的距離。

在自動扶梯上會自覺靠右站好,以便急於通行的人從左側通過。

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不管是乘電梯或是其他交通工具要讓女士先上,在街頭行走,應該讓女士走內側。吃飯斟酒如果席間有女賓時,應該先給女士斟。

英國老人講究獨立,不喜歡別人稱自己老,走路時不必攙扶他們。

在英國如果去廁所一般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一般不直接說去廁所。

一些禁忌

英國人忌諱用人像、大象、孔雀作服飾圖案和商品裝潢。

由於宗教的原因,他們非常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這是個不吉祥的數字。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13”這個數字,用餐時,不準13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話,則認為這是雙倍的不吉利。還忌諱“3”這個數字,忌諱用同一根火柴給第3個人點煙。

和英國人坐著談話忌諱兩腿張得過寬,更不能蹺起二郎腿。如果站著談話不能把手插入衣袋。忌諱當著他們的面耳語和拍打肩背,忌諱有人用手捂著嘴看著他們笑。

忌諱送人百合花,他們認為百合花意味著死亡。菊花在任何歐洲國家都只用於萬聖節或葬禮,一般不宜送人。

忌諱四人交叉式握手。不從梯子下走過,在屋裡不撐傘,不把鞋子放在桌子上。

忌談個人私事、家事、婚喪、年齡、職業、收入、宗教問題。

不能手背朝外,用手指表示“二”,這種“V”形手勢是蔑視別人的一種敵意做法。

㈣ 英國人日常行為習慣

穿蘇格蘭裙(特色)
打招呼常聊天氣,喜歡用天氣作為對話的開頭或引入對話敬消
在參加完朋友派對後通常要寄卡片表示感謝
正式場合,為了表示紳士,女士立場時男士要起立
吃牛排要從牛排左邊吃起
使用刀叉時,手腕不能至於桌面亮態知下,即對面的人要能看到你的手腕關節
記得不清了,以前初中的時候一片英語課文教過,大閉輪概是初二下或初三上吧
對於英國人的了解不多,僅供參考,希望不會誤導你

㈤ 關於微笑基本禮儀和作用有哪些

關於微笑禮儀

一、微笑的“四要”:

一要口眼鼻眉肌結合,做到真笑。發自內心的微笑,會自然調動人的五官,使眼睛略眯、眉毛上揚、鼻翼張開、臉肌收攏、嘴角上翹。

二要神情結合,顯出氣質。笑的時候要精神飽滿、神采奕奕、親切甜美。

三要聲情並茂,相輔相成。只有聲情並茂,你的熱情、誠意才能為人理解,並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四要與儀表舉止的美和諧一致,從外表上形成完美統一的效果。

微笑應當是上翹嘴角,雙頰肌肉上抬。當然,微笑不能單純從櫻碧動作分解出發,而首先必須有真誠的心態、心地和心境。

微笑表現真摯友善的禮貌態度。它能起到尊重他人、增進友愛、推動溝通、體現熱情、愉悅心情的作用。微笑應發自內心,滲透情感,表裡如一。不能像有的人虛情假意,假模假樣,露出機械式笑容。也不能冷笑、傻笑、乾笑、苦笑、皮笑肉不笑。自然大方、真實親切和不加修飾的微笑才具有感染力。

微笑表現自信樂觀的良好修養。對自己充滿信心,對工作一絲不苟,對別人以誠相待。微笑的表情讓人愉快舒心,是施加正面和良性的影響,它告訴對方你是善意的使者,是能信賴、能依靠的對象。在 人際交往 時,最不該表情冷漠或瞪眼皺眉,這樣會導致對方十分難堪,迫使對方盡快結束痛苦的交往過程。

微笑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是消除芥蒂、化解矛盾,排遣緊張、緩解壓力,慰藉他人、關懷備至,廣交朋友、友善待人的有效方式。見面時握手、問候、交換名片以至於交談都需要微笑。政務人員、商務人員和服務行業人員,以至於全社會人人都需要微笑。

微笑是一種令人愉快的表情,它在人際交往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微笑可以在瞬間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生活中,沒有什麼東西能比一個燦爛的微笑更能提升你的個人魅力,更能打動人心的了。

拿破崙希爾這樣 總結 微笑的力量:“真誠的微笑,其效用如同神奇的按鈕,能立即接通他人友善的感情,因為它在告訴對方:我喜歡你,我願意做你的朋友。同時也在說:我認為你也會喜歡我的。”

即使你不善於微笑,也要強迫自己微笑。偉大的美國推銷員富蘭克林·貝特格就是因為善於微笑而獲益良多。他的 經驗 告訴他,一個面帶微笑的人將永遠受歡迎。因此,每次和別人見面之前,他總會先想想必須感激這人,然後帶著微笑去和別人交談。微笑不僅表達了你對別人的善意和信任,它還向別人暗示你值得我對你微笑。

在與人交往時,請時刻保持微笑,如同站在舞台上一樣。微笑不僅能給對方留下美好難忘的印象,而且還能讓自己在生活中處處獲益,給別人一個淺淺的微笑,你的人脈王國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實在是一樁“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微笑禮儀的作用

1. 表現心境良好。面露平和歡愉的微笑,說明心情愉快,充實滿足,樂觀向上,善待人生,這樣的人才會產生吸引別人的魅力。

2. 表現充滿自信。面帶微笑,表明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態度與人交往,使人產生信任感,容易被別人真正地接受。

3. 表現真誠友善。微笑反或頌液映自己心底坦盪,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實意,而非虛情假意,使人在與其交往中自然放鬆,不知不覺地縮短了心理距離。

4. 表現樂業敬業。工作崗位上保持微笑,說明熱愛本職工作,樂於克盡職守。如在服務崗位,微笑更是可以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讓服務對象倍感愉快和溫暖。

真正的微笑應發自內心,滲透著自己的情感,表裡如一,毫無包裝或嬌飾的微笑才有感染力,才能被視作"參與社交的通行證"。

微笑是後天訓練出來的嗎?

基於微笑是後天獲得的理論, 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識地訓練微笑。可以說, 笑容和微笑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現代人面部最好的表情就是微笑。盡管人們認為,舉世公認的美妙微笑是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 但是似乎沒有人能訓練出這樣的微笑來。因而在現實生活中, 人們轉而求其能實際達到的微笑。這方面, 空姐和公關人員的職業微笑是最為成功的, 也是最實用的。而且現實生活中一些空姐甜美的笑也確實可以與蒙娜麗莎的衫物笑容相媲美。

無論是外向的美國人, 還是不苟言笑的英國人, 抑或是內向的中國人, 空姐的職業微笑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也充分證明, 微笑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因而也是後天可以獲得的。

微笑是天生的嗎?

盡管後天的訓練可以讓人們露出微笑, 但是, 今天一項新的研究又證明, 人們是否面帶微笑與遺傳有關, 或者說微笑是天生的。沒有微笑遺傳基因的人也是難以露出笑容的。

在生活中人們會發現, 有的人和父母的長相及笑容都很相像, 這是為什麼? 研究人員認為,這就是遺傳所體現的一種表情的表達模式, 是一種家族“簽名”或印跡。

為了區分微笑或表情的模仿和遺傳, 以色列海法大學的埃維安塔·尼沃(Eviatar Nevo)等人對一些出生時就眼盲的人作了一些研究。這些盲人並不知道什麼樣的表情代表什麼樣的心情, 也不會靠觸摸來學習表情, 因為人的表情, 如笑意是難以通過手的感知來傳達並反映到他們的臉上的。參加實驗的有21名盲人和他們的親戚30人。

在研究中, 尼沃要求這些盲人和親戚回想和思考他們生活中特別動情的事件或想法, 然後用錄像機記錄下他們的面部表情。實驗結束後, 研究人員根據錄像把他們面部表情分成了43種不同的類型, 然後把盲人的表情排在左邊, 把他們的親屬的表情排在右邊。通過對照發現,其中有相當一些表情是盲人和他們的親戚所共有或相似的。

研究人員再通過計算機對面部表情分析, 對這些表情歸類和匹配。對參與實驗的盲人再隨機分成兩組, 讓計算機分析參與者的面部表情, 看每個人的面部表情是與第一組更相似還是與第二組更相似。研究人員以各種組合方式反復把參與者分成不同的兩組, 再進行反復的 配對 和分析。

㈥ 英國人的見面禮儀

英國人待人彬彬有禮,講話十分客氣,"謝謝"、"請"字不離口。英國人不輕易動感情或表態。他們認為誇誇其談是缺乏教養的,認為自吹自擂是低級趣味的。人們交往時常用「請」、「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即使家庭成員間也一樣。英國人握手越少越好,一般認為,一生中握一次就夠了。

英國老人講究獨立,不喜歡別人稱自己老,走路時不必攙扶他們。

㈦ 英國的禮儀

貼在英國身上的標簽有許多,其中,“紳士”、“淑女”的標簽體現了英國的禮儀周到。那麼你們知道英國的禮儀是怎樣的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英國的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英國的禮儀
1、Have a niceday

英國是一個紳士國度,旅瞎在英國街頭或是電梯里碰到,不管年輕年老,只要大家目光有接觸,都會朝陌生人微笑並說聲“Hi!”,離開時還要說一聲“Have a niceday”,這種自然的招呼使跨出去的步伐也因此而輕松。

在餐廳吃飯,服務生端上菜後一定有人轉向服務生認真地說謝謝。

即使是家裡吃飯,他們也毫不吝嗇地向父母表達謝意;

付完計程車錢,司機和乘客會互相祝“Have a niceday”;在商店購物結賬後,店員會連連道謝並歡迎你再次光臨;

當你和別人擦肩而過時,也能聽見一聲因為“借過”而說的“Excuseme”。

2、尊重女士

在英國,尊重女士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在宴會或者其他公眾場合,通常是把男士介紹給女士,除非他年長得多或地位高得多。在舞會上,男賓要輪流請女賓純鎮圓,其中有一次必須與女主人跳。

按照習慣,參加舞會的人可以隨來隨走,不算失禮。如果被邀請到別人家做客,晚到十分鍾是最佳的,可以免得主人還沒有準備好。

另外,在去時要付一件小禮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鮮花,離開後的第二天要發封便函向主人致謝。

3、室內打傘會被鄙視

下雨是英國最著名的天氣。在下雨時,大家肯定都會打一把傘出行,如果到了室內,必須迅速把傘收起,在英國,在室內打傘被認為是嬌氣、故弄玄虛的行為。

4、四個手勢不要做

英國禁忌的四個手勢:

一個是小拇指沖著別人;

一個是中指沖著別人;

還有一個是用食指示意別人過來;

最後一個是“V”這個手勢,據說這個手勢手心向外表示勝利,手背向外表示很不禮貌的臟話,不過為了 保險 ,最好還是不要做這個手勢啦!
英國的禮儀禁忌
英國人對墨綠色很討厭,認為墨綠色會給人帶來懊喪。

忌諱把食鹽碰撒

忌諱有人打碎玻璃

認為13是一個不祥之數,星期五是不詳日期

多數英國人則認為7這個數字可帶來好運,把星期六看作是黃道吉日。

在吃飯時假如刀叉碰做塌響了水杯而任它發響不去制止,便會帶來不幸。

忌諱用人像、大象、孔雀作服飾圖案和商品裝潢。

忌諱連續點三支煙

忌諱當著他們的面耳語和拍打肩背

忌諱有人用手捂著嘴看著他們笑

忌諱四人交叉式握手

不能插隊: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插隊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

不能砍價,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

㈧ 中國人、美國人、英國人見面時的習慣

偷懶,拷貝來滴~~

身勢語
——非語言交際

江西教育學院附屬學校 羅炫芳

【內容摘要】 本文從文化角度對身勢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含義作了介紹,探討了東西方人在空間距離、目光注視、身體接觸、姿態動作與面部表情等方面的文化差異,論述了解文化含義在非語言交際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 非語言交際 身勢語 文化

語言作為社會交際工具,既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的語言棱鏡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環境、生活方式、思想觀點、宗教禮儀、價值觀念和思維習慣等。每種語言(包括身勢語和副語言)都負有「文化使命」,粘接著一層文化色彩。語言交際是人類進行交往的主要手段,但與此密切相連的非語言交際卻常常有著使前者相形見絀的交際功能。身勢語是表達一個人內心世界的無聲而真實的語言,在非語言手段中最為引人注目。

身體語言在人際溝通中有著口頭語言無法替代的作用。心理學研究發現:在兩個人之間的面對面的溝通過程中,50%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過無聲的身體語言來實現的。身勢語是國際性的,不同國家的人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藉助身勢語能夠進行交際。曾有人研究發現,人們每天平均講話只佔與人交往的時間的 10%,與人交往的其時間都是在有意無意地進行著身體語言的溝通。有些時候,身體語言就足以表達所有的信息,語言反倒是多餘的,只要人們彼此在對方的感覺范圍內,應存在身體語言途徑的溝通,所謂的身勢語,就是指那些包括空間距離、目光注視、身體接觸、姿態動作、面部表情等在內的非語言的身體信號。由於不同民族文化已經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與自己的習慣相反的信號,所以我們不能忽視文化約束力對身勢語的影響以及和環境差異所賦予身勢語的不同含義。

一、空間距離

當人們進行交際的時候,交際雙方在空間所處位置的距離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告訴我們交際雙方的關系、心裡狀態,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點。心理學家發現,任何一個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這個空間的大小會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環境、行業、不同個性等而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談話時,對雙方保持多大距離有不同的看法。根據霍爾博士(美國人類學家)研究,有四種距離表示不同情況:

(1) 親密接觸 (intimate distance 0-45 cm) 交談雙方關系密切,身體的距離從直接接觸到相距約 45 厘米之間,這種距離適於雙方關系最為密切的場合,比如說夫妻及情人之間。

(2) 私人距離 (personal distance 45-120) 朋友、熟人或親戚之間往來一般以這個距離為宜。

(3) 禮貌距離 (social distance 120-360) 用於處理非個人事物的場合中,如進行一般社交活動,或在辦公,辦理事情時。

(4) 一般距離 (public distance 360-750) 適用於非正式的聚會,如在公共場所聽演出等。

從這四種分法可以看出,人類在不同的活動范圍中因關系的親密程度而有著或保持不同的距離。不同民族與文化構成人們之間不同的空間區域,多數講英語的人在交談時不喜歡離的太近,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談是會湊的很近,而對俄羅斯人來說義大利人交談是過於靠近,拉美人交談時幾乎貼身。更有趣的是英國人與義大利人交談時,義大利人不停的「進攻」,英國人不斷的「撤退」。實際上他們交談時都只不過是要佔據對自己適當的,習慣的實際距離。西方文化注重個個隱私,東方人「私」的概念薄弱。在電梯,巴士或火車上,素不相識人的擁擠在一起,東方人可以容忍身體與身體接觸的那種擠,西方人無法容忍,在對個人空間的要求方面,中國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數亞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這是因為不同的文化習俗的緣故,西方人看中寬松的氛圍,崇尚個人自由和個人權利,而東方人的傳統文化根深蒂固。

空間的觀念是立體的,不僅包括領域的大小距離,包含領域的高度。「拉開距離」具有保持身份的威嚴的功能,而保持空間領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權利的一種方式。法庭、教堂、禮堂、會議廳的布置都十分注重利用空間距離來發揮這一功能,以表現優越感與從屬關系。在中國,長輩和領導面朝南坐,在西方則坐在橢圓桌子頭的位置,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說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空間的運用和安排都有著各自的固定模式,從而構成無數文化差異,讓空間的使用具有了更為豐富的文化功能。

二、目光注視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與交往對象保持目光接觸是十分必要的。近代西班牙哲學奧塔加在《人與眾人》一書中說:「每一次注釋都說出了注視者的心路歷程。」中國古代成語有「畫龍點睛」之說,人類男女之間有眉目傳情之舉。從莎士比亞的「彷彿他眼睛裡鎖藏著整個靈魂」,到音樂搖滾的「不要說,你的眼睛已經告訴了我」,都說明目光注視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功能。「眼睛是透露人的內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徑,人的一切情緒、情感、和態度的變化,都可從眼睛裡顯示出來。

幾乎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活動能夠和感情交流都依靠過眼光,某些文化所特有傳播實踐也體現在目光接觸的運用之中。兩個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時會用非常熱情的目光凝視對方,因為他們認為雙目是個人存在的鑰匙。如果從美國文化角度來看,這種目光是不適用於兩個男人之間的,這種長時間凝視常常是同性戀的亞文化群使用的非語言代碼的一部分。有教養的英國男子認為直接凝視且與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種紳士風度,而瑞典人在交談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數多於英國人。法國人則特別欣賞一種鑒賞似的注視,這種眼光看人是就傳達了一種非語言信號: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我從內心底欣賞你的美,所以法國男子在公共場合對婦女士的凝視是人們公認的一種文化准則。同本人與人交談是的目光一般落在對方的頸部,而對方的臉部和雙眼要在自己眼簾的外緣,他們認為眼對眼是一種失禮的行為。中國人則對緊盯著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恥感"文化的影響,「非禮勿視」。而在西方這個世界文化的大熔爐里,人人都鍛煉得眼界開闊喜歡大大方方地表白自己,敢於毫不遮掩地宣洩情感,她們往往會因為異性受到自己的吸引力而感到受龐,但不若驚。目光的禮節、各種凝視行為及目光在交際中的功能放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義復雜,規定繁多,需要我們認真觀察,仔細比較,從而促進各民族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三、身體接觸

正像語言和姿勢可以傳遞人們的情感信息一樣,身體與他人的接觸在交際中也無時無刻不在傳遞信息。嬰兒在母親懷里被搖著拍著,等到愛撫後不僅能保持心理平靜,還能刺激協調運動器官——小腦,促使其發育,國外學者稱之為接觸教育(touch ecation)。人類學家把文化大致分為兩大類:接觸文化(touch culture)與非接觸文化(nontouch culture),阿拉伯人,南歐和西歐人、猶太人及拉丁語系的人屬於第一類,美國人、北歐人及東方人屬於第二類。從孩提時代到成人期,不同的文化交給我們不同的接觸方式,哪些部位該接觸,哪些不該接觸。這里著重談談被當作一種社會習慣來進行的利益方面的身體接觸中的不同文化內涵。

(一)握手

據某些專家的考證,握手是石器時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種遺俗。陌生人相遇,如彼此並無惡意,就放下手中狩獵用的棍棒或石塊,讓對方摸摸掌心。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這些手勢逐步演變成兩手相握的形勢。手掌的張開表示向對方敞開自己的勢力范圍,而手掌的接觸則表示合二為一。今天,在許多國家,握手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表示親熱和友好的禮節。但各國握手的習慣不大一樣。法國人做客走進房間或別離時都要與主人握手:而德國人只在進門時握一次手;有些非洲人在握手之後會將手指弄出青措的響聲,以表示自由;在美國,男人之間的握手是很用力的,這可能源於印第安人的角力競賽。中國人一邊講「你好」一邊握手,對此沒有什麼忌諱;俄羅斯人則不允許兩人隔著一道門或跨著門檻握手,以為這樣做是不吉利的。在西方,參加競選的政客會用右手,握住對方的右手,再用左手搭在互相握住的手背上,試圖讓接受者感到他的熱情真摯與誠實可靠,故被稱為「政治家的握手」。

有一位駐外人員敘述了這么一段經歷:在巴基斯坦時,有一次請學生到使館看中文電影。一位剛結婚的學生把妻子也帶來了。老師見到後,主動與學生妻子握手,並且握的很緊,以示熱烈歡迎。第二天上課時,學生滿臉怒氣,拒絕回答該老師的提問。課後,另一個學生告訴老師說,這位學生認為老師方動逼他妻子握手,太失禮。原來按照巴基斯坦禮俗,男子對陌生女子不能主動握手,老師說出了自己的本意是表示客氣與友好後,才算消除了誤會。要見握手的概念常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在人類交際活動中,眼睛的信息傳遞是微妙的,而握手發出的信號卻是直截了當的。如果握肩膀和握胳膊時,實際上是進入了接受者的密切區域,只有在感情極為密切與融洽的人之間才受歡迎。在異性之間,如果女方不主動伸出手來,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如果伸左手與人相握,則是無禮的表現。握手的文化是如此豐富多彩,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嚴加區分,以避免文化沖撞和誤會。

(二)擁抱與親吻

不同的文化背景產生不同的禮貌和禮儀,其含義是約定俗成的。在西方許多發達國家,兩個女生見面時擁抱在一起是常見現象,夫妻久別重逢時擁抱親吻也非常自然;但阿拉伯人、俄國人、法國人、東歐人、地中海沿岸和有些拉丁美洲國家的人,兩個男人之間也會擁抱及親吻雙額。阿拉伯人甚至不停地嗅著對方身上散發出的氣息,對他們來說,好的氣味能令人精神為之一爽。緬甸人、蒙西人和分布在挪威、瑞典、芬蘭等國的拉普人會嗅著彼此的面頰表示問候。而在東亞及英語國家,男人之間一般只是握手錶示歡迎,很少擁抱或親吻對方。在許多歐美人看來,政治家的親吻是「虛假」的代名詞。

擁抱親吻的這些差異充分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和濃厚的社會文化意義,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深層的差異在身勢語這個表層上的具體表現。

(三)其他接觸

如前所述,有的民族崇尚接觸文化,而有的民族則信奉非接觸文化,不同的文化確定了它自己關於接觸的定義。出於宗教的崇拜和信仰,佛教徒認為活佛給他們施行的摸頂禮是崇高而神聖的;而在泰國,頭部可是千萬不能摸的,觸及頭部堅持就是一種罪過;此外,泰國僧侶在上行走時特別忌諱被女性觸及,認為這樣就會使他的苦苦修煉前功盡棄。中國人喜愛一個小孩地會親切地撫摸她的頭部或摟摟抱抱,而對美國的孩子這樣做就會引起孩子媽媽的反感,盡管她知道這種動作並無惡意,但在他的文化中,這樣做被人認為是無禮的表現。在穆斯林國家,人們把關於觸摸的知識看作其文化整體的一部分,他們用右手進食或做愉快的事,用左手去觸摸別人則是一種社交的侮辱,因為左手是大小便時用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面子」重於一切。臉對女性來說無異於命根子。如果觸摸一個中國姑娘的臉,那可是犯了大忌。可見觸摸在身體不同部位的運用也要因地域及文化之不同而異。如果不加區別的統統採取親密性接觸,或是統統推行非接觸文化,這個世界就會亂成一團了。

四、姿態動作

有專家提出,人能發出多達50萬人不同的身體信號,只用「千姿百態」作比喻已顯得蒼白無力,任何想將它們分門別類的企圖也只能令人失望。所以我們只能從傳遞交際信息的常見姿勢中詮釋一些行為代碼與文化含義。

手勢在各國有不同的表達意義,不同的文化背景賦予了手勢不同的交際功能。中國人豎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壞」,這反映了一種「尊卑有等」。「長幼有序」的文化心態;美國人將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車,將拇指朝下則表示「壞」;而日本人伸出小指卻表示「情人」,在美國,人們用揮手來表示再見;而在南美,人們見到這種動作時不但不會離去,反而會向你跑過來。在美國,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個圈,其餘三個指頭分開向上伸直,則表示「OK」一詞;在日本,這種手勢則表示錢;在阿拉伯人中,這種動作常常伴以咬緊牙關,一起表示深惡痛絕。用手指在太陽穴旁邊轉圈,中國人表示動腦筋,美國人和巴西人則表示發瘋。俄國人把手指放在喉嚨上表示吃飽了;日本人用此動作表示被「炒了魷魚"。美國人、日本人抿著嘴吃東西才算得體,而印第安人卻以張口大嚼為禮貌。假如一位美國人無意中把筷子直直的插進飯碗內,再把飯送給中國人吃時,中國人心裡就可能會大為不快。因為按照中國的風俗,供死人時才把筷子插進飯碗里。美國人用手指著太陽穴表示手槍自殺,反映的是美國私人擁有槍支不足為奇的社會文化背景。日本人用手戳向肚子表示剖腹自殺,反映了日本傳統文化中的武道精神。在新幾內亞,將手架在脖子上表示自殺;在中國,這種手勢表示被人砍頭,是古代刑法取去「首級」的遺風。

姿態動作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姿勢和坐立習慣地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態。猶太人的手部動作遠比一般德國人的手部動作來的自由,所以二戰時期生活在德國境內的猶太人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手部動作,以免暴露身份。白色人中的年輕人步履輕捷,而年輕的黑人則步伐較慢,這與他們的社會環境不無關系。在東方人眼裡,美國女子大膽而潑辣,因為他們的步子比東方女子大,腰板挺的更直。在西方人眼裡,日本女子的蓮蓮碎步反映出他們的柔順和屈從心理。英國人將兩臂交叉放在胸前表示旁觀或不準介入,恰似中國的「袖手旁觀」;美國人著重隨意與滯棲的個性,常常大大咧咧的坐下來或者站著時一副松鬆散散的樣子,所以當某美籍外教上課時坐在課桌上,中國學生的驚訝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但在德國等歐洲國家,生活方式比較規范,人們十分注重禮儀,懶散的樣子常被認為是粗俗和無禮的標記。不同文化在姿態動作上的這些時兒明顯,時而微妙的差別常常容易導致交往失當,甚至會使交際完全中斷。了解這些差異並採取必要的補償手段,對於人們在跨文化交際中互相理解,避免誤會,對於填平文化溝壑,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面部表情

人類的感情或慾望,在無意中形成身體行為的變化而表現出來,而利用面部做出的變化更是難計其數。相對目光而言,表情是更容易辨別對方心情、態度的線索。一切沒有經過掩飾的肯定與否定、積極與消極、接納與拒絕等表情的事情發生,面部表情對於交際的重要性是從所公認的,但表情中的多種文化內涵卻難以估量。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納粹黨徒投向猶太人身上那惡毒而陰毒的表情里,人們可以知道猶太人當時的悲慘命運;從過去的南非白人鄙視黑人的視線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南非黑人當時的社會地位,感情的表達是在文化背景中習得的,它們的表現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漢民族在貴客來到時,笑臉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國的印地安部族卻開懷大哭來迎接客人的到來。在某些文化中,咂嘴唇是認可的表示;在中國文化中,表示有滋有味;在英國文化中,表示沒有滋味;在許多地中海國家,則是過分誇大痛苦和悲哀的標志。

微笑,是最有益於人際交往的面部表情。白居易的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寫出了最微妙的表情效果。正如亞當斯所說的,「當你微笑的時候,別人會更喜歡你」。笑臉不只是快樂和友好的表示,也能傳遞道歉與諒解的信息。在公共汽車上因急剎車而踩了別人的腳,微笑就等於說「對不起」。與陌生人相遇或相撞理,露出微笑是為了向對方表示自己沒有敵意。服務行業的人臉上常帶著微笑則是歡迎和友善的表示。東方人比較含蓄,感情不容易外露,不象西方人、尤其是拉丁語系人身上那樣,可以看到七情六慾的展現。中國人習慣用面部來遮掩感情,而不是顯露感情。中國俗語「看臉色辦事」和「給人臉色難看」更將面部表情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察言觀色」與「to read ones』face」便成了跨文化交際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東西方身勢語的種種差異源於文化的差異源於有著千變萬化的文化的民族性。而文化不但具有民族性,還具有時代性和世界性。在實際交際中,人們必然會發現,不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人非語言交際行為不同,即使同一國家和民族的人非語言交際行為也不是完全一樣的,甚至在同一地區不同職業、不同年齡層次和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之間也是千差萬別。

在跨文化交際中,要清楚地認識非語言交際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文化和絕大多數非語言交際行都是代代相傳和後天習得的,都是長期歷史和文化積淀而成的某一社會共同的習慣。二者之間的關系,薩莫瓦 (Samova) 認為,文化與非語言交際密不可分,許多非語言行為都是文化習得的結果;人們的非語言行為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環境所決定。因此了解非語言交際與文化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文化不同,交際規則也不盡相同,不同文化的人之間交往時難免產生文化誤解和沖突。因此,跨文化交際成敗關鍵在於正確對待文化差異堅持不懈地排除文化優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差異的干擾,正確對人,正確對己,相互尊重,平等往來,不斷提高跨文化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地進行跨文化的交際。

參考文獻: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9;

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王福祥、吳汗櫻:《文化與語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胡文仲、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胡文仲、杜學增 :《中英文化習俗比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孟小雲譯:《體態與交際》,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88;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畢繼萬譯:《中國和英語國家非語言交際的對比》,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1。
參考資料:http://www.followtalk.com/information/2005112395730.htm
參考資料:無

㈨ 英國留學森對英國社交禮儀知多少

1、初次見面
受英劇的影響,很多同學以為英國人的見面禮儀是貼臉(親吻臉頰)。
實際上,人家才沒有那麼開放呢,人家最親密的見面禮儀都才是擁抱好么?(而且是否擁抱,由女士來選,如果男生未經允許擁抱了,人家肯定覺得你是個登徒子)
所以,同學們,當你們初次跟一個英國朋友打招呼的時候,微笑著握手就好了。
2、初次約會
如果你幸運的交了一個英國女票(男票),那麼,約會禮儀來啦!
一定不要自己首先就拿決定,一定要先詢問對方的意見。如果對方讓你決定,就不要推辭了。不然會覺得很作。
不要一見面就聊感情或政治類問題,不要太快的進入別人的個人空間。人家會覺得你有企圖。
不要太自來熟,英國人只是禮節性的禮貌。你太過熱情反而會令人反感。
3、家庭做客
當你成功的交上個英國朋友,而又被邀請去做客時,有些問題你就要注意了。
英國人對自己的空間很有想法的,並不會輕易邀請人去做客,除非真的內心把你當朋友,所以,下面的禮儀要留心了。
該在什麼時候到主人家?
英國人雖然習慣准時,但是這種情況遲到才是禮貌。
一般遲到10分鍾左右最好,超過30分鍾就是不禮貌了。
所以如果不是什麼正經事兒大家就不要提前或准時到了,你去早了主人沒起床或還在做准備。
那麼,這會是主人很尷尬的。對於遲到的要記得跟主人道歉。
到主人家是否要准備什麼隨手禮?
這個沒有刻意要求,如果你去女士家裡做客。不妨帶上一束花,這會使主人很高興。
什麼時候離開合適?
如果只是單純的被邀請下午茶或共進晚餐,那麼,在飯後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跟主人告別了。待太晚,主人沒法好好休息,這也顯得不禮貌。
當然如果是被主人邀請了過夜的。離開後記得跟主人寄回感謝卡片和巧克力等禮品作為答謝。(雖然我們也覺得麻煩,但是這就是人家的禮儀,要尊重。)
餐桌禮儀
英國人不用筷子的,左叉右刀是最基本的禮儀。
如果你和朋友去餐廳吃飯,不能直奔空位而去,你得等服務生為你安排空位。
服務生不會在你身邊服務,英國人主張尊重個人私人空間。
另外,用餐時不能長大嘴,必須閉著嘴咀嚼食物,而且不能說話。
如果讓別人看到自己嘴裡的食物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㈩ 英國人見面時要注意的禮儀有哪些

英國是紳士之國,講究文明禮貌,注重修養。同時也要求別人對自己有禮貌。注意衣著打扮,什麼場合穿什麼服飾都有一定慣例。見面時對尊長、上級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稱,並在對方姓名前面加上職稱、銜稱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稱呼。親友和熟人之間常用呢稱。初次相識的人相互握手,微笑並說:「您好!」在大庭廣眾之下,人們一般不行擁抱禮,男女之間除熱戀情侶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閱讀全文

與英國人為什麼見面一定要微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英國留學怎麼申請 瀏覽:20
英國消費水平多少錢 瀏覽:76
什麼是印度棉牛仔面料 瀏覽:298
怎麼鑒賞中國畫 瀏覽:479
印尼vivo在哪裡製造 瀏覽:452
孟晚舟賣什麼給伊朗 瀏覽:312
戰後越南如何 瀏覽:253
中國為什麼那麼多貪官 瀏覽:520
中國古代哪些封王可以繼承儲君 瀏覽:396
中國海邊美人魚雕塑都在哪個城市 瀏覽:612
印尼蘇35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639
1998年印尼華人有多少 瀏覽:340
英國如何學習英語 瀏覽:608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看敵人血量 瀏覽:148
英國做一次美甲多少錢 瀏覽:716
義大利面加奶油怎麼做 瀏覽:117
印尼長什麼樣子的 瀏覽:673
越共對越南統治如何 瀏覽:674
義大利和法國的商科哪個好 瀏覽:887
去印尼航班注意什麼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