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為什麼被法國打敗了

英國為什麼被法國打敗了

發布時間:2023-06-02 01:02:55

⑴ 英法百年戰爭初期,法國為什麼會頻繁大敗於英國

法國為什麼會頻繁大敗於英國?個人認為一件事情頻繁的發生,我覺得應該是內部的原因。百年戰爭產生的原因錯綜復雜,包含國家間政治、經濟、社會、國際關系等各種因素。盡管通常認為百年戰爭始於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國和英國早已累積多年恩怨。英國金雀花王朝早在12世紀便在法國擁有大量土地和財產。由於金雀花家族在法國擁有土地,他們據此自認為屬法王諸侯,但法王則並不信任他們的這些英國表兄弟。說白了主要原因的那時的法國經濟不如英國。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829年英格蘭統一,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蘭,建立諾曼底王朝。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此外還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⑵ 在歷史上,英國和法國鬥了上千年,為啥法國總是吃虧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國的綜合國力一直不如英國,所以即使斗爭了上千年法國依然在英國面前討不到便宜。在歷史上,英國和法國可謂是人盡皆知的一對歡喜冤家,兩個國家關系好的時候真的可以用穿同一條褲子來形容。而兩個國家關系不好的時候,陸陸續續的戰爭也是持續了很多年。至於法國為什麼千百年來一直斗不過英國,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三個原因就是英國的海軍非常的強大,在與法國的戰爭中進可攻退可守,占據了戰爭的主動權。由於英國是一個四面被大海包圍的國家,所以英國的海軍發展的比較迅猛。再加上英國和法國之間隔了個英吉利海峽,所以英國一直用海軍的優勢來攻擊、騷擾法國。這樣的話應該就佔了很大的便宜,法國打不過也是情理之中。

⑶ 英法百年戰爭是怎麼樣的法國為何能反敗為勝

對英法百年戰爭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我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說起英法百年戰爭,這是英國與法國在中世紀時期打的最為持久的一場戰爭。在整個中世紀內,除了波及到整個歐洲以及西亞世界的十字軍東征之外,就再也不存在這么持久的戰爭了。而事實上,雖然稱為英法百年戰爭,但是在這場戰爭當中,英格蘭和法國一直處於一種極為不平等的戰略態勢中。

前者不僅率先發難,更是在之後長達116年的戰爭期間幾乎占盡了先機和優勢,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戰爭末期,最終的勝利者卻是屬於原先只能苦苦支撐的法蘭西,戰爭結束之後,在戰爭前期英格蘭所攻佔的所有地區盡數被法國收復。不僅如此,就連原本屬於英國的諾曼底地區也被後者佔領。在之後的歲月里,這一地區再未能被英格蘭收復。這又是為什麼呢?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才使得這樣的攻守態勢發生了改變呢?

1.免役金制度下的英格蘭長弓與采邑制度下的法蘭西騎兵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軍事上的問題,英法百年戰爭的發起者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與他懦弱的父親不同,這位英格蘭君主極肖其祖父愛德華一世,也就是「長腿愛德華」。雖然並不如長腿一般暴虐,但是愛德華三世在面對法蘭西的問題上仍然顯得極為強勢,曾經多次以自己血統問題干涉法國國王的繼承權問題。

而他的強勢並非毫無憑借,其最大的依靠就是在愛德華一世時期開始逐漸風靡整個英格蘭的威爾士長弓。這也是後世所熟悉的英格蘭長弓的鼻祖。與許多人印象當中,依賴敏捷作戰的弓箭手不同的是,在古代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攻守還是需要一副合格的身體才能拉得動這種將近一人高的英格蘭長弓。

除此以外,英格蘭長弓雖然不要求百步穿楊的精準,但基本的射擊精度卻還是十分重要的。想要駕馭這種長弓,還需要長期的訓練來提升自己設計的準度。相比之下,法國的士兵並則往往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接受長期的軍事訓練。這在中世紀也是最為常見的場景,當地的領主往往會從農民那裡徵收錢糧。然後以騎士領、男爵領、伯爵領為單位,組成一個個軍事集團。在這一過程當中,這些職業的軍隊都需要由領主來負責訓練和徵召。

這些領地的軍隊質量參差不齊,與領主的資金狀況和偏好都有著很大的關系。一些大的公爵領,其麾下的士兵往往較為精銳,而一些貧瘠的騎士領領主,可能連自己的扈從騎士都無法配備合格的戰馬。而在作戰的時候,這些騎士和他們的扈從往往才是整個法國最精銳的戰力來源。

相比之下,英格蘭的情況就頗為復雜,一方面,從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就開始流行的盾牌稅給於了國王更多的錢財幫助他們組建自己的部隊。而其麾下的領主,也有不少以免役金贖買自己的戰力。這種贖買制度使得他們更傾向於內政,而戰爭過程中,他們會僱傭更為職業的軍人代替他們作戰。

最諷刺的是,正是他們這種顯得有些貪生怕死的心態和行為,英格蘭軍隊的組成中,騎士數量雖然遠遠低於法國,但其職業部隊的數量反而因為這種雇傭兵的存在變得極為充足。這些雇傭兵中,有不少都是所謂的英格蘭長弓手,雖然他們並不精於騎射,但他們其中有不少甚至還有著自己的馬匹。以精銳之師攻伐烏合之眾,這也是愛德華三世敢於和法蘭西為敵的原因。

在戰爭前期,無論是愛德華三世主導的克雷西之戰還是黑太子的普瓦捷之戰,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關鍵戰役。而這兩次戰役,同樣也使得英格蘭長弓名揚歐陸。其潑灑的箭雨更是成了所有法國領主的夢魘。在距離英法百年戰爭已經過去三百多年之後,曾經有一個法國作家在描寫雨季的時候,曾經寫道:「雨落若英夷之箭」。可見這種武器的恐怖。

然而,這樣的態勢在戰爭進行到1320年前後發生了改變。要知道,雖然法國的軍隊並不如英格蘭的軍隊精銳,但是在重騎兵的擁有量上後者卻只有前者的三成左右。以1320年的數據為例,此時的法國雖然已不再全盛時期,但是其治下的男爵領數量還是多達300個,以當時的采邑制度來計算,這就相當於至少九千的騎兵總數。而英格蘭的領主,根據史料記載,在愛德華一世統治期間,即使是加上蘇格蘭的附庸,也只有三千之數。更何況在百年戰爭期間,蘇格蘭一直是處於降而復叛,剿而復降的尷尬境地,根本不可能為後者提供兵源。騎兵數量稀少,是英格蘭免役金制度的唯一缺陷。

在百年戰爭後期,法國領主和將領們,尤其是曾經光復蘭斯的聖女貞德,都開始注意利用騎兵數量的優勢以及機動性來進行迂迴作戰。同時,利用小規模的沖突避免陷入陣地戰的漩渦,同樣也是法蘭西將領用犧牲總結出的最佳戰術。從此以後,原本可以利用拒馬樁和高地以逸待勞的英格蘭長弓手,就很難重現克雷西之戰、普瓦捷之戰的戰爭奇跡。

2.法國王室威權的恢復以及紅白玫瑰之戰的濫觴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事實上有許多戰爭的結束都與政治有關。而之所以法蘭西和英國會出現攻守互換的情況,也與此有著巨大的聯系。

其實,在百年戰爭開始之前,法蘭西一直處於一種諸侯割據的混亂狀況中。腓力二世、獅心王查理、愛德華一世、愛德華三世、黑太子,相比於英傑輩出(同時也是瘋子輩出)的英格蘭,同一時期的法國王室就顯得有些相形見絀了。

正因如此,法國王室的威權在其封臣的領土上一直得不到真正的尊重。據當時的史料記載,法國王室成員大多不會離開其首都巴黎,這並非完全因為首都巴黎那致命的吸引力,相反,真正促使他們不敢離開的真正原因是這些王室成員害怕在其他領主的土地上遭到暗殺。

從這點上來講,此時的法國已經面臨著最為嚴重的局面了。然而,英法百年戰爭的前期,雖然法蘭西節節敗退,甚至連首都巴黎都被英格蘭攻陷,大半個國家也完全淪為敵手,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貴族的凄慘死亡以及侵略者的瘋狂無狀,讓支持王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查理七世)的貴族開始聚攏在他的身邊。

敵人的強大促使這些爭斗的貴族選擇查理七世作為自己最後的救世主。而這也使得這位已經失去王位繼承權的王太子卻成為整個法蘭西權柄的唯一掌控者。再加上聖女貞德這位幾乎被人們當做「瑪利亞」化身的聖女存在,整個法國的國家意識也開始覺醒。

相反,頻傳大捷的英格蘭反而因為勝利,陷入了政治的漩渦中,一些戰爭中表現極為突出的貴族,勢力范圍在這段時間里迅速擴大。比如蘭考斯特以及約克家族就是這次百年戰爭期間最大的獲益者,而最令英國王室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個家族竟然因此而陷入無盡的內訌中。甚至有人認為,之所以約克和蘭考斯特家族在瘋王繼位之後,會如此喪心病狂的開啟內戰,以至於釀成紅白玫瑰之戰的悲劇,與百年戰爭中兩家族的齟齬和矛盾有著直接的關系。

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下,臣強主弱而陷入內斗得英格蘭自然無力再繼續維持在法國佔領區的統治,最終在1453年,法國奪回吉耶訥,這意味著法國收復加萊除外的全部領土。而這也成為了百年戰爭結束的標志。

3.總結

百年戰爭,是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大的世紀之戰。而同樣因為這個原因,想要將百年戰爭的得失完全歸結於某一因素的出現,總會失之偏頗。事實上,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使得法國重新確立了中央集權。同時也讓英格蘭失去了所有海外土地,最終變成一個海島國家。有人認為,正是這種失利,使得英格蘭在這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海洋,最終成就了一個日不落帝國。

⑷ 英法戰爭中法國戰敗的原因

七年戰爭(Seven Years'War)1756~1763年間,由歐洲主要國家組成的兩大交戰集團(英國與法國,以及普魯士的侵略政策與奧地利和俄國的國際政治利益發生沖突)在歐洲、北美洲、印度等廣大地域和海域進行的爭奪殖民地和領土的戰爭。

戰前形勢

七年戰爭前夕,歐洲各大國之間的關系正醞釀著新的大變動,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其中對全局起決定作用的首先是英法矛盾。英國從16世紀末葉到17世紀70年代先後打敗西班牙和荷蘭,它同剩下的唯一強大對手法國的矛盾迅速上升,兩強決戰勢所難免。其次是普奧矛盾。自從神聖羅馬帝國分裂為一系列獨立的諸侯國,普魯士和奧地利最為強大,它們都想成為德意志諸侯國中的霸主,同時由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領地西里西亞在兩次「西里西亞戰爭」中被普魯士佔領,兩國的斗爭日益尖銳化。再次是俄普矛盾。沙皇俄國在18世紀初葉打敗瑞典而成為歐洲強國之後,繼續推行西進和南下擴張政策,並把目標首先指向東普魯士。普魯士的日益強大和對外擴張,構成了俄國西進的阻力,兩國關系急劇惡化。

在上述背景下,各國都積極爭取盟國,孤立對手,縱橫捭闔,朝秦暮楚,展開尖銳而復雜的外交斗爭。

其中,英國的目的是奪取法國的殖民地,壟斷整個制海權;普魯土企圖吞並薩克森,變波蘭為自己的附屬國,奧地利企圖削弱爭奪中歐霸權的對手普魯士,收復1740年被侵佔的西里西亞,法國則力圖吞並英國國王在歐洲的世襲領地漢諾威,保護法國在美洲和東印度的殖民地,遏制普魯土的勢力,瑞典試圖奪取普魯土的波美拉尼亞,俄國力圖阻止普魯士東侵,並擴大自己在西方的領地。各種矛盾和利害關系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導致了兩個對立同盟的建立:—方是漢諾威、黑森—卡塞爾、不倫瑞克和其它一些德意志諸侯國參加的英普同盟,另一方是由瑞典,薩克森和加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德意志諸侯國組成的法奧俄同盟。

戰爭簡單經過
1756年奧地利為奪回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被普魯士奪占的西里西亞,准備發動對普戰爭,便與法國結盟。俄國、薩克森、瑞典和西班牙先後參加,結成交戰國的一方。英國為與法國爭奪殖民地,需要普魯士在歐洲牽製法國,遂率英王領地漢諾威選帝侯國,同普魯士結盟,結成交戰國的另一方。在歐洲,普魯士在英國的援助下,派遣7萬大軍,於1756年8月進攻薩克森,旋敗奧軍,迫使薩克森投降。次年5月,俄軍攻入東普魯士,普軍敗績。1757年11月普軍在羅斯巴赫打敗法奧聯軍,繼之在洛伊滕再敗奧軍,奧軍損失2.2萬人。1759年,俄奧聯軍在庫納斯多夫重創普軍,普軍損失慘重,投入的4.8萬人,最後只剩下3000人。同年英軍突襲法國基伯龍灣,消滅大批法軍。1760年10月俄奧聯軍佔領柏林。1762年初俄國彼得三世(1762.1~1762.7在位)即位,同年5月與普媾和,退出反普聯盟,戰局改觀。最後,普軍擊退法奧聯軍,取得勝利。1763年2月15日普魯士、奧地利和薩克森簽訂《胡貝圖斯堡條約》,歐洲戰事結束。

與此同時,英法在美洲、印度等地繼續爭奪殖民地。在美洲,1759年英軍佔領魁北克。1760年法軍佔領蒙特利爾,完全征服加拿大。在印度,1757年在普拉西戰役中,英軍打敗親法的孟加拉的那瓦布。至1761年,英國完全取代法國,處於絕對優勢。法國只保留幾個貿易據點。在西非,英軍佔領塞內加爾的戈雷島。在西印度群島,英軍擊潰法西聯軍,佔領馬提尼克、格瑞那達和聖露西亞諸島。法國被迫媾和,1763年2月10日英法簽訂《巴黎條約》,歐洲以外戰事結束。

戰爭詳細經過
戰爭以普魯士進犯薩克森為開端。1756年8月28日,普魯土國王腓特烈二世的軍隊(9.5萬人)突然侵入薩克森,包圍了薩克森軍隊(1.8萬人),迫使該部於10月15日投降。在1757年的戰局中,腓特烈二世利用法奧俄同盟步調不一致(法國於春天開始戰斗行動,而俄國於夏天才開始行動),以及軍隊(30餘萬人)展開緩慢的弱點,首先對奧開戰。普軍(19.2萬人)從四面對布拉格展開向心進攻。5月6日,普軍擊敗布勞恩元帥指揮的6萬奧軍,並將其圍困在布拉格。但是,前來增援的奧軍道恩元帥所部(5萬餘人)於6月18日在科林附近擊潰了普軍,迫使普軍放棄捷克。4月,德·埃斯特列元帥所率的法軍(7萬人)佔領了黑森—卡塞爾,在克洛斯捷爾—采文附近擊敗漢諾威軍隊(3萬人),並攻佔了漢諾威。蘇比茲親王指揮的法軍(5.7萬人)於8月兵臨埃森納赫,威逼普魯士。腓特烈二世調動主力迎擊法軍,11月5日在羅斯巴赫戰役(1757)中大破法軍。隨後,他又將兵力(4萬人)迅速轉移到西里西亞。當時,奧軍道恩部在西里西亞包圍了施韋德尼茨,並佔領了布雷斯勞(韋羅茨瓦夫)。12月5日在洛依滕交戰中,奧軍也被腓特烈二世擊敗。與進攻東普魯土的俄軍(7萬人)作戰的是萊瓦爾德元帥指揮的普軍(3萬人)。7月5日,阿普拉克辛元帥指揮下的部分俄軍(2.4萬人)在波羅的海艦隊支援下攻佔了梅梅爾(克萊佩達),蒂爾西特(蘇維埃茨克)、貢賓嫩(古謝夫)和因斯特堡(切爾尼亞霍夫斯克)。8月30日,俄軍在大耶格爾斯多夫附近的交戰中擊潰萊瓦爾德部,打通了進入東普魯士的道路(參見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但是,阿普拉克辛認為,腓特烈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不久將成為俄國皇帝(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患病),遂命令部隊撤回梅梅爾。為此,他被女皇送交法庭審判,其職務由費爾莫爾將軍接替。瑞軍(2.3萬人)於9月向波美拉尼亞的斯德丁(什切青)進攻,但在俄軍撤回梅梅爾後,也撤到施特拉爾松。這樣,普軍在1757年戰局中獲勝。
在1758年的戰局中,反普同盟出動軍隊達31.6萬人,而腓特烈二世的軍隊只有14.5萬人。反普同盟雖擁有兩倍以上的優勢兵力,但因步調不一致、相互不配合, 而未能發揮其作用。1757年12月在東普魯土展開進攻的俄軍於1758年1月佔領了東普魯士,並把它劃為俄國屬地。1758年夏,俄軍(5.8萬人)包圍了屈斯特林(科斯琴)。奧地利由於擔心俄國取勝,在西里西亞和薩克森採取消極防禦,而法國在黑森—卡塞爾和漢諾威也是這樣。腓特烈二世集中兵力,企圖一一擊破奧俄這兩個主要敵人,遂從西里西亞侵入捷克,包圍了奧爾米茨(奧洛穆茨)。但當他獲悉屈斯特林被圍後,又把主力調往屈斯特林作戰。8月25日的措恩多夫血戰,雙方未分勝負。普軍退向屈斯特林。俄軍退向蘭茨貝格,從那裡轉到波美拉尼亞,然後隨著冬季酌來臨又撤退到維斯瓦河以東。
1759年初,反普同盟軍隊已達35.2萬人,英普同盟軍隊約有22.2萬人。俄國在1759年戰局中的計劃,是將軍隊集結於波茲南地區,以便隨後開往奧得河與奧軍會師。4月,4萬俄軍(自6月30日起,由有才略的薩爾特科夫將軍指揮)向奧得河推進。韋德爾將軍指揮的普軍(3萬人)企圖阻截俄軍,但7月23日在帕爾齊希戰役(1759)中被俄軍擊潰。薩爾特科夫在克羅森地區與勞東的奧地利軍(1.8萬人)會合,並在佔領法蘭克福(奧得河畔)後,建議道恩一起進攻柏林。道思拒絕了這一建議,而力圖把軍事行動轉向西里西亞。腓特烈二世決定抵擋薩爾特科夫對柏林的進攻。8月12日,在庫訥斯多夫的交戰中,普軍(4.8萬人)遭到失敗(參見庫訥斯多夫戰役)。但是,由於奧軍統帥部的過失,攻克普魯土首都柏林從而結束戰爭這個業已展現的可能性未能成為現實。俄軍撤到維斯瓦河以東。在西線,法國聯軍進行了保衛黑森—卡塞爾的戰斗和漢諾威的戰斗,在漢諾威,8月1日明登要塞被圍時遭到失敗。因此,盡管俄軍取得了輝煌勝利,1759年的戰局並未取得重大戰果,這是奧地利奉行的政策造成的,奧地利害怕普魯士被徹底打垮而使俄國勢力得到加強。在1759年的戰局中,反普同盟內部的矛盾更加激化。法國反對東普魯土歸屬俄國,而准備與英國簽訂和約,但和談以失敗告終。
1760年,腓特烈二世費盡力氣才使兵力增加到10—12萬人。反普同盟的軍隊為22萬人。同盟國計劃採取協同行動:俄奧軍在西里西亞,帝國軍在薩克森,法軍則對付漢諾威。腓特烈二世為掩護自己的補給線和軍需庫而轉入了防禦。俄軍和奧軍在敵交通線上作戰,企圖迫使普軍放棄其佔領的要塞和城市。由於道思逃避了協同行動,薩爾特科夫把俄軍主力調往波美拉尼亞,而派遣部分兵力襲擊柏林。結果,切爾內紹夫將軍率領的俄軍(2.3萬人)於10月9日佔領柏林。但是,由於腓特烈二世率領7萬普軍在向柏林接近,切爾內紹夫軍在摧毀敵軍需庫和其它軍事設施後,便撤出柏林,與在法蘭克福地區作戰的俄軍主力會合。1760年的戰局以雙方局勢都未發生根本變化而結束。
1761年戰局中,12月16日發生了一個重大事件。這就是魯緬采夫將軍指揮的俄軍在波羅的海艦隊的配合下,攻佔了普魯士的堅固要塞科爾貝格(見科沃布熱格)。布圖爾林元帥(接替染病的薩爾特科夫)統率的俄軍在波美拉尼亞站穩腳跟後,與瑞軍建立了聯系,以便共同從北面對柏林實施突擊。在1761年的戰局中,普魯土喪失了南西里西亞,被切斷同波蘭(普魯土的糧食供給地)和波羅的海的聯系。普魯士已陷入困境。但是,形勢發生了變化。1762年1月5日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病死,腓特烈二世的追隨者彼得三世即位,使俄國退出戰爭,並且把俄軍佔領的全部土地歸還給普魯士。此後,在5月5日同普魯士簽訂了同盟條約,從而拯救了普魯士,使其免於徹底覆滅。繼俄國之後,瑞典也於1762年5月22日退出戰爭。
在1762年的戰局中,普軍在俄國切爾內紹夫軍(臨時編入普軍)的援助下,把奧軍逐出西里西亞和薩克森,並在弗賴堡附近的交戰(1762.10)中戰勝了帝國軍隊。但是,戰爭已把交戰各方拖得精墟力竭,因此,普法於11月3日簽訂初步和約,普奧於11月24日訂立停戰協定。

七年戰爭里發生的戰役

1756年5月20日—梅諾卡戰役

1756年10月1日—羅布西茨戰役

1757年4月21日—萊亨堡戰役

1757年5月6日—布拉格戰役

1757年6月18日—科林戰役

1757年6月23日—普拉西戰役

1757年7月26日—Battle of Hastenbeck

1757年8月3日-8月6日—Battle of Fort William Henry

1757年8月30日—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

1757年9月7日—Battle of Moys

1757年11月5日—羅斯巴赫會戰

1757年11月22日—布雷斯勞戰役

1757年12月5日—洛伊滕會戰

1758年4月29日—古德洛爾戰役

1758年6月30日—Battle of Domstadtl

1758年7月7日-7月8日—卡里永戰役

1758年8月3日—尼加巴丹戰役

1758年8月25日—曹恩道夫戰役

1758年10月14日—霍克齊戰役

1759年4月13日—卑爾根戰役

1759年7月23日—Battle of Kay

1759年8月1日—明登戰役

1759年8月12日—庫勒斯道夫戰役

1759年8月19日—拉哥斯戰役

1759年9月10日—本地治里戰役

1759年9月13日—魁北克戰役 亦稱為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1759年9月25日—霍耶斯韋達戰役

1759年11月20日—基伯龍灣戰役

1759年11月21日—Battle of Maxen

1759年12月4日—邁森戰役

1760年6月23日—蘭茨胡特戰役

1760年8月1日—瓦爾堡戰役

1760年8月15日—李格尼茨戰役

1760年11月3日—托爾高戰役

1761年7月15日-7月16日—Battle of Villinghausen

1762年7月21日—博克施道夫戰役

1762年7月23日—Second Battle of Lutterberg

1762年9月24日—馬尼拉戰役

1762年10月29日—弗賴堡戰役

七年戰爭的影響

七年戰爭的戰場遍及歐洲大陸、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賓等地。這次戰爭對於18世紀後半期國際戰略格局的形成和軍事學術的發展均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參戰國家眾多,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七年戰爭中,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但英國將這次的大帝國戰爭(法國-印第安戰爭)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七年戰爭完後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對德國而言,七年戰爭使得普魯士崛起,正式成為英、法、奧、俄外的歐洲列強之一,但也使王國本土成為一片廢墟。不過戰後的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和經濟的工作,普魯士的地位變得穩定,而腓特烈亦因這場戰事被冠而「軍事天才」及「大帝」的榮譽。對法國來說,《巴黎和約》成為了其君主制時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 法國放棄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西岸, 雖然仍然擁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紐奧良和瓜德羅普島,但是這次失敗標志著法國失去了新大陸。法國的對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這次戰爭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並且在他死後成為了法國的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奧地利繼上次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後再次不敵普魯士,痛失了西里西亞這個富庶地。瑪麗婭·特蕾西婭爾後一直對葉卡捷琳娜大帝和腓特烈二世有敵對情緒,並在晚年致力於反對瓜分波蘭的戰爭和維護國際和平。俄國在七年戰爭中鞏固了其在東歐的勢力,並更趨於向西擴張,踴躍於瓜分波蘭。俄國在戰爭後期的舉動亦贏得了普魯士的友誼。俄國名將魯緬采夫亦在此戰中成名。

此外,七年戰爭在軍事學術上的主要影響是,暴露了以切斷交通線為主目標的「機動戰略」和呆板的線式戰術的許多弊端,發展了野戰殲敵的新的作戰方法。

⑸ 為什麼說英國與法國是宿敵

英國與法國在中世紀到19世紀初,一直都是宿敵。他們打過的戰爭大大小小幾十個,我就說說我知道的幾場大戰爭。
第一次;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起因是因為法國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而英王愛德華三世要以近親的身份繼承王位,結果腓力六世繼承王位,英王繼而向法國宣戰,而此時英國早已經擁有法國半壁江山了。這場戰爭出現了最先進的武器:大弓。英軍用這種武器大量射殺法國騎士。當時論人口來說,英國遠遠少於法國。但一直到出現聖女貞德解救法國之前,在100年間的戰爭中,英國可以說是百戰百勝。
第二次:奧地利王位繼承戰是歐洲兩大聯盟為爭奪奧屬領地,因奧地利王位繼承權問題而引起的,它於1740—1748年以中歐為主要戰場展開。奧皇查理六世於1740年10月20日死後無嗣,其長信唯纖女瑪利亞·特蕾西亞承襲父位。查理六世死後,普魯士、法國、巴伐利亞、薩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國拒絕承認瑪利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而奧地利、英國、捷克、匈牙利、荷蘭、西里西亞、俄國從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發,則全力支持瑪利亞·特蕾西亞的繼承權。由此而爆發了長達8年之久的由兩次西里西亞戰爭所構成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其中英法在比利時、殖民地和大海上進行戰爭。

第三次歐洲七年戰爭(英法七年戰爭),又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之稱,1756~1763年。這是一場殖民爭霸戰爭。英國自始自終就是法國的宿敵,而法國也是英國宿敵,英國一直都在大陸尋找盟友一起對付法國。英國的盟友在1700年前後都是奧地利,而普魯士要在中歐的崛起,最大的敵人就是奧地利。戰爭不可避免。當奧地利人正忙於和普魯士戰斗時,他們對法國的關注自然沒那麼強了,而英國看他們的盟友真在忙別的事情是,英國人決定從新找一個盟友。他們找到了同樣對法國有矛盾的普魯士王國。於是歐洲變成了一個火葯桶,而普魯士新的國王將成為那個火星。而奧地利和法國拋棄前嫌,要做好基友。腓特烈二世即位沒幾個月,就向奧地利宣戰,進攻西里西亞地區。隨後法王路易十五向普魯士宣戰,英國向法國宣戰,俄國早已垂涎歐洲大陸,與法奧結盟宣戰普魯士。這是主要戰爭國還有不少小國,其中就有漢若威王國是幫英普的,其他還有好多就不說了。
這是歐洲局勢,在美洲:法國與英國上演了殖民戰爭,法國失去了加拿大和俄亥俄地區。在亞洲即印度次大陸:英國在海上以少勝多並在陸上突擊法軍據點,法國在印度元氣大傷,法軍被迫轉為守勢,與孟加拉將軍結盟。在決戰時,英國買通了孟加拉將軍,英軍將領羅伯特 克萊武率領英軍進攻法軍陣地,孟加拉將軍拒不出戰,直到英軍攻下法軍陣地,擊敗法軍。七年戰爭結束後法國僅在印度保留幾個港口。
第四次,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1775年4月,馬薩諸塞總督兼駐軍總司令托馬斯·蓋奇得到一個消息:在距滑仿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火倉庫。蓋奇立即命令少校佛朗西斯·史密斯和約翰·皮特凱恩率800名英軍前往摧毀,以挫傷民兵士氣。部隊連夜出發了,4月19日凌晨,他們來到了離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莊--萊剋星頓。在途中英軍遇到了幾十名民兵,英國軍官勸他們不要和自己的祖國戰斗不要受到蠱惑反抗國王。。。就在民兵准備繳械時,一個民兵向英軍開了一槍,導致了戰斗,英軍打敗他們後來到目的地發現軍火被轉移了,就在這時後面出現了上百名民兵,英軍死傷慘重突圍出去(這些是殖民山迅地列兵,不是歐洲的線列步兵)。 在與英軍的歷次交鋒中,屢敗屢戰,終於在一次戰斗中重創英軍,告訴了世人美利堅人民獨立的意志。法西荷等國看到了希望於是幫助美國獨立,在法國王室陸軍的幫助下,打敗了英國。
第五次:拿破崙戰爭1799—1815年。拿破崙執政(1799—1804)和拿破崙一世帝國(1804—1814,1815)時期,法國資產階級為了在歐洲建立法國的政治和經濟霸權,同英國爭奪貿易和殖民地的領先地位,以及兼並新的領土而進行的戰爭。這些戰斗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關於你們說的二戰的英法戰爭可有可無,主要對手是德意,在亞洲是日本,和法國的作戰除了馬達加斯加島戰役就沒了,英國害怕日本在維希政府控制下的馬達加斯加建立潛艇基地才打的,打了了幾個月(包括從英國調兵去那裡的時間),法軍投降。在北非除了和德意作戰,在後期登陸阿爾及爾的計劃還沒實施,北非的維希政府就投降了。歐洲大反攻,諾曼底登陸成功後打到法國南部,法國維希政府立刻投降。但二戰還是有法國人打德國的,法國的一個組織『自由法國』由戴高樂將軍領導,還創立了精銳的柯菲爾突擊隊

⑹ 在曾經的全球爭霸中,法國有明顯優勢,卻為何總是爭不過英國

因為英國在航海時代,他們的海軍實力就已經遠遠超過了法國,並且比法國率先成為世界一流的強國,英國是一座海洋國家,周邊四面環海,所以航海業也非常的發達,這樣海外擴張殖民速度也是很快的,而法國的地理條件則不具備這些功能,在航海時代中就已經開始慢慢落伍了,所以海外擴張的效果也是不如英國的。



這樣看來法國在海外擴張方面已經沒有英國那樣的優勢存在了,如果讓法國在陸地上擴張,它的難度可要更大了,因為它接壤的國家都是德國,西班牙,荷蘭,尤其是德國是非常具有軍事實力的,法國當然也是打不過它的,並且在戰爭當中法國內部也經常存在不穩定的因素,動不動就容易爆發革命,而英國相對要穩定的多,所以發展的速度也要平穩多了。

⑺ 法國為什麼一直敗給英國

法國的軍隊打仗就不行啊,拿破崙的時候還好點,以後就差勁得很。
中法戰爭,連清政府法國都敢輸,何況英國,一戰、二戰、普法戰爭,你看看法國打過幾次漂亮仗,被全國佔領的時候卻不在少數。

閱讀全文

與英國為什麼被法國打敗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代印度為什麼練瑜伽 瀏覽:628
中國鐵路哪個 瀏覽:988
印度確的商是多少 瀏覽:386
必勝客的義大利面怎麼煮 瀏覽:735
印尼人用什麼手機多 瀏覽:700
英國秋季入學一般可提前多久到達 瀏覽:164
goreng印尼語什麼意思 瀏覽:758
印度街頭會發生什麼 瀏覽:77
英國的發展密碼是什麼 瀏覽:258
為什麼印度人被稱為阿神 瀏覽:230
二戰義大利是怎麼投降的 瀏覽:132
中國移動預存話費送什麼手機 瀏覽:57
中國銀行賬戶如何做伊朗生意 瀏覽:744
英國王妃戴的像珍珠是產自哪裡 瀏覽:297
為什麼印度人頭上東西能放那麼穩 瀏覽:523
英國僱傭軍怎麼樣加入 瀏覽:884
中國美院怎麼選線 瀏覽:802
義大利在哪裡可以買到紅酒 瀏覽:147
英國辦理美簽多久下來 瀏覽:543
印尼飛國內航班什麼時候開通 瀏覽:49