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二戰後,英國為什麼甘願成為美國的附庸呢
最近很多人非常的好奇,其實從歷史來上,英國是真的很強的,話說曾經在歷史上當了這個世界霸主接近300年,但是在二戰後英國的聲音就很小了,而且一直都是跟誰美國,在美國的下面當小弟,成了美國的附庸,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英國到底怎麼了呢?對於這些問題讓我一起來簡單的分析看看吧。
首先,英國在歷史上曾經叫日不落帝國,是最大的殖民地國家,全球很多地方都是他們的殖民地,英國當了世界霸主300多年了,做的壞事就不說了太多了,犯下的罪惡也不說了很多,在一戰和二戰中雖然都是戰勝國,但是國力在戰爭的影響下嚴重受損,非常的虛弱,畢竟以前壞事做多了,這個時候不找個大哥保護下,那別人不得找他算賬啊,害怕自己被清算就找了個大哥當保護傘唄。所以就找了當時的最強大的美國做了大哥,英國就成了美國的附庸了。
最後,我想說這就是為什麼當時的世界強國,霸主國家要認美國當大哥,其實核心的原因就是和俄羅斯的關系越走越遠了,而俄羅斯的實力又很強大,自己只能在美國的羽翼下才能好好的活著了。
『貳』 為了打贏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德國長久以來的宿敵英國,則笑到最後。《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讓英國佔了德國很多便宜,比如瓜分了德國在非洲、大洋洲的殖民地。但英國國內很多人要求管理層從德國身上搜刮更多,理由是英國為了打贏一戰,付出了沉重代價。
英國在一戰中付出了多少代價,咱們算一筆賬。
戰爭,前線打的是軍隊,後方打的是錢糧,是後勤。在一戰之前,英國軍費一般維持在2億英鎊左右。不過當時的世界還沒有進入全面工業化,軍費低點很正常。到了一戰,列強們打的是現代化戰爭,各種新式武器,這都是用錢砸出來的。很自然,各國軍費在戰爭期間猛漲。僅從1915年3月,到1916年3月的英國財政年度,英國就花掉了15.6億英鎊。這個數據,在一戰期間英國各年度的花費也是最低的。之後幾年,英國每年要花掉近25億英鎊。
這筆巨額資金,對面積並不大的英國來說,並不是個小數目。
錢從哪來?首先是在國內發行公債。發了多少?簡單地說:一戰爆發前,英國發行了7億英鎊公債。一戰爆發後,這個數據增加至少10倍。
但是,這筆錢也不可能全用於軍費,管理層的各項開支,都要從中支出。
錢還是不夠用,只能找江湖朋友借了。
和英國關系最近的是美國。有意思的是,英國還是美國的債主,美國欠著英國4億英鎊沒歸還。英國所需不止4億英鎊,只能拉下老臉找美國借錢。美國也知道絕不能讓英國在戰爭中倒下,否則美國將失去大西洋的戰略屏障。所以,只要英國開口,美國非常爽快。英國借了多少?根據戰後,英國倒欠美國8.5億英鎊,可知英國共向美國借了至少12億英鎊。
更荒誕的一幕出現了。英國變成「叫花子」,英國的江湖朋友,比如俄羅斯、法國,以及在開戰後放德國鴿子的義大利,都窮得冒泡。這些國家經濟都快爛透了,兜里都沒錢。英國為了讓這些國家拉住德軍,在自己下頓飯都還沒著落的情況下,大把向這些國家借錢。
沙俄、法國、義大利共欠了英國多少錢?不多,不到15億英鎊。可是,英國千算萬算,沒算到沙俄竟被蘇俄推翻。新成立的蘇俄拒絕承認欠英國的7.57億英鎊。法國和義大利倒沒賴賬,只是說我們現在也沒錢,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英國氣得跳腳大罵這些江湖朋友不地道,當初借錢的時候可憐巴巴,到了還錢的時候全成了大爺!
如此,英國的下頓飯真不知道到哪去吃了。
更要命的是,英國借了美國的錢。美國是幹嘛的?江湖上專放高利貸的。一戰過後,美國成了當時最大債權國,有100億美元借給了歐洲各國。美國信奉的從來都是利益至上,驢打滾利滾利,少了一毛錢也不行。美國經常催促英國還錢,英國哭窮,美國臉一沉,說把倫敦賣了,也得還錢!
美國實力強勁,英國得罪不起,只好咬牙還債。
怎麼還?英國的黃金儲備在一戰這幾年也花的不少,實在沒有閑錢了。英國能動用的,只能是向國民徵收的稅收了。英國對美國說:我每年拿出全國稅收的1%還錢,再不同意,只能去賣倫敦了。
美國拉來一把算盤,噼里啪啦一通算,結果英國要到1965年才能完全還清欠款。美國本來不同意,但考慮到與英國的特殊關系,只好認栽。
其實,英國倒不是心疼這些錢。英國還控制著海外大量殖民地,薅羊毛,也能薅不少,足夠還債的。讓英國心疼的是,英鎊作為國際貨幣,在一戰打擊下,以及被迫還錢的壓力下,國際地位已不如以前。美國則發足了一戰的戰爭財,美元成了國際貨幣。更讓英國心疼的是,倫敦之前是世界上的金融中心,結果也被美國紐約給取代了。
以上損失,還是英國的國內損失。如果擴大到海外,損失會更為慘重。比如英國商船貿易,海外殖民地市場被美國、日本佔領,英國貨被排擠。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幾乎被打殘,經濟地位一落千丈。美國又發了一筆戰爭財,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國,英國則淪為美國小弟。實際上,這種格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埋下了伏筆。
英國賠本賺了吆喝。可是,吆喝完後,英國人依然賠本。
『叄』 英國曾是「日不落帝國」,為何淪為美國的最鐵盟友
為了不讓自己的地位再繼續下落,曾經的王者「日不落帝國」現在的小弟依然可以在世界上說得上話排的上號,沒有被落井下石,依然在穩步發展就是因為能屈能伸,可以當大哥,從大哥的位置上下來之後可以跟著新大哥繼續發展。
三環外交的本質是:在國力不足的情況下,英國想通過扮演這幾個環節的關鍵聯絡節點,來維持自己的大國地位。不過,地位是要通過國力為基礎的,國力不足的英國並不能演好這個角色,明白大國地位已經保不住了,似乎突然想到了二戰時期的「友誼」,英國開始抱上了美國的大腿。這種關系延續到現在,就演變成了「英美特殊關系」。
『肆』 為什麼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英國逐漸落後於美國、德國
英國當時在很大程度上單純依靠殖民地導致產業結構相對落後。另一方面,德、美由單純資源掠奪轉變為資本輸出,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獨立不久的美國重視發展引進新興科技。北美移民很大一部分受過良好教育,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同時其廣闊的海外市場及豐富的資源與勞動力也極大地推動了其發展。而且美國沒有經歷封建社會,社會環境相對寬松,有利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而其科學的政體也保證了社會秩序的穩定。統一不久的德國在俾斯麥的領導下,重視發展科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許多發明都出自德國,德國有良好的科技基礎,同時也重視產業化的發展。在統一後不久德國就建立了完備的工業體系,並且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強國。這只是本人的一點點見解,各位看官參考一下吧。
『伍』 英國在發家的時候是如何惹惱了美國小弟鬧分家的
宋鴻兵在最近的一期《鴻觀》節目中,講述了" 英國盤剝加速美洲覺醒 ",很有意思。我以前只知道美國鬧獨立是因為受不了英國人的重稅,僅此而且,卻不知這事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而來的。這期節目彷彿是一個放大鏡,把那段歷史湊近了些看,看出了一些前因後果的邏輯來。
17世紀英國推行航海法案,這是個雙刃劍。一方面,它幫助英國迅速壯大起來,另一方面它使得自己的殖民地一步一步地遠離英國,最終獨立。
美國的新英格蘭經濟模式的重點是發展造船業、航運業,又以此兩個產業為核心發展製造業、金融業、農業、畜牧業、漁業等,直接和英國競爭。
新英格蘭模式 --- 多元化,先進
弗吉尼亞模式 --- 種煙草,單一
加勒比模式 --- 種甘蔗, 單一
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新英格蘭地區的人成了挑頭的,原因就在於跟英國直接形成了競爭。
1)1651年英國推出《航海法案》 (據美國打響獨立戰爭 125 年)
這是奠定英國崛起的重要方針,但有嚴重的副作用,因為它使英國和英國的殖民地之間形成了巨大的離心力,最終使美國脫英。
航海法案主要目的是: 1) 發展自己的優勢 2) 打壓競爭對手
當時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荷蘭。
16世紀是葡萄牙、西班牙的世紀
17世紀是荷蘭的世紀。荷蘭但時的造船工業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1700年時,新英格蘭地區的商船隻有2000艘左右,而17世紀時荷蘭已經有15000艘商船。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時候荷蘭正是出於鼎盛時期。
荷蘭是當時全世界的造船和金融的中心,被稱為「海上馬車夫」。
歐洲的兩大貿易圈: 北 -- 波羅的海 南 -- 地中海
阿姆斯特丹當年是全球貨品的集散地,所有匯票都在那裡清算,是天然的金融中心。1609年就成立了中央銀行。
英國要崛起,就必須在海上發展自己,同時削弱對手。
《航海法案衡銀》規定:
a . 美洲殖含罩民地必須要給英國原材料。而且這些紡織業方面的原材料只能賣給美國,不許出售給其他國家,就是在殖民地內部也不許買賣,完全排除了任何競爭。
如此導致原材料賣得很便宜。
b. 而且,《航海法案》還保證了英國商品的高利潤,殖民地的製造業不許發展。
但是,只有造船業是個例外,因為英國發展到那個時候,本土已經缺乏樹木資源,因為要跟荷蘭競爭,不得咐老宴不允許在殖民地上發展造船工業。
c. 殖民地的農產品必須先運到英國,導致英國的農產品很廉價。
比如南卡的大米不能直接到西班牙,必須先經過英國的口岸等。
d. 控制航運業,比如船長必須是英國人,3/4的水手必須是英國人等。最霸道的條款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只要有商品運到英國或者英國的殖民地,必須用英國的船隻。
所以,荷蘭不服,和英國發生了四次大海戰,最後荷蘭是被打服的。
英國是到了19世紀,他已經是無可爭辯的全球老大時才鼓吹自由貿易的。霸權國家宣揚的自由貿易是天然的,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如果邊緣國家真的信奉這一套,就被洗腦了。
新英格蘭模式也帶動了紐約,賓夕法尼亞,馬里蘭地區的造船和航運。
美國的四大港口城市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 逐漸地發展起來可以挑戰英國。
2)1733年英國推出《糖蜜法案》 (據美國打響獨立戰爭 43 年)
新英格蘭的主要貿易夥伴是加勒比地區的巴貝多和西印度群島64%的木材、糧食、肉類和鱈魚等出口都去這個地區,換回來蔗糖進行釀酒。但是巴貝多因為大部分的蔗糖給了英國,就沒有足夠的可以給新英格蘭地區的人了。因此新英格蘭就跟周圍的其他國家進行糖交易,這就激怒了巴貝多地區的英國人,他們告到了英國議會。議會制度了《糖蜜法案》規定新英格蘭地區要是進口外國的糖,必須扣重稅。
但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在哪裡都一樣。起初新英格蘭地區的人採取對英國海關人員行賄的辦法對付,10%左右的賄賂,英國海關的人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1763年矛盾才完全爆發。
3)1756 ~ 1763 年英法之間的七年戰爭
法國人去美洲主要是做皮毛生意,他們需要印第安人打來獵物,所以法國人和印第安人是合作的關系,並沒有太多矛盾。
英國人去美洲是去墾荒耕地的,所以就要去搶印第安人的地。英國人和印第安人起沖突的時候,法國人老是向印第安人提供武器,鼓動印第安人打進新英格蘭地區,導致新英格蘭地區老有難民要逃去波士頓地區避難。所以那時候的新英格蘭人雖然不服英國的管制,但仍然需要英國人的保護。
英法的七年戰爭後,英國把法國打出了殖民地並且攻佔了法國在加拿大的魁北克,這使得地緣政治上發生了重大變化。1763年後,法國人被趕走了,英國雖然在北美稱霸,但是也打得負債累累。英國覺得這仗就是為了殖民地的人打的,而且殖民地的人也沒幫什麼忙,反而在跟其他國家做生意,發戰爭財。英國為了安全起見要做北美常駐一萬人的軍隊,需要35萬的軍費。所以殖民地的人必須承擔軍費。
4)1764年,英國推出《蔗糖法案》(據美國打響獨立戰爭 12 年)
《蔗糖法案》其實就是《糖蜜法案》的升級版。雖然關稅降低了,但是執法加強了,動用海軍艦隊執法,使得原來行賄的方式無法再維持,因此引起了新英國蘭地區的強烈反彈。
有一次,Newport有炮彈射向英國軍艦,然後就說是誤炸。遇到法律訴訟時,法官也故意在英國人不知時開庭。英國人覺得新英格蘭人是刁民,叫他們Yankee。
5) 推出了貨幣控製法案和印花稅法案 (據美國打響獨立戰爭 11 年)
由於殖民地地區長期有貨幣缺乏的問題,1690年馬薩諸塞地區推出了債券紙幣。紙幣就總會超發,形成通貨膨脹。貨幣控製法案得罪了每一個用錢的人。
1765年的印花稅法案終於捅了最後的馬蜂窩,因為它要求每一張紙都的上半個便士到1英鎊的重稅,惹翻了最有知識,最懂理論又能說的一般人,進行了20年的憲法大論戰。也逐步奠定了美國立國的理論基礎。
『陸』 英國要對華為下手,「日不落」已喪失獨立,完全淪為美國的「小跟班」了嗎
英國要對華為下手,“日不落”已喪失獨立,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都已經完全淪為了美國的小跟班,這是因為美國的經濟實力比較強大,不管是科技,經濟還是綜合國力,都是處於世界老大的地位,所以英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為了自己的發展,也會選擇和美國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對中國和俄羅斯這種社會主義國家進行一些抵制。
不管是從長遠來看還是從國人的利益來看,英國抵制華為都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華為雖然是中國製造,但是中國製造很多都是物美價廉的產品,而且華為的性價比比較高,使用上佔有很大的優勢,所以英國選擇抵制華為,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選擇,成為美國的小根本,必然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柒』 客觀來講英國日本都是世界強國 為什麼甘願做美國的小弟呢
英國是歐盟的一分子,但是和美國走得很進,有點夫唱婦隨的感覺,日本別看它表面強大,其實很多關鍵技術都被美國操控著,日本只不過是美國戰後扶植的傀儡,要害都被美國掐得死死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從美國那裡得到不少軍事乃至部分科技技術好處。英國和美國的利益是一致,我不是說了就像夫妻關系,日本不過是美國從二戰後由狼馴化來的狗而已。
『捌』 從日不落帝國到美國二流跟班,超級敗家子丘吉爾如何拖垮英國
「你們問,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只能用一個詞來回答:勝利!不惜一切代價的勝利——蔑視一切恐懼的勝利——勝利,不論道路多麼漫長,多麼曲折。只有勝利才能生存!」
這是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丘吉爾在第一次當選首相時的發言。
此時正值二戰時期, 面對著德軍的炮火,丘吉爾賭上了英國的全部家底。
雖然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英國從此跌落「日不落帝國」的神壇。
丘吉爾的一生,經歷豐富,世人評價不一:多次殖民戰爭、兩次世界大戰、曾是四位國王的臣民。
然而,丘吉爾看似輝煌的一生,卻是 將英國一步步地帶入了深淵,硬生生地將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打造成困敏簡了美國的「二流跟班」。
那麼,丘吉爾是如何使英國人低下昔日高貴的頭顱,甘心成為美國的小弟呢?
在丘吉爾卸任後,英美兩國的關系又將何去何從呢?
丘吉爾出身顯赫,其祖先是英國 歷史 上極為重要的戰略家——第一代馬爾博羅公爵約翰·丘吉爾。
其祖父對他的影響頗大,丘吉爾一直將約翰·丘吉爾視為畢生的追求與偶像。
在上世紀的二十年代,丘吉爾如願以償,擔任英國海軍部大臣和英國軍需大臣。
然而,正是在這段時期,貴族出身的丘吉爾把英國海軍帶得一塌糊塗,使得曾經橫行於大洋的英國海軍被打得一蹶不振。
而使得英國海軍盛名不再的關鍵性戰役,就是丘吉爾力主的 加里波利戰役 。
在丘吉爾初入政壇的這段時期,正是西方大國圍繞東方問題博弈的新階段。
在丘吉爾的強烈建議下,作為歐洲傳統強國的英國、法國協同俄國開始共同密謀對奧斯曼帝國進行瓜分。
奧斯曼帝國控制著要地達達尼爾海峽。而達達尼爾海峽戰略位置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進軍巴爾乾地區、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以及後面的十字軍東征都是通過達達尼爾海峽進行的。
達達尼爾海峽是黑海沿岸各個國家和地區與外界進行貿易的必經之路,歐洲大國在海峽周圍地區都有很重要的經濟利益。
從19世紀末開始,以英國、法國和俄國為代表的歐洲大國開始圍繞衰落的奧斯曼帝國的海峽,進行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斗爭。
英國人始終堅信,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取這條路便能贏得世界大戰。
德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在其著作《戰爭論》中認為:
戰汪褲爭是由政治產生的,政治是戰爭產生的土壤,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丘吉爾上任海軍大臣之後,依然自顧自地沉浸在「日不落帝國」的輝煌美夢之中。
他對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與英法俄三國敵對的德奧同盟一事深感不滿, 便藉由事端挑起戰爭,想要奪取達達尼爾海峽的控制權。
擔任英國海軍部大臣的第一年, 傲慢自大的丘吉爾就明確地提出了這樣的戰術方針:
要憑借英國海軍的實力打開達達尼爾海峽,然後在拿數加里波利半島登陸,直取奧斯曼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
這般天方夜譚的想法,遭到了約翰弗倫奇將軍的極力反對。
他認為,英國以武力佔領達達尼爾海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極易使英國失去埃及這一戰略要地,建議最好讓海峽掌握在奧斯曼土耳其手中。
然而,丘吉爾一意孤行。
在他的強烈要求下,英國議會批准了他的決議,英法兩國合力組建聯合艦隊。
整支艦隊由16艘戰列艦、20艘驅逐艦、30艘掃雷艇組成,艦隊共配備178門大炮。
其中的大部分炮比土耳其堡壘的炮先進、炮火猛烈,射程更遠。
毋庸置疑,丘吉爾進攻土耳其的選擇是出於英國的利益考慮。
但是,在戰爭過程中,丘吉爾完全以自己的想法為准則,對諸多將領的建議置之不理。
戰爭打響一周後,西線戰壕便陷入了僵持。
國內的主戰派在議會上提出:要在其他地區另闢戰場,以攻擊敵人戰略性側翼,這樣才能打破僵局。
然而,丘吉爾反對在海洋之外開辟任何新戰場。
他堅信強大的英軍艦隊可以在西線取得勝利,對於開辟新戰線的看法持不屑的態度。
就這樣,西線的英國海軍暴露在土耳其軍隊集中的炮火轟擊之下,土耳其軍隊的榴彈炮對軍艦的甲板產生重大的殺傷。
英法戰艦的甲板起火後,產生了滾滾的濃煙。
這使得艦隊根本無法瞄準目標進行攻擊。
英軍將領只得命令艦隊撤退。
然而丘吉爾不斷地發電報催促各部繼續進攻。
一艘德國潛艇於1915年5月,在加里波利半島附近的海面擊沉了英國戰列艦「歌利亞號」,造成470名英國海軍死亡。
之後,英國戰列艦「勝利號」被土軍軍艦的魚雷擊沉,570名士兵被淹死。
德國潛艇在加里波利半島附近海域的出擊給英國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德國潛艇數次擊沉英軍引以為傲的戰列艦,使得英國政府高層震動不已。
身為海軍大臣,丘吉爾擔心「伊麗莎白女王號」被擊沉,在國際上使得英國海軍的聲譽再受打擊,向前線將領基欽納提出最後通牒:
迅速將「伊麗莎白女王號」從地中海撤回。
基欽納堅決地反對這一提議。
他向首相阿斯奎斯報告說,假使海軍准備放棄達達尼爾海峽的行動,則所有的陸軍部隊也許就該調往埃及,否則滯留在奧斯曼大地上的英軍難以回到英國境內。
然而,阿斯奎斯和丘吉爾早已嚇破了膽子,怎麼會聽從基欽納的建議,把「伊麗莎白女王號」留在茫茫大洋之上呢?
最終,加里波利戰役以英法俄的撤退而結束。
英國陣亡2.8萬餘人,受傷的士兵達到20餘萬人。
此役過後,英國再也不能從正面對奧斯曼帝國造成威脅,英國政局也因此發生變化。
英國國內要求改變戰爭的政治方向的呼聲越來越高,前保守黨首相鮑爾弗乘機打擊自由黨在決策層的勢力。
保守黨的領袖們在議會上正式表達了他們對於丘吉爾的不信任,在使得英國海軍的名譽一落千丈之後,丘吉爾正式下台。
可以說,丘吉爾第一次的政壇表演就深深地「震撼」了世人。
但事實上,他的表演才剛剛開始。
善於鑽營的丘吉爾很快地回到了政壇,家族的威望使得他擔任財政部部長一職。
恐怕誰也沒有料到的是,丘吉爾的這次回歸竟然使得英國的經濟從此一落千丈——他力主推行的「金本位制」為英國經濟帶來了大崩盤。
在18、19世紀時期,英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與金本位政策的推行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英國的物價和匯率的波動在穩定的金本位政策下逐漸趨於平穩。
這給英國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了基礎。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和對外貿易不斷擴大使得英國的經濟規模越來越大。
到了 19世紀中葉, 「近乎全世界的商業活動都為倫敦匯票所左右,並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倫敦來融資,英國的信貸向全世界提供資本」。
19世紀70年代,倫敦正式成為國際金融交易的中心,英鎊成為了國際上最重要的儲備資產。
直到一戰的爆發,金本位制才告一段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仍然可以把自己稱作「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殖民地仍然遍布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
但維持這一龐大帝國的經濟基礎卻在一戰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包括商船在內英國的財物損失達到了5.7億英鎊。
一戰給英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損失,英國執世界經濟之牛耳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這樣巨大的落差,使得丘吉爾難以接受。
戰前,英國金融繁榮的政策基礎源自金本位政策下英鎊擁有很高的信譽。
當時不少人心中,英鎊就如同黃金一般。
但是,一戰最先摧毀了這一根基,戰爭期間歐洲的黃金大量流入美國。
這讓英鎊的穩定性受到了沖擊。
戰爭期間,美國黃金儲備增加最多,而英國則是戰勝國中黃金儲備損失最多的國家。
金儲備大量集中於美國的事實,使得英鎊極有可能無法及時地兌換黃金。
這沉重削弱了英鎊的信譽,也就從根本上動搖了英國金融賴以生存和繁榮的政策基礎。
此外,英國在戰爭期間背負了大量的債務。
這讓戰後英國金融的運轉背上了沉重的負擔。
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英國在戰後仍算是債權國,英國的盟國總計虧欠英國17.4萬英鎊。
但戰後英盟國大多因政局交替或經濟困境遲遲不履行還款義務。
在戰爭中獲利的美國,在戰前拖欠英國近5億英鎊,但是一場戰爭過後,英國竟是倒欠美國近9億英鎊。
這些外債實實在在地給英國施加了沉重的負擔,丘吉爾面對著一筆筆的壞賬焦頭爛額。
黃金儲備的流失,債務情況的惡化,再加上海外投資的損失,三重打擊給英國的金融運轉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戰後英國的金融運作不得不需要觀察大平洋彼岸美國的眼色。
這極大地削弱了英國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隨著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1925 年3月,恢復金本位制的政策被野心勃勃的丘吉爾提上了日程。
但是這一提案剛剛透露風聲,就遭到了極大的反對。
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極力反對的理由是:
當時英鎊的價值被明顯高估,恢復金本位制將使得英國在調整生活成本、工資成本方面面臨極大的壓力,進而大大增加英國出口行業所面臨的困難。
報業大亨比弗布魯克更是在《每日快報》上發起一場批判恢復金本位制的運動。
他還特意發表文章點名批評英國財政部,認為丘吉爾的政策偏袒金融業而損害工業。
然而,自命不凡的英國財政部長丘吉爾不顧大多數經濟學家的反對,選擇貿然出擊,在倉促之間宣布恢復金本位制。
這一舉措為英國經濟帶去了深重的災難。
在跌跌撞撞中維系了短短四年之後,英國經濟大崩盤。
在紐約股票市場,1929年10月24日這在一天之內跌幅超過 10%,引發了迄今為止人類 歷史 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經濟大危機。
危機在美國迅速向全世界蔓延,世界范圍內的經濟不景氣也開始初露端倪。
而這就意味著, 英格蘭銀行在捍衛金本位的同時,不得不兼顧著刺激經濟發展的重擔。
為了刺激經濟發展,英格蘭銀行開始不斷下調貼現率。
貼現率的下降再次引發了英國黃金的外流。
到1930年5月,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降至令人震驚的1.29億英鎊,遠遠低於坎利夫所說的維持金本位制的1.5億英鎊黃金的最低限額,英國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
翌年,奧地利最大的商業銀行——奧地利信貸銀行宣布破產,而英國在這家銀行至少有500萬英鎊的存款。
兩個月後,近億英鎊的英國貸款因為德國達姆施塔特銀行的破產而被凍結。
迫不得已,英格蘭銀行在同年9月20日,正式宣布再次暫停金本位制。
力主恢復金本位制的財政大臣丘吉爾遭到了同僚們的批判:
「財政大臣應該被控以不作為或過失的罪名,他必須受到指摘。」
1925到1931年間英國的恢復金本位政策,恰恰處於大英帝國從興盛走向衰亡的關鍵結點。
這一消散的政策被深深烙上了時代的烙印。
同時,人們對這一政策,也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和指責。
在短短六年間,大英帝國幾百年的黃金儲蓄付諸東流,很大原因在於丘吉爾的武斷。
可以說,丘吉爾以一己之力將英國拉下「日不落帝國」的寶座,英國再也不復昔日的輝煌。
但是,丘吉爾的表演還未結束。
在一戰後,英國舉國上下都不想再捲入世界大戰,因為戰爭會進一步掏空英國空虛的國庫。
時任首相張伯倫自認為是「從靈魂深處愛好和平的人」。
英國上上下下都忽略了法西斯主義在德國的興起,將和平視作最大的追求。
英國外交部 20年代制定的一份備忘錄提到:
「我們唯一的目的便是保持我們所有的東西,並和平地生活。」
在1935年還強調:
「英國今後幾年不應捲入戰爭,這是最為重要的。應該抓住一切機會盡可能長久地避免戰爭風險,無論是在遠東還是在歐洲的戰爭風險……對於這一點,無論我們怎樣強調也不會過分。」
基於此,英國推行了綏靖政策,對於德國軍工企業的發展坐視不管,甚至還會提供資金支持。
然而,英國政府的錯誤戰略並沒有填飽德國人的胃口,反而完全刺激了德國侵略的慾望。
德國在1939年閃襲波蘭,英國的綏靖政策徹底失敗,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倉促地捲入了戰爭之中。
二戰時期,德軍的進攻使得張伯倫黯然下台,丘吉爾在二戰時期繼任英國首相。
強硬的丘吉爾上台伊始,便宣布了全民抗戰的戰略,表示將會不惜一切代價抗擊德國。
從世界反法西斯的角度來看,丘吉爾的戰略無疑是偉大的。
但是對於英國人民來說,同樣是致命的打擊。
為了能夠抗衡德國,丘吉爾大手一揮,和美國簽署了驅逐艦換基地的協議。
內外交困的英國選擇將自己環大西洋的8個軍事基地租借給美國99年。
而換來的,不過是50艘超齡服役的驅逐艦。
而縱觀整個二戰期間,丘吉爾除了成功領導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便再無建樹。
面對著戰爭的巨大開銷,丘吉爾苦不堪言。
而他最終的選擇,竟是向英屬的海外殖民地借取大量的資金。
為了能夠獲得足夠數量的資金,丘吉爾開出了各個殖民地國家難以拒絕的條件:戰爭勝利後承認各國的獨立。
這樣一來,大量的殖民國家民族意識覺醒,紛紛展開獨立斗爭。
而損失慘重的英國軍隊再也無力管控海外。
英國雖然贏得了二戰,但是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
對於英國人而言,英國祖先數百年的基業在丘吉爾手中毀於一旦。
英國徹底地從「日不落帝國」,跌落為世界上的「二流島國」!
按理說,丘吉爾已經敗完了祖宗的基業,也該消停了吧。
然而,丘吉爾之後將英國的未來也賠了進去。
為了止住不斷下跌的國際地位,丘吉爾轉向美國尋求幫助,這一次,英國人膝蓋在美國人面前徹徹底底地軟了。
二戰爆發後,英美兩國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更是出現了「特殊關系」一說。
兩國的親密關系除了意識形態和 歷史 文化傳統的相同、 社會 制度和經濟制度的相似外,還有一致的國家利益。
後者實為根本原因。
對於經濟上窘迫的英國來說,美國的幫助尤為重要。
二戰極大地削弱了英國的國家實力。英國政府損失慘重,負債累累;
近三成的國民財富在戰爭中消耗殆盡,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折損。
二戰後的美國情況與英國大相徑庭,雖然和英國等國同為二戰參戰國,但美國是二戰中所有交戰國里唯一一個本土沒有遭到重大損失的國家。
而且在戰爭期間,美國向同盟國提供大量武器及戰爭物質,大發戰爭財。
二戰後美國已經成為最大的債權國,經濟實力躍居世界首位。
丘吉爾為了彌補英國的慘狀,積極向美國示好,希望從美國那裡得到經濟援助。
所以在丘吉爾的執政時期,英國對美國是亦步亦趨,全然地把自己當成了美國的「二流跟班」。
日落西山的英國因為急需要一位強大的盟友來保護其國家利益,所以頻頻向美國獻殷勤,急於建立一種「特殊關系」。
那麼,如日中天的美國買英國的帳,又是為了什麼呢?
不少學者表示,英美「特殊關系」大部分還是英國的一廂情願,英國比美國更加在意這種「特殊關系」。
這種說法雖然不無道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從 歷史 發展來看,美國同英國的關系確實不同於與其他國家的關系,特別是有別於其他西歐國家。
雖然當時的英國實力已經大為下降,但是在歐洲地區,英國仍然是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美國將英國視為「一個無法替代的強大同盟」。
在丘吉爾的主張下,英美兩國在1951年簽訂《共同安全》條約:
美國將向英國提供設備和防衛支持,而英國本土就是美國重要的軍事基地和物質中轉站。
在北約的歐洲成員國之中,英國是唯一擁有戰場核力量、戰略和力量和常規力量的國家。
這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有著重要的意義。美國需要利用英國來掌控歐洲局勢。
面對著丘吉爾的殷勤,美國自然是不要白不要的態度。
美國於1950年9月,在三國外長會議上提出了建立一支包括德國部隊參加的歐洲防務部隊的建議。
威脅說,如果這項建議被否決,美國將會退出歐洲軍事一體化的進程。
丘吉爾對於美國的政策哪敢說不?
迫於英國此時對美國立場的支持與合作,對德國武裝最為反對的法國也不得不妥協。
而丘吉爾此舉,無疑是讓遭受戰火的國民深惡痛絕,紛紛指責丘吉爾是「欺騙了歐洲的同胞」。
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聯邦德國於1952年5月,簽訂《歐洲共同防禦》,決定建立一支包括西德在內的歐洲軍隊。
但法國仍然擔心德國會借機重新發展武裝,威脅自身安全,因此在 1954 年對條約進行否決。
這使得美國大為不滿,威脅要對西歐政策作出重新的評估。
美國在對歐外交上面臨著極大的挫折。
此時,丘吉爾又站了出來,授意時任外交大臣拜登提出:
以布魯塞爾條約組織為框架,吸收西德和義大利,成立西歐聯盟,並對西德的武裝進行限制。
最終,英國的建議被所有《布魯塞爾條約》的締約國所接受。
美國對於自己的這個「跟班」更是越看越順眼。
在丘吉爾的帶領下,英國放棄了騎士的榮光,被心甘情願地打造成了美國的「二流跟班」。
英美間的「特殊關系」,建立在兩國二戰時期和二戰之後兩國親密而特別的關繫上。
它本身是英國地位下降和美國地位上升的產物,因而「特殊關系」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
相對於英國對美國的依賴,美國對英國的關系可以說是非常曖昧。
在公開場合,英美兩國彷彿兄弟一般共同進退。
但在私底下,兩國間的利益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沖突。
在希思繼任英國首相之後,開始暗中脫離美國的影響。
英國政府摒棄了丘吉爾時期極力討好美國的政策,重新審視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而美國同樣的降目標轉向了歐洲大陸。
德國地位的不斷上升使美國開始拉攏德國,並且表現出對歐共體的支持,希望能夠擺脫英國獨立直接的和歐洲大陸對話。
隨著英美關系的變化,英國開始偏離了當初的初衷。
由於外交基石的變動,英國外交開始陷入了一種茫然的狀態。
英國不願意失去美國這位「特殊」夥伴,但是又不得不融入歐洲。
英國和美國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也使得歐洲對英國大為不滿。
同時。英聯邦對於英國加入歐共體的做法也頗有微詞,英國的外交陷入了一種困境。
在多極化趨勢不斷加強的今天,英國與其一直抱著美國「特殊關系」的腿不放。
實際上,英國不如想辦法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直中堅力量——放下日不落帝國的身段,加強與歐盟內部成員國的合作,使歐洲一體化得以最終完成。
也許只有成為多極中的一極,不再受「特殊關系」的左右,英國才能擺脫這種外交上的困境,英國也才能彌補丘吉爾執政時期帶來的困境。
參考資料:
《丘吉爾大戰略思想研究:駕馭暴力與激情的戰略/政治領導藝術》 於海峰 中國人民大學
《論英國綏靖政策的錯誤和教訓——兼論二戰的不可避免》 李懷順 肇慶學院 旅遊 與 歷史 文化學院
《英國政黨政治史中「異常現象」瑣議》 閻照祥 北京師范大學高研院史學研究中心
責編:Thalia
『玖』 從稱霸全球到四分五裂,強盛一時的英國為何會衰落到如此地步
在2013年英國政府決定「脫離歐洲」後,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脫英」運動也在不斷興起。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英國很可能會分崩離析,其第二梯隊強國的地位也處於岌岌可危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英國衰落的原因吧。
1965年底,英國國遭受了所謂的「英國病」,整個國民經濟呈現出下崗失業、國際經濟收支不平衡等狀態。不僅英國對經濟衰退感到擔憂,許多周邊國家也開始關注英國經濟的趨勢。1970年後,世界主要的經濟中心從英國轉向美國。而且德國、美國、法國和其他國家正在積極發展新的工業生產,但英國仍然堅持舊的經濟政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