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國演義》結局是什麼
《三國演義》結局是三分歸晉。
魏國被司馬懿的兒子篡奪了,最後司馬家族統一了天下。在大結局中,司馬炎繼承了王位,賈充、裴秀等逼迫魏主曹奐禪讓退位,魏國滅亡。吳主孫皓投降,吳國滅亡。從此結束了魏、蜀、吳三國之間七十二年混戰的局面,三國最後的贏家是司馬懿家族。
《三國演型坦空義》歷史
原著主要講述了從東漢末年開始,經歷了官赤壁之戰後天下逐漸形成卜瞎三信茄國鼎立的狀態,然後司馬炎結束這種狀態,建立晉朝的故事。東漢末年朝綱混亂,宦官和外戚的斗爭讓天下大亂,年幼的皇帝只能成為傀儡,地方諸侯擁兵自重,想要靠著手上的兵權改變自己的命運,做天下的掌權者。
⑵ 三國結局是什麼
小說《三國演義》最後大結局是什麼????
魏蜀都敗啦 最後讓司馬家奪了天下 而劉姓 曹 孫姓的後代則有的被殺 有的得到朝廷用吧 你看像劉禪 被司馬昭問道想不想蜀國啊 結果劉禪說他都快樂得不想回去了 這就是樂不思蜀啊 最後還被封為安樂公啊 所以劉姓孫與曹姓後人沒被殺了 何況 一般奪了天下的人 第一件事就是安撫人民 因為孫家 劉家 曹家都在人民心中有一定的分量 朝廷是不能一下子將他們都殺了 再者 通常情況下 朝廷是會大赦天下 所以工殺的可能也就更小啦
三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10分
三國歸晉
也就是司馬昭之子 司馬炎稱帝
晉武帝司馬炎(236-290),字安世,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祖父,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晉朝的開國君主,265-290年在位。265年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櫻蔽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大晉,建都洛陽。279年他又命杜預、王濬等人分兵伐吳,於次年滅吳,統一全國。
三國演義的結局
三國歸晉,天下統一
在魏、蜀、吳三國中,魏國地廣人多,經濟發展快,實力最強,但大權逐漸落入司馬氏家族手裡。
曹丕建立魏國時,得到大將司馬懿的支持。曹丕死後,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專權時,篡位野心日益顯露,魏帝曹髦曾氣憤地對大臣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來奪走皇位。」不久,曹髦策劃除掉司馬昭,結果事情敗露,反被司馬昭殺死。司馬昭立曹奐為帝。從此,在曹魏政權中,再也沒有人敢公開反對司馬氏的統治啊了。
263年,魏國滅蜀。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帝,自稱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就是晉武帝。280年,西晉大舉進攻吳國,吳國投降。西晉統一南北,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
三國最後結局是什麼?
三國中姜維的結局
諸葛亮病逝後,姜維總領請軍協助大將軍蔣琬、費神共理朝政。延熙十九年(256年),進位大將軍,獨力支撐岌岌可危的蜀國。為實現諸葛亮興復漢室的願望,統軍而後,九次北伐,七出隴右,連年轉戰於隴蜀之間,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才能。其征戰的武城山、落門、段谷、上圭今天水市境內,武山縣民間至今有姜維大戰鐵籠山的傳說。景耀六年(263年),魏廠舉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擊鍾會,使之寸步難行,而後主劉禪率先投降鄧艾,蜀國亡。姜維迫於形勢,偽降鍾會。次年,慫恿鍾會叛亂,試圖借機恢復蜀漢,泄密被殺。
三國脊轎州演義劉備最後怎麼了
你好!你的問題回答如下: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了給義弟「關羽」、「張飛」報仇而征討東吳孫權,劉備對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的永安宮染病不起。劉備病危之時,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劉備將兒子劉禪託孤於諸葛亮後隨即駕崩白帝城,享年六十三歲。
下面為你附上兩張圖,以供欣賞:
第一張為著名連環畫《三國演義》「火燒連營」劉備白帝城託孤的頁面
第二張:
新三國大結局是什麼?
12年後,司馬家族滅掉了劉禪的蜀漢政權;再2年後,司馬家族篡奪了曹魏政權,建立了「晉」王朝;到公元280年,司馬家族掃平了江東孫吳政權。至此,中國重新歸於一統——「三國」這個英雄輩出、波瀾壯闊的大傳奇時代終於結束了。然而其中的英雄人物和動人故事,其中的高超智慧與浩然正氣——仍被一代代的中國人傳頌至今,並感動著一個又一個的亞洲人與西方人!
三國最後的結果
呂布有一女 下落不帆螞明
劉禪是長子 廢長立幼 取亂之道
結局么牛人死翹翹 天下歸司馬
那麼再詳細點 司馬昭讓鄧艾、鍾會攻蜀 鍾會在劍閣絆住姜維 鄧艾偷渡陰平在綿竹關殺了諸葛瞻和諸葛尚 攻下成都滅了蜀 然後姜維復辟失敗 鄧艾 姜維 鍾會全部死於兵亂 所以說牛人死翹翹 然後司馬昭老死 司馬炎篡位 魏亡 然後杜預伐吳 吳滅 故曰天下歸司馬
還要更詳細一點不?
以下為引用內容:
公元234年,諸葛亮伐魏,病死於軍中。諸葛亮死後,三國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尤其是蜀國,開始走下坡路。
諸葛亮一死,魏延因與揚儀不合,竟起兵造反,揚儀派王平、馬岱擊殺魏延,並滅其三族。待回成都以後,揚儀又因爭功,被後主下獄,揚儀自殺。於是,蔣琬當了大將軍,費褘、董允相繼為尚書令,他們墨守諸葛亮的成規,對魏國採取守勢,蜀國也得到幾年的安定。
魏國遼東太守公孫淵,是公孫度之孫,公孫康之子,開始叛魏投吳,後來又反吳,自稱燕王,屢次攻打魏國。魏國幽州剌史毋丘儉戰敗,上表請派大軍討伐。公元238年,太尉司馬懿率領大軍攻打公孫淵。公孫淵戰敗,固守襄平。司馬懿攻下襄平,擒斬公孫淵父子,並將公孫淵家族及其吏士七千多人全部誅殺,平定了遼東。
公元239年,司馬懿平定遼東,班師回朝,剛好魏明帝曹睿因荒淫過度而病死。魏明帝沒有兒子,臨死前立曹彰(曹操次子)之子曹芳為皇太子,並遺詔司馬懿和曹爽輔政。魏明帝死後,曹芳繼位,尊郭皇後為皇太後,拜曹爽為大將軍,司馬懿為太傅。魏主曹芳當時才八歲,政事全掌握在曹爽、司馬懿手中。
曹爽是個昏庸的人,以何晏、鄧颺、丁謐等為親信,讓兄弟曹羲、曹訓、曹彥執掌兵權,自以為可以抑制司馬懿。司馬懿表面上不和他爭權,常稱病不理朝政,但暗中在窺測方向。
公元241年,東吳分三路入侵魏國,曹爽未經大敵,不敢出師,司馬懿則稱病,不能領兵,等到吳兵深入,京師震動時,司馬懿才領兵出征,結果打敗了吳軍,得勝回朝。司馬懿名聲日盛,而曹爽則相形見絀。
公元244年,蜀國蔣琬、姜維領兵出漢中,曹爽得此消息,便親率大軍攻打蜀國,結果在興勢山被蜀兵阻擋,相持了一個多月,糧食將盡,正在進退兩難之時,蜀國任費褘為大將軍,統領大軍來援,曹爽大敗而逃,十萬兵馬喪亡過半。蜀國打了這次勝仗以後,蔣琬、董允相繼病逝,朝中得力的大臣只有費褘。後主劉禪開始親政,侍中陳祗、中常侍黃皓成了他的親信,而這兩個小人使得後主更加昏庸腐敗。
曹爽伐蜀,大敗而歸,但沒有人敢責難他,曹爽亦依舊尋歡作樂,為所欲為。郭太後對他稍有異議,被他遷至永寧宮幽禁起來。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密謀殺曹爽。司馬懿故意裝出老態龍鍾、病重糊塗的樣子,使曹爽完全不加防範。
公元249年,魏主曹芳渴高平明帝陵,曹爽和他的兄弟曹羲、曹訓、曹彥也一起去了。司馬懿父子抓住時機,占據了京城,大臣桓范等逃出京城,報告曹爽,曹爽兄弟大驚失色。桓范勸曹爽偕同魏主到許昌,再號召各路兵馬討伐司馬懿父子,曹爽猶豫不決。不久,司馬懿派人來傳話,只要曹爽兄弟回京,可保性命。曹爽一夜苦思,至五更天,曹爽投刀於地,說:「我回到京城,還可以做一個富家翁!」桓范哭著說:「曹子丹(曹真字子丹)是個能人,生你們兄弟,都是些豬兒,我想不到今天被你們連累滅族啊!」曹爽兄弟護送魏主回京,當夜曹爽兄弟以及何晏、鄧颺、丁謐、桓范等全被逮捕入獄,陸續被斬首,並被滅三族。曹爽被殺後,朝中大權全落在司馬懿手中,魏主徒有虛名。
夏侯淵之子夏侯霸,是曹爽外弟,怕受株邊,逃離魏國投降蜀國。蜀國衛將軍姜維上表趁魏國內亂出兵討伐。姜維早想繼承諸......
三國演義中大喬和小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陳壽的《三國志》在《吳書周瑜傳》只有這樣一句:
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
(孫)策從容戲(周)瑜日:「橋公二女雖流離(按:流離,光彩煥發貌),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第一,二喬的姓本作「橋」,至於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別。現代人對此會覺得奇怪,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里,這種現象卻是見慣不驚的。歷史上許多皇後都沒有留下名字,就是孫權的母親吳夫人、妹妹孫夫人,不也同樣不知其名嗎?
第二,二喬的籍貫是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
第三,二喬長得很美,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艷照人,堪稱絕代佳麗。
第四,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縣之後,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周瑜僅比孫策小一個月),因此,估計二喬的年齡不過20上下。
第五,孫策、周瑜對能娶二喬為妻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觀點,堪稱郎才女貌,姻緣美滿了。
然而,二喬是否真的鄲幸福呢?史書上沒有說。不過,從有關資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給孫策之後,孫策忙於開基創業,東征西討,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時甚少。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因被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客刺成重傷而死(《三國演義》第29回寫到此事),年僅26歲。當時,大喬充其量20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琴瑟相諧,恩愛相處了11年。
在這11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南郡敗曹仁,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建安十五年(210年)在准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年僅36歲。這時,小喬也不過30歲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可以想見。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為小喬所生,史無明文,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她終歸是這二子一女的嫡母。由於周瑜的特殊功勛,孫權待其後人也特別優厚:其女(又是一個不知名字的!)嫁給孫權的太子孫登,若不是孫登死得早了一點(赤烏四年病卒,年僅33歲),當皇後是沒有問題的;長子周循,「尚公主,拜騎都尉」,頗有周瑜弘雅瀟灑的遺風,可惜「早殤」;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後封都鄉侯,但因「酗淫自恣」,屢次得罪,廢爵遷徙,不過最終仍被孫權赦免。盡管如此,小喬本人卻是琴瑟已斷,歡娛難再,只好和姐姐一樣,在無邊寂寞、無窮追憶之中消磨餘生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自古紅顏多薄命」,死於非命者何止萬千;相對而言,二喬算不得太不幸,但她們同樣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
作為艷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創作的素材。現存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消,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嚴格地說,杜牧這首詩並非詠二喬,詩人只是即景抒情,因赤壁而想到歷史上的赤壁之戰,並進而產生聯想:如果周瑜不是藉助東風發動火攻而打敗了曹操,東吳很有可能戰敗,那樣的話,江東二喬也會被擄到銅雀台充當曹操的玩偶了。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戰勝者把被征服者的妻室姐妹女兒掠為已有,似乎是天經地義。曹操滅袁紹之後,便......
歷史上三國鼎力的結局是什麼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接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恢復國內生產。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鼎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三國鼎立的結局 魏國滅蜀國,司馬炎代魏自立,國號晉,西晉滅東吳,最後結局三國歸晉。
三國歷史最後結局
蜀漢最先被魏國滅亡,曹丕死後,司馬懿逐漸掌握大權,司馬懿孫子司馬炎篡位皇帝,建立西晉,有滅掉吳國,最終勝利者司馬炎。三國最後結局,蜀最先滅掉,接著吳和魏,三國時期結束,開始了西晉時期
⑶ 《三國》結局是什麼
266年2月8日,魏國權臣司馬炎迫使魏元帝禪讓帝位,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三國時代結束,晉朝時代開始。280年,晉滅東吳,統一全國。至此,三家歸晉。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迫使漢獻帝禪讓帝位,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標志著漢朝時代的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老岩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
(3)英國演義的結局是什麼擴展閱讀
爭議
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唯侍義》,都稱魏、蜀、吳三分天下。實際上,在遼東,有一個與魏、蜀、吳三國性質相同的國家──燕國,該國從190年初成規模,到238年被司馬懿所滅,立國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6年。燕國鮮為人知的開國之主公孫度,也是一個堪比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亂世梟雄侍山御。
⑷ 三英戰呂布最後的結果是
三英戰呂布最後的結果是呂布戰敗。
三英戰呂布壁畫「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出自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故事背景為曹操聯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上將呂布一連打敗眾將之後,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的故事。
劉備有心抱負於天下,關羽、張飛二人各自身懷絕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關羽斬殺華雄初顯本領,此後,劉備等三人已然名滿天下。呂布雖勇,畢竟以一敵三,最終戰敗。然沒槐呂布之勇名冠三軍,無人匹敵,當下第一次遭遇對手,自然令聯軍士氣大振。
「三英戰呂布」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情節轎判,為民間創作,史無所載。
創作目的
首先,故事之前,作者已著重描寫董卓一方是如何殘暴不仁、欺君罔上,不仁、不義、不忠;其次,呂布此時背負天下無閉察改敵之名,且河內名將方悅、北海猛將武安國、白馬將軍公孫瓚先後敗於呂布之手,既表現呂布的強大,又表現出時刻的危急。
而在此時面對無敵的呂布,當時幾近乎無名之輩的心繫天下蒼生、意欲匡扶漢室的劉、關、張三人挺身而出,並擊敗了呂布,可謂難能可貴。
心系蒼生是大仁,挺身而出是大勇,匡扶漢室是大忠,奮而擊賊是大義,如此一來,雖然因此誇大了反派(呂布),但劉、關、張三人大仁、大義、大忠、大勇之姿躍然紙上,與此相比,為人詬病的有損武德(三打一),不過小節爾!
⑸ 三國演義的結局是什麼
三國結局是晉滅東吳,統一中國。190年,漢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崩潰,軍閥四起,天下大亂。到208年的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266年2月8日,魏國相國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標志著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280年,晉滅東吳,統一中國。
(5)英國演義的結局是什麼擴展閱讀
三國經濟:東漢末期,因為天災戰亂,社會受到破壞,使得經濟衰退,大量農地荒廢。部份豪強世族好中閉紛紛率領族人,建立塢堡以自衛。在其周圍從事生產活動後,漸漸成為自給自足的庄園制度。
塢堡和庄園制度都影響後來魏晉南北朝的經濟模培滑式。由於東漢朝廷的崩潰,無人重鑄磨損不堪的銅錢,加上大量私錢出現。到三國鼎立後,新發行的銅錢未能廣泛通行,只好正式以布帛谷栗等實物為主要貨幣。友裂
⑹ 《三國演義》的三國結局是什麼
《三國演義瞎槐猛》的三國結局是:
1、魏國:
天紀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自知大勢已去,反綁雙手,抬著棺材到西晉軍前去投降。交州刺史陶璜堅守不降,孫皓寫親筆信相勸才降晉。西晉朝廷封孫皓為歸命侯,孫吳滅亡,西晉實現了統一。
⑺ 歷史上英國剃刀黨結局是什麼
歷史上英國剃刀黨結局是通過與政府合作,剃刀黨的勢力范圍也逐步擴展,一路與猶太人,義大利人,俄國人,美國人接觸,斗爭,一步一個腳印,如滾雪球,生意范圍慢慢從小小的賭馬場跨到到跨國性貿易公司。剃刀幫是1920-1930年代在英國格拉斯哥盛興的街頭幫派之一,從名字就知道他們是主要用剃刀做武器的了。它的核心成員由謝爾比家族兄弟構成。
謝爾比家族三兄弟
老大亞瑟·謝爾比,有勇無謀,酒色財氣,樣樣精通。老二湯米·謝爾比,隱忍狡黠,冷酷無情,剃刀黨老大。老三約翰·謝爾比,心性單純,出手兇殘,剃刀黨三把手第四季GG。以上兄弟三人參加過一戰,雖然有戰後綜合症,但實戰經驗豐富。湯米·謝爾比依靠父輩在街區經營起的聲望,以及吉普賽人的宗族關系,率領小弟經營賭馬場。
⑻ 三國演義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1、結局
司馬炎派羊祜征吳,而羊祜與陸抗兩軍對峙,卻成了知音。
羊祜病危時向司馬炎薦杜預,陸抗死後,杜預率兵伐吳,最終吳主孫皓投降,三分天下,合歸一統。
2、原文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0年的歷史風雲。
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3、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元末絕銀謹明初小說家。
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漢族,山西並州太原府人。
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
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
羅貫中編著的小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並基殘唐五代史演傳》、《三遂平妖傳》。
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羅貫中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搏和,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趙太祖龍虎風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