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紳士是怎樣煉成的——讓孩子打小就做個紳士
英國作為一個傳統國家,特別重視16歲以前兒童的道德教育,培養符合現代 社會 需要的有信仰、有德性、有禮儀、有學問的紳士是其始終的出發點。英國父母通常在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接受紳士教育。
紳士精神不同的人、物會創造不一樣的文化,而文化反過來,又會對人與物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諸如中國的孔孟之道,中庸思想,至今仍影響著每一位國民的思想和生活。
紳士(gentleman)這個詞,其實也就600年的 歷史 。大約500年前的一封貴族之間的通信中,記錄了紳士的四個條件:一是有紳士血統;二是大部分收入來自自己的土地,而不是工作或者放高利貸;三是擔任官職;四是和貴族有親屬或聯姻關系。當然,這封信還強調了, 紳士必須是一個彬彬有禮的人。
有位在英國做交流學者的女老師臨時到英國朋友家做客。朋友帶著自己的6歲的兒子到車站接女老師。一見面,朋友就把老師背上的雙肩包接了過去,交給自己的兒子,對他說:「大衛,一個紳士是應該幫助女士的,對嗎?」「是的!我們要為女士服務。」於是,小朋友用自己胖胖的小手從父親手裡接過包,背在自己的身上。一路上,孩子就拖著對他來說不算小的背包跟在他們的後面。女老師很不好意思,就對朋友說:「他還是個孩子呢?還是我來拿吧!」可是,朋友很不以為然:「沒有關系,大衛是一位紳士,他必須學會照顧身邊的女士。為您拎包是他應該做的事情。我們為他自豪!」朋友又說,他們從小就用紳士的要求來教育孩子,在他們看來,作為一名紳士,他們的兒子必須懂得幫助別人,做父母的應該隨時給他提供這樣的機會。尼克松曾經說過:「一個紳士就是要能夠時刻想到別人、幫助別人。」
第二天,朋友一家邀請女老師一起陪孩子參觀展覽。「這是我們答應大衛的,我不希望因為您的到來讓孩子認為我們失信於他!」這是朋友對女老師的解釋。父母的以身作則是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最好的方法。他們來到展覽館,在狹小的放映廳里,雖然有很多空位子,但是孩子們卻坐在地上,朋友也要求兒子坐在地上。女老師很奇怪,朋友說:「我們要孩子明白,椅子應該留給最需要他們的人。一個紳士要時時想到別人。」
在朋友家住了幾天,女老師發現,小大衛很少哭鬧,也很少對父母撒嬌。一次,大衛因為做錯了事被母親責罵,小傢伙眼圈紅紅的卻沒有掉淚,女老師問他為什麼不對母親撒撒嬌呢?說不定就不用挨罵了?小傢伙一臉嚴肅的說:「不,撒嬌和哭泣不是一個大人應該做的!而且有了錯誤就應該接受批評,一個紳士要學會承擔責任!」
也許就是這種紳士教育讓英國的孩子從小就很懂事。在家裡,英國孩子很少對父母提無理的要求;在學校,英國孩子不會在午飯時候問問題,「那是老師的休息時間,打擾他是不禮貌的!」
2. 英國紳士風度(英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內涵)
提起英國,一般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他們以一狹小島國在近代歷史上稱霸世界的風姿 ,早在十四、十五世紀,英國就大方打出「日不落帝國」的旗號,象徵著在這片國土上,太陽永遠不會落下。誠然,英國自1588年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以來,就開始了稱霸海上的霸主之路,在經過幾個世紀的資本積累後,應運而生的工業革命將春風吹拂過整個英國大地。 英國,註定是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
而巨大的財富積累,帶來的自然是本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中皇室的消費又顯得尤為重要,至今的英國王室,還是過著優雅體面的生活。 除王室外,貴族同屬於英國社會的上流階層,並且在幾個世紀的發展後, 為英國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內涵。
這一精神財富,就是英國現在舉世聞名的紳士風度。 說起紳士,幾乎人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英國,在整個歐洲還處於蒙昧黑暗的中世紀時,英國的紳士以 保守、禮貌、尊重女性 等特徵構建出了一個和諧理性的人際交往模式,為將來和諧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英國社會的轉型進程。 可以說英國紳士風度對整個國家的影響,不亞於我們中國的儒家思想對人們的影響。
紳士緣起於貴族, 用最通俗的語言講,就是平民百姓在中世紀時尚且還日夜為溫飽問題懸心,顧不上去研究禮儀和與人交際的方法,只有貴族具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也不需要去擔心生存問題,所以處在社會上層的他們才有精力和資源去研究關於個人品行與操守,最後形成了人人競相模仿的紳士風度。
在中世紀時期,整個英國還處在等級森嚴的社會之中, 貴族和鄉紳以其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豐富的社會資源與人脈幾乎壟斷了整個上流階層。 而商人和平民的地位自然較為低下,也正因為此, 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也就很容易成為下層人們學習、模仿的範本,他們的思維方式也在無形中影響著下層人們價值觀的塑造。 而貴族階層的精神世界又是怎樣的呢?
英國人很早就有了英雄崇拜,所以許多英雄傳奇故事就成為英國人英雄主義情結產生的基礎,而英雄主義中有著強烈的主人公精神和自主意識,所以英國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形成了追求自由和獨立的傳統。 在這樣貴族精神的指引下,許多下層的商人和平民們開始通過不斷奮斗和創新來積極參與政治事務,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對於提高社會地位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而他們也就構成了社會的中間階層。 靠著傳統的家族世襲來佔有財富和社會地位逐漸變成落伍的行為,積極進取成為社會的主流風氣,這種新鮮的觀念形成了中間階層的價值導向,與原有的貴族精神融合在一起,就成為了後來紳士風度的基礎。
久而久之, 這種紳士風度就成為了貴族和中間階層規范並約束自己行為的信條,在貴族精神中所提到的優雅、從容和享受生活的形象,就逐漸成為人們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因此在傳統的貴族精神和新興的中間階層所倡導的價值取向的熏陶之下,紳士文化更加鮮明,也逐漸在英國社會流行開來。
如今我們提到的紳士風度,是指出身高貴、具有騎士精神(也就是貴族精神)且擁有一定地產的男士日常行事的風格。 可見紳士的群體一般都是固定的,即貴族和騎士,但若說到紳士風度的含義演變,如果仔細查閱英國的史書就不難發現, 早期的紳士的形成,和風度無關,和品行無關,只和金錢、名望與社會地位掛鉤。 紳士這一名詞,從誕生之日起,就被不同的人賦予了不同的內涵。
在英國著名詩人喬叟的著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第一次出現了「紳士」一詞,其最初含義便是一個好的名聲, 直到幾年以後,喬叟才在他的另一著 作《玫瑰的浪漫》中為「紳士」增添了新的含義「他是一個紳士,因為他長期像紳士那樣行事」, 可見從《玫瑰的浪漫》問世開始,人們在傳統的觀念中就把處事風格也劃入了紳士一類,紳士不再是一個名詞,還成為了一個動詞。早在十三世紀, 「紳士」的內涵還只是勇敢和忠貞,還未完全從貴族精神中脫離出來,其影響的主要范圍也還只停留在貴族群體之中,反映的不是普通人群的願望。
直到十五、十六世紀,亨利八世在位時,曾經將盾徽授予給貴族和紳士,而一些富有的商業中產階層通過購買大量的地產也開始躋身上流社會,接受國王的授予,並且成為紳士群體中的一員。 因此紳士的含義中也就開始有一些新鮮的因素, 如土地和財富,以及個人對過上更好生活的追求。 同時,一些知識分子在從事律師或教父等工作的過程中,也開始積累了一些社會名望,社會地位逐漸提高。
到了十八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也逐漸加入到紳士的隊伍之中。而原來的忠誠和熱情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反倒被人們嫌棄,因此代表資產階級的果敢、冒險和創新成為紳士風度的主流。發 展到十九世紀,這些傳統的紳士內涵土崩瓦解,國王和貴族所擁有的權力下降,所以不管社會地位和財富狀況如何,只要具有紳士行為的人,就都可以成為紳士了。 在經過這些漫長的發展歷程之後,紳士風度就深深紮根在每一個英國人的心中, 逐漸滲透進英國人的日常交際和品格教養之中。
現在的紳士風度已經不要求男士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財產,也對外表的美醜沒有具體要求,只要日常行為符合紳士行為, 具有謙讓、謙遜、真誠懂禮、幽默等性格特點就可以成為紳士,而他的這些美好品行也就成為我們經常誇贊的紳士風度。
作為英國本土形成的民族思想文化,紳士風度以其廣泛性和優越性對整個世界具有普世作用,這一點在教育領域和人際交往關系方面都表現得尤為明顯 。紳士風度中的優雅和懂禮貌的完美品格,對於人格的塑造和人際的交往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這也並不意味著紳士風度就是完美無缺的,它也有它不可避免的消極意義, 在注意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紳士風度開始逐漸轉變為墨守成規、原地踏步、缺乏進取和創新意識的趨向。 盡管如此, 紳士風度的意義還是利大於弊的。
從積極意義來看,受紳士風度影響最大的是在教育領域,而教育,又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站在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說,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紳士風度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涵,這也就影響了學校在學生的培養方面要採用不同的方式。但是,不管方式如何變化,主要目標都是不變的。英國的學校教育都致力於把學生培養成具有 獨立人格,開拓和探索精神,並且永遠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這也是紳士風度的內核。
英國的學校教育就是在這種紳士風度的指引下,制定出一系列培養學生的方針和政策。比如大部分的學校都採用封閉化的寄宿制管理,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獨立的精神。開展不同種類的社團活動,深入挖掘學生的特長與才能,並且培養學生的 愛國熱情與民族情感 。除此之外,學校還積極開展各種體育賽事,並鼓勵學生參加,以此來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更難能可貴的是,英國的學校教育還注重開展各種戶外活動,來對學生的體能和禮儀方面進行專門的訓練,其目的也在於讓學生形成淡然優雅的紳士風度。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紳士風度已成為英國部分學校人才培養的標桿,也是其教育文化的特色部分。
而除了學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紳士風度也成為了培養一個孩子將來人生價值實現的重要尺度,禮貌和優雅成為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准則,許多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期就注重培養其在餐桌及社交等各方面的禮儀。 在中國社會現在還是能夠看到一些祖父母喂孫兒吃飯的場景,雖然盡享天倫之樂,但是在某些程度上,還是限制了孩子獨立自主意識的發展。而這樣的場景在英國幾乎是不會出現的,英國父母在孩子能夠獨立進食的時候就已經放手讓他們自己吃飯了,如果不小心把桌面弄臟,英國父母首先也是要求孩子道歉,並且由孩子自己處理干凈, 以此來自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擔當。
英國的父母也很少嬌寵孩子,他們非常鼓勵孩子積極的參與社會實踐,體驗不同階層生活的艱辛,同時也會有意識的創造一些較為艱苦的生活環境,以此讓孩子形成勇於吃苦,堅韌不拔的品格。 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之下,英國的孩子從小就能夠形成獨立自信的人格魅力。
紳士風度對世界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消極和積極兩個方面。
從積極的角度看,作為具有悠久歷史文化淵源的紳士風度,見證了英國幾個世紀的興衰,所以在它身上,既有傳統文化的基因,又閃耀著現代化社會生活的理性。 在個人品格的培養方面,紳士風度的意識要求人們具有 談吐優雅,尊重女性的個人品格 ,也就是說不管對方的年紀大小,學歷相貌如何,只要對方是女性,那麼就要給予彼此一定的尊重和照顧。在社交和為人處事方面, 由於英國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過愛國主義教育,並且在文學哲學以及教育等多方面都滲透了紳士風度,因此培養出來的人大多是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並且具有愛國熱情,堅定熱忱,與人交往時也充滿了體貼和信任。 這些處世准則都對於我們現代社會中的人際交往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質,紳士風度也具有其不可避免的消極影響。由 於紳士風度中提倡的是優雅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多數人都將研究的重點, 放在了文學哲學和藝術等方面,但是對文科的重視,必然就會導致對理科的輕視,因此造成了很多理科或工科的科研無人問津。
在學術界體現在,工科或理科領域的科研成果大量減少,在就業方面就主要體現在,大多數人都比較傾向於選擇文職類的工作, 比如律師,政治學家,文員等,而像建築師和生物學家等方面的職業卻缺少大量的人才,長此以往,必將會影響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行。 除此之外,紳士風度發展到社會的後期,由於資本主義成長到一定階段, 因此開始呈現出不思進取,缺乏創新的趨向。 這一趨勢相對於社會的發展是起著非常大的阻礙作用的, 因為這會使得社會的大部分階層,都喪失對新生事物的敏銳的察覺能力,和缺乏創新能力,而創新恰好是一個民族前進的基石。
因此紳士風度雖然對於社會和諧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要注意正確的引導。 對於紳士文化的研究和反思,也可以運用到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之上,就像紳士風度,雖然成為展現英國對外文化的一張有名的名片,但是,卻仍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點。 那麼放到我們國家的任何文化當中都是這樣的,任何文化都是需要人們的不斷傳承和創新,就是要在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過程中,取締曾經不好的,並且發揚即積極的一方面。
3. 英國紳士是怎樣煉成的
英國大教育家洛克,也即「紳士教育」倡導者,他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紳士:每個留心教育的紳士,為兒子所求的事情,除了留給他財產以外,都包括在四件事情裡面,就是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
4. 英國公學如何培養紳士、打造精英
1693年,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話》中明確提出“英國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紳士”的觀點。紳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在英國人看來姿襲,“紳士”有著特定的內涵。首先,紳士是人才,是“有德行、有用、能乾的人才”,他們“善於處理自己的事務”。其次,紳士要有民族責任感,青年紳士要使“自己成為國內著名的和有益於國家的一個人物”,而“盡心竭力地為祖國服務,乃是每一個人不可不盡的義務”。第三,在經濟上,紳士要盡力增強英國的經濟實力,以奠定不列顛帝國的基業。第四,在對外活動方面,紳士要勇敢地去擴展英國在海外的勢力。為此,洛克認為,為適應社會需要,紳士應該具有“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四個方面的品質。洛克所宣揚的紳士文化徹頭徹尾地表現了他的功利主義思想,這種功利主義思想長期地、深刻地影響著英國的緩鎮國家意識形態,從而深刻地影響著英國的學校教育。洛克所提出的培養紳士的教育目的及其教育措施,不僅對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改造傳統的舊教育、創辦新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他所倡導的注重體育,要求紳士具有德行和優雅的風度的思想,長期地影響了英國的教育實踐。 洛克的這種觀點一直保持至今。從某種意義上說,英國教育培養紳士的任務是由公學來完成,並且完成得相當出色。迄今為止,英國53任首相中有20位畢業於伊頓公學,伊頓公學還培養了36位維多利亞十字勛章獲得者、大詩人雪萊和經濟學家凱恩斯,以及各界社會精英,因而被譽為“精英的搖籃”。英國十四、十五世紀建立起來的九大公學至今仍舊完好地保存下來並獲得了更大的發展,並且在政府注冊的公學已經發展到五百多所。
英國公學是如何培養紳士、打造精英的呢?
一、嚴格管理制度,養成紳士的良好習慣
英國公學,並非由政府出資興辦,完全是私立學校,學費高昂,入學門檻也很高,就讀公學,不僅要有“財”,更要有“才”。學生起點高,從13歲入學到18歲畢業,學制5年。英國公學以嚴格的管理制度著稱,良好的校風和優良的傳統代代相傳,不斷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感,養成良好的習慣。筆者認為,嚴格的管理制度只是造就精英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擾冊粗唯一條件,真正能夠把學生培養為“紳士”,成為有內涵的精英人才,依靠的一定是教學內容,也即學校的課程設置和內涵式發展。
二、重視古典文學,豐富紳士的文化底蘊
公學重視古典教育由來已久。英國公學的課程歷來崇尚古典學科,學生要求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學習古代歷史文化,以及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學,這個傳統一直保存至今。這與英國王室貴族及重要學術機構重視人文主義思想的教育傳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早在15世紀初期,頭腦敏銳的貴族紳士,附庸風雅,誇耀新學,例如英國西南部的格洛斯特公爵哈姆弗利便是其中一例,他們倡導人文學術,除了羅致本國學術人才之外,還從義大利招聘人文主義者,翻譯古代經典著作,引進文藝復興精神,且以重金資助人文主義的學術研究,漸漸地,紳士和文化修養便結合起來了。
此後,牛津、劍橋大學掀起人文主義學術之風,一些學者在公爵的資助下成為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術研究者,其人文主義思想開始影響英國的學校教育。
同時,人文主義者的活動還受到封建王朝中開明人士的支持。英王亨利八世就很重視文教工作,特聘西班牙學者比韋斯和尼德蘭學者伊拉斯謨來到英國講學,並贊助設立文法學校。亨利八世與羅馬教皇對抗,由王室控制大學,支持林納克在牛津大學設立人文學科。1540年,劍橋大學成立“三一學院”。亨利八世的女兒、伊麗莎白一世於公元1558年即位,尤其提倡古典學術。伊麗莎白一世即位後,禮聘其師人文主義學者阿斯堪為御前秘書,對他言聽計從。女王對古典學術很是欣賞,獎勵教育事業更勝過其父。國王重視人文學科,對全社會的學術傾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由此可以看出,英國公學從一開始就重視人文學科,重視古典文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修養。後來,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學校增加了數理及語言學科的教學,規定每個學生必須學習一門現代外語。
目前,英國公學的學校課程除了傳統的“英國語言”和“英國文學”之外,都設置有“古典”課程。例如,伊頓公學2010年夏季的GCSE(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古典”課程就有拉丁語、古典文化和希臘古典三門學科,GCE A2(中等教育證書考試,即大學預科)的“古典”課程包括古代歷史、拉丁語和希臘古典三門學科。哈羅公學現行的“古典”課程包括古代歷史、古典文化、拉丁語和希臘語四門學科。
溫切斯特公學長期以來堅持開設古典學術課程,這一優良傳統從未間斷過,今天仍然開設有拉丁文和希臘文教學,目的在於既要保持傳統語言學的嚴密性,同時又要提供激勵和容易學會的課程,希望藉助這些課程激發學生對古老的過去有畢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根據學生的水平層次,學校把學生分成初級班、高級班、超常班三種班級進行教學。
初級班 最初三年,所有的男孩都必須學習拉丁文,多數學生參加IGCSE和GCSE考試。每一年都有大約30名初學者參加學習。IGCSE和GCSE課程涉及到羅馬文學原著的一小部分內容。試題通過理解和翻譯練習來測試語言學技巧的發展。一些男孩也會對羅馬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詳細的研究。在初級班,有30多名男孩選擇希臘文,學校滿足兩類學生的需要,一類是以前學過希臘文的學生,一類是以前從未學過希臘文的學生。GCSE的希臘文考試涉及的內容與拉丁文差不多。在拉丁文和希臘文教學中,可以提供兩年的學習大綱,第三年為開設過渡課程,到第三年末,他們通常要應付AS語言模態考試。
高級班 學校提供劍橋大學拉丁文和希臘文的預科課程。教學目標是盡可能在古典文學方面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教育,每一種語言選擇兩三本著作進行研究,參考來自希臘和羅馬過去的話題,每個話題都要設置一般的歷史背景。該部門還定期派送男孩去牛津、劍橋大學及其他主要大學攻讀古典學科學位。
超常班 溫切斯特擁有豐富的古典學科獎品:每年男生要參加各種競賽,高級班學生在拉丁語作文和演講競賽中,獲得戈達德獎學金、女王的金牌和銀牌,以及羅斯荷馬獎榮譽。初級班學生在拉丁文翻譯和閱讀方面也獲得過莫爾斯獎牌。
古典社團每年都要舉行幾次活動。例如,他們會邀請其他學校和大學的學者來學校講座,就男孩們感興趣的一系列古典話題發表演講,學生們也會定期訪問劇院和博物館,去希臘或義大利旅行。
學生通過一系列古典課程的學習,學習並運用拉丁文和希臘文,了解並掌握古代歷史文化知識,閱讀古代希臘羅馬文學著作,繼承古代文明和傳統,接受古代歷史文明的熏陶,涵養古典人文氣質,以此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加強文化修養,使他們的言談舉止優雅,而且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
三、重視學術課程,培養有學問的紳士
按照洛克的定義,“紳士”的四大品質之一就是“有學問”。不學無術者算不上紳士。
要保證公學的孩子們“有學問”,首先必須把好入學考試關。英國公學的招生考試相當嚴格,以保證所收學生的高水平高素質,入校以後,非常重視對他們的學術課程教學。公學不受“國家課程”的統攝和限制,其學術標准遠遠高於國家課程規定的最低基準,學校在完成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增加課程的深度與廣度,因此,公學的課程比普通中學的課程要深得多,涉及的內容範圍也更加廣泛。公學為學生開設的學術課程門類齊全,幾乎能夠滿足每個學生的實際需求。例如,溫切斯特公學開設的學術課程有:藝術、藝術史、生物學、化學、古典、設計與技術、經濟學、英語、地理、歷史、數學、外語、物理、科學、音樂、技術等十六門之多。在公學的最後兩年,學校將為學生提供劍橋大學預科的所有課程的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為申請名牌大學做好入學前的學術准備。
公學的學生現在也要參加英國中學的GCSE(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和A-LEVEL考試(升入英國名牌大學的主要途徑),成績幾乎都很優秀,在各類中學排行榜上排名靠前(數據見附表)。例如,2010年夏季,伊頓公學總共有258名學生參加GCSE考試,其中201人參加拉丁文考試,獲得A*和A分別為145人和44人,占總數的百分比為72.1%和21.9%,58人參加希臘文考試,獲得A*和A分別為53人和4人,點總數的百分比分別為91.4%和6.9%;258人全部參加英語語言和英語文學科考試,在英語語言考試中,獲得A*和A分別為224人和33人,百分比分別為86.8%和12.8%,在英語文學考試中,獲得A*和A分別為243人和15人,百分比分別為94.2%和5.8%。2010年夏季,伊頓公學參加GCE A2考試的學生所取得的成績也相當好,例如,古代歷史獲得A以上的百分比為92.3%,希臘古典獲得A以上的百分比為100%,拉丁語獲得A以上的百分比為96. 7%,英語文學獲得A以上的百分比為86.2%。
伊頓公學為什麼能夠取得如此優秀的成績呢?歸結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擁有優秀生源。伊頓的學生都要通過嚴格的入學考試才能進校就讀。第二,擁有高質量的教師。伊頓的教師很多是博士、專家,其中不乏牛津、劍橋畢業的伊頓校友。當然,伊頓選擇的教師首先必須熱愛學生,其次熱衷於教學。第三,擁有獨特的教材。伊頓也用為中學統考編寫的教材,但他們只用一半時間就完成教學任務。餘下的一半時間,由系主任自己選擇增添其他教材。每年9月開學時,各系主任已制訂好獨特而細致的教學計劃,發給每個老師和學生,學生還可以在計劃之外再選學更多的知識。因此,伊頓學生除了參加國家統考外,還要參加“伊頓考核”,每年12月進行。這項考試比中學統考要難得多。伊頓學生幾乎都能通過中學統考,卻不能保證人人都能通過“伊頓考核”。如果不幸幾次沒有通過伊頓考核,孩子就必須轉學了。所以,伊頓人至今還把“伊頓考核”稱為trials(審判)。同時,伊頓考核在校內決定著下一學期的分班,在升學時,如劍橋國王學院等,會更看重伊頓考核所表現出來的學生素質。第四,採取“分班制”教學法。伊頓公學每周有35節課,每節課40分鍾,能夠保證每個學生有足夠的學習時間。考入伊頓的學生基本都是尖子,但不等於每個學生的天分、特長、愛好完全相同,“分班制”可以避免成群教育的粗略。學校從每個學生考入伊頓的第一個成績起,在英語、數學、法文等每一學科下分別分出等級(班),一般14級,較小的學科相應減少。它與籠統的快慢班不同,一個學生不是被籠統地歸在快或慢的班裡,而是每一科在不同的班級里。如進入第一班的學生,即證明他在該科目上已經有了超強的天分和能力,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我學習機會。而14班則相反,證明學生在該項目上天賦和能力較弱,缺乏自學能力,老師就要加倍細致、耐心,有時要一對一地個別輔導。伊頓學生各有千秋,你是“數學天才”,我是“文學博士”,他有“音樂專長”,這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更好地造就傑出人才。
四、重視非學術課程,培養責任感和意志力
英國公學最大的成功不只在於它讓學生取得了優異的學術成績,也不只在於它所培養的學生幾乎百分百進入大學繼續深造,更不只在於它有多少百分比的學生能夠進入牛津、劍橋這類名牌大學,筆者認為,它最大的成功在於培養了全面發展的人才,為英國社會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和教育等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培養了最為傑出的人才,這些人才身上所表現出來的英國紳士風度和氣派,頑強的意志力,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透過幾百年來延續下來的“培養紳士”的教育觀念,我們對伊頓公學能夠培養出20位首相、36位維多利亞十字勛章獲得者,以及大詩人、經濟學家以及其他各界精英,就不會感到驚奇了。公學培養出來的“紳士”不僅有才氣,有德行,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有強健的體魄和意志,更有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因此,這些人紳士能夠擔當國家民族之重任。
怎樣培養貴族精神?“貴族要通過非貴族的精神來培養”,這是英國公學提出的一個響亮的口號,是對公學教育方法的總結性概括,學校強調對學生性格的培養要通過嚴格的訓練來完成,這便奠定了英國公學以培養紳士為目標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向。
在全面多樣的學術課程之外,學校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各項體育和游戲活動,開展戲劇、音樂、繪畫等藝術活動,進行嚴格的海軍或陸軍特種部隊訓練。例如,溫切斯特公學為學生開設的體育運動項目有:合氣道(日本的一種徒手自衛術,利用對方的力氣取勝)、箭術、槌球戲、越野、五人、擊劍、高爾夫、曲棍球、探險等近30種。這些體育運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增強學生的體質,而且通過各種體育競賽,訓練學生頑強的意志力和堅強不屈的性格。
伊頓公學也同樣開設了豐富多彩的非學術課程,每一類課程的設置都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作指導。課程目標及內容如下:
藝術 學校為學生提供繪畫、雕塑、素描、版畫、電腦繪畫和數碼照相等課程的教學。
戲劇 與課程有關的戲劇:有20多部戲劇作品通常在伊頓上演。全部劇目從古典劇、音樂劇到最新的時代劇。學校每三年舉行一次戲劇節,劇本都是由男孩們和主任教師的最新創作。除了表演、創作和導演之外,男孩們在戲劇專家的指導下,為所有演出設置情景,提供燈光和音樂,布置舞檯布景等。
音樂 學校有教學場地,排演室,專業教室,有250座的音樂廳,圖書館和琴房。目前,伊頓有90個音樂學者和音樂獎學金獲得者,6-8個音樂獎學金。每年舉行六次13歲以上學生的音樂才華展示,也可提供預科獎學金的音樂獎項。7個全職音樂教師和50個兼職音樂教師,每周要上1000多節音樂課。學校為學生提供音樂專業的IGCSE和GCSE課程,大學預科音樂,A-LEVEL音樂課程,以及音樂技術課。每年舉辦九次公開的音樂競賽活動,還有各種樂器表演。
游戲 游戲成為伊頓課程的核心部分,不是因為男孩們喜歡它,而是因為游戲能夠體現一個人多方面的素質。學生們從運動中懂得了成功和失敗,學會領導和被領導,展示自我和超越自我極限,學會思考自己成為團隊的一分子,知道什麼時候爭取更多,知道什麼時候承認失敗,等等,這些都是男孩成人所必須學習的內容。因此,伊頓的目標是讓每個男孩從運動中獲得益處,給予他們與年齡層次相適應的能力和興趣的運動的機會。大家熟悉的運動有,足球、橄欖球、曲棍球、板球、劃船、田徑、壁球,大家不太熟悉的運動有:牆網球、伊頓五人,還有一些只在伊頓才有的運動,如牆賽和田野競賽。此外,還有射擊、健身、柔道、籃球、羽毛球、牆賽、高爾夫、游泳等體育項目。學校共有40個這樣的運動團隊,每個男孩置身其中,在運動中追逐自己的夢想,磨礪自己的人格和意志,學會團結合作,學會組織管理,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系。伊頓有最高水平的專業運動隊,他們與國內最強勁的學校和海外學校都進行過比賽。
伊頓學生幾乎每天下午都有體育運動。其中,伊頓劃船賽的禮儀優雅浪漫,“伊頓五人”、牆賽、田野遊戲賽等伊頓的特有運動勇猛粗魯。在游戲般的體育運動里,男孩們不僅鍛煉體魄,而且能形成同學之間的互相尊重、團結、合作,培養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同時,高年級同學的言談舉止也是低年級同學的榜樣,伊頓的良好校風、禮儀,就這樣代代相傳。
此外,伊頓公學還組織社會服務和特種部隊訓練,培養男孩們一系列的軍事技能,訓練他們的冒險精神,培養他們的領導經驗,給予他們獲得愛丁堡公爵銀質獎的機會。
由此可見,伊頓公學的課程設置統統是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伊頓人的最經典10種品格:獨立、個性、友愛、忠誠、尊嚴、勇敢、傳統、紳士、幽默和使命感。
正因如此,英國學生在公學里享受的不只是知識的取得,也不只是學術成績的優越,而是享受教育,享受著紳士培養目標的強烈影響,這一目標雖然帶著濃厚的理想色彩,但是,英國教育能夠使之付諸實踐,並且取得成功,這不能不說是英國教育,也是世界教育的奇跡。
5. 怎樣把你的孩子培養成為英國紳士
本文導讀:正是像文中所說的那樣的發展空間,以及最大的自由度,英國學生能讓思維往最極至中發展,英國教育想做到的就是告訴學生,你能成就極至——The best you can be!
「只有喜歡、熱愛你的專業,你才會不顧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你不喜歡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追求知識、提高能力沒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於不快樂,更不等於痛苦。」英國某教授曾這樣解釋為何英國的教育如此強調啟發興趣。
國內學生老有厭學情緒,這在英國的中小學是不可思議的。在英國小學生看來,上學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如一年級的學生要學習科學、地理等。這些聽起來高深枯燥的`課卻趣味十足,如地理課,老師會從你身邊的環境講起,讓孩子從生活漸漸親近科學;與國內小學生那重重的鼓鼓的書包不同,英國小孩很少有課外作業,在學校里也有很多半游戲的課,如老師講了一段歷史故事,涉及到著名的家族,老師會讓小朋友用廢報紙來做這個家族的族徽。
英國學校也非常重視學生的成功感受和活動的空間,如學校牆報上粘貼學生作品,教材提綱用學生稚嫩的筆跡做封面等,以給學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表現個性的舞台,給學生最廣闊的天地。在英國,老師不會對學生嚴厲訓斥,更多時候,他們會豎起大拇指對學生說:「very good」、「you arethe best」。
注重社會實踐是英國教育的又一顯著特色,英國學生校外課多,博物館,公園,藝術館,都是孩子常去上課與實踐的地方。因此英國孩子從小便能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式感受人文思想的教育與影響。切身感受到的生動與現實,能激發他某一方面的興趣和靈感,讓他了解自身所愛,在以後選擇成長方向上,不迷茫。
6. 英國紳士的特點
(一)服裝穿著上的合適得體。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二要適合所在的場合。
(二)性格內向、幽默的社會交方式
(三)女士優先的禮儀原則。
在英國,女性接受男性的尊重,男性的保護,是天經地義的禮儀傳統。為此,英國內政部曾向男子發出「十誡公告」。
(6)如何培養英國的紳士擴展閱讀:
一、現代意義上的紳士風度
(一)講究儀容和服裝整潔
男士切忌粗俗邋遢,女士不能輕浮俗艷。
(二)言行舉止彬彬有禮,文雅大方
在交際中,作介紹時,西方國家的習慣是先將男的介紹給女的,將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將地位低的介紹給地位高的,不能顛倒順序,否則認為是不禮貌的。
(三)文明用語,禮貌待人,不做任何越禮之事
文明用語,是紳士風度的一種禮貌表現。「請」、「您」、「謝謝」、「對不起」、「再見」、這些文明用語表現一個人的教養和風度。
二、紳士教育
早在17世紀後期,英國就開始實施「紳士教育」。它由英國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他把那種既有貴族氣派,又有資產階級創業精神和才幹,還有強健的體魄的人稱之為「紳士」。「紳士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紳士」。
這種「紳士」必須是「有德行、有用、能乾的人」。即必須具有上層社會所理解的道德思想與行為;具有開拓資本主義事業的廣泛能力、機敏與自信;具有高貴的文明的禮貌與儀態;具有多方面的學識,足智多謀。
7. 英國紳士是怎樣煉成的
如果大英帝國有一座印象博物館
紳士、英語和名校
一定是其中最顯眼的展品
而一座學校就是大英帝國最好的縮影
英國人的傳統紳士風度是舉世聞名的,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繁文縟節已經忽略不計了,但他的紳士風度還是成為了人們的習慣。
1693年哲人洛克提出「英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紳士」,他在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話》中,闡述了「紳士教育」的主張,「紳士教育」對英國的教育乃至英國整個社會影響很深遠,其中也包括歷史悠久的劍橋大學。直到今天,英國人仍舊秉承著這一濃厚的理想色彩,一絲不苟的實踐著。在英國人看來,紳士是西方文明最偉大的創造之一,是人才的代名詞。
在英國呆上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英國人待人彬彬有禮,講話禮貌用語絕不離口,「謝謝」、「請」這樣的字眼一天中可能會說幾十遍。在英國,紳士風度無處不在。
為了讓孩子們接觸最真實的紳士文化,體驗倍受歡迎的英倫文化,並進行商科背景提升,我們特在2018年冬季准備了劍橋大學商科背景提升營,讓更多的中國孩子體驗到英國名校的紳士文化。
劍橋大學商科背景提升營
劍橋大學校內課堂學習
學習劍橋大學領導力模型及其發展歷程
深度體驗自由平等、富於創新、
競爭開放的英國文化
初嘗義工滋味,深入體驗英國本土文化,
傳遞善良和愛心以及增強環保意識
劍橋大學
劍橋大學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十大名校之一,以優異的教育質量著稱於世。英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作家、政治家都來自於這所大學。劍橋大學也是誕生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高等學府,歷年來,有88位諾貝爾獎得主出自此校。劍橋的畢業生遍布政界、商界和學術界。
劍橋大學有35個學院,有三個女子學院,兩個專門的研究生院,各學院歷史背景不同,實行獨特的學院制,其中以三一學院與國王學院最富盛名。
劍橋大學的教育理念:「紳士教育」的理念、「大學自治」的理念、「服務社會」的理念。
而這些教育理念正是我們此次學游項目想要傳達給學生的,也希望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長!
走進劍橋大學,體驗紳士文化
男孩子穿上帥氣西裝,女孩子穿上漂亮禮服,參加劍橋大學著名學院的formal dinner,與劍橋大學教授學者一起就餐,從餐桌文化體驗真實的紳士禮儀,感受英國傳統的高貴的英式文化氛圍。
劍橋大學封閉班授課,商科背景提升
課程由劍橋大學背景的教授編排及教課,封閉班授課,體驗名校商科課程,感受劍橋大學精神,學習劍橋大學獨有且受到高度贊賞的領導力模型及其發展歷程。課程內容包括企業戰略管理、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管理課程,助力學生之後的留學申請。
寄宿家庭生活體驗,變得更加獨立自信
寄宿生活是接近英國的最好方式,與當地家庭一起生活,突破自我,提高英語溝通能力,同時了解當地生活風俗習慣,鍛煉自我獨立能力,為之後的留學生活做好准備。
志願服務初體驗,培養社會責任感
Volunteering 志願服務,以「清潔家園」為主題,通過開展環保志願服務活動,教育和引導學生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劍橋當地社區中心探望老人,為他們表演自己精心准備的節目,這是英國人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擔當了社區人際交往的功能。
城市深度游覽,英倫文化魅力體驗
城市游覽: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三一學院、劍橋市長辦公室、劍橋科技園、牛津克里斯汀基督學院、倫敦眼、菲茲威廉博物館、二戰空軍博物館等,對英國進行全方位的了解,深度體驗英倫文化魅力。
學生享受的不只是知識的收獲,也不只是成績的優越,而是西方的先進教育,是紳士培養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